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友情提醒12/2/20222014高考12/1/2022注意六个方面问题
第一,毅力。我们现在处境是:百米赛跑的最后几米,攀登珠峰的最后几步,九仞高台的最后一筐土,战胜黎明前黑暗的最后一丝光。谁有毅力,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否则,就必然是功亏一篑。
第二,信心。信心是战胜自己的最锐利器。只有对自己今年高考必赢充满信心,你才能乐观地去参加考试,才能有超水平发挥。12/2/2022注意六个方面问题第一,毅力。我们现在处境是
第三,细节。高考,常常是赢在细节。人际上,一个细节的误会,可能会导致一场大矛盾;学习上,一个细节的错误,可能导致白费半天工;考试时,一个细节的差误,可能导致丢掉很多分。战略上可以藐视对手,但战术上必须重视对手,做到步步为营,争分夺秒。
第四,
专注。兄弟两个,为打下大雁如何吃,争论地没完没休,结果大雁飞去了。我们现在就不用去想考好考不好,要战胜自己的犹豫心理,专注高考,一个一个地去解决问题,一个一个去攻克堡垒。只问今天所收,不问高考有无,考后如何。12/2/2022第三,细节。高考,常常是赢在细节。人际上,一个细节
第五,命运。命运、机会常常赋予有准备的人,随命运所指,去复习想复习的内容,去攻克希望解决的问题。高考一搏,将影响你人生命运的指向,你不能不认真。
第六,意识。你要抱着一颗感恩父母的心,去战胜高考,那么上天就会赐予你智慧,大地就会赋予你力量。这就是我们老祖宗说的那句老话:“孝感天地”
我衷心地祝福大家今年高考成功!同学们,加油!12/2/2022第五,命运。命运、机会常常赋予有准备的人,随命运所2014考前辅导之古诗文阅读叶晓春12/2/20222014考前辅导之叶晓春12/1/20221.注重整体阅读。弄清传主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2.借助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3.实词推断方法①字形推断法②通假推断法③句式推断法④
语法推断法⑤课内迁移法⑥成语对应法⑦邻字帮助法⑧语境推断法
客观题用代入法检验,将给出的词义代入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主观题,结合上下文推断。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联系学过的课内知识,揣摩分析;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分析字形,辨明字义;结合语法,理解分析。
文言文阅读12/2/20221.注重整体阅读。弄清传主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12/2/20224.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①客观题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特别注意“直接”“全都”等字眼。
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是谁的什么性格。②主观题读懂文意,筛选、概括,分点作答,语言简练。12/1/20224.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712/2/20225.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然后一一进行文题对应。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可以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即使遇到阅读难度大的文章,也要调动积累,沉着应对,不必庸人自扰,所谓“我难人难,我不畏难”。12/1/20225.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812/2/20226.文句翻译题答题技巧★一定要直译,一般不意译,原文字字落实,译文字字有据。①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同时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强调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各种语气在句中有没有体现,这些是重点的得分点,需要将特征翻译出来。②遵循翻译“六字诀”留——专有名词保留;换——古单换成今双;替——古说换成今说;删——无意助词删除;调——变式调整常式;补——省略成分补出。③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④力争做到“信、达、雅”12/1/20226.文句翻译题答题技巧912/2/2022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李周,字纯之,冯翊人。登进士第,调长安尉。岁饥,官为粥以食饿者,民坌集不可禁,县以属周,周设梐枑①,间老少男女,无一乱者。典题例说李周,字纯之,陕西冯翊人。考中进士,调任长安都尉。当年饥荒,官府向饥饿的灾民供应粥,灾民聚集不可控制,官府就把(控制灾民的事情)交给李周,李周设置栅栏,把老少男女间隔开来,没有一处混乱的。
段意:李周管理灾民有方12/1/2022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典题例1012/2/2022
转任山西洪洞县令。有与世隔绝而被官府征用财物的百姓,他的晚辈得到遗留的券约,李周按照契约归还了百姓的财产。郡吏怪罪李周,李周说:“有利于百姓,也就是有利于国家途径啊。”洪洞县的南边有山涧,支流泛出,每年征收赋税抗洪物资,调拨人员前去阻遏洪水,李周开始构筑新的大堤,百姓没有叫苦的。李周任施州通判,施州官员不熟悉牛耕的便利,李周为此开辟了数千亩田地,选择懂得种田的流放守边的人,买牛让他们耕作,军粮靠此得以供给充足。
