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在教育上的运用课件_第1页
知识管理在教育上的运用课件_第2页
知识管理在教育上的运用课件_第3页
知识管理在教育上的运用课件_第4页
知识管理在教育上的运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識管理在教育上的應用

教育部總務司副司長翁榮銅​知識管理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部總務司副司長翁榮銅​1壹前言

國內碩博士論文—知識管理國家圖書館網站搜尋論文名稱:870篇關鍵字查詢:1271篇論文名稱or關鍵字查詢:1314篇論文名稱and關鍵字查詢:827篇93學年度至今(941204)博士論文:11篇、碩士論文108篇。​壹前言

國內碩博士論文—知識管理國家圖書館網2一、杜部長施政報告93.09(一)當前先進國教教育改革趨勢美國布希總統於2001年提出「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後(NoChildLeftBehind)」的教育改革方案,擬定「2002-2007年發展規劃」。英國於2004年公布「五年改革方案」(FiveYearStrategyforChildrenandLearners),勾勒各級教育階段的改革措施,小學教育強調提供二小時體育及學習一種外語、一種樂器的機會,中等教育則以發展獨立的學科專長體系為主軸。日本於2003年制定「教育振興基本計畫」,強調培養能確實自我實現與自立的人,培育具有日本傳統與文化根基、並能在國際社會生存與高素質的日本人。​一、杜部長施政報告93.09(一)當前先進國教教3(二)當前國內外環境情勢剖析國際環境分析

1.知識經濟時代終身學習需求:調整教育內容,培養創造力。2.數位化時代學習型態轉變:提供數位化學習環境,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3.全球化時代國際競爭激烈:國際競爭取得優勢的關鍵繫於「創意」和「品質」。

​(二)當前國內外環境情勢剖析國際環境分析​4國內環境分析

1.人口結構轉變問題:國人生育率降低,20年(1983-2003)來出生人數已由40萬人降到22萬人,外籍配偶人數快速激增,91年新生嬰兒比率已達八分之一。2.學校擴增後學生素質提升之壓力:在齊頭式資源分配觀念下,欠缺競爭機制,導致教育資源稀釋化,嚴重影響教育品質。3.教育鬆綁後體系的調整:教育鬆綁促使校園邁向民主化,但對教育環境與行政運作卻也產生若干調適的問題。例如:中央與地方權限未能釐清;校長的行政領導、教師的專業自主與家長的參與權之理想互動模式有待建立等。​國內環境分析​5(三)施政報告教育核心概念適性揚才:配合學習者之能力、性向、興趣及需要,提供各種適性學習機會,以發揮其多元潛能,建立社會多元價值觀,達成國家多元發展之總目標。迎向全球:放在全球的架構中思考以世界先進國家為標竿,不斷要求自我提昇,使我國教育亦能邁入先進國家之林。

扶助弱勢:「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國家應將有限之教育資源作合理的分配,使社會經濟劣勢之學生有充分合理公平的機會得到發展。​(三)施政報告教育核心概念適性揚才:配合學習者之能力、性向、6二、楔子--知識與經驗80歲老翁年輕時追其太太經過40歲中年婦女釣金龜婿傳奇40年前某校學生收費與學校洽談留髮案BillGates傳奇LesterC.Thurow的研究報告:經驗貶值,資深不再是資產。

曾志朗(民90)指出,要往知識經濟之路,整個社會基礎必須回到文藝復興之精神,只有人具備了追求真善美之精神,才可能走上知識經濟之路。​二、楔子--知識與經驗80歲老翁年輕時追其太太經過​7台灣地區人口統計

年度當年人口總數出生人口比率8621,683,316325,2631.50%8721,870,876270,7791.24

%8822,034,096282,9361.28

%8922,216,107304,4291.37%9022,339,759259,5071.16%9122,520,776236,6871.05%9222,604,550217,4560.96%9322,689,122216,4190.95%​台灣地區人口統計年度當年人口總數出生人口比率8621,688貳知識與教育

一、知識的重要性F.Bacon:知識就是力量。M.Foucault:知識創造力量,沒有知識就沒有力量。Edvinsson&Malone(1997)將公司比擬成一顆樹,粗狀的樹幹與茂密的枝葉長在地上,我們可觀察得知;至於地面下的樹根系統,是整顆樹的養分來源,攸關於整顆樹的健康與開花結果,我們卻看不到-知識。​貳知識與教育

一、知識的重要性F.9知識經濟隱然成形知識的效用: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創造人類無法想像的價值,在經過編輯與有意義的分析處理後,能為組織帶來真正的價值,成為真正的資產,為組織創造更高的價值。但卻具有「今天斬釘截鐵的事情,明天就成荒謬可笑的話題」特質。美國的新經濟:打破每隔八年一次不景氣循環的宿命性預測,締造高經濟成長、高國民所得、低通貨膨脹,以及低失業率的歷史新猷。新經濟發展的模式:引爆全球知識經濟革命的熱潮,驗證具創意專業技術能力和熟悉運用知識技術能力的高素質人力,對經濟發展的重要。

