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装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起重吊装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起重吊装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资料仅供参考文件编号:2022年4月起重吊装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版本号:A修改号:1页次:1.0审核:批准:发布日期:起重吊装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范围、编制依据1、《起重机使用说明书》2、《汽车吊安全技术规范》3、《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5、《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6、本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及相关文件7、《桥涵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省道31线大饭铺至龙口(蒙晋界)高速公路土建二标的施工、钢管支架的施工、挂篮施工、现浇段等起重作业施工。二、方案编制内容本项目的吊装作业主要包含如下项目:装卸材料、吊装钢筋笼、设备装拆、模板装拆、施工现场辅助作业等。三、起重吊装施工方案、塔吊安装工艺主要技术参数型号:QTZ80(TC5613-6)最大起重量:6T最小起重量:额定起重力矩:工作半径:~56m工作温度:-20℃~+40℃塔体总高自重:,最大工作幅度50m;起升高度固定式,附着式:110m。额定总功率:(不含顶升电机)安装说明1、道路、场地应修缮平整,路面及基坑底部应坚实平整,满足车辆的回旋要求。2、准备好安装时配套使用的各种工具、用具,如路基箱、吊索、运输车辆、及安全带、安全绳等。3、将电源引到塔机基础外,外荷应满足塔机要求,准备夜间施工所需照明工具。4、按设计要求选用25吨吊车进行安装。5、设备现场安装时应对各部件进行仔细清点、核实,各类接销轴、螺栓应逐孔试装,各种电路的插接件进行认真清理,并对接一次;对参与安装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根据现场情况着重介绍,以保障塔机的顺利安装。基础施工塔吊基础采用整体钢筋混凝土承台基础,平面尺寸为5m×5m,厚度为,基础地质要求坚固牢实,地基承载力不小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承台基础下做100mm厚C15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基础的表面平整度误差不大于1/500。基础内预埋螺栓必须于钢筋焊接牢固,要求预埋螺栓用钢筋穿入根部钩内相连,预埋螺栓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保护好,且保证螺栓的垂直度。四组预埋螺栓相对位置必须准确,组装后必须保证预埋螺栓孔的对角线误差不大于2mm,确保固定基节的安装。混凝土基础顶面的四块垫板平面必须保证水平,四块垫板平面度误差不大于1/750。塔基安装塔机组装必须在基础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0%以上才能进行施工。塔机组装施工流程为:安装标准节吊装爬升架安装回转支承总成安装塔帽总成安装平衡臂总成安装平衡臂拉杆吊装平衡重安装司机室安装起重臂安装起重臂拉杆配装平衡重(余下的配重)1、安装标准节1)、吊起一节标准节,注意严禁吊在水平斜腹杆上;2)、将1节标准节吊装于固定基础上的基础节上;3)、所有标准节间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牢;4)、所有高强度螺栓的预紧扭矩应达到1800N•m,每根高强度螺栓均应装配一个垫圈和两个螺母,并拧紧防松。双螺母中防松螺母预紧扭矩应不小于1800N•m;5)、用全站仪或吊线法检查垂直度,主弦杆四侧面垂直度误差应不大于/1000。2、吊装爬升架1)、将爬升架组装完毕后,将吊具挂在爬升架上,拉昆钢丝绳吊起。切记安装顶升油缸的位置必须与塔身踏步同侧。2)、将爬升架缓慢套装在二个标准节外侧。3)、将爬升架上的活动爬爪放在标准节的第一节(从下往上数)上部的踏步上。4)、安装顶升油缸,将液压泵站吊装到平台一角,接油管,检查液压系统的运转情况。3、安装回转支承总成1)、检查回转支承上的高强螺栓的预紧力矩是否达640N•m,且防松螺母的预紧力矩稍大于或等于640N•m。2)、将吊具挂在上支座四个连接耳套下,将回转支承总成吊起。3)、下支座的八个连接对准标准节四根主弦杆的八个连接套,缓慢落下,将回转支承总成放在塔身顶部。下支座与爬升架连接时,应对好四角的标记。4)、用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与标准节连接牢固。5)、操作顶升系统,将爬升架顶升至与下支座连接耳板接触,用4根销轴将升架与下支座连接牢固。4、安装塔帽1)、吊装前在地面上要把塔帽上的平台、拉杆、扶梯及力矩限制器装好(为使安装平衡臂方便,可在塔身的后侧左右两边各装上一根平衡臂拉杆);2)、将塔帽吊到上支座时,应注意将塔帽垂直的一侧应对准上支座的起重臂方向。3)、用销轴将塔帽与上支座紧固。5、安装平衡臂总成1)、在地面组装好两节平衡臂,将起升机构、电控箱、电阻箱、平衡臂上并固接好。回转机构接临时电源,将回转支承以上部分回转到便于安装平衡臂方位;2)、吊起平衡臂(平衡臂上设有4个安装吊耳);3)、用销轴将平衡臂前端与塔帽固定联接好;4)、将平衡臂逐渐抬高,便于平衡臂拉杆与塔帽上平衡臂拉村相连,用销轴连接,并穿好充分张开开口销;5)、缓慢地将平衡臂放下,再吊装平衡重安装在平衡臂最靠近起升机构的安装位置上。(特别注意:1、安装销的挡块必须紧靠平衡重块;2、安装销必须超过平衡臂上安装平衡重的三角挡块。)