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022年上海松江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用名师点拨卷V答案详解版(3套版)_第1页
2022年06月2022年上海松江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用名师点拨卷V答案详解版(3套版)_第2页
2022年06月2022年上海松江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用名师点拨卷V答案详解版(3套版)_第3页
2022年06月2022年上海松江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用名师点拨卷V答案详解版(3套版)_第4页
2022年06月2022年上海松江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用名师点拨卷V答案详解版(3套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06月2022年上海松江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用名师点拨卷答案详解版(3套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综合模拟押题-全考点(共125题)1.126,65,28,(

),2

A.9

B.8

C.6

D.3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数列,每项数据皆在幂次数附近波动,考虑幂次修正数列。

第二步,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

底数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3+(-1)=2;指数数列和修正数列分别为3和1的常数列。

所求项为2³+1=9。

因此,选择A选项。

2.网络不但可以让人们和老朋友联络,还可以让人们认识许多新朋友,但网络游戏都会妨碍人们沟通能力的提升,因为人们花费了更多时间在网络游戏上,而不是与朋友沟通联系上,所以说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络游戏上的人比其他人的沟通能力弱。

下列最有可能是上述陈述的假设的是:

A.不玩网络游戏的人会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与人交流

B.即使不玩网络游戏,人们还是有许多其他的消遣方式

C.除了网络游戏,看小说或者电视剧也会阻碍人们沟通能力提升

D.网络游戏并不是一无是处,它能够锻炼思维,活跃头脑,缓解压力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假设”,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花费大量时间在网络游戏上的人比其他人的沟通能力弱。

论据:网络游戏都会妨碍人们沟通能力的提升,因为人们花费了更多时间在网络游戏上,而不是与朋友沟通联系上。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补充前提。利用否定代入,即不玩网络游戏的人也没有很多时间用于与人交流,说明不管玩不玩游戏,都没有什么时间与人交流,那么沟通能力都弱,因此无法得出玩游戏的人比其他人的沟通能力弱的结论,论点不成立,该项是前提。

B项:无关选项。指出人们有很多消遣方式,与网络游戏是否会妨碍人们沟通能力的提升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增加论据。指出除了网络游戏,还有其他阻碍人们沟通能力提升的消遣方式,说明网络游戏确实会阻碍人们沟通能力的提升,对论据具有加强作用。若利用否定代入,即如果看小说或者电视剧不会阻碍人们沟通能力提升,与网络游戏是否会阻碍人们沟通能力提升无关,论点仍成立,该项不是前提,排除。

D项:无关选项。指出玩网络游戏的好处,与网络游戏是否会妨碍人们沟通能力的提升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似,优先考虑样式规律。观察发现,第一组图形中的第三个图形由前两个图形相加后去掉中间的小黑点,再逆时针旋转45度得到;第二组图形应用此规律,故?处应选择由前两个图形相加后去掉中间的小三角,再逆时针旋转45度得到的图形,只有B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B。4.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是指企业获得一定的市场优势地位后,滥用这种地位,对市场中的其他主体进行不公平的交易或排斥竞争对手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是:

A.在某地食用油市场占有率达55%的甲公司,要求当地某超市在购物车上为其免费做广告,遭到超市拒绝,甲公司停止向该超市供货

B.在某市打火机市场占有率达70%的甲、乙二厂,为缓解由于市场经济不景气导致的销售量严重下降,就限定生产数量和销售价格达成协议,造成很多小厂家破产

C.某市电力公司称很多用户的电表不准,要求用户必须购买该公司指定的几种品牌的电表,经查,电力公司与指定品牌的生产厂家并无利益关系

D.甲公司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方式取得对其他许多经营者的控制权,使自己该地的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通过一定的市场优势地位后,滥用这种地位;

②对市场中的其他主体进行不公平的交易或排斥竞争对手。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甲公司对于超市的单方面要求,并非交易,甲公司与超市也并不属于竞争对手,不符合“对市场中的其他主体进行不公平的交易或排斥竞争对手”,不符合定义;

B项:甲、乙二厂协议限定生产数量和销售价格,通过这种价格垄断造成很多小厂家破产,体现了滥用市场优势地位,不公平的“排斥竞争对手”,符合定义;

C项:电力公司与指定品牌的生产厂家无利益关系,说明电力公司的行为并非滥用优势市场地位“排斥竞争对手”,不符合定义;

D项:甲公司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方式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这是合法正当的竞争方式,没有利用“市场优势地位”进行“不公平的交易或排斥竞争对手”,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5.宝石颜色有三个影响要素,即光源,宝石和观察者。不同的光源具有不同的光谱能量分布,因而照射到宝石上会使宝石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宝石由于自身内部的致色离子对光源光波的选择性吸收、反射、透射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对于观察者而言,虽然人眼具有对可见光的灵敏分辨力,但对具体波长可见光的感知是因人而异的,也就是说,对同一宝石品种与观察者来说,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宝石颜色会随照明光源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B.标准光源的选定对宝石颜色平均尤为关键

C.提高观察者对可见光的灵敏分辨力十分必要

D.选择透光性好的宝石能获得更高的市场利润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根据横线前“也就是说”可知,横线处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文段开头讲宝石颜色与三个因素有关。后通过并列结构详细讲光源、宝石、观察者对宝石颜色的影响。因此,基于“对同一宝石品种与观察者来说”这一前提条件,横线处应该体现出“光源对宝石颜色的影响非常重要”这一含义。

第二步,对比选项。B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仅陈述宝石颜色随光源的不同而改变这一事实,并未体现出在“同一宝石品种与观察者”情况下,光源就显得重要的意思。C项和D项:未包含核心话题“光源”。

6.中国传统哲学着力通过对自然的深入探究,寻求人与自然的相统一。(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概述知识。

第二步,中国传统哲学的理想人格论代表和彰显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关注和追求的重点首先并非是人对外在自然、外在世界的认知和作用,而是对人自身心性的求索和修炼;并非是向外寻找人与自然或存在者与“存在”相统一的中介,而是从人自身内部来探究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道”的统一。