转洪洞令。民有世绝而官录其产者,其族晚得遗券,周取以还之。郡吏咎周,周曰:“利民,所以利国也。”县之南有涧,支流溢入,岁赋菑楗②,调徒遏之,周始筑新堤,民不告病。通判施州。州介群獠,不习服牛之利,为辟田数千亩,选谪戍知田者,市牛使耕,军食赖以足。段意:还民财产,为民治水,开荒民种。12/1/2022转任山西洪洞县令。有与世隔绝而被官1112/2/2022司马光将荐为御史,欲使来见,周曰:“司马公之贤,吾固愿见,但闻荐而往,所谓‘呈身御史’也。”卒不往。神宗诏近臣举士,孙固以周闻。神宗召对,谓曰:“知卿不游权门,识今执政乎?”对曰:“不识也。”“识司马光乎?”曰:“不识也。”
司马光将要推荐他做御史,要让李周来见见他,李周说:“司马先生贤能之人,我本来应该拜见,但听说他推荐我而我才前往,这就是‘自荐御史’(的嫌疑)啊。”最终没有前去。宋神宗下诏让亲近的大臣推荐贤士,孙固把李周的情况报告(神宗)。神宗召见李周问询,对(李周)说:“知道你不游走权贵,你认识当今的参知政事吗?”李周回答说:“不认识啊。”“认识司马光吗?”(李周)说:“不认识啊。”12/1/2022司马光将荐为御史,欲使来见,1212/2/2022访御边之术,曰:“四边,手足尔,若疲中国以勤远略,致百姓穷困,聚为盗贼,惧成腹心之忧。”神宗颔之,翼日,语固曰:“李周,朴忠之士也。朕且以为御史。”执政意其异己请试以事。除提点京西刑狱。(神宗)询问边境防御的策略,(李周)说:“四周边境,如同兄弟,如果使中原疲乏来抵御外族,使得百姓贫困穷苦,聚众成为盗贼,担心会成为心腹大患。”神宗点头,第二天,神宗对孙固说:“李周,是朴实忠诚的贤士啊。我将要让他担任御史。”参知政事认为他不是自己的人就用事情考验他,让他掌管京西刑狱。段意:不交权贵——不访司马光,回帝御边——周边国家,待如兄弟,12/1/2022访御边之术,曰:“四边,手足尔,若疲中国以1312/2/2022时方兴水利,或请酾湍河为六渠,以益钳卢陂水,度用工八十万。周曰:“湍河原高委下,捍以堤,犹患决溢,若又导之,必致为害。”乃疏言:“渠成未可必,而费已不赀。盍姑凿其一而试之,倘可以足用,行之。”渠卒无功。明年,河溢,邓城几没,始思其议。竟以直道罢,判西京国子监。当时正兴修水利,有人提出疏导湍河要开凿六条渠,来让钳卢陂水流出,估计用工八十万人。李周说:“湍河源流很高积聚而下,用大堤来抵挡,尚且担心决口流溢,如果再疏导,必然造成祸害。”于是上疏进言说:“凿渠成功不一定能治理好洪水,但是费用却已不足。为什么不姑且开凿一条试验一下,如果可以用来排洪,就这样做。”渠开凿了最终没有作用,第二年,湍河洪水溢出,邓城几乎淹没,才想起李周的提议。李周居然因为直言被罢免,改任西京国子监。段意:敢于直言——反对开疏六渠。12/1/2022时方兴水利,或请酾湍河为六渠1412/2/2022哲宗立,召为职方郎中。朝廷议和西夏,畀以侵地,至欲弃兰州。周曰:“陇右故为唃氏所有,常为吾藩篱。今唃氏破灭,若弃之,必归夏人。彼以区区河南,百年为勍敌,苟益以河湟,是尽得吐蕃之地,非秦、蜀之利也。”遂不果弃。累迁至工部侍郎,旋以集贤院学士知邠州。卒,年八十。哲宗继位,召李周做职方郎中。朝廷与西夏议和,给以西夏侵占的地方,甚至要放弃兰州。李周说:“陕西以西过去为唃氏拥有,常常成为我们的屏障。如今唃氏破亡,如果舍弃它,一定会归附西夏。如果用不太大的黄河南面的(唃氏),多年后就会成为(西夏)的劲敌,如果再用黄河、湟河(一带的民力)支持它,这是能够得到全部的西夏领地啊,这就不(仅仅)是秦蜀之地的利益啊。”哲宗于是没有丢弃。李周最终升迁为工部侍郎,不久以集贤院学士的身份担任邠州的知州。去世时,享年八十岁。段意:劝谏哲宗——不可放弃土地。12/1/2022哲宗立,召为职方郎中。朝廷议和1512/2/2022周自为小官,沉晦自匿,未尝私谒执政,有公事,公诣中书白之。薛向使三司,欲辟为属,及相见,卒不敢言,退而叹曰:“若人未易屈也。”以是不偶于世。(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卷》)李周自从担任小的官职起,隐而不露自隐其迹,没有私自拜访官员,有公事,李周就到官衙汇报,薛向掌管三司,要征召他为部属,等到见面,最终没有敢说,(薛向)退下后感叹说:“这个人不容易屈服。”因此不被当世人知遇。注:①梐枑:用木条交叉制成的栅栏,置于官署前遮拦人马。②菑楗:此处泛指抗洪用的柱桩、草石。③钳卢陂;地名。段意:不拜执政,不偶于世。12/1/2022周自为小官,沉晦自匿,未尝私谒执1612/2/2022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县以属周
委托,交付
(2)利民,所以利国也
……的方法、途径
(3)民不告病
苦
(4)欲辟为属征召
12/1/2022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712/2/2022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选谪戍知田者,市牛使耕,军食赖以足。译文:选择懂得种田的流放守边的人,买牛让他们耕作,军粮靠此得以供给充足。(特别注意“谪戍”动词活用为名词,“谪戍知田者”定语后置;“市”为买。)(2)捍以堤,犹患决溢,若又导之,必致为害。译文:用大堤来抵挡,尚且担心决口流溢,如果再疏导,必然造成祸害。(“捍”为抵御,“捍以堤”为状语后置。“患”为担心。)12/1/2022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1812/2/2022(3)退而叹曰:“若人未易屈也。”以是不偶于世。译文:(薛向)退下后感叹说:“这个人不容易屈服。”因此不被当世人知遇。(“若”为近指代词,这。“偶”为遇合,“偶于世”为被动句。)7.概括李周治理百姓的思想和对待权贵的态度(4分)答案:治理百姓的思想:爱民、利民对待权贵的做法:不结交、敢直言12/1/2022(3)退而叹曰:“若人未易屈也。”以是不偶1912/2/20228.神宗和哲宗分别向李周问过边疆之事,李周的两次回答有何不同。(2分)答案:第一次李周认为应和周边国家和睦相处,第二次李周认为不可放弃土地。12/1/20228.神宗和哲宗分别向李周问过边疆之事,李周2012/2/2022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目。吴昌硕墓志铭陈三立丁卯岁之十一月六日,安吉吴先生卒于沪上。居沪士大夫与其游旧诸门弟子,及海东邻国游客侨贾慕向先生者,类相率奔走吊哭。。丁卯年的十一月六日,安吉吴先生在上海去世。在沪士大夫和他的旧交、诸弟子及海邻国游客、爱慕崇敬先生的海外商人,都相继赶来吊唁哭泣。倒叙手法12/1/2022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目。2112/2/2022盖先生以诗书画篆刻负重名数十年。其篆刻本秦汉印玺,敛纵尽其变,机趣洋溢;书摹猎碣,运以铁钩锁法;为诗至老弥勤苦,抒摅胸臆,出入唐宋间健者;画则宗青藤、白阳,参之石田、大涤、雪箇。
