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题库资料_第1页
生物化学题库资料_第2页
生物化学题库资料_第3页
生物化学题库资料_第4页
生物化学题库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氧化一、选择题1.在生物化学反应中,总能量变化符合下列哪一项?(

E

)A.受反应的能障影响B.因辅助因子而改变C.和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D.在反应平衡时最明显E.与反应机制无关2.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

D

)A.从理论上说,在0°K时可以达到永恒的运动B.能量和质量是可以保守和交换的C.在能量封闭系统内,任何过程都能自发地从最低能级到最高能级D.在能量封闭系统内,任何过程都具有自发地使熵增加的趋向E.任何系统都自发地使自由能降低3.二硝基苯酚能抑制下列哪种细胞功能(C

)A.糖酵解

B.肝糖异生

C.氧化磷酸化

D.柠檬酸循环

E.以上都不是4.氰化物引起的缺氧是由于(

D

)A.枢性肺换气不良

B.干扰氧的运输

C.微循环障碍D.细胞呼吸受抑制

E.上述的机制都不是5.活细胞不能利用下列哪些能源来维持它们的代谢?(D

)A.ATP

B.脂肪

C.糖

D.周围的热能

E.阳光6.肌肉中能量的主要贮藏形式是下列哪一种?(E

)A.ADP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CAMP

D.ATP

E.磷酸肌酸7.正常状态下,下列哪种物质是肌肉最理想的燃料?(A

)A.酮体

B.葡萄糖

C.氨基酸D.游离脂肪酸

E.低密度脂蛋白8.近年来关于氧化磷酸化的机制是通过下列哪个学说被阐明的?(B

)A.巴士德效应B.化学渗透学说C.Warburg,s学说D.共价催化理论E.协同效应9.下列对线粒体呼吸链中的细胞色素b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C

)A.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比细胞色素c和细胞色素a高B.容易从线粒体内膜上分开C.低浓度的氰化物或一氧化碳对其活性无影响D.容易和细胞色素a反应F.不是蛋白质10.线粒体呼吸链的磷酸化部位可能位于下列哪些物质之间?(

B

)A.辅酶Q和细胞色素bB.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C.丙酮酸和NAD+D.FAD和黄素蛋白E.细胞色素c和细胞色素aa311.关于生物合成所涉及的高能化合物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B

)A.只有磷酸酯才可作高能化合物B.氨基酸的磷酸酯具有和ATP类似的水解自由能C.高能化合物ATP水解的自由能是正的D.高能化合物的水解比普通化合物水解时需要更高的能量E.生物合成反应中所有的能量都由高能化合物来提供12.关于有氧条件下,NADH从胞液进入线粒体氧化的机制下,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D

)A.NADH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而进入B.磷酸二羟丙酮被NADH还原成3-磷酸甘油进入线粒体,在内膜上又被氧化磷酸二羟丙酮同时生成NADHC.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后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停留于线粒体内D.草酰乙酸被还原成苹果酸进入线粒体,然后再被氧化成草酰乙酸,再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天冬氨酸,最后转移到线粒体外E.通过肉毒碱进行转运进入线粒体13.寡霉素通过什么方式干扰了高能化合物ATP的合成?(

)A.使细胞色素c与线粒体内膜分离B.使电子在NADH与黄素酶之间的传递被阻断C.阻碍线粒体膜上的肉毒碱穿梭D.抑制线粒体内的ATP酶E.使线粒体内膜不能生成有效的氢离子梯度14.肌肉或神经组织细胞内NAD+进入线粒体的穿梭机制主要是(

)A.α-磷酸甘油穿梭机制

B.柠檬酸穿梭机制C.肉毒碱穿梭机制

D.丙酮酸穿梭机制E.苹果酸穿梭机制15.下列关于化学渗透学说和叙述哪一条是不对的?(

)A.呼吸链各组分按特定的位置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B.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的作用C.线粒体内膜外侧H+不能自由返回膜内D.ATP酶可以使膜外H+不能返回膜内E.H+返回膜内时可以推动ATP酶合成ATP

二、填空题1.代谢物在细胞内的生物氧化与在体外燃烧的主要区别是

。2.真核细胞生物氧化是在

进行的,原核细胞生物氧化是在

进行的。3.生物氧化主要通过代谢物

反应实现的,生物氧化产物的H2O是通过

形成的。4.典型的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物氧化体系是由

三部分组成的。5.填写电子传递链是阻断电子流的特异性抑制剂:

NAD→FAD→CoQ→Cytb→Cytc1→Cytc→Cytaa3→O26.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

,它是英国生物化学家

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7.化学渗透学说主要论点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

内膜上。其递氢体有

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

差,同时被膜上

合成酶所利用,促使ADP+Pi→ATP。8.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的偶联部位是

。9.绿色植物生成ATP的三种方式是

。10.每对电子从FADH2转移到

必然释放出两个H+进入线粒体基质中。11.细胞色素P450在催化各种有机物羟化时,也使

脱氢。12.以亚铁原卟啉为辅基的细胞色素有

。以血红素A为辅基的细胞色素是

。13.NADH或NADPH结构中含有

,所以在

nm波长处有一个吸收峰;其分子中也含有尼克酰胺的

,故在

nm波长处另有一个吸收峰。当其被氧化成NAD+或NADP+时,在

nm波长处的吸收峰便消失。14.CoQ在波长

nm处有特殊的吸收峰,当还原为氢醌后,其特殊的吸收峰

。15.过氧化氢酶催化

反应,生成

。16.黄嘌呤氧化酶以

为辅基,并含有

,属于金属黄素蛋白酶。它能催化

生成尿酸。17.单胺氧化酶以

为辅基,它主要存在于

,它能催化

等单胺类化合物

。18.体内CO2的生成不是碳与氧的直接结合,而是

。19.线粒体内膜外侧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

;而线粒体内侧的α-磷酸甘油脱氢酶的辅酶是

。20.NADPH大部分在

途径中生成的,主要用于

代谢,但也可以在

酶的催化下把氢转给NAD+,进入呼吸链。21.动物体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生成方式有

两种。22.NADH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发生的部位是在

之间;

之间;

之间。23.用特殊的抑制剂可将呼吸链分成许多单个反应,这是一种研究氧化磷酸化中间步骤的有效方法,常用的抑制剂及作用如下:

①鱼藤酮抑制电子由

的传递。②抗霉素A抑制电子由

的传递。③氰化物、CO抑制电子由

的传递。三、是非判断题1.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体内的生物氧化的化学本质是完全相同的。2.生物界NADH呼吸链应用最广。3.各种细胞色素组分,在电子传递体系中都有相同的功能。4.2,4-二硝基苯酚是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5.从低等单细胞生物到最高等的人类,能量的释放、贮存和利用都以ATP为中心。6.ATP虽然含有大量的自由能,但它并不是能量的贮存形式。7.ATP在高能化合物中占有特殊地位,它起着共同的中间体作用。8.呼吸链细胞色素氧化酶的血线素辅基Fe原子只形成五个配位键,另一个配位键的功能是与O2结合。9.有机物的自由能决定于其本身所含基团的能量,一般是越稳定越不活泼的化学键常具有较高的自由能。10.磷酸肌酸是ATP高能磷酸基的贮存库,因为磷酸肌酸只能通过惟一的形式转移Q 其磷酸基团。四、名词解释题1.呼吸链2.磷氧比值3.氧化磷酸作用4.底物水平磷酸化五、问答及计算题1.何谓高能化合物?举例说明生物体内有哪些高能化合物?2.何谓呼吸链?其排列顺序可用哪些实验方法来确定?3.常见的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剂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机制是什么?4.何谓解偶联作用?如何证明2,4-二硝基酚是典型的解偶联剂?5.何谓氧化磷酸化作用?NADH呼吸链中有几个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6.氰化物为什么能引起细胞窒息死亡?其解救机制是什么?7.解释氧化磷酸作用机制的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论点是什么?在几种学说中,为什么它能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E

