【精美排版】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件_第1页
【精美排版】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件_第2页
【精美排版】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件_第3页
【精美排版】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件_第4页
【精美排版】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张志祥八里镇中

初中生物复习初中生物复习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及地位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的内容。这章的内容在七年级下册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第二.三五章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本章内容还与生活联系紧密。所以这节课的设计的意图有二个:一是巩固学过的知识;二是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及地位2(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学习人体的营养.人体的呼吸,也知道本章包括血液.心脏,输血与血型四部分。但是血液,血管和心脏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是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可它们却共同构成血液循环系统。这一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节课就是将这些知识点综合在一起,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对血液循环系统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学习人体的营养.人体的呼吸,也知道3(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血液的成分及功能。﹙2﹚掌握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意义。﹙4﹚了解输血和血型。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血液循环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复习能力。﹙3﹚通过实际问题的处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共同探究,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2﹚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4﹙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血液的成分及功能﹙2﹚血管,心脏的结构及功能﹙3﹚血液循环的途径,意义。难点:血液循环的途径,意义。﹙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5二.教法分析﹙1﹚情景创设法。﹙2﹚分析法。﹙3﹚观察法。﹙4﹚迁移法。二.教法分析﹙1﹚情景创设法。6三.教学流程﹙一﹚课的导入最近红安的天气变化特别快,一会儿像夏天,一会儿像冬天。你瞧!这一不小心,小明生病了。他又是咳嗽又是头疼。没办法,小明只好去看医生。医生看了小明的情况,叫小明先去做个血液化验,看看血液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标准。医生对小明的血液进行化验,要检验血液中哪些成分呢?你能回忆一下血液的成分吗!三.教学流程﹙一﹚课的导入7﹙二﹚课的展开复习一:血液的成分﹙1﹚学生讨论,看书,一起回忆血液的成分。﹙2﹚教师多媒体展示血液的成分。﹙3﹚小明验血报告单分析。 ﹙二﹚课的展开复习一:血液的成分8小明验血报告单

项目参考值检测值单位红细胞3.5–53.8×1012/L白细胞3.5–1013.2g/L血红蛋白110–150130109/L血小板

100–300220109/L小明验血报告单红细胞3.5–53.8白细胞3.5–10血9实验回顾:血液的组成实验回顾:血液的组成10你记得吗?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你记得吗?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11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数量和功能: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数量和功能:12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于氧分离。含氧量高,颜色鲜红的血,称为动脉血。含氧量少,颜色暗红的血,称为静脉血。

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称为贫血。贫血病人应多吃含铁质或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于氧结合,含氧量高,颜色鲜13知识小擂台根据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回答问题:数量最多的是

,男女数量差异最大的是

,能携带氧的是

,人体被细菌感染时数量显著增多的是

,能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的是

,能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是

,能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的是

,人在缺氧时数量明显增多的是

过少,机体会异常出血,

过多,机体易形成血栓。

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红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小板知识小擂台根据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回答问题: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14复习二:血管的结构及功能﹙1﹚通过对小明验血报告单的分析,医生得出结论小明有炎症,需要输液治疗。输液时,针头应插在什么血管中呢?﹙2﹚学生复习血管的结构及功能。﹙3﹚教师多媒体展示血管的图片并讲解。复习二:血管的结构及功能﹙1﹚通过对小明验血报告单的分析,医15三种血管的关系三种血管的关系16三种血管的比较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快慢极慢管壁厚,弹性大管壁薄,弹性小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大小极小,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喷流渗血管名称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流速度管壁特点管腔大小功能出血情况三种血管的比较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17毛细血管有哪些特点?这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特点:1、数量大,分布广;2、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3、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4、管内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有哪些特点?这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特点:18小试牛刀

