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理学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适应性改变概念定义好发点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下降,可伴细胞数量的减少心,肝,肾上腺,神经节细胞肥大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妊娠期的子宫,哺乳期乳腺增生实质C"可伴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T妊娠期子宫,青春期乳腺化生一种成熟的细胞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上皮,间叶,结蹄组织二,变性可逆性损伤原称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而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积蓄的现象,常伴功能低下。类型定义好发于细胞水中细胞浆内水的畜积一肝细胞气球样变肝,心,肾脂肪变脂肪细胞以外胞浆内甘油二酯畜积肝,心,肾玻璃样变细胞内结缔组织间,血管壁Pro畜积淀粉样变细胞间质蛋白质-粘多糖复合物畜积皮肤,气管,肺粘液样变细胞间质内蛋白质和粘多糖的畜积风湿病,A硬化病理性色素沉着细胞内外有色物质的畜积病理性钙化骨和牙齿外的软组织内钙盐的畜积甲旁几,骨肿瘤.心肌脂肪变性一脂肪空泡小,位于心肌细胞内,排列如串珠,肉眼无明显变化,严重时呈虎斑心改变。.心肌脂肪浸润一指较正常为多的脂肪组织出现于心肌间质内。以右室为重,常累及有房。1,细胞水肿(水变性)机理是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是因线粒体受损,ATP生成下降,细胞膜钠-钾ATP敏功能障碍,而导致细胞内钠离子和水的过多积累病理变化气球样变LM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胞浆疏松,气球样变,胞核正常好发于肝,心,肾2,脂肪变性
定义中性脂肪(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之内注意常见——肝,心肌,肾小管上皮沉积物是中性脂肪。苏丹IV,油红O染色是脂肪特异性染色剂心肌脂肪变性常累及左室内膜下和乳头肌肉眼观——横行的脂肪变性的黄色条纹,与末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3,玻璃样病变类型定义常见于细胞内玻璃样变细胞内异常蛋白质的蓄积肝,肾小管,浆C胞浆纤维结蹄组织玻璃样变(癫痕组织)F结蹄组织胶原蛋白蓄积动脉粥样硬化肾小球纤维化,硅肺细动脉壁玻璃变样(细小动脉硬化)血浆蛋白渗入血管壁高血压,DM的肾,脑,脾细小A壁Mallory小体肝细胞玻璃样,刖角蛋白在肝C浆内聚集酒精性肝病玻璃样小滴肾小管上皮原尿蛋白沉积,蛋白质漏出过多肾病综合征Susell小体浆细胞变性时,胞浆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蓄积慢性炎症4,病理性色素沉着——色素沉着于细胞内,外含铁血黄素RBC逸出,RBC在肝脾破坏,溶血 含铁血黄素是RBC的代谢产物一一提示陈旧性出血 心衰细胞——吞噬了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心衰细胞不仅仅见于心衰,还可见于肺出血脂曰褐素是细胞自噬溶酶体内未被消化的细胞器碎片残体 肝,心,肾萎缩时,正常附睾管上皮,睾丸间质,神经节C有脂褐素5,病理性钙化——骨和牙齿外的软组织内固体性钙盐的蓄积营养不良性钙化转移性钙化常继发于周部变性,坏死,异物形成吴栓,死亡虫的钙化高钙——甲旁亢,骨肿瘤,VitD上升钙代谢障碍——正常肾,肺泡,胃粘膜代谢钙磷代谢正常发生多见病因与局部碱性磷酸酶增多有关与体内钙磷代谢障碍有关排酸脏器——肾,肺泡,胃粘膜三,细胞坏死(1)坏死的概念 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细胞的坏死的基本病理改变为核固缩,核碎裂和核溶解(2)坏死的类型概念定义好发部位凝固性坏死坏死细胞蛋白质凝固,常保持其轮廓残影心,肝,肾,脾
干酪性坏死彻底的凝固性坏夕匕,结核病特征病变结核病坏疽组织坏死后合并腐败困的感染干性,湿性,气性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因酶性分解而变液态脑,脊髓纤维素样坏死坏死物可能为胶原纤维,纤维素沉积于结蹄组织中的免疫球蛋白风湿病,SLE结节性多动脉炎急进性高血压新月体性肾炎3,坏疽概念定义好发部位干性坏疽坏死后水分蒸发,腐败菌感染轻,边界清四肢湿性坏疽水分不易蒸发,腐败菌感染重,边界欠清肠管,胆曩,子宫,肺气性坏疽多合并厌氧菌感染小而狭深的开放伤口四,损伤的修复1,再生的概念再生是指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完成修复过程完全再生如果完全恢复了院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则称为完全再生再生分类生理性再生,病理性再生完全再生举例骨折愈合,肝细胞点状坏死,嗜酸性坏死2,各种细胞的再生潜能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别称持续分裂细胞静止细胞非分裂细胞定义这类细胞总在不断地增值,以代替衰亡或破坏的细胞再生情况下,这类细胞增殖现象不明显,但受到组织损伤的刺激时,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这类细胞不能进行再生或再生能力极弱再生再生能力很强再生能力较强极弱或不能再生常见细胞表皮细胞,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被覆细胞,淋巴细胞,造血细胞,间皮细胞腺体实质细胞(肝,胰,汗腺,内分泌腺)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再生能力一结缔组织C>平滑肌C,横纹肌0心肌C>神经C3,肉芽组织组成新生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肉眼观鲜红,颗粒状,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中心毛细血管(提供营养,血浆,输送炎性介质)主要细胞巨噬细胞——吞噬,分泌TNF,PDGF炎症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产生基础和胶原,肌成纤维细胞具有收缩功能功能抗感染,保护创面,修复创口,极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肉芽肿——慢性炎症瘢痕组织一一三少一多(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毛细血管少。