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十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十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十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十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十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雅礼十六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审定:许英豪校对:郭珠英倪兰娟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西方,解释学大体上说是从解释《圣经》开始的,它经过了好几个世纪漫长的酝酿过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真正成为一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这就是说,解释学成为一种“学”也有一个多世纪了。在中国,本来也有很长的解释经典的历史传统,并且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对经典注释的方法。例如在汉朝多用所谓“章句”的方法注释经典,分章析句,一章一句甚至一个字一个字地详细解释。据《汉书·儒林传》说:当时儒家的经师对五经的注解,“一经之说,至百余万言”。至魏晋注释经典的方法为之一变,玄学家多采取简明带有思辨性的方法。王弼释《周易·系辞》“言不尽意,书不尽言”,提出“得意忘言”的玄学方法,而开一代新风。佛教传入中国后,有些佛教名词概念很难翻译,因此采用了音译的方法,如“般若”“涅槃”等等,但“音译”的名词概念如不加以解释很难懂,于是在佛经后面常常有“音义”或“音训”之类为之解释。其时并有僧人提出某些翻译的原则,如隋彦踪建“八备之说”,齐大亮立“五不翻之义”。这些有关翻译方法和原则的资源如加以利用,或亦对中国之“解释”理论有重要意义。自魏晋以来,我国历代有“类书”之编纂。《辞海》说:“类书,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编排,便于寻检、证引的一种工具书。”《太平御览》的“天部”列“元气”“大初”“太极”等条,没有对“天”作专门解释,但对“元气”引用了二十几种古书作了说明。《渊鉴类涵》的“天部”,引用了几十种古书对“天”的解释,而对“太初”等未列条目。对不同“类书”的编纂原则和方法加以分析研究以及从中探索对名词概念的选取和解释,能否对中国的“解释理论”的建立有一定意义?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往往是和当时西方流行的其他哲学理论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历史上对“经典”的解释当然和西方解释学发展的情况完全不同。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对经典的解释往往也是和当时的哲学思潮联系在一起的。今天,我们应在传承时辈学者成果的基础上,主动借要西方解释学,以便我们对今后中国哲学的发展提倡某些可以利用的资源。最后,我必须再说一下,我的这一想法可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如果是这样,那至少可以起一个作用,这就是我们不必再花时间从这个方面费力气了。(摘编自汤一介《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学人》第13期,1998年3月)材料二:我在《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一文最后说:“我的这一想法可能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如果是这样,那至少可以起一个作用,这就是我们不必再花时间从这个方面费力气了。”现在我想,我这个说法也许太消极了,为此,我打算再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在中国先秦时期,已有数种对古代经典注释的书,这里我们先取三种不同的注释方式作一分析。第一种我们把它称为历史事件的解释,如《左传》对《春秋》的解释,当然还有《公羊传》与《谷梁传》,这两种对《春秋》的解释与《左传》不同,这里暂不讨论。据杨伯峻推算《左传》成书的时间,我们可以说《左传》是目前知道的最早一部对经典进行解释的书。