先生因为诗书画篆刻得负盛名几十年。他的篆刻以秦汉印玺为基础,收敛放纵竭尽它的变化,充满趣味。书法摹仿猎碣,运用铁钩子锁法。写诗到老更加勤奋刻苦,抒发胸臆,融会贯通唐宋名家的技艺。画作学习青藤,白阳,参考石田,大涤、雪箇。
12/1/2022盖先生以诗书画篆刻负重名数十年。其2212/2/2022迹其所就,无不控括众妙,与古冥会,划落臼窠,归于孤赏。其奇崛之气,疏朴之态,天然之趣,毕肖其形貌,节概情性以出。故世之重先生艺术者,亦愈重先生之为人。
考察他的成就,没有不驾驭包容各家妙处,与古代大家之法暗合,不落窠臼,最终能体现自我独特个性。他奇崛的气韵,疏放朴实的态度,天然的乐趣,完全像他的形貌,节操性情也由此表达了出来。所以世上的重先生艺术的人,也更加重视先生的为人。
12/1/2022迹其所就,无不控括众妙,与古冥会,划落臼窠2312/2/2022先生讳俊卿,字昌硕,后以字行,缶庐、苦铁咸所自号,浙江安吉人也。少遭寇乱,所居村屠杀,编户几尽。祖母氏严、母氏万并弟妹及聘妻章氏皆殉之。先生持父转徙,亦屡脱于濒死。由是茹痛习苦终其身。
先生名俊卿,字昌硕,后来用字流传于世,缶庐、苦铁都是自己所起之号,浙江安吉人。年轻时遭遇战乱,所住的村落遭屠杀,所住人家几乎全部被杀光。祖母严氏、母亲万氏和弟弟妹妹及妻子章氏都惨遭杀戮,先生带着父亲辗转迁徙,也多次从濒临死亡的困境中脱离出来。因此终其一身都饱含痛苦。
12/1/2022先生讳俊卿,字昌硕,后以字行,缶庐2412/2/2022既补诸生,贫困甚,乃出为小吏江苏,寻晋直隶州知州,摄安东令,一月即谢去。久留吴会,尽交当世通雅方闻擅艺能之彦,于杨叟岘,任叟颐磋磨尤笃。晚岁转客沪上,艺益进,名益高。日本人士争宝其所制,挹其风操,至范金铸像,投置孤山石窟,为游观胜处。
考上诸生之后,贫困严重,于是离家到江苏出任小吏,不久晋升直隶州知州,代理安东令,一个月就辞去了。长期留在吴会,全部结交当时通达高雅博闻擅长技艺的才俊,和杨岘老人,任颐老人切磋最深。晚年辗转客居沪上,技艺更精,名声更高。日本人争着把他的作品当作珍宝,仰慕他的风采和操守,甚至作模筑像,放在孤山石窟,成为游览胜地。
12/1/2022既补诸生,贫困甚,乃出为小吏江苏,寻晋直隶2512/2/2022前此遇中国名辈所未有也。先生内峻洁而外和易,洒然物象之表,别蕴神理。老病聋,然接对宾友,恣谈不倦。复数结侣入歌场,危坐端视,默揣节奏低昂,曲终而后去。既鬻艺,播闻海内外,求索者相属弗绝。先生不忧贫,遂时推所获恤交游戚党。
之前这种待遇是中国名人所没有能得到的。先生内心高洁而外表随和平易,对于外物之表象非常洒脱,而内里则蕴含着别样的神奇和理趣。先生老年多病且耳聋,然而接待宾客,纵谈不厌倦。又多次结伴进入歌场,正襟危坐,安静地默默地揣摩节奏高低,曲终,然后离开。出售作品后,名声传扬海内外,寻求他作品的连接不断。先生不担心贫穷,不时把所得救济抚恤让给朋友亲戚。
12/1/2022前此遇中国名辈所未有也。先生内峻洁而外和易2612/2/2022客有过,述市人鉴赏择取,类以耳为目,颇怪之。先生笑曰:“使彼果皆用目者,吾曹不几饿死耶?”虽戏语,亦可窥见先生不自护其能而矜所长也。先生卒年八十有四。岁壬申某月日,归葬杭州塘栖之超山。
有客人拜访他,叙述商人鉴赏选择他的作品时,大都用耳中所听到的传闻来代替眼睛的选择,感到很奇怪。先生笑着说:“假使他们果真都用眼睛选择,我们不几乎要饿死吗?”虽然开玩笑,也可以看到先生不夸耀自己的才能及所长。先生去世时八十四岁。壬申年某月某日送回乡安葬于杭州塘栖的超山。
12/1/2022客有过,述市人鉴赏择取,类以耳为目,颇怪之2712/2/2022曾祖讳芳南,国子监生;祖讳渊,举人,官海盐教谕;考讳辛甲,举人,截取知县。所聘章恭人已死寇难,乃娶施恭人,精勤慈俭,能佐先生成其志,前先生十年卒。子育、涵、迈。女一,育殇。
曾祖父名芳南,是国子监生;祖父名渊,是举人,官至海盐教谕;父亲名辛甲,是举人,官至知县。妻子章氏已死于战乱,就娶了施氏,施氏勤奋慈悲节俭,能协助先生成全他的志向,先于先生十年去世。子吴育、吴涵、吴迈、一女,已亡。
12/1/2022曾祖讳芳南,国子监生;祖讳渊,举人2812/2/2022涵出为从父后,能刻印与绘事。迈及妇、女并工篆隶,互传先生一艺以自名。著《缶庐诗》若干卷,《别集》若干卷,《缶庐印存》若干卷。
吴涵出来成为堂叔伯后代,能刻印和绘画。吴迈和妻子、女儿都精于篆书隶书,传承先生一种技能来称名于世。著有《缶庐诗》若干卷,《别集》若干卷,《缶庐印存》若干卷。
12/1/2022涵出为从父后,能刻印与绘事。迈及妇、女并工2912/2/2022先生卒之岁逢重九,尚集群流为登高之会。酒罢,揖别先生层楼上,对之竦然,若古木,若瘦藤寒石,缥渺出霄光霞气中也。未几而先生死矣。(节选自《散原精舍文集》)先生去世的那一年,逢重阳节,还聚集名流登高宴会。酒罢,我和先生在高楼上作揖告别,面对先生,感到震惊,觉得他像古树,又像瘦藤和冷石,仙风道骨,在天光霞气中隐隐约约,似有似无的。不久,先生就去世了。12/1/2022先生卒之岁逢重九,尚集群流为登高之3012/2/2022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迹其所就迹:考察B.尽交当世通雅方闻擅艺能之彦彦:有才学、德行的人C.危坐端视危:高D.吾曹不几饿死耶
曹:辈答案:C(端正)12/1/2022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112/2/202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昌硕年少经历寇乱,一生都饱含痛苦,老时又多病耳聋,但他仍不改生活情趣,而且能够救济别人。B.吴昌硕艺术创作,既能向古今人学习,又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表现出自己的节操性情。C.吴昌硕的很多作品虽然被外国人当做珍宝,荣誉超过了很多中国名人,但他并不夸耀自己的才能。D.吴昌硕的妻子能协助他完成志向,他的子女继承了他艺术的创作技艺,篆书隶书的成就甚至超过了他。答案:D(“篆书隶书成就超过了他”无中生有)