胶原纤维多)切口——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瘢痕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充血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定义器官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的增多所致器官或组织因静脉回流受阻所致别称主动性充血,充血被动性充血,淤血原因生理或病理的因素,导致血管舒张上升静脉受压,静脉组赛,心衰后果器官组织体积增大,红润,温度升高血液淤滞,发绀,水肿分类生理性充血,炎症性充血,减压性充血肺淤血——左心衰(肺褐色硬化)肝淤血——右心衰(槟榔肝)小叶中央一静脉淤血一红小叶边缘一脂肪变一黄 大叶性肺炎一肺肉质变2,心衰细胞心衰细胞肺内m吞噬了破坏的RBC,含铁血黄素左心衰尘细胞指肺泡内的巨噬细胞吞噬了粉尘肺沉着症泡沫细胞指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吞噬了脂质动脉粥样硬化伤寒细胞指巨噬细胞吞噬了伤寒杆菌肠伤寒风湿细胞巨噬细胞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质动脉粥样硬化3,血栓形成的几个易混概念血栓形成指在活体心脏和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血栓指在活体心脏和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的固体质块栓子循环血液中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栓塞血管内出现异常物质,随血流至远处阻塞血管4,血栓形成的条件血管内皮的损伤(最重要)动脉粥样硬化血流状态的改变长期卧床血液凝固性增加高脂血症5,血栓的分类白色血栓(血小板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
发病血液较快的情况下血液缓慢的静脉血液缓慢的静脉晚期病人见于1心瓣膜,动脉2静脉血栓的头部静脉血栓的体部静脉血栓的尾部DIC微循环CAP内成分PLT+纤维素PTL+纤维素+RBC纤维素+RBC+WBC纤维蛋白肉眼灰白色液浪状与瓣膜血管壁紧连圆柱状,与BV粘连可见灰褐相间条纹红色,光滑湿润有弹性不能看见只能镜下观举例风心,感染性心内膜炎A粥样硬化受损处血栓房颤或二狭时左房球形血栓动脉瘤内的血栓容易脱落休克DIC6,血栓的结局溶解吸收刚形成不久的新鲜血栓,DIC的微小血栓可溶解吸收机化完全机化约2周(7版:2~4)部分栓塞可再通,部分恢复血流钙化长久的血栓未能充分机化者,可发生钙盐沉着形成静脉石对机体的影响——可阻塞血管,栓塞,心瓣膜变形,出血7,栓塞(1)栓子来源好发部位肺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90%)肺动脉体循环栓塞左心(80%)常见于亚急性心内膜炎左心瓣膜上的赘生物,左房血栓,心梗的附壁血栓肾脾脑栓塞7,栓塞(2)栓子来源好发部位空气栓塞静脉破裂后进入空气>100ml致死头痛肺创伤手术减压病深潜水或沉箱作业迅速浮出水面N2潴留减压病,沉箱病羊水栓塞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了肺循环(死亡80%)已发生DIC脂肪栓塞严重脂肪组织挫伤或脂肪肝挤压伤时,破裂脂肪细胞的脂滴经小静脉进入了血流股骨干骨折8,梗死贫血性梗死出血性梗死别称白色梗死红色梗死好发于动脉阻塞后淤血基础上好发器官心,肾,脾,脑肺肠特点侧支循环少双重血供或吻合支丰富第三章炎症1,炎症概述
定义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全身反应多发热和末梢血白细胞数增多(病毒及伤寒感染可下降)炎症原因生物因子最常见,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坏死组织,变态反应基本病变变质一实质为水肿,脂肪变性,凋亡,凝固坏死,液化坏死,间质细胞为黏液变性,纤维素性坏死渗出一最具特征性的变化增生一包括实质细胞,间质细胞的增生2,急性炎症(1),急性炎症渗出时血流动力学改变细动脉短暂收缩一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一血流速度下降一血流下降血管先缩后扩 WBC主动游出血管外血管通透性升高,RBC被动漏出血管外(2)WBC的游出和趋化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WBC边集,黏着,游出,趋化)①WBC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着是靠粘附分子完成的②游出方式一阿米巴运动,WBC,嗜酸性,嗜中性,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各种LC③趋化一最常见的外源性趋化因子是细菌产物。(3)炎症介质的作用血管扩张组胺.缓激肽.5-HT.PGE2.PGD2.PGF2.PGI2.NO血管通透性增高组胺.缓激肽.5-HT.C3a.C5a.LTC4.LTD4.LTE4.PAF.P物质趋化因子细菌产物.白三烯B4.C5a.中性粒细胞阳性蛋白.IL8.TNF发热IL1.IL6.TNF.PG疼痛PGE2.缓激肽组织损伤氧自由基.溶酶体酶.NO(4)炎症的分类变质性炎乙肝,乙脑渗出性炎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出血性炎增生性炎慢性炎症①急性渗出性炎类型特点好发疾病或部位浆液性炎特征为浆液渗出炎症较轻,易于消腿粘膜,浆膜,疏松结缔组织,胸膜腔,心包,关节积液F素性炎特征为纤维素蛋白原渗出-纤维素发生粘膜者-假膜性炎发生浆膜者-纤维素炎(绒毛心)粘膜,浆膜,肺大叶性肺炎,痢疾,绒毛心
化脓性炎特征为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伴不同程度组织坏死和液态形成阑尾,皮肤,皮下,肌肉,内脏,浆膜等处出血性炎渗出物含大量红细胞——血管损伤重出血热,钩体,鼠疫伪(假)膜性炎——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中性粒细胞共同形成伪膜②化脓性炎表面化脓和积脓蜂窝织炎脓肿定义是发生于黏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是局限性化脓性炎好发部位黏膜,浆膜皮肤,肌肉,阑尾皮下,内脏致病菌化脓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理特点中性粒细胞向黏膜表面渗出深部浸润不明显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迁徒性脓肿多见3,增生性炎——多为慢性炎非特异增生性炎炎症灶内主要为一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