​知識經濟隱然成形知識的效用: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創造人類無法10知識文盲新定義知識生產量因資訊科技的普及運用而爆增未來所謂的文盲,並不是不會讀書寫字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學習的人。組織的成長與發展亦須學習,為了組織文化的活性化,必須培養組織擁有孩子般的好奇心、培養對他人知識純粹的關心、能看到事物的背面、將資訊趣味化及意義化,以豐富組織中的知識資產。​知識文盲新定義知識生產量因資訊科技的普及運用而爆增​11(一)顛覆傳統的改變二、學習環境的改變網路新世代服務傳統服務項目每日廿四小時,全年無休。每日八小時,定時服務時間不受空間限制,無遠弗屆。受地域環境限制。空間可廣泛服務,並能因應不同需求,個別化服務。制式服務。服務對象即時性且具自動化效果。受限於人力。處理速度直接行銷較具準確性,縮短工作流程,並記錄資料供決策參考。部門分工,大量製造。工作效能發展性是全球性的,可依不同需求而整合,具開放性發展潛力。系統間較封閉,較難擴展。​(一)顛覆傳統的改變二、學習環境的改變網路新世代服務傳統服務12(二)教學型態的改變教學主體性以教師為主學習者教師角色專家角色

上→下

學習促進者(輔助)主要教材教科書不同形式媒體與教材教學重點事實記憶與複誦學生自我提問、自我發現與建構知識評量目標注重成果同時考量努力與進步情形,並兼顧成果傳統教學數位時代資源本位教學教學型態項目​(二)教學型態的改變教學主體性以教師為主學習者教師角色專13

國小學生÷6國中學生÷3高中畢業生學士博碩士40970664643706278105057238320461722541848144724776523414131058870531202904315198519347561120716793587425514503911918034956823112596146166274019219127919572851247391760443260593188353395692711928519284037945國中小學生數及高中以上學校畢業生數

​國小學生國中學生高中畢業生學士博碩士409706646414​​15​​16三、知識與教育1「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勞動、土地、資本及企業家精神是生產不可或缺的四大要素,隨著人類經濟發展歷程扮演著不同的重要角色。

農業時期,知識主要作用於經驗性的總結,只須知其然(know-what)的知識。​三、知識與教育1「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17三、知識與教育2工業時期,由於從事生產技術層次提高,運用學科知識去創造新科技、新工藝、新方法,有效提高收益,促成了機械化、自動化的經濟活動,因此在教育上除了知其然外,如何使然(know-how)尤其重要。​三、知識與教育2工業時期,由於從事生產技術層次提高,運用學18知識經濟時代的特色由於電子運算能力與網際網路新科技的蓬勃發展,產生一種前所未有的經濟法則,如無摩擦經濟(frictionlesseconomy)的去中介(dis-intermediation)或重新中介(re-intermediation)及顧客授權、知識愈使用價值更高的報酬遞增法則(lawofincreasingreturns)等,這種以資訊為基礎、知識密集、服務驅動的新經濟時代,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組織改革的新方向。​知識經濟時代的特色由於電子運算能力與網際網路新科技的蓬勃發展19三、知識與教育3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最重要關鍵性的經濟資源,在教育上除了知其然和如何使然外,更須知其所以然(know-why),才能有所創新。​三、知識與教育3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最重要關鍵性的經濟資源20四、知識的面向(1)JimBotkim:智慧狂潮1945年~1974年,資料型經濟。1970年~1995年,資訊型經濟。1990年~2020年,知識型經濟。2020年~2045年,生物型經濟開始登場及之後。知識經濟時期與對手競爭,就是要有辦法以更快的方法與更多人進行溝通、分享知識;知識形成一種產業,並轉換成力量與財富。知識經濟強調掌握對新觀念做分享、蒐集、分析和再分析,透過交流的觀念形成合作的優勢而維繫雙贏局面。​四、知識的面向(1)JimBotkim:智慧狂潮194521

智慧知識資訊資料----------------▓透過行動、應用來創造價值----------------▓開創價值的直接材料----------------▓有目的地整理來傳達意念----------------▓定量顯示事實資料、資訊、知識、智慧結構圖資料來源:ArthurAndersenBusinessConsulting(劉京偉譯,民89),頁27​智慧知識資訊資料----------------▓透過行動、22知識的進階意義化理論資料資訊知識理解、應用智慧(wisdom)關聯化經驗過濾器描述教育解釋甚麼是最好的

whathowtowhycare(whatisthebest)把事做對做正確的事(doingthingsright)(doingtherightthings)過去現在未來知識與工程:已做了甚麼願景與設計:可能和應該做的是甚麼​知識的進階意義化理論資料資訊知識理解、智慧(wisdom)關23四、知識的面向(2)-知識經濟觀Nonaka&Takeuchi認為:知識是合理、可接受的真實信仰。強調個人以求真為目標,不斷自我調整個人信仰的動態人文過程的產物。Davenport&Prusak將知識定義為:

1.知識是一種流動性質的綜合體,包括結構化的經驗、價值、文字化的資訊,以及專家獨特的見解,為新經驗的評估、整合與資訊等提供架構。2.知識是一種過程(process)與庫存(stock)

,知識來自於資訊經由比較、結果、關聯性及溝通過程後轉化的產物。

​四、知識的面向(2)-知識經濟觀Nonaka&Take24四、知識的面向(3)-知識經濟觀Drucker認為:知識是擁有者對特定領域事物的專業性認知。知識來自於思考,凡人所具作為處理事務的依據,是一種流動的綜合體;專業知識則是擁有者對特定領域事物的專業性認知,蘊涵在智者身上或是經由激盪產生;在相關資訊經過編輯、分析處理後,能為組織帶來真正的價值,專利技術、成功產品與有效策略均隱含知識在其中。