12/1/202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3212/2/20227.概述第三段中吴昌硕“为世所重”的原因。(3分)答:广交朋友、热心,平和、谦虚,洒脱、幽默。12/1/20227.概述第三段中吴昌硕“为世所重”的原因。3312/2/2022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为诗至老弥勤苦,抒摅胸臆,出入唐宋间健者。(3分)
译文:写诗到老更加勤奋刻苦,抒发胸怀,融会贯通唐宋名家的技艺。(2)乃出为小吏江苏,寻晋直隶州知州,摄安东令,一月即谢去。(4分)
译文:于是离家到江苏出任小吏,不久晋升为直隶州知州,代理安东令,一个月后就辞官离去。(3)既鬻艺播闻海内外,求索者相属弗绝。(3分)
译文:出售作品以后,名声传扬于海内外,寻求他作品的人连接不断。
12/1/2022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3412/2/2022古代诗歌鉴赏
1.研读题目,题目概括了主要内容。为理解诗歌提供了感情基调。2.了解作者,做到知人论世。3.分清诗歌类别,做到答题有针对性。4.仔细阅读全诗,注意意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义。5.使用常用的名词术语,判断准确,就大胆使用;不能肯定,运用模糊语言,做到不懂装懂,尽量获取分数。6.整体把握诗词和诗句,注重概括。7.注意运用注释,答题肯定用得到。8.题目问的角度,就是回答的角度,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有针对性。题目怎么问的,就怎么回答,做到“怎么问,怎么答”。12/1/2022古代诗歌鉴赏1.研读题目,题目概括了主要3512/2/2022诗歌常用手法: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与想象)、衬托(正衬、反衬)、抑扬、用典、借景抒情、渲染、借古讽今、直抒胸臆、多角度描写(感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远近、高低、动静)章法技巧:照应、思路、构思、情感变化。12/1/2022诗歌常用手法:3612/2/2022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感皇恩·出京门有感李俊民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1)“杨花如雪”这—写景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答案:①交代了离京的时间(即暮春)(1分);②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气氛(1分);③用杨花的纷乱如雪,烘托离京时心绪的烦乱(1分)。
12/1/2022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3712/2/2022
(2)请简要说明这首词上阕的行文思路。(4分)答案:诗人先写离别时的情状(1分),接着写“忍泪”的原因(1分),再写前路的艰险(1分),最后写登程后的凄切心情(1分)。
(3)“一日三秋,寸肠千结”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①夸张、对偶;②表现离愁之重、思念之苦以及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评分建议:修辞手法,1分,只答“对偶”不得分;答到“离愁之重、思念之苦”等意思即可。
12/1/2022(2)请简要说明这首词上阕的行文思路。(3812/2/2022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漫兴辛弃疾①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②力田,舍我其谁也。[注]①因遭小人诬陷,辛弃疾被罢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官职,赋闲在江西铅山县期思渡附近的瓢泉别墅。此词写于他人生的低潮时期。②力田:乡官名,掌管农事。(1)上阕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①用典,全从《史记·李将军列传》化出,表达词人胸中郁结的愁闷或气愤(2分)。②对比,用李广英勇善战难封侯与李蔡才能平庸却封侯进行对比,突出李广的悲剧命运。词人以李广自比,表达了心中的愤愤不平。(2分)
12/1/2022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3912/2/2022(2)下阕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分)答案:描绘了词人罢官闲赋时在园中根除杂草、修葺乡间住宅的田园生活景象。(2分)(3)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答案:表面上很自信,其实是自我解嘲。表达了词人对南宋统治者不重用人才的强烈不满(2分)和自己怀才不遇、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懑之情。(2分)
12/1/2022(2)下阕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4012/2/2022例题3.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然后词回答问题。浪淘沙石孝友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恓?载取人人①篷底睡,感谢风儿!
