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25一28课_第1页
三年级第25一28课_第2页
三年级第25一28课_第3页
三年级第25一28课_第4页
三年级第25一28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牙市镇一小三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25太阳是大家主备人:蒋婷婷审核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构”等词语。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学习策略合作学习课时第(一、二)课时课前准备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太阳的诗。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

2、检查读课文情况。

3、我来提醒:学生提醒生字的读音。

“彤”字本音第二声,在ABB式词组中变成第一声。

4、检查读诗情况。

5、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读,并想一想自己喜欢的原因。

2、小组交流。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小组同学听,相互评价。

3、全班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原因。

重点感悟:课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孩子、小树和鲜花的朋友,显得亲切、易懂。诗歌中把孩子、小树和鲜花并列,是因为它(他)们都有蓬勃的生命力。这样写显得新奇、有诗意。

4、想象说话:我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话……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感受诗意。太阳是大家的,世界是大家的。

2、学生交流读课文后的感想。

3、有感情地朗读。

二、练习背诵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三、拓展交流

学生搜集其他国家小朋友生活情况、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介绍。

四、指导写字。

学生自己观察书写。教师进行提示。

五、积累语言

六、板书设计

撒在鲜花上

25、太阳是大家的

照耀着小朋友小朋友做游戏

世界是大家的教学反思白牙市镇一小三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26一面五星红旗主备人:蒋婷婷审核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摊、奈、凝、竖、拇”。会写“窄、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假日、背包”等18个词语。2、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原因。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感受中外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并懂得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朗读感悟课时第(一、二)课时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国旗的资料。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五星红旗。这是什么板书课题:一面五星红旗

2、提问:国旗有什么含义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五星红旗?

阅读课后“资料袋”

过渡:课文里的这面五星红旗出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一起来阅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4、出示词语,认读。根据学生质疑情况理解部分词语。

5、与身边的学习伙伴分段读课文,进一步熟悉,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在国外读书的第一个假日,我决定做一次漂流旅行”。旅途中发生了什么事回答后朗读二、三自然段。理解“处境”

2、来到小镇的面包店里,“我”希望得到老板的帮助,他是什么态度呢默读4—12自然段,用~~~勾画出描写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交流: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

3、讨论:老板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提示:从“一脸的无奈”到“眼里闪出亮光”,最后“竖起大拇指”,老板前后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这变化仅仅是因为这面五星红旗吗他为什么会“竖起大拇指”?

朗读11、12自然段。

4、引导小结:你想对那个老板说点什么?

四、积累优美词句

课文中有不少感人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摘抄句子。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词,认读。

2、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小声读课文,说说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过渡:老板前后态度有这样大的转变,与“一面五星红旗”有直接关系,所以以此为题。

二、指导朗读,深化认识

1、默读课文,用(

)把有“五星红旗”或“国旗”的句子勾画出来。

2、交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相机指导朗读。

“收拾好背包……出发了。”

“为了防止丢失……系在脖子上。”

*“突然……闪出亮光……‘那是什么’”

*“我犹豫了一下……展开。”“我”为什么犹豫?

“这面做工精致……鲜艳。”

“老板……面包。”

*“我愣了一下……凝视……五星红旗。”这时“我”可能会想什么?

“我摇摇头……趔趔趄趄向外走去。”

“这时……五星红旗。”

3、交流读后的感受。

4、引导小结:从这些语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五星红旗,让“我”赢得了别人的尊敬、信任,更赢得了友谊。

三、拓展知识

1、你还认识哪些国家的国旗?