​四、知識的面向(3)-知識經濟觀Drucker認為:知識是25五、知識的類別Polanyi(1967)將知識分為內隱的(tacit)和外顯的(explicit)知識,內隱知識屬於個人的,與特別情境有關,且難以形式化與溝通,因其行動鑲嵌在脈絡(context)中難以明確表達,具有複雜技能關係時難以語言文字描述其關係與特性,但在資訊處理的速度與同時性上,並不因內隱的限制而影響其成效;外顯知識則是指可形式化、可制度化、言語傳達的知識,透過資訊科技的數位轉化,藉由聲音、影像、圖表、文字的傳達,可突破時空的限制,加速其傳輸速度與流量。​五、知識的類別Polanyi(1967)將知識分為內隱的(t26

內隱知識(主觀的)外顯知識(客觀的)特質

經驗的知識-實質的同步的知識-此時此地類比知識-實務性理性的知識-心智的連續的知識-序列的數位知識-理論性所有權附著於擁有know-how的個人,難以複製及移轉容易複製及移轉,但可透過法律保護。功能技能與人際知識,具知識的創造力與轉化能力事實與原理知識,具有知識的取得與儲存功能實例經驗、智慧、know-how、群體技巧設計藍圖、符碼、公式、電腦程式

資料來源:增改自Nonaka&Takeuchi(1995).​

內隱知識(主觀的)外顯知識(客觀的)特質經驗的知識-實質的27

個人個人群體組織組織間

知識的層次

知識螺旋示意圖外顯知識結合化外化

內隱知識共同化內化本體論構面

外顯知識結合化外化28知識的創造過程有五階段(Nonaka)1.個人知識擴充:內隱知識蓄積於個人,其品質決定於知識的變異性(variety)與經驗知識。2.分享內隱知識及觀念化:步驟(1)將不同專長人員組織起來,強化其互動,以建構並解決衝突,形成較高層的觀念。(2)讓成員直接對話,分享經驗,培養相互信任的氣氛,以創造共識。(3)透過對話的辯證與矛盾,激發創造力。3.具體化:將內隱知識具象化成為產品或系統,並融入相關資訊以為決策。4.知識的驗證:具體化的知識須經過組織標準(成本、利潤、貢獻,甚或願景、美學等)的驗證。5.知識網路:將高階經理人的觀念落實成為現場的有形知識。​知識的創造過程有五階段(Nonaka)1.個人知識擴充:內隱29六、知識的特性1Machlup(1962)提到「不論什麼時刻,知識恆久存在;不論什麼時期,知識恆久流動。」由於知識的本質就是不斷地變化,其特質是無所不在且無所侷限;知識是綜合性質的流動體,必須時時更新知識,並實際利用於產品與服務上。由於知識本身具有非「排他性」的「公共財」特質,極易被他人抄襲應用,在先進國家則以著作權來保障,以降低外溢效果,提高經濟價值。然在另一方面,知識的價值隨著使用次數而增加,在分享知識時,知識的提供者不但增進接受者的知識,同時仍能保有本身的知識,因此愈來愈多的企業組織強調知識是其主要資產,亦是創造競爭優勢的關鍵。​六、知識的特性1Machlup(1962)提到「不論什麼30六、知識的特性21.知識不是靜止不動的:知識是綜合性質的流動體,無所不在。BillGates指出:微軟離開失敗,永遠只差兩年。2.在知識密集的經濟,似乎本身就帶有不完全競爭的天性。3.量化知識的效益是不易的:知識具有外溢效果,顯性知識並不易量化,何況隱性知識的量化更難。4.知識具有再利用的特質:知識管理的目的即在於在適當時間(right

time)將正確的資訊(right

information),及時傳遞給需要的人(right

persons),使其發揮知識的效用,採取正確的行動(right

actions)。​六、知識的特性21.知識不是靜止不動的:知識是綜合性質的流31参、從知識經濟反思教育今日的教育仍因襲著過時的工業時代生產方法:根據年級、科目與課程、教授時數,以制式化、生產線式的課程,透過制式的考試來控制。在知識經濟時代中,教育並非一種儀式,教育的重點不只是灌輸知識,而是發展能力〈基本的語文能力、數學能力、負責的行為能力、以及培養創造與合作能力〉。​参、從知識經濟反思教育今日的教育仍因襲著過時的工業時代生產方32「工業經濟」時代:並非不依靠知識,諸如機器設備、產製技術、工作方法與管理制度等,其背後莫不含有豐富的知識內涵;而是這種知識均已轉變為具體化和標準化的形態以獲得普遍應用。所謂「知識經濟」的意義:代表人們乃將知識直接應用於工作上,因而這種應用是直接的、彈性的,也往往是專屬性的。在「知識經濟」下,創新的價值乃建立在知識的源頭上,而非假手於知識的標準化產物上。因此這種知識必須和直接學習掛鉤。使得具有這種能力的工作者被稱為「知識工作者」(knowledgeworker),或稱為「金領階級」(goldencollaredclass),以別於工業經濟下的藍領與白領階級。

