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上海市同济大学一附中高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上海市同济大学一附中高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上海市同济大学一附中高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是《英国社会各阶层(职业)1560—1700年识字率变动趋势分类统计表》(表中数据为具备识字能力的成员占该阶层(职业)全部成员的百分比)。这一变动趋势阶层(职业)年代1560年1700年贵族、绅士、教士100%100%商人、律师、政府官员100%100%(伦敦)店主、制造业者60%90%(乡村)店主、制造业者30%60%农场主(含自耕农)50%75%农牧业雇工和佃仆15%15%茅舍农(含牧民)20%20%A.说明社会上层政治地位稳定B.表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C.有利于英国生产方式的变革D.反映出英国基础教育已普及2.1963年,国家科学编制委员会制订了《1963年一1972年十年科学技术规划》,该文件由重点项目、农业、工业等六大部分组成,确定了三百七十四项重点研究实验项目和三千一百多个中心问题,并提出了十二条具体措施和管理办法。这一做法A.反映出“左”倾冒进思想仍十分严重B.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C.严重地分散了我国的科技研究力量D.推动国防科技向民用科技转变3.据统计,在清末72家民族工业企业中,上海38家,广州8家,福州4家。上海自1849年至1911年,各类各级新式学校有259所;各类中外文报刊达60多种。材料可以表明A.租界推动了上海市政现代化进程B.上海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贸易金融中心C.租界对上海社会发展的双重影响D.上海走在近代经济文化现代化的前列4.观察下图,其转变最早可能出现在A.18世纪末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70年代5.“续增条约画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各口章程比例,画一无别。”以上文字当出自: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6.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知杭州。刚上任不久,杭州大旱,随即“湿疫”疫情四起。他带头并号召富豪捐款修建名为“安乐坊”的医院,“作饘粥,药饵,遣吏挟医,分方治病,活者甚众。”(《续资治通鉴长编》),可见A.宋代各种疫情灾害频发 B.宋皇室对疫情不闻不问C.政府主导抗击湿疫疫情 D.宋朝开始中药治疗疫疾7.1953年,毕加索根据斯大林年轻时的照片创作了《斯大林画像》。苏联和法国的共产党人指出,虽然毫不怀疑毕加索对劳工阶级的认同,但“作为斯大林同志特点的至高无上的善良和高贵通通不见了。”以上材料可用于说明A.现代派绘画反传统的特点 B.意识形态对抗呈白热化C.斯大林个人权威开始动摇 D.现实主义艺术仍占主流8.某同学制作抗战前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的网页,设置了“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三个栏目。如果要补充一个同类栏目,最恰当的是A.平型关大捷B.百团大战C.淞沪会战D.滇缅战役9.斯大林1930年3月2日在《真理报》发表了《胜利冲昏头脑》一文,批评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违反农民自愿原则的过火行为,严厉指出:“某些同志被胜利冲昏头脑,失去了理智和冷静的眼光。我指的不仅是地方工作人员,而且是个别省委工作人员和个别中央委员。”斯大林的这一做法A.彻底终止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B.失去了苏联广大农民信任与拥护C.有利于纠正集体化运动中的错误D.促进了集体化运动健康稳定推进10.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主要是为了时间外交活动上午10:OO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秋普芳上午11:OO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下午13:OO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下午16:50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A.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降会议的顺利召开B.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C.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D.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缅会谈11.《工厂游记》一书针对童工的劳役和剥削问题,提出国家应出钱买断私人企业,创造“国家车间”和“国家工厂”。赞同此说的是A.卢梭 B.彼得一世 C.马克思 D.罗斯福12.既是同时并存的三个部族集团,又是前后逐次更替的三个王朝。下列符合这一条件的是A.夏、商、周 B.魏、蜀、吴 C.辽、宋、金 D.辽、金、元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新中国建立后,董必武作为政务院副总理负责新中国的立法工作。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法的学说,结合我国法制建设的具体实际,提出许多独创性的见解。1956年董老在党的八大上向全党提出“党中央号召公安、检察、法院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办事”的号召。董老认为党的政策与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防止把二者对立起来,只按照法律规范办事而忽略党为保证法律实施而制定的政策,因为法本质上是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党的政策比法律更具有时代性、灵活性,且政策可以弥补法律的滞后性和原则性。他认为,培养全民的法律意识,对于健全人民民主制度,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必须对群众加强法律的宣传教育。董老在论述民主法制建设的问题时,强调了人民在法制建设当中的重要性。坚持人民主权、人民当家作主,是法制建设必须贯穿始终、坚持到底的重要原则。——摘编自陈泽平《论董必武法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内在联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董必武法学思想的主要内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必武法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4.(20分)中产阶级指的是那些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处在社会结构中间层的阶级,他们对推动社会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积极作用。材料二恩格斯在谈到商人时指出:“商人对于以前一切都停滞不变、可以说由于世袭而停滞不变的社会来说,是一个革命的要素”。春秋战国时期,“自由商人来到了这个世界,他应当是这个世界发生变革的起点”。——《资本论》第三卷,第1019页(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这个世界发生变革的”内容。材料三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材料四徽商以儒商自居,经营致富后常常资助家人读书,据“中国第一状元县”《体宁县志》载:“明代徽州56万人口,书院多达54所。中国总计800多位状元中19位产生于休宁。”这些徽州人考取功名后,往往知恩图报,庇护徽商。——摘编自纪录片《徽商》(4)依据材料四分析与“状元”相关的选官制度是什么?请指出在这一制度影响下徽州人对经商、读书、做官三者之间关系上的认识。材料五至鸦片战争,这个古老的国度不情愿地敞开了大门,中国地域人才分布,也有了新的坐标系。……国学大师胡朴安评价说,“粤人好大喜新……有能以新学说、新主义相号召者,倡者一而和者千,数日之内,全省为之相应。”——中国新闻网《聚焦科学桂冠“江浙现象”学者称仍能释放百年热量》(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学大师胡朴安所说的这种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并用至少两个史实论证他所说的历史现象。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答案解析】

