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综合经济区课件_第1页
大西北综合经济区课件_第2页
大西北综合经济区课件_第3页
大西北综合经济区课件_第4页
大西北综合经济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西北综合经济区甘肃省大西北综合经济区甘肃省1甘肃省的地理位置甘肃省,简称甘或陇,是中国的一个省份,甘肃省因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而得名,甘肃古属雍州,省会兰州。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并与蒙古国接壤,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甘肃省的地理位置甘肃省,简称甘或陇,是中国的一个省份,甘肃省2行政区划甘肃省设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行政区划甘肃省设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3人口民族到2010年11月1日,全省常住人口为2557.5254万人。甘肃有汉族、回族、藏族、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土族、撒拉族、满族等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人口民族到2010年11月1日,全省常住人口为2554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总量为4544.02万公顷,人均占有量2公顷,居全国第5位;除沙漠、戈壁、沼泽、石山裸岩、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直接利用的土地外,尚有2731.41万公顷土地可用于生产建设,占土地总面积的60.11%。各种林地资源面积396.65万公顷,有白龙江、洮河、祁连山脉、大夏河等地的成片原始森林,森林中的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其中有连香树、水青树、杜仲、透骨草、五福花等珍贵植物;野生动物中列入国家稀有珍贵动物的达54个种或亚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野马、野骆驼、野驴、野牦牛、白唇鹿等。各类草地资源面积1575.29万公顷,占土地资源总面积的34.67%,其中天然草地1564.83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99.34%,是中国主要的牧业基地之一。自然资源土地资源5矿产资源甘肃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支柱。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含亚矿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74%。甘肃省查明矿产资源的矿种数有97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5种、非金属矿产53种、水气矿产2种。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地891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大型矿床77个、中型202个、小型612个。据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在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中,甘肃省列全国第一位的矿产有10种,前五位的有25种,前十位的有49种。有亚洲最大的金矿——甘肃阳山金矿。据悉,阳山金矿累计探获黄金资源量308吨,是亚洲最大类卡林型金矿。据估算,阳山金矿已探明的黄金资源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00亿。矿产资源6水利资源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及其它直接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水系)3个水系。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全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6.2亿立方米,纯地下水8.7亿立方米,自产水资源总量约294.9亿立方米,人均1150立方米。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和西汉水,水源充足,年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且多峡谷,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内陆河流域包括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河流大部源头出于祁连山,北流和西流注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戈壁之中。具有流程短,上游水量大,水流急,下游河谷浅,水量小,河床多变等特点,但水量较稳定,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724.15万千瓦,居全国第10位,可能利用开发容量1068.89万千瓦,年发电量492.98亿千瓦小时。水利资源7能源资源甘肃省能源种类较多,除煤炭、石油、天然气外,还有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其中,石油可采储量为6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31.57亿立方米,集中分布在河西玉门和陇东长庆两油区。全省煤炭预测储量为1428亿吨,已探明125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20亿吨,煤炭资源集中分布于庆阳、华亭、靖远和窑街等矿区。甘肃风能资源丰富,总储量为2.37亿千瓦,风力资源居全国第5位,可利用和季节可利用区的面积为17.66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河西的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甘肃是我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各地年太阳总辐射值大约为4800-6400兆焦/平方米,其中河西西部、甘南西南部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按现有利用水平测算可开发资源量约为520万吨标准煤/年。能源资源8自然气候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甘肃省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在0~14℃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河西走廊年平均气温为4~9℃,祁连山区0~6℃,陇中和陇东分别为5~9℃和7~10℃,甘南1~7℃,陇南9~15℃。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降水各地差异很大,在42~760毫米之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各季分配不匀,主要集中在6~9月。甘肃省光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h,自东南向西北增多。河西走廊年日照时数为2800~3300h,敦煌是日照最多的地区,所以敦煌的瓜果甜美,罗布麻锁阳等药材非常地道;陇南为1800~2300h,是日照最少的地区;陇中、陇东和甘南为2100~2700h。全省总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据国务院勘界结果为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7位,折合6.8亿亩。其中,农用地为3.81亿亩;建设用地0.14亿亩;未利用地2.87亿亩。人均占有土地26.31亩。人均占有耕地2.71亩,比全国人均占有量高出一倍多。山地多,平地少,全省山地和丘陵占总土地面积的78.2%。全省土地利用率为56.93%,尚未利用的土地有28681.4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2.05%,包括沙漠、戈壁、高寒石山、裸岩、低洼盐碱、沼泽等。虽然甘肃省气候干燥,气象灾害危害重,但干旱气候区丰富的光能、热量、风力资源、大气成分资源等气候资源,是可再生利用的。可以根据甘肃省气候资源的分布状况,开展气候资源的分区规划,并根据各区的气候特点,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为甘肃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自然气候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9通信交通