因此,本题错误。

7.法国人谈起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国文学,总忍不住用一种轻蔑的口吻说:“你们喜欢《茶花女》。”在法国人眼里,喜欢大仲马还算有些品味,毕竟他有一部《基督山伯爵》,有《三个火枪手》。小仲马有什么呢?只不过写了一个交际花而已。法国文学是法国人的骄傲,在世界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仅喜欢《茶花女》,显而易见是对法国文学的不尊重。《茶花女》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差不多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当时正赶上戊戌变法失败,人心沮丧,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将就着胡乱看小说。“茶花女”在中国本土的诞生,是生逢其时。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茶花女》在中国的流行有一定的社会背景

B.对文学作品的喜好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位

C.评价文学作品要结合其诞生的时代背景

D.中国人和法国人的文学审美观存在区别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阅读可知,文段首句即指出中国人喜欢《茶花女》,接着具体论述,末句得出原因“生逢其时”。因此正确答案应与此相关。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借法国人的口吻来评价中国人对法国文学的看法,然后引出“《茶花女》在中国成为一种流行”是源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最后观点落在尾句,总结“《茶花女》在中国诞生是生逢其时”。文段为“分—总”结构,主旨即《茶花女》在中国本土的流行是由于当时的背景。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文段主体为《茶花女》,B、C、D项均未提及《茶花女》,与文段主体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提问和选项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材料由法国人对中国人喜欢《茶花女》表示轻蔑,引出为何这部在法国人眼中并不能代表法国文学的作品在中国得以流行的原因。原因追溯到一百多年前,文段最后具体说明《茶花女》的流行是因为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A项,A项符合文段意图。B项引申过度,材料并没有体现这点;C项“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D项仅为对材料前面部分的理解,过于片面,并非材料主旨。故B、C、D三项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A。8.农家乐∶农家∶乐

A.一日游∶一日∶游

B.广场舞∶广场∶舞

C.袋鼠跳∶袋鼠∶跳

D.颅内伤∶颅内∶伤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与“农家”属于场所对应关系,与“乐”属于活动主题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一日游”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一日”不是对应的场所,排除;

B项:“广场舞”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与“广场”属于场所对应关系,与“舞”属于活动主题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袋鼠跳”是一项新型游乐项目,“袋鼠”不是对应的场所,排除;

D项:“颅内伤”不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9.下列有关Word查找与替换功能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能替换内容,不能替换格式

B.进行文本替换时,只能替换半角字符

C.只能査找内容,不能查找格式

D.查找可区分全角和半角字符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信息技术。

第二步,全角是指一个字符占用两个标准字符位置。汉字字符和规定了全角的英文字符及特殊字符都是全角字符。一般的系统命令是不用全角字符的,只是在作文字处理时才会使用全角字符。半角指一字符占用一个标准的字符位置。通常的英文字母、数字键、符号键都是半角的,半角的显示内码都是一个字节。在Word可以区分全角、半角,点开“高级”按钮,就可以查找可区分全角和半角字符。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Word查找与替换可以替换字符格式,字体、颜色、变框、底纹等。A项错误。

B项:进行文本替换时,可以替换半角字符,也可以替换全角字符。B项错误。

C项:Word的查找功能既能查找文档里具体的词语或字,也能查找格式。C项错误。

10.文字在女子笔下,就是如_________的春天;就是美丽如莲的夏天;就是_________的秋天;就是洁净如雪的冬天。文字,就是春天里的柔情;就是夏天里的醉人时光;就是秋天里的隽永文思;就是冬天里的曾经_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百家齐鸣

惆怅若雨

温暖守候

B.百花倾城

秋雨绵绵

温暖守候

C.百花倾城

惆怅若雨

旭日阳光

D.百家齐鸣

惆怅若雨

旭日阳光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本空修饰“春天”,且由后文顿号可知,应与后文“美丽如莲”构成并列。A项和D项“百家齐鸣”指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D项。B项和C项“百花倾城”指花开满城,可指春天百花齐放之景,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本空与“柔情”“醉人时光”和“隽永文思”并列,均运用拟人手法,B项“温暖守候”为拟人手法,符合文意。C项“旭日阳光”是客观景观陈述不使用拟人,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答案锁定B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秋雨绵绵”适合形容“秋天”,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秋雨绵绵:秋天的雨连续不断的下。

11.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判决。(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程序法。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判决。”

故表述正确。12.下列语句与哲学原理对应错误的是:

A.横切牛羊竖切猪,要省力气看纹路——办事要按客观规律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主观能动性发挥受客观条件限制

C.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实践是真理的来源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哲学原理,需结合选项具体分析。

A项正确,做事情要按照客观规律,才能更加容易地完成。按照牛、羊、猪的原有纹路进行切割,会更加容易且省力气,遵循了客观规律。

B项正确,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想要完成一件事,如果没有很好的利器就不能很好地完成,表明了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会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C项错误,屋子本来就破了,可是偏偏又赶上连夜下雨。船本来就漏水了,但是又赶上逆风航行。只体现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并未体现出前进性。

D项正确,登高山才知天之高,临深渊才知地之厚,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理,说明了实践是真理的来源。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C项中的“破屋”“连夜雨”“漏船”“打头风”都只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而没有体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熟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相关知识。本题属于材料理解型题,考生要仔细读题,分析材料,找出其所反映的哲学原理,而不能想当然,被字面意思迷惑。例如本题C项,“破屋”“连夜雨”“漏船”等词语,乍一看似乎与前进性、曲折性相关,但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句话只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并没有体现出前进性。A项对应正确。切肉要顺着肉的纹路,反映了尊重规律的原理。

B项对应正确。想要使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反映了主观能动性发挥受客观条件限制。

C项对应错误。“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的意思是祸不单行,并未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这一原理。

D项对应正确。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说明实践是真理的来源。

故本题选C。13.有学者认为,巫觋的地位在夏朝已经急剧下降。不过,巫觋在官方和民间的各种祭祀中仍然发挥作用,其参与的名称各异的前戏剧活动,一直延续到今天。现在我们在江西、贵州等地看到的“傩戏”或“地戏”,其将鬼神祭祀与戏剧融为一体的仪式,就多少包含了远古仪式的遗存。诚然,国家在每年春夏秋冬和各节令大典,及遇有战争之类重大事件时,还是会按例举行严肃的祭祀仪礼,但这些仪礼的效用与功能,早就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轼认为早在夏商周三代,各种祭祀性活动,就已包含非常明显的游戏或戏剧的因素,而祭祀神灵、祖先这一原初动机,反渐渐演变为依附性的功能。