浸润主要由炎性细胞引起组织破坏,常伴明显增生特异性增生性炎(肉芽肿)巨噬细胞局部增生构成边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叫肉芽肿以肉芽肿形成为主要特征的炎症称为肉芽肿性炎结核,麻风,伤寒,风湿,梅毒,血吸虫病,异物,结节病第四章肿瘤1,肿瘤性增生和肺肿瘤性增生的区别肿瘤性增生非肿瘤性增生定义指导致肿瘤形成的细胞增殖指不一定导致肿瘤形成的细胞异常增殖特性一般是克隆性的一般是多克隆性的对机体的影响常表现为肿块,与机体不协调对机体有害通常为正常的细胞更新,防御或修复反应符合机体的生物学过程病理特点细胞增殖相对无限性消除致瘤因素后肿瘤仍能生长细胞增殖受到控制,有一定限度引起细胞增殖的原因消除后,不再继续增生2,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分化是指肿瘤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与某种正常组织的相似之处肿瘤的分化程度与其恶性程度负相关异型性指肿瘤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正常组织的差异性组织异型性+细胞异型性异型性是区别肿瘤良,恶性的重要组织学依据分级根据恶性肿瘤的分化程度,异型性,核分裂象来确定恶性肿瘤级别
工级一高分化,分化良好,恶性程度高口级一中度分化,中度恶性m级一低分化,恶性程度高分期是指恶性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播散程度TNM分期系统3,恶性肿瘤的转移途径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大多数为区域淋巴结转移,也可为“跳跃式"转移种植转移为肿瘤细胞脱落后再体腔或空腔脏器内的转移最多见为胃癌(印戎细胞癌)种植到盆腔血行转移【肿瘤常考转移途径】Krukenberg瘤种植(主要途径),淋巴道,血道胆管癌沿胆管上下浸润肺癌至右锁骨上淋巴结胃肠道肿瘤经胸导管至锁骨上LN(魏氏Vircchow)腹内肿瘤经门静脉——肝脏四肢肿瘤经体循环——肺乳癌,甲癌,前列腺癌经椎旁静脉系统骨转移4,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生长速度慢快生长方式外生性(血管瘤例外)膨胀性生长(主要)外生性,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主要)特点有包膜,不侵犯周围组织不包膜,浸润周围组织境界不清转移不转移可有转移(恶性肿瘤最主要的特征)机体影响局部压迫和阻塞,继发性改变,分必过多激素死亡,继发性改变,异位内分泌综合征,副重瘤综合征全身影响般无影响对全身影响较大,可引发转移复发完整切除后不复发早期根治不复发,中晚期易复发镜下表现细胞分化和正常细胞相近形态和正常细胞分化程度不一致组织结构与原来正常组织相似不规则,与正常组织不同5,肿瘤的命名及分类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瘤间皮瘤,神经梢瘤纤维瘤,血管瘤精原细胞瘤,骨髓瘤,无性细胞瘤黑色素瘤,尤文氏瘤,淋巴瘤病白血病,霍奇金氏病,鲍文病
母细胞瘤骨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肌母细胞瘤肾骨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其他葡萄胎6,基本概念癌前病变异常增生具有癌变倾向的病变称为癌前病变大肠腺瘤,乳腺病,溃疡性结肠炎,皮肤慢性溃疡,黏膜白斑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层,未突破基底膜的癌浸润癌已突破基底膜的癌交界性肿瘤是界于恶性和良性之间的肿瘤早期癌病变仅累及粘膜及粘膜下层者非典型增生上皮细胞异型性增生但未累及上皮全层(累及全层者为原位癌)上皮内瘤变轻度,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称为上皮内瘤变工,口级上皮内瘤变川级二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7,癌肉瘤组织来源上皮组织间叶组织发病率常见(占80%),为肉瘤的9倍少见(占20%)年龄40岁以上青少年多见部位皮肤,粘膜,内脏多见青少年多见大体形态质较硬,色灰白,较干燥质软,色灰红,湿润,鱼肉状组织特点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纤维组织增生癌细胞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纤维组织少网状纤维癌细胞间多无网状纤维肉瘤细胞间多有网状纤维间叶组织一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软骨组织胚胎性肿瘤常称母细胞瘤,如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精原细胞瘤是起源于睾丸原始生殖细胞的恶性肿瘤,不属于胚胎性肿瘤8,各病理类型肿瘤的特点病理特点好发部位鳞癌分化好的鳞癌可见角化珠或癌珠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腺癌癌细胞大小不结构等,排列成腺样胃肠,胆曩,子宫粘液癌印戎C癌。粘液积聚在癌C内,核推向一边胃,大肠实体癌爱巢为实体性,腺腔样结构乳腺,胃,甲状腺异型性高,核分裂像多见黑色素瘤生长慢,常形成溃疡,转移少,放疗敏感面部崎胎瘤含两个以上胚层的多种组织,排列错乱卵巢,睾丸9,癌与癌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Ras,myc,ret等100余中Rb,p53,APC,NF-1,NF-2等有10余种10,致癌因素类别特点+O-M-相关爱化学因素多环芳粒致癌作用特别强的是3.4苯并芘胃癌芳香组类氨基偶氮染料最早发现的致癌剂膀胱癌肝癌亚硝胺致癌性强,致癌普广。在胃酸作用下,亚硝酸盐和食物的二级胺作用合成亚硝酸胃肠道癌黄曲霉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的花生,玉米及谷物中以黄曲霉素B1致癌性最强肝癌烷化剂,酰化剂环磷酰胺,氮芥等化疗致癌第二种肿瘤物理因素离子辐射X线,y射线,业原子微粒及紫外线等,主要损伤细胞内的DNA而致各种肿瘤热辐射慢性炎症刺激,异物,寄生虫各种肿瘤11,肿瘤免疫瘤特意抗原是肿瘤细胞独有的抗原,不存在于正常细胞肿瘤相关抗原是指存在于肿瘤细胞,也存在于某些正常细胞的抗原肿瘤分化抗原是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都具有的某个方向分化有关的抗原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一,动脉粥样硬化1,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病理变化-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基本病理变化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致管壁变硬,官腔狭窄,并引起各器官的继续病变。