《春秋》隐公元年记载:“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左传》对这句话有很长一段叙述注释。《左传》的叙述单独也可以成为一完整历史事件的叙述,但它确确实实又是对《春秋》经文的注释。像《左传》这种对《春秋》的解释,对中国各种史书都有影响。《易经》本来是古代作为占卜用的经典,虽然我们可以从它的卦名、卦画、卦序的排列以及卦辞、爻辞等等中分析出某些极有价值的哲理,但我们大概还不能说它已是一较为完备的哲学体系。《系辞》把《易经》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对它作了整体性的哲学解释。这种对古代经典作整体性的哲学解释,对后世有颇大影响,如王弼的《老子旨略》是对《老子》所作的系统的整体性解释,《周易略例》则是对《周易》所作的系统的整体性解释。如此等等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不少。如果说《左传》对《春秋》是一种叙述事件型的解释,《系辞》对《易经》是一种整体性哲学的解释,那么《韩非子》对《老子》的解释则主要是一种社会政治运作型的解释。在《韩非子》的《解老》和《喻老》中,我们大体可以看到,其主要部分是为其“法、术、势”的法家思想作论证的。在《韩非子》的《解老》中大都是用法家的社会政治观点来解释《老子》。《喻老》则是更为鲜明地对《老子》作社会政治运用型的解释,篇中大都是用历史故事说明统治者的成败、国家兴衰之故等等来解释《老子》。如果我们再从先秦典籍中找其他有关“解释问题”的方法,也许还可以找到若干不同的解释形式,但我认为上述三种可能对后世影响最大。最后,我必须再次作点说明,本文只是想对中国历史上对经典的注释作一粗浅的梳理,以揭示“解释问题”对当下中国文化、哲学、宗教、文学等等诸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种梳理的工作对建立“中国解释学”或有若干意义,或无甚意义,有俟贤者之批评了。(摘编自汤一介《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1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的解释学大致发端于对《圣经》的解释,但起初并不是一门独立学科,直到一百多年前才成为重要理论。B.有些佛教名词概念难寻汉文对应词汇,便采用音译法翻译,并常常在佛经后面附上注释类文字以帮助理解。C.东西方解释学发展情况尽管完全不同,但都与当时流行的哲学思潮密不可分,且各自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D.《韩非子》以“法”“术”“势”等法家思想解释《老子》之“道”,这是中国传统注释经典的一种重要方式。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章句”之法注释经典过于繁杂,研究意义不大,而对魏晋“得意忘言”注释经典的玄学之法评价较高。B.不同“类书”编纂方式有所不同,概念选取也有差异,故对“类书”的研究可能会给中国解释学的创建带来困扰。C.《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均为对《春秋》的解释,《左传》的成书年代更早一些,其叙述注释也更为精准。D.《系辞》对《易经》的解释,《老子旨略》对《老子》的解释,丰富了经典的内涵,使之成为完备的哲学体系。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中国具有“解释经典的历史传统”观点的一项是(3分)A.孔子以《诗》《书》《礼》《乐》等经典教导学生,并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B.《毛诗序》对《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句注曰:“关关,和声也。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水中可居者曰洲。”C.《三国志》有裴松之注,其注博引典籍,广增异闻,丰富了后世对三国历史的认识。D.中唐文人唱和频繁,白居易与刘禹锡牵头的诗人群体唱和活动跨度长达十九年之久。4.《高中语文》提出“议论要有针对性”,写议论文既要“为时而著”(有现实针对性),又要“目中有人”(有读者意识),请据此分析材料“议论的针对性”。(4分)5.材料一和材料二呈现了汤一介先生对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探索过程,请结合材料对此作一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张嘉佳听歌,像私人的时代记录。