一、以知識的利用方式來決定(許士軍)

​「工業經濟」時代:並非不依靠知識,諸如機器設備、產製技術、工33

二、知識經濟時代何者最重要Love(愛情)12+15+22+554Luck(好運)12+21+3+1147Health(健康)8+5+1+12+20+854

Money(金錢)13+15+14+5+2572Leadership(領導)12+5+1+4+5+18+19+9+1689Knowledge(知識)11+14+15+23+12+5+4+7+596Hardwork(努力工作)8+1+18+4+23+15+18+1198Attitude

(心態)1+20+20+9+20+21+4+5100​二、知識經濟時代何者最重要Love(愛情)12+15+34三、學校經營(一)調整學校教育目標知識經濟發展的特色:知識社會化時程短、知識傳播速度快且廣、產業蛻變轉型。學校教育目標:1.鼓勵創意而非記憶。2.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學習是持續一生的過程、學習機會無所不在、學習內容無所不包、學習目標因人而異、學習型態操之在己、學習精神積極創新。3.提供各種不同的學習經驗:交響樂團。​三、學校經營(一)調整學校教育目標知識經濟發展的特色:知識社35(二)學校經營型態的改變全球化導引策略聯盟(alliancestrategy)知識管理的應用:運用資訊科技方法,配合組織文化、組織結構等特性,對組織中的知識進行蒐集、組織、儲存、轉換、分享及運用的過程。校務行政系統、各學科網路教學資料庫、e-learning等。行銷策略(strategicmarketing):為滿足顧客需求及完成組織目標,針對目標市場的定位、促銷及分配,研擬目標市場策略、競爭定位策略及行銷組合策略。​(二)學校經營型態的改變全球化導引策略聯盟(alliance36

(三)以學校為本位的教育設計

決策模式的轉型:「由下而上」(bottom-up)決策模式取代「由上而下」(top-down)的決策模式。學校組織的轉型:由靜態的﹑垂直的,轉為動態的﹑扁平化的組織。建構學習型學校(learningschool)賦予教師彰權益能(teacherempowerment)。課程設計與評鑑的轉型:「價值重塑」成為社會與學校重要的討論課題。新加坡「建立思考型學校、學習型國家」理念,美國政府提出「廿一世紀美國教育行動」,日本國民教育政策白皮書「培育開啟新時代的心」。​(三)以學校為本位的教育設計決策模式的轉型:「由下而上37四、當前國民中小學的處境基層地位不利、內在活力不足、系統結構鬆散

目標定位模糊、社會期望過當、理論轉化遲滯政經影響不利、資源分配不當、安全保障過度吳明清(時任國北師教務長)在學校教育改革的趨向與課題-87.3.2513:30-17:00引言

​四、當前國民中小學的處境基層地位不利、內在活力不足、系統結構38五、傳統與革新式課程哲學比較

Henderson&Hawthorn,2000傳統式課程哲學1.以事前決定及內容為本位的學科學習2.使用標準化的教學結果3.依賴標準化測驗4.學習順從權威5.學習順從/合作行為革新式課程哲學1.建構主義式學習活動之思考中心學科學習2.使用多元素養表意姓結果3.能適應個別化的實作測驗4.學習多樣化終身探究責任5.民主均等尊重及多樣化的公民責任​五、傳統與革新式課程哲學比較

Henderson&Haw39六、教育工作人員特性Drucker認為,組織必須將知識工作者視為資產並善待之,以免因其流動而減損或喪失其資源。知識工作者的工作效率,來自全神貫注於具有挑戰的任務。其特性在於依其獨佔性知識作為權力來源、從事非重複性複雜且難以評估的工作、需要更大更有彈性的工作環境與條件、以及不斷地學習與自我管理。​六、教育工作人員特性Drucker認為,組織必須將知識工作者40肆、知識管理的重要性

B.J.Alan在知識資本主義一書指出:六○至七○年代只須做data管理;到了八○年代,則須進行information管理;九○年起網際網路的日益普及,已從區域性擴散到全球性,非提升到knowledge管理不可。未做好知識管理工作將產生「資料富裕,資訊缺乏」(Datarich,Informationpoor)現象。​肆、知識管理的重要性B.J.Alan在知識資本主義一41一、知識資產管理之演進Boisot(1998)指出在十六世紀時煉金術士走長路保護工具的秘密;十九世紀不列顛王國禁止技藝工匠移民新大陸,維持本地工廠的競爭優勢。知識資產概念之演進分為三波1.工藝師傅將獨門技術傳遞給學徒、藍領階級在工作職場交換技藝與看法。早期人類管理知識資產的方式,係採囤積居奇方法,為知識罩上神奇的光環,只准少數圈內人一窺堂奧,至今依然有許多專業組織信守不渝。2.利用知識改進工作方法,如Taylor以工作分析提升知識的效用與生產力的成長,大幅改善生活水準與品質。3.強調以知識為基礎的產業,將貨品經濟轉為知識經濟,強化無形資產的價值。​一、知識資產管理之演進Boisot(1998)指出在十六世42二、文化是組織的資產文化是時空能觸及的一種共同記憶,由生物和

