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实验教学大纲_第1页
《Matlab》实验教学大纲_第2页
《Matlab》实验教学大纲_第3页
《Matlab》实验教学大纲_第4页
《Matlab》实验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水产学院2006版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理学院实践分册)PAGEPAGE48目录TOC\o"1-1"\h\z\u《Matlab》实验教学大纲 1《Vc++》实验教学大纲 3《数学建模》实验教学大纲 5《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大纲 7《Matlab课程设计A》教学大纲 9《数据库系统编程实践》教学大纲 11《优化方法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2《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3《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5《Java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16《计算实习》教学大纲 18《综合信息处理系统设计实习》教学大纲 19《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大纲 20《基础物理实验Ⅰ》教学大纲 22《基础物理实验Ⅱ》教学大纲 24《基础物理实验Ⅲ》教学大纲 26《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28《专业物理实验方法与技术》教学大纲 30《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32《生物化学实验C》教学大纲 34《CAD与创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36《Matlab课程设计B》教学大纲 38《计算机在物理学中的运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39《物理技术创新实践》教学大纲 41《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43《应用物理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大纲 45《应用统计学》实验教学大纲 47

《Matlab》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41041课程英文名称:Matlab学时数:48/24学分:3.0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根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Matlab课程是必修课程,主要培养、训练学生的科学计算编程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Matlab实验,作为课程教学的一部分,训练学生实践能力。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熟悉软件操作、熟悉软件库函数、熟悉常用的工具箱,通过实验具体操作,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熟悉Matlab软件环境,熟悉软件库函数,掌握Matlab软件基本编程方法,比较熟练对常用Matlab工具箱函数的运用,能够综合数学知识与Matlab编程实现综合性实际问题的编程。四、教学形式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计算机编程实验、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撰写三个实验报告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一)必开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1Matlab认识、矩阵输入与矩阵运算实现Matlab认识、基本命令、矩阵输入与运算、常量、变量使用。4验证性2实验二M-文件结构与编写、函数文件格式、编写与调用、程序结构与流程控制Matlab文件类型及其编写、程序结构、流程控制认识,函数文件编写综合运用。4验证性3实验三图形用户界面编辑实践实现多种绘图方式、使用不同图形对象的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4设计性4实验四符号运算工具箱综合运用符号运算工具实现较复杂的符号与数值运算的功能。4综合性5实验五最优化工具箱熟悉优化工具箱中常用函数与选项的使用。4验证性6实验六神经网络分类器的实现综合运用Matlab以及神经网络工具箱设计程序实现蠓成分类。4综合性(二)选开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1实验七模糊逻辑工具箱演示实验对简单的模糊逻辑工具箱实例认识实验。4验证性2实验八2D图形、3D图形绘制实验综合利用2D、3D图形命令进行综合图形实验。4验证性3DNA序列分类实验综合利用Matlab软件与数据分析进行DNA序列分类实验。4综合性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Matlab实验是数学与计算机上机编程实验,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联系很大不能截然分开,实验部分多是综合型,实验报告反映整个课程的水平,成绩评定与理论课合一进行,按平时20%、实验报告80%进行。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Matlab程序设计与实例应用》责任表撰写人李盛德教研室主任杜俊甫参加讨论人员李盛德、杜俊甫、董云影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6.20

《Vc++》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41351课程英文名称:Vc++学时数:32/8学分:2.0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1.大连水产学院新的《本科教学计划》;2.《VC++》课程教学大纲;3.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文件)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该实验是为了配合《VC++》课程而设置的。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将理论成功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本实验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利用所学的VC++工作环境,进行Windows可视化开发。掌握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熟悉面向对象编程的消息相应。四、教学形式学时分配:基本开发环境占6学时(验证性实验,占37.5%),具体应用编程占10学时(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占62.5%)教学形式:每次课前教师对实验内容进行讲解,然后学生人手一机自己完成实验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实验性质:37.5%验证性实验,62.5%为设计性及终合性实验。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提要学时1熟悉开发环境和基本应用程序的建立掌握VC++开发环境,用AppWizard创建SDI、MDI以及基于对话框的应用程序的方法,掌握应用程序的运行方式,学会改变应用程序的图表22基本数据类型、表达式和基本语句掌握基本数据类型的相互转换,测试有自增自减运算符的表达式的结果和运行次序,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23类和对象、继承和派生掌握类和对象的使用方法,定义一个人员类,包括数据成员。派生出学生类和教师类24对话框和按钮控件掌握对话框创建和使用,掌握按钮控件的创建和使用,设计一个对话框,用于问卷调查。45编辑框、列表框和组合框掌握编辑框、列表框和组合框的使用46框架窗口、文档和视图掌握框架窗口、文档和视图的基本使用,创建一个基于ClistView视图的单文档应用程序,通过对话框来输入一个学生记录,记录包括学生的姓名、学号和3门成绩47图形、文本和位图掌握图形、文本和位图的基本使用,可以完成简单的绘图程序2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实验课采取考试的形式,考试内容包括vc++基本操作环境和具体功能编程实现。考试时间为1小时。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郑阿齐:《VisualC++实用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3版责任表撰写人史鹏辉教研室主任杜俊甫参加讨论人员李盛德、杜俊甫、董云影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6.20

