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芍药的各来源及比较2_第1页
药品芍药的各来源及比较2_第2页
药品芍药的各来源及比较2_第3页
药品芍药的各来源及比较2_第4页
药品芍药的各来源及比较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品芍药的各来源及比较一、赤芍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汉语拼音:chishao拉丁植物名:Paeonialactiflorapall.来源:毛茛科生长环境:生长于山坡草地和林下。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新疆等地。现今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采收和储藏:8-9月采挖,去除地上部分及泥土,晾晒至半十时,捆成小捆,晒全足干。中药化学成分:芍药根含芍药甙(paeoniflorin),氧化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ooniflorin),白芍甙(albi-florin),芍药甙无酮(paeoniflorigenone),没食子酰芍药甙(galloylpaeoniflorin),p-蒎-10-烯基-。-巢菜甙(z—1s,5R-p-pinen-10-yl-p-vicianoside),芍药新甙(lacioflorin),芍药内酯(paeoni-lactone)A、B、C,p-谷甾醇(p-siiosi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还从根的鞣质中分得1,2,3,6-四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6-tetra-O-galloyl-p-D-glucose),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p-D-glucose)及相应的六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和七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等。又含右旋儿茶精(catechin)及挥发油。挥发油主要含苯甲酸(benzoicacid),牡丹酚(paeonol)及其他醇类和酚类成分共33个[1]药理作用:抗血栓形成作用赤芍煎剂15-20g(生药)/kg给大鼠灌胃,使血栓形成时间明显延长,长度缩短,重量减轻;凝血酶原时间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表明对血凝有显著抑制作用。赤芍提取液125-250mg(生药)/ml,除使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外,250mg(生药)/ml也明显抑制凝血酶凝集牛纤维蛋白原,在500〜1000mg/ml时均完全不凝。此外能激活纤溶酶原,使凝固的纤维蛋白溶解,因此赤芍通过抑制凝血酶和激活纤溶酶原而发挥抗血栓作用。赤芍精(d-儿茶精,d-catechin)200mg/只灌服,每日1次,连续46日,使高脂饲料饲养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时间,血小板血栓形成时间和血栓形成时间显著延长,血栓长度和湿重显著低于对照组。赤芍精对高粘滞血冠心病患者也有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使中、低切速下全血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性降低,草芍药浸膏片能使肺原性心脏病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赤芍提取物在体外对肾上腺素、二磷酸腺苷(ADP)、烙铁头蛇毒(TMVA)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使血小板粘附与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降低,血小板内cAMP含量升高。赤芍成分及其衍生物801、802在5X10-4〜5Xl0-3ml/L时对ADP和胶原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802作用最强,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尚有解聚作用。3药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与降低大鼠肝线粒体氧耗量、呼吸控制率和减少磷/氧(P/O)比值等作用颇为一致,表明3药的抗血小板作用与干扰血小板的能量代谢有关。赤芍精抑制兔富血小板血浆(PRP)与AA孵育时血栓烷A2CTXA2)样物质的生物合成,使其生成物对兔主动脉条的收缩幅度显著降低,表明赤芍精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对抗TXA2的促聚集作用有关。给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静滴赤芍精可使扩大聚集型血小板的百分数与聚集数显著减少,表明能使增高的血小板表面活性和聚集性明显降低。上述实验表明,赤芍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制可能与十扰血小板的能量代谢,抑制TXA2的生物合成及提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等有关。