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文-吴张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打造_第1页
语文论文-吴张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打造_第2页
语文论文-吴张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打造_第3页
语文论文-吴张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打造_第4页
语文论文-吴张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打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打造“立美课堂”绍兴市斗门镇柯灵小学斗门校区吴张内容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本身就具备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打造“立美课堂”,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美、追求美和创造美。【关键词】立美课堂最好途径如何打造注意事项所谓“立美课堂”,就是教师用“爱的教育”、“美的教育”来打造的课堂。即教师用美的事物去浸润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不断地、长久地被美的情感所陶醉,所滋养,从而“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以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立美课堂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打造“立美课堂”的最好途径。(一)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具备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具有形象性、思想性、感染性,体现了美的特征。在教学中如能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展学生的审美眼光。在一定程度上,小学语文教学能考虑到通过美读文本让学生能体验到自然的美,人物素质的美,语言文字的美,思想情感的美以及意境的美。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注意引导学生能在自己的习作中表现美,能在自己的言行中体现美,可见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具备美。(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立美”教学。语文课程是母语课、基础课,这门学科的学习对一个人精神的影响是无比深远的,语文课程的独特性,更决定了语文的“立美”教学。语文课程缺少了“立美”的关照,它的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等特点在教育中也难以体现。其次,占语文课很大比重的文学是塑造和丰富一个人精神领域的源泉。一篇篇充满情思的精美诗文,是进行审美教育的绝好材料。在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三)语文立美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突破口。新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而不是参与者。过去的应试教育意在把人培养为社会需要的工具和“螺丝钉”,而往往忽视了对健全人格、独特个性和活泼生命力等人的本质力量的关注。一篇生动活泼的优美诗文,经过教师条条缕缕的分解后变得枯燥乏味,整个学习过程毫无美感可言。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原始兴趣也消弥殆尽,许多爱好文学的学生也对语文课学习没有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缺少人文关怀,缺失美的享受,学生感受不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又怎会兴致勃勃,满心欢喜的学习呢?所以说,语文立美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突破口。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打造“立美课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盖了天、地、人、事、物等,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深刻地挖掘出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感受出作品中的真、善、美,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并从中得到教育。(一)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认识、感受美。1、独具风格的文字美汉字的形、音、义及其表现力,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字中独具特色:由简单的点、横、竖、撇、捺等笔画构成的方块字形,具有匀称俊秀、工整端庄的美;字音具有声调音韵铿锵动人的音律美;含义丰富,具有表现情感、意境的形象美和表现形态、性质、变化的动态美。汉字所具有的这些美的特点,在教学生认、读、写和理解的过程中,就能使他们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2、生动活泼的语言美(1)语言的思想美“语言是思想的表现”,课文通过语言充分表现了各国各民族的伦理美和智慧美。如《白杨礼赞》,作者由衷赞美了白杨树,白杨树象征了英勇的北方军民那种团结向上,不折不挠的抗争精神;《挑山工》表现了现代中国人民锲而不舍、奋发向上的精神;《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展现了德国人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2)语言的规范美一位著名的外国语言学家说过:“你应注意的首先是,不论说哪一种语言,都要力求纯正,遵守语法,我们决不违反语法。”汉语主张遣词造句的目的是“传情达意”。孔子说:“辞达而已矣”,意思是说,能把意思表达清楚就行了。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大都是典范的白话文,语言不仅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而且合乎不同文体的语言规范。如《草原》、《春》等课文,都符合文艺语体的语言特点,具有情意性、形象性、独创性等特征。《新型玻璃》、《鲸》等常识性课文则具有科学语体的特点,语言运用讲究精确性和简明性。(3)语言的艺术美孔子说过:“情欲信,辞欲巧”,“言之无物,行而不远”,强调的是语言的技巧,文章的文采。在讲求“达意”的同时追求艺术美,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在语文课文中,词语成色丰富多采,句式配合灵活多样,修辞方式异彩纷呈,韵律节奏和谐优美,章法布局富有变化,语言的艺术美令人陶醉。如《落花生》语言的朴素美,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绿》语言的绚丽美,浓墨重彩,直扑眼帘;《狼牙山五壮士》则具有语言的雄壮美,激动人心,直捣心田。3、抑扬顿挫的乐律美语文课文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具有参差错落的节奏美与和谐押韵的乐律美。特别是儿歌、古体诗词、新诗之类的课文,配以叠句、排比、对偶等句式,乐律感更强。通过这类课文及句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乐律美,从而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如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长短句式错落有致,骈句和散句交错出现,不管是默读,还是朗读,都能使人感受到一种和谐流畅,高低变化,无比优美的音乐美感。4、栩栩如生的形象美文字性作品一般都是通过对对象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灵美、社会生活美和自然景物美的。