2.D

3.C

4.D

5.D

6.E

7.A

8.B

9.C

10.B

11.B

12.D

13.D

14.A

15.B

二、填空题1.在细胞内进行;温和条件;酶催化2.线粒体内膜;细胞膜3.脱氢;代谢物脱下氢经呼吸链传递,最终与吸入的氧化合4.脱氢;代谢物脱下氢经呼吸链传递,最终与吸入的氧化合5.鱼藤酮;抗霉素A;氰化物6.化学渗透学说;P.Mitchell7.线粒体;质子泵;氧化还原电位;ATP8.FMN→CoQ;Cytb→Cytc;Cytaa3→[O]9.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10.CoQ11.NADPH12.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aa313.腺嘌呤核苷酸;260nm;吡啶环;340nm;340nm14.270~290nm;消失15.H2O2;H2O2;H2O;O216.FAD;Mo和Fe;次黄嘌呤;黄嘌呤17.FAD;线粒体的外膜中;儿茶酚胺;5-羟色胺;氧化脱氨基18.有机酸脱羧生成的19.NAD+;FAD20.磷酸戊糖;合成;转氢酶21.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22.NADH和CoQ;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aa3和O223.①NADH;CoQ,②Cytb;Cytc1,③Cytaa3;O2

三、是非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对

5.对

6.对

7.对

8.对

9.错

10.对

四、名词解释题1.呼吸链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电子在逐步的传递中释放出能量被机体用于合成ATP,以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2.磷氧比值电子经过呼吸链的传递作用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用于ADP磷酸化生成ATP。经此过程消耗一个原子的氧所要消耗的无机磷酸的分子数(也是生成ATP的分子数)称为磷氧化值(P/O)。如NADH的磷氧比值是3,FADH2的磷氧比值是2。3.氧化磷酸作用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即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中的传递过程中)伴随有ADP磷酸化生成ATP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4.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中形成高能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此过程与呼吸链的作用无关。五、问答及计算题1.何谓高能化合物?举例说明生物体内有哪些高能化合物?答:所谓高能化合物是指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该高能健可随水解反应或基团转移反应而释放大量自由能。生物体内具有高能键的化合物是很多的,根据高能键的特点可以分为几种类型:(1)磷氧键型(—O~P)。属于该型的化合物较多:a.酰基磷酸化合物,如1,3-二磷酸甘油酸。b.焦磷酸化合物,如无机焦磷酸。c.烯醇式磷酸化合物,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2)氮磷键型(—N~P)。如磷酸肌酸。(3)硫酯键型(—CO~S)。如磷酸辅酶A。(4)甲硫键型(—S~CH3)。如S-腺苷蛋氨酸2.何谓呼吸链?其排列顺序可用哪些实验方法来确定?答:线粒体内膜的最基本功能是将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或电子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组成的连锁反应的逐步传递,使之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种由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构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

确定呼吸链中各递氢体或递电子体的排列顺序的实验方法有多种,如:

(1)测定各种电子传递体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

的数值越低,则该物质失去电子的倾向越大,也就越容易成为还原剂而处于呼吸链的前面。各种电子传递体的经测定为:

NADH→[FMN·Fe·S]→CoQ→Cytb→Cytc1→Cytc→Cytaa3→O2-0.32

-0.12

+0.10

+0.04

+0.32

+0.25

+0.29

+0.82

(2)用分离出的电子传递体进行体外重组实验。NADH可使NADH脱氢酶还原,但是不能直接使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及细胞色素aa3还原。同样,还原型NADH脱氢酶不能直接与细胞色素c起作用,必须经过辅酶Q和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1后才能再与细胞色素c起作用。(3)利用呼吸链的特殊阻断抑制剂,阻断链中某些特定的电子传递环节。若加入某种抑制剂后,则在阻断环节的负电性侧递电子体因不能再氧化而大多处于还原状态;但是,在阻断环节的正电性侧,递电子体不能被还原而大多处于氧化状态,以此可以确定各递电子体的排列顺序。

(4)最直接的证据是用分光光度法通过吸收光谱的变化来测定完整线粒体中呼吸链的各个电子传递体的氧化还原状态。当某个电子传递体处于还原状态时,以氧化态作对照,就可用灵敏的分光光度计测出呼吸光谱的变化。测定结果表明:在呼吸链的NAD+一端,电子传递体的还原性最强。而在靠近氧的一端,电子传递体的(如细胞色素aa3)几乎全部处于氧化状态。如将氧气供给完全处于还原状态的电子传递体时,细胞色素aa3首先被氧化,其次是细胞色素c,再其次是细胞色素b,依次往前推,直到使NADH氧化为止。3.常见的呼吸链电子传递抑制剂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答:(1)鱼藤酮(rotenone)、阿米妥(amytal)以及杀粉蝶菌素A(piericidin-A),它们的作用是阻断电子由NADH向辅酶Q的传递。鱼藤酮是从热带植物(Derriselliptica)的根中提取出来的化合物,它能和NADH脱氢酶牢固结合,因而能阻断呼吸链的电子传递。鱼藤酮对黄素蛋白不起作用,所以鱼藤酮可以用来鉴别NADH呼吸链与FADH2呼吸链。阿米妥的作用与鱼藤酮相似,但作用较弱,可用作麻醉药。杀粉蝶菌素A是辅酶Q的结构类似物,由此可以与辅酶Q相竞争,从而抑制电子传递。(2)抗霉素A(antimycinA)是从是从链霉菌分离出来的抗菌素,它抑制电子从细胞色素b到细胞色素c1的传递作用。(3)氰化物、一氧化碳、叠氮化合物及硫化氢可以阻断电子由细胞色素aa3向氧的传递作用,这也就是氰化物及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4.何谓解偶联作用?如何证明2,4-二硝基酚是典型的解偶联剂?答:某种物质,如2,4-二硝基苯酚,对呼吸链的电子传递没有抑制作用,但可以抑制ADP磷酸化生成ATP的作用使电子传递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不能用于ATP合成,把这种电子传递过程与储能过程分开现象称为解偶联作用。因ADP对呼吸链摄取氧有刺激作用,当线粒体内的ADP浓度增加时,细胞呼吸加强,而ATP对呼吸链摄取氧化有抑制作用,当线粒体内的ATP浓度增加时,细胞呼吸减弱,这样有利于节约能源。当将ADP加到含有缓冲液、底物、磷酸、Mg2+的呼吸线粒中,则线粒体摄取氧的速度立即增加,再加入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后,可观察到线粒体内的摄取氧的速度比加入ADP时更强。这个简单的实验说明:①2,4-二硝基苯酚不抑制呼吸链中电子的传递。②由于2,4-二硝基苯酚能使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增高,降低或消除了H+的跨膜梯度,从而抑制了ADP磷酸化生成ATP。③2,4-二硝基苯酚还具有刺激线粒体内ATP酶的作用,使线粒体内的ATP大量水解生成ADP和无机磷酸,后两者对呼吸链摄取氧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所以线粒体的呼吸速度更为增强。由此可见,2,4-二硝基苯酚是一个典型的解偶联剂。5.何谓氧化磷酸化作用?NADH呼吸链中有几个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答:在线粒体内伴随着电子在呼吸链传递过程中所发生的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在NADH呼吸链中三个偶联部位,第一个偶联部位是在NADH→CoQ之间;第二个偶联部位是在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之间;第三个偶联部位是在细胞色素aa3→O2之间。6.氰化物为什么能引起细胞窒息死亡?其解救机制是什么?答:线粒体内膜上呼吸链中各个电子传递体,除细胞色素aa3外,其余的细胞所含的亚铁血红素所能形成的六个键,都与卟啉环和蛋白质形成配位键,所以它们不能再与O2、CO、CN–结合。惟有细胞色素aa3分子中所含的血红素A中的铁原子是形成了五个配位键,还空着一个配位键能与O2、CO、CN–结合。当氰化物进入体内时,CN–就可与细胞色素aa3的Fe3+结合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aa3,使其丧失传递电子的能力,结果呼吸链中断,细胞因窒息而死亡。其过程如下:

