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课件_第1页
第一章-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课件_第2页
第一章-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课件_第3页
第一章-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课件_第4页
第一章-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第二节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第四章第二节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11.唐朝能够完成统一的原因不包括A.战略正确B.争得人才C.赢得民心D.南北经济恢复1.唐朝能够完成统一的原因不包括22.贞观之治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B.良好的安定统一的社会环境C.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D.唐太宗个人良好的政治素质2.贞观之治出现的根本原因是3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共同注意的问题是A.重用人才 B.轻徭薄赋C.善于纳谏 D.减轻刑罚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共同注意的问题是44.郭沫若在评价武则天时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其评价武则天的最主要依据是A.她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B.她很有才干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4.郭沫若在评价武则天时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其评价武则55.唐太宗能够虚怀纳谏的主要原因是A.有名谏臣魏征B.他是开明的君主C.接受隋亡教训D.三省六部制的要求5.唐太宗能够虚怀纳谏的主要原因是66.下列哪一项内容仅与唐玄宗有关A.虚怀纳谏,知人善用,量才授职B.破格用人,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C.戎奢从俭,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宝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和禁建新寺6.下列哪一项内容仅与唐玄宗有关77.为广揽人才,武则天采取了以下措施①贬杀当权的关陇士族②发展科举制③创立“自荐”求官制度④破格录用有才能的庶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②④7.为广揽人才,武则天采取了以下措施88.与贞观之治相比,开元盛世的突出特点是A.政治比较清明B.国家强盛繁荣C.民族关系加强D.对外交往频繁8.与贞观之治相比,开元盛世的突出特点是99.唐太宗时期的贤相有①李靖②李责力③魏征④杜如晦⑤房玄龄⑥姚崇A.①② B.③④C.④⑤ D.⑤⑥9.唐太宗时期的贤相有1010.汉唐前期呈现封建盛世的共同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适时调整生产关系③采用的政策具有连续性④广大人民辛勤的劳动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10.汉唐前期呈现封建盛世的共同原因是11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徭……禁浮巧;省功费,力役……”。--《新唐书》材料2: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则天修《姓氏录》,以帝、后族及三公等高官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引入上等士流),缙绅(指世家大族)耻焉。”--《新唐书》11.阅读下列材料:12材料3: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委政狱吏,剪除宗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旧唐书》材料4:武则天大开科举,唐人称她"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陆宣公翰苑集》材料3: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委政狱吏,剪除宗枝……制公1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1412.结合政治常识及有关史实评析唐太宗的"存百姓"的统治思想。12.结合政治常识及有关史实评析唐太宗的"存百姓"的统治思想15参考答案1.D2.A3.A4.D5.C6.D7.B8.B9.C10.A二、11.原因是武则天推行了有积极作用的政策。轻徭薄赋,反对奢侈浪费、滥用民力,奖励农桑,发展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反对派;大开科举,破格选拔人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打击士族腐朽势力,反映新兴庶族利益。(10分)三、12.(1)“存百姓”思想是唐太宗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是儒家“仁政”思想的具体体现,反映封建地主缓和与农民矛盾,安定社会秩序、巩固封建统治的根本阶级利益。(3分)(2)“存百姓”的思想本质含义是“轻徭薄赋”“与民休养”,通过休养使人民生活改善,从而具有较强的承受力。故“存百姓”从根本上讲正是为能更好地剥削百姓。因而其思想仍然存在阶级对立与斗争。(3分)(3)“存百姓”思想是剥削与休养的对立统一,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斗争共存的客观现实的反映。(2分)(4)但唐太宗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励精图治,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推动了历史进步,应予肯定。(2分)

参考答案16第四章第二节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第四章第二节

唐朝的开国和盛世171.唐朝能够完成统一的原因不包括A.战略正确B.争得人才C.赢得民心D.南北经济恢复1.唐朝能够完成统一的原因不包括182.贞观之治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B.良好的安定统一的社会环境C.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D.唐太宗个人良好的政治素质2.贞观之治出现的根本原因是19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共同注意的问题是A.重用人才 B.轻徭薄赋C.善于纳谏 D.减轻刑罚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共同注意的问题是204.郭沫若在评价武则天时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其评价武则天的最主要依据是A.她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B.她很有才干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4.郭沫若在评价武则天时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其评价武则215.唐太宗能够虚怀纳谏的主要原因是A.有名谏臣魏征B.他是开明的君主C.接受隋亡教训D.三省六部制的要求5.唐太宗能够虚怀纳谏的主要原因是226.下列哪一项内容仅与唐玄宗有关A.虚怀纳谏,知人善用,量才授职B.破格用人,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C.戎奢从俭,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宝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和禁建新寺6.下列哪一项内容仅与唐玄宗有关237.为广揽人才,武则天采取了以下措施①贬杀当权的关陇士族②发展科举制③创立“自荐”求官制度④破格录用有才能的庶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②④7.为广揽人才,武则天采取了以下措施248.与贞观之治相比,开元盛世的突出特点是A.政治比较清明B.国家强盛繁荣C.民族关系加强D.对外交往频繁8.与贞观之治相比,开元盛世的突出特点是259.唐太宗时期的贤相有①李靖②李责力③魏征④杜如晦⑤房玄龄⑥姚崇A.①② B.③④C.④⑤ D.⑤⑥9.唐太宗时期的贤相有2610.汉唐前期呈现封建盛世的共同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适时调整生产关系③采用的政策具有连续性④广大人民辛勤的劳动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10.汉唐前期呈现封建盛世的共同原因是27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徭……禁浮巧;省功费,力役……”。--《新唐书》材料2: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则天修《姓氏录》,以帝、后族及三公等高官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引入上等士流),缙绅(指世家大族)耻焉。”--《新唐书》11.阅读下列材料:28材料3: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委政狱吏,剪除宗枝……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旧唐书》材料4:武则天大开科举,唐人称她"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陆宣公翰苑集》材料3: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委政狱吏,剪除宗枝……制公29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3012.结合政治常识及有关史实评析唐太宗的"存百姓"的统治思想。12.结合政治常识及有关史实评析唐太宗的"存百姓"的统治思想31参考答案1.D2.A3.A4.D5.C6.D7.B8.B9.C10.A二、11.原因是武则天推行了有积极作用的政策。轻徭薄赋,反对奢侈浪费、滥用民力,奖励农桑,发展生产;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反对派;大开科举,破格选拔人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打击士族腐朽势力,反映新兴庶族利益。(10分)三、12.(1)“存百姓”思想是唐太宗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是儒家“仁政”思想的具体体现,反映封建地主缓和与农民矛盾,安定社会秩序、巩固封建统治的根本阶级利益。(3分)(2)“存百姓”的思想本质含义是“轻徭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