例2、下图是小动脉、小静脉与毛细血管示意图,根据图填写内容。(1)A是

;B是

;C是

。(2)在显微镜下辨别三种血管的理由是:动脉内血液由较

的血管流向较

的血管;静脉内的血液由

的血管汇流入较

的血管;毛细血管内血液中的红细胞一般成

_____通过,血流速度

。小试牛刀 例2、下图是小动脉、小静脉与毛细血管示意图,根据19复习三:血液循环的途径及意义﹙1﹚导入:假设小明是扁桃体发炎了,输液后药物怎样随血液的流动到达扁桃体呢?要知道药物怎样到达扁桃体,我们要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2﹚学生复习血液循环的途径。﹙3﹚教师多媒体展示血液循环的途径并讲解。﹙4﹚心脏的结构及功能。复习三:血液循环的途径及意义﹙1﹚导入:假设小明是扁桃体发炎20心脏壁的特点1、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2、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厚心脏的另一个特点心房和心室是左右不相通,上下相通。心脏壁的特点1、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2、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21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循环的途径:22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血液循环途径: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23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24心脏的结构及其各结构之间的联系:心脏的结构及其各结构之间的联系:25心脏壁的特点1、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2、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厚心脏的另一个特点心房和心室是左右不相通,上下相通。心脏壁的特点1、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2、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26房室瓣房室瓣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防止血液倒流。房室瓣房室瓣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防止血液倒流。27动脉瓣动脉瓣只能使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会倒流动脉瓣动脉瓣只能使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会倒流28体循环:肺循环: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肺泡(二氧化碳)(氧气)血液循环过程中的变化:组织细胞(氧气)(二氧化碳等废物)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29体循环:肺循环: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肺泡(二氧化碳)(氧气)组织细胞(氧气)(二氧化碳等废物)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动脉血静脉血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30血液流动的方向心室动脉心房静脉血液流动的方向心室动脉心房静脉31观察、阅读与思考

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各是什么部位?

2、体循环和肺循环通过什么结构取得联系?

3、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的成分各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部位各在哪里?

4、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小组活动观察、阅读与思考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各是什32血量和输血

体内血量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血量和输血体内血量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33

自从ABO血型发现以后,输血就成为临床上实

际可行的重要治疗措施。血型

红细胞凝集原血清凝集素A型A抗BB型B抗AAB型A、B无O型无抗A、抗B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

B型、AB型和O型这四种类型,这就是ABO血型。自从ABO血型发现以后,输血就成为临床上实

际可行的重要34二、同型输血

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

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的时候,应

以同型血相输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可异型输血(见下表)。但是,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二、同型输血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

必须通35

输血关系表

某人的血型可接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AA、OA、ABBB、OB、ABABA、B、AB、OABOOA、B、AB、O输血关系表某人的血型可接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AA、OA36【精美排版】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件37

讨论:1、为什么物质交换发生在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之间?2、什么是动脉血?什么是静脉血?答:在血液循环中,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网与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把运来的氧和养料供给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答:在血液循环中,血液中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颜色鲜红,这种血液叫做动脉血。在血液循环中,血液中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时,颜色暗红,这种血液叫做静脉血。讨论:1、为什么物质交换发生在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38血液名称:根据血液含氧量的多少来判断血管名称:根据输送血液的方向来判断各抒己见!动脉管里流的一定是动脉血吗?静脉管里流的一定是静脉血吗?能不能用血管名称来判断血液名称呢?血液名称:根据血液含氧量的多少来判断各抒己见!39

1、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达指端。这个红细胞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回到心脏?在回到心脏前,它还可能到达脚趾吗?当它再度从心脏出发,它有可能到达脚趾吗?

2、上述这个红细胞在指端(或趾端)的毛细血管处和肺部毛细血管处,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1、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达指40达标检测:1、血液的组成为()A、血浆和血红蛋白B、血浆和血细胞C、红细胞和血小板D、白细胞和红细胞2、使体循环和肺循环连同在一起的器官是()A、肺B、心脏C、毛细血管D、组织3、下列循环器官中始终流动脉血的是()A、右心房B、肺动脉C、左心房D、毛细血管4、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与分离取决于()A、红细胞数量的多少B、氧浓度的高低C、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D、血红蛋白含量的高低BBCB达标检测:BBCB411、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自_________。心脏的搏动推动血液在_________和_________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_________。2、人体的血液循环可以分为_____循环和_____循环两部分。这两部分血液循环是_________的,它们在_________内汇合,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一、填空题心脏心脏血管循环流动体肺同时进行心脏1、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自_________。心脏的搏动推动血42二、判断题1、动脉血管里流动的血液是动静血,静脉血管里流动的血液的是静脉血。()2、凡是离开心脏的血液都是动脉血,凡是回到心脏的血液都是静脉血。()3、动脉血是颜色鲜红、含氧和养料多的血液,静脉血是颜色暗红、含氧和养料少的血液。()二、判断题1、动脉血管里流动的血液是动静血,静脉血管里流动的43一、选择题1、流过主动脉的血是(),流过肺动脉的血是(),流过上、下腔静脉的血是(),流过肺静脉的血是()。A、动脉血B、静脉血2、从左心室出发的血流向(),从右心室出发的血流向()。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D、上、下腔静脉AABBAB一、选择题AABBAB44二、简答题:★1.人体内某血液循环图解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右心室→A→B→C→左心房①↓↑②

