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_第1页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_第2页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_第3页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_第4页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导学案【学习目标】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和表现形式知识清单一、荒漠化1.概念: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①土地退化,是②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③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2.主要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④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⑤次生盐渍化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自然特征位置: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⑥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⑦亚欧大陆的腹地地形:东部是辽阔坦荡的⑧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⑨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气候:干旱为主的⑩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⑪递减,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随之⑫减少植被:自东向西形成以⑬草原、荒漠为主的景观特色2.生态环境脆弱地表水贫乏,⑭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⑮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⑯沙漠植被⑰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⑱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⑲冬春干旱的季节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⑳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eq\o○,\\u200mmm降至50mm以下4.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B.大风日数多,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C.多疏松沙质沉积物,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D.河流水量大,流水作用显著答案D解析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缺水,所以河流水量不大,流水作用微弱考查点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读图,回答5~6题5.荒漠化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是因为A.气候变化异常B.植被遭到破坏C.降水变率加大D.干旱程度加剧答案B解析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垦殖造成的植被破坏使得沙质土壤活化,土地沙化现象严重6.图中B因素造成的斑点状土地荒漠化现象分布于A.绿洲内部草原区B.草原区水源附近C.灌溉农业区内部D.内流区河流上游答案B解析图中A、B、C、D分别对应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然后结合选项逐一分析绿洲内部以种植业为主,其荒漠化原因是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和过度樵采,A错;过度放牧地点在集水坑和井泉附近,B对;旱作农业区荒漠化原因是过度农垦,C错;内陆河流上、中、下游用水不合理,会造成下游缺水荒漠化,D错[方法技巧练]框图法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读“我国某地区的干湿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此降水量分布规律是因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影响2A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B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____,C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地区植被的分布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中的____________地带性规律,主导性差异因素是__________条件4B处土地沙化现象严重其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自东向西减少距离海洋远近山地的阻隔作用2森林草原荒漠和荒漠草原3从沿海到内陆或经度水分4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解析图示地区以我国内蒙古地区干湿状况为背景,重点反映了自东向西的水分变化及其产生的各种景观变化,旨在考查自然带分布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人类活动不当造成的后果方法技巧综合提升一、选择题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回答1~2题年份经纬度19491955196019701978198519901995东经北纬1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A.向西北方向移动B.向东北方向移动C.向东南方向移动D.向西南方向移动2.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C.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答案解析从表中经纬度变化可知沙地是向西北方向移动此处处于农牧交错地带,因为历史上过度垦殖,导致草原沙化土地连片发展读“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略图”,回答3~5题3.结合图可以看出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答案B解析结合图例和图中的经纬网,可以看出该区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甲、乙两地的年降水量都在200~400毫米之间,植被类型都为草原4.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湿地萎缩答案B解析甲地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因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5.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A.过度放牧B.过度农垦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答案B解析乙地的年降水量接近400毫米,位于农牧过渡地区,过度农垦易导致荒漠化的产生6.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答案D解析中国荒漠化最严重和最典型的是西北地区,西北生态环境脆弱,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沙灾害较多;中国南方荒漠化不典型,且生态环境相对于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要优越;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慢;三江平原过度垦殖主要导致湿地和沼泽的减少,并不会产生严重的荒漠化,故选D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7~8题7.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C.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D.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答案D解析因为人畜活动以水井为中心,于是水井周围就会因为过度利用和践踏而出现裸露的地面,即沙化地表8.在乙地区反映该地绿洲萎缩迹象的是A.地表反射率下降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地表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答案C解析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加上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在水井周围的土地出现次生盐碱化二、综合题9.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所示的山脉的走向是__________________2甲河下游经常断流,其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