CN–+Cytaa3·Fe3+→Cytaa3·Fe3+-CN(失去传递电子的能力)解救时首先给中毒者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和注射亚硝酸钠,使部分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当高铁血红蛋白含量达到20%~30%时,就能成功地夺取已与细胞色素aa3结合CN–,使细胞色素aa3的活力恢复。但生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在数分钟后又能逐渐解离而放出CN–,此时再注射硫代硫酸钠,在肝脏的硫代硫酸–氰转硫酶的催化下可将CN–转变成为无毒的硫氰化物,经肾脏随尿排出体外。7.解释氧化磷酸作用机制的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论点是什么?在几种学说中,为什么它能得到公认?答:化学渗透学说是由英国化学家P.Mitchell于1961年提出来的,他认为:

(1)呼吸链中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是间隔交替排列的,并且在内膜中都有特定的位置,它们催化的反应是定向的。

(2)当递氢体从内膜内侧接受从底物传来的氢后,可将其中的电子传给其后的电子传递体,而将两个质子泵到内膜外侧,即递氢体具有“氢泵”的作用。

(3)因H+不能自由回到内膜内侧,致使内膜外侧的H+浓度高于内侧,造成H+浓度差跨膜梯度。此H+浓度差使膜外侧的pH较内侧低1.0单位左右,从而使原有的外正内负的跨膜电位增高。这个电位差中包含着电子传递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

(4)线粒体内膜中有传递能量的中间物X–和IO–存在(X和I为假定的偶联因子),二者能与被泵出的的H+结合酸式中间物XH及IOH,进而脱水生成X~I,其结合键中含有自H+浓度差的能量,其反应位于与内膜外侧相接触的三分子的基底部。

这个学说之所以能得到公认是因为许多实验结果与学说的论点相符合。首先现在已经发现氧化磷酸化作用确实需要线粒体膜保持完整状态;线粒体内膜对H+没有通透性;已经证明电子传递链确能将H+排到内膜外,而且ATP的形成又伴随着H+向膜内的转移运动。其次,解偶联剂如2,4-二硝基苯酚能使H+通过线粒体内膜,并使由电子传递产生的质子梯度破坏,因而使ATP的形成受到抑制。第三,寡霉素既抑制三分子头部的ATP合成酶,又抑制三分子柄部高能中间物的传递,从而抑制ATP的合成。最后,人工造成的内外膜外翻的亚线粒体膜泡,当电子传递到氧时,这种内膜外翻的膜泡是从外部介质中吸取H+,而完整的未翻转的线粒体却是将H+注入到外部介质中去的,这表明线粒体膜确实对H+的转移具有方向性。

糖代谢一、选择题1.糖类的生理功能有

(

)

A提供能量

B.蛋白聚糖和糖蛋白的组成成分

C.构成细胞膜组成成分

D.血型物质即含有糖分子

E.以上都对2.人体内不能水解的糖苷键是

(

)

A.α-1,4—糖苷键

B.α-1,6—糖苷键

C.β-1,4—糖苷键

D.α-1,β—4—糖苷键

E.以上都是3.1mol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过程可生成的乙酰CoA

(

)

A.1mol

B.2mol

C.3mol

D.4mol

E.5mol4.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的酶是

(

)

A.果糖二磷酸酶

B.葡萄糖-6-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I

D.磷酶果糖激酶Ⅱ

E.磷酸化酶5.糖酵解过程的终产物是

(

)

A.丙酮酸

B.葡萄糖

C.果糖

D.乳糖

E.乳酸6.糖酵解的脱氢步骤反应是

(

)

A.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B.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C.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

D.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

E.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7.反应:6—磷酸果糖--->1,6—二磷酸果糖,需哪些条件?

(

)

A.果糖二磷酸酶,ATP和Mg2+

B.果糖二磷酸酶,ADP,Pi和Mg2+

C.磷酸果糖激酶,ATP和Mg2+

D.磷酸果糖激酶,ADP,Pi和Mg2+

E.ATP和Mg2+8.糖酵解过程中催化1mol六碳糖裂解为2mol三碳糖的反应的酶是

(

)

A.磷酸己糖异构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醛缩酶

D.磷酸丙糖异构酶

E.烯醇化酶9.糖酵解过程中NADH+H+的去路

(

)

A.使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B.经α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

C.经苹果酸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

D.2—磷酸甘油酸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

E.以上都对10.底物水平磷酸化指

(

)

A.ATP水解为ADP和Pi

B.底物经分子重排后形成高能磷酸键水解后使ADP磷酸化为ATP分子

C.呼吸链上H+传递过程中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为ATP分子

D.使底物分子加上一个磷酸根

E.使底物分子水解掉一个ATP分子11.缺氧情况下,糖酵解途径生成的NADH+H+的去路

(

)

A.进入呼吸链氧化供应能量

B.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C.3—磷酸甘油酸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

D.醛缩酶的辅助因子合成1,6—双磷酸果糖

E.醛缩酶的辅助因子分解1,6—双磷酸果糖12.ATP对磷酸果糖激酶I的作用

(

)

A.酶的底物

B.酶的抑制剂

C.既是酶的底物同时又是酶的变构抑制剂

D.1,6—双磷酸果糖被激酶水解时生成的产物

E.以上都对13.乳酸脱氢酶是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含有多少个亚基?