注:①人人:即那人。(1)开篇说“好恨这风儿”,结尾又说“感谢风儿”,请说明缘由。(3分)
答案:①主人公认为是风吹得船去如飞,让离别更快,所以“恨”。(1分)②最后又祈求风把那人吹载到我的船篷中,故曰:“感谢风儿”。(1分)③风本无情意,因人之情意而顿生情趣。(1分)12/1/2022例题3.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然后词回答问题4112/2/2022(2)“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两句运用什么方法,表达什么情感?(3分)①上句用夸张手法埋怨分别之快,②下句侧面交代作者的愁颜不展,③两句借对风的责备表达离别时的不舍和痛苦之情。(1点1分)(3)分析这首词的语言风格。(4分)答案:①通俗。这是一首俚俗之作,通篇以白话入诗,显得直白朴实。②风趣。催他与恋人分别的并不真是风,然而他却故意怪罪于风,读来无造作之痕,有生动之趣。(每点2分,风格特点各1分,分析各1分)12/1/2022(2)“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两4212/2/2022名句名篇默写1.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像小学生一样一笔一划写字,切勿卖弄。2.脑里没有印象,不必苦思冥想,浪费时间,把时间用在能挣来分数的句子上。3.做到“一字不差”,一时出现思维短路,想不起来,暂时放过,有时间再想。4.一般考查的句子都容易出现错别字。一定要通过对句意的理解,检查是否有别字。
注意:课内名句一定要确保,课外要重视先秦名家名句。12/1/2022名句名篇默写1.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4312/2/2022例题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诗经•秦风•蒹葭》)(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孟子·鱼我所欲也》)(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4)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荀子·劝学》)(5)
,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6)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7)失之东隅,
。(《后汉书》)(8)
,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12/1/2022例题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412/2/2022答案:(1)宛在水中坻(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3)歌窈窕之章(4)蟹六跪而二螯(5)乘骐骥以驰骋兮(7)收之桑榆(8)勿以恶小而为之12/1/2022答案:4512/2/2022例题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⑴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⑵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⑶,靡有朝矣。(《
国风·卫风·氓》)⑷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⑸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⑹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
。(《论语·阳货》)⑻捐躯赴国难,
。(曹植《白马篇》)12/1/2022例题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612/2/2022答案:⑴征蓬出汉塞⑵挟飞仙以遨游⑶夙兴夜寐⑷猿猱欲度愁攀援⑸一尊还酹江月⑹赢得仓皇北顾⑺可以怨⑻视死忽如归12/1/2022答案:4712/2/2022例题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2)一肌一容,____________,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3)人生如梦,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4)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____。(杜甫《登高》)(5)________,飞漱其间。(郦道元《三峡》)(6)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7)为山九仞,____________。(《尚书》)(8)知人者智,____________。(《老子》)12/1/2022例题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812/2/2022答案:(1)故不积跬步(2)尽态极妍(3)一尊还酹江月(4)潦倒新停浊酒杯(5)悬泉瀑布(6)赢得生前身后名(7)功亏一篑(8)自知者明12/1/2022答案:49字迹漂亮点,卷面清爽点,条理清晰点。12/2/2022字迹漂亮点,12/1/202250让辛勤的汗水美丽的珍珠变成12/2/2022让辛勤的汗水美丽的珍珠变成12/1/2022512014高考友情提醒12/2/20222014高考12/1/2022注意六个方面问题
第一,毅力。我们现在处境是:百米赛跑的最后几米,攀登珠峰的最后几步,九仞高台的最后一筐土,战胜黎明前黑暗的最后一丝光。谁有毅力,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否则,就必然是功亏一篑。
第二,信心。信心是战胜自己的最锐利器。只有对自己今年高考必赢充满信心,你才能乐观地去参加考试,才能有超水平发挥。12/2/2022注意六个方面问题第一,毅力。我们现在处境是
第三,细节。高考,常常是赢在细节。人际上,一个细节的误会,可能会导致一场大矛盾;学习上,一个细节的错误,可能导致白费半天工;考试时,一个细节的差误,可能导致丢掉很多分。战略上可以藐视对手,但战术上必须重视对手,做到步步为营,争分夺秒。
第四,
专注。兄弟两个,为打下大雁如何吃,争论地没完没休,结果大雁飞去了。我们现在就不用去想考好考不好,要战胜自己的犹豫心理,专注高考,一个一个地去解决问题,一个一个去攻克堡垒。只问今天所收,不问高考有无,考后如何。12/2/2022第三,细节。高考,常常是赢在细节。人际上,一个细节
第五,命运。命运、机会常常赋予有准备的人,随命运所指,去复习想复习的内容,去攻克希望解决的问题。高考一搏,将影响你人生命运的指向,你不能不认真。
第六,意识。你要抱着一颗感恩父母的心,去战胜高考,那么上天就会赐予你智慧,大地就会赋予你力量。这就是我们老祖宗说的那句老话:“孝感天地”
我衷心地祝福大家今年高考成功!同学们,加油!12/2/2022第五,命运。命运、机会常常赋予有准备的人,随命运所2014考前辅导之古诗文阅读叶晓春12/2/20222014考前辅导之叶晓春12/1/20221.注重整体阅读。弄清传主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2.借助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3.实词推断方法①字形推断法②通假推断法③句式推断法④
