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感染控制科
石宇雄医院感染感染控制科
石宇雄1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中的一切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或院内感染。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发2
包括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包括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3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按病原体来源: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按感染的对象:医务人员和住院病人医院感染按发生的部位: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等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按病原体来源: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4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时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5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全感染)的感染。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6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诊病毒、结核杆菌等感染。6、医院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7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等。(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8三、医院感染诊断原则在诊断医院感染时1、应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在病人入院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感染时,首先应区别是医院感染还是社区感染。3、按要求及时进行临床诊断,还应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三、医院感染诊断原则在诊断医院感染时9四、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要点1、有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如住院时间长,免疫功能低下,有侵入性诊疗操作,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等情况。2、病人出现感染相关的症状、体征:发突然发热,咳痰颜色改变,腹泻,尿路刺激症状,手术切口不愈伴有炎症反应等。四、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要点1、有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103、有相应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如白细胞数增高,血尿培养阳性、痰培养出现大量耐药菌,手术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等。4、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提示存在感染:如X线、超声、CT、内镜检查等。3、有相应的实验室检验结果:11五、医院感染的预防(一)医院应当实行标准预防制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必须进行隔离;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高度易感病人应当进行保护性隔离。五、医院感染的预防(一)医院应当实行标准预防制度12(二)医务人员必须按照下列要求实施消毒灭菌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2、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二)医务人员必须按照下列要求实施消毒灭菌1、进入人体无菌组133、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4、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当先清洗后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材和物品,清洗前必须消毒。3、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145、消毒灭菌首选物理方法,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保持有效浓度,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应当灭菌;6、使用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暧箱和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5、消毒灭菌首选物理方法,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保持有效浓度,浸15(三)医院工作人员工作时
1、应采取防护措施。2、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3、防止感染和锐器损伤4、发生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或者锐器损伤后,必须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三)医院工作人员工作时
1、应采取防护措施。16(四)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洗手1、接触病人前后;2、无菌技术操作前后;3、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4、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5、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物品后;6、戴手套前、脱手套后。(四)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洗手1、接触病人前后;17(五)门诊、急诊、病房和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在预防医院感染方面,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2、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五)门诊、急诊、病房和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在预防医院感染183、无菌物品按照灭菌日期依次入柜存放;4、药杯、体温计用后及时消毒;5、平车、轮椅、诊查床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及时消毒;3、无菌物品按照灭菌日期依次入柜存放;196、室内定时通风换气,抢救室、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7、地面湿式通风清扫,污染时立刻消毒,拖布分区域放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8、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专训课件209、每日湿式清洁病人床、柜,清洁用巾实行专床专柜专用,用后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者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10、便器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实行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11、感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必须经消毒后再排入下水道。