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作用赤芍浸膏片5g(生药)/kg,每日服1次,连用10-15星期,使高脂血兔的血浆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h)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及HDL2-Ch显著高于对照组;Tch/HDL-Ch,Tch/HDL2-Ch,LDL-Ch/HDL-Ch和LDL-Ch/HDL2-Ch比值显著降低,同时使高脂血症所致血栓烷A2/前列环素(TXA2/PGI2)比值趋于正常。此外并可降低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动脉壁脂质、钙和磷脂及主动脉斑块面积。赤芍抗动脉硬化的机制可能与改善脂蛋白组分比值、降低血浆过氧化脂质、减少钙沉积于动脉壁,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TXA2/PGI2平衡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而增加动脉壁内cAMP浓度等有关。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赤芍(草芍药)煎剂对离体蟾蜍心脏和家兔在位心脏,小剂量(1:0.5,0.05ml)轻度抑制,使心率减慢,搏出量减少;大剂量(1:0.5,0.15ml)明显抑制,并有传导阻滞。血管灌流使蟾蜍内脏、后肢和离体兔耳血管轻度扩张。以0.2%赤芍注射液灌流大鼠离体心脏,使冠脉流量增加28.4%。给麻醉犬动脉注射也使冠脉流量增加,静脉注射除增加冠脉流量外,也使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这些作用不受利血平预处理影响,可能为直接作用。给小鼠腹腔注射赤芍注射液,使心肌86Rb摄取量增加,表明使心肌营养血流量增加,此作用可被普萘洛尔抑制,表明与。-受体有关。对大鼠烫伤后早期出现的心脏功能降低,赤芍注射液10g(生药)/kg灌胃,有一定缓解和改善作用。赤芍注射液1g/kg肌内注射,对实验性肺动脉高压兔有治疗和预防作用,使肺血管扩张、肺血流改善、肺动脉压降低,心输出量增加,心功能改善。赤芍注射液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也有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右心功能和血液流变性等作用。草芍药浸膏片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也有相似作用。赤芍注射液40g(生药)/kg和80g(生药)/kg腹腔注射,明显延长小鼠常压缺氧的存活时间。8g/kg静脉注射对脑垂体后叶素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40g/kg灌胃,也能延长小鼠减压缺氧的存活抗肿瘤作用赤芍正丁醇提取物(赤芍D)1〜2g/kg腹腔注射,对小鼠S180实体瘤的抑制率为31%-49%。赤芍水提取物(赤芍A)或70%乙醇提取物(赤芍C)单用对S180实体瘤无明显作用,当与阈下剂量的环磷酰胺合用时则有明显抑制作用;赤芍A、C对615小鼠白血病无明显作用,而与小剂量甲氨蝶吟合用时,可显著延长615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时间。肿瘤组织中的cAMP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织,赤芍A、C、D可分别增加S180实体瘤、S180腹水癌或Lewis肺癌组织中的cAMP水平,此作用可能与抗癌或抗癌增效作用有关。S180实体瘤小鼠的血浆纤维蛋白含量比正常高2-3倍,赤芍A2g/kg腹腔注射,可使其明显降低,此作用也可能与抗癌增效有关。赤芍A或C单用促进Lewis肺癌自发性转移,小剂量环磷酰胺也无明显影响,但与赤芍A合用可显著减少此肺转移。保肝作用赤芍注射液3.3mg/ml,1.67mg/ml和0.7mg/ml,对体外培养肝细胞的DNA合成有明显促进作用,对肝细胞再生和肝功能恢复有良好影响。赤芍注射液3.75g/kg静脉注射,对D-半乳糖胺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使动物存活率增加,肝脏萎缩与丙氨酸转氨酶明显低于对照组,FN(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主要调理素)高于对照组。保肝机制可能是提高大鼠血浆纤维联结蛋白(PFN)的水平,从而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和加强调理素活性,以保护肝细胞,防止肝脏免疫损伤和促进肝细胞再生。赤芍801,24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2星期,对大鼠肝脏和心脏羧基酯酶(CEase)活性均有明显诱导作用,此作用有促进体内水解过程,促进体内毒物排泄的作用。d-儿茶精100mg/kg或50mg/kg腹腔注射,对乙醇诱导的小鼠肝线粒体急性损伤有保护作用,能降低模型动物肝线粒体膜脂质流动性,增加肝线粒体还原型谷脸甘肽(GSH)含量,降低Ca叶+摄取和脂质过氧化物生成,通过对抗乙醇的毒素作用,缓解肝线粒体膜结构的急性损伤。其他作用赤芍成分没食子酸的衍生物没食子酸丙酯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能明显抑制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等诱导的线粒体肿胀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可保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正常。赤芍对正常离体豚鼠回肠无明显作用,但能解除乙酰胆碱所致肠痉挛。赤芍正丁醇提取物3g/kg皮下注射可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加肝脏重量,对溶血素生成与迟发型超敏反应无明显影响。