语法推断法⑤课内迁移法⑥成语对应法⑦邻字帮助法⑧语境推断法
客观题用代入法检验,将给出的词义代入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主观题,结合上下文推断。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联系学过的课内知识,揣摩分析;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分析字形,辨明字义;结合语法,理解分析。
文言文阅读12/2/20221.注重整体阅读。弄清传主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12/2/20224.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①客观题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特别注意“直接”“全都”等字眼。
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是谁的什么性格。②主观题读懂文意,筛选、概括,分点作答,语言简练。12/1/20224.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5812/2/20225.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然后一一进行文题对应。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也不可怕,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可以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即使遇到阅读难度大的文章,也要调动积累,沉着应对,不必庸人自扰,所谓“我难人难,我不畏难”。12/1/20225.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5912/2/20226.文句翻译题答题技巧★一定要直译,一般不意译,原文字字落实,译文字字有据。①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同时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强调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各种语气在句中有没有体现,这些是重点的得分点,需要将特征翻译出来。②遵循翻译“六字诀”留——专有名词保留;换——古单换成今双;替——古说换成今说;删——无意助词删除;调——变式调整常式;补——省略成分补出。③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④力争做到“信、达、雅”12/1/20226.文句翻译题答题技巧6012/2/2022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李周,字纯之,冯翊人。登进士第,调长安尉。岁饥,官为粥以食饿者,民坌集不可禁,县以属周,周设梐枑①,间老少男女,无一乱者。典题例说李周,字纯之,陕西冯翊人。考中进士,调任长安都尉。当年饥荒,官府向饥饿的灾民供应粥,灾民聚集不可控制,官府就把(控制灾民的事情)交给李周,李周设置栅栏,把老少男女间隔开来,没有一处混乱的。
段意:李周管理灾民有方12/1/2022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典题例6112/2/2022
转任山西洪洞县令。有与世隔绝而被官府征用财物的百姓,他的晚辈得到遗留的券约,李周按照契约归还了百姓的财产。郡吏怪罪李周,李周说:“有利于百姓,也就是有利于国家途径啊。”洪洞县的南边有山涧,支流泛出,每年征收赋税抗洪物资,调拨人员前去阻遏洪水,李周开始构筑新的大堤,百姓没有叫苦的。李周任施州通判,施州官员不熟悉牛耕的便利,李周为此开辟了数千亩田地,选择懂得种田的流放守边的人,买牛让他们耕作,军粮靠此得以供给充足。
转洪洞令。民有世绝而官录其产者,其族晚得遗券,周取以还之。郡吏咎周,周曰:“利民,所以利国也。”县之南有涧,支流溢入,岁赋菑楗②,调徒遏之,周始筑新堤,民不告病。通判施州。州介群獠,不习服牛之利,为辟田数千亩,选谪戍知田者,市牛使耕,军食赖以足。段意:还民财产,为民治水,开荒民种。12/1/2022转任山西洪洞县令。有与世隔绝而被官6212/2/2022司马光将荐为御史,欲使来见,周曰:“司马公之贤,吾固愿见,但闻荐而往,所谓‘呈身御史’也。”卒不往。神宗诏近臣举士,孙固以周闻。神宗召对,谓曰:“知卿不游权门,识今执政乎?”对曰:“不识也。”“识司马光乎?”曰:“不识也。”
司马光将要推荐他做御史,要让李周来见见他,李周说:“司马先生贤能之人,我本来应该拜见,但听说他推荐我而我才前往,这就是‘自荐御史’(的嫌疑)啊。”最终没有前去。宋神宗下诏让亲近的大臣推荐贤士,孙固把李周的情况报告(神宗)。神宗召见李周问询,对(李周)说:“知道你不游走权贵,你认识当今的参知政事吗?”李周回答说:“不认识啊。”“认识司马光吗?”(李周)说:“不认识啊。”12/1/2022司马光将荐为御史,欲使来见,6312/2/2022访御边之术,曰:“四边,手足尔,若疲中国以勤远略,致百姓穷困,聚为盗贼,惧成腹心之忧。”神宗颔之,翼日,语固曰:“李周,朴忠之士也。朕且以为御史。”执政意其异己请试以事。除提点京西刑狱。(神宗)询问边境防御的策略,(李周)说:“四周边境,如同兄弟,如果使中原疲乏来抵御外族,使得百姓贫困穷苦,聚众成为盗贼,担心会成为心腹大患。”神宗点头,第二天,神宗对孙固说:“李周,是朴实忠诚的贤士啊。我将要让他担任御史。”参知政事认为他不是自己的人就用事情考验他,让他掌管京西刑狱。段意:不交权贵——不访司马光,回帝御边——周边国家,待如兄弟,12/1/2022访御边之术,曰:“四边,手足尔,若疲中国以6412/2/2022时方兴水利,或请酾湍河为六渠,以益钳卢陂水,度用工八十万。周曰:“湍河原高委下,捍以堤,犹患决溢,若又导之,必致为害。”乃疏言:“渠成未可必,而费已不赀。盍姑凿其一而试之,倘可以足用,行之。”渠卒无功。明年,河溢,邓城几没,始思其议。竟以直道罢,判西京国子监。当时正兴修水利,有人提出疏导湍河要开凿六条渠,来让钳卢陂水流出,估计用工八十万人。李周说:“湍河源流很高积聚而下,用大堤来抵挡,尚且担心决口流溢,如果再疏导,必然造成祸害。”于是上疏进言说:“凿渠成功不一定能治理好洪水,但是费用却已不足。为什么不姑且开凿一条试验一下,如果可以用来排洪,就这样做。”渠开凿了最终没有作用,第二年,湍河洪水溢出,邓城几乎淹没,才想起李周的提议。李周居然因为直言被罢免,改任西京国子监。段意:敢于直言——反对开疏六渠。12/1/2022时方兴水利,或请酾湍河为六渠6512/2/2022哲宗立,召为职方郎中。朝廷议和西夏,畀以侵地,至欲弃兰州。周曰:“陇右故为唃氏所有,常为吾藩篱。今唃氏破灭,若弃之,必归夏人。彼以区区河南,百年为勍敌,苟益以河湟,是尽得吐蕃之地,非秦、蜀之利也。”遂不果弃。累迁至工部侍郎,旋以集贤院学士知邠州。卒,年八十。哲宗继位,召李周做职方郎中。朝廷与西夏议和,给以西夏侵占的地方,甚至要放弃兰州。李周说:“陕西以西过去为唃氏拥有,常常成为我们的屏障。如今唃氏破亡,如果舍弃它,一定会归附西夏。如果用不太大的黄河南面的(唃氏),多年后就会成为(西夏)的劲敌,如果再用黄河、湟河(一带的民力)支持它,这是能够得到全部的西夏领地啊,这就不(仅仅)是秦蜀之地的利益啊。”哲宗于是没有丢弃。李周最终升迁为工部侍郎,不久以集贤院学士的身份担任邠州的知州。去世时,享年八十岁。段意:劝谏哲宗——不可放弃土地。12/1/2022哲宗立,召为职方郎中。朝廷议和6612/2/2022周自为小官,沉晦自匿,未尝私谒执政,有公事,公诣中书白之。薛向使三司,欲辟为属,及相见,卒不敢言,退而叹曰:“若人未易屈也。”以是不偶于世。(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卷》)李周自从担任小的官职起,隐而不露自隐其迹,没有私自拜访官员,有公事,李周就到官衙汇报,薛向掌管三司,要征召他为部属,等到见面,最终没有敢说,(薛向)退下后感叹说:“这个人不容易屈服。”因此不被当世人知遇。注:①梐枑:用木条交叉制成的栅栏,置于官署前遮拦人马。②菑楗:此处泛指抗洪用的柱桩、草石。③钳卢陂;地名。段意:不拜执政,不偶于世。12/1/2022周自为小官,沉晦自匿,未尝私谒执6712/2/2022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县以属周