物質本質所決定。可口可樂以相似配方產品,販賣著五○年代一個安定的美國夢-家庭成員謹守自己的角色,物質生活不虞匱乏;而今則轉為吹拂髮稍的風,滋潤臉龐的雨水,是原始感官在冒險邊緣的生命力。麥當勞漢堡遍及各國的意義在於由每個文化詮釋著美國式生活。知識資產在應用上,不僅允許多樣化辨別,亦

可加以詮釋,因此可描繪出知識資產的自由化程度,自由度愈高其發展與應用價值愈高。​二、文化是組織的資產​43三、台灣安泰知識管理案例傳統以時間來評量員工對企業的貢獻,是落伍的工業時代思維方式,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要員工貢獻的是智慧(腦)和道德(心)

。腦代表著創意、思考、學習和突破,而非因循苟且、便宜行事。心代表原則、善意和永不放棄的信念。領導特色在於對人的信任,痛恨官僚文化,倡導「不怕妳做錯事,只怕妳不做事」。讓「想做事的人沒有上限,優秀的人升遷很快,用人不疑與功不吝賞」成為組織文化。​三、台灣安泰知識管理案例傳統以時間來評量員工對企業的貢獻,是44伍、知識管理面臨的困難L.Gerstner認為IBM同質性與內擴性十分嚴重,官僚化結構只顧保全自己地盤,而非增進團隊合作精神,管理者只知「坐而言不知起而行」。(誰說大象不會跳舞92.1.1時報出版)國內台鐵當前負債830億元,15000員工必須支付14000退職員工退撫金,每年虧損100億元,台鐵工會提出四反(反公司化、反民營化、反圖利高鐵、反消滅台鐵)及四要(要確保員工權益、要捍衛公共服務、要維護國家資產、要永續經營)訴求。(中國時報社論92.8.17)​伍、知識管理面臨的困難L.Gerstner認為IBM同質性與45一、知識管理面臨的困難1.主管不予支持,使知識管理無法落實。2.管理者缺乏吸收新知識的意願。3.知識的供應者與接收者缺乏縱向連結與橫向溝通。4.知識管理系統之建構,在傳輸速度及效率差。5.組織缺乏分享的文化,組織成員不願分享知識。6.同質性太高的僵化組織,難以有效創新知識。​一、知識管理面臨的困難1.主管不予支持,使知識管理無法落實。46二、實施知識管理面臨的挑戰1.有系統的創造新知:組織知識經驗的累積對組織競爭力的助益極大。2.如何「持續」地創造新知:將知識分類編碼建置知識庫,俾利於管理利用。3.如何擴散新知識:建立誘因機制,鼓勵員工利用所建立的知識庫。4.如何建立組織及提供配套的誘因機制:透過組織文化解決知識分享的問題,並將分享與使用列為績效衡量的一部份。​二、實施知識管理面臨的挑戰1.有系統的創造新知:組織知識經驗47陸、結語敬請指教​陸、結語​48知識管理在教育上的應用

教育部總務司副司長翁榮銅​知識管理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部總務司副司長翁榮銅​49壹前言

國內碩博士論文—知識管理國家圖書館網站搜尋論文名稱:870篇關鍵字查詢:1271篇論文名稱or關鍵字查詢:1314篇論文名稱and關鍵字查詢:827篇93學年度至今(941204)博士論文:11篇、碩士論文108篇。​壹前言

國內碩博士論文—知識管理國家圖書館網50一、杜部長施政報告93.09(一)當前先進國教教育改革趨勢美國布希總統於2001年提出「不讓任何一個孩子落後(NoChildLeftBehind)」的教育改革方案,擬定「2002-2007年發展規劃」。英國於2004年公布「五年改革方案」(FiveYearStrategyforChildrenandLearners),勾勒各級教育階段的改革措施,小學教育強調提供二小時體育及學習一種外語、一種樂器的機會,中等教育則以發展獨立的學科專長體系為主軸。日本於2003年制定「教育振興基本計畫」,強調培養能確實自我實現與自立的人,培育具有日本傳統與文化根基、並能在國際社會生存與高素質的日本人。​一、杜部長施政報告93.09(一)當前先進國教教51(二)當前國內外環境情勢剖析國際環境分析

1.知識經濟時代終身學習需求:調整教育內容,培養創造力。2.數位化時代學習型態轉變:提供數位化學習環境,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3.全球化時代國際競爭激烈:國際競爭取得優勢的關鍵繫於「創意」和「品質」。

​(二)當前國內外環境情勢剖析國際環境分析​52國內環境分析

1.人口結構轉變問題:國人生育率降低,20年(1983-2003)來出生人數已由40萬人降到22萬人,外籍配偶人數快速激增,91年新生嬰兒比率已達八分之一。2.學校擴增後學生素質提升之壓力:在齊頭式資源分配觀念下,欠缺競爭機制,導致教育資源稀釋化,嚴重影響教育品質。3.教育鬆綁後體系的調整:教育鬆綁促使校園邁向民主化,但對教育環境與行政運作卻也產生若干調適的問題。例如:中央與地方權限未能釐清;校長的行政領導、教師的專業自主與家長的參與權之理想互動模式有待建立等。​國內環境分析​53(三)施政報告教育核心概念適性揚才:配合學習者之能力、性向、興趣及需要,提供各種適性學習機會,以發揮其多元潛能,建立社會多元價值觀,達成國家多元發展之總目標。迎向全球:放在全球的架構中思考以世界先進國家為標竿,不斷要求自我提昇,使我國教育亦能邁入先進國家之林。