主要铁路干线: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兰青线、干武线,宝中线,天定高速,天宝高速;

主要公路干线:西兰公路、甘新公路、甘川公路、京藏公路,兰平高速等;

现有民用机场:兰州中川机场、敦煌机场、嘉峪关机场、庆阳机场、酒泉机场。

规划中民用机场:金昌金川机场等10个民用机场。

民航开辟了以兰州为中心,通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乌鲁木齐、南京、昆明、敦煌、庆阳等全国主要城市及省内主要旅游胜地和革命老区的航空网。通信交通主要铁路干线: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兰青线、干10大西北综合经济区课件11甘肃旅游资源嘉峪关莫高窟崆峒山麦积山石窟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国家级森林公园松鸣岩甘肃旅游资源嘉峪关12大西北综合经济区课件13西部开发甘肃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壮大城市经济为龙头,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发挥比较优势、壮大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把甘肃建成全国重要的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综合性高新石化基地、中药材加工基地、林牧业基地和旅游大省,充分发挥甘肃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就是进一步解放思路、转变观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以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结构调整为重点,就是近期加快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退耕还林(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以壮大城市经济为龙头,就是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以兰州市为重点,以陇海线和兰新线为依托,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形成大开发的支撑点和新的经济增长带,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城镇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实施三大战略,就是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强基础教育和适用人才培养,开发人力资源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使科技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第一推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着力改善投资软环境,吸引国内外的人才、技术、资金,推动甘肃的大开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开发中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施甘肃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走发挥比较优势、壮大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就是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老工业基地的比较优势,形成石油天然气与精细化工、有色冶金新材料、生物制药、特色农副产品及以其为原料的加工业、旅游业五大支柱产业。实施西部大开发,要有重点分步骤的推进。经过10年的努力,使甘肃生态环境初步改善,全面开发的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具备,良性开发机制初步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框架基本形成,几大特色明显的支柱产业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把甘肃建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甘肃。西部开发甘肃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14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生产总量不断增大,工业增速企稳

2010年11月份,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40.2亿元,同比增长16.60%,较上月回升1.7个百分点,1-11月份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233.02亿元,同比增长16.8%,较1-10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点行业对甘肃省工业拉动明显

1-11月份,在甘肃省38个大类行业中,正增长的有32个行业,高于甘肃省平均增速的有17个行业。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四个行业累计共完成工业增加值443.32亿元,占甘肃省总量的35.95%,同比平均增长32.78%,高出甘肃省平均增速15.98个百分点,拉动甘肃省工业增长10.2个百分点,对甘肃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73%。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对甘肃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6.5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为16.7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4.7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12.66%。

(三)风光电及风光电装备制造业成为今年甘肃省工业增长的亮点

随着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战略的实施,甘肃省风电及相关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1-11月份,风光电及风光电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8.69亿元,占甘肃省总量的7.19%,较2009年上升4.6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77.16%,是甘肃省平均增速的4.59倍,是2009年7.72倍,拉动甘肃省工业增长3.1个百分点,对甘肃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44%,是2009年的6.52倍。

(四)轻工业增速高于重工业

1-11月份,甘肃省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3.07亿元,占甘肃省总量的14.04%,同比增长17.9%,拉动甘肃省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对甘肃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6.11%;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8.06亿元,同比增长22.72%;烟草制品业完成54.77亿元,同比增长21.51%,这两个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92.83亿元,占轻工业的53.64%,平均增长22%,高于轻工业增速1.9个百分点,拉动轻工业增长11.37个百分点,对轻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7%。1-11月份重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59.95亿元,同比增长16.2%。