D

(1)这是人体的

循环图解。(2)C、D代表的结构分别是

。(3)B与D在结构上的相同之处都是由一层

构成。(4)血液从A到C,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原因是因为B与D之间进行了[①]

与[②]

的交换。(5)如果右心室换成左心室、左心房换成右心房,就是

循环图解,此时[A]

内流

,[C]

。肺肺静脉肺泡上皮细胞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氧气二氧化碳体主动脉动脉血上、下腔静脉静脉血二、简答题:肺肺静脉肺泡上皮细胞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氧气二氧化碳45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张志祥八里镇中

初中生物复习初中生物复习46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及地位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的内容。这章的内容在七年级下册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第二.三五章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本章内容还与生活联系紧密。所以这节课的设计的意图有二个:一是巩固学过的知识;二是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及地位47(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学习人体的营养.人体的呼吸,也知道本章包括血液.心脏,输血与血型四部分。但是血液,血管和心脏具有各自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是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可它们却共同构成血液循环系统。这一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节课就是将这些知识点综合在一起,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对血液循环系统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学习人体的营养.人体的呼吸,也知道48(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血液的成分及功能。﹙2﹚掌握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意义。﹙4﹚了解输血和血型。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血液循环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复习能力。﹙3﹚通过实际问题的处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共同探究,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2﹚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49﹙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血液的成分及功能﹙2﹚血管,心脏的结构及功能﹙3﹚血液循环的途径,意义。难点:血液循环的途径,意义。﹙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50二.教法分析﹙1﹚情景创设法。﹙2﹚分析法。﹙3﹚观察法。﹙4﹚迁移法。二.教法分析﹙1﹚情景创设法。51三.教学流程﹙一﹚课的导入最近红安的天气变化特别快,一会儿像夏天,一会儿像冬天。你瞧!这一不小心,小明生病了。他又是咳嗽又是头疼。没办法,小明只好去看医生。医生看了小明的情况,叫小明先去做个血液化验,看看血液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标准。医生对小明的血液进行化验,要检验血液中哪些成分呢?你能回忆一下血液的成分吗!三.教学流程﹙一﹚课的导入52﹙二﹚课的展开复习一:血液的成分﹙1﹚学生讨论,看书,一起回忆血液的成分。﹙2﹚教师多媒体展示血液的成分。﹙3﹚小明验血报告单分析。 ﹙二﹚课的展开复习一:血液的成分53小明验血报告单

项目参考值检测值单位红细胞3.5–53.8×1012/L白细胞3.5–1013.2g/L血红蛋白110–150130109/L血小板

100–300220109/L小明验血报告单红细胞3.5–53.8白细胞3.5–10血54实验回顾:血液的组成实验回顾:血液的组成55你记得吗?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你记得吗?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56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数量和功能:三种血细胞的结构特点、数量和功能:57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于氧分离。含氧量高,颜色鲜红的血,称为动脉血。含氧量少,颜色暗红的血,称为静脉血。

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称为贫血。贫血病人应多吃含铁质或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于氧结合,含氧量高,颜色鲜58知识小擂台根据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回答问题:数量最多的是

,男女数量差异最大的是

,能携带氧的是

,人体被细菌感染时数量显著增多的是

,能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的是

,能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是

,能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的是

,人在缺氧时数量明显增多的是

过少,机体会异常出血,

过多,机体易形成血栓。

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红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小板知识小擂台根据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回答问题: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59复习二:血管的结构及功能﹙1﹚通过对小明验血报告单的分析,医生得出结论小明有炎症,需要输液治疗。输液时,针头应插在什么血管中呢?﹙2﹚学生复习血管的结构及功能。﹙3﹚教师多媒体展示血管的图片并讲解。复习二:血管的结构及功能﹙1﹚通过对小明验血报告单的分析,医60三种血管的关系三种血管的关系61三种血管的比较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快慢极慢管壁厚,弹性大管壁薄,弹性小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大小极小,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喷流渗血管名称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流速度管壁特点管腔大小功能出血情况三种血管的比较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62毛细血管有哪些特点?这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特点:1、数量大,分布广;2、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3、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4、管内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毛细血管有哪些特点?这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特点:63小试牛刀