扶助弱勢:「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國家應將有限之教育資源作合理的分配,使社會經濟劣勢之學生有充分合理公平的機會得到發展。​(三)施政報告教育核心概念適性揚才:配合學習者之能力、性向、54二、楔子--知識與經驗80歲老翁年輕時追其太太經過40歲中年婦女釣金龜婿傳奇40年前某校學生收費與學校洽談留髮案BillGates傳奇LesterC.Thurow的研究報告:經驗貶值,資深不再是資產。

曾志朗(民90)指出,要往知識經濟之路,整個社會基礎必須回到文藝復興之精神,只有人具備了追求真善美之精神,才可能走上知識經濟之路。​二、楔子--知識與經驗80歲老翁年輕時追其太太經過​55台灣地區人口統計

年度當年人口總數出生人口比率8621,683,316325,2631.50%8721,870,876270,7791.24

%8822,034,096282,9361.28

%8922,216,107304,4291.37%9022,339,759259,5071.16%9122,520,776236,6871.05%9222,604,550217,4560.96%9322,689,122216,4190.95%​台灣地區人口統計年度當年人口總數出生人口比率8621,6856貳知識與教育

一、知識的重要性F.Bacon:知識就是力量。M.Foucault:知識創造力量,沒有知識就沒有力量。Edvinsson&Malone(1997)將公司比擬成一顆樹,粗狀的樹幹與茂密的枝葉長在地上,我們可觀察得知;至於地面下的樹根系統,是整顆樹的養分來源,攸關於整顆樹的健康與開花結果,我們卻看不到-知識。​貳知識與教育

一、知識的重要性F.57知識經濟隱然成形知識的效用: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創造人類無法想像的價值,在經過編輯與有意義的分析處理後,能為組織帶來真正的價值,成為真正的資產,為組織創造更高的價值。但卻具有「今天斬釘截鐵的事情,明天就成荒謬可笑的話題」特質。美國的新經濟:打破每隔八年一次不景氣循環的宿命性預測,締造高經濟成長、高國民所得、低通貨膨脹,以及低失業率的歷史新猷。新經濟發展的模式:引爆全球知識經濟革命的熱潮,驗證具創意專業技術能力和熟悉運用知識技術能力的高素質人力,對經濟發展的重要。

​知識經濟隱然成形知識的效用: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創造人類無法58知識文盲新定義知識生產量因資訊科技的普及運用而爆增未來所謂的文盲,並不是不會讀書寫字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學習的人。組織的成長與發展亦須學習,為了組織文化的活性化,必須培養組織擁有孩子般的好奇心、培養對他人知識純粹的關心、能看到事物的背面、將資訊趣味化及意義化,以豐富組織中的知識資產。​知識文盲新定義知識生產量因資訊科技的普及運用而爆增​59(一)顛覆傳統的改變二、學習環境的改變網路新世代服務傳統服務項目每日廿四小時,全年無休。每日八小時,定時服務時間不受空間限制,無遠弗屆。受地域環境限制。空間可廣泛服務,並能因應不同需求,個別化服務。制式服務。服務對象即時性且具自動化效果。受限於人力。處理速度直接行銷較具準確性,縮短工作流程,並記錄資料供決策參考。部門分工,大量製造。工作效能發展性是全球性的,可依不同需求而整合,具開放性發展潛力。系統間較封閉,較難擴展。​(一)顛覆傳統的改變二、學習環境的改變網路新世代服務傳統服務60(二)教學型態的改變教學主體性以教師為主學習者教師角色專家角色

上→下

學習促進者(輔助)主要教材教科書不同形式媒體與教材教學重點事實記憶與複誦學生自我提問、自我發現與建構知識評量目標注重成果同時考量努力與進步情形,並兼顧成果傳統教學數位時代資源本位教學教學型態項目​(二)教學型態的改變教學主體性以教師為主學習者教師角色專61

國小學生÷6國中學生÷3高中畢業生學士博碩士40970664643706278105057238320461722541848144724776523414131058870531202904315198519347561120716793587425514503911918034956823112596146166274019219127919572851247391760443260593188353395692711928519284037945國中小學生數及高中以上學校畢業生數

​國小學生國中學生高中畢業生學士博碩士409706646462​​63​​64三、知識與教育1「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勞動、土地、資本及企業家精神是生產不可或缺的四大要素,隨著人類經濟發展歷程扮演著不同的重要角色。