在你丢弃的陈旧电脑中,曲库反复循环的那首,应该陪伴了最阴冷的时光。茅十八这人生活中安静沉默,连打电话都基本只有三个字:“喂。嗯。拜。”我跟茅十八的友谊一直维持着,2009年一块儿自驾去稻城亚丁。他带着女朋友荔枝,开到冲古寺,景色如同画卷,层峦叠嶂的色彩扑面而来。我知道茅十八的打算,他紧张得发抖。他跪在荔枝面前,说:“荔枝,你可以嫁给我吗?才一句话,刚过逗号,他就哽咽了。荔枝说:“怎么求婚也不多说几句,你真够惜字如金的。”茅十八一边抽泣,一边说:“荔枝,你可以嫁给我吗?”荔枝说:“好的。”茅十八给荔枝戴戒指,荔枝偷偷擦了擦眼泪。我和其他两个朋友冒充千军万马,声嘶力竭地欢呼打滚。2010年荔枝生日,茅十八送的礼物是个导航仪。大家很震惊,这礼物过于奇特,难道有什么寓意?茅十八羞涩地说,他鼓捣了一个多月,把导航仪的语音文件全部换掉了。我兴奋万分,逼着荔枝开车,一起检验茅十八的研究成果。在开车兜风的过程中,导航仪废话连篇,带着南京口音:“完蛋,前面有摄像头。这盘搞不定喽,找不到你想去的地方。大哥你睡醒没有,这地址错的啵?”突然等一个红灯,导航仪里茅十八严肃地说:“手刹还拉好了?万一倒溜怎么办?你不要按喇叭,按喇叭搞什么啊,前头是个活闹鬼的话马上来干你,你又干不过他,老老实实等不行吗,哦,你没按喇叭,算我没讲……”大家乐不可支,荔枝笑得扶着脑门,说:“你平时不吭声,怎么录音啰唆成这样?”茅十八说:“上次去稻城,你不是嫌导航仪太古板,不够人性化吗,我就改装了一下,以后开车你就不会觉得无聊了。”荔枝拿起导航仪,随便一按,导航仪尖叫:“你不会是想关掉我吧,我又没犯法,你关,你关,回头我不做导航仪了,换根二极管做收音机,你咬我啊……”所有人叹服。2011年,茅十八和荔枝分手。荔枝把茅十八送她的所有东西装个盒子,送到我的酒吧。我说:“茅十八还没来,在路上,你等他吗?”荔枝摇摇头,说:“不等啦,你替我还给他。”我说:“他有话想和你说的。”“无所谓了,他一直说得很少。”“荔枝,真的就这样?”荔枝走到门口,没回头,说:“我们不合适。”“保重。”“保重。”那天茅十八没出现,我打电话他也不接。去电子城找到他的柜台,旁边的老板告诉我,他好几天没来做生意了。过了段时间,在一家小酒馆偶尔碰到,他喝得很多,面红耳赤,眼睛都睁不开,问我:“张嘉佳,你去过沙城吗?”我想了想:“是指敦煌?”他摇头说:“不是的,一座奇怪的城市,里面只有沙子。”我说:“你喝多了。”他趴在桌上睡着了。那是他在这座城市喝的最后一杯酒。就这样,荔枝的纸箱子放在我的酒吧,茅十八从来没有勇气过来拿。有天店长坐我的车回家,拿个导航仪出来玩,我看着眼熟,店长撇撇嘴说:“乱翻翻到的。”她一开机,导航仪发出茅十八的声音:“没得电了你还玩。”我打电话给茅十八:“喂,东西要不要?”茅十八沉默了一会儿,说:“不要了,明天回老家泰州。”“回去干吗?”“家里在新城商业街替我租了个铺子,我回去卖手机。”我忽然心里有些难过,不知道应该安慰,还是鼓励,刚想挂手机,茅十八说:“卖手机挺好的,万一碰到个年轻貌美的姑娘,成就一段姻缘,人生美满。”他自己笑了一下,那声轻轻的笑,带着说不清的疲惫。我说:“你加油。”“保重。”“保重。”2012年8月,我心情糟糕,开车往西,在成都喝了顿大酒,次日突发奇想,打算去稻城看看。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开着导航仪,沿途听茅十八的絮絮叨叨,一会儿“跑那么快,掉沟里面我又不能帮你推”,一会儿“一百米后左拐了,你慢点儿”,倒也不算寂寞。我觉得茅十八真是天才,电量报警亮红灯,导航仪疯狂地喊:“没得电了没得电了,你给点儿电啊!”我差点儿笑出来,赶紧插电源。翻过折多山、跑马山、海子山、二郎山,想看牛奶海和五色海的话,要自己爬上去。我觉得很累,于是带着导航仪徒步,驻足冲古寺。绿的草、蓝的水、红的叶、白的山,我看着这一场秋天的童话发呆。导航仪突然“嘟”的一声响了。那声音不再带着方言,而是字正腔圆,是茅十八努力地说着普通话,被我们嘲笑过的普通话。从第一句话开始,我拿着导航仪的手,就不停颤抖。茅十八说:“荔枝,你又到稻城了吗?这里定位是冲古寺,我向你求婚的地方。抵达这个目的地,我就会对你说:因为是最蓝的天,所以你是天使。你降临到我的世界,用喜怒哀乐代替四季,微笑就是白昼,哭泣就是黑夜。“我喜欢独自一个人,直到你走进我的心里。那么,我只想和你在一起,我不喜欢独自一个人。“我想分担你的所有,我想拥抱你的所有,我想一辈子陪着你,我爱你,我无法抗拒,我就是爱你。“荔枝,我在想,当你听到这段话的时候,是我们结婚一周年呢,还是带着小宝宝自驾游呢?“我站在那一天的天空下,和今天的自己,一起对你说,荔枝,我爱你。”听着导航仪里茅十八的声音,我的眼泪涌出眼眶。那一天在云影闪烁的山坡上,草地无限柔软,茅十八跪在女孩前,说:“荔枝我爱你。”今天在云影闪烁的山坡上,草地无限柔软,茅十八的影子跪在女孩的影子前,说:“荔枝我爱你。”这里无论多美丽,对茅十八和荔枝来说,都已经成为沙城。一个人的记忆就是座城市,时间腐蚀着一切建筑,把高楼和道路全部沙化。