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不是半表半里证课件_第1页
少阳不是半表半里证课件_第2页
少阳不是半表半里证课件_第3页
少阳不是半表半里证课件_第4页
少阳不是半表半里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阳不是半表半里肖相如北京中医药大学

一“半表半里”的由来“半表半里”首见于成无已《注解伤寒论》第148条注:“与小柴胡汤以除半表半里之邪”。“半表半里”由此而来。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另外,从《伤寒论》三阳病分析,太阳病有发热恶寒,为典型的表证;阳明病则发热恶热,为典型的里证;而少阳病则为“往来寒热”,既不同于太阳的表证,又有别于阳明的里证。

从治法上看,亦与太阳之表的汗法和阳明之里的清、下法不同,而独取和解一法。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说“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惟有和之一法焉,仲景用小柴胡汤加减是已。”可见,将其称为“半表半里”也有道理,因此,从成无已以后,和者甚众,沿用至今。

二“阳微结”是表里同病,不是“半表半里”

148条讨论的是“阳微结”。“阳微结”是内有热结而大便硬,但热结不重,同时外有表证。所以原文说“必有表,复有里也”,“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原文的意思是“阳微结”的性质是表里同病。

成无已将“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理解成“半表半里”,显然是混淆了概念。“半在里半在外”和“必有表复有里”是同义的,就是表里同病,而“半表半里”是在表里之间的位置。

同时,也带来了理论上的混乱:比如说“半表半里”究竟是在太阳和阳明之间呢?还是在阳明和三阴之间呢?再比如说,根据八纲辨证,从病位来看,只有表证和里证,即非表即里,非里即表,不可能有半里之间的证候,那作何解释呢?

形成“往来寒热”的原因是“正邪分争”。“正邪分争”就是正邪双方相持不下,互有胜负。形成“正邪分争”的原因是,病至少阳,正气已显不足,正邪双方都呈衰减之势,正气虽能抗邪,但却无力一鼓驱邪外出;邪气虽能侵袭人体,却也不能长驱直入。1第96条中小柴胡汤第一个主证是“往来寒热”。

2第97条明确指出病人的体质状态是“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3小柴胡汤中用了人参,甘草,大枣,显然是为了扶助正气。4第265条谓“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其中弦属少阳,细为正气不足。5热入血室治从少阳,用小柴胡汤。而热入血室的特定时期是妇人经水适来适断。妇人经期的体质状态当与“血弱气尽”同类。

由此可见,正气已显不足,正邪双方都呈衰减之势,才是少阳病最本质的特征;扶正祛邪并用,才是小柴胡汤和解的实质。如果小柴胡汤不用人参、甘草、大枣,就不是真正的小柴胡汤了,也就失去了和解的意义,也就不可能治好少阳病。

(一)根据《伤寒论》中提示的主证。1发热(1)往来寒热(96条):这是少阳病的典型热型,见到便可用;(2)呕而发热(379):少阳喜呕,所以发热与呕吐并见,便是小柴胡汤证;(3)身热恶风(99):(4)头痛发热(265):(5)差后发热(394):2消化系统的症状

96条小柴胡的主证有“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

《内经》中有“邪在胆,逆在胃”;

《金匮要略》中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小柴胡汤可用于多种消化系统的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肝炎、胆囊炎等。3少阳经脉循行部位的症状少阳经脉循行部位相关的症状:咽干、目眩、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胸胁苦满、胁下痞硬等。临床上如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痛、颈部淋巴结核、腹股沟淋巴结核等,可考虑用小柴胡汤。

(三)根据病机

1正气不足的病机,如老人,小儿,大病,久病,孕妇,产妇等。2胆不主决断凡是胆气虚怯而害怕的,特别是与其他少阳病的表现同见的时候。3枢机不利,三焦阻隔:胆和三焦为少阳之腑,而三焦为元气之别使,主通行元气和津液,若病入少阳,致枢机不利,三焦阻隔,津液运行障碍,如上焦的咳嗽,中焦的呕吐便秘腹泻,下焦的小便不利,水肿等。

张令韶注:“不大便者,下焦不通,津液不得下也;呕者,中焦不治,胃气不和也;舌上苔白者,上焦不通,火郁于上也,可与小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