这段文字所在的文章,论述主题最可能是:(

)。

A.巫术

B.祭祀

C.戏剧

D.礼仪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出的学者的观点并不重要,转折词“不过”引出的作者的观点才重要,即巫觋“参与的名称各异的前戏剧活动,一直延续到今天”,重点围绕“戏剧”这一话题论述,并以“傩戏”或“地戏”为例进行证明。之后又通过“每年春夏秋冬和各节令大典,及遇有战争之类重大事件时”的例子,说明祭祀仪礼的效用与功能早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最后用“苏轼”的观点具体描述了这种变化,即“包含非常明显的游戏或戏剧的因素”,依然突出“戏剧”的作用。故这段文字所在的文章重点围绕“戏剧”这一主题进行论述。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中国的戏剧源流之祭祀与优伶》14.①消防队接到指令奔赴现场

②山林突然燃起大火

③几名消防队员被大火围困

④社会各界集会悼念牺牲的消防员

⑤山林大火终于被扑灭

A.②①③⑤④

B.②③①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②①⑤④③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为②,第二句应从①③中选择。

消防员先“奔赴现场”,才会“被大火包围”,即第二句为①,排除B、C两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尾句应从③④中选择。

根据题干可知,消防员先“被大火包围”,再“扑灭大火”,最后“社会悼念消防员”,即尾句为④,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15.教授∶科学家

A.青年∶婴儿

B.护士∶母亲

C.勇敢∶退缩

D.群众∶利益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有的“教授”是“科学家”,有的“科学家”是“教授”,二者属于交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青年”与“婴儿”是人生的两个阶段,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

B项:有的“护士”是“母亲”,有的“母亲”是“护士”,二者属于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勇敢”指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不“退缩”,二者属于反义关系,排除;

D项:“群众”与“利益”属于偏正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16.1,8,19,34,53,(

A.76

B.80

C.77

D.92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方法一:观察数列无明显特征。所有数值后为2,9,20,35,54为合数数列,考虑修正后数列为因式分解数列,,,,,。因式分解后发现第一个因数为2,3,4,5,6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第二个因数为1,3,5,7,9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故修正数列的下一项为。故所求项。

方法二:观察数列,无明显特征,优先考虑作差。后项减前项得到新数列:7,11,15,19,(

),可得新数列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故新数列下一项,则数列所求项。

故正确答案为A。17.个人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一是避罚服从取向阶段,为避免惩罚而服从权威或规则;二是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评定行为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三是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顺从传统要求,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四是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服从社会规范,遵守法律权威;五是社会法制取向阶段,看重法律的效力,但认为法律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六是普遍伦理取向阶段,认为符合公正、平等、尊严等人类最一般原则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根据上述定义,如果一个人认为公司员工都参加了聚餐,所以自己也应该参加聚餐,则他的个人道德判断能力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避罚服从取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避免惩罚而服从权威或规则”、“评定行为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顺从传统要求,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服从社会规范,遵守法律权威”、“看重法律的效力,但认为法律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符合公正、平等、尊严等人类最一般原则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参加公司员工聚餐,不符合“避免惩罚而服从权威或规则”,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参加公司员工聚餐,不符合“评定行为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参加公司员工聚餐,符合“顺从传统要求,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符合定义,当选;

D项:参加公司员工聚餐,不符合“符合公正、平等、尊严等人类最一般原则的行为就是正确的”,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题干中给出了避罚服从、相对功利、寻求认可、遵守法规、社会法制、普遍伦理六个取向阶段的定义。要求根据题干所给的六个阶段的特点选择员工参加聚餐对应的取向阶段。应认真分析六个取向阶段的特点,通过对比选择答案。避罚服从取向阶段定义的关键信息:为避免惩罚而服从权威或规则。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定义的关键信息:根据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评定行为的好坏。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定义的关键信息: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定义的关键信息:服从社会规范,遵守法律权威。社会法制取向阶段定义的关键信息:认为法律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定义的关键信息:认为符合人类最一般原则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A项,员工参加聚餐,没有体现为了避免惩罚而去参加聚餐,不属于避罚服从取向阶段。

B项,员工参加聚餐,没有体现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评定行为的好坏,不属于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项,因为大家都去了,所以自己也决定去,是为了获得大家的认可,属于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项,员工参加聚餐,没有体现人类最一般原则,不属于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避罚服从取向:为避免惩罚而服从权威或规则;

②相对功利取向:评定行为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③寻求认可取向:顺从传统要求,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

④遵守法规取向:服从社会规范,遵守法律权威;

⑤社会法制取向:看重法律的效力,但认为法律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⑥普遍伦理取向:认为符合公正、平等、尊严等人类最一般原则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第三步,辨析选项。

公司员工都参加了聚餐,某人认为自己也应该参加,未涉及“为了避免惩罚”,不符合“避罚服从取向”;且不是根据“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而决定是否参加,不符合“相对功利取向”;同时,参加聚餐不属于“符合公正、平等、尊严等人类最一般原则的行为”,不符合“普遍伦理取向”;该行为体现了为了获得认可,顺从要求,符合“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因此,选择C选项。18.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属于(

)。

A.贪污罪

B.挪用公款罪

C.诈骗罪

D.盗窃罪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A项正确,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B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C项错误,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D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故正确答案为A。19.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观察发现前三个图相似,后两个图相似,分别观察,图1和图2去同求异可得图3,图4和图5去同求异可得最后一幅图,只有B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20.曹雪芹通过贾府的衣食住行把

人家的富贵之相刻画得淋漓尽致。一屋一室,或雕梁画栋,或

,或金碧辉煌,或简约古朴,相映成辉,相映成画;一餐一饮精烹细作,食不厌精;

,雀衣彩绣,美轮美奂。但仍然没有宴席上的浅斟深酌更能体现出贾府“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没有比推杯换盏之时的琴歌酒赋更能体现出翰墨书香之族的风流雅致。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筚门圭窦岸芷汀兰一裙一裳