如果你不往前走,就会被沙子掩埋。沙城,不在任何一个地方,它只是你的记忆。偶尔梦里回到沙城,那些路灯和脚印在视野中逐渐清晰,而你无法碰触,一旦双手陷入,整座城市就轰隆隆地崩塌。把你的喜笑颜开,把你的碧海蓝天,把关于我们之间所有的影子埋葬。如果你不往前走,就会被沙子掩埋。所以我们泪流满面,步步回头,可是只能往前走。我从你们的世界路过,可你们也只是从对方的世界路过。哪怕寂寞无声,我们也依旧都是废话流,说完一切,和沉默做老朋友。(有删改)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茅十八求婚时荔枝说他“惜字如金”,看似责备实则蕴含着欣喜与感动。B.导航仪中茅十八的絮絮叨叨与嬉笑谩骂,体现了茅十八性格的开朗豪爽。C.与荔枝分手后,茅十八不接电话、不做生意,与他心情极度悲伤有关。D.文中画线句是茅十八的自嘲,体现了他对回老家卖手机的前途并没有很高的期望。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世界”指茅十八曾参与到荔枝生活的任何一个部分当中。B.“只能往前走”表示纵然不舍,作者也只能选择忘记过去的记忆和过去的人。C.文中的茅十八是作者的另一个化身,承载着作者的记忆、思想和性格。D.文中并未交代茅十八与荔枝分手的具体原因,这种留白给了读者一种惋惜感。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4分)以张嘉佳为代表的一批当代作家文风被称为“鸡汤体”。有人评价“语言曾经是有重量的,现在的鸡汤体不背负重量”,请结合文章内容对此进行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酒之作,尚矣。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岂以善酿得名?盖抑始终于此!酒味甘辛,大热有毒,虽可忘忧,复能作疾,所谓腐肠烂胃、浸髓、蒸筋。而刘词《养生论》:酒所以醉人者,曲蘖之气故尔。曲蘖之气,消化为水。昔先王诰庶帮庶士,无彝酒,又曰:祀兹酒,言天之命,民作酒,惟祀而已。六彝有舟,所以戒其覆;六尊有罍,所以戒其淫。陶侃剧饮,亦自制其限。后世以酒为浆,不醉反耻。岂知百味之长,黄帝所以治疾耶?大晋人嗜酒,孔群作书与族人曰:今得秫七百斛,不了曲蘖事;王忱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至于刘、殷、嵇、阮之徒,尤不可一日无此,要之,酣放自肆,托于曲蘖,以逃世网,未必真得酒中趣尔。古之所谓得全于酒者,正不如是。是知狂药自有妙理,岂特洗其磊块邪!五斗先生弃官而归耕于东皋之野浪身醉乡没身不返以谓结绳之政已薄矣虽黄帝华胥之游殆未有以过之。由是观之,酒之境界,岂铺饮者所能与哉!儒学之士如韩愈者,犹不足以知此,返悲醉乡之徒为不遇。大哉,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射乡之饮,鹿鸣之歌,宾主百拜,左右秩秩,上至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渔夫樵父,无一可以缺此。投闲自放、怀襟露腹.便酣然臥于江湖之上;扶头解酲,忽而睡醒,虽道术之士,炼阳消阴,饥肠如筯,而熟谷之液,亦不能去,惟胡人禅律,以此为戒。恐至于濡首败兴,失理伤生,往往屏爵弃卮,焚罍折榼,终身不复知其味者。酒复何过邪?平居无事,汙樽斗酒,发狂荡之思,助江湖之兴,亦未足以知曲蘖之力、稻米之功。至于流离放逐,秋声暮雨,朝登糟丘,暮游曲封,御魑魅于烟岚,转炎荒为净土,酒之功力,其近于道耶。与酒游者,死生惊惧交于前而不知,视穷泰违顺特戏事尔!彼饥饿其身,焦劳其思,牛衣发儿女之感,泽客现可怜之色,又乌足以议此哉!鸱夷丈人,以酒为名,含垢受侮,与世浮沉。而彼骚人,高自标持,分别黑白,且不足于全身远害,犹以为惟我独醒。(节选自朱肱《北山酒经》)10.用“/”给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五斗先生弃官而归耕于东皋之野浪身醉乡没身不返以谓结绳之政已薄矣虽黄帝华胥之游殆未有以过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曲蘖,曲为发霉谷物,蘖为发芽谷物,用蘖和曲酿制的酒分别称为酒和醴。B.斛,唐朝之前,为民间对石的俗称,1斛=1石=10斗;从宋朝开始,改为1斛=5斗。C.缙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D.魑魅,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神,也指山林中害人的鬼怪,引申为各式各样的坏人。1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前周文王发布诰令,不许臣民饮酒,只有祭祀求上天降福时才能用酒。