農業時期,知識主要作用於經驗性的總結,只須知其然(know-what)的知識。​三、知識與教育1「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65三、知識與教育2工業時期,由於從事生產技術層次提高,運用學科知識去創造新科技、新工藝、新方法,有效提高收益,促成了機械化、自動化的經濟活動,因此在教育上除了知其然外,如何使然(know-how)尤其重要。​三、知識與教育2工業時期,由於從事生產技術層次提高,運用學66知識經濟時代的特色由於電子運算能力與網際網路新科技的蓬勃發展,產生一種前所未有的經濟法則,如無摩擦經濟(frictionlesseconomy)的去中介(dis-intermediation)或重新中介(re-intermediation)及顧客授權、知識愈使用價值更高的報酬遞增法則(lawofincreasingreturns)等,這種以資訊為基礎、知識密集、服務驅動的新經濟時代,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組織改革的新方向。​知識經濟時代的特色由於電子運算能力與網際網路新科技的蓬勃發展67三、知識與教育3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最重要關鍵性的經濟資源,在教育上除了知其然和如何使然外,更須知其所以然(know-why),才能有所創新。​三、知識與教育3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最重要關鍵性的經濟資源68四、知識的面向(1)JimBotkim:智慧狂潮1945年~1974年,資料型經濟。1970年~1995年,資訊型經濟。1990年~2020年,知識型經濟。2020年~2045年,生物型經濟開始登場及之後。知識經濟時期與對手競爭,就是要有辦法以更快的方法與更多人進行溝通、分享知識;知識形成一種產業,並轉換成力量與財富。知識經濟強調掌握對新觀念做分享、蒐集、分析和再分析,透過交流的觀念形成合作的優勢而維繫雙贏局面。​四、知識的面向(1)JimBotkim:智慧狂潮194569

智慧知識資訊資料----------------▓透過行動、應用來創造價值----------------▓開創價值的直接材料----------------▓有目的地整理來傳達意念----------------▓定量顯示事實資料、資訊、知識、智慧結構圖資料來源:ArthurAndersenBusinessConsulting(劉京偉譯,民89),頁27​智慧知識資訊資料----------------▓透過行動、70知識的進階意義化理論資料資訊知識理解、應用智慧(wisdom)關聯化經驗過濾器描述教育解釋甚麼是最好的

whathowtowhycare(whatisthebest)把事做對做正確的事(doingthingsright)(doingtherightthings)過去現在未來知識與工程:已做了甚麼願景與設計:可能和應該做的是甚麼​知識的進階意義化理論資料資訊知識理解、智慧(wisdom)關71四、知識的面向(2)-知識經濟觀Nonaka&Takeuchi認為:知識是合理、可接受的真實信仰。強調個人以求真為目標,不斷自我調整個人信仰的動態人文過程的產物。Davenport&Prusak將知識定義為:

1.知識是一種流動性質的綜合體,包括結構化的經驗、價值、文字化的資訊,以及專家獨特的見解,為新經驗的評估、整合與資訊等提供架構。2.知識是一種過程(process)與庫存(stock)

,知識來自於資訊經由比較、結果、關聯性及溝通過程後轉化的產物。

​四、知識的面向(2)-知識經濟觀Nonaka&Take72四、知識的面向(3)-知識經濟觀Drucker認為:知識是擁有者對特定領域事物的專業性認知。知識來自於思考,凡人所具作為處理事務的依據,是一種流動的綜合體;專業知識則是擁有者對特定領域事物的專業性認知,蘊涵在智者身上或是經由激盪產生;在相關資訊經過編輯、分析處理後,能為組織帶來真正的價值,專利技術、成功產品與有效策略均隱含知識在其中。

​四、知識的面向(3)-知識經濟觀Drucker認為:知識是73五、知識的類別Polanyi(1967)將知識分為內隱的(tacit)和外顯的(explicit)知識,內隱知識屬於個人的,與特別情境有關,且難以形式化與溝通,因其行動鑲嵌在脈絡(context)中難以明確表達,具有複雜技能關係時難以語言文字描述其關係與特性,但在資訊處理的速度與同時性上,並不因內隱的限制而影響其成效;外顯知識則是指可形式化、可制度化、言語傳達的知識,透過資訊科技的數位轉化,藉由聲音、影像、圖表、文字的傳達,可突破時空的限制,加速其傳輸速度與流量。​五、知識的類別Polanyi(1967)將知識分為內隱的(t74

內隱知識(主觀的)外顯知識(客觀的)特質

經驗的知識-實質的同步的知識-此時此地類比知識-實務性理性的知識-心智的連續的知識-序列的數位知識-理論性所有權附著於擁有know-how的個人,難以複製及移轉容易複製及移轉,但可透過法律保護。功能技能與人際知識,具知識的創造力與轉化能力事實與原理知識,具有知識的取得與儲存功能實例經驗、智慧、know-how、群體技巧設計藍圖、符碼、公式、電腦程式