6、安装司机室司机室内的电气设备安装齐全后,吊到上支座靠右平台的前端,对准耳板孔的位置后用三根销轴联接。(注意:司机室也可在地面先与回转总成组装好后,整体一次性吊装。)7、吊装起重臂总成1)、在塔机附近平整的枕木(或支架,高约)上拼装好起重臂。注意无论组装多长的起重臂,均应先将载重小车套在起重臂下弦杆的导轨上。2)、将维修吊篮紧固在载重小车上,并使载重小车尽量靠近起重臂根部最小幅度处。3)、安装好起重臂根部处的牵引机构,卷筒绕出两根钢丝绳,其中一根短绳通过臂根导向滑轮固定于载重小车后部,另一根长绳通过起重臂中间及头部导向滑轮,固定于载重小车前部。在载重小车后部有3个绳卡,绳卡压板应在钢丝绳受力一边,绳卡间距为钢丝绳直径的6~9倍。如果长钢丝绳松驰,调整载重小车的前端的张紧装置即可张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短钢丝绳松驰时,可调整起重臂根部的起升机构卷筒。4)、将起重臂拉杆拼装好后与起重臂上的吊点用销轴连接,穿好开口销,放在起重臂弦杆的定位托架内。5)、检查起重臂上的电路是否完善。使用回转机构的临时电源将塔机上部结构回转到便于安装起重臂的方位。6)、挂绳试吊是否平衡,否则可适当称动挂绳位置(记录下吊点位置便于拆塔时用),起吊起重臂总成至安装高度。用销轴将塔帽与起重臂根部连接固定。7)、接通起升机构的电源,放出起升钢丝绳并缠绕好,用汽车吊逐渐抬高起重臂的同时开动起升机构向上,直至起重臂拉杆靠近塔顶拉板,将起重臂长短拉杆分别与塔顶拉板用销轴连接,并穿好开口销。松驰起升机构钢丝绳把起重臂缓慢放下。8)、使拉杆处于拉紧状态,最后松脱滑轮组上的起升钢丝绳。8、配装平衡重平衡重的重量随起重臂长度的改变而改变。根据所使用的起重臂长度,按有关要求吊装平衡重。起重臂三种臂长工况下平衡重的配置及安装位置严格按要求安装。(特别注意:1、安装销的挡快必须紧靠平衡重块;2、安装销必须超过平衡臂上安装平衡重的三角挡块。)9、绕绳系统1)、穿绕钢丝绳吊装完毕后,进行起升钢丝绳的穿绕。起升钢丝绳由起升机构卷筒放出,经机构上排绳滑轮,绕过塔帽导向滑轮向下进入塔顶上起重量限制器滑轮,向前再绕到载重小车和吊钩滑轮组,最后将绳头通过绳夹,用销轴固定在起重臂头部的防扭装置上。2)、接电源及试运转当整机按前面的步骤安装完毕后,在无风状态下,检查塔身轴心线对支承的垂直度,允差为4/1000;再按电路图的要求接通所有电路的电源,试开动各机构进行运转,检查各机构运转是否正确。同时检查各处钢丝绳是否处于正常作状态,是否与结构件有摩擦,所有不正常情况均应予以排除。10、换倍率器的使用换掊率装置是一个带有活动滑轮的挂体,当其与吊钩连成一体时,起升钢丝绳系统为4倍率,当挂体与吊钩脱离并顶在载重小车底面时,起升钢丝绳系统则变为2倍率。1)、当需要用2倍率工作时,操纵起升机构,使吊钩向下运动并着地,拔出挂体销轴,然后开动起升机构,收紧钢丝绳,使挂体上升至载重小车接触。注意:起升机构的排绳情况不得有乱绳出现。这样起升钢丝绳系统就转换成2倍率。2)、若要再将起升钢丝绳系统转换4倍率,则以操纵起升机构,放下吊钩至地面,并使挂体落回到吊钩的挂体槽内。插上销轴和开口销,并充分张开开口销。这样起升钢丝绳系统主自动转换为4倍率。11、顶升加节1)、项升前的准备⑴按液压泵站要求给其油箱加油并检查液压系统;⑵清理好各个标准节,在标准节连接套内涂上黄油,将待顶升加高用的标准节在顶升位置时的起重臂下排成一排,这样能使塔机在整个顶升加节过程中不用回转机构,能使顶升加节过程所用时间最短;⑶放松电缆长度略大于总的顶升高度,并紧固好电缆;⑷将起重臂旋转至爬升架前方,平衡臂处于爬升架的后方(顶升油缸正好位于平衡臂下方);⑸在引进平台上准备好引进滚轮,爬升架平台上准备好塔身高强度螺栓。2)、顶升前塔机的配平⑴塔机配平前,必须先将载重小车运行到规范要求的配平参考位置,并吊起一节标准节或其它重物(顶升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调整)。然后拆除下支座四个支腿与标准节的连接螺栓;⑵将液压顶升系统操纵杆推至“顶升”方向,使爬升架顶升至下支座支腿刚刚脱离塔身的主弦杆的位置;⑶通过检验下支座支腿与塔身主弦杆是否在一条垂直线上,并观察爬升架8个导轮与塔身主弦杆间隙是否基本相同来检查塔机是否平衡。略微调整载重小车的配平位置,直至平衡。使得塔机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油缸梁的位置上;⑷记录下载重小车的配平位置。但要注意该位置随起重臂长度不同而改变;⑸操纵液压系统使爬升架下降,连接好下支座和塔身标准节间的连接螺栓。3)、顶升作业⑴将一节标准节吊至顶升爬升架引进横梁的正上方,在标准节下端装上四只引进滚轮,缓慢落下吊钩,使装在标准节上的引进滚轮比较合适地落在引进横梁上,然后摘下吊钩;⑵再吊一节标准节,将载重小车开至顶升平衡位置;⑶使用回转机构上的回转制动器,将塔机上部机构处于制动状态;⑷卸下塔身顶部与下支座连接的8个高强度螺栓;⑸开动液压顶升系统,使油缸活塞杆伸出,将顶升横梁两端的销轴放入距顶升横梁最近的标准节踏步的圆弧槽内并顶紧(要设专人负责观察顶升横梁两端销轴都必须放在踏步圆弧槽内),确认无误后继续顶升,将爬升架及其以上部分顶起10~50mm时停止,检查顶升横梁等爬升架传力部件是否有异响、变形,油缸活塞杆是否有自动回缩等异常现象,确认正常后,继续顶升;顶起略起过半个标准节高度并使爬升架上的活动爬爪滑过一对踏步并自动复位后,停止顶升,并回缩油缸,使活动爬爪搁在顶升横梁所顶踏步的上一对踏步上。确认两个活动爬爪全部准确地压在踏步顶端并承受住爬升架及其以上部分的重量,且无局变形、异响等异常情况后,将油缸活塞全部缩回,提起顶升横梁,重新使顶升横梁顶在爬爪所搁的踏步的圆弧槽内,再次伸出油缸,将塔机上部结构再顶起略超过半个标准节高度,此时塔身上方恰好有能接入一个标准节的空间,将爬升架引进横梁上的标准节拉进至塔身正上方,稍微缩回油缸,将新引进的标准节落在塔身顶部并对正,卸下引下滚轮,用8件M30的高强度螺栓(每根高强螺栓必须有两个螺母)将上、下标准节连接牢靠(预紧力矩1800KN•m)。再次缩回油缸,将下支座落在新的塔身顶部上,并对正,用8件M30高强螺栓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靠(每根高强螺栓必须有两个螺母),即完成一节标准节的加节工作。