《数学建模》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41341课程英文名称:MathematicsModelingExperiment学时数:32/16学分:2.0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专业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根据2006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计划,数学建模是选修课程,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利用计算机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实验作为数学建模课程的一部分,对具体问题进行编程实现。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在理论课程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建模、构建求解思路的基础上,实现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调试实验,完成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任务。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熟悉Matlab软件环境、相关库函数和工具箱,培养学生能够利用Matlab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较好的素质。四、教学形式根据理论课具体案例的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解决问题的具体任务,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计算机编程实验、不单独撰写实验报告,撰写数学建模问题解决报告。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一)必开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1投资的收益与风险实验《投资的收益与风险》问题的数值实验。4综合性2核磁共振扫描问题的实验数据分析与图像处理实验。4综合性3层次分析法实验多重权重解析方法应用的综合决策实验。4综合性(二)选开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性1钻井布局实验综合运用MATLAB以及数学建模方法解决钻井布局的数值实验。4综合性4蠓虫分类实验代数方法、随机方法与MATLAB综合运用解决蠓虫分类问题的数值实验。4综合性3DNA序列分类实验综合运用数据分析、符号运算、神经网络工具解决DNA序列分类的数值实验。4综合型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Matlab实验是数学与计算机上机编程实验,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联系很大不能截然分开,实验课部分穿插理论内容,实验部分多是综合型,实验报告反映整个课程的水平,成绩评定与理论课合一进行,按平时20%、实验报告80%进行。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Matlab程序设计与实例应用》张铮等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责任表撰写人李盛德教研室主任杜俊甫参加讨论人员李盛德、杜俊甫、董云影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6.20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231111课程英文名称:DigtalImageProccecingExperiment学时数:48/16学分:3.0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数字图像处理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方向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机编程技术进行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的实现,该实验作为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利用VC++环境对数字图像处理一般方法进行试验。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技术性比较强,教学过程有较强的可视化要求,以体现视觉效果,因此课程的理论和实验不能截然分开,其实验部分要培养学生实现对VC++环境下进行数字图像处理的认识、应用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动手能力。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熟悉VC++6.0环境,熟悉DIBAPI函数库,熟悉数字图像处理一般方法与实现技术,实现数字图像的存取与简单的处理,了解VC++环境图像处理功能可视化开发的途径。四、教学形式在教师指导下进行VC++图像处理环境认识试验、图像处理功能认识试验、环境编程实验。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一)必开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1菜单设计与使用实验菜单项命令消息、更新命令界面消息的创建与使用实现。2验证性2客户区鼠标消息处理实验了解数字图像结构、信息的特点、信息的读取、信息的简单处理、信息的保存。2验证性3对话框设计与使用试验灰度直方图的意义理解、直方图的构造方法与实现。2综合性4图像的点运算灰度直方图的绘制图像的阈值变换、窗口变换、灰度拉伸变换。2综合性5图像几何变换图像的旋转12综合性6图像几何变换图像的旋转22综合性(二)选开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1图像的增强图像的平滑的实现2综合性2图像的锐化图像边缘检测的实现2综合性3图像的腐蚀图像腐蚀运算的实现。2综合型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数字图像处理实验作为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一部分,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联系很大,不能截然分开,实验部分多是综合型,将课时融合部分理论课内容,实验报告反映整个课程的水平,期末进行书面弼时,成绩评定分为三部分进行,按平时10%、实验报告30%进行、期末笔试60%。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VC++数字图像处理》何斌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01年责任表撰写人李盛德教研室主任杜俊甫参加讨论人员李盛德、杜俊甫、董云影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6.20

《Matlab课程设计A》教学大纲课程编码:850031课程英文名称:CourseDesignofMatlab设计周数:1学分:1.0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matlab》课程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作为一个软件,matlab具有编程简单、易读,应用范围广的特点,通过matlab课程设计,对具体实际问题编成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以及计算机软件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形学揭示了大自然的许多复杂性,是当今非线性科学的活跃分支,分行艺术能够给人带来特殊的美感,体现了自然魅力,通过Matlab编程生成分形图形,学生可以在创作中欣赏艺术美感的同时提高编程能力、并了解大自然的复杂性,有多重意义。2.教学要求: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通过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达到以下教学要求:(1)熟练MATLAB基本编程方法、规范。(2)熟练常用算法的MATLAB程序实现。(3)熟悉MATLAB常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安排1.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分型艺术及其计算机生成算法。2.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内容要求:对分形生成的递归算法、L-系统算法、迭代函数系统算法学习,熟悉及编程思想,对一些分形,康拓三分集、柯曲雪花、谢尔宾斯基垫片、谢尔宾斯基地毯、各种分形树了解其生成原理,并利用相应算法通过编程实现分形的图形绘制。