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传相关疾病课件_第1页
蜱传相关疾病课件_第2页
蜱传相关疾病课件_第3页
蜱传相关疾病课件_第4页
蜱传相关疾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蜱传相关疾病

邓宝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蜱虫叮咬的处理蜱传相关疾病蜱的分类简介背景蜱传相关疾病CompanyLogo

蜱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草别子、牛虱、草蜱虫。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第3页蜱专性吸血,需要动物宿主才能生存和繁衍。他们吸食各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甚至两栖类动物的血液。1893年TheobaldSmithandFredKilbourne证实Texascattlefever(cattlebabesiosis)是由感染原虫的蜱传染引发的。背景2004年—2005年,华东等省份报告了不明原因发热伴全身酸痛、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多脏器损伤的病人,病人多来自丘陵地区,症状疑似流行性出血热,部分患者有蜱虫叮咬史和接触史。2009年“河南蜱虫叮咬事件”的元凶或将锁定为一种新型的布尼亚病毒即“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背景2012年中国大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地理分布蜱虫在农村十分常见,是许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但直到近年才有报告蜱虫叮咬致病的原因可能在于:1、蜱虫原来的野外动物宿主减少,蜱虫开始攻击人,或者说更多地攻击人;2、蜱虫种群数量增多,需要寻找更多的宿主。背景Ticks蛛形纲与螨近亲专性吸血的体外寄生虫

蜱虫生物学特性蜱的生活史经历4个阶段:卵6腿幼虫8腿若虫成虫(雌或雄)雌蜱受精吸血后产卵;硬蜱一生产卵一次,饱血后在4~40天内全部产出,可产数百至数千个,因种而异;软蜱一生可产卵多次,一次产卵50~200个,总数可达千个。幼虫、若虫、成虫在进入下一阶段前需要吸血。因此三个阶段需要吸食不同的宿主幼虫在一个宿主身上吸饱血后掉在地上,发育成若虫。若虫必须找到并吸附于另外一个宿主,吸饱血掉在地上,发育成成虫。成虫必须吸食第三个宿主,吸饱血的雌虫产下一堆卵后死亡。生命周期在1-3年内完成。多数时间蜱虫在环境中生存,吸附宿主吸血只有几天。

蜱虫生物学特性蜱虫生物学特性根据蜱采食和更换宿主情况,可把蜱分成:

1.一宿主蜱:

吸血和两次蜕化都在同一宿主上进行,即幼虫、若虫和成虫都在同一宿主上寄生。蜱虫生物学特性2.二宿主蜱:

幼虫和若虫在同一个宿主身上吸血,若虫落地后变为成虫,成虫到另一宿主身上吸血。蜱虫生物学特性3.三宿主蜱:

幼虫、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分别更换三个宿主。1.蜱类的活动有明显的季节性。2.一般种类多在春季开始活动,如全沟硬蜱、森林革蜱、草原革蜱、长角血蜱等;3.也有些种类在夏季才出现成虫,如残缘璃眼蜱。活动的季节周期因种类而不同;4.软蜱因多在宿主洞巢内,故终年都可活动。昼夜节律随地表温度而异。

蜱虫生物学特性蜱虫可以吸附在身体各个部位吸血,但由于暴露部位和蜱虫种类不同,有很多差别。

蜱虫生物学特性蜱虫吸血很慢,需要吸附宿主身上若干天,直到吸饱血为止。吸血行为并不持续,绝大多数吸血发生在最后的12-24h,此时体重增加80-120倍。

蜱虫生物学特性

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严重的有森林脑炎,此外还有蜱传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蜱虫所带毒素亦可引起蜱瘫等。蜱传疾病极少见人传人现象,但是,接触含有较大量病原的血液或分泌液,有可能感染发病。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蜱虫相关性疾病蜱虫相关性疾病病毒:83种细菌:31种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原虫毒素(蜱瘫)Figure4.Distributionoftick-bornediseasesinmainlandChina.GaoX,NasciR,LiangG(2010)TheNeglectedArboviralInfectionsinMainlandChina.PLoSNeglTropDis4(4):e624.doi:10.1371/journal.pntd.0000624/article/info:doi/10.1371/journal.pntd.0000624病毒