若连续加几节标准节,则可按照以上步骤重复几次即可。为使下支座顺利地落在塔身顶部并对准连接螺栓孔,在缩回油缸之前,可在下支座四角的螺栓孔同众上往下插入四根(每角一根)导向杆,然后再缩回油缸,将下支座落下。4)、顶升过程的注意事项:⑴塔机最高处风速大于或等于13m/s,不得进行顶升作业;⑵顶升过程中必须保证起重臂与引入标准节方向一致,并利用回转机构制动器将起重臂制动住,载重小车必须停在顶升配平位置;⑶若要连续加高几节标准节,则每加完一节后,用塔机自身起吊下一节标准节前,塔身各主弦杆和下支座必须有8个M30的螺栓连接,唯有在这种情况下,允许这8根螺栓每根只用一个螺母;⑷所加标准节上的踏步,必须与已有标准节对正;⑸在下支座与塔身没有用M30螺栓连接好之前,严禁起重臂回转、载重小车变幅和吊装作业;⑹在顶升过程中,若液压顶升系统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顶升,收回油缸,将下支座在塔身顶部,并用8年M30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靠后,再排除液压系统的故障;⑺塔机加节达到所需工作高度(但不超过独立高度)后,应旋转起重臂至不同的角度,检查塔身各接头处,基础支脚处螺栓的拧紧问题(哪一根主弦杆位于平衡臂正下方时就把这根弦杆从下到上的所有螺母拧紧,上述连接处均为双螺母防松)。13、塔机的附着1)、当塔机的工作高度超过其独立高度时,须进行塔身附着;2)、附着装置由四套框架、四套内撑杆和三根附着撑杆组成,四套框梁由高强度螺栓、螺母、垫圈紧固成附着框架。附着框架上的两个顶点处有三根附着撑杆与之铰接,三根撑杆的端部有连接套与建筑物附着处的连接基座铰接。三根撑杆应保持同在一水平面内,通过调节螺栓可以推动内撑杆顶紧塔身四根主弦。3)、附着点的载荷值与塔机和建筑物的相对位置、附着撑杆的布置形式与尺寸、附着框架以上塔身悬出段长度值的变化而大幅度改变。因此,塔机附着时,如塔机位置、附着撑杆布置形式及尺寸与有关说明所示的不同时,请向公司咨询。切不可盲目自行制作处理,以免产自重大安全事故。4)、先将附着框架套在塔身上,并通过四根内撑杆将塔身的四根主弦杆顶昆;通过销轴将附着撑杆的一端与附着框架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连接基座连接;⑴每道附着架的三根附着撑杆应尽量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但在安装附着框架和内撑杆时,若与塔身标准节的某些部位干涉,可适当升高或降低内撑杆的安装高度;⑵附着撑杆上允许搭设供人从建筑物通向塔机的跳板,但严格禁止堆放重物;5)、安装附着装置时,应当用全站仪检查塔身轴线的垂直度,其偏差不得大于塔身全高的4/1000,允许用调节附着撑杆的长度来达到;6)、附着撑杆与附着框架,连接基座,以及附着框架与塔身、内撑杆的连接必须可靠。内撑杆应可靠地将塔身主弦杆顶紧,各连接螺栓应紧固好。各调节螺栓调整好后,应将螺母可靠地拧紧。开口销应按规定充分张开,运行后应经常检查有否发生松动,并及时进行调整。塔吊所有的零部件安装完毕,再对塔吊防雷设施安装,并检测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注意:不论附着几次,只在最上面的一个附着框架内安装内撑杆,即新附着一次内撑杆就要移到最新附着的框架内。14、投入使用前的工作塔机投入使用前必须取得当地安检部门颁发的“安全许可证”后才可投入使用。是为了保证塔机能正确操纵,并在安全条件下运行。这些工作主要是:以塔机部件的检查及调试各安全装置。1)、部件检查为了检查架设的正确性和保证安全运转,应对塔机各部件进行系列试运转和检查。⑴各部件之间的紧固联接状况检查;⑵检查支承平台及栏杆的安装情况;⑶检查钢丝绳穿绕是否正确,不能与塔机机构和结构件相摩擦;⑷检查电缆通行状况;⑸检查平衡臂配重的固定状况;⑹检查平台上有无杂物,防止塔机运转时杂物下坠伤人;⑺检查各润滑面和润滑点。2)、安装装置调试塔机安全装置主要包括:行程限位器和载荷限制器。行程限位器有:起升高度限位器、回转限位器、幅度限位器。载荷限制器有: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此外还包括风速仪。3)、立塔后验收塔机安装调试完备后按以下程序进行验收:由安装及使用单位对塔机进行自检,待合格后双方签定塔机安装验收表。报市监测中心对塔机进行检测,合格后检测中心发放检测报告及合格证。报工程所在地建委,建委发放塔机使用证。具体检查内容见下表: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基础1、检查地脚螺栓的紧固情况2、检查输电线距塔机最大旋转部分的安全距离并检查电缆通过情况,以防损坏塔身检查标准节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爬升架1、检查与下支座的连接情况2、检查各滚轮、活动爬爪、销轴连接各部件的转动或摆动是否灵活3、检查走道,栏杆的紧固情况上、下支座司机室1、检查与回转支承连接的螺栓紧固情况2、检查电缆的通行状况3、检查平台、栏杆的紧固情况4、检查与司机室的连接情况5、司机室内严禁存放润滑油、油棉纱及其它易燃品塔帽1、检查起重臂、栏杆、平衡臂拉杆的安装情况2、检查扶梯、平台、护栏的安装情况3、保证起升钢丝绳穿绕正确起重臂1、检查各处连接销轴、垫圈、开口销安装的正确性2、检查载重小车安装运行情况,载人吊篮的紧固情况3、检查起升、变幅钢丝绳缠绕及紧固情况平衡臂1、检查平衡臂的固定情况2、检查平衡臂栏杆及走道的安装情况,保证走道无杂物吊具1、检查换倍率装置,吊钩的防脱绳装置是否安全、可靠2、检查吊钩有无影响使用的缺陷3、检查起升、变幅钢丝绳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要求4、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及绳端固定情况机构1、检查各机构的安装、运行情况2、各机构的制动器间隙调整合适3、检查牵引机构,当载重小车分别运行到最小和最大幅度处,卷筒上钢丝绳至少应有3圈安全圈4、检查各钢丝绳绳头的压紧有无松动安全装置1、检查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按本说明书的要求调整合格2、检查塔机上所有扶梯、栏杆、休息平台的安装紧固情况润滑根据使用说明书检查润滑情况检查应满足下列要求基础:各联接螺栓紧固可靠、无松动,基础无下沉现象。