川赤芍提取物对6-羟基-6-甲基戊二酸辅酶A和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受体有显著抑制作用。赤芍在体外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草芍药煎剂灌胃,可使家兔血糖暂时升高,窄叶芍药水-醇提取物有显著镇静和一定的镇痛作用,还能提高胃液的酸度,增进食欲和消化功能[1]。主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2]。归经:肝、脾经。二白芍别名:白芍药、金芍药。汉语拼音:baishao拉丁植物名:Paconialactiflorapall来源:毛茛科生长环境:生长于山坡草地、林下和山地灌木丛中。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内蒙古及甘肃。现今各城市和村镇多有栽培。中药化学成分:根含芍药甙(paeoniflorin),氧化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ooniflorin),白芍甙(albi-florin),芍药甙无酮(paeoniflorigenone),没食子酰芍药甙(galloylpaeoniflorin),p-蒎-10-烯基-。-巢菜甙(z—1s,5R-p-pinen-10-yl-p-vicianoside),芍药新甙(lacioflorin),芍药内酯(paeoni-lactone)A、B、C,p-谷甾醇(p-siiosi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还从根的鞣质中分得1,2,3,6-四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6-tetra-O-galloyl-p-D-glucose),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p-D-glucose)及相应的六没食子酰基葡萄糖和七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等。又含右旋儿茶精(catechin)及挥发油。挥发油主要含苯甲酸(benzoicacid),牡丹酚(paeonol)及其他醇类和酚类成分共33个[3]药理作用:中枢抑制作用白芍有明显镇痛作用,芍药水煎剂0.4g(生药)/10g灌胃能显著抑制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白芍总甙5-40mg/kg,肌内或腹腔注射,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扭体、嘶叫和热板反应,并在50-125mg/kg腹腔注射时抑制大鼠热板反应。小鼠扭体法的ED50为27mg/kg,热板法的ED50为21mg/kg。作用高峰在给药后的0.5-l小时。此外尚可分别加强吗啡、可乐宁抑制小鼠扭体反应的作用。总甙的镇痛作用可能有高级中枢参与,但不受纳洛酮的影响。白芍有镇静作用,1g/kg腹腔注射能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增强环己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芍药注射液皮下注射也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的催眠时间。芍药甙1mg/只,脑室内注入,使大鼠镇静,5-10mg引起睡眠和肌肉松弛。芍药甙单用镇静作用较弱,与甘草成分FM100合用有协同作用。白芍有较弱的抗戊四氮惊厥作用,芍药浸膏能对抗士的宁惊厥。芍药甙对小鼠正常体温和人工发热动物有较弱的降温和解热作用。解痉作用芍药或芍药甙对平滑肌有抑制或解痉作用,能抑制豚鼠离体小肠的自发性收缩,使其张力降低,并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豚鼠和兔离体小肠的收缩,对乙酰胆碱所致离体小肠收缩无明显影响,但加用甘草后有显著抑制作用。白芍的水煎醇沉液2g(生药)/kg静脉注射对胃肠生物电有明显抑制作用,使麻醉猫的胃电和肠电慢波幅度减小,周期延长。平滑肌解痉作用机制可能是直接作用或抑制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也有报道白芍煎剂使离体兔肠自发性收缩的振幅加大,并有剂量相关性。此外,芍药或芍药甙对支气管和子宫平滑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并能对抗催产素所致子宫收缩。芍药提取物对小鼠离体子宫低浓度兴奋,高浓度抑制。抗炎、抗溃疡作用芍药或芍药甙有较弱的抗炎作用,对酵母性、角叉菜胶性和右旋糖酐性足跖肿胀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与甘草成分FM100合用有协同作用,对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也有较弱抑制作用。白芍提取物对大鼠蛋清性急性炎症和棉球肉芽肿均有抑制作用。白芍总甙50mg/kg,每日1次,连续11日,对大鼠实验性佐剂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芍药中所含牡丹酚、苯甲酰芍药甙及氧化芍药甙也有抗炎作用。芍药甙对大鼠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在幽门结扎大鼠与FM100合用在抑制胃液分泌方面有协同作用,但芍药提取液使胃液酸度轻度上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白芍在体内和体外均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白芍煎剂0.4g/只灌胃,每日1次,连续5日,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有显著提高。