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制造业者的识字率在上升,结合材料时间1560-1700,此时正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有利于技术积累,进而推动英国生产方式的变革,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题干设问,排除;工业资产阶级的崛起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选项B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农牧业群体识字率较低,可见当时并未实现基础教育普及。2、B【答案解析】

材料中是1963年一1972年我国的科技规划,从数量上来看也比较适中,还有具体的措施和管理办法,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1960年起中央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开始着手调整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经济建设领域的“左”倾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显示国防科技向民用科技转变的相关信息,另根据所学可知,80年代以前,由于特殊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更重视国防科技,排除D项。3、D【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清末……民族企业……上海……各类各级新式学校……各类中外文报刊”即可选出D项;题目中未涉及市政、金融方面的信息,故排除AB两项;题目中未涉及租界对上海社会发展的消极性,故排除C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上海经济的发展4、B【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可知,由图1的人力变为图2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这一变化最早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到19世纪末,故B项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5、C【答案解析】

材料“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等信息可知,此材料出自《北京条约》,其内容是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故C项正确;《南京条约》开放的是广州等五口为通商口岸,排除A;《虎门条约》没有涉及通商口岸的内容,排除B;《马关条约》开放重庆等四口通商口岸,排除D。故选C。6、C【答案解析】

材料反映了苏轼任杭州知府时杭州发生的“湿疫”疫情,他组织富豪捐款修建医院抗击疫情,说明政府主导抗击湿疫疫情,故C正确;材料只是体现1089年这一年的疫情和自然灾害,故A说法错误;B与材料无关;早在东汉张仲景就用中药治疗疫疾,D说法错误。7、A【答案解析】

现代主义美术是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来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依据材料“作为斯大林同志特点的至高无上的善良和高贵通通不见了”来看,毕加索的斯大林画像符合这一特点。A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意识形态的对抗,,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毕加索画像的特点,与斯大林权威动摇无关,C错误;材料未反映现实主义艺术的地位,D错误。故选A。8、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等,本题实际上考查抗日战争相关内容——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有力抵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排除,本身属于太原会战里面的内容;BD两项不符合“抗战初期,国民党”。进一步可知,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淞沪会战9、C【答案解析】

据所学可知,斯大林对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过程中出现的违背农民意愿的行为进行了批评,这有利于纠正集体化过程中的错误,促进农业发展。C正确;彻底终止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A错误;斯大林这一行为保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得到了农民的信任与支持,B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在这一行为之后苏联出现了退社行为,导致苏联再次展开集体化运动,因此过程并不稳定,D错误。故选C。10、C【答案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周恩来的活动涉及到的会议参加国来看,有苏英法和东南亚国家柬埔寨、越南,说明这次会议是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故答案为C项。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排除A项;1971年中苏关系早已破裂,中国不会与苏联会谈争取支持,排除B项;D项只涉及缅甸,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点睛: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当会议陷入僵局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11、C【答案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张建立公有制,进而消灭阶级剥削的根源。材料中的“国家车间”和“国家工厂”体现的是马克思的公有制思想主张,C选项符合题意;卢梭的主张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A选项排除;彼得一世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领域进行西化改革,使俄罗斯成为欧洲大国之一,属于封建君主,B选项排除;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非主张建立公有制企业,D选项排除。12、A【答案解析】

夏朝时期已经存在商和周的部族集团,后来商周又依次代替,故答案为A项;魏、蜀、吴是并存的三个政权,排除B项;辽被金代替,但都曾与宋并存,排除C项;辽、金、元不是并存的王朝,只是逐次更替的王朝,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内涵:明确“依法办事”的思想;正确处理党和法律关系;加强学习,提高法学理论素养;以民为本,坚持人民在法制建设中的重要性。(2)时代背景:旧中国法治基础薄弱;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人民民主法制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为建立新时代民主法制的提供了重要条件。【答案解析】

(1)内涵:由材料“公安、检察、法院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办事”可归纳为明确“依法办事”的思想;由材料“党的政策与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防止把二者对立起来”可归纳为正确处理党和法律关系;由材料“培养全民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律的宣传教育”可归纳为加强学习,提高法学理论素养;由材料“强调了人民在法制建设当中的重要性”可归纳为以民为本,坚持人民在法制建设中的重要性。(2)时代背景:结合材料中的时间及所学可知,其背景可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展开叙述。其历史因素是因为旧中国法治基础薄弱,它需要形成新时期的法制思想;其现实因素是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人民民主法制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也为新的法制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14、(1)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2)分封制、宗法制瓦解,士阶层崛起;井田制瓦解,私有制发展;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3)突破时间限制和地域限制;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4)科举制。认识:经商收入可以为读书创造条件;读书可以实现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