委托,交付
(2)利民,所以利国也
……的方法、途径
(3)民不告病
苦
(4)欲辟为属征召
12/1/2022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6812/2/2022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选谪戍知田者,市牛使耕,军食赖以足。译文:选择懂得种田的流放守边的人,买牛让他们耕作,军粮靠此得以供给充足。(特别注意“谪戍”动词活用为名词,“谪戍知田者”定语后置;“市”为买。)(2)捍以堤,犹患决溢,若又导之,必致为害。译文:用大堤来抵挡,尚且担心决口流溢,如果再疏导,必然造成祸害。(“捍”为抵御,“捍以堤”为状语后置。“患”为担心。)12/1/2022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6912/2/2022(3)退而叹曰:“若人未易屈也。”以是不偶于世。译文:(薛向)退下后感叹说:“这个人不容易屈服。”因此不被当世人知遇。(“若”为近指代词,这。“偶”为遇合,“偶于世”为被动句。)7.概括李周治理百姓的思想和对待权贵的态度(4分)答案:治理百姓的思想:爱民、利民对待权贵的做法:不结交、敢直言12/1/2022(3)退而叹曰:“若人未易屈也。”以是不偶7012/2/20228.神宗和哲宗分别向李周问过边疆之事,李周的两次回答有何不同。(2分)答案:第一次李周认为应和周边国家和睦相处,第二次李周认为不可放弃土地。12/1/20228.神宗和哲宗分别向李周问过边疆之事,李周7112/2/2022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目。吴昌硕墓志铭陈三立丁卯岁之十一月六日,安吉吴先生卒于沪上。居沪士大夫与其游旧诸门弟子,及海东邻国游客侨贾慕向先生者,类相率奔走吊哭。。丁卯年的十一月六日,安吉吴先生在上海去世。在沪士大夫和他的旧交、诸弟子及海邻国游客、爱慕崇敬先生的海外商人,都相继赶来吊唁哭泣。倒叙手法12/1/2022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目。7212/2/2022盖先生以诗书画篆刻负重名数十年。其篆刻本秦汉印玺,敛纵尽其变,机趣洋溢;书摹猎碣,运以铁钩锁法;为诗至老弥勤苦,抒摅胸臆,出入唐宋间健者;画则宗青藤、白阳,参之石田、大涤、雪箇。
先生因为诗书画篆刻得负盛名几十年。他的篆刻以秦汉印玺为基础,收敛放纵竭尽它的变化,充满趣味。书法摹仿猎碣,运用铁钩子锁法。写诗到老更加勤奋刻苦,抒发胸臆,融会贯通唐宋名家的技艺。画作学习青藤,白阳,参考石田,大涤、雪箇。
12/1/2022盖先生以诗书画篆刻负重名数十年。其7312/2/2022迹其所就,无不控括众妙,与古冥会,划落臼窠,归于孤赏。其奇崛之气,疏朴之态,天然之趣,毕肖其形貌,节概情性以出。故世之重先生艺术者,亦愈重先生之为人。
考察他的成就,没有不驾驭包容各家妙处,与古代大家之法暗合,不落窠臼,最终能体现自我独特个性。他奇崛的气韵,疏放朴实的态度,天然的乐趣,完全像他的形貌,节操性情也由此表达了出来。所以世上的重先生艺术的人,也更加重视先生的为人。
12/1/2022迹其所就,无不控括众妙,与古冥会,划落臼窠7412/2/2022先生讳俊卿,字昌硕,后以字行,缶庐、苦铁咸所自号,浙江安吉人也。少遭寇乱,所居村屠杀,编户几尽。祖母氏严、母氏万并弟妹及聘妻章氏皆殉之。先生持父转徙,亦屡脱于濒死。由是茹痛习苦终其身。
先生名俊卿,字昌硕,后来用字流传于世,缶庐、苦铁都是自己所起之号,浙江安吉人。年轻时遭遇战乱,所住的村落遭屠杀,所住人家几乎全部被杀光。祖母严氏、母亲万氏和弟弟妹妹及妻子章氏都惨遭杀戮,先生带着父亲辗转迁徙,也多次从濒临死亡的困境中脱离出来。因此终其一身都饱含痛苦。
12/1/2022先生讳俊卿,字昌硕,后以字行,缶庐7512/2/2022既补诸生,贫困甚,乃出为小吏江苏,寻晋直隶州知州,摄安东令,一月即谢去。久留吴会,尽交当世通雅方闻擅艺能之彦,于杨叟岘,任叟颐磋磨尤笃。晚岁转客沪上,艺益进,名益高。日本人士争宝其所制,挹其风操,至范金铸像,投置孤山石窟,为游观胜处。
考上诸生之后,贫困严重,于是离家到江苏出任小吏,不久晋升直隶州知州,代理安东令,一个月就辞去了。长期留在吴会,全部结交当时通达高雅博闻擅长技艺的才俊,和杨岘老人,任颐老人切磋最深。晚年辗转客居沪上,技艺更精,名声更高。日本人争着把他的作品当作珍宝,仰慕他的风采和操守,甚至作模筑像,放在孤山石窟,成为游览胜地。
12/1/2022既补诸生,贫困甚,乃出为小吏江苏,寻晋直隶7612/2/2022前此遇中国名辈所未有也。先生内峻洁而外和易,洒然物象之表,别蕴神理。老病聋,然接对宾友,恣谈不倦。复数结侣入歌场,危坐端视,默揣节奏低昂,曲终而后去。既鬻艺,播闻海内外,求索者相属弗绝。先生不忧贫,遂时推所获恤交游戚党。
之前这种待遇是中国名人所没有能得到的。先生内心高洁而外表随和平易,对于外物之表象非常洒脱,而内里则蕴含着别样的神奇和理趣。先生老年多病且耳聋,然而接待宾客,纵谈不厌倦。又多次结伴进入歌场,正襟危坐,安静地默默地揣摩节奏高低,曲终,然后离开。出售作品后,名声传扬海内外,寻求他作品的连接不断。先生不担心贫穷,不时把所得救济抚恤让给朋友亲戚。
12/1/2022前此遇中国名辈所未有也。先生内峻洁而外和易7712/2/2022客有过,述市人鉴赏择取,类以耳为目,颇怪之。先生笑曰:“使彼果皆用目者,吾曹不几饿死耶?”虽戏语,亦可窥见先生不自护其能而矜所长也。先生卒年八十有四。岁壬申某月日,归葬杭州塘栖之超山。
有客人拜访他,叙述商人鉴赏选择他的作品时,大都用耳中所听到的传闻来代替眼睛的选择,感到很奇怪。先生笑着说:“假使他们果真都用眼睛选择,我们不几乎要饿死吗?”虽然开玩笑,也可以看到先生不夸耀自己的才能及所长。先生去世时八十四岁。壬申年某月某日送回乡安葬于杭州塘栖的超山。
12/1/2022客有过,述市人鉴赏择取,类以耳为目,颇怪之7812/2/2022曾祖讳芳南,国子监生;祖讳渊,举人,官海盐教谕;考讳辛甲,举人,截取知县。所聘章恭人已死寇难,乃娶施恭人,精勤慈俭,能佐先生成其志,前先生十年卒。子育、涵、迈。女一,育殇。
曾祖父名芳南,是国子监生;祖父名渊,是举人,官至海盐教谕;父亲名辛甲,是举人,官至知县。妻子章氏已死于战乱,就娶了施氏,施氏勤奋慈悲节俭,能协助先生成全他的志向,先于先生十年去世。子吴育、吴涵、吴迈、一女,已亡。
12/1/2022曾祖讳芳南,国子监生;祖讳渊,举人7912/2/2022涵出为从父后,能刻印与绘事。迈及妇、女并工篆隶,互传先生一艺以自名。著《缶庐诗》若干卷,《别集》若干卷,《缶庐印存》若干卷。
吴涵出来成为堂叔伯后代,能刻印和绘画。吴迈和妻子、女儿都精于篆书隶书,传承先生一种技能来称名于世。著有《缶庐诗》若干卷,《别集》若干卷,《缶庐印存》若干卷。