Powassan脑炎Powassan病毒,一种黄病毒(RNA病毒),蜱传脑炎(tick-borneencephalitis,TBE)病因之一。表现为进展性的发热、头痛、抽搐、定向力丧失、嗜睡、昏迷、瘫痪。病死率10-15%,存活患者多数残留长期功能障碍。森林脑炎森林脑炎病毒(黄病毒,ssRNAvirus)引起。森林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主要的病媒蜱种为全沟硬蜱,病毒在蜱体内可长期保存,可经各变态期及经卵传至下一代或第三、四代,并可在蜱体内越冬。本病多发生在5~8月,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林区,患者主要是伐木工人。此外,四川、河北、新疆、云南等省和自治区也有病例发生。病毒感染的治疗没有疫苗、免疫球蛋白、暴露后预防、以及特效治疗方法。及时处理虫咬、减少暴露量、早期发现和治疗极为关键。多为RNA病毒、病毒载量很大、支持治疗为主、等待中和抗体产生。液体治疗、大剂量维生素C、654-2、利巴韦林早期使用。细菌

Tularemia土拉菌病是由土拉弗朗西斯菌(Francisellatularensis)感染引起。蜱咬后,叮咬部位出现硬结,并长期不愈溃疡,附属淋巴结肿大,发热。临床诊断或抗体检测环丙沙星抗生素治疗细菌

有些细菌性疾病是非专性蜱媒疾病,如土拉弗氏菌病、布鲁菌病和鼠疫等,前两者可通过蜱的叮咬或蜱粪污染伤口感染人。蜱能长期保存一些病原菌,并能经变态、经卵传递。如土拉弗氏菌,在边缘革蜱体内可保存710天,草原革蜱可经变态传递。布鲁菌在草原硬蜱体内可存活200天以上,银盾革蜱能经变态和经卵传递。鼠疫耶氏菌可在草原硬蜱体内保存509天,并能经变态及经卵传递。故蜱在保存这些病的自然疫源地中起一定作用螺旋体:莱姆病

伯氏包柔螺旋体(Borreliaburgdorferi)感染引起,是蜱虫相关性疾病的主要病种。我国已证实有20省、市、自治区有本病流行。多部位受累:皮肤、关节、神经、心脏、眼睛早期诊断治疗,是缓解症状、清除病原体、预防晚期并发症的关键。伯氏包柔螺旋体(Borreliaburgdorferi)螺旋体:莱姆病

左:手心中的鹿蜱若虫右:放大后可见指状突起样的中肠(mid-gut),其内可发现莱姆螺旋体螺旋体:莱姆病

东北林区全沟硬蜱(I.persulcatus)为优势蜱种(占80%),带螺旋体率高达20%~50%,因而成为北方林区主要传播媒介长江中下游林区疫源地二棘血蜱(Haemaphysalisbispinosa)为优势蜱种(占85%),带螺旋体率为16%~40%,提示为该地区的重要生物媒介。中国南方疫源地的粒形硬蜱(I.granulatus)、寄麝硬蜱(I.moschiferi)均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也是莱姆病传播媒介。螺旋体:莱姆病

潜伏期:2到32d(平均7-14d)。一期:局部皮肤原发性损害,受损皮肤的浅层及深层血管周围有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70-80%在蜱咬处出现扩张性红色皮疹,称为原发游走性红斑(erythemamigrans,EM)EM通常不痛、不痒、不经治疗可以自行缓解。EM出现后以每天1-2cm速度扩张,一般>5cm。一过性的虫咬过敏反应一般<5cm,24-48h消失。螺旋体:莱姆病

EM可以出现在任何部位,但以大腿、腹股沟、躯干、腋下多见。直径多数可达15cm。5%出现水疱和结痂、中心皮疹可以消失、或形成靶型。80%患者伴有不特异全身症状:乏力、肌痛、头痛、发热、寒战、颈项强直。螺旋体:莱姆病

左:EM直径10cm右:靶型(bull’seye)EM上图左侧皮疹的恢复过程二期(播散病变期),以中枢神经系统(特别为脑神经)和心脏受损为主的病变。数周或数月内的神经和心脏受损的间歇性症状。第三期(持续感染期),以关节皮肤病变及晚期神经损害为主。主要为关节炎、慢性萎缩性皮炎及晚期神经系统表现。螺旋体:莱姆病

莱姆病关节炎是间歇性发作、慢性关节炎,常累及大关节,导致红肿疼痛。如果不治疗,关节炎反复发作数年,每次发作数周,严重影响生活。未经治疗的的患者50-60%发生关节炎、其中10%出现慢性关节炎。晚期神经性莱姆病表现为:四肢的麻木、刺痛、乏力、感觉丧失、记忆力下降、情绪异常、认知障碍。螺旋体:莱姆病

莱姆病膝关节炎:持续感染或感染引发的自身免疫病可能是慢性莱姆病或莱姆病后综合征的原因。感染后产生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前者多在4~6个月内降至正常水平;后者感染后2~3个月开始滴度逐渐增加,可保持数年。螺旋体:莱姆病