9、每日湿式清洁病人床、柜,清洁用巾实行专床专柜专用,用后消21(六)一次性物品的使用1、医务人员使用前应当检查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有效期和包装情况。2、使用中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者其他情况,必须及时留样送检,详细纪录,立即报告。3、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六)一次性物品的使用1、医务人员使用前应当检查一次性无菌医22七、医院垃圾的分类与处理
医疗垃圾
1、破损的体温计、锐利器具、压舌板等器材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2、污染的纱布、绷带、脱脂棉等敷料。3、血、尿、粪、呕吐物等检验标本,化验用器材、试剂、培养基等废弃物。4、病理性垃圾:丢弃的病理标本,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试验动物尸体。5、病区卫生清洁用擦布、拖布等。6、传染科或隔离病室所有的废弃物。7、具有放射性及摄影所用化学试剂的放射性垃圾和化学垃圾。七、医院垃圾的分类与处理
医疗垃圾23分类处置要求
1、设置三种污物袋/盒,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用垃圾,锐器盒装锋利的垃圾。污物入袋应严格按分类弃入不同颜色袋中,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不能混放。2、收集容器必须有密封盖,防渗漏、防蝇、防鼠,并便于搬运及消毒。
分类处置要求
1、设置三种污物袋/盒,黑色袋装生24
3、患者每床一个小型污物袋,收集果皮、果核、废物等可燃性污物,每日或满袋更新。4、诊室、治疗室、检验科每个操作室应备两个污物桶,分别内套黄色垃圾袋装医疗垃圾,黑色垃圾袋装外包装物品。5、科室垃圾应及时回收,统一处理。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专训课件25医用垃圾转运前的无害化处理
1、锐利物品如针头、穿刺针、缝针、手术刀片等,置于锐器盒内焚烧处理。2、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剥离掉针头后毁形,装入专用黄色垃圾袋中,由供应室统一回收交垃圾处置中心焚烧。可重复使用的玻璃注射器交供应室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60min(针筒打开)后再高压灭菌处理。医用垃圾转运前的无害化处理
1、锐利物品如针头、263、采血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连同针头直接放入专用收集袋或锐器盒内。4、一次性帽子、口罩、尿布、检查垫、尸体单及纱布等,使用后均应装入黄色垃圾袋内焚烧处理。3、采血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连同针头直接放入专用收集275.一次性使用的引流管、引流袋、胃管、鼻饲管、吸氧管、导尿管、肛管、扩阴器、手套焚烧处理。一次性输血器(袋)交血库放置24h后焚烧处理。5.一次性使用的引流管、引流袋、胃管、鼻饲管、吸286、一次性使用的试管、培养皿等容器,使用后必须先经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60min或压力蒸气灭菌,再送医疗垃圾转运站焚烧处理。6、一次性使用的试管、培养皿等容器,使用后必须297、传染科及传染病患者的医疗废弃物必须存科室内无害化消毒,袋装并用红色绳带捆扎后才能送出焚烧处理。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脓性分泌物、血、体液等有较强传染性的污物,用专门容器经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2h后,入厕排放到污水处理站处理。7、传染科及传染病患者的医疗废弃物必须存科室内30
8、不可燃烧的废弃物如金属、搪瓷制品、各类器材,经严密消毒后由器械科回收,作为报废处理。9、放射性废弃物,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8、不可燃烧的废弃物如金属、搪瓷制品、各3110、手术切除可辩认的人体残肢或脏器、死胎、人体病理标本交太平间送火葬场火化处理。动物实验标本可用包裹捆扎,送医疗垃圾站焚烧。
10、手术切除可辩认的人体残肢或脏器、死胎、人体32六、医院感染的监测1、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包括:a、全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B、各科的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C、医院感染部位发病率监测;D、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监测;E、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监测。六、医院感染的监测1、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包括:332、医院感染卫生学监测包括:A、消毒、灭菌效果监测;B、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细菌学监测;C、血液透析系统监;D、污水排放卫生学监测;E、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监测;2、医院感染卫生学监测包括:343、抗生素使用监测。4、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监测。3、抗生素使用监测。35医院感染监测的主要控制指标1、医院感染发病率:一级医院≤7%二级医院≤8%三级医院≤10%2、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一级医院≤1%二级医院≤0.5%三级医院≤0.5%医院感染监测的主要控制指标1、医院感染发病率:一级医院≤7%36
3、常规物品消毒灭菌全格率:100%。
4、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5、病历首页医院感染漏报率:≤20%。
6、医院感染漏报率:<20%。
7、抗菌药物使用率:<50%。
3、常规物品消毒灭菌全格率:100%。
4、一人一针一379、感染部位病原体送检率:≥80%
10、使用中消毒剂: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11、无菌器械保存液: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12、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使用中灯管不低于70μw/cm2,新购进灯管不低于90μw/cm29、感染部位病原体送检率:≥80%
10、使用中消毒剂:不得38七、发生医院感染时应采取的控制措施1、科室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及时救治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暴发流行填写“院内感染病例登记表”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控科七、发生医院感染时应采取的控制措施1、科室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392、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者暴发时,及时治疗感染病人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和感染因素对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必要时固定科室或者划定区域集中感染病人2、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者暴发时,403、确定不传染病的医院感染,必须立即病人转送到定点医院或者专门科室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进行隔离观察3、确定不传染病的医院感染,41八、工作中常存在的问题1、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分区不明确2、医院人员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3、灭菌与消毒的概念不清4、无菌操作不规范5、手卫生意识不强6、配制消毒液的浓度不准确八、工作中常存在的问题1、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分区不明确427、发生医院感染病历上报不及时,病历首页无记录。8、传染病未按时限上报:甲类传染病确诊后2小时内上报;乙类、丙类传染病应于24小时上报。7、发生医院感染病历上报不及时,病历首页无记录。43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需要医院管理人员、全院医师、护理人员和感控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专训课件44谢谢!谢谢!45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感染控制科