12/1/2022涵出为从父后,能刻印与绘事。迈及妇、女并工8012/2/2022先生卒之岁逢重九,尚集群流为登高之会。酒罢,揖别先生层楼上,对之竦然,若古木,若瘦藤寒石,缥渺出霄光霞气中也。未几而先生死矣。(节选自《散原精舍文集》)先生去世的那一年,逢重阳节,还聚集名流登高宴会。酒罢,我和先生在高楼上作揖告别,面对先生,感到震惊,觉得他像古树,又像瘦藤和冷石,仙风道骨,在天光霞气中隐隐约约,似有似无的。不久,先生就去世了。12/1/2022先生卒之岁逢重九,尚集群流为登高之8112/2/2022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迹其所就迹:考察B.尽交当世通雅方闻擅艺能之彦彦:有才学、德行的人C.危坐端视危:高D.吾曹不几饿死耶
曹:辈答案:C(端正)12/1/2022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8212/2/202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昌硕年少经历寇乱,一生都饱含痛苦,老时又多病耳聋,但他仍不改生活情趣,而且能够救济别人。B.吴昌硕艺术创作,既能向古今人学习,又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表现出自己的节操性情。C.吴昌硕的很多作品虽然被外国人当做珍宝,荣誉超过了很多中国名人,但他并不夸耀自己的才能。D.吴昌硕的妻子能协助他完成志向,他的子女继承了他艺术的创作技艺,篆书隶书的成就甚至超过了他。答案:D(“篆书隶书成就超过了他”无中生有)
12/1/202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8312/2/20227.概述第三段中吴昌硕“为世所重”的原因。(3分)答:广交朋友、热心,平和、谦虚,洒脱、幽默。12/1/20227.概述第三段中吴昌硕“为世所重”的原因。8412/2/2022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为诗至老弥勤苦,抒摅胸臆,出入唐宋间健者。(3分)
译文:写诗到老更加勤奋刻苦,抒发胸怀,融会贯通唐宋名家的技艺。(2)乃出为小吏江苏,寻晋直隶州知州,摄安东令,一月即谢去。(4分)
译文:于是离家到江苏出任小吏,不久晋升为直隶州知州,代理安东令,一个月后就辞官离去。(3)既鬻艺播闻海内外,求索者相属弗绝。(3分)
译文:出售作品以后,名声传扬于海内外,寻求他作品的人连接不断。
12/1/2022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8512/2/2022古代诗歌鉴赏
1.研读题目,题目概括了主要内容。为理解诗歌提供了感情基调。2.了解作者,做到知人论世。3.分清诗歌类别,做到答题有针对性。4.仔细阅读全诗,注意意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义。5.使用常用的名词术语,判断准确,就大胆使用;不能肯定,运用模糊语言,做到不懂装懂,尽量获取分数。6.整体把握诗词和诗句,注重概括。7.注意运用注释,答题肯定用得到。8.题目问的角度,就是回答的角度,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有针对性。题目怎么问的,就怎么回答,做到“怎么问,怎么答”。12/1/2022古代诗歌鉴赏1.研读题目,题目概括了主要8612/2/2022诗歌常用手法: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联想与想象)、衬托(正衬、反衬)、抑扬、用典、借景抒情、渲染、借古讽今、直抒胸臆、多角度描写(感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远近、高低、动静)章法技巧:照应、思路、构思、情感变化。12/1/2022诗歌常用手法:8712/2/2022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感皇恩·出京门有感李俊民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1)“杨花如雪”这—写景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答案:①交代了离京的时间(即暮春)(1分);②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气氛(1分);③用杨花的纷乱如雪,烘托离京时心绪的烦乱(1分)。
12/1/2022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8812/2/2022
(2)请简要说明这首词上阕的行文思路。(4分)答案:诗人先写离别时的情状(1分),接着写“忍泪”的原因(1分),再写前路的艰险(1分),最后写登程后的凄切心情(1分)。
(3)“一日三秋,寸肠千结”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①夸张、对偶;②表现离愁之重、思念之苦以及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评分建议:修辞手法,1分,只答“对偶”不得分;答到“离愁之重、思念之苦”等意思即可。
12/1/2022(2)请简要说明这首词上阕的行文思路。(8912/2/2022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漫兴辛弃疾①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②力田,舍我其谁也。[注]①因遭小人诬陷,辛弃疾被罢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官职,赋闲在江西铅山县期思渡附近的瓢泉别墅。此词写于他人生的低潮时期。②力田:乡官名,掌管农事。(1)上阕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①用典,全从《史记·李将军列传》化出,表达词人胸中郁结的愁闷或气愤(2分)。②对比,用李广英勇善战难封侯与李蔡才能平庸却封侯进行对比,突出李广的悲剧命运。词人以李广自比,表达了心中的愤愤不平。(2分)
12/1/2022例题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9012/2/2022(2)下阕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分)答案:描绘了词人罢官闲赋时在园中根除杂草、修葺乡间住宅的田园生活景象。(2分)(3)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型影视项目专用发电机组与拍摄场地租赁协议
- 铁塔作业安全协议书
- 压路机租赁合同协议书
- 项目人员服务协议书
- 中关村履约监管协议书
- 质量问题协议协议书
- 退场合同终止协议书
- 合伙向他人购买协议书
- 酒醉责任自负协议书
- 便利店供货合同协议书
- 校园ip地址规划方案表格
- 威图电柜空调SK3304500使用说书
-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外交学院
- 河南省2022汉字大赛题库
- 2023年湖北宜昌高新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网格员)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4年江苏省知识产权竞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导数及其概念》课件
- 小学英语面试试讲(六大课型)
- 国培教师个人成长案例3000字
- 电工技能竞赛实操试题库完整
- 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工作总结报告(格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