3.教学安排(1)开课前,指导教师为学生开设分形艺术及其计算机生成算法讲座,让学生对课程设计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让学生了解分形学的发展、非线性科学的研究内容以及作用。(2)课程设计过程,对三种分形生成算法有老师带领学生讨论其编成原理、步骤。(3)对相应分形作比较细致的了解其特点、构造、形成,分析出编程思路与步骤。(4)指导学生程序设计,绘制图形。(5)指导学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三、课程设计的教学建议教师全程跟踪,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穿插介绍非线性科学的发展情况,让学生了解分形的意义。四、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设计说明书的质量、设计成果质量等方面设定评分办法和评分标准:1)问题描述清晰,2)数学模型恰当,3)编程精练与规范。根据实验报告、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考核。五、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责任表撰写人李盛德教研室主任杜俊甫参加讨论人员模糊方向课组:李盛德,董云影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6.20

《数据库系统编程实践》教学大纲课程编码:870601课程英文名称:PracticeofDataStoreroomSystemProgramming设计周数:2学分:2.0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要求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掌握每一种数据技术用所采取的运算和操作,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教学要求:掌握每一种数据结构技术用所采取的运算和操作,并能结合Pascal语言或C语言给出一种或几种不同算法程序,同时加强上机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安排1.课程设计内容:本实践内容包括数据库表述、数据模型、数据结构、存储结构、关系数据理论和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SQL语言、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数据库保护、数据库的安全性、数据库的完整性等实践相关内容。SQLServer2000数据库的基本应用,包括数据库的创建、行改和删除,数据库表的使用、视图的使用、索引的使用以及存储过程等内容。2.课程设计要求:1)要求指导教师能够给出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和监督学生课程设计,并完成点评工作;2)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的编写;3)要求学生每个人都能承担并完成课程设计中各个阶段的任务。3.教学安排:首先进行数据库系统编程的认知实习,掌握每一种数据技术用所采取的运算和操作,并能结合Pascal语言或C语言,给出一种或几种不同算法程序。三、课程设计的教学建议在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指导教师应当注意帮助学生通过思考,从实践的成败中总结经验,锻炼其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四、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设计说明书的质量、设计成果质量等方面设定评分办法和评分标准:1)问题描述清晰,2)数学模型恰当,3)编程精练与规范,4)可视化、个性化的界面。五、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责任表撰写人高胜哲教研室主任杜俊甫参加讨论人员信息方向课组:张立石、张红、高胜哲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6.20

《优化方法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871221课程英文名称:CourseDesignofOptimizedmethod设计周数:1学分:1.0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通过运用Excel电子表格对实际问题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一方面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提炼数学模型;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分析求解的工具,能够对求解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对管理实际问题做出简单决策。熟悉常用的运筹学软件,运用运筹学软件解决实际管理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课程的教学要求:1)用Excel电子表格对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并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4学时);2)熟悉常用的运筹学软件,如MicrosoftExcelSolver、LINDO、MATLAB、运筹学软件等,并学会用运筹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14学时)。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安排1.课程内容:1)熟悉系统:了解给定的小功率随动系统工作原理和接线方式(2学时);2)系统建模:对实际系统进行环节划分,建立各部分的数学模型,进而推导出整个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万用表和示波器等实验手段对系统的相关参数进行测试(2学时);3)理论分析:利用Matlab和高阶系统的性能分析经验公式对系统的稳定性,稳态特性,动态特性进行分析计算。(2学时);4)校正设计:设计一个超前校正网络对系统进行改造,使之满足要求的性能指标(4学时);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每个小组完成一份课程设计报告,其中内容包括:控制系统的原理分析;原始系统的数学建模与性能分析;校正装置的设计与系统调试;调试中物理现象分析及随动系统的改进设想等。2.课程安排:在熟悉相应内容基础上选一个内容作一个实例应用。三、课程设计的教学建议希望学生通过实践、观察、研究、探索乃至犯错误的过程中,培养从错纵复杂的现象事理和繁杂无序的结果数据中,寻找与总结内在关系和规律的能力,并且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在科学研究和事理处理上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意志。提高他们开展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的能力以及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四、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上机考核、考查及考勤,这三部分共占40%。课程设计报告占60%。评定成绩为优、良、中、及格与不及格五个等级。五、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责任表撰写人张立峰教研室主任杜俊甫参加讨论人员计算方向课组:张丽梅,杜俊甫,张慧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6.20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850641课程英文名称:CourseDesignofDataStructure设计周数:1学分:1学分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本课程属于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在学习了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和数据结构后开设的。其任务是培养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各种基本抽象数据类型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操作实现算法,以及它们在程序设计中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进行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程序设计、实现和调试能力。2.课程的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应能熟练的掌握用C++编程的规范和技巧。