石宇雄医院感染感染控制科
石宇雄46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发生在医院中的一切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或院内感染。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发47
包括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包括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48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按病原体来源: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按感染的对象:医务人员和住院病人医院感染按发生的部位: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等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按病原体来源: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49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时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50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全感染)的感染。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51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诊病毒、结核杆菌等感染。6、医院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52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等。(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53三、医院感染诊断原则在诊断医院感染时1、应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在病人入院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感染时,首先应区别是医院感染还是社区感染。3、按要求及时进行临床诊断,还应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三、医院感染诊断原则在诊断医院感染时54四、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要点1、有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如住院时间长,免疫功能低下,有侵入性诊疗操作,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等情况。2、病人出现感染相关的症状、体征:发突然发热,咳痰颜色改变,腹泻,尿路刺激症状,手术切口不愈伴有炎症反应等。四、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要点1、有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553、有相应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如白细胞数增高,血尿培养阳性、痰培养出现大量耐药菌,手术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等。4、其他辅助检查结果提示存在感染:如X线、超声、CT、内镜检查等。3、有相应的实验室检验结果:56五、医院感染的预防(一)医院应当实行标准预防制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必须进行隔离;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高度易感病人应当进行保护性隔离。五、医院感染的预防(一)医院应当实行标准预防制度57(二)医务人员必须按照下列要求实施消毒灭菌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接触破损皮肤、黏膜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2、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二)医务人员必须按照下列要求实施消毒灭菌1、进入人体无菌组583、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4、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当先清洗后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材和物品,清洗前必须消毒。3、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595、消毒灭菌首选物理方法,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保持有效浓度,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应当灭菌;6、使用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暧箱和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5、消毒灭菌首选物理方法,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保持有效浓度,浸60(三)医院工作人员工作时
1、应采取防护措施。2、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3、防止感染和锐器损伤4、发生被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或者锐器损伤后,必须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三)医院工作人员工作时
1、应采取防护措施。61(四)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洗手1、接触病人前后;2、无菌技术操作前后;3、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4、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5、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物品后;6、戴手套前、脱手套后。(四)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洗手1、接触病人前后;62(五)门诊、急诊、病房和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在预防医院感染方面,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2、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五)门诊、急诊、病房和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在预防医院感染633、无菌物品按照灭菌日期依次入柜存放;4、药杯、体温计用后及时消毒;5、平车、轮椅、诊查床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及时消毒;3、无菌物品按照灭菌日期依次入柜存放;646、室内定时通风换气,抢救室、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7、地面湿式通风清扫,污染时立刻消毒,拖布分区域放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8、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