塔身标准节:各联接螺栓紧固可靠,钢结构无变形、裂纹、脱焊等现象。起重臂、平衡臂、塔顶、爬升架:联接螺栓、轴、销等无松动、缺损现象,结构无扭曲变形、焊缝开裂等现象,有锈蚀部位需除锈补漆。所有滑轮:无磨损、损坏。附着装置:(调整)最高附着点以上,塔身轴线对水平面垂直度4/1000,与建筑物的联接螺栓、轴、销等固定可靠、无松动。吊钩:防脱钩装置安全可靠,吊钩转动灵活,无裂纹等缺陷。钢丝绳:钢丝绳绳端卡固定可靠,无松动现象无压扁、弯折、断股现象。接地装置:每年摇测保护接地电阻两次(春、秋),保证不大于4Ω。电线电缆:无磨损、破裂、漏电、老化,无短路、断路,接头无松动,绝缘破损等现象。吊钩的高度限位:反应灵敏,当吊钩上升到调定高度时,高度限位器能适时起作用,使吊钩不再上升。起升机构的重量限位器及力矩限位器:当起重力矩超过额定和吊重超过最大起重量时,提身机构应自动停止提升。小车牵引机构的幅度限位器:当小车行至最大或最小幅度时应能停止运行。回转机构的回转限位器:当起重机向一个方向旋转超过圈时,应能停止运行。空载试运转:在空载状态下检查起升、回转、变幅等,运行应无振动、啃轨等异响现象。其他检查项目同班组检查内容相同,检查需有记录、检查4)、塔机组装好后,应依次进行下列试验(每转移一个工地都必须进行)⑴空载试验各机构分别进行数次全程范围内的运行,然后再做三次组合动作运行,运行过程不得发生任何异常现象,各机构制动器、操作系统、控制系统、联销装置及各限位器应动作,准确可靠,否则应及时排除故障。⑵负荷试验在最大幅度处分别吊对应额定起重量的25%,50%,75%,100%,按eq\o\ac(○,1)条要求进行试验。运行过程中不得发生任何异常现象,各机构制动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应动作准确、可靠,否则应及时排除故障。⑶超载动态试验在最大幅度处,吊重,对各机构对应的全程范围内进行3次动作,各机构应动作灵活,制动器动作可靠,机械及结构和部件无异常,连接无松动和破坏。⑷静态超载试验空载试验合格后,进行静态超载试验。以最低安全速度将对应的吊重离地米左右,记录下离地距离,保持10分钟,卸载后检查金属结构和焊缝的质量情况及有无永久变形。注意:静载试验不允许进行变幅和回转动作。15、塔机保护1)、接引至电气设备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必须分开。保护零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成熔断器。保护零线和相线的材质应相同,保护零线的最小截面符合相关规定要求。2)、塔机应在塔顶处安装避雷针,避雷针应用大于6mm2多铜芯线与塔机保护接地线(PE)相连,接地冲击电阻小于10Ω。3)、塔机保护接地方法塔机安装供电前必须将塔机的钢结构进行可靠的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将带机附近的保护接地装置通过100mm2的BVR导线与塔机的第一节标准节上的总电源开关箱处的保护接地螺栓相连接(接地电阻小于4Ω),并有防护措施。在爬升套架上部有另一保护接地螺栓,也用BVR10mm2的导线与驾驶室内小车控制板起升电控箱外壳上的接地螺栓可靠连接。4)、为保证接地电阻小于4Ω,接地体应置于电阻率较低的潮湿的土壤中,在高电阻的地区,为降低接地电阻率,可在接地装置中放入食盐水等方法满足接地电阻的要求,不允许利用塔机基础内的钢件作为接地装置。5)、接地装置可按有关技术要求实施塔机的保护接地和避雷针的接地要求可按下图规定作。该接地装置的材料,安装和维护等均不由厂家提供,将接地极埋置于土壤中置入食盐和水,对于土壤电阻高的土壤中埋设钢管接地极,可在钢管上钻2-3排小孔,每隔200~250mm钻一个5mm的孔,将接地保护的电缆与第一节上的专用保护接地螺栓连接并清除螺栓及螺母的涂料。接地保护的电阻不大于4Ω。接地装置应由专门人员安装,因为接地电阻率时间和当地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变化,测定电阻值须要高效精密的仪器,定期检查接地线及电阻。确保机械的正常运行。15、塔吊施工注意事项1)、参加塔机安拆与操作的所有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培训,有操作证,且熟悉塔机的操作过程,否则不准上岗。2)、塔机安拆必须在天气良好,风力小于4级以下进行。3)、各种吊具必须安全可靠、4)、顶升时必须由专人指挥,液压顶升装置及螺栓的紧固必须由专人负责。5)、夜间作业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6)、每个连接部位的销轴上的开口销应在吊装前检查是否符合安装要求,所有的销轴及连接螺栓在装配前应涂抹黄油进行润滑防锈。7)、在安装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停止作业进行检查排除,然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8)、安装过程中注意零件的保管和清理,不得随意代换。9)、电控系统的各个连接端子必须检查其连接的可靠性。10)、安装工地上塔机所接的电源必须检查能否满足塔机工作的需、汽车吊作业施工吊装准备工作1、责任工长根据吊装工作内容选择吊车,填写吊车使用申请,明确汽车吊到场时间及调运时间。2、安排好吊车行车通道及作业平台,保证汽车吊进场后可顺利支设。3、汽车吊进场后应通知设备管理员,吊装前对汽车吊作业环境、吊具、钢丝绳等进行检查,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4、专业工长应对吊装工人、信号工、吊车操作司机进行技术交底。5、吊装材料、构件、设备等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吊装前码放、装斗或安装吊耳等,便于吊装顺利进行。