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安排1.课程内容:(1)调试工具(2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MicrosoftVisualStudio环境中的调试功能,掌握跟踪、修改错误的技巧。重点与难点:断点设置、中间结果检查。(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念(20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和实现方法,领会数据类型的实质。重点与难点:将抽象数据类型:线性表、栈与队列、树和图封装为类。(3)算法设计与分析(20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数据结构,清晰的描述算法,并进行程序设计和实现。重点与难点:算法描述和分析。(4)课程设计说明书(18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书写规范。重点与难点:数据结构的选用、算法设计与分析、程序设计与测试。2.课程安排:本课程属于集中实践环节,在学期末的1周内完成,按照每天工作6小时计算,至少需要用30小时完成,为了更好的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建议在学期初就向学生布置课程设计任务。三、课程设计的教学建议本课程主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的知识,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算法设计和实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建议3-4个学生一组,每个学生主持完成任务的一个环节,最好,一组布置3-4个题目,这样,所有的同学可以参与所有环节的主持工作,得到较充分的锻炼。四、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出勤20%,课程设计说明书50%,答辩30%五、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数据结构》严蔚敏、吴伟民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VisualC++程序设计》范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责任表撰写人董云影教研室主任杜俊甫参加讨论人员李盛德,董云影,王显昌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6.20

《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851061课程英文名称:CourseDesignofDigitalImageProcessing设计周数:1学分:1.0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之后,利用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在VisualC++环境下对现有的比较简单的案例进行剖析,能够对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有一个具体的了解、认识、实践,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创新能力。2.课程的教学要求:1)对数字图像处理基本方法以及编程思想、步骤熟悉;2)对VisualC++数字图像处理编程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了解文件结构,以及开发工具,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3)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精神;4)教师要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安排1.课程内容:选择《基于神经网络的文字识别》案例作为课程设计内容。2.课程安排:1)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人工神经网络原理与简单应用;2)教师带领学生讨论数字识别的一般方法;3)教师带领学生讨论案例,分析其制作过程,主要算法,实现过程,认识案例的系统界面。4)学生自己对系统的再认识,了解系统文件以及关键细节。5)对程序细节进行相应修改、更新实验、进行二次设计。6)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三、课程设计的教学建议数字图像处理基于VC++环境的案例学习有一定难度,我们重视学生在相应环境上的二次开发能力的培养,在设计的过程,教师要设计一些程序拆装式的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系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四、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依据平时过程表现以及设计报告评定成绩。五、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责任表撰写人李盛德教研室主任杜俊甫参加讨论人员李盛德,张丽梅,杜俊甫,张慧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6.20

《Java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851001课程英文名称:CourseDesignofJava设计周数:2学分:2.0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Java程序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在学习时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此我们开设了本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的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有关概念和开发方法,以便能较全面地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编程能力。2.课程的教学要求:按照课程设计大纲各个课题的具体要求进行详细的系统设计,每个题目都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实际题目进行分析,设计出相应算法,画出程序流程图;2)按照面向对象的思想对程序的功能进行模块划分;3)设计和调试各程序模块;4)提交完整的源程序清单并演示程序;5)编写相关文档;6)课程设计选择java实现,同时可配合Access完成;7)写出软件使用说明书。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安排1.课程内容:1)实现计算器功能的应用程序根据计算器的实际功能,要求能够实现简单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等,界面美观。2)设计并实现通讯录应用程序,根据通讯录所要求的相应功能,要求:(1)设计一个具体的通讯录应用程序,建立数据库,输入初始数据;(2)能够实现通讯录数据库中数据的浏览、删除和添加以及修改功能。界面简洁美观。3)画图应用程序,根据windows的画图应程序的模式,设计一个画图应用程序,要求:(1)可绘制直线、椭圆、三角形、矩形;(2)可填充形体、绘制文本;可改变线条颜色、类型、填充方式;(3)可对图形进行删除、拷贝、剪切、平移、恢复和撤销操作;(4)可完成图形文件的保存、打开、打印且能提供将所绘图形转换为位图进行存储的功能。4)编写标准化考试程序,根据标准化考试要求,实现一个程序,要求:(1)创建一个标准化考试界面,包括考试人的相关信息和考试题的相关信息;(2)要求每做完一个题目都把题目的正确答案显示给用户。5)编写五子棋程序,基于五子棋的规则,实现一个程序,要求:(1)实现五子棋的棋盘界面设计;(2)实现下棋功能;(3)具有计分功能。6)编写能够播放视频文件的应用程序,要求:(1)运行时,首先出现空窗口,单击左键可建立并显示要播放视频文件的第一帧;在此空窗口任何地方单击左键,开始播放视频文件;(2)再次单击左键暂停并重新开始;(3)任何时间,用户都可将进度条拖到任意位置;(4)在窗口任意地方单击,可关闭该应用程序。2.课程安排:本课程属于集中实践环节,在学期末的2周内完成,按照每天工作6小时计算,至少需要用60小时完成,为了更好的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建议在学期初就向学生布置课程设计任务。三、课程设计的教学建议1.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结构流程图、功能分析);2.功能模块划分(软件模块结构图);3.程序模块设计与调试(设计和调试各程序模块,提交源程序清单);4.对源程序的稳定性、复杂性、实现难易进行分析、写出分析报告。四、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1.平时成绩(到课率、阶段性检查情况等)10%;2.分析报告(结构流程图、算法描述、功能分析)10%;3.软件模块结构图10%;4.程序测试与调试10%;5.课程设计成果,源程序30%;6.课程设计报告30%。五、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责任表撰写人王显昌教研室主任杜俊甫参加讨论人员模糊方向课组:李盛德,董云影,王显昌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6.20