B.兰艾同焚粉墙黛瓦一丝一缕

C.钟鸣鼎食曲径通幽一衣一带

D.桑枢瓮牖小桥流水一鞋一袜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搭配“人家”,根据文段信息“富贵之相”以及后文一系列具体描述可知,此处应体现贵族人家非常富有之意。C项“钟鸣鼎食”指古代富贵人家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生活奢侈豪华,符合文意,保留。A项“筚门圭窦”形容住室极其简陋,旧指穷人住处,B项“兰艾同焚”指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D项“桑枢瓮牖”指用桑树做门轴,用瓦罐做窗户,比喻贫苦之家,均与文意无关,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C项“曲径通幽”是指弯曲的小路通到风景美丽的地方。形容景色雅致迷人,放在此处形容贾府的风景美丽,符合语境,保留。

第三空,代入验证,C项“一衣一带”即“每条衣带”,对应“雀衣彩绣”,符合语境,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红楼女性聚饮时的琴歌酒赋》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富贵之相”可知,所填词应该表示的是富贵之意。A项“筚门圭窦”形容穷苦人家的住处;D项“桑枢瓮牖”比喻贫苦之家。两者均与文意相悖,排除A项和D项。B项“兰艾同焚”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语义不符,排除B项。C项“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符合语境。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和第三空。“曲径通幽”意思是从弯曲的小路通向风景幽美的地方,和“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构成并列关系,符合语境。“一衣一带”和“一屋一室”“一餐一饮”构成并列关系,照应“雀衣彩绣”,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文段描述的是富贵人家的情形,据此排除与文意不符的A、B、D。第三步,验证其余两空。先看第一空,由“把……人家的富贵之相刻画得淋漓尽致”可知,填入的词语应描述以贾府为代表的富贵人家的情形。“筚门闺窦”形容住室极其简陋,旧指穷人的住处。“兰艾同焚”指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桑枢瓮牖”指用桑树做门轴,用瓦罐做窗户,比喻贫苦之家。三词填入均与语境不符,排除A、B、D。“钟鸣鼎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填入此处符合文意。

验证其余两空,“曲径通幽”指弯曲的小路通到风景美丽的地方,形容景色雅致迷人,和“雕梁画栋”相互呼应,符合文意。“一衣一带”与“一屋一室”“一餐一饮”对应,和“雀衣彩绣”相照应,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C。21.王某与A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于2019年5月30日到期,王某于2019年4月20日突发疾病住院,并于2019年6月15日痊愈出院。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的劳动合同于2019年5月30日到期

B.王某的劳动合同于2019年6月15日到期

C.只有王某提出解约劳动合同,王某的劳动合同才终止

D.只有A公司提出解约劳动合同,王某的劳动合同才终止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法。

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五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王某与A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于2019年5月30日到期,但王某于2019年4月20日突发疾病住院,并于2019年6月15日痊愈出院。因此王某的劳动合同于2019年6月15日到期。

C、D两项错误,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故正确答案为B。22.美好的记忆,相信没有人舍得删除。从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方向出发,科学家对于删除记忆的研究,从使人________痛苦开始。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逃离

B.忘却

C.摆脱

D.体验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通过文段可以看出“痛苦”是不美好的记忆,是人们想删除的记忆。因此,所填词语与“删除记忆”语义相近。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逃离”侧重于逃走离开,痛苦记忆依然存在,并没有删除,与语境不符,排除A项。B项“忘却”指忘记,不记得,表示去除痛苦的记忆,与“删除记忆”语义相近,符合语境。C项“摆脱”侧重于脱离,痛苦记忆仍然存在,与语境不符,排除C项;D项“体验”与“删除”语义相反,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和选项,四个选项词语差异较大,本题重点考查语境分析。第二步,分析语境,选择与其最相符的一项。文段说的是删除不好的记忆可能会帮助人们减少痛苦。“体验痛苦”与文意相悖,首先排除D。对应“删除记忆”,“忘却”最符合文意。故本题选B。23.二氧化碳:珊瑚骨骼:腐蚀

A.物种灭绝:动物:威胁

B.天灾人祸:物种:减少

C.土壤沙化:空气:雾霾

D.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二氧化碳会腐蚀珊瑚骨骼,题干为因果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物种灭绝本身就包含动物被威胁的意思,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天灾人祸会导致物种减少,但是这里原因包括“天灾”“人祸”两个,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土壤沙化会导致雾霾,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气候变暖会消融冰川,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24.大熊猫分布区内目前分布的4种大型食肉动物,即豺、狼、豹和雪豹,其分布区范围自20世纪中期以来均出现明显缩小,其中以豺最为严重——过去10年间,豺与狼在大熊猫分布区内均只有零星记录(豺仅被记录到4次,狼11次),在部分山系可能处于濒临消失的边缘。大型食肉动物的窘迫与大熊猫卓有成效的保护形成了明显反差,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大型食肉动物处在食物链顶端,对栖息地面积和质量的要求远比其他动物苛刻。

根据上述文段,可以推出:

A.提供大面积、高质量的栖息地或是留住大型食肉动物的关键

B.对大熊猫保护的投入广泛惠及了跟它同区域分布的其他动物

C.对大熊猫的全面保护极大地挤压了大型食肉动物的生存空间

D.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可使大型动物得到全面保护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A项,根据“大型食肉动物的窘迫与大熊猫卓有成效的保护形成了明显反差,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大型食肉动物处在食物链顶端,对栖息地面积和质量的要求远比其他动物苛刻”可知,大型食肉动物窘迫的原因在于:由于处于食物链顶端,对栖息地面积和质量的要求很高也很苛刻,故可以推出“提供大面积、高质量的栖息地或是留住大型食肉动物的关键”,当选;

B项,根据“大型食肉动物的窘迫与大熊猫卓有成效的保护形成了明显反差”可知,对大熊猫的保护并未提及惠及其他动物,该项与文意相悖,排除;

C项,原文并没有强调对大熊猫的保护会影响大型食肉动物的生存,两者没有必然联系,该项强加因果,排除;