**泡沫细胞--来源于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2,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分期病理特点指纹最早肉眼病变,位于主动脉后壁及分支开口处镜下见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泡沫细胞来源于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纤维斑块由指纹发展而来镜下见表层为大量胶原纤维玻璃样变,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组成纤维帽,纤维帽下可见数量不等的泡沫细胞粥样斑块由纤维斑块深层细胞的坏死发展而来镜下见纤维帽下大量粥样物质,胆固醇结晶和钙盐沉积
继发改变斑块内出血,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形成,血管腔狭窄3,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好发部位主要病理改变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主干>左主干,左旋支,后降支冠心病脑动脉基地动脉大脑动脉Willis环脑动脉官腔狭窄-脑供血不足-脑萎缩动脉瘤破裂出血-脑出血脑软化肾动脉肾动脉开口处,主动脉近侧端粥样斑块,狭窄-肾实质萎缩,间质纤维化动脉粥样硬化固缩二,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以细小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诊断病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血管的病理变化原发性高血压细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最易累及肾入球小A,视网膜庆良性高血压细小动脉玻璃样变恶性高血压肾脏细小动脉管壁纤维素性坏死2,良性高血压心脏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左心室代偿性肥大左心室壁增厚,可达1.5〜2.0cm(正常1.<0cm)早期向心性肥大一室壁增厚,心腔减小晚期离心性肥大-室壁增厚,心腔增大3,良性高血压肾脏的病理变化高血压-肾萎缩-肾小球,肾小管萎缩-凹陷一原发性颗粒性肾固缩--周围肾小球代偿肥大-隆起--慢性肾小球肾炎一继发性颗粒固缩肾4,良性高血压脑的病理变化高血压脑病脑软化脑出血病因脑小动脉硬化和痉挛脑小动脉硬化和痉挛脑小动脉硬化血管壁变脆病理局部组织缺血,cap通透性增高-脑水肿脑组织缺血,微硬化灶血压突然升高,动脉破裂-颅内高压-脑疝部位不定大软化灶多在脑皮质和白质小软化灶多于丘脑基底核,内曩最常见大脑白质,脑桥,小脑临表颅内压升高主征根据软化灶大小不同而异颅内压升高三主征偏瘫,昏迷,死亡备注可发生高血压危象为高血压最严重并发症三,风湿性心脏病1, 风湿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期增生期纤维化期
别称肉芽肿期愈合期病程持续1个月持续2~3个月持续2~3个月特征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Aachoff小体形成梭形瘢痕形成其他病变结缔组织基质黏膜样变性浆液纤维素渗出炎性细胞浸润心肌间质基质内蛋白多糖增多Aachoff小体形成风湿小体内的坏、夕匕细胞被吸收Aachoff小体形成形成梭形瘢痕5,心瓣膜病n病因 血流动力学 临床表现病因血流动力学5,心瓣膜病n病因 血流动力学 临床表现病因血流动力学1临床表现形成巨噬细胞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质后形成镜下单核,双核或多核(Aachoff巨噬细胞)位于心肌间质小血管附近(最常见),心内膜下,心外膜,皮下结缔组织组成Aachoff细胞+少量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纤维细胞等3,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肌炎风湿性心包炎部位心瓣膜(二尖瓣最常见)心肌间质心包特征瓣膜闭锁缘上疣状赘生物间质内出现风湿小体浆液性或纤维素性渗出其他病变瓣膜肿胀,变性,脱落间质粘液变性,F样坏死内膜灶性增厚偶有Aachoff小体1,风湿小体位于室间隔和左室后壁上部2,间质水中淋巴细胞浸润浆液性一最多心包积液纤维素一最多绒毛心心包间皮C充血脱落,增生偶有Aachoff小体4,心内膜炎风湿性心内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因A组乙型溶链草绿色链球菌脓肿无瓣膜上可形成溃疡受累二尖瓣二尖瓣+主动脉瓣(常见)累及常累及正常心瓣膜累及已发病的心瓣膜赘生物有有部位瓣膜闭锁缘上瓣膜上特点单行排列,细小半透明白色血栓大小不一,单个或多个形态不规则脱落不易脱落易脱落,形成细菌栓子细菌不含细菌含细菌组成血小板纤维素PLT+F素+菌落+炎性细胞+坏死组织
狭风湿性心内膜炎反复发作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少见左房人左房衰竭右室大一右心衰体循环淤血,梨形心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闭风湿性心内膜炎的后果业急性细菌心内膜炎左房大左房衰竭左至人球形心心尖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主狭多由风湿性主动脉炎引起左房大左房衰竭右心衰肺淤血一体循环淤血靴型心,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主闭多由风湿性主动脉炎引起左房衰竭一肺动脉高压一右心衰主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周围血管征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1,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病原菌肺炎球菌(90%),溶链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克雷伯杆菌典型病变起始于肺泡肺段或整个肺叶细支气管以肺小叶为单位灶性散布好发人群青壮年小儿和年老体弱者好发部位左肺,右肺下叶双肺下叶和北侧特点支气管不受累胸膜不受累病理变化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并发症月市肉质变,肺脓肿及脓胸(金浦)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心衰,呼衰,败血症,肺脓肿,脓胸肺肉质变—机化性肺炎,由于中性粒细胞过少,释放的蛋白酶不足以溶解渗出的纤维素被肉芽组织取代而机化。