(

)

A.1

B.2

C.3

D.4

E.514.正常情况下,肝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

)

A.葡萄糖进行糖酵解氧化

B.脂肪酸氧化

C.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D.磷酸戊糖途径氧化葡萄糖

E.以上都是15.乳酸脱氢酶在骨骼肌中主要是生成

(

)

A.丙酮酸

B.乳酸

C.3—磷酸甘油醛

D.3—磷酸甘油酸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6.糖酵解过程中最重要的关键酶是

(

)

A.己糖激酶

B.6—磷酸果糖激酶I

C.丙酮酸激酶

D.6—磷酸果糖激酶II

E.果糖双磷酸酶17.6—磷酸果糖激酶I的最强别构激活剂是

(

)

A.1,6—双磷酸果糖

B.AMP

C.ADP

D.2,6—双磷酸果糖

E.3—磷酸甘油18.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最终接受底物脱下的2H的辅助因子是

(

)

A.FAD

B.硫辛酸

C.辅酶A

D.NAD+

E.TPP19.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转乙酰化酶的辅酶是

(

)

A.TPP

B.硫辛酸

C.CoASH

D.FAD

E.NAD+20.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丙酮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

)

A.TPP

B.硫辛酸

C.CoASH

D.FAD

E.NAD+21.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产物是

(

)

A.柠檬酸

B.草酰乙酸

C.乙酰CoA

D.CO2

E.NADH+H+22,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

)

A.CO2+H2O+ATP

B.乳酸

C丙酮酸

D.乙酰CoA

E.柠檬酸23.最终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C02和H20和产生能量的物质有

(

)

A.丙酮酸

B.生糖氨基酸

C.脂肪酸

D.β羟丁酸

E.以上都是24.在三羧酸循环中,下列哪个反应是不可逆反应

(

)

A.柠檬酸——异柠檬酸

B.琥珀酸——延胡索酸

C.延胡索酸——苹果酸

D.苹果酸一草酰乙酸

E.草酰乙酸+乙酰CoA--->柠檬酸25.不能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的物质是

(

)

A.亚油酸

B.乳酸

C.α磷酸甘油

D.胆固醇

E.软脂酸26.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反应的有

(

)

A.酮体生成

B.脂肪合成

C.糖异生合成葡萄糖

D.糖原合成

E.以上都是27.1mol葡萄糖经糖有氧氧化可产生ATP摩尔数

(

)

A.12

B.24

C.36

D.38

E.36~3828.每摩尔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36或38ATP摩尔数的关键步骤取决于

(

)

A.苹果酸氧化为草酰乙酸

B.异柠檬酸氧化为2—酮戊二酸

C.丙酮酸氧化为乙酰CoA

D.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E.1,3—二磷酸甘油酸水解为3—磷酸甘油酸29.从糖原开始,lmol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可产生ATP摩尔数为

(

)

A.12

B.13

C.37

D.39

E.37-3930.糖原分解中水解α—1,6—糖苷键的酶是

(

)

A.葡萄糖—6—磷酸酶

B.磷酸化酶

C.葡聚糖转移酶

D.分支酶

E.以上都是31.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

(

)

A.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B.UDPG焦磷酸化酶

C.糖原合成酶

D.磷酸化酶

E.分支酶32.糖异生过程中哪一种酶代替糖酵解的己糖激酶

(

)

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B.果糖二磷酸酶I

C.丙酮酸羧化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E.磷酸化酶33.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

(

)

A.α磷酸甘油

B.丙酮酸

C.乳酸

D.乙酰CoA

E.生糖氨基酸34.丙酮酸激酶是何种途径关键酶

(

)

A.糖异生

B.糖的有氧氧化

C.磷酸戊糖途径

D.糖酵解

E.糖原合成与分解35.丙酮酸羧化酶是哪一个代谢途径的关键酶

(

)

A.糖异生

B.磷酸戊糖途径

C.血红素合成

D.脂肪酸合成

E.胆固醇合成36.糖异生过程中NADH+H+来源有

(

)

A.脂酸β氧化

B.三羧酸循环

C.丙酮酸脱氢

D.线粒体产生的NADH+H+均需经苹果酸穿梭透过线粒体膜进入胞液

E.A、B、C均需与D一起才是完满答案37.动物饥饿后摄食,其肝细胞主要糖代谢途径

(

)

A.糖异生

B.糖酵解

C糖有氧氧化

D.糖原分解

E.磷酸戊糖途径38.有关乳酸循环的描述,何者是不正确的?

(

)

A.肌肉产生的乳酸经血液循环至肝后糖异生为糖

B.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是避免乳酸损失和因乳酸过多引起的酸中毒

C.乳酸循环的形成是一个耗能过程

D.乳酸在肝脏形成,在肌肉内糖异生为葡萄糖

E.乳酸糖异生为葡萄糖后可补充血糖并在肌肉中糖酵解为乳酸

39.并非胰岛素的作用是

(

)

A.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的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

B.促进肝糖异生作用

C.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cAMP水平,抑制糖原分解

D.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活性,激活丙酮酸脱氢酶,促进丙酮酸分解为乙酰CoA

E.抑制脂肪酶活性,降低脂肪动员40.糖醛酸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

(

)

A.为机体提供大量的能量

B.产生5—磷酸核糖供合成核苷酸用

C.产生乳酸参与乳酸循环

D.活化葡萄糖使生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

E.生成还原型辅助因子NADPH+H+41.真核生物可以下列哪一种物质为原料合成抗坏血酸?

(

)

A.胆固醇

B.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

C.乙酰CoA

D.胆汁酸

E.以上都是二、填空题1.在肠内吸收速率最快的单糖是_____。2.肠道中能转运葡萄糖的载体有两种,一种称_____,另一种称_____。3.1,6—双磷酸果糖和1,3—二磷酸甘油酸中“双”和“二”的区别是_____。4.糖酵解途径的反应全部在细胞_____进行。5.6—磷酸果糖激酶I最强的别构激活剂是_____。6.6—磷酸果糖激酶I的正性别构效应物是_____。7.6—磷酸果糖激酶I的抑制剂有_____和_____。8。糖酵解途径惟一的脱氢反应是_____,脱下的氢由_____递氢体接受。9.各个糖的氧化代谢途径的共同中间产物_____也可以称为各代谢途径的交叉点。10.糖酵解途径中最重要的关键酶(调节点)是_____。11.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第一个酶称_____,功能是_____。12.丙酮酸脱氢酶系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种酶和_____种辅助因子。13.1mol葡萄糖经糖的有氧氧化可生成_____mol丙酮酸,再转变为_____mol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14.糖酵解的终产物是_____。15.1mol乙酰CoA和1mol草酰乙酸经三羧酸循环后可产生_____molATP和_____mol草酰乙酸。16.一次三羧酸循环可有_____次脱氢过程和_____次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17.活性葡萄糖即是_____。18.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是生成_____。19.以乙酰CoA为原料可合成的化合物有_____等。20.三碳糖、六碳糖和九碳糖之间可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称为_____。21.具有氧化还原作用的体内最小的肽称为_____。22.肌肉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主要原因是缺乏_____。23.合成反应过程中需要引物的代谢有_____合成和_____合成。24.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_____,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_____。三、是非题1.葡萄糖与戊糖一样,在小肠黏膜细胞是通过被动扩散而吸收入肠内的。2.葡萄糖在肠黏膜细胞是通过载体转运而移人胞内的。