《计算实习》教学大纲课程编码:860561课程英文名称:Computationalpractice实习周数:4学分数:4.0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实习目的和要求1.实习目的:该实习是在基础语言实验基础上,让学生对计算数学的算法的理论,编程到应用有一个全面的体验,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该实习与综合信息处理系统设计实习作为该专业的两个重要的实践教学部分。2.实习要求:要求学生熟悉几个现代计算数学的算法(包括算法结构、适应性、应用问题及应用方法),写出实习报告。二、实习内容和实习方式1.实习主要内容:1)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实习,信息与计算实验室;2)局域波分析或Simulink实习,信息与计算实验室;3)微分方程数值解法实习,信息与计算实验室2.实习方式:在老师指导下阅读文献并结合具体问题编程实践,写出综合实习报告。三、主要环节与时间分配实习总时间为4周,实际有效天数20天。具体时间分配:时间实习环节地点第1天-第6天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实习信息与计算实验室第7天-第12天局域波分析或Simulink实习信息与计算实验室第13天-第18天微分方程数值解法实习信息与计算实验室第19天-第20天综合评定,答辩信息与计算实验室四、实习报告撰写要求一般都应按着:文献综述、任务的提出、采用的方案、方案的论证、理论分析、实际解释、问题解决的评价等书写,并在行文上注意:材料组织完整、层次清晰、语言表达确切;观点提出明确、论证严谨、内容完整;3)求解计算准确、数据可靠、有合理的评价。五、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依据综合实习报告及问题的实现效果,通过答辩后评定成绩。六、实习指导书或参考书大连水产学院理学院计算实习指导书,杜俊甫,张红,董云影责任表撰写人张红教研室主任杜俊甫参加讨论人员信息方向课组:张立石、张红、高胜哲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6.20

《综合信息处理系统设计实习》教学大纲课程编码:870841课程英文名称:SyntheticDesignExperimentsofInformationProcessingSystem实习周数:3学分数:3.0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实习目的和要求1.实习目的: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实习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生产认识实习,是继计算实习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培养环节,该实习设计为对专业毕业后将要从事的软件应用程序开发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工作进行比较全面、细致的了解,使学生对应用数学方法及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工具解决综合信息处理问题有必备的体验与尝试,提高学生基本知识的综合使用与实践能力。2.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熟悉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开发过程与维护技术)(如图书馆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了解海洋、水产科学领域信息的获取、处理、利用的特点,以及一般管理信息系统的了解。二、实习内容和实习方式1.实习内容:1)参观软件公司,了解软件开发技术与流程;2)参观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的工作工程,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原理,组成与工作机制;3)了解教学管理系统的原理;4)进行数据库管理信息的编程设计实践。2.实习安排:依托校内外实习基地及信息与计算科学实验室,由信息工程师及教师指导,模拟相应的系统运行,写出实习报告。三、主要环节与时间分配:实习总时间为3周,实际有效天数15天。具体时间分配:时间实习环节地点第一周实习参观校外实习基地第二周图书馆管理系统实习学校图书馆实习第三周数据库编程设计实践信息与计算科学实验室四、实习报告撰写要求:一般都应按着:文献综述、任务的提出、采用的方案、方案的论证、理论分析、实际解释、问题解决的评价等书写,并在行文上注意:料组织完整、层次清晰、语言表达确切。观点提出明确、论证严谨、内容完整。3)求解计算准确、数据可靠、有合理的评价。五、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依据实习综合报告、实践、开发、创新能力,通过答辩评定成绩。六、实习指导书或参考书责任表撰写人李盛德教研室主任杜俊甫参加讨论人员模糊方向课组:李盛德,董云影,王显昌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6.20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大纲课程编号:970251英文名称:GraduationDesign教学周数:16学分:16.0适用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领域的理论及应用问题的初步能力。进一步深化和扩展所学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提高理论分析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具体是:提出问题及知识获取能力,应用数学知识综合描述问题的能力,应用数学工具以及现代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问题的合理解释、应用的能力,撰写科技论文的综合表达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组织工作能力。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毕业论文的选题主要基于三方面: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综合应用数学知识以及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据策支持系统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等方面的选题,题目的来源主要有:教师的科研与生产服务、相关软件开发的应用问题、与我校相关专业进行合作的应用选题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过程严格按照学校毕业论文工作计划进行。由指导教师提出选题,学生也可自选题目,所选题目经过理学院、教研室审定后有学生和教师进行双方选择的办法确定题目报理学院和学校审定。毕业设计(论文)必须明确每个学生的工作任务。其任务量需合适,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完成同时又有一定的发挥空间。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按比较固定的格式完成,一般都应包括:文献综述、任务的提出、采用的方案、方案的论证、理论分析、实际解释、问题解决的评价等。三、教学组织方式按照大连水产学院关于毕业论文工作的有关规定,在理学院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下进行选题、开题、文献查阅、撰写文献总数、撰写外文文献翻译、中期检查、撰写论文、准备答辩、总评。四、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时间为16周。根据题目的需要可安排40-60学时的上机时间。可以使学生早些参如教师科研工作。根据教学管理有关规定,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要遵着下列管理要求:1)学生在确定了指导教师以及题目后,要在一周内准备好开题报告,向指导教师做开题报告(阐述对题目的理解、问题、任务的明确、设计或工作的思路、理论基础、工作计划等)。2)毕业设计(论文)的进行过程中,经常性和指导教师沟通,在中期,由有关部门进行检查,以确保任务的按时完成。3)结束前,由有关部门检查,以确定学生工作内容的真实性。结题验收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答辩。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教师应由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与学生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不得超过6人。