6、吊索具选型在吊索具选择时,根据起吊设备的重量对照各种型号钢丝绳的允许应力确定其型号及直径。7、起重机进场前,必须向项目部提供起重机的出厂检测报告、年报告、产品说明书。8、起重机司机、信号工、司索工必须持证上岗,身体健康。吊运步骤1、设备的进场、上排在各项准备工作完全做好的情况下,就开始组织设备的进场、上排和吊装工作了。2、吊装前的准备工作吊装前,必须做好全面仔细的检查核实工作。检查设备安装基准标记、方位线标记是否正确;检查材料码放、装斗或吊耳等是否符合吊装要求。3、吊装索具的系接必须牢固4、试吊试吊前检查确认;吊装总指挥进行吊装操作交底;布置各监察岗位进行监察的要点及主要内容;起吊放下进行多次试验,使各部分具有协调性和安全性;复查各部位的变化情况等。5、吊运就位由总指挥正式下令各副指挥,检查各岗位到岗待命情况,并检查各指挥信号系统是否正常;各岗位汇报准备情况,并用信号及时通知指挥台;正式起吊,使吊物离开地面500—800mm时停止,并作进一步检查,各岗位应汇报情况是否正常;正常则继续起吊。6、构件、材料或设备下落及就位时,应严格按照信号工指示慢放慢落,必要时应有操作工人配合吊装。汽车吊使用注意事项1、起重机行驶和工作的场地应平坦坚实,保证在工作时不沉陷,不得在倾斜的地面行驶和作业,视其土质的情况,起重机的作业位置应离沟渠,基坑有必要的安全距离;2、严格执行例行保养起动前应将主离合器分开,各操纵杆应放在空档位置。作业前应首先检查发动机传动部分,作业制动部分、仪表、钢丝绳以及液压传动等部分是否正常,当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正式作业,严禁酒后作业;3、全部伸出支腿(放支腿时,应先放后支腿,后放前支腿;收支腿时,应先收前支腿,后收后支腿)。在撑脚板下垫方木,调整机体,使回转支承面与地面的倾斜度在无负荷时,不大于1/1000,支腿有定位销的必需插上;4、司机必须与指挥人员(起重工)密切配合,严格按照指挥人员发出的信号(旗号或手势)进行操作;操作前必须鸣号(铃或喇叭)示意;如发现指挥信号不清或错误,有权拒绝执行,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事故;操作时,对其他人员发出的危险信号,司机也应采取制止措施,以避免发生事故。5、施工中,如遇有大雨、大雪、大雾和六级以上的风影响施工安全时,应停止起重工作,并将臂杆降低到安全位置。6、起重机在吊装过程中,现场安全员必须负责现场的安全管理。7、新到、修复和新安装的起重机械设备,应遵照《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和试吊,并经过主管机务人员、操作人员和项目部安全部门共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8、不准载荷行驶或不放下支腿就起重。在不平整的场地工作前,应先平整场地,支腿伸出应在吊臂起升之前完成,支腿的收入应在吊臂放睛搁稳之后进行。支腿下要垫硬木块,在支点不平的情况上,应加厚垫木调低,以保持机身水平。操作前应检查距尾部迥转范围50cm内无障碍物。9、动臂式起重机起重时,臂杆的最大仰角不得超过原厂规定,无资料可查时最大不超过78度;如需超过78度,须与有关人员研究,订出安全措施,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起吊。10、不同型号和不同规格的起重机械设备,按其出厂具体规定装设的高度限位器、变幅指示器、幅度限位器、转向限位器等安全保护装置都应齐全可靠。11、起重机机械设备严禁超载。12、严禁用各种起重机械进行斜吊、拉吊;严禁起吊地下的埋设物件及其它不明重量的物件,以免机械载荷过大,而造成事故。13、严禁各种起重机吊运人员或用手抓吊钩升降,以防起重系统突然失灵而发生事故。14、在起吊和落吊的过程中,吊件下方禁止人员停留或通过,以防物件坠落而发生事故。15、起吊的构件应绑扎牢固,并禁止在构件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如起吊零星物件,必须用吊笼或钢丝绳捆绑牢固;构件吊起后转向时其底部应高出所有障碍物的米以上。16、起重机变幅应平稳,严禁猛起猛落臂杆;17、作业中发现起重机倾斜,支腿变形等不正常现象出现时,应立即放下重物,空载进行调整正常后,才能继续作业;18、起吊构件时,吊钩中心应直通过构件重心,构件吊起离地面20~50cm时必须停车检查:1)起重机的稳定性;2)制动器的可靠性;3)构件的平稳性;4)绑扎的牢固性。19、吊运的构件放置时,要注意地面的平整,防止歪斜倾倒。20、起吊构件必须拉好溜绳,构件起落、转向速度应均匀,动作要平稳,不准紧急制动;转向时,未停稳前不得做反向动作;注视吊钩的上升高度,防止升到顶点,因限位器失灵而造成事故。21、风雪天气工作,为了防止制动器受潮失效,应先经过试吊,证明制动器可靠后,方可进行工作。22、起重机在运行中,如遇紧急危险情况,应立即拉离紧急开关停车;在降落重物过程中,卷扬机制动器突然失灵,应采取紧急措施(即将重物稍微上升后再降落,再稍微上升,再降落,这样多次反复,将重物最后安全降落)。23、起重机在停工、休息或中途停电时,应将重物卸下,不得悬在空中。如用两台起重机抬吊构件时,必须统一指挥,两机载荷分配应合理,动作须协调;吊重不得超过两机所允许起重量的75%,单机载荷不得超过该机允许起重量的80%。24、必须经常检查钢丝绳接头和钢丝绳与轧头结合处的牢固情况。轧头有螺帽和压板的一面应在靠钢丝绳长的一端,以免松动、脱落;确定轧头的规格、数量和间距,并根据钢丝绳的直径按标准排列;机械运行中禁止用手触摸钢丝绳和滑轮,以防发生事故;通过滑轮的钢丝绳不准有接头,以防通过时被卡住。25、钢丝绳的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该起重机的规定要求。钢丝绳在卷筒上应排列整齐,放出钢丝绳时,应在卷筒上保留三圈以上,以防钢丝绳末端松脱;钢丝绳的磨损或腐蚀,如超过平均直径10%和在一个节距内的断丝根数多于规定时,应更换新绳。26、起重工作完毕后,在行驶之前,必须将稳定器松开,四个支腿返回原位。起重臂靠在托架上时需垫50mm厚的橡胶块。吊钩挂在汽车前端时钢丝绳不要收得太紧。27、工作中如遇故障,应按规定顺序查清原因予以排除。如本人不能排除应及时报修。