3.葡萄糖在肠黏膜细胞逆浓度梯度转运人胞液内吸收是通过Na+泵进行的。4.肠黏膜细胞内转运葡萄糖人细胞内有两种载体,一种是需Na+的载体,一种是不需Na+的载体,又称为Glut4载体。5.糖酵解途径是人体内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相联系的途径。6.人体内能使葡萄糖磷酸化的酶有己糖激酶和磷酸果糖激酶。7.葡萄糖激酶和己糖激酶在各种细胞中对葡萄糖的亲和力都是一样的。8.葡萄糖激酶只存在于肝、胰腺β细胞,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9.6—磷酸葡萄糖是糖代谢中各个代谢途径的交叉点。10.醛缩酶是糖酵解关键酶,催化单向反应。11.3—磷酸甘油的其中一个去路是首先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再进入糖酵解代谢。12.1mol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生成乳酸,需经一次脱氢,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过程,最终生成2molATP分子。13.糖酵解过程无需O2参加。14.1,6—双磷酸果糖和1,3—二磷酸甘油酸中共有4个磷酸根,它们与果糖或甘油酸的结合方式均是相同的。15.若没氧存在时,糖酵解途径中脱氢反应产生的NADH十H+交给丙酮酸生成乳酸,若有氧存在下,则NADH+H+进入线粒体氧化。16.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底物脱下的氢,最终是交给FAD生成FADH2的。四、名词解释题1.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pathway)2.糖酵解(glycolysis)3.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oxidation)4.巴斯德效应(Pasteureffect)5.肝糖原分解(glycogenolysis)7.糖异生(gluconeogensis)8.底物循环(substratecycle)9.乳酸循环(Coricycle)10.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phosphatepathway)11.糖蛋白(glycoprotein)12.蛋白聚糖(proteinglycan)13.别构调节(allostericregulation)14.共价修饰(covalentmodification)15.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phosphorylation)五、问答题1.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2.为什么说成熟红细胞的糖代谢特点是90%以上的糖进入糖酵解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什么?3.请指出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为什么说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4.为什么说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请说明肌糖原是如何转变为血糖的。5.何谓糖酵解?糖异生与糖酵解代谢途径有哪些差异?6.为什么说6—磷酸葡萄糖是各个糖代谢途径的交叉点?7.糖代谢与脂肪代谢是通过哪些反应联系起来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E

2.C

3.B

4.B

5.E

6.C

7.C

8.C

9.A

10.B

11.B

12.C

13.D

14.B

15.B

16.B

17.D

18.D

19.B

20.E

21.A22.A

23.E

24.E

25.D

26.D

27.E

28.D

29.E

30.C

31.C

32.D

33.D

34.D

35.A

36.D

37.C

38.D

39.B

40.D

41.B二、填空题1.半乳糖2.葡萄糖载体;Glut4基团3.“双”指两个磷酸根的结合基团一样;“二”指两个磷酸根的结合基团不一样4.胞液5.2,6—双磷酸果糖6.AMP7.ATP和柠檬酸8.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NAD+9.6—磷酸葡萄糖10.6—磷酸果糖激酶I11.丙酮酸脱氢酶;丙酮酸氧化脱羧12.丙酮酸脱氢酶;转乙酰化酶;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513.2;214.乳酸15.12;116.四;117.尿苷二磷酸葡萄糖18.NADPH+H+;5—磷酸核糖19.脂肪酸,胆固醇;酮体20.磷酸戊糖途径

21.谷胱甘肽22.果糖—6—磷酸酶23.糖原;DNA24.糖原合成酶,磷酸化酶

三、是非判断题1.错

2.对

3.错

4.对

5.对

6.错

7.错8.对

9.对

10.错

11.对

12.对

13.对

14.错15.对

16.错

四、名词解释题1.糖酵解途径指糖原或葡萄糖分子分解至生成丙酮酸的阶段,是体内糖代谢最主要途径。2.糖酵解指葡萄糖或糖原在缺氧情况下(或氧气不足)分解为乳酸和少量ATP的过程。3.糖的有氧氧化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4,巴斯德效应指有氧氧化抑制生醇发酵的过程。5.肝糖原分解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6.糖原贮积症是一类以组织中大量糖原堆积为特征的遗传性代谢病。引起糖原堆积的原因是患者先天性缺乏与糖原代谢有关的酶类。7.糖异生指非糖物质(如丙酮酸、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机体内只有肝、肾能通过糖异生补充血糖。8.底物循环是指两种代谢物分别由不同的酶催化的单向互变过程。催化这种单向不平衡反应的酶多为代谢途径中的限速酶。9.乳酸循环是指肌肉收缩时(尤其缺氧)产生大量乳酸,部分乳酸随尿排出,大部分经血液运到肝脏,通过糖异生作用合成肝糖原或葡萄糖补充血糖,血糖可再被肌肉利用,这样形成的循环(肌肉一肝一肌肉)称乳酸循环。10.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为磷酸己糖旁路。11.糖蛋白是由糖链以共价键与肽链连接形成的结合蛋白质。12.蛋白聚糖是由糖胺聚糖和蛋白质共价结合形成的复合物。13.别构调节指某些调节物能与酶的调节部位以次级键结合,使酶分子的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活性,称酶的别构调节。14.共价修饰指一种酶在另一种酶的催化下,通过共价键结合或移去某种基团,从而改变酶的活性,由此实现对代谢的快速调节,称为共价调节。15.底物水平磷酸化指底物在脱氢或脱水时分子内能量重新分布形成的高能磷酸根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TP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五、问答题1.要点:

(1)三羧酸循环是乙酰CoA最终氧化生成CO2和H2O的途径。

(2)糖代谢产生的碳骨架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3)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可通过糖有氧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脂肪酸经β氧化产生乙酰CoA可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

(4)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经脱氨后碳骨架可进入糖有氧氧化进入三羧酸循环,同时,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可作为氨基酸的碳骨架接受NH3后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所以,三羧酸循环是三大物质共同通路。2.要点:

(1)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等亚细胞器,故能量来源主要是糖酵解,不消耗氧。

(2)成熟红细胞中需要还原型递氢体提供足够的NADPH和NADH,使细胞内膜蛋白、酶和Fe2+处于还原状态,其中NADH可来源于糖酵解,NADPH则来源于磷酸戊糖途径。3.要点:

(1)血糖的来源有糖异生、食物糖的吸收和肝糖原分解。

(2)血糖的去路有氧化分解,合成肌、肝糖原,合成脂肪,非必需氨基酸及其他如核糖等物质。

(3)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的主要器官:①调节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②饥饿时是糖异生的重要器官。4.要点:

(1)肌肉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2)肌糖原分解出葡萄糖—6—磷酸后,经糖酵解途径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循环到肝脏,以乳酸为原料经糖异生作用转变为葡萄糖,并释放人血补充血糖。5.要点:

(1)糖酵解指无氧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乳酸过程。

(2)糖酵解与糖异生的差别是糖酵解过程的三个关键酶由糖异生的四个关键酶代替催化反应。作用部位:糖异生在胞液和线粒体,糖酵解则全部在胞液中进行。6.要点:

各种糖的氧化代谢,包括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糖有氧氧化,糖原合成和分解,糖异生

途径均有6—磷酸葡萄糖中间产物生成。7.要点:(1)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转变为磷酸甘油,可作为脂肪合成中甘油的原料。(2)糖有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乙酰CoA是脂肪酸和酮体的合成原料。(3)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CoA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4)酮体氧化产生的乙酰CoA最终进入三羧酸循环。(5)甘油经磷酸甘油激酶作用后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进入糖酵解或糖有氧氧化。

脂类代谢一、单项选择题

1.辅脂酶在脂肪消化吸收中的作用

(

)