(五)出口交货值高速增长自6月份以来,甘肃省出口交货值一直保持在50%以上的增长,1-11月份,甘肃省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48.5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44%,拉动甘肃省工业增长0.3个百分点,对甘肃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0%。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6.47亿元,占总量的33.92%,较上年同期增长116.15%;农副食品加工来完成6.94亿元,占总量的14.29%,较上年同期增长33.5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4.46亿元,占总量的9.18%,较上年同期增长130.69%。

(六)实现利润增速不断回升。1-10月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212.11,比去年同期提高24.19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71.7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32%,增速比1-9月提高2.91个百分点。去年甘肃省工业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后甘肃省炼油企业效益的大幅变动。而今年在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下,甘肃省炼油企业利润同比不断下降。在此情形下甘肃省利润增速的上升,是其它工业企业、特别是省属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改善的结果。

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15甘肃的农业由于起步晚、基础差、经济体制转轨慢等原因,甘肃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龙头牵动力不强,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品牌意识不强,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支撑弱,产业链条短,规模效益不高等问题。据了解,甘肃现有耕地6937万亩,人均耕地虽在3亩左右,但由于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可控性差。同时,受气候、市场双重风险制约,投入产出比例较低。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针对农业产业地域优势的不同,甘肃应因地制宜发展包括河西及沿黄河灌区节水高效商品型、中东部旱作区集水高效粮食主产型、陇南山地特色农产品主产型和甘南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型四大现代农业模式。围绕马铃薯、中药材、草食畜、果蔬、酿酒原料和制种六大主导产业,加大开发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实施分层次梯度推进,延伸产业链,通过创品牌出精品增加农业附加值,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扩大规模效益,提高产业系列化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为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议甘肃根据农业产业区域优势,组建河西、中部、陇东、沿黄、陇南和高寒等区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分中心和若干现代农业产业化试验室,通过项目和业务协作提高甘肃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同时,甘肃应创新农科教结合领导体制,加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农业行政部门之间负责人的岗位交流和交叉任职,发挥各自优势。甘肃的农业由于起步晚、基础差、经济体制转轨慢等原因,甘肃农业16甘肃的十二五规划目标经济增速达到两位数《基本思路》提出的我省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实现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的“五个大幅度提升”的奋斗目标,缩小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的发展差距,全省经济增长速度按10%来把握。发展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重点谋划并实施好六大战略性工程: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工程;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性工程;以培育发展新能源为重点的能源产业发展战略性工程;以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农业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战略性工程;以延伸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工程;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公共服务战略性工程,形成十二五发展的重大项目支撑。措施狠抓八方面重大任务实现我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紧紧围绕以下八方面重大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进:继续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保障能力;加快兰白核心经济区建设,推进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河西、陇东两大能源基地,发展壮大能源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建设“两型”社会;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强化社会和谐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规划实施“1224”区域发展计划一个都市圈即以兰州白银为核心的都市经济圈,将是我省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战略布局的中心,通过兰白都市经济圈的打造,凸显兰州辐射带动功能,挖掘周边县市的互补功能,发挥经济圈强大的经济集聚功能,增强城市的积聚、带动能力以及城市整体的竞争力,最终形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带。两个增长点即天水增长点,抓住国家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机遇,利用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支付的力度加大、推进资源税费改革、统筹建设用地计划等政策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形成未来我省经济增长的亮点,并带动周边的平凉、庆阳、陇南的发展;金昌增长点,金昌与张掖、武威在经济方面有着很强的互补性,要发挥三方在资源、能源方面的最大优势,淡化行政区域界线,强化经济区域合作,资源共享,要努力打造西部新材料基地,使金昌成为我省经济的亮点,以推动三市的共同发展。