答辩资格审查学生按计划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审查通过,给出成绩签字,并且在毕业设计(论文)结题验收时为合格者方可获得参加答辩的资格。学生在答辩前一周,将毕业设计(论文)、交答辩委员会。由答辩委员会的教师分别进行评阅,评阅教师要写出评语并给定成绩。不提交工作日历者不能参加答辩。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毕业设计(论文)审查通过后,由答辩小组主持进行公开答辩。答辩中,学生须报告自己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并出示有关数据等,讲解15分钟左右。讲解之后回答答辩小组成员提出的4个以上的问题,问答时间约为15分钟。答辩过程中,应认真做好记录供评定成绩时参考。五、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与格式要求一般都应按着:文献综述、任务的提出、采用的方案、方案的论证、理论分析、实际解释、问题解决的评价等书写,并在行文上注意:1)材料组织完整、层次清晰、语言表达确切。2)观点提出明确、论证严谨、内容完整。3)求解计算准确、数据可靠、有合理的评价。六、成绩考核标准与评定方式毕业设计(论文)的最终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优秀的学生不超过本专业学生人数的20%,中等、及格、不及格、不得低于20%。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其中开题、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占10分,指导教师评分占30分,评阅教师评分占30分,答辩委员会评分占30分。1)指导教师评分根据学生对待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态度、纪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论文的水平及论文书写的规范性等给予评分。2)评阅教师评分根据选题的意义、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论文的水平评分占15分;书写的规范性、字迹工整性、语句通顺等情况评分占15分。3)答辩委员会评分:自述占20分。学生在答辩过程中,自述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及选题意义,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本人所完成的工作,重点工作及完成的情况;结果及结论,结果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如何。学生在讲述过程中,要概念清楚,逻辑性强,观点正确。回答问题占10分。根据回答问题的全面性、正确性和难度来评分。答辩结束后,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各个环节的得分,确定每个学生的最终成绩,交数学系主任审核报批后向学生公布。七、参考书或资料:信息与计算科学相关专业、方向的参考资料等责任表撰写人李盛德教研室主任杜俊甫参加讨论人员模糊方向课组:李盛德,董云影,王显昌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6.20

《基础物理实验Ⅰ》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51331课程英文名称:BasicPhysicalExperimentⅠ学时数:28学分:1.0适用专业:应用物理本科专业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参考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和特色,特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基础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专业一门独立设置的重要基础课,在教学安排及实验的循环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学习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以便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性,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也为后续实验课学习打下必要的实践基础。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1.通过实验观察、测量与分析,加深对物理理论的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2.学习基础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基础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4.为后续实验课学习打下必要的实践基础,同时为学生今后从事工作奠定一定的实验技能。在进行以上各项基本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四、教学形式在实验前学生要预习实验,写出预习报告;指导教师向学生提问,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仪器分析,概述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教师作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并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启发式的讨论,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实验步骤、记录数据、计算结果、上交实验报告,最终给予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实验成绩评定。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一)必开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提要学时实验类型1物理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数据记录、处理及结果表示的方法2验证性2用落球法测液体的黏滞系数测量时间和测量长度,计算液体(蓖麻油)的粘滞系数3验证性3万用电表的使用连接线路、通过测量电阻、直流电压、电流等,学会使用万用电表3验证性4用惠斯通电桥法测量电阻连接线路、自组电桥测量中值电阻3验证性5用线式电位差计测干电池的电动势连接线路、测干电池的电动势3验证性6示波器的使用(1)学习仪器面板上各组旋扭的功能、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的波形图3验证性7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调整杨氏模量测定仪;测量碳钢丝的杨氏模量3综合性(二)选开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提要学时实验类型1长度测量及数据处理练习千分尺和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表示方法2验证性2常用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及实验室常用仪器介绍介绍各种实验室常用仪器学会常用物理量的测量2验证性3用三线摆法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测量悬盘的转动惯量测量圆环绕中心轴的转动惯量3验证性4电学元件伏安特性研究用绘图法表示线性电学元件和非线性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3验证性5液体电导率的测定学会使用电导率测定仪;测量样品的电导率3验证性选开原则:选开的实验项目、必开实验项目以及实验技能测评的总学时数要不少于该课程的学时数。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1.平时实验成绩的每个实验项目采用10分制。采分点是:(1)实验的预习情况。(2)实验中独立操作的能力。(3)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2.实验技能测评采用10分制。采分点是:(1)实验过程中仪器操作正确与否。(2)测定结果与标准结果误差大小。(3)原始数据是否真实,结果表达是否正确清楚。3.实验成绩评定:(1)该学期成绩平时实验成绩占70%,实验技能测评成绩占30%。根据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技能测评成绩定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2)鼓励创新,对在实验中有创意,有新发现的学生成绩从优。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使用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杨桂娟、梅妍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主要参考书:1.《大学物理实验》,王国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2.《大学物理实验方法与技术》汪静、徐建萍,大连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责任表撰写人迟建卫教研室主任白亚乡参加讨论人员胡玉才汪静徐建萍杨桂娟白亚乡唐茂勇梅妍迟建卫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7