病变肺组织呈褐色肉羊外观肺褐色硬化—慢性肺淤血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较大支气管-小支气管黏液-纤毛排送系统受损纤毛柱状上皮变性坏死,再生的杯状细胞,鳞化黏膜下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管壁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浆细胞)管壁平滑肌断裂萎缩,骨化细支气管炎及周围炎为慢支反复发作的结果,为COPD的病变基础临床病理联系咳嗽咳痰,多为白色黏液泡沫痰喘息,哮鸣音,干湿性啰音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老慢支一一肺气肿一一肺心病三,阻塞性肺气肿1, 肺气肿的类型2, 肺气肿(1)间质性肺气肿
(2)肺泡性肺气肿a腺泡中央型肺气肿b腺泡周围型肺气肿c全腺泡型肺气肿遗传性al-抗胰蛋白酶缺乏——全腺泡型肺气肿3, 肺气肿的病理改变肺肺体积增大,柔软而缺乏弹性肺泡肺泡扩张,相邻肺泡融合成较大的曩腔肺泡间隔变窄,断裂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床数量减少间质间质内肺小动脉内膜纤维性增厚,管腔狭窄四,硅肺1,病因及基本病理变化SiO2尘粒>5um不易吸入肺内,不易致病<5um不可进入肺部,沉积在肺泡管分支处,被巨噬细胞吞噬而发病1~2um致病性最强基本病理变化硅结节+肺弥漫性纤维化早期:吞噬硅尘的巨噬细胞(细胞性硅结节)分布在肺纹。晚期:结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胶原性硅结节)Sio2+H2O--硅酸-溶酶体破坏-巨噬细胞崩解2,并发症肺结核(3期硅肺的肺结核发生率7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部感染,阻塞性肺气肿,自发性气胸五,肺癌1,肺癌分类及特点鳞状细胞癌腺细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占比30%~50%30%~50%20%~25%10%~15%%占中央型80%~85%占周围型60%特点多有吸烟史,男性肿瘤生长缓慢,易被纤支镜发现角化珠为其他特征预后较好常累及胸膜女性多见预后较差常具有内分泌功能生长迅速预后极差生长迅速易血行转移2,基本概念小细胞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内的嗜银细胞(Kulchitsky)分泌SHT一支气管痉挛”车发心速,水样腹泻,皮肤潮红特性——二最(恶性程度最高,分化最低,化疗效果最好)隐性肺癌痰C学检查阳性,临床及X线检查阴性,无淋巴结转移者手术标本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支气管粘膜原位癌或早起浸润癌瘢痕癌肺腺癌中心区有纤维化或瘢痕灶,并有大量碳末沉着中央型早起肺癌发于段以上气管,不突破外模,未浸及肺实质无LN转移周边型早起肺癌在肺组织内成结节状,直径<2cm,无局部淋巴结转移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一,消化性溃疡溃疡分四层炎症性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坏死性为最表层,由一薄层纤维素性渗出物和坏死的细胞碎片覆盖肉芽组织层新鲜的肉芽组织瘢痕层由肉芽组织变成纤维瘢痕组织(底部有增值性动脉内膜炎)并发症出血(最常见),穿孔,幽门梗阻,恶变(最少见)二,病毒性肝炎1, 基本病理变化——变质(为主),渗出,增生变性一坏死.胞浆疏松化一水样变(细胞水中)一气球样变一溶解性坏死.脂肪变一无脂肪坏死(仅丙肝可脂肪样变).肝细胞嗜酸性变一嗜酸性坏死坏死各种类型炎细胞浸润以LC,单核细胞最多见,慢性炎症时有较多浆细胞间质增生性反应Kupffer细胞增生肥大,间叶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生肝细胞再生肝细胞水肿一气球样变一溶解坏死一液化性坏死一灶状坏死2,肝细胞坏死类型嗜酸性坏死由嗜酸性变发展而来,为单个死亡,细胞凋亡普通型肝炎溶解性坏死最常见坏死,属液化坏死,多由气球样而来重型肝炎点状坏死每个坏死灶累及1~几个肝C,散在的灶性坏死普通型肝炎碎片状坏死带状坏死,多为肝小叶周边界板的坏死,崩解慢性肝炎桥接坏死肝细胞带状坏死的融合,慢性肝炎特征性改变中重度慢性大片坏死桥接坏死融合成片重型肝炎3,临床病理特点急性普通型肝炎慢性普通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坏死类型点状坏死点状,灶状碎片状,桥接大片坏死大片坏死再生完全再生少量再生不明显结节状再生炎性浸润轻度慢性炎性C浸润大量炎性C浸润明显炎性浸润肝脏大小肿胀,质软无变化,或略增高缩小(左叶为甚缩小肝脏被摸紧张稍紧张皱缩,黄/红色皱缩,黄绿色三,门脉性肝硬化1,病因病毒性肝炎我国占77%(HBV,HCV)酒精性欧美占60%~70%,酒精性肝硬化可见Mallory小体营养不良去蛋氨酸/胆碱食物一脂肪肝一肝硬化毒物中毒CCI4,黄磷,肝炎(HBV)一肝硬化(坏死后性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一肝癌2, 病理变化假小叶一特征性(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包绕的肝细胞结节)肝索排列紊乱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有两个以上可有慢性炎细胞浸润可见汇管区,假小叶内小胆管增生四,食管癌早期食管癌中晚期食管癌好发部位中段>下段>上段同左定义侵犯黏膜或黏膜卜层的癌未侵犯肌层,无淋巴结转移者癌肿穿破黏膜下层侵犯肌层肉眼观黏膜轻度糜烂或表面呈颗粒状微笑的乳头状髓质型(最多见),溃疡性,缩窄性绝大多数为鳞癌鳞癌(90%),腺癌,燕麦小细胞癌,腺棘皮癌1临床表现无明显症状进行性吞口醒难确诊方法食管拉网脱落细胞学检查(普查)食管镜+活组织检查五,胃癌早期胃癌中晚期胃癌(进展期胃癌)定义指癌组织浸润仅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微小癌,小胃癌,一点癌指癌组织浸润超过黏膜卜层或浸润胃壁全层肉眼观隆起型,表浅型,凹陷型(最常见)息肉性或草伞型,浸润性溃疡性(最常见)镜下观原位癌,高分化管状腺癌,乳头状癌,未分化癌少见多为腺癌其次为腺棘皮癌,鳞癌