D项,根据“大熊猫分布区内目前分布的4种大型食肉动物”及“大型食肉动物的窘迫与大熊猫卓有成效的保护形成了明显反差,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大型食肉动物处在食物链顶端,对栖息地面积和质量的要求远比其他动物苛刻”可知,文段是围绕大型食肉动物展开论述,故“大型动物”范围扩大;且“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全面保护”文段并未提及,该项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李晟研究组揭示大熊猫分布区内大型食肉动物分布与保护现状》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符合原文,对应尾句“大型食肉动物的窘迫,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对栖息地面积和质量的要求远比其他动物苛刻”,由此可以合理推出,如果提供大面积、高质量的栖息地可能会解决大型食肉动物的窘境,选项中的“或是”语气也比较合适。B项无中生有。C项不符合原文,对应“大型肉食动物的窘迫与大熊猫卓有成效的保护形成了明显反差”,原文是将大型肉食动物境况与熊猫的境况进行对比,未涉及“挤压”。D项无中生有,文中未涉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细节判断。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读文段,然后将各选项带入原文一一对照,排除颠倒黑白、因果倒置、无中生有、概念变化等错误选项,选择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

A项可以推出,由“大型食肉动物的窘迫与大熊猫卓有成效的保护形成了明显反差,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大型食肉动物处在食物链顶端,对栖息地面积和质量的要求远比其他动物苛刻”可推知,当选。

B项无法推出,由“大型食肉动物的窘迫与大熊猫卓有成效的保护形成了明显反差”可知,对大熊猫保护的投入并未广泛惠及与其同区域分布的其他动物,排除。

C项无法推出,文段只提到对大熊猫保护的卓有成效和大型食肉动物的窘迫,无法推出后者生存空间的减小是前者挤压所致,强加因果,排除。

D项无法推出,文段未提到“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且“大型动物”概念变化,文段主要是针对“大型食肉动物”而言的,排除。

故本题选A。25.在Excel中,拖动单元格的填充柄,可以实现单元格内容的完全复制。(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

第二步,在Excel中,利用填充柄可以将数据复制到相邻单元格中,而不是将单元格内容完全复制。

因此,本题错误。

26.①勤学苦练

②受父母熏陶

③成为艺术家

④不断进步

⑤出生于书画世家

最恰当的排序是:

A.⑤①④②③

B.③①④⑤②

C.⑤②①④③

D.②①⑤④③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②③⑤三句中,按照时间的顺序,最先发生的是⑤句,③句“成为艺术家”是最终的成就,应在尾句,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出生于书画世家”和“受父母熏陶”逻辑关系紧密,可以将⑤②捆绑,“熏陶”以后,“勤学苦练”从而“不断进步”,①④③连在一起,排除A项。

因此,选择C选项。

27.文明礼貌是人际交往中诚恳和气、谈吐文明、举止谦恭的待人态度。(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公德知识。

第二步,文明礼貌是人们在待人接物方面必须遵守的礼节,是人际交往中诚恳和气、谈吐文明、举止谦恭的待人态度。文明礼貌是道德对人们行为举止的一种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基础,是一个人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的和谐统一。文明礼貌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有时甚至反映出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是关系到人格、国格的大事。

因此,本题正确。

28.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A.淋巴结中存在着大量的免疫细胞

B.淋巴结负责输送携带有抗原的免疫细胞

C.淋巴结在免疫过程中起辅助作用

D.淋巴管能识别并捕获肌肉组织内的抗原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A项,根据第四段“淋巴结是我们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里面存在着大量免疫细胞”可知,表述正确,当选;

B项,根据第四段“然后淋巴管会将携带有抗原的免疫细胞运送到淋巴结”可知,负责输送的是淋巴管,而非淋巴结,表述错误,排除;

C项,根据第四段“淋巴结是我们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可知,淋巴结在免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而非辅助作用,表述错误,排除;

D项,根据第四段“一旦疫苗被肌肉中的免疫细胞成功识别,这些免疫细胞就会把抗原‘押送’到淋巴管”可知,识别并捕获抗原的是免疫细胞,而非淋巴管,表述错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为什么接种疫苗时总是选择上臂,而不是其他部位?》29.小王开车上班需经过4个交通路口,假设经过每个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分别为0.1、0.2、0.25、0.4,则他上班经过4个路口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的概率是:

A.0.899

B.0.988

C.0.989

D.0.998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至少一处有多种情况,可从反面求解,所求概率=1-全部遇到红灯的概率。4个路口全是红灯的概率为0.1×0.2×0.25×0.4=0.002,因此4个路口至少一处遇到绿灯的概率为1-0.002=0.998。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属于分类分步型。

第二步,逆向思维,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的概率=1-全是红灯的概率,即所求概率为1-0.1×0.2×0.25×0.4=0.998。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逆向考虑,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的对立面是全是红灯,小王经过4个路口全部遇到红灯的概率是0.1×0.2×0.25×0.4=0.002,则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的概率是1–0.002=0.998。

故正确答案为D。30.老王围着边长为50米的正六边形的草地跑步,他从某个角点出发,按顺时钟方向跑了500米,距出发点直线距离多少米?

A.米

B.米

C.米

D.米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

第二步,如图所示,假设从A点出发,走过的边长有500÷50=10(条),即顺时针跑动一圈后最终到达C点。根据正六边形内角为120°,得∠ABD=60°,∠BAD=30°,则,,则(米)。

因此,选择B选项。

31.有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留下一个默默无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闻的生,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有的人潦倒终生,却成为历史天空闪亮的星斗。

这段话谈论的是(

)。

A.人的生命价值

B.人的生活方式

C.人的地位区别

D.人生变幻无常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通过“有的······有的······”论述不同人的人生,无论是“轰轰烈烈”的生或死还是“默默无闻”的生或死,无论“显赫一时”还是“潦倒终生”,都在谈论人的生命价值,对应A项。

B项“生活方式”、C项“地位区别”和D项“变幻无常”均在文段中未提及,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32.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时,执行的职能是(

)。

A.世界货币

B.支付手段

C.贮藏手段

D.价值尺度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A项错误,世界货币,即指被各国普遍接受、在国际商品流通中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不仅是商品的价值尺度,还是国际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财富转移手段。

B项错误,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由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时空上的差异,就产生了商品使用价值的让渡与商品价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的客观必然性。某些商品消费者在需要购买时没有货币,只有到将来某一时间才有支付能力,同时,某些商品生产者又急需出售其商品,于是就产生了赊购赊销。

C项正确,贮藏手段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部分被贮存的货币就进入流通。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足值的金银货币。