《基础物理实验Ⅱ》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51332课程英文名称:BasicPhysicalExperimentⅡ学时数:30学分:1.0适用专业:应用物理本科专业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参考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和特色,特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基础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专业一门独立设置的重要基础课,在教学安排及实验的循环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学习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以便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性,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也为后续实验课学习打下必要的实践基础。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1.通过实验观察、测量与分析,加深对物理理论的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2.学习基础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基础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4.为后续实验课学习打下必要的实践基础,同时为学生今后从事工作奠定一定的实验技能。在进行以上各项基本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四、教学形式在实验前学生要预习实验,写出预习报告;指导教师向学生提问,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仪器分析,概述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教师作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并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启发式的讨论,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实验步骤、记录数据、计算结果、上交实验报告,最终给予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实验成绩评定。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一)选开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提要学时实验类型1蔗糖溶液旋光性的研究观察旋光现象,学习使用旋光仪并测蔗糖溶液旋光率3验证性2示波器的使用(2)学习用李萨如图形测频率;测量位相差3验证性3用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读数显微镜的使用,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3验证性4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仪器调节和使用,利用等倾干涉条纹测定光波的波长3验证性5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分光计的调整;测三棱镜的顶角3验证性6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学会焦利氏秤的使用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3验证性7铁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测量铁磁质的基本磁化曲线,在坐标纸上描绘出铁磁质的磁滞回线3验证性8用衍射光栅测光波波长调节分光计,安置光栅,测量单色光衍射角并计算其波长3验证性9利用运算放大器组装电压表设计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压表;组装与调试自己设计的电压表3验证性10热电阻特性实验研究Pt100铂电阻等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特性及其测温原理;3验证性11光电传感设计实验测出光敏电阻及二极管的伏安、光照特性曲线;了解光纤传感器基本特性3验证性12用霍耳元件测量磁场测量电磁铁间隙内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3验证性13气体中声速的测定用相位比较法测定声波在空气中的声速了解压电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3综合性14用劈尖干涉法测量金属细丝直径自行设计用光的干涉与衍射原理测量金属细丝直径3设计性选开原则:选开的实验项目与必开实验项目总学时数要不少于该课程的学时数。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1.平时实验成绩的每个实验项目采用10分制。采分点是:(1)实验的预习情况。(2)实验中独立操作的能力。(3)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2.实验成绩评定:(1)根据平时实验成绩定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2)鼓励创新,对在实验中有创意,有新发现的学生成绩从优。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使用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杨桂娟、梅妍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主要参考书:1.《大学物理实验》,王国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2.《大学物理实验方法与技术》汪静、徐建萍,大连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责任表撰写人迟建卫教研室主任白亚乡参加讨论人员胡玉才汪静徐建萍杨桂娟白亚乡唐茂勇梅妍迟建卫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7

《基础物理实验Ⅲ》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51333课程英文名称:BasicPhysicalExperimentⅢ学时数:30学分:1.0适用专业:应用物理本科专业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参考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基本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和特色,特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基础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专业一门独立设置的重要基础课,在教学安排及实验的循环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学习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以便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性,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也为后续实验课学习打下必要的实践基础。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1.通过实验观察、测量与分析,加深对物理理论的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2.学习基础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基础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4.