資料來源:增改自Nonaka&Takeuchi(1995).​

內隱知識(主觀的)外顯知識(客觀的)特質經驗的知識-實質的75

個人個人群體組織組織間

知識的層次

知識螺旋示意圖外顯知識結合化外化

內隱知識共同化內化本體論構面

外顯知識結合化外化76知識的創造過程有五階段(Nonaka)1.個人知識擴充:內隱知識蓄積於個人,其品質決定於知識的變異性(variety)與經驗知識。2.分享內隱知識及觀念化:步驟(1)將不同專長人員組織起來,強化其互動,以建構並解決衝突,形成較高層的觀念。(2)讓成員直接對話,分享經驗,培養相互信任的氣氛,以創造共識。(3)透過對話的辯證與矛盾,激發創造力。3.具體化:將內隱知識具象化成為產品或系統,並融入相關資訊以為決策。4.知識的驗證:具體化的知識須經過組織標準(成本、利潤、貢獻,甚或願景、美學等)的驗證。5.知識網路:將高階經理人的觀念落實成為現場的有形知識。​知識的創造過程有五階段(Nonaka)1.個人知識擴充:內隱77六、知識的特性1Machlup(1962)提到「不論什麼時刻,知識恆久存在;不論什麼時期,知識恆久流動。」由於知識的本質就是不斷地變化,其特質是無所不在且無所侷限;知識是綜合性質的流動體,必須時時更新知識,並實際利用於產品與服務上。由於知識本身具有非「排他性」的「公共財」特質,極易被他人抄襲應用,在先進國家則以著作權來保障,以降低外溢效果,提高經濟價值。然在另一方面,知識的價值隨著使用次數而增加,在分享知識時,知識的提供者不但增進接受者的知識,同時仍能保有本身的知識,因此愈來愈多的企業組織強調知識是其主要資產,亦是創造競爭優勢的關鍵。​六、知識的特性1Machlup(1962)提到「不論什麼78六、知識的特性21.知識不是靜止不動的:知識是綜合性質的流動體,無所不在。BillGates指出:微軟離開失敗,永遠只差兩年。2.在知識密集的經濟,似乎本身就帶有不完全競爭的天性。3.量化知識的效益是不易的:知識具有外溢效果,顯性知識並不易量化,何況隱性知識的量化更難。4.知識具有再利用的特質:知識管理的目的即在於在適當時間(right

time)將正確的資訊(right

information),及時傳遞給需要的人(right

persons),使其發揮知識的效用,採取正確的行動(right

actions)。​六、知識的特性21.知識不是靜止不動的:知識是綜合性質的流79参、從知識經濟反思教育今日的教育仍因襲著過時的工業時代生產方法:根據年級、科目與課程、教授時數,以制式化、生產線式的課程,透過制式的考試來控制。在知識經濟時代中,教育並非一種儀式,教育的重點不只是灌輸知識,而是發展能力〈基本的語文能力、數學能力、負責的行為能力、以及培養創造與合作能力〉。​参、從知識經濟反思教育今日的教育仍因襲著過時的工業時代生產方80「工業經濟」時代:並非不依靠知識,諸如機器設備、產製技術、工作方法與管理制度等,其背後莫不含有豐富的知識內涵;而是這種知識均已轉變為具體化和標準化的形態以獲得普遍應用。所謂「知識經濟」的意義:代表人們乃將知識直接應用於工作上,因而這種應用是直接的、彈性的,也往往是專屬性的。在「知識經濟」下,創新的價值乃建立在知識的源頭上,而非假手於知識的標準化產物上。因此這種知識必須和直接學習掛鉤。使得具有這種能力的工作者被稱為「知識工作者」(knowledgeworker),或稱為「金領階級」(goldencollaredclass),以別於工業經濟下的藍領與白領階級。

一、以知識的利用方式來決定(許士軍)

​「工業經濟」時代:並非不依靠知識,諸如機器設備、產製技術、工81

二、知識經濟時代何者最重要Love(愛情)12+15+22+554Luck(好運)12+21+3+1147Health(健康)8+5+1+12+20+854

Money(金錢)13+15+14+5+2572Leadership(領導)12+5+1+4+5+18+19+9+1689Knowledge(知識)11+14+15+23+12+5+4+7+596Hardwork(努力工作)8+1+18+4+23+15+18+1198Attitude

(心態)1+20+20+9+20+21+4+5100​二、知識經濟時代何者最重要Love(愛情)12+15+82三、學校經營(一)調整學校教育目標知識經濟發展的特色:知識社會化時程短、知識傳播速度快且廣、產業蛻變轉型。學校教育目標:1.鼓勵創意而非記憶。2.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學習是持續一生的過程、學習機會無所不在、學習內容無所不包、學習目標因人而異、學習型態操之在己、學習精神積極創新。3.提供各種不同的學習經驗:交響樂團。​三、學校經營(一)調整學校教育目標知識經濟發展的特色:知識社83(二)學校經營型態的改變全球化導引策略聯盟(alliancestrategy)知識管理的應用:運用資訊科技方法,配合組織文化、組織結構等特性,對組織中的知識進行蒐集、組織、儲存、轉換、分享及運用的過程。校務行政系統、各學科網路教學資料庫、e-learning等。行銷策略(strategicmarketing):為滿足顧客需求及完成組織目標,針對目標市場的定位、促銷及分配,研擬目標市場策略、競爭定位策略及行銷組合策略。​(二)學校經營型態的改變全球化導引策略聯盟(alliance84

(三)以學校為本位的教育設計

決策模式的轉型:「由下而上」(bottom-up)決策模式取代「由上而下」(top-down)的決策模式。學校組織的轉型:由靜態的﹑垂直的,轉為動態的﹑扁平化的組織。建構學習型學校(learningschool)賦予教師彰權益能(teacherempowerment)。課程設計與評鑑的轉型:「價值重塑」成為社會與學校重要的討論課題。新加坡「建立思考型學校、學習型國家」理念,美國政府提出「廿一世紀美國教育行動」,日本國民教育政策白皮書「培育開啟新時代的心」。​(三)以學校為本位的教育設計決策模式的轉型:「由下而上85四、當前國民中小學的處境基層地位不利、內在活力不足、系統結構鬆散

目標定位模糊、社會期望過當、理論轉化遲滯政經影響不利、資源分配不當、安全保障過度吳明清(時任國北師教務長)在學校教育改革的趨向與課題-87.3.2513:30-17:00引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