甘肃的十二五规划目标经济增速达到两位数《基本思路》提出的17两大新基地即陇东煤电化基地,包括平凉、庆阳、天水在内的陇东煤电化基地。开发陇东煤炭资源,打造陇东能源基地,实现陇煤东送、陇煤外运。强力推进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着力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形成以煤炭、电力、煤化工为支撑的产业集群,走输煤与送电并举的良性发展道路。河西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以酒泉、嘉峪关为核心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围绕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壮大产业规模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风电装备制造和光伏产业做大做强,打造西北地区具有重要地位和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研发、制造和应用示范基地。四个试验区即扶贫开发试验区,把定西、甘南、临夏、陇南等贫困地区作为重中之重,创新扶贫开发模式,进一步探讨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发展之路,并争取国家级扶贫开发试验区的试点权;循环经济试验区,作为资源大省和能源利用大省,发展循环经济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从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入手,围绕基地、园区、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4个层次展开工作,着重谋划好新能源基地、老工业基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生态建设试验区,重点抓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甘南黄河重要水源供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继续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工程,加大牧区封地育草力度,并争取国家级生态建设试验区的试点权;兰州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兰州综合配套改革国家级试验区,既能突出区域发展中的都市圈功能,又能对多民族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保障争取重点领域获扶持

《基本思路》认为,今后要围绕“国扶47条”对甘肃明确的四大定位,建立合理有效的政策体系,并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争取更大的国家政策倾斜。如扶贫政策、生态保护政策、资源性城市转型政策、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政策。在十二五期间,我省可争取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领域为:新能源基地与煤电化工基地建设、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试点国家级试验区以及特色产业发展。除了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外,十二五期间,我省还应更加大胆地开拓创新,采取公共服务政策、产业发展政策、社会发展政策、对外开放政策、生态安全政策、新农村建设政策等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两大新基地18再见再见19大西北综合经济区甘肃省大西北综合经济区甘肃省20甘肃省的地理位置甘肃省,简称甘或陇,是中国的一个省份,甘肃省因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而得名,甘肃古属雍州,省会兰州。地处黄河上游,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并与蒙古国接壤,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甘肃省的地理位置甘肃省,简称甘或陇,是中国的一个省份,甘肃省21行政区划甘肃省设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行政区划甘肃省设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白银市、天水市22人口民族到2010年11月1日,全省常住人口为2557.5254万人。甘肃有汉族、回族、藏族、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土族、撒拉族、满族等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人口民族到2010年11月1日,全省常住人口为25523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总量为4544.02万公顷,人均占有量2公顷,居全国第5位;除沙漠、戈壁、沼泽、石山裸岩、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直接利用的土地外,尚有2731.41万公顷土地可用于生产建设,占土地总面积的60.11%。各种林地资源面积396.65万公顷,有白龙江、洮河、祁连山脉、大夏河等地的成片原始森林,森林中的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其中有连香树、水青树、杜仲、透骨草、五福花等珍贵植物;野生动物中列入国家稀有珍贵动物的达54个种或亚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野马、野骆驼、野驴、野牦牛、白唇鹿等。各类草地资源面积1575.29万公顷,占土地资源总面积的34.67%,其中天然草地1564.83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99.34%,是中国主要的牧业基地之一。自然资源土地资源24矿产资源甘肃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支柱。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含亚矿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74%。甘肃省查明矿产资源的矿种数有97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5种、非金属矿产53种、水气矿产2种。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地891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大型矿床77个、中型202个、小型612个。据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在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中,甘肃省列全国第一位的矿产有10种,前五位的有25种,前十位的有49种。有亚洲最大的金矿——甘肃阳山金矿。据悉,阳山金矿累计探获黄金资源量308吨,是亚洲最大类卡林型金矿。据估算,阳山金矿已探明的黄金资源量潜在经济价值达500亿。矿产资源25水利资源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黄河干流(包括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及其它直接入黄河干流的小支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含苏干湖水系)3个水系。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全省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6.2亿立方米,纯地下水8.7亿立方米,自产水资源总量约294.9亿立方米,人均1150立方米。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其中,1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就有36条。该流域面积大、水利条件优越。但流域内绝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和西汉水,水源充足,年内变化稳定,冬季不封冻,河道坡降大,且多峡谷,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内陆河流域包括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河流大部源头出于祁连山,北流和西流注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戈壁之中。具有流程短,上游水量大,水流急,下游河谷浅,水量小,河床多变等特点,但水量较稳定,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724.15万千瓦,居全国第10位,可能利用开发容量1068.89万千瓦,年发电量492.98亿千瓦小时。水利资源26能源资源甘肃省能源种类较多,除煤炭、石油、天然气外,还有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其中,石油可采储量为6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31.57亿立方米,集中分布在河西玉门和陇东长庆两油区。全省煤炭预测储量为1428亿吨,已探明125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20亿吨,煤炭资源集中分布于庆阳、华亭、靖远和窑街等矿区。甘肃风能资源丰富,总储量为2.37亿千瓦,风力资源居全国第5位,可利用和季节可利用区的面积为17.66万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河西的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甘肃是我国太阳能最为丰富的三个区域之一,各地年太阳总辐射值大约为4800-6400兆焦/平方米,其中河西西部、甘南西南部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按现有利用水平测算可开发资源量约为520万吨标准煤/年。能源资源27自然气候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甘肃省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在0~14℃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降低;河西走廊年平均气温为4~9℃,祁连山区0~6℃,陇中和陇东分别为5~9℃和7~10℃,甘南1~7℃,陇南9~15℃。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降水各地差异很大,在42~760毫米之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各季分配不匀,主要集中在6~9月。甘肃省光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为1700~3300h,自东南向西北增多。河西走廊年日照时数为2800~3300h,敦煌是日照最多的地区,所以敦煌的瓜果甜美,罗布麻锁阳等药材非常地道;陇南为1800~2300h,是日照最少的地区;陇中、陇东和甘南为2100~2700h。全省总土地面积45.44万平方公里(据国务院勘界结果为42.58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7位,折合6.8亿亩。其中,农用地为3.81亿亩;建设用地0.14亿亩;未利用地2.87亿亩。人均占有土地26.31亩。人均占有耕地2.71亩,比全国人均占有量高出一倍多。山地多,平地少,全省山地和丘陵占总土地面积的78.2%。全省土地利用率为56.93%,尚未利用的土地有28681.4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42.05%,包括沙漠、戈壁、高寒石山、裸岩、低洼盐碱、沼泽等。虽然甘肃省气候干燥,气象灾害危害重,但干旱气候区丰富的光能、热量、风力资源、大气成分资源等气候资源,是可再生利用的。可以根据甘肃省气候资源的分布状况,开展气候资源的分区规划,并根据各区的气候特点,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为甘肃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自然气候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28通信交通