D项错误,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表现其他一切商品是否具有价值和衡量其价值量大小的职能。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作为价值尺度,货币把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

故正确答案为C。33.在遗嘱继承中,公证遗嘱效力最高。(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民法典删除了“公证遗嘱效力最高”的规定。

因此,本题错误。

34.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主张,在确定各个经营单位的活动方向时,应考虑到的因素有:

A.相对竞争地位

B.市场占有率

C.业务增长率

D.行业市场前景

参考答案:A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主张,在确定经营单位的活动方向时,应考虑该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和业务增长情况。

1.相对竞争地位往往反映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它决定了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和速度。

2.业务增长情况往往反映为业务增长率,它对经营方向选择的影响是双重的:首先,它有利于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其次,它决定着投资机会的大小。

因此,选择AC选项。

35.2019年8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

)”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工作通知》要求各地集中整治行业乱象,努力将“(

)”行动推向深入取得成效。

A.蓝天

B.雾霾

C.空气

D.噪音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热点知识。

第二步,2019年8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蓝天”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工作的通知》,将深入开展“蓝天”行动作为落实主题教育要求的重要任务推进,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切实解决专利代理行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整治行业乱象,努力将“蓝天”行动推向深入,力争在8月底前取得较大成效。该通知对集中整治工作做出部署。

因此,选择A选项。

36.甲:本来想去京华大学办点事,可未曾想到,去京华观光的人竟然如此之多。我就奇怪了,难道去看看京华就能考上京华吗?

乙:京华毕竟是世界名校,大家都羡慕京华,说明了国民对教育的重视。

以下哪项是对话中甲论述所需的前提?

A.学生们都希望到世界名校就读

B.除甲之外进入京华的人都是去观光

C.去京华观光的都希望能考上京华

D.能不能上京华取决于其高考成绩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难道去看看京华就能考上京华吗?

论据:去京华观光的人竟然如此之多。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希望就读世界名校,未提及去京华观光,因此与论点中去京华观光能否考上京华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这些人去京华的目的是观光,与希望考上京华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建立联系。去京华观光的都希望考上京华,在论据“去京华观光”和论点“考上京华”之间建立联系,具有加强作用。

D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说高考成绩决定是否能考上京华,说明去京华观光和考上京华无关,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37.该小吃店针对某公司员工的口味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全体员工中喜欢吃香菇肉包的有32人,喜欢吃素菜马蹄包的有21人,既喜欢吃香菇肉包又喜欢吃素菜马蹄包的有8人,既不喜欢吃香菇肉包也不喜欢吃素菜马蹄包的有13人,则该公司一共有(

)名员工。

A.45

B.50

C.58

D.66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根据两集合容斥原理公式:,代入数据可得:解得:人。

故正确答案为C。38.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若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它也容易被

。某次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委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

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蒙蔽擦拭

B.遮蔽擦亮

C.掩饰拂拭

D.遮掩烛照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缺少发现的眼睛”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出美好事物就难以被发现之意。B项“遮蔽”指遮挡,挡住使看不到,D项“遮掩”亦有遮挡之意,均可以体现出难以发现之意,保留;A项“蒙蔽”指隐瞒真相,使人上当,通常与人搭配使用,与“美好事物”搭配不当,排除;C项“掩饰”设法遮盖、掩盖(真实情况),不想让他人发现,文段没有设法掩盖之意,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

第二空,搭配“眼睛”,B项“擦亮”与“眼睛”为固定搭配,当选;D项“烛照”指照耀,照亮,与“眼睛”搭配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美是有力量的美育是一种刚需》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词语表达的是“美好的事物”不易被发现,辨析备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排除B、D。第三步,辨析A、C两项的第二空,选择与“眼睛”搭配恰当的一项。第一空,“蒙蔽”指隐瞒真相,使人上当。“被蒙蔽”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美好的事物”,排除B。“掩饰”指设法掩盖真实情况,指人的主动行为。句意为美好的事物不容易被发现,“掩饰”与句意不符,排除D。第二空,“擦亮眼睛”为习惯搭配。“烛照”指照亮,与“眼睛”搭配不当,排除C。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与空格搭配的主语“它”指代“美好的事物”,根据前文“缺少发现的眼睛”可知空格处应表达出美好的事物没有被发现之意。A项“遮蔽”指遮挡,C项“遮掩”指阻挡、遮蔽。两词符合语境。B项“蒙蔽”指隐瞒真相,使人上当,多与人搭配,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D项“掩饰”指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含有故意掩盖之意,文段只需表达出美好事物没有被发现这一结果,并不需要故意为之,故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呼应首句“缺少发现的眼睛”,可知空格应填入“具有、补足、增添”之意。A项“擦亮”指磨擦使光滑发亮。“擦亮眼睛”为常用搭配,且含有具备发现的眼睛之意,符合语境。C项“烛照”指烛光照射、光亮照耀,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

因此,选择A选项。39.某公司有200名员工报名参加年会的竞赛活动,其中销售部、生产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分别有100、70、20、10人,问至少有多少人进入竞赛活动才能保证一定有30名员工工作部门相同?

A.88

B.78

C.90

D.89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不利构造。

第二步,至少有30名员工工作部门相同,那么最不利有29名相同。至少有29+29+20+10+1=89(人)进入竞赛才能保证一定有30名员工工作部门相同。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题目问“至少······才能保证”,为最值问题中的最不利构造题型。最不利的情况是每个部门最多只有29名员工,则最不利情况数,在此基础上再任意多取一人就可以满足30人工作部门相同的情况,即至少要有参加竞赛活动。

故正确答案为D。40.京沪高铁使用的(

)动车组,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是世界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铁动车组。

A.“复兴号”

B.“和谐号”

C.“振兴号”

D.“富强号”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

第二步,京沪高铁使用的“复兴号”动车组,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是世界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铁动车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中文命名,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

世界上第一条正式的高速铁路系统是1964年建成通车的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目前,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居全球第一。到2019年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3.9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铁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和谐号”电力动车组是我国生产的高速动车组系列的总称。运行速度等级在160km/h-250km/h。B项错误。