微小胃癌直径<0.5cm的胃癌小胃癌直径0.6~1.0cm的胃癌七,肝癌肉眼分型组织学类型巨快性——肿瘤体积巨大,右叶多见多名结节性一最常见癌名结节散在,大小不等弥漫性——弥漫分布于肝内,无明显结节,少见肝细胞癌90%胆管细胞癌5%混合性肝癌5%第8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1,霍奇金淋巴瘤的WHO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经典型名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富于淋巴细胞型淋巴细胞较少型代号NLPHLNSMCLRLD占HL5%最多见20%~50%少见最多见好发<35男性年轻女性老年男性老年人预后极好较好较好好差合并不伴EB感染常伴EB感染40%伴EB感染常伴HIV感染肿瘤细胞爆米花细胞陷窝细胞镜影细胞单核变异性R-S单核或镜影细胞多形性变异型瘤细胞免疫表型CD15-CD10+CD20+CD19+表达B细胞CD15-CD30+CD45-不表达B或T细胞分化抗原CD15+CD30+CD45-不表达B或T细胞抗原CD15+CD30+CD45-CD20-CD15+CD30+CD45-不表达B或T细胞抗原病理特点缺乏镜影细胞肿瘤呈结节状排列肿瘤细胞与各种炎细胞混合存在大量反应性淋巴细胞存在淋巴细胞极少大量R-S细胞2,非霍奇金淋巴瘤9种-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发病率NHL20%~30%(最常见)NHL10%~13%占B细胞淋巴瘤7%~8%来源B细胞性B细胞性B细胞性恶性程度高度恶性惰性低度恶性病理特点单一形态的肿瘤性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瘤细肿瘤细胞结节状生长肿瘤性滤泡由中肿瘤细胞常见于反应性淋巴滤泡套区外侧,瘤细胞
胞核圆形,核仁清晰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组成为中心细胞样细胞免疫表型CD19.20CD79a表面LgCD19.20.10表面lgCD19.20CD79aCD22遗传学Bc1-6基因突变,t(14;18)Bc1-6,Bc1-2t(14;18)t(11;18)(q21;q21)好发年龄老年男性,平均60岁中年人成人,60岁左右1临床表现淋巴结迅速增大结外肿块可累及肝脾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腹股沟淋巴结常见常累及脾胃肠道黏膜最常受累其次为眼附属器,皮肤,肺治疗强化治疗约60%~80%患者完全缓解强化治疗不会改善病情预后较好抗肿瘤治疗可获长期缓解预后良好2,非霍奇金淋巴瘤9种-2前体B/T细胞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占儿童白血病的80%不少见在老年人中常见来源B,T细胞性B细胞性B细胞性恶性程度高度侵袭性惰性恶性病理特点肿瘤性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被膜和结外软组织,核染色质呈点彩妆小LC弥漫性增生浸润前淋巴细胞聚集成“假滤泡"骨骼系统多发性溶骨性改变常累及脊柱,肋骨,颅骨免疫表型TdT,CD10B和T细胞抗原CD19.20B细胞抗原CD38.CD138,CD79aCD19-CD20-遗传学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染色体缺失:13q1214,11q,17q和12q三体染色体结构和数量异常染色体丢失好发年龄小于15岁大于50岁50~60岁1临床表现贫血粒细胞1PLT1淋巴结脾肿大,纵膈肿块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肿瘤性浆C器官浸润,LT尿中Bence-Jones蛋白阳性治疗对化疗敏感预后差异很人预后差异较大2,非霍奇金淋巴瘤9种-3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覃样霉菌病发病率占NHL的15%占NHL的15%少见来源T细胞性NK/T细胞性T细胞性恶性程度侵袭性或高度侵袭性侵袭性低度恶性病理特点免疫表型CD2CD3CD45ROCD43CD2,CD45ROCD56CD3,4,45RO,8-,30-遗传学TCR基因重排多种染色体畸形(6Q缺失)好发年龄60~70岁男性40岁前后40~60岁1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淋巴结肿大结外病变最长累及鼻腔(鼻咽和鼻窦)皮肤湿疹样病损治疗预后差异大预后与1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病变局限于皮肤者疗效好肿瘤类型免疫学标记肿瘤类型免疫学标记B细胞CD10,CD19,CD20,表面IgT细胞及其肿瘤CD2,CD3,CD4,CD7,CD8NK细胞CD16,CD56髓系,单核系CD13,CD14,CD15,CD64造血干、祖细胞CD34早期髓系HLA-DRCD10+为滤泡生发中心的标记,不是最佳答案。CD20+为成熟B细胞标记3,BurKitt淋巴瘤1964年Epstein首先从非洲儿童BurKitt淋巴组织中分理出EB病毒BurKitt淋巴瘤具有明显地方流行性HD患者血清中有高价EB病毒抗体HD患者淋巴组织培养,可见EB病毒颗粒20%HD的R-S细胞中可找到EB病毒(1)BurKitt淋巴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淋巴瘤多发于儿童和青年,男多于女肿瘤常首发骨骼(颌骨,颅骨),腹腔器官和CNS外周淋巴结一般不累及外周淋巴结和脾,很少发生白血病颌面部畸形NS侵犯脑月膜或脊髓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肝肠,肾等特点B淋巴细胞型,恶性程度高,小无裂细胞型第九章免疫性疾病一、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是指由机体自身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破坏,损伤自身的组织和细胞成分,导致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的原发性免疫疾病