主要铁路干线: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兰青线、干武线,宝中线,天定高速,天宝高速;

主要公路干线:西兰公路、甘新公路、甘川公路、京藏公路,兰平高速等;

现有民用机场:兰州中川机场、敦煌机场、嘉峪关机场、庆阳机场、酒泉机场。

规划中民用机场:金昌金川机场等10个民用机场。

民航开辟了以兰州为中心,通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乌鲁木齐、南京、昆明、敦煌、庆阳等全国主要城市及省内主要旅游胜地和革命老区的航空网。通信交通主要铁路干线: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兰青线、干29大西北综合经济区课件30甘肃旅游资源嘉峪关莫高窟崆峒山麦积山石窟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国家级森林公园松鸣岩甘肃旅游资源嘉峪关31大西北综合经济区课件32西部开发甘肃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壮大城市经济为龙头,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发挥比较优势、壮大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把甘肃建成全国重要的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综合性高新石化基地、中药材加工基地、林牧业基地和旅游大省,充分发挥甘肃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就是进一步解放思路、转变观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以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结构调整为重点,就是近期加快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退耕还林(草)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以壮大城市经济为龙头,就是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以兰州市为重点,以陇海线和兰新线为依托,提高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形成大开发的支撑点和新的经济增长带,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和城镇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实施三大战略,就是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强基础教育和适用人才培养,开发人力资源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使科技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第一推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着力改善投资软环境,吸引国内外的人才、技术、资金,推动甘肃的大开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开发中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施甘肃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走发挥比较优势、壮大支柱产业、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就是充分发挥资源、区位和老工业基地的比较优势,形成石油天然气与精细化工、有色冶金新材料、生物制药、特色农副产品及以其为原料的加工业、旅游业五大支柱产业。实施西部大开发,要有重点分步骤的推进。经过10年的努力,使甘肃生态环境初步改善,全面开发的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具备,良性开发机制初步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框架基本形成,几大特色明显的支柱产业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把甘肃建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甘肃。西部开发甘肃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33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生产总量不断增大,工业增速企稳