1.2g/只,每日1次,连续8日,可使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外周血酸性。a-乙酸萘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的降低恢复正常,并使溶血素生成显著增加。实验表明白芍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增强作用。白芍总甙(TGP)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有抗炎和机能依赖性免疫调节作用,50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11日,对AA明显抑制的同时,使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升高的过氧化氢(H2O2)和白介素1(IL-1)水平降低,并使AA大鼠低下的胸腺细胞有丝分裂原反应及脾淋巴细胞产生IL-2的能力恢复正常。白芍总甙0.09-11.25^g/ml对酵母多糖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释放H2O2,0.5-12.5pg/ml对脂多糖诱导的IL-1合成和0.5-62.5^g/ml对刀豆球蛋白A(ConA)诱导的大鼠脾细胞产生IL-2,均有浓度依赖性双向调节作用,低浓度增强,高浓度抑制,量效曲线呈〃八〃形。白芍总甙200m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8日,对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有增强作用,5mg/kg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5-8日,对环磷酰胺所致DTH增强和抑制及溶血素生成量的减少均有显著对抗作用,但对地塞米松所致DTH抑制无明显影响。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实验表明,白芍总甙对免疫功能双向调节作用的机制与调节辅助性T细胞(TH)抑制性T细胞(Ts)的比值有关。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耐缺氧作用白芍和芍药甙有扩张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的作用。芍药煎剂能扩张蟾蜍内脏和离体兔耳血管。白芍注射液2g(生药)/kg静脉注射立即使麻醉猫内脏血流量大幅度增加,并对心脏活动略有加强。芍药甙能扩张犬冠状血管和肢体血管,对豚鼠有剂量相关性降血压作用。白芍总甙能显著提高动物的耐缺氧能力,5-40mg/kg腹腔注射,能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小鼠常压缺氧存活时间,20mg/kg可延长减压缺氧存活时间;2.5-5mg/kg侧脑室注射可明显延长常压缺氧存活时间,表明与中枢有关;40mg/kg能减少小鼠氤化钾中毒性缺氧的死亡率,表明能直接改善细胞呼吸;H1受体阻断药氯苯那敏能显著拮抗侧脑室注射白芍总甙的耐缺氧作用,表明与H1受体有关;此外耐缺氧作用也可能与白芍的降温作用有关。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芍药提取物5mg/kg和25mg/kg腹腔注射,使大鼠血清尿素氮(BUN)显著降低,其有效成分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mg/只、2.5mg/只或5mg/只就有显著作用。白芍提取物凝聚素(agglutinins)能改善急性失血所致家兔贫血,醋酸泼尼松龙可拮抗此作用。芍药甙在体外或静脉注射,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苯甲酰芍药甙也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抗菌作用白芍的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较广。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芍在体外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芍药煎剂1:40在试管内对京科68-1病毒和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芍药中所含1,2,3,4,6-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有抗病毒活性。保肝和解毒作用白芍提取物对D-半乳糖胺和黄曲霉毒素B1所致大鼠肝损伤与ALT升高,对后者所致乳酸脱氢酶(SLDH)及其同工酶的总活性升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用鸭雏黄曲霉毒素B1解毒试验表明,白芍提取物在一定时限内有破坏黄曲霉毒素的作用。白芍乙醇提取液在体外对黄曲霉毒索B1有一定降解作用。白芍提取物250mg/kg灌胃,对小鼠T-2毒素中毒有明显解毒作用。抗诱变与抗肿瘤作用白芍提取物能干扰S9混合液的酶活性,并能使苯并汪(BAP)的代谢物失活而抑制BAP的诱变作用。没食子酸(GA)和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PGG)能使BAP的代谢物失活,PGG能抑制S9混合液的酶活性。以小鼠P-388白血病细胞实验表明白芍提取物能增强丝裂霉素C的抗肿瘤作用,此外尚能抑制丝裂霉素C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其他作用白芍成分芍药甙元酮0.04%对小鼠膈神经膈肌的神经肌肉接头有去极化型抑制作用。