C项:“振兴号”是采用自主技术和多项国产核心部件设计制造的超大直径盾构机。C项错误。

D项:目前尚未有用“富强号”命名的大国重器。D项错误。

4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平视是一种严肃的人生态度,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超越功利的公正,是抛却杂念的单纯,但并非人人都可做到。平视,需要心的正直与坦荡;平视,需要情的________;平视,需要识的________;平视,需要度的________。

A.纯洁与高尚

广博与深邃

准确与合理

B.广博与深邃

纯洁与高尚

准确与合理

C.纯洁与高尚

准确与合理

广博与深邃

D.准确与合理

广博与深邃

纯洁与高尚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与“情”搭配。“情”可指感情、情感、情致、情趣。A项和C项,“纯洁”指纯粹,没有杂质污点,“高尚”指道德、品质的崇高,均能与“情”搭配,比如“纯洁的感情”“高尚的情趣”。B项,“广博”指范围大、方面多,多指人的知识、学问,不能与“情”搭配;“深邃”指深沉、深奥,可与“情”搭配,比如“深邃的感情”,排除B项。D项,“准确”指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不能与“情”搭配;“合理”指合乎道理或事理,可与“情”搭配,比如“合理的情感”,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与“识”搭配。“识”指见识、知识。A项“广博”与“深邃”均可与“识”搭配,比如“广博的知识”“深邃的见识”。C项“准确”与“合理”均无法与“识”搭配,排除C项。答案锁定A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该空与“度”搭配。“度”指计量长短、限度等。A项“准确”与“合理”均可与“度”搭配,比如“准确的长度”“合理的限度”。

因此,选择A选项。42.研究人员研究出了一种具有自洁效应的纳米涂料,并将这种涂料用于涂刷在汽车表面,使驾车族不必再日日洗车。这种涂料在干燥成膜的过程中,会形成凹凸状的形貌,构筑一层疏水层(防止渗漏)。这样,灰尘颗粒只能在涂层表面“悬空而立”,并最终在风雨的冲刷下被带走。研究人员表示,这一设计来自于莲叶表面的自净原理。

由此可以推知,莲叶表面应该是:

A.有许多微小的气孔存在

B.光滑的叶片使得灰尘颗粒无处立足

C.有许多微小的茸毛和蜡质凸起物

D.有向四面辐射的星形毛状物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日常结论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

A项:题干中没有涉及莲叶表面是否存在气孔,无中生有,排除;

B项:题干中指出,这种涂料在干燥成膜的过程中,会形成凹凸状的形貌,说明莲叶表面是不光滑的,表述错误,排除;

C项:题干中指出,这种涂料在干燥成膜的过程中,会形成凹凸状的形貌,说明莲叶表面也应该是凹凸状的,有许多微小的茸毛和蜡质凸起物,符合这一描述,可以推出,当选;

D项:题干中没有涉及莲叶表面是否有向四面辐射的星形毛状物,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并未提及纳米涂料是否有“许多微小的气孔”,无法推出,排除;

B项:根据纳米涂料“形成凹凸状的形貌”,可知表明并不光滑,无法推出,排除;

C项:根据纳米涂料“形成凹凸状的形貌”,可推知莲叶表面有“蜡质凸起物”,可以推出;

D项:题干并未提及纳米涂料是否有“四面辐射的星形毛状物”,无法推出,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中介绍了具有自洁效应的纳米涂料的原理,并指出这一设计来自莲叶表面的自净原理,即题干将纳米涂料与莲叶进行类比。要选择莲叶表面应具备的特点,可根据题干中对纳米涂料特点的描述进行分析。题干中涂料的特点是“形成凹凸状的形貌”,从而达到自净的效果,而纳米涂料的设计来自于莲叶,因此莲叶也应具备这样的特点,C项的描述与此相符。其他三项均无法由题干内容得出。故本题选C。43.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其中负有义务的一方为债务人,其负担的义务是债务。(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通说认为,债是特定当事人之间请求为一定给付的民事法律关系。债务人是债权关系中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当事人。

故表述正确。44.实验员小张计划配制浓度为8%的氯化钠溶液,在配制过程中,他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使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但由于操作失误,最终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则以下可能导致这一结果的是:

A.称量前未调平衡,天平指针偏右

B.称量时,使用了已生锈的砝码

C.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

D.将水倒入烧杯时,一部分洒在外面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溶液的浓度=×100%,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最终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有两种原因,即称取溶质的质量偏小(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或量取溶剂的质量偏大(水的体积偏大)。逐项分析各操作可能导致的结果,判断是否符合题意。最终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有两种原因:一是称取氯化钠的质量偏小,二是量取水的体积偏大。A项的操作会使天平右侧(砝码一侧)偏重,B项的操作会使砝码的质量变大,均会导致天平左侧称取的氯化钠质量偏大。D项的操作会导致溶液中水的体积偏小。A、B、D三项均会使溶液浓度偏大。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量取水的体积增大。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本题考查化学中的溶液的配制。

第二步,辨析选项。

最终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氯化钠的质量减小,第二种是水的体积增大。

A项:天平指针偏右,说明右侧重,那么左侧加的物品(氯化钠)固体质量就会多,溶液浓度会增大,排除;

B项:用生锈的砝码,说明右侧重,那么左侧加的物品(氯化钠)固体质量就会多,溶液浓度会增大,排除;

C项:仰视读数,真实装的液体,要比需要的液体(水)体积大,溶液浓度就会变小,符合;

D项:一部分液体(水)洒在外面,液体(水)体积变小,溶液浓度就会变大,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45.做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只有利而无弊的事情几乎是没有的。《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知道利而病弊,唯圣人知弊之为利,利之为弊也。”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的辩证关系。

这段文字主要谈的是(

)。

A.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都由利与弊组成

B.要善于分析,争取做到利大于弊

C.利与弊不是绝对的,是可以转化的

D.我们应当努力争取做到有利无弊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一件事往往有利也有弊,接下来引用《淮南子》中的话“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来进一步说明利弊相互转化的问题,对应C项。A项“都”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中说只有利无弊的事情“几乎”是没有,“几乎”是“将近于、接近于”的意思,不等同于“都”与文意不符,排除;B项“利大于弊”、D项“有利无弊”均在文段中没有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46.(

对于

“女人”

相当于

“须眉”