2010年11月份,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40.2亿元,同比增长16.60%,较上月回升1.7个百分点,1-11月份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233.02亿元,同比增长16.8%,较1-10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点行业对甘肃省工业拉动明显

1-11月份,在甘肃省38个大类行业中,正增长的有32个行业,高于甘肃省平均增速的有17个行业。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四个行业累计共完成工业增加值443.32亿元,占甘肃省总量的35.95%,同比平均增长32.78%,高出甘肃省平均增速15.98个百分点,拉动甘肃省工业增长10.2个百分点,对甘肃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73%。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对甘肃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6.5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为16.7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4.7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12.66%。

(三)风光电及风光电装备制造业成为今年甘肃省工业增长的亮点

随着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战略的实施,甘肃省风电及相关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1-11月份,风光电及风光电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8.69亿元,占甘肃省总量的7.19%,较2009年上升4.6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77.16%,是甘肃省平均增速的4.59倍,是2009年7.72倍,拉动甘肃省工业增长3.1个百分点,对甘肃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44%,是2009年的6.52倍。

(四)轻工业增速高于重工业

1-11月份,甘肃省轻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3.07亿元,占甘肃省总量的14.04%,同比增长17.9%,拉动甘肃省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对甘肃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6.11%;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8.06亿元,同比增长22.72%;烟草制品业完成54.77亿元,同比增长21.51%,这两个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92.83亿元,占轻工业的53.64%,平均增长22%,高于轻工业增速1.9个百分点,拉动轻工业增长11.37个百分点,对轻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7%。1-11月份重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59.95亿元,同比增长16.2%。

(五)出口交货值高速增长自6月份以来,甘肃省出口交货值一直保持在50%以上的增长,1-11月份,甘肃省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48.5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0.44%,拉动甘肃省工业增长0.3个百分点,对甘肃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0%。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6.47亿元,占总量的33.92%,较上年同期增长116.15%;农副食品加工来完成6.94亿元,占总量的14.29%,较上年同期增长33.5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4.46亿元,占总量的9.18%,较上年同期增长130.69%。

(六)实现利润增速不断回升。1-10月甘肃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212.11,比去年同期提高24.19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71.7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32%,增速比1-9月提高2.91个百分点。去年甘肃省工业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后甘肃省炼油企业效益的大幅变动。而今年在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影响下,甘肃省炼油企业利润同比不断下降。在此情形下甘肃省利润增速的上升,是其它工业企业、特别是省属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改善的结果。

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34甘肃的农业由于起步晚、基础差、经济体制转轨慢等原因,甘肃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龙头牵动力不强,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品牌意识不强,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支撑弱,产业链条短,规模效益不高等问题。据了解,甘肃现有耕地6937万亩,人均耕地虽在3亩左右,但由于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可控性差。同时,受气候、市场双重风险制约,投入产出比例较低。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针对农业产业地域优势的不同,甘肃应因地制宜发展包括河西及沿黄河灌区节水高效商品型、中东部旱作区集水高效粮食主产型、陇南山地特色农产品主产型和甘南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型四大现代农业模式。围绕马铃薯、中药材、草食畜、果蔬、酿酒原料和制种六大主导产业,加大开发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实施分层次梯度推进,延伸产业链,通过创品牌出精品增加农业附加值,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扩大规模效益,提高产业系列化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为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议甘肃根据农业产业区域优势,组建河西、中部、陇东、沿黄、陇南和高寒等区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分中心和若干现代农业产业化试验室,通过项目和业务协作提高甘肃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同时,甘肃应创新农科教结合领导体制,加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农业行政部门之间负责人的岗位交流和交叉任职,发挥各自优势。甘肃的农业由于起步晚、基础差、经济体制转轨慢等原因,甘肃农业35甘肃的十二五规划目标经济增速达到两位数《基本思路》提出的我省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是: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努力实现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的“五个大幅度提升”的奋斗目标,缩小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