28、吊钩除正确使用外,应有防止脱钩的保险装置,吊索具必须使用合格产品,卡环在使用时,应保证销轴和环底受力。29、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起重机械“十不吊”的原则即(1)信号指挥不明不准吊;(2)斜牵斜挂不准吊;(3)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不准吊;(4)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装放过满不准吊;(5)吊物上有人不准吊;(6)埋在地下物不准吊;(7)安全装置失灵或带病不准吊;(8)现场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起落点不准吊;(9)棱刃物与钢丝绳直接接触无保护措施不准吊;(10)六级以上强风不准吊。30、起重机吊运重物时,其下方不得有人员停留或通过,更不得在吊起来的重物下面进行作业,严禁起重机吊运人员;31、各种起重机械必须按照原厂规定的起重性能作业,不得超负荷作业和起吊不明重量的物件。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超负荷作业时,必须有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并有专人在现场监护下,方可起吊;32、起吊长:大重物必要时应栓拉绳,提升和降落速度要均匀,严禁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左右回转,动作要平稳,当回转未停稳前不得作反向动作。33、起重机在起重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时不得同时进行两种操作动作;34、起重机在作业或行走时,都不得靠近架空输电线路,要保持安全距离;35、作业完毕后收回支腿,臂杆转到顺风方向,并降到40-60度之间,各部制动器都应加保险固定,机棚和操作室都要关闭加锁;四、人员机具配置机具配置省道31线大饭铺至龙口(蒙晋界)高速公路土建二标准备进场QTZ160(6015-10)塔吊1台,用于垂直提升钢筋、模板。技术性能:单节××高3m,基本高度43m,最高140m,悬臂长60m处吊重,配重悬15m,配重三块重约12t,吊钩的安全高度,最大吊重10t(挂篮主弦杆最大重量为横梁约)。施工准备阶段将工程所需材料计划到位:即木方2方,焊条、氧气、乙炔气、垫铁、麻绳等等材料。配备一台25T吊车,以用来倒运、安装塔吊,罐车1台,用于浇筑承台、和墩台身混凝土。人员配置每处塔吊均配置2名特种作业人员,以及2名安全人员。五、安全防护措施、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安全管理措施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与证件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挡案,专人管理。操作人员按照本机说明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驾驶室或操作室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存放时,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并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远离钢丝绳。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加强车勤人员安全教育,定期进行施工安全知识、交通法规等教育,不断强化安全意识。、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措施(1)高空作业时必须设置外挂安全防护网,临边防护全部封闭。(2)参加高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要求戴好安全帽、扎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高低挂用,衣着符合高处作业要求,穿软底鞋,不穿带钉易滑鞋,并要认真做到“十不准”:一不准违章作业;二不准工作前和工作时间内喝酒;三不准在不安全的位置上休息;四不准随意往下面扔东西;五严重睡眠不足不准进行高处作业;六不准打赌斗气;七不准乱动机械、消防及危险用品用具;八不准违反规定要求使用安全用品、用具;九不准在高处作业区域追逐打闹;十不准随意拆卸、损坏安全用品、用具及设施。(3)高处作业前,应检查作业点行走和站立处的脚手板、临空处的栏杆(高度不小于米)或安全网及上、下梯子,确认符合安全规定后,方可进行作业。(4)高处作业所用的料具,应用绳索捆扎牢靠,小型料具应装在工具袋内吊运,并摆放在牢靠处,以防坠落伤人,严禁抛掷。(5)安放移动式的梯子,梯子与地面宜成60~70度,梯子底部应设防滑装置。使用移动式的人字梯中间应设有防止张开的装置。如必须站在移动梯子上操作时,应离梯子顶端不少于1m,禁止站在梯子最高一层上作业,站立位置距离基准面应在2m以下。(6)在易断裂的工作面作业时,应先搭好脚手板,站在脚手板上作业,严禁直接踩在作业面上操作。(7)吊装施工危险区域,应设围栏和警告标志,禁止行人通过和在起吊物件下逗留。(8)夜间高处作业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防止高空坠物的安全防护措施(1)非专业起重人员不得从事起吊作业。(2)起吊前对吊物上杂物及小件物品清理或绑扎。(3)重要构件吊装时,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并配置专职安监人员。(4)从事高空作业时必须佩工具袋,大件工具要绑上保险绳。(5)加强高空作业场所及脚手架上小件物品清理、存放管理,防止物件坠落。(6)上下传递物件时要用绳传递,不得上下抛掷,传递小型工件、工具时使用工具袋。(7)尽量避免交叉作业,拆架或起重作业时,作业区域设警戒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8)起吊零散物品时要用专用吊具进行起吊。