A.直接水解脂肪成脂肪酸和甘油

B.是合成脂肪的主要关键酶

C.是胰脂酶对脂肪消化不可缺少的蛋白质辅助因子

D.是脂肪酸β氧化的第一个酶

E.以上都是2.辅脂酶对胰脂酶起辅助作用的机制是

(

)

A.传递H原子

B.提供O2

C.解除肠腔内胆汁酸盐对胰脂酶的抑制

D.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为胰脂酶提供NADPH+H+

E.降低胰脂酶和脂肪的结合3.合成甘油三酯最强的器官是

(

)

A.肝

B.肾

C.脂肪组织

D.脑

E.小肠4.肝细胞内的脂肪合成后的去向

(

)

A.在肝细胞内水解

B.在肝细胞内储存

C.在肝细胞内氧化供能

D.在肝细胞内与载脂蛋白结合为VLDL分泌入血

E.以上都不对5.小肠黏膜细胞再合成脂肪的原料主要来源于

(

)

A.小肠黏膜细胞吸收来的脂肪的水解产物

B.肝细胞合成的脂肪到达小肠后被消化的产物

C.小肠黏膜细胞吸收来的胆固醇的水解产物

D.脂肪组织的分解产物

E.以上都对6.脂肪动员指

(

)

A.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合成

B.脂肪组织中脂肪的分解

C.脂肪组织中脂肪被脂肪酶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人血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

D.脂肪组织中脂肪酸的合成及甘油的生成

E.以上都对7.能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有

(

)

A.肾上腺素

B.胰高血糖素

C.促甲状腺素

D.ACTH

E.以上都是8.线粒体外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

)

A.酰基转移酶

B.乙酰CoA羧化酶

C.肉毒碱脂酰CoA转移酶I

D.肉毒碱脂酰CoA转移酶Ⅱ

E.β—酮脂酰还原酶9.酮体肝外氧化,原因是肝内缺乏

(

)

A.乙酰乙酰CoA硫解酶

B.琥珀酰CoA转硫酶

C.β羟丁酸脱氢酶

D.β—羟—β—甲戊二酸单酰CoA合成酶

E.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裂解酶10.血浆脂蛋白以超速离心法分类,相对应的以电泳分类法分类的名称是

(

)

A.CM,CM

B.VLDL,β脂蛋白

C.LDL,β脂蛋白

D.VLDL,前β脂蛋白

E.HDL,α脂蛋白11.卵磷脂含有的成分为

(

)

A.脂肪酸,甘油,磷酸,乙醇胺

B.脂肪酸,磷酸,胆碱,甘油

C.磷酸,脂肪酸,丝氨酸,甘油

D.脂肪酸,磷酸,胆碱

E.脂肪酸,磷酸,甘油12.脂酰CoA的β氧化过程顺序是

(

)

A.脱氢,加水,再脱氢,加水

B.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C.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D.水合,脱氢,再加水,硫解

E.水合,脱氢,硫解,再加水13.作为合成前列腺素前体的脂肪酸是

(

)

A.软脂肪酸

B.花生四烯酸

C.亚麻酸

D.亚油酸

E.硬脂肪酸14.具有运输甘油三酯功能的血浆脂蛋白

(

)

A.CM,LDL

B.CM,HDL

C.CM,VLDL

D.VLDL,LDL

E.VLDL,HDL15.具有将肝外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的血浆脂蛋白

(

)

A.CM

B.LDL

C.HDL

D.IDL

E.VLDL16.人体内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指

(

)

A.油酸,软脂肪酸

B.油酸,亚油酸

C.亚油酸,亚麻酸

D.软脂肪酸,亚油酸

E.软脂肪酸,花生四烯酸17.可由呼吸道呼出的酮体是

(

)

A.乙酰乙酸

B.β羟丁酸

C.乙酰乙酰CoA

D.丙酮

E.以上都是

19.并非以FAD为辅助因子的脱氢酶有

(

)

A.琥珀酸脱氢酶

B.脂酰CoA脱氢酶

C.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D.β羟脂酰CoA脱氢酶

E.线粒体内膜的磷酸甘油脱氢酶20.不能产生乙酰CoA的是

(

)

A.酮体

B.脂肪酸

C.胆固醇

D.磷脂

E.葡萄糖21.含唾液酸的类脂是

(

)

A.心磷脂

B.卵磷脂

C.磷脂酰乙醇胺

D.鞘氨醇

E.神经节苷脂22.甘油磷脂合成过程中需哪一种核苷酸参与

(

)

A.ATP

B.CTP

C.TIP

D.UTP

E.GTP23.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CoA去路

(

)

A.合成脂肪酸

B.氧化供能

C.合成酮体

D.合成胆固醇

E.以上都是24.脂蛋白脂肪酶(LPL)催化

(

)

A.CM和VLDL中甘油三酯的水解

B.脂肪组织中脂肪的水解

C.高密度脂蛋白中甘油三酯的水解

D.中密度脂蛋白中甘油三酯的水解

E.小肠中甘油二酯合成甘油三酯25.肝脂肪酶(HL)的功能

(

)

A.CM和VLDL中甘油三酯的水解

B.脂肪组织中脂肪的水解

C.促进中密度脂蛋白转变为低密度脂蛋白

D.促进小肠甘油三酯的合成

E.促进胆固醇转变为胆固醇酯29.胆汁酸来源于

A.胆色素

B.胆红素

C.胆绿素

D.胆固醇

E.血红素30.下列哪一项不是载脂蛋白的功能

(

)

A.激活脂蛋白脂肪酶

B.激活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C.激活脂肪组织甘油三酯脂肪酶

D.激活肝脂肪酶

E.转运胆固醇酯31.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是

(

)

A.肉碱脂酰转移酶I

B.肉碱脂酰转移酶II

C.脂酰CoA脱氢酶

D.β羟脂酰CoA脱氢酶

E.β酮脂酰CoA硫解酶32.β氧化过程的逆反应可见于

(

)

A.胞液中脂肪酸的合成

B.胞液中胆固醇的合成

C.线粒体中脂肪酸的延长

D.内质网中脂肪酸的延长

E.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33.并非类脂的是

(

)

A.胆固醇

B.鞘脂

C.甘油磷脂

D.神经节苷脂

E.甘油二酯34.正常人空腹时,血浆中主要血浆脂蛋白是

(

)

A.CM

B.VLDL

C.LDL

D.IDL

E.HDL41.由胆固醇转变而来的是

(

)

A.维生素A

B.维生素PP

C.维生素C

D.维生素D3

E.维生素E42.前体是胆固醇的物质的是

(

)

A.去甲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组胺

D.性激素

E.抗利尿激素43.HDL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

A.磷脂酰胆碱

B.脂肪酸

C.蛋白质

D.胆固醇

E.以上都无影响44.乳糜微粒中含量最少的是

(

)

A.磷脂酰胆碱

B.脂肪酸

C.蛋白质

D.胆固醇

E.以上都是45.脂肪酸生物合成时乙酰CoA从线粒体转运至胞液的循环是

(

)

A.三羧酸循环

B.苹果酸穿梭作用

C.糖醛酸循环

D.丙酮酸—柠檬酸循环

E.磷酸甘油穿梭作用46.能产生乙酰CoA的物质的是

(

)