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专训课件659、每日湿式清洁病人床、柜,清洁用巾实行专床专柜专用,用后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者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10、便器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实行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11、感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必须经消毒后再排入下水道。
9、每日湿式清洁病人床、柜,清洁用巾实行专床专柜专用,用后消66(六)一次性物品的使用1、医务人员使用前应当检查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有效期和包装情况。2、使用中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者其他情况,必须及时留样送检,详细纪录,立即报告。3、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六)一次性物品的使用1、医务人员使用前应当检查一次性无菌医67七、医院垃圾的分类与处理
医疗垃圾
1、破损的体温计、锐利器具、压舌板等器材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2、污染的纱布、绷带、脱脂棉等敷料。3、血、尿、粪、呕吐物等检验标本,化验用器材、试剂、培养基等废弃物。4、病理性垃圾:丢弃的病理标本,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试验动物尸体。5、病区卫生清洁用擦布、拖布等。6、传染科或隔离病室所有的废弃物。7、具有放射性及摄影所用化学试剂的放射性垃圾和化学垃圾。七、医院垃圾的分类与处理
医疗垃圾68分类处置要求
1、设置三种污物袋/盒,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用垃圾,锐器盒装锋利的垃圾。污物入袋应严格按分类弃入不同颜色袋中,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不能混放。2、收集容器必须有密封盖,防渗漏、防蝇、防鼠,并便于搬运及消毒。
分类处置要求
1、设置三种污物袋/盒,黑色袋装生69
3、患者每床一个小型污物袋,收集果皮、果核、废物等可燃性污物,每日或满袋更新。4、诊室、治疗室、检验科每个操作室应备两个污物桶,分别内套黄色垃圾袋装医疗垃圾,黑色垃圾袋装外包装物品。5、科室垃圾应及时回收,统一处理。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专训课件70医用垃圾转运前的无害化处理
1、锐利物品如针头、穿刺针、缝针、手术刀片等,置于锐器盒内焚烧处理。2、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剥离掉针头后毁形,装入专用黄色垃圾袋中,由供应室统一回收交垃圾处置中心焚烧。可重复使用的玻璃注射器交供应室先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60min(针筒打开)后再高压灭菌处理。医用垃圾转运前的无害化处理
1、锐利物品如针头、713、采血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连同针头直接放入专用收集袋或锐器盒内。4、一次性帽子、口罩、尿布、检查垫、尸体单及纱布等,使用后均应装入黄色垃圾袋内焚烧处理。3、采血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连同针头直接放入专用收集725.一次性使用的引流管、引流袋、胃管、鼻饲管、吸氧管、导尿管、肛管、扩阴器、手套焚烧处理。一次性输血器(袋)交血库放置24h后焚烧处理。5.一次性使用的引流管、引流袋、胃管、鼻饲管、吸736、一次性使用的试管、培养皿等容器,使用后必须先经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60min或压力蒸气灭菌,再送医疗垃圾转运站焚烧处理。6、一次性使用的试管、培养皿等容器,使用后必须747、传染科及传染病患者的医疗废弃物必须存科室内无害化消毒,袋装并用红色绳带捆扎后才能送出焚烧处理。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脓性分泌物、血、体液等有较强传染性的污物,用专门容器经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2h后,入厕排放到污水处理站处理。7、传染科及传染病患者的医疗废弃物必须存科室内75
8、不可燃烧的废弃物如金属、搪瓷制品、各类器材,经严密消毒后由器械科回收,作为报废处理。9、放射性废弃物,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8、不可燃烧的废弃物如金属、搪瓷制品、各7610、手术切除可辩认的人体残肢或脏器、死胎、人体病理标本交太平间送火葬场火化处理。动物实验标本可用包裹捆扎,送医疗垃圾站焚烧。
10、手术切除可辩认的人体残肢或脏器、死胎、人体77六、医院感染的监测1、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包括:a、全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B、各科的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C、医院感染部位发病率监测;D、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监测;E、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监测。六、医院感染的监测1、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包括:782、医院感染卫生学监测包括:A、消毒、灭菌效果监测;B、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细菌学监测;C、血液透析系统监;D、污水排放卫生学监测;E、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监测;2、医院感染卫生学监测包括:793、抗生素使用监测。4、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暴露监测。3、抗生素使用监测。80医院感染监测的主要控制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专科提干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美国ACM8竞赛真题
- 2025年宇信科技考试题及答案
- 乡镇卫生院检验检查分级管理制度
- 2025年押运证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能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产业地产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烽火科技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6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41讲沉淀溶解平衡考点3沉淀溶解平衡图像
- 2025年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招聘笔试题目及答案
- 山东省汽车维修工时定额(T-SDAMTIA 0001-2023)
- GB/T 6394-2002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 GB/T 311.3-2007绝缘配合第3部分:高压直流换流站绝缘配合程序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课件
- 对CAT5171数字电位计的串口通信控制的程序
- 家政服务员照料孕产妇课件
- 展厅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Q∕SY 04003-2016 车用汽油中甲醇定性检测颜色指示剂法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答案(全部) 超级详细的哦
- 《电机及拖动基础》顾绳谷答案(14814章)
- 水泥采购合同书水泥采购合同范本.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