2、展示图片,拓展认识。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确定音序,组词。

2、指导书写。重点提醒“漆、鼻、换、摔”的笔画。

3、抄写生词。教学反思白牙市镇一小三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27卖木雕的少年主备人:蒋婷婷审核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活动。情感目标:体会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学习策略朗读感悟、合作探究课时第(一、二)课时课前准备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投影大瀑布图片生观看,师简介,引出文中所指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师简介这儿游人、景色。重点词:非洲南部、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2.在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3.板题,读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文。(2)画出生字,拼读。(3)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4)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准备提出来讨论。2.生根据提示自学。3.汇报、交流。(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可自己汇报)字旁:琳琅(áng)满目沉甸(diān)甸诚恳(ěn)宾(bīn)馆字形:“释”左边是米加“/”,不是“采”。“豫”左边不要写成“矛”。字词意名不虚传:形容名气与听说的相符,一点儿也不假。琳琅满目:形容物品多,使人看的眼花缭亮。栩栩如生:形容物品很逼真,就像活了一样。爱不释手:很喜欢,舍不得放开手。犹豫:指很难下决心。遗憾:感到可惜。(2)指出逐节读文,正音。(3)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讲的是“我”到非洲南部旅游时,本想买件木雕木工艺品,但由于担心行李超重而未买。后来,卖木雕的少年特意为我送来一个体积小、便于携带的木雕,但坚决不收我的钱。因为他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思考: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来学习。2.讨论交流。3.汇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出发前,朋友告诉“我”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木雕工艺品。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我”对几个大象坐爱不释手,但由于担心行李超重而没买,卖木雕的少年和“我”都和遗憾。第三部分(10--15自然段):晚饭后,少年送来一个小象墩,坚决不肯要钱,因为中国人是他的朋友,这让“我”很感动。四.小结卖木雕的少年真的可爱,让我们来朗读课文,读出对他的喜爱。五、齐读课文第二课时一.设置情景、探究导入[小精二.深入学习课文,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1.学习挑选木雕的部分。朗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想想作者如何被精美的木雕吸引,激发了她购买的欲望。填空: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过渡:精美的木雕激发了作者强大的购买欲望,但她的什么又放弃了呢2.个人朗读第五至第九自然段。(1)出示学习要求。A.“我”为什么选择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体会。B.卖木雕的少年什么样他说了什么,想象他会有什么想法(2)分小组学习讨论。(3)汇报交流。小组一:因为我考虑行李超重,不能带这么重的象墩,所以只得选择放弃,我的心里变化:从爱不释手--犹豫--语无伦次--遗憾。小组二:少年是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见作者犹豫,他诚恳地劝作者买,“夫人,您买一个吧!”“您是中国人吧”少年望着作者,眼神也流露出遗憾。点拨:通过对男孩的语句描写,你读一读,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这个男孩很善良,开始“买一个吧!”表现出不仅是推销,还有一层是把纪念品带回欣赏,到后来男孩的猜疑“您是中国人吧”能看出男孩对中国人的尊敬。)(4)同学们你们知道男孩对中国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尊敬吗(因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援建了坦赞铁路,在工程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小精灵儿童网站](5)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感受作者与少年不同的内心变化。在熟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上台来表演。3.学习赠送木雕部分(1)朗读第十至第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男孩在傍晚来等“我”,并交给“我”一个沉甸甸的小象墩。)(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出什么(这个木雕象墩与白天的一模一样,却只有圈套大小,说明少年特意为作者雕刻的易于携带的同样的小象墩,体会少年的质朴和他对中国人好感。)(3)“我”和少年说了什么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4)读一读少年质朴的语言和动作。三.总结全文,展开想象1.学到这里,我们才解开初学的疑问,正是由于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的友谊,使得每位非洲人民内心深处感谢中国人民给予的无私的援助。2.(结合课后练习)你最想用什么方式夸夸那个非洲少年(展开讨论,激发兴趣)教学反思白牙市镇一小三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主备人:蒋婷婷审核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交流,拓展与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策略合作学习课时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习过程一、交流资料,初步感知。多媒体出示中国国际救援队队旗,引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交流,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二、预习检测,扫除生词。分类检测生字、词。1、专有名词:阿尔及利亚

布迈尔代斯

里氏级地震

声波探测仪

液压钳

搜索犬

2、和生字组成的词语:弥漫

腐烂

臭气

呈现

缝隙

废墟浸透

协助

属于

范围

任务

3、和生字组成的四字词语:纵横交错

下落不明

狂吠不止交口称赞闻名遐迩

房倒屋塌

4、易读错的多音字:夹缝

挣扎

载誉归来

三、大胆质疑,鼓励探究。引导学生结合预习和初读大胆质疑:有哪些弄不明白的问题老师适时对问题进梳理,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四、四步阅读,层层推进。

1、一读浏览,概括大意。

2、二读细品,体会感悟。引导学生用联系生活的方法理解句子:预设1:他们热得口干舌燥,很想喝点水解解渴,但是为了救援工作,他们忍住了。预设2:汗水从他们的脸上流下来,队员们的眼睛都睁不开了,他们的手心也流出了汗水,手拿在液压钳上直打滑。说说队员们会碰到什么困难(预设1:队员们救人的时候,余震发生了,快要被救出来的人又被埋下去了,队员们也有可能被倒塌的房屋压住。预设3: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的臭气,这种臭气也许会使队员们中毒)②教师引读:是呀,尽管工作的环境这样危险,可是——③教师引读:难怪阿尔及利亚人们会竖起大拇指说——生齐读课题: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4.略读得法,自读自悟“行动迅速,搜救能力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