B.晋人喜欢纵酒,但他们放纵饮酒,是借醉酒逃避现实,未必真正得到了饮酒的趣味。C.那种对着布衣发出儿女之悲,行吟泽畔露出可怜神色的人,是不足以谈论酒的趣味的。D.一些骚人高士,看似明辨黑白,但不会保全自身、远避祸害,却以为唯我独醒。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六彝有舟,所以戒其覆;六尊有罍,所以戒其淫。(4分)(2)与酒游者,死生惊惧交于前而不知,视穷泰违顺特戏事尔!(4分)14.作者在论述“酒复何过邪”这一论点时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简要分析。(3分)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6题。满江红·仙姥来时姜夔〔宋代〕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注释】仙姥:神仙妇女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中“旌旗共、乱云俱下”一句较为精采:一面是乱云翻滚,一面是旌旗乱舞,景象壮丽,颇似王勃《滕王阁赋》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B.词的下片叙写敌人进犯淮右,阻隔江南,国家面临危机,好在仙佬挺身而出,派出六丁神将携雷电扼守东关,保卫国泰民安,彰显了领袖风范。C.结尾突换笔调,点出真正能够以“一篙春水”迫使敌人不敢南犯的却是“小红楼、帘影间”的仙姥,讽刺了那些苟且偷安而又善于邀功请赏的奸臣。D.《满江红》这个词牌,原调用仄韵,仄韵《满江红》多押入声字,声情激越豪壮;然而此词改为平韵,声情顿变,读之只觉从容和缓,婉约清空。16.词的上片对仙佬本身虽未着一墨,但其形象却跃然纸上,试简要分析。①先写湖面风来,绿波千顷,前山乱云滚滚,从云中似乎隐隐可见无数旌旗,把仙姥出行的气势作了尽情的渲染,显得波澜壮阔,气象万千。②接着写仙姥前有群龙护驾,后有诸娣相随,甚至连群龙的金轭、诸娣的玉冠也熠熠生辉。从华贵的侍御的烘托中,侧面写出她的仪态和风范。③最后荡开一笔,意境骤转,写夜深风定,湖面波平如镜,偶尔画外传来清脆的丁当声,仿佛是仙姥乘风归去时的环佩余音,境界杳冥,启人暇思。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1)《种树郭橐驼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郭橐驼并没有使树木长高长大的秘诀,只是不妨碍树木生长罢了,这对我们育人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2)同样是写城市,柳永在《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用“____________”一句勾勒出西湖的概貌,展现出杭州的美;姜夔在《扬州慢》(准左名都)中则用“____________”一句,表现了扬州“城春草木深”的荒凉景象。(3)“凤凰”是中国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2022年2月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正式开幕。时值春节假期,中国楹联学会组织广大楹联专家为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创作了一批春联,希望用对联这种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学形式,为冬奥场馆建设融入中国元素、烘托文化氛围、弘扬奥运精神。张家口崇礼太子城冬奥村运动员楼选用了几副对联:(1)“友谊花开冬奥梦;和平春暖地球村。”(2)“跃入江山千里画;拓开冰雪九重天。”这些对联言简意赅,富有文采。高中生小张是对联爱好者,他读了这些对联,赞叹不已,也为中国冬奥会运动员撰写了一副对联:“冰雪争锋凭实力;____________。”18.请从下面四副对联中选出最适合悬挂在冬奥村运动员楼的一副。(3分)A.玉骨三分酬白雪;冰心一片付青春。 B.万国心连晴宇阔;五环旗映绿荫浓。C.犁开雪海三分浪;滑出冰山一道虹。 D.大筑鸟巢迎凤舞;高擎圣火看龙飞。19.请从上文画波浪线的两副对联中任选一副,标明序号,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5分)20.请为小张同学的对联补写下联。(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雷笋,顾名思义,是①_______。惊蛰春雨,鲜嫩的雷笋便破土而出。它的鲜嫩程度取决于挖收的时机:破晓之前,竹烟雾集,()。