根本机制免疫耐受性的终止和破坏免疫耐受丢失及隐敝抗原的暴露机体对自身抗原处于耐受状态遗传因素SL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均有家族史微生物因素细菌,支原体,病毒激素多见于女性——女性激素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有足进作用3,艾滋病的病理变化1),淋巴组织的病理变化淋巴滤泡增生一生发中心活跃一网状带破坏一网状带消失一淋巴结结构消失一纤维化,玻璃样变 满天星现象 CD4+下降浆细胞浸润T细胞下降淋巴细胞消失2),继发性感染与肿瘤多发性机会性感染是本病的另一特点,多为混合感染或随机感染由于严重的免疫缺陷,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往往轻而不典型肺抱子虫70%~80%的患者可经历一次货多次肺抱子虫感染约50%病人死于肺抱子虫感染机会感染弓形虫,新型隐球菌——导致脑炎或脑膜炎巨细胞病毒,乳头瘤空泡病毒——导致进行性多灶白质脑病HIV——导致脑膜炎,亚急性脑病,痴呆Kaposi肉瘤最常见,约30%发生Kaposi肉瘤其他常伴淋巴瘤3),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植免疫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发病率少见较常见较常见发病时间移植后数mln至数h为治疗者一移植后数天内 经治疗者——数月或数年多由急性排斥反应延续而来病因受者血循环中已有供体特异性HLA抗体存在,或受者,供体ABO血型不符有关急性血管型排斥反应(2)急性细胞型排斥反应(4)常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移植器官的损害本质3型变态反应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不定性病理特点急性小动脉,血栓形成和因而引起的组织缺血坏死为特征间质内单个核细胞浸润亚急性血管炎血管内膜纤维化第十章泌尿系统疾病1,急性肾炎与急进性肾炎
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病史1~4周前乙型溶血性感染可有前驱感染史多发多见于儿童工型青少年口及0型老年特点急性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表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一过性肾功能减低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短期内肾功能衰竭肉眼肾脏肿大,大红神,蚤咬肾肾脏肿大,色苍白,点状出血病理Cap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增生壁层上皮增生+单核C渗出形成新月体电镜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新月体免疫病理IgG,C3颗粒状沉积工型IgG,C3线性沉积,口型免疫复合物颗粒状沉积m型无沉积2,肾疾病大体特点大红肾急性肾炎大白肾脂性肾病,膜性肾病,膜性增生性肾炎,新月体肾炎蚤咬肾急性肾炎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高血压肾病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慢性肾炎A粥样硬化性固缩肾动脉粥样硬化不规则瘢痕肾慢性肾盂肾炎3,肾病综合征-1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小球病别称脂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膜性肾病特点弥漫性上皮细胞足突消失基底膜正常肾小球基膜增厚肾小球增生,系膜基质增高Cap壁弥漫性增厚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特点儿童最常见的肾病综合征占10~20%成人最常见的肾病综合征光镜肾小球基本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脂质沉积系膜增生,系膜基质增高基膜增厚呈双轨状早期肾小球基本正常肾小球Cap壁弥漫性增厚电镜无免疫沉积物基底膜正常弥漫性脏层上皮足突消失工型系膜区和内皮下沉积口型;基底膜致密层带状车技(致密物沉积病)沉积物之间钉状突起基底膜明显增厚足突消失免疫免疫荧光阴性工型C3颗粒状沉积口型C3沉着Lgg和C3沉积于基底膜颗粒状荧光4,肾病综合征一2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特点部分肾小球的部分小叶发生硬化弥漫性系膜C增生及系膜基质增高好发人群青少年男性青少年男性
发病率占肾病综合征5%10%占肾病综合征30%光镜病变局灶性分布肾小球部分毛细血管袢内系膜基质增高基膜塌陷,严重者官腔闭塞弥漫性系膜C增生及系膜基质增高电镜弥漫性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部分上皮细胞从肾小球基膜剥脱弥漫性系膜C增生及系膜基质增高系膜区见电子致密物沉积免疫荧光IgM和C3沉积IgG和C3沉积或阴性1临床表现大部分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少数表现为蛋白质肾病综合征,无症状蛋白尿,血尿5,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颗粒状固缩肾(不对称)颗粒状固缩肾(对称)目^肾乳头委缩,肾盏肾盂因收缩而变形周围脂肪组织增多肾间质不规侧纤维化,炎细胞浸润规则纤维化,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球1)早期无变化2)小动脉玻璃样变,硬化3)晚期纤维化,玻璃样变4)病变轻的地方扩张代偿1)原先肾炎的病变2)小动脉玻璃样变,硬化3)最终肾小球玻璃样变,纤维化4)病变轻的地方扩张代偿肾小管委缩,病变轻的地方扩张代偿胶样管型委缩,病变轻的地方扩张代偿第十一章生殖系统与乳腺疾病1,子宫肌瘤1),组织学类型鳞癌最常见,好发于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交界处,即异性带原位癌一累及上皮全层,为穿透基底膜早期浸润癌一浸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5mm浸润癌一浸润深度超过基底膜下5mm腺癌分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3型2)子宫颈癌扩散转移直接蔓延淋巴道最常见最重要转移途径,首先至子宫旁淋巴结血道转移较少见,晚期可转移至肺,骨,肝2,滋养层细胞疾病(1)葡萄胎浸润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别称水泡状胎块恶性葡萄胎绒癌发病任何年龄<20和>40岁多<20岁和>40病变性质良性,肺肿瘤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