特别是通过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情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从而达到颂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的目的。这些艺术形象对学生的思想情操和意志性格具有巨大的熏陶感染作用,这是任何抽象的道理说教所不及的。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芸芝老师,温柔美丽,心地善良,是一位关心孩子的甘苦的好老师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小橘灯》中具有乐观坚定、美好善良心灵的小姑娘,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背影》中的舐犊情深的父亲;《七根火柴》中的用生命保护火柴的无名战士等。在教学中抓住人物形象,并深刻体会,细心揣摩,反复品味,使学生学会评价美、欣赏美、感悟美。5、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有的课文内容以情景交融、形象逼真为特点。在这些课文中,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场景,所刻画的丰富多姿的人物,所表现的跌宕起伏的情感,所展现的纷繁微妙的心态等,这些情景交融的意境,或令人心旷神怡,陶然如醉;或悲愤填膺,欲哭欲泣;或激昂振奋,若笑若狂。在语文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这个特点,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和深厚的感情把学生引入课文所展现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美的意境。如《可爱的草塘》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是置身于大海中一样,浪花翠绿翠绿的,绿的发光,绿的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一个“欢笑着”,便使这一景物带上了人的生命特征,带上了人的个性化的特征。这时,学生会想:草塘怎样欢笑?欢笑的场面怎样?这样学生会在脑海里创造一个活动的、一眼望不到边的绿的世界,他们会从内心发出赞叹:草塘真美呀!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二)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冶炼美、提升美。1、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审美的发展立美课堂的最终落脚点是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审美,因此,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显得最为重要。在这里我认为“教与学,授与受”这一问题。对于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学习,大多是自主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来进行,其实接受学习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也是需要的。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教学大纲规定了过多的知识点,使得教学只能用简单的“授——受”的教学方式来进行。今天,从教学大纲到课程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减少了知识点,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强调在教学语文过程中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重要性,但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处方学习。而只有处方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尊严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审美的发展。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寓教与乐,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操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要做到这样,就应当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操出发。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十分优越的便利。在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录音、投影、录象、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审美的视、听觉,以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去触动学生的心灵,拨响情感的心弦。学生会愉快地进入审美天地,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上述例子中,讲授《三峡》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情趣盎然,迅速进入情境。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较好培养,而且使其育在美育的引领下深入学生心灵,真可谓一举两得。3、以朗读来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感应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间强调反复朗读的重要性,我们提倡重视朗读是力求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语文章的内容并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与作者沟通神气,感应心灵,真正读懂文章。当然,对学生的朗读还应加强指导。对于不同文体的文章如诗歌、小说、散文等应有不同的朗读要求。与此同时,还应注意朗读的形式多样化。如师生范读、分角色读、男女生个人读、小组读或者朗诵比赛等等。总之,以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真正读懂课文,达到提升美的效果。三、“立美课堂”应注意的问题。首先,我认为教师必须明确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当培养学生正确、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当今,社会上存在着不少不良现象:赌博、打架、盲目上网、玩电子游戏等。教师就有必要教导学生自觉抵制低级庸俗的有害毒物。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辨别真假、善恶、美丑,培养其美的情感,完善其美的人格。其次,语文课堂教学中,切记过分追求美的享受,而忽视了引导美,发现美,冶炼美,提升美的过程。不是说童话故事,我们就简单地看动画视频,不是说介绍祖国大好河山,我们就看几组照片,教学媒体只是一个辅助,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至于如何激发学生正确地认识美、理解美、评价美,还需要教师的引导把握。最后,教师应当努力加强自身形象的塑造:如板书的合理与美观、朗读的声情并茂、语言的规范化、态势语的自然运用以及课堂艺术的不断提高等等,尤其要注意个人修养,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来影响学生、以真善美的形象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语文是各门学科中最美的殿堂。走进语文,人间最美的风光,任你领略;人间最富有的情感,任你感受;人生的无穷乐趣,任你体味;科学的无限宝藏,任你探索。你有多大的语文感知,便有多大的享受和幸运。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美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总之,每个语文教师都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努力打造“立美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