芍药在体外对大鼠眼球品体的醛糖还原酶(RLAR)活性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四-O-没食子酰基-6-D-葡萄糖和五-O-没食子酰基-p-D-葡萄糖川g/ml对RLAR的抑制率分别为77.6%和61.0%。芍药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可能与其对外周神经的RLAR抑制作用有关。白芍水提取物64mg/ml对大鼠胰淀粉酶活力有显著抑制作用,浓度为@16mg/m1时不影响酶活力,却可使八肽胆囊收缩素诱导的大鼠离体胰腺腺泡分泌淀粉酶的效价降低10倍,但不影响促胰液素刺激的酶分泌,表明白芍可拮抗胰腺腺泡细胞膜上的胆囊收缩素受体。白芍提取物对脑啡肽受体、a-肾上腺素受体,血管紧张素II受体,P-羟基-P-甲基戊二酸辅酶A、补体系统、胆囊收缩素和嘌吟系统转化酶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芍药提取物25mg/ml对化合物48/80诱导的肥大细胞组胺释放有明显抑制作用[1]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宜:血虚阴虚之人胸腹胁肋疼痛,肝区痛,胆囊炎胆结石疼痛者宜食;泻痢腹痛,妇女行经腹痛者宜食;自汗易汗盗汗者宜食;腓肠肌痉。归经:肝、脾经。三、黄牡丹别名:富贵花汉语拼音:huangmudan拉丁植物名:Paeoniadelavayivar.lutea(Franch.)Finet.EtGa.来源:毛茛科或牡丹科。生长环境:生长于林下、灌木丛中。资源分布:云南、四川(木里)、西藏。现状渐微品种。由于各地采根入药代中药的白芍用,近年来又采挖活植物出售,致使黄牡丹采挖过度,资源破坏严重,有濒临绝灭之危。采收:秋季采挖,切片,晒十。中药化学成分:牡丹酚(paeonol)、牡丹酚甙(paeonoside)、牡丹酚原甙(paeonolide)、牡丹酚新甙(apiopaeonoside)、芍药甙(paeoniflorin)、羟基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苯甲酰氧化芍药甙(benzoyloxypaeoniflorin)及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rin)[3]药理作用:1、抑菌作用:牡丹皮提取物在试管内对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牡丹皮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牡丹酚在试管内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亦有抑制作用。牡丹皮浸液在使馆内对铁锈色小芽孢杆菌等10种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2、消炎作用:对由鹿角菜胶、右旋糖酐、醋酸作致炎剂时引起的大鼠右足跖肿,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口服牡丹酚对右旋糖酐与醋酸性足足跖肿胀的抑制作用更强;牡丹皮甲醇提取物及水溶部、正丁醇提取物与硅胶层析得的芍药甙衍生物部分,均对大鼠足跖鹿菜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牡丹酚磺酸钠对大鼠甲醛性关节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牡丹皮乙醇提取物对蛙心有洋地黄样作用。4、对中枢的作用:牡丹酚可使动物自发活动明显减少,并随剂量加大而作用增强;对咖啡因引起的小鼠自发活动的增加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解热作用:牡丹酚与氨基比林一起使用,能明显降低小鼠直肠温度,牡丹酚随剂量增大而降温作用加强;伤寒疫苗静脉注射引起小鼠发热,口服牡丹酚有明显的解热作用。6、抗惊厥作用:牡丹酚对大鼠最大电休克的强直性痉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牡丹酚、眠尔通均能明显抑制戊四氮引起的强直,但对其引起的痉挛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牡丹酚尚能使戊四氮致死的时间延长;烟碱诱发的小鼠产生痉挛,大多数出现强直,牡丹酚与苯巴比妥均明显抑制强直作用,并使致死时间延长,但对烟碱诱发无影响。7、对血液成分的影响:牡丹皮提取物及芍药酚能抑制环氧化酶反应,使血栓素A2的合成减少,从而具有抗凝血作用。8、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牡丹皮甲醇提取物、牡丹酚、正丁醇可溶部分及可溶部分分离得到的单萜甙类,能增强雄小鼠肝脏枯否氏细胞吞噬碳粒的作用,增强腹腔浸出液的细胞数;与阳性对照药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剂酵母多糖一样,能明显缩短体内碳粒子廓清时间。9、对子宫及胃肠平滑肌的影响:喜马拉雅山产的牡丹热的浸液对各种动物子宫均有兴奋作用。10、毒性作用:牡丹皮及牡丹酚有小毒⑸。主治: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痼瘕,痈疡,扑损⑷。归经:心、肝、肾经。四、紫牡丹别名:野牡丹汉语拼音:zimudan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eoniarockii(S.G.Haw&L.A.Laeuner)T.HongetJ.J.Li[P.suffruticosaAndr.var.papaveracea(Andr.)Kerner]。来源:毛茛科。生长环境:生于山坡、林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