对于

A.青春;男人

B.巾帼;老人

C.豆蔻;老人

D.娥眉;男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青春”与“女人”无明显逻辑关系;“须眉”指男子,与“男人”属于比喻象征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巾帼”意思是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与“女人”属于比喻象征关系;“须眉”与“老人”属于交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豆蔻”比喻少女,与“女人”属于包容关系;“须眉”与“老人”属于交叉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娥眉”指“女人”,二者属于比喻象征关系;“须眉”与“男人”属于比喻象征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47.人造卫星是由人类建造,以太空飞行载具如火箭、航天飞机等发射到太空中,像天然卫星一样环绕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装置。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一号。

A.“映山红”

B.“夕阳红”

C.“东方红”

D.“满江红”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在甘肃酒泉东风靶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美、苏、法、日四国之后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故正确答案为C。48.南平是地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是(

)发源地、福建的生态屏障。

A.闽江

B.长江

C.九龙江

D.晋江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

第二步,福建省第一大江--闽江,发源于海拔千米以上的武夷山,干支流水力资源都很丰富,其中建溪,富屯溪和闽江境内河段是闽北水源,水力、水运的大动脉。

因此,选择A选项。

南平,福建省地级市,地处福建省北部,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被誉为“红旗不倒”的红土地,南平境内山峰耸峙,低山广布,河谷与山间小盆地错落其间,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素有“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称。

49.现代市场体系有三大支柱,下列不属于“三大支柱”的市场是(

)。

A.商品市场

B.金融市场

C.房地产市场

D.劳动力市场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

现代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商品市场处于基础地位,其他市场在某种意义上是为商品市场服务的。在现代经济中,货币是所有资源的一般代表形式,资源的分配,首先表现为资金的分配,而资金分配的场所就是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则是最能动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场所。所以,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最基本内容,称为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50.士气不仅代表群体需求满足的状态,而且还包括个体认为群体的满足得之于个体,因而个体乐意为实现个体目标而努力。(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领导知识。

第二步,“士气”原用于军队,表示作战时的集体精神,现在也应用于企业中,群体士气用来表示群体的工作精神或服务精神,可以说士气不仅代表个体需求满足的状态,而且还包括认为个体的需求满足的状态得之于群体,因而愿意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努力。

由此可知,题干中偷换了个体目标和群体目标。

因此,本题错误。

51.(

对于

“刘邦”

相当于

“投笔从戎”

对于

A.桃园结义;班固

B.约法三章;班超

C.鸿鹄之志;章邯

D.项庄舞剑;文天祥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桃园结义”对应的人物为刘备、关羽与张飞,与“刘邦”无明显逻辑关系;“投笔从戎”对应的人物为班超,与“班固”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约法三章”对应的人物为“刘邦”,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投笔从戎”对应的人物为“班超”,二者属于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鸿鹄之志”对应的人物为陈胜,与“刘邦”无明显逻辑关系;“投笔从戎”对应的人物为班超,与“章邯”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项庄舞剑”对应的人物为项庄与“刘邦”,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投笔从戎”对应的人物为班超,与“文天祥”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52.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相同,看位置。每一行图形依次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下一个图形。

故正确答案为C。53.研究人员在普遍使用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专用软件中发现了算法错误。他们采集499名健康的人处于静息状态时的检查结果,发现其统计方法还需用真实呈现的病例加以验证。这意味着软件有时会错得离谱,就算大脑处于静止状态时也会显示有活动——软件显示出的活动是软件算法的产物,而非被研究大脑真的处于活跃状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研究结论可以经fMRI获得有关数据并通过相关程序编译出来

B.fMRI能捕捉脑部血流变化,但无法有效显示大脑是否处于活跃状态

C.目前普遍用来诊断脑部功能的fMRI软件的假阳性率达到70%以上

D.只有30%经fMRI专用软件获得的结果会进行验证性试验并进一步确认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在fMRI专用软件中发现了算法错误,软件有时会错得离谱,就算大脑处于静止状态时也会显示有活动。

论据:采集499名健康的人处于静息状态时的检查结果,发现其统计方法还需用真实呈现的病例加以验证。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fMRI专用软件的数据能够编译出来,并未指出是否有错误,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解释论据。fMRI“无法有效显示大脑是否处于活跃状态”,肯定了题干最后一句话,具有加强作用。

C项:增加论据。指出当前fMRI专用软件中确实存在错误现象,具有加强作用。

D项:无关选项。30%的结果会进行验证和确认,验证结果是否显示错误并未指出,论题不一致,排除。

第四步,强度比较。

B项只是肯定了题干中原有的论据,但C项举出了具体的数字作为例子,证明fMRI确实存在错误,力度强于B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点为第一句话,其他为论据,要支持该结论,只需说明fMRI专用软件确实存在算法错误即可。题干结论:fMRI软件有算法错误,有时会错得离谱。

A项,“获得有关数据并通过相关程序编译出来”与软件是否存在算法错误无关,排除。

B项,“无法有效显示大脑是否处于活跃状态”说明软件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对结论有一定加强作用,保留。

C项,“软件的假阳性率达到70%以上”直接用数据说明了软件的错误率确实很高,有力地支持了题干结论,保留。

D项,“进行验证性试验并进一步确认”无法说明软件的结果是错的,不能支持题干结论,排除。

比较B、C两项的支持力度,B项只能说明软件存在问题,但具体的错误率有多高,是否会错得离谱,并不能准确得知;C项直接用数据说明了软件的错误率很高,确实会错得离谱,支持的力度比B项更强。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软件有时会错得离谱,就算大脑处于静止状态时也会显示有活动——软件显示出的活动是软件算法的产物,而非被研究大脑真的处于活跃状态。

论据:采集499名健康的人处于静息状态时的检查结果,发现其统计方法还需用真实呈现的病例加以验证。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论点说的是软件有时会错得离谱,该项说的是研究结论可以经该技术获得数据并编译,话题不一致,无法加强,排除;

B项:fMRI可以捕捉脑部血流变化,但无法有效显示大脑是否处于活跃状态,说明fMRI软件确实存在问题,有加强的作用,保留;

C项:fMRI软件假阳性率达,说明结论错误率很高,那么软件有时确实会错得离谱,也有加强的作用,保留;

D项:论点说的是软件有时会错得离谱,选项说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