A.乙酰乙酰CoA

B.脂酰CoA

C.β羟β甲戊二酸单酰CoA

D.柠檬酸

E.以上都是51.LDL的主要功能是

(

)

A.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

B.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

C.转运胆固醇

n转运胆汁酸

E.将肝外胆固醇转运人肝内代谢52.HDL的主要功能是

(

)

A.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

B.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

C.转运胆固醇

D.转运胆汁酸

E.将肝外胆固醇转运人肝内代谢53.胞液的脂肪酸合成酶系催化合成的脂肪酸碳原子长度至

(

)

A.18

B.16

C.14

D.12

E.20二、填空题1.人体不能合成而需要由食物提供的必需脂肪酸有_____、_____和_____。2.脂肪消化产物在十二指肠下段或空肠上段被吸收后,与磷脂、载脂蛋白等组成_____经淋巴进入血循环。3.小肠黏膜细胞在有脂肪消化产物存在下可经_____合成途径合成脂肪。4.肝及脂肪细胞可利用葡萄糖代谢中间产物3—磷酸甘油及脂肪酸经过_____途径合成脂肪。5.3-磷酸甘油的来源有_____和_____。6.脂肪动员指_____在脂肪酶作用下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7.游离脂肪酸不溶于水,需与_____结合后由血液运至全身。8.每一分子脂肪酸被活化为脂酰CoA需消耗_____个高能磷酸键。9.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是_____。10.脂酰CoA经一次β氧化可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_____。11.一分子脂酰CoA经一次β-氧化可生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12.一分子十四碳长链脂酰CoA可经——次β-氧化生成_____个乙酰CoA。13.肉毒碱脂酰转移酶I存在于细胞_____。14.脂酰CoA每一次β-氧化需经脱氢_____和硫解等过程。15.若底物脱下的[H]全部转变为ATP,则lmol软脂肪酸(16C)经脂酰CoAβ-氧化途径

可共生成_____ATP,或净生成_____ATP。16.酮体指_____、_____和_____。17.酮体合成的酶系存在_____,氧化利用的酶系存在于_____。18.丙酰CoA的进一步氧化需要_____和_____作酶的辅助因子。19.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过程中若其双链位置是顺式?3中间产物时,需要_____内特

异的A3顺--->?2反烯酰CoA异构酶催化后转变为?2反式构型,继续β-氧化。20.一分子脂肪酸活化后需经_____转运才能由胞液进入线粒体内氧化,氧化产物乙酰

CoA需经_____才能将其带出细胞参与脂肪酸合成。21.脂肪酸的合成需原料_____、_____和_____等。

22.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乙酰CoA来源于_____或_____,NADPH来源于_____。23.脂肪酸合成过程中,超过16碳的脂肪酸主要通过_____和_____亚细胞器的酶

系参与延长碳链。三、是非题1.抗脂解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甲状腺素。2.脂肪酸活化为脂肪酰CoA时,需消耗两个高能磷酸键。3.脂肪酸的活化在细胞胞液进行,脂肪酰CoA的β-氧化在线粒体内进行。4.肉毒碱脂酰CoA转移酶有I型和Ⅱ型,其中I型定位于线粒体内膜外侧,Ⅱ型存在于

线粒体内膜内侧。5.脂肪酸经活化后进入线粒体内进行β-氧化,需经脱氢、脱水、加氢和硫解等四个过程。6.奇数C原子的饱和脂肪酸经β-氧化后全部生成乙酰CoA。7.脂肪酸的合成在细胞线粒体内,脂肪酸的氧化在细胞胞液内生成。8.脂肪酶合成酶催化的反应是脂肪酸的β-氧化反应的逆反应。9.脂肪酸合成过程中所需的[H]全部由NADPH提供。10.在胞液中,脂肪酸合成酶合成的脂肪酸碳链的长度一般在18个碳原子以内,更长的碳

链是在肝细胞内质网或线粒体内合成。11.胆固醇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可调节膜的流动性,原理是胆固醇为两性分子。12.胆固醇的生物合成过程部分与酮体生成过程相似,两者的关键酶是相同的。13.卵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一般与甘油的C2位OH以酯链相连。14.参与血浆脂蛋白代谢的三种关键酶都是在肝实质细胞内合成后在肝细胞内参与代谢

反应。15.载脂蛋白不仅具有结合和转运脂质的作用,同时还具有调节脂蛋白代谢关键酶活性和

参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的主要作用。16.血脂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游离脂肪酸和载脂蛋白等。17.除乳糜微粒外,其他血浆脂蛋白主要是在肝或血浆中合成的。18.高密度脂蛋白的功能是将肝外组织的胆固醇转运人肝内代谢。四、名词解释题1.脂类(lipids)2.类脂3.血浆脂蛋白4.血脂5.酮体(ketonebody)6.酸中毒7.高脂蛋白血症8.不饱和脂肪酸9.必需脂肪酸(essentialfattyacid)10.脂肪动员11.脂肪酸的β-氧化(β-oxidation)

五、问答题1.为什么说摄人糖量过多容易长胖?2.请计算1mol14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完全氧化为H2O和CO2时可产生多少摩尔ATP。3.脂肪酸分解和脂肪酸合成的过程和作用部位有什么差异?4.乙酰CoA可进入哪些代谢途径?请列出。5.胆固醇可以分解为乙酰CoA吗?请写出胆固醇可转变为哪些化合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C

2.C

3.A

4.D

5.A

6.C

7.E8.B

9.B

10.D

11.B

12.C

13.B

14.C15.C

16.C

17.D

19.D

20.C

21.E22.B

23.E

24.A

25.C29.D

30.C

31.A

32.C

33.E

34.C41.D

42.D43.C

44.C

45.D

46.E51.C

52.E

53.B

二、填空题1.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2.乳糜微粒3.甘油单酯合成4.甘油二酯合成途径5.脂肪消化产物;糖酵解途径产生6.脂肪组织中的脂肪、脂肪酸和甘油7.白蛋白8.29.肉毒碱脂酰转移酶I10,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11.乙酰CoA12.6;713.线粒体内膜14.加水;再脱氢;硫解15.131;12916.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17.肝内线粒体;肝外线粒体18.生物素;维生素B12:19.线粒体20.肉碱;柠檬酸—丙氨酸21.乙酰CoA;NADPH;A丁P和HCO3-22.葡萄糖分解或脂肪酸氧化;磷酸戊糖途径23.内质网;线粒体