雷笋更是“短命春日鲜”的代表,每年能尝鲜的时间不过15天左右。作为竹林中优势物种的发育芽,竹笋贪婪地汲取着整片林中的天精地华,经过整冬的蛰伏,笋身积满了还原糖与游离氨基酸,这正是美味之源;②_______,雷笋从离开母体那一刻开始,就进入了以微秒为计量单位的衰老期,呼吸作用让笋中的糖分迅速转化为纤维素,氨基酸也逐渐流失殆尽,于是笋的口感③_______。所以,在春天能吃到新采的雷笋,真是舌尖上的幸福。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幽深的竹林里,笋农们通过地面的隆起及裂纹,找到了藏在地表下的嫩笋B.幽深的竹林里,笋农们发现了尚未完全窜出地表的嫩笋,藏在隆起的地面下C.竹径通幽,笋农们就通过地面的隆起及裂纹,找到尚未完全窜出地表的嫩笋D.竹径通幽,笋农们发现了嫩笋,它们藏在隆起的地面下,尚未完全窜出地表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西湖大学首届本科生开学典礼致辞中说道:“所谓‘大写的人’,就是既要有勇担家国重任的脊梁,也要有托起民族命运、人类未来的臂膀……在世界的很多个角落,甚至在中国的一些贫困地区,还有许许多多远不如你们幸运的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着粮食、能源、环境危机等诸多的威胁。”材料二:1947年,年仅34岁的钱三强晋升为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导师。然而,令人艳羡的职位和丰厚的待遇并不能减轻钱三强对祖国的思念,他毅然决定回国。他说:“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祖国再穷,也是自己的。而且正因她贫穷落后,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改变她的面貌。”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作为新时代青年的鉴别与取舍。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C(“各自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错)2.D(A选项“研究意义不大”错,B选项“故对‘类书’的研究可能会给中国解释学的创建带来困扰”错,C选项“其叙述注释也更为精准”错)3.D4.①“为时而著”的“时”,即时代之意,议论要有现实针对性,材料二末段把对中国解释学的创建置于当下中国文化、哲学、宗教、文学等方面思考,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且,“说法也许太消极了。为此,我打算再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也体现了时代意义。②“目中有人”中“人”,即读者,写作要有读者意识,文章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读者一般为社会科学专业研究者,因此表达上引经据典,例证丰富;表述严谨,用语准确。5.①材料一里汤一介通过列举中国历史上对“经典”进行解释的现象,提出能否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思考,提出了“中国解释学”的目标是为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研究时的有效,并考虑了从传统经验的分析研究里探索对概念的选取和解释;②材料二里汤一介在材料一观点的基础上,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以中国古代对经典注释的三种主要形式为例,明确了“中国解释学”的解释方法和“中国解释学”对中国文化、哲学、宗教、文学等等研究的重要意义;③两则材料呈现了汤一介先生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探索过程,也初步明确了“中国解释学”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现了汤一介先生“中国解释学”探索过程研究的发展性。6.B(“开朗豪爽”错)7.C(A选项“每一个部分”错,B选项“忘记过去的记忆和过去的人”错,D选项“惋惜”错)8.①大量运用语言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使人物形象突出;②语言生动明快,节奏较快,排比奇特,语句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