例2、下图是小动脉、小静脉与毛细血管示意图,根据图填写内容。(1)A是

;B是

;C是

。(2)在显微镜下辨别三种血管的理由是:动脉内血液由较

的血管流向较

的血管;静脉内的血液由

的血管汇流入较

的血管;毛细血管内血液中的红细胞一般成

_____通过,血流速度

。小试牛刀 例2、下图是小动脉、小静脉与毛细血管示意图,根据64复习三:血液循环的途径及意义﹙1﹚导入:假设小明是扁桃体发炎了,输液后药物怎样随血液的流动到达扁桃体呢?要知道药物怎样到达扁桃体,我们要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2﹚学生复习血液循环的途径。﹙3﹚教师多媒体展示血液循环的途径并讲解。﹙4﹚心脏的结构及功能。复习三:血液循环的途径及意义﹙1﹚导入:假设小明是扁桃体发炎65心脏壁的特点1、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2、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厚心脏的另一个特点心房和心室是左右不相通,上下相通。心脏壁的特点1、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2、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66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循环的途径:67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血液循环途径: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68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69心脏的结构及其各结构之间的联系:心脏的结构及其各结构之间的联系:70心脏壁的特点1、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2、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厚心脏的另一个特点心房和心室是左右不相通,上下相通。心脏壁的特点1、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2、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71房室瓣房室瓣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防止血液倒流。房室瓣房室瓣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防止血液倒流。72动脉瓣动脉瓣只能使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会倒流动脉瓣动脉瓣只能使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会倒流73体循环:肺循环: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肺泡(二氧化碳)(氧气)血液循环过程中的变化:组织细胞(氧气)(二氧化碳等废物)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74体循环:肺循环: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肺泡(二氧化碳)(氧气)组织细胞(氧气)(二氧化碳等废物)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动脉血静脉血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75血液流动的方向心室动脉心房静脉血液流动的方向心室动脉心房静脉76观察、阅读与思考

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各是什么部位?

2、体循环和肺循环通过什么结构取得联系?

3、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的成分各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部位各在哪里?

4、写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小组活动观察、阅读与思考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各是什77血量和输血

体内血量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血量和输血体内血量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78

自从ABO血型发现以后,输血就成为临床上实

际可行的重要治疗措施。血型

红细胞凝集原血清凝集素A型A抗BB型B抗AAB型A、B无O型无抗A、抗B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

B型、AB型和O型这四种类型,这就是ABO血型。自从ABO血型发现以后,输血就成为临床上实

际可行的重要79二、同型输血

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

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的时候,应

以同型血相输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可异型输血(见下表)。但是,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二、同型输血一个人因大量出血而危及生命的时候,

必须通80

输血关系表

某人的血型可接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AA、OA、ABBB、OB、ABABA、B、AB、OABOOA、B、AB、O输血关系表某人的血型可接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AA、OA81【精美排版】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课件82

讨论:1、为什么物质交换发生在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之间?2、什么是动脉血?什么是静脉血?答:在血液循环中,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网与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把运来的氧和养料供给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答:在血液循环中,血液中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颜色鲜红,这种血液叫做动脉血。在血液循环中,血液中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时,颜色暗红,这种血液叫做静脉血。讨论:1、为什么物质交换发生在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83血液名称:根据血液含氧量的多少来判断血管名称:根据输送血液的方向来判断各抒己见!动脉管里流的一定是动脉血吗?静脉管里流的一定是静脉血吗?能不能用血管名称来判断血液名称呢?血液名称:根据血液含氧量的多少来判断各抒己见!84

1、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达指端。这个红细胞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回到心脏?在回到心脏前,它还可能到达脚趾吗?当它再度从心脏出发,它有可能到达脚趾吗?

2、上述这个红细胞在指端(或趾端)的毛细血管处和肺部毛细血管处,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1、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随血液到达指85达标检测:1、血液的组成为()A、血浆和血红蛋白B、血浆和血细胞C、红细胞和血小板D、白细胞和红细胞2、使体循环和肺循环连同在一起的器官是()A、肺B、心脏C、毛细血管D、组织3、下列循环器官中始终流动脉血的是()A、右心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