六、应急预案、目的为了贯彻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提高经理部对事故的整体应急能力,确保发生意外事故时能有序地应急指挥,有效地保护员工的生命、企业财产的安全、生态环境和资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特制定本预案。、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抢险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对重大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应急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部。组长:贺培锋副组长:贺志龙组员:尚志强、陈冬元、陈国巍、牛立国、张兴华、连学文、启动条件在施工现场发生事故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电话通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小组组长口头或电话通知启动本预案。、应急预案采取的应急措施1、当施工现场发生意外事故后,施工现场负责人要立即通知应急小组组长,由组长启动应急预案。2、通讯联络组在接到应急预案启动命令后,立即口头或电话通知应急小组组员赶向事故现场。3、在行车途中,小组组长立即安排附近作业队伍负责人赶到出事地点待命,并组织小组成员做出初步救援方案。4、事故现场负责人及各分组组长在应急小组组长未赶到以前作为现场临时指挥人,有权采取一切措施抢救伤员、调用附近作业队伍机械设备、减少事故损失等。5、附近队伍在听到应急预案执行命令后,无条件听从于事故现场最高指挥人员。不管有无听到指挥人员的电话通知,也要立即组织人员、机械设备、物资等做好立即救援工作。6、应急小组到达现场后,立即了解事故现场负责人的先期救援方案,并要采取果断措施在优先保证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的条件下,加大排险力度。、抢险时各小组职责分工1、组长在到达现场后根据现场情况,组织人力、使用相关设备和工具对现场进行处理;同时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将伤员护送至就近医院进行及时救治。2、安全员负责现场勘察和记录;调度员负责通讯联络和车辆调度;材料员负责设备、机具和物资的供应;驻地公安负责保护现场和维护治安,司机负责运输。3、安全员按规定要求及时将事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物资储备见下表:应急物资及设备清单表序号设备名称数量性能管理单位1指挥车1辆完好调度室2单架2付完好物资部3医用急救包2个完好物资部4φ20mm钢丝绳100米完好物资部5缆风绳500米完好物资部6应急灯、手电30完好物资部7铁锹10把完好物资部、预案终结由原发布启动预案的负责人宣布预案终结。七、质量保证措施、一般规定和要求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基本分为三项:(1)地基与基础;(2)塔架的主体结构;(3)吊绳及吊具。要求地基能够满足最不利荷载下的最小需要承载力要求及对地基的其它要求,根据设备的说明书及设计要求确定;起吊设备的设计与安装要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制造、安装;吊绳及吊具根据具体的施工状况进行自行设计。、构造要求地基与基础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作,塔式起重机要经过当地安监部门验收通过并取得安全使用许可证。、设计计算(1)地基与基础按机械设备本身的要求检查地基承载力,达不到地基承载力要求的,进行换填,以达到承载力要求,扩大基础尺寸按塔式起重机、缆索吊机基础图要求进行施工地基基础。地基承载力应大于。每个塔吊基础施工均应进行承载力和抗倾覆性验算,报监理工程师复合后方可施工。(2)钢丝绳设计与计算钢丝绳是吊装中的主要绳索,它具有强度高、弹性大、韧性好、耐磨、能承受冲击载荷等优点,且磨损后外部产生许多毛刺,容易检查,便于预防事故。钢丝绳允许拉力按下列公式计算:[Fg]=αFg/K(1)式中[Fg]——钢丝绳的允许拉力(kN);Fg——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α——换算系数,按表1取用;K——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按表2取用。钢丝绳破断拉力换算系数表1钢丝绳结构换算系数6×196×376×61钢丝绳的安全系数表2用途安全系数用途安全系数作缆风作吊索、无弯曲时6~7用于手动起重设备作捆绑吊索8~10用于机动起重设备5~6用于载人的升降机14施工现场采用的为全部为6×19形式的允许拉力[Fg]=1550Mpa的钢丝绳,根据公式(1)、表2、表3进行验算得以下各个最小钢丝绳直径。序号起重量(T)起重方式换算系数安全系数最小钢丝绳直径(mm)备注11单根吊索无弯曲78双根直径相应减小22单根吊索无弯曲71233单根吊索无弯曲71444单根吊索无弯曲716510单根吊索无弯曲726620单根吊索无弯曲734770四根吊索无弯曲769轮胎式起重机最大吊重10t,单根最小钢丝绳直径不得小于26mm;塔式起重机最大吊重10t,单根最小钢丝绳直径不得小于26mm;卷扬机最大吊重1t,单根最小钢丝绳直径不得小于8mm;(3)钢丝绳的安全检查钢丝绳使用一定时间后,就会产生断丝、腐蚀和磨损现象,其承载能力减低。一般规定钢丝绳在一个节距内断丝的数量超过表4的数字时就应当报废,以免造成事故。钢丝绳报废标准(一个节距内的断丝数)表4采用的安全系数钢丝绳种类6×196×376×61交互捻同向捻交互捻同向捻交互捻同向捻6以下126221136186~7147261338197以上16830154020当钢丝绳表面锈蚀或磨损使钢丝绳直径显著减少时应将表4报废标准按表5折减并按折减后的断丝数报废。