诊断ELISA+WB检测抗体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和青霉素多西环素还能治疗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发热、寒战、头痛病人,如果对针对螺旋体的抗菌药物效果不好,要想到同时感染巴贝西原虫和无形体的可能。螺旋体:莱姆病

疗程14-28天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避免四环素类药物。<10%的患者对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好,重复治疗效果依旧不好。CNS受累和关节炎需要静脉给药。螺旋体:莱姆病

蜱传回归热

Tick-borneRelapsingFever蜱传(地方性)回归热,由赫姆斯包柔螺旋体(B.hermsi)(美洲)、波斯包柔螺旋体(B.persica)(亚洲)引起。高热3-7天骤然下降,6-9天间歇期再发高热。抗菌药物治疗。无形体及立克次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Humangranulanaplasmosis,HGA)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phagocytophilum,曾称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Humangranulocyticehrlichiae”)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蜱传疾病。是一种寄生于细胞内的寄生菌,主要通过蜱(也叫壁虱)叮咬传播。因而这次”蜱虫病“事件曾被考虑为无形体病。无形体及立克次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由Anplasmaphagocytophilum感染引起。嗜中性粒细胞内寄生G-菌。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中性粒细胞核旁、成簇聚集的细菌克隆。A/B:A.phagocytophilum,C/D:E.chaffeensisA/C:感染患者,B/D:细胞培养无形体无形体蜱咬后5-21天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痛、恶心、呕吐、乏力。多数患者自限,30d内不经治疗可以自行缓解。化验室: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肝酶升高。外周血涂片,观察中性粒细胞内病原体;PCR,抗体检测。无形体及立克次体病首选多西环素,可以在24-72h内,显著临床改善。利福平可以次选。无形体及立克次体病HumanMonocytic(Monocytotropic)Ehrlichiosis人单核细胞埃里希体病(HME),是由查非埃里希氏体(Ehrlichiachaffeensis)感染引起。HumanMonocytic(Monocytotropic)Ehrlichiosis与HGA类似,HME在蜱咬后几天到几周出现非特异、病毒感染样症状、轻微到严重。确诊靠外周血涂片、观察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胞浆中的成簇菌落,PCR,抗体检测。多西环素、利福平。RockyMountainspottedfever(RMSF)落矶山斑点热是由立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rickettsii)感染引起。美国2003年-2005年报告1,000-2,000例。蜱咬2-9天后出现临床症状,发热(90%),头痛(89%),肌痛(83%),皮疹(78%)。10-15%不出现皮疹。病程进展快速(平均死亡时间8-10天)。不经治疗死亡率20-30%。RockyMountainspottedfever(RMSF)首选四环素、次选氯霉素。磺胺类治疗可加重病情。诊断:PCR或抗体检测发病后第一周85%的患者抗体检测阴性、第7-9天,50%的患者抗体检测阴性。临床怀疑病例及时治疗。RockyMountainspottedfever(RMSF)

1.北亚蜱媒斑疹伤寒(North-Aiatick-oretyhu)病原体是西伯利亚立克(Rickettiaiirica)。多种啮齿动物为其贮存宿主,硬蜱和软蜱为传播媒介。能经变态和经卵传递,还可经精细胞传递。人被感染的蜱叮咬或蜱粪便污染皮肤伤口而感染。我国有黄鼠、田鼠等20余种小型啮齿动物为其主要贮存宿主。草原革蜱是内蒙古和新疆的主要传播媒介。边缘革蜱、森林革蜱、粒形硬蜱和微小牛蜱等约10种蜱为个别地区的传播媒介。此病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福建、广东和海南等地区

2.Q热(Qfever)病原体是贝纳柯克斯体(Coxiellauretii)。牛羊为主要传染源。主要感染途径是经呼吸道或经消化道感染。硬蜱和软蜱可为传播媒介。在我国曾发现亚东璃眼蜱、铃头血蜱和微小牛蜱有自然感染。前2种蜱能经变态和经卵传递并经叮咬或经蜱粪传播。我国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证实有Q热存在,内蒙古、四川、云南、新疆及西藏等地区曾发生过暴发流行立克次体病原虫

人巴贝虫病人巴贝虫病是由Babesiamicroti引起。疟原虫样原虫,感染许多野生和家养动物的红细胞。老鼠是主要的B.microti保存宿主,疫区老鼠中41%能发现该原虫,95%抗体阳性。在蜱虫肠中巴贝原虫配子体形成合子,完成有性过程。马耳他十字构型临床表现从流感样症状到危及生命。蜱咬后1-6周出现:发热、乏力、寒战、大汗、头痛、肌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