妊娠关系异常妊娠继发于葡萄胎葡萄胎,流产,正常妊娠滋养层C不同程度增生异型性很小高度增生有一定异型性异常增生,异型性显著绒毛结构水泡状容貌不侵入肌层水泡状绒毛侵入子宫肌层无绒毛结构绒毛间质有绒毛,间质高度水肿有绒毛,间质高度水肿无绒毛间质间质血管间质血管消失或少量无血管间质出血坏死少见常见极常见转移灶无少见肺(90%)脑阴道壁3,乳腺癌•乳腺癌是来自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元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与雌激素,家庭遗传倾向,环境因素,长时间大剂量接触放射线有关,•约20%的遗传性乳腺癌患者中可查见突变的BRCA—1基因1)组织学类型 ,一粉刺癌.•-导管内原位癌V分粉刺导管癌{非浸润性癌J I乳头Paget病伴导管原位癌I小叶原位癌浸浸润性导管癌70%浸润性癌V浸润性小叶癌」特殊类型癌一乳头Paget病伴导管浸润癌,髓样癌,粘液癌2)原位癌=导管内原位癌+小叶原位癌导管内原位癌小叶原位癌发生率高(占所有乳癌20—25%)低癌细胞局限在导管内局限在小叶腺泡内,小,同心圆排列基底膜未突破基底膜未突破基底膜,癌灶中央无坏死粉刺癌——属于导管内原位癌大体癌块较大,易于触诊,位于乳腺中央50%,切面可见导管内挤出粉刺样物为其特点LM中央大片坏死一特征癌细胞大,多形性,胞浆嗜酸性3)浸润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发病率高(占所有乳癌70%)低(占所有乳癌5%)来源是导管内癌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是小叶内癌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肉眼观界限不清,质硬乳头下陷一累及大乳管桔皮样外观一累及真皮淋巴管界限不清,质硬LM癌细胞排列成巢状,腺管可有可无纤维间质多少不定,丽坏死癌细胞小,排列成单行,线状
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疾病1,单纯性甲状腺肿增生期胶质结节期别称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肉眼观弥漫性对称性中度增大表面光滑<150g甲状腺功能正常弥漫性对称性显著增大表面光滑200~300g半透明胶冻状不对称结节状增大结节大小不一多无包膜可出血坏死钙化光镜滤泡增生呈立方或低柱状伴小滤泡和小假乳头形成胶质多,间质充血部分上皮增生可有小滤泡或假乳头形成滤泡腔扩大内有大量胶质贮积部分滤泡上皮增生小滤泡形成有胶质贮积结节大小不一2,甲癌乳头状癌滤泡癌未分化癌髓样癌发生率60%20%15%7%好发年龄30~45岁F50岁左右70岁左右恶性程度低中高中颈LN转移早10%早50%可有远处转移少33%有迅速可有预后最好5Y>90%较好差1~3cm较差肉眼2-3cm圆形,无包膜,可坏死结节状,包膜不完整,质软不规则,无包膜,常出血坏死单发或多发假包膜,质软光镜核呈毛玻璃样间质内有砂粒体不同分化程度的滤泡,异型性小细胞,梭形C巨细胞,混合性电镜胞浆内有神经分泌颗粒免疫组织3,糖尿病胰岛素变1型DM—早期为非特异性胰岛素晚期B细胞颗粒脱失,空泡变性,坏死,消失2型DM—早期病变不明显,晚期B细胞减少血管病变毛细血管和细,小动脉内皮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肾脏病变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弥漫性肾小球硬化,肾乳头坏死视网膜微小动脉瘤和视网膜小静脉扩张,继而渗出,水肿,微血栓形成神经系统周围神经可因血管病变引起缺血性坏死或症状,脑细胞广泛变性第13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原体细菌(脑膜炎双球菌)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寄生部位病人和带菌者的咽部中枢神经系统传染源病人,带菌者病人,家属
传播途径呼吸道直接传染通过媒介(蚊)传染特征化脓性炎症变质性炎症发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青少年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病损部位脑脊髓膜(软膜,蛛网膜)月脑实质(神经兀),脑膜变化轻微病理改变脑脊髓膜,血管高度充血扩张蛛网膜下腔灰黄色脓性渗出物以额顶叶最明显脑脊髓膜,血管高度充血扩张脑回变宽沟变浅,顶叶丘脑最明显可见软化灶(特征性)炎症表现蛛网膜下腔脓性渗出炎细胞浸润脑脊膜血管充血扩张变质一神经C变性坏死,筛状软化灶渗出一血管充血扩张,血管套形成增生一胶质细胞增生1临床表现脑膜刺激征明显颅压增高症脑脊压增高,蛋白增高,脓C+。败血症表现,皮肤瘀斑脑膜刺激征不明显(神经损伤为主)上下位神经兀损伤症状脑组织水肿时,颅压可增高脑脊液细胞数增多后遗症脑积水,颅神经受损,脑底脉管炎致官腔阻塞痴呆,言语障碍,肢体瘫痪,路神经麻痹,脑疝变质性炎——乙肝,乙脑,阿米巴病流脑——主要损伤脑膜,脑实质损伤轻(脑膜下,脑沟回中可见脓性渗出液)乙脑——主要损伤脑实质,脑膜损伤轻(可见软化灶,甚至液化灶)病理现象见于淋巴细胞套(血管套)淋巴细胞围绕脑实质高度扩张充血的血管乙脑卫星现象>5个少突胶质细胞围绕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乙脑噬神经细胞现象小胶质细胞吞噬坏死的脑实质神经元乙脑第14章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一,结核病1,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结核结节骨髓发育]进入血液 郎罕巨噬细胞单核细胞 ”停停留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科无尿护理
- 语言送给蛤蟆的礼物
- 硬式内镜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 自我时间管理培训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 高中一年级必修一化学笔记总结模版
- 汽车行业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综述: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业绩增长行业盈利能力复苏191mb
- 宝宝感冒护理指南
- 三晋卓越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质量检测卷(25-X-635C)地理(B)
- 资料员工作总结模版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10-04-02 保健按摩师 人社厅发202332号
- 保险三方赔偿协议书范文模板
- 逻辑学导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明清家具完整版本
- 100以内退位减法竖式计算练习题200道(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鼻出血的护理课件
- 高考志愿填报师资格新版考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PEP)2024年小升初英语试卷(含答案)
- Unit 8 Why do we like birthdays(单元测试)- 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年首届全国标准化知识竞赛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