钢丝绳锈蚀或磨损时报废标准的折减系数表5钢丝绳表面锈蚀或磨损量(%)1015202530~40大于40折减系数8575706050报废断丝数没有超过报废标准,但表面有磨损、腐蚀的旧钢丝绳,可按表6的规定使用。钢丝绳合用程度判断表6类别钢丝绳表面现象合用程度使用场所I各股钢丝位置未动,磨损轻微,无绳股凸起现象100%重要场所II1.各股钢丝已有变位、压扁及凸出现象,但未露出绳芯2.个别部分有轻微锈痕3.有断头钢丝,每米钢丝绳长度内断头数目不多于钢丝总数的3%75%重要场所III1.每米钢丝绳长度内断头数目超过钢丝总数的3%,但少于10%;2.有明显锈痕50%次要场所IV1.绳股有明显的扭曲、凸出现象2.钢丝绳全部均有锈痕,将锈痕刮去后钢丝上留有凹痕3.每米钢丝绳长度内断头数超过10%,但少于25%40%不重要场所或辅助工作(4)吊装工具起重吊钩常用优质碳素钢锻成。锻成后要进行退火处理,要求硬度达到95~135HB。吊钩表面应光滑,不得有剥裂、刻痕、锐角、裂缝等缺陷存在,不准对磨损或有裂缝的吊钩进行补焊修理。吊钩在钩挂吊索时要将吊索挂至钩底;直接钩在构件吊环中时,不能使吊钩硬别或歪扭,以免吊钩产生变形或使吊索脱钩。1)带环吊钩规格带环吊钩规格见表7。带环吊钩规格(mm)表7简图起重量(t)ABCDEF适用钢丝绳直径(mm)每只自重(kg)71147319191969133862225256110146982529278121711093232351021319112135353711152161403838411331623215241414814182571714448511619282193515154186223302065754641924356227645770221027394255706479251233419279767289291434456308838395322)卡环(卸甲、卸扣)型号使用负荷DHH1Ldd1d2B重量(N)(kg)(mm)(kg)2450250164935346M8123920400206345448M101858806002472505310M122088209003087606412M162412250125035102707314M18281715017504011680831621M20322058021004513290982025M22361269502750501471001092229M2740343003500601641101222433M3045441004500681821201372837M3654588006000752001351583241M3960735007500802261501753646M4268931009500902551701934051M487510780011001002851902164556M528013720014001103182152364859M568017150017501203452352545066M6410020580021001303752502886071M68110、技术质量检验及验收1、安装过程中的技术检验应检查固定基础其表面平整度、混凝土强度、预埋件位置、排水沟设置等,必须符合要求。行走底架、基础节、压重安装完毕后应重点检查:夹轨钳的夹紧程度应牢固可靠。行走机构制动器应齐全完整,外观情况良好。水平拉杆、斜拉杆和固定销轴应安装齐全,位置正确,符合规定。基础节和底架的安装位置(包括水平和垂直偏差)在允许范围内,螺栓或销轴齐全,紧固符合规定。压重安装位置正确,重量符合原厂说明书规定。标准节、顶升套架、回转平台安装完毕后应重点检查:标准节的型号(指有加强节或多种标准节的)是否符合原厂说明书的规定;标准节和基础节螺栓的预紧力应附合技术规定。顶升套架和标准节相对位置是否符合安装工艺要求;引进小车的方向是否正确。顶升套架和回转平台的连接应牢固可靠,连接螺栓的预紧力应符合技术规定。驾驶室节、塔帽安装完毕后,应重点检查:塔帽和驾驶室之间、驾驶室和回转平台之间连接应牢固可靠,连接螺栓的预紧力应符合技术规定。检测行走台车各行走轮和轨道支承点所组成的平面,对行走底架安装回转支承平面的不平行度应不大于1/1000。检测塔身轴心和支承面的垂直度误差应不大于4/1000。平衡臂、起重臂、平衡重安装完毕后应重点检查:平衡臂、起重臂和塔身之间连接是否紧固可靠,连接销轴应无窜动,紧固符合技术要求。平衡臂、起重臂各节之间连接是否紧固可靠,紧固应符合技术规定。护栏、护圈等安全装置是否齐全,牢固可靠。平衡臂、起重臂的拉索(或拉杆)安装是否正确,受力均匀,连接紧固应符合技术规定。平衡重的重量、安装位置和固定情况是否符合技术规定。检测驾驶室供电电压,其值应为380%±5%V。对起升、变幅、回转、行走(必要时)等工作机构进行试运转,应平稳无异响,制动灵敏可靠。试验各安全限位保护装置,动作应灵敏可靠。2、顶升过程中的技术检验顶升前的准备和检查:检查准备顶升的标准节。标准节的型号及数量应和需要顶升的高度相符,标准节和爬爪应无变形、开焊等现象。检查顶升套架和回转平台连接螺栓(或销轴)是否牢固可靠,紧固应符合技术规定。检查套架导轮与塔身标准节的间隙,应符合原厂技术规定。检查液压顶升系统,要求压力稳定,压力值符合规定,油路畅通无泄漏。顶升时应重点检查:每次松开标准节和回转平台(或过渡节)连接螺栓、销轴之前,应检查塔吊是否处于顶升平衡状态。回转、变幅机构是否销定,制动器工作是否可靠。每次吊运下一节新加标准节之前,应检查标准节和回转平台(或过渡节)之间的接口四角是否用工艺销(或螺栓)临时固定。顶升全部完成后,检查全部螺栓、销轴的紧固应符合技术规定。3、整机安装完毕后的技术检验对各个工作机构进行检验和调整,要求各机构动作正确、平稳、无异响,制动灵敏可靠。检验整机钢结构应安装正确,无变形、开焊、裂痕等。检查所有连接点的紧固情况,螺栓、销轴牢固可靠,紧固符合技术规定。对各安全保护装置进行检验和调整,要求限位位置准确、灵敏、可靠。起升机构超高限位,要求员钩至起重臂(或起重小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1~。水平臂小车变幅的前后限位,要求起重小车限位停车位置,最外端距轨道终端止档的距离不小于20~30c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