三、是非判断题1.错

2.对

3.对

4.对

5.错

6.错

7.错8.错

9.错

10.错

11.对

12.错

13.对

14.错15.对

16.错

17.对

18.对

四、名词解释题1.脂类:指脂肪、类脂及其衍生物的总称。2.类脂:指除脂肪以外的其他脂类,包括磷脂类、固醇类等。3.血浆脂蛋白:指血浆中的脂类在血浆中不是以自由状态存在,而是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和运输。4.血脂:指血浆中所含的脂类。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及其酯和游离脂肪酸等。5.酮体:指脂肪酸在肝分解氧化时产生特有的中间代谢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6.酸中毒:人体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如:饥饿或糖代谢障碍),三羧酸循环不能正常进行,机体所需的能量只能由脂肪酸分解来供给,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酮体,当酸性的酮体进入血液后,就引起了血液的pH过分下降,从而造成酸中毒。7.高脂蛋白血症即高脂血症:是由于血中脂蛋白合成与清除混乱引起的。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可包括参与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载脂蛋白或脂蛋白受体遗传缺陷,也可以由其他原因引起。8.不饱和脂肪酸:当脂肪酸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的双键时,就被称为不饱和脂肪酸。人体能够合成含有单个双键的脂肪酸;必需脂肪酸都是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9.必需脂肪酸:指人体不能合成而需要由食物提供的脂肪酸,包括亚麻酸、亚油酸和花生酸。10.脂肪动员:指脂肪组织中的脂肪被一系列脂肪酶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人血供其他组织利用的过程。脂肪动员很容易与脂肪酸β氧化概念混乱。要清楚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因此,脂肪分子的分解代谢是先从脂肪动员开始。11.脂肪酸的β氧化:指脂肪酸活化为脂酰CoA,脂肪酸CoA进入线粒体基质后,在脂肪酸β氧化多酶复合体催化下,依次进行脱氢、水化、再脱氢和硫解四步连续反应,释放出一分子乙酰CoA和一分子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由于反应均在脂酰CoA的α碳原子与β碳原子之间进行,最后β碳原子被氧化为酰基,所以称为β氧化。五、问答题回答要点1.①糖类在体内经水解产生单糖,像葡萄糖可通过有氧氧化生成乙酰CoA,作为脂肪酸合成原料合成脂肪酸,因此脂肪也是糖的贮存形式之一。

②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转变为磷酸甘油,也作为脂肪合成中甘油的来源。2.1mol14C原子饱和脂肪酸可经6次β氧化生成7mol乙酸CoA,每一次β氧化可生成1个NADH2和1个NADH+H+,每1mol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可生成12molATP,因此共产生ATP摩尔数为:12×7+5×6=114(mol)

若除去脂肪酸活化消耗的2molATP,则净生成数为:12×7+5×6-2=112(mol)3.

脂肪酸分解

脂肪酸合成

作用部位

线粒体

胞液

β氧化的酶

脂肪酸合成酶(多酶体系)活化

否能量

产生

耗能(NADPH+H+)

4.①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分解为CO2和H2O,产生大量能量。

②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脂肪酸,进一步合成脂肪和磷脂等。

③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酮体作为肝输出能源方式。

④以乙酰CoA为原料合成胆固醇。5.不能。胆固醇可转变为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3和胆汁酸。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一)选择题1.转氨酶的辅酶为()A.NAD+

B.NADP+

C.FAD

D.FMN

E.磷酸吡哆醛2.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A.合成尿素

B.合成谷氨酰胺

C.合成丙氨酸D.合成核苷酸

E.合成非必需氨基酸3.合成尿素的器官是(

)A.肝脏

B.肾脏

C.肌肉

D.心脏

E.胰腺4.1mol尿素的合成需消耗ATP摩尔数(

)A.2

B.3

C.4

D.5

E.6

5.有关鸟氨酸循环,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A.循环作用部位是肝脏线粒体

B.氨基甲酰磷酸合成所需的酶存在于肝脏线粒体

C.尿素由精氨酸水解而得D.每合成1mol尿素需消耗4molATP

E.循环中生.成的瓜氨酸不参与天然蛋白质合成6.肾脏中产生的氨主要由下列反应产生(

)A.胺的氧化B.氨基酸嘌呤核苷酸循环脱氨C.尿素分解D.谷氨酰胺水解E.氨基酸氧化脱氨7.以甘氨酸为原料参与合成反应的物质有(

)A.谷胱甘肽

B.血红素

C.嘌呤核苷酸D.胶原

E.以上都是8.参与尿素循环的氨基酸是(

)A.蛋氨酸

B.鸟氨酸

C.脯氨酸

D.丝氨酸

E.丙氨酸9.一碳单位的载体是(

A.二氢叶酸

B.四氢叶酸

C.生物素

D,焦磷酸硫胺素

E.硫辛酸10.甲基的直接供体是(

A.蛋氨酸

B.S-腺苷蛋氨酸

C.半胱氨酸

D.牛磺酸

E.胆碱11.在鸟氨酸循环中,尿素由下列哪种物质水解而得(

A.鸟氨酸

B.半胱氨酸

C.精氨酸

D.瓜氨酸

E.谷氨酸12.参与生物转化作用的氨基酸是(

A.酪氨酸

B.色氨酸

C.谷氨酸

D.半胱氨酸

E.丝氨酸13.蛋白质的腐败作用指(

A.肠道尿素分解

B.肠道未吸收氨基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分解

C.肠道中胺的生成

D.肠道中吲哚物质的生成

E.上面的都对14.鸟氨酸循环的主要生理意义是(

A.把有毒的氨转变为无毒的尿素

B.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C.产生精氨酸的主要途径

D.产生鸟氨酸的主要途径

E.产生瓜氨酸的主要途径15.请指出下列哪一种酶可作为肝细胞高度分化程度的指标(

A.乳酸脱氢酶

B.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

C.醛缩酶

D.丙酮酸脱氢酶

E.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16.临床上对高血氨病人禁止用碱性肥皂水灌肠的原因是(

A.碱性条件下NH3易生成而被细胞膜吸收

B.碱性条件下,NH3转变为NH+4增多,有利于排铵

C.酸性条件下,NH3生成减少,易于排铵

D.酸性条件下,NH3进入细胞内的量减少,NH+4也生成减少

E.以上都对17.人体内γ-氨基丁酸来源于哪一种氨基酸代谢(

A.半胱氨酸

B.谷氨酸

C.谷氨酰胺

D.丝氨酸

E.苏氨酸18.下列哪种氨基酸脱羧后能生成使血管扩张的活性物质(

A.赖氨酸

B.谷氨酸

C.精氨酸

D.组氨酸

E.谷氨酰胺19.哪一种化合物不是甲基接受体(

A.胍乙酸

B.同型半胱氨酸

C.胱氨酸

D.去甲肾上腺素

E.磷脂酰乙醇胺20.尿素循环中,能自由通过线粒体膜的物质是(

A.氨基甲酰磷酸

B.鸟氨酸和瓜氨酸

C.精氨酸和延胡索酸

D.精氨酸代琥珀酸

E.尿素和鸟氨酸21.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的变构激活剂是(

A.氨基甲酰磷酸

B.鸟氨酸

C.延胡索酸

D.精氨酸

E.N-乙酰谷氨酸22.可以由氨基酸转变的含氮化合物是(

A.嘌呤核苷酸

B.嘧啶核苷酸

C.肌酸

D.肾上腺素

E.以上都是23.一碳单位主要由哪种氨基酸提供(

A.色氨酸

B.甘氨酸

C.组氨酸

D.丝氨酸

E.以上都是24.具有调节细胞生长作用的胺类是(

A.组胺

B.5-羟色胺

C.精胺

D.多巴胺

E.以上都是25.除叶酸外,与一碳单位转运有密切关系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PP

B.生物素

B.泛酸

D.维生素B1

E.维生素B2二)填空题1.体内不能合成而需要从食物供应的氨基酸称为

。2.食物蛋白质的消化自

部位开始,主要的蛋白质消化部位是

。3.胃液中胃蛋白酶可激活胃蛋白酶原,此过程称

。4,多肽经胰蛋白酶作用降解后,新产生的羧基端氨基酸是

。5.直接生成游离氨的脱氨基方式有

,骨骼肌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