为后续实验课学习打下必要的实践基础,同时为学生今后从事工作奠定一定的实验技能。在进行以上各项基本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四、教学形式在实验前学生要预习实验,写出预习报告;指导教师向学生提问,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仪器分析,概述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教师作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并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启发式的讨论,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实验步骤、记录数据、计算结果、上交实验报告,最终给予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实验成绩评定。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一)选开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提要学时实验类型1用箱式直流电位差计测毫安表内阻用直流电位差计测毫安表内阻3验证性2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熟悉偏振光的原理3验证性3用模拟法研究静电场的分布模拟法描绘静电场分布图3验证性4用稳态平板法测定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测量几种固体的导热系数3验证性5音频信号光纤通信原理了解光纤通信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半导体电光/光电器件主要特性的测试方法3验证性6冰的熔解热的测定测量冰的熔解热3验证性7固体(液体)比热容的测定测量固体比热容3验证性8光纤与光源耦合方法实验了解光纤与光源耦合的原理3验证性9用数字阿贝折射仪测定液体折射率自行设计利用分光计或阿贝折射仪测定液体的折射率3验证性10螺线管磁场分布的测量测绘长直螺线管的磁场分布情况测量电流计电流冲击常数3验证性11光强的测定自行利用光强分布测试仪设计实验3验证性12光敏电阻特性测量测量光敏电阻的某些特性对光敏电阻进行初步了解3验证性13测定棱镜的折射率自行设计方法利用实验室的仪器测定棱镜的折射率3验证性14非平衡电桥测温仪的设计和应用了解非平衡电桥的特点;设计并自组非平衡电桥测定的温度3验证性15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利用多种方法组装各种电表3综合性16自组显微镜和望远镜自行设计组装显微镜和望远镜了解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3设计性选开原则:选开的实验项目与必开实验项目总学时数要不少于该课程的学时数。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1.平时实验成绩的每个实验项目采用10分制。采分点是:(1)实验的预习情况。(2)实验中独立操作的能力。(3)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2.实验成绩评定:(1)根据平时实验成绩定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2)鼓励创新,对在实验中有创意,有新发现的学生成绩从优。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使用教材:《大学物理实验》,杨桂娟、梅妍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主要参考书:1.《大学物理实验》,王国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2.《大学物理实验方法与技术》汪静、徐建萍,大连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责任表撰写人迟建卫教研室主任白亚乡参加讨论人员胡玉才汪静徐建萍杨桂娟白亚乡唐茂勇梅妍迟建卫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7

《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51341课程英文名称:ModernPhysicalExperiment学时数:56学分:2.5适用专业:应用物理本科专业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本大纲依据教委制定的全国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大纲,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特色)制订。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近代物理实验是为应用物理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现代综合性实验课,它是继“计算机技术基础实验”、“基础物理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学实验”、“微机原理与应用实验”之后,专业论文之前做的实验课,具有多种学科、多种技术交叉的特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近代物理主要的基本实验方法与技术以及现代高新技术。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1.掌握近代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性和重要作用的实验。2.掌握近代物理中某些主要领域的基本实验方法与技术。3.熟悉掌握相关仪器的使用以及CCD、计算机的使用等现代技术。4.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综合理论应用的能力。5.培养学生阅读,查阅参考资料,拟订实验方案,选配测量仪器的能力。6.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现象,独立操作,解决实验中问题的能力。7.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四、教学形式在实验前学生要预习实验,写出预习报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教学中提倡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为学生课外实验创造条件。具体实验步骤及测量数据处理由学生自行完成,最终给予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实验成绩评定。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一)选开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1磁致旋光-法拉第效应实验研究磁致旋光效应4验证性2声光效应实验研究声光效应4验证性3金属电子逸出功实验测量金属电子逸出功4验证性4传感器实验选择1-3种传感器进行测量数据了解传感器性能、原理4验证性5磁流体表观密度随外磁场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测量不同磁场下磁流体的表观密度4验证性6单色仪的使用白光光谱分析;测定汞灯波长;测定钠光波长4验证性7硅光电池特性的研究了解硅光电池的特性4验证性8用数字存储示波器检测记录信号熟悉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各种功能4验证性9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胶体晶体透射光谱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说明书完成测量任务4验证性10夫兰克—赫兹实验测定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绘制汞原子的IA-UGK曲线4验证性11光纤参数的测量测量光纤的某些参数4验证性12核磁共振实验测量某种溶液的弛豫时间及共振磁场值4验证性13普朗克常数实验验证爱因斯坦方程,求出普朗克常数4验证性14钠(汞)光光谱的研究学习识谱和一种测量谱线波长的方法;测量钠(汞)光光谱并作分析4验证性15液晶电光效应测量液晶样品电光开关特性曲线;求样品阈值电压和饱和电压4验证性16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设计光路进行阿贝成像和空间滤波实验4验证性17测量空气折射率设计光路测定空气折射率4验证性18塞曼效应观察汞原子546.1nm谱线的分裂现象以及它们偏振状态;由塞曼裂距计算电子的荷质比4验证性19高温超导材料临界温度参数的测定测量超导体的零电阻基本特性;测定超导体的基本参量——超导临界温度4综合性20密立根油滴法测定电子电荷掌握用平衡法测量电子电荷的原理熟悉CCD电子显示方法4综合性选开原则:选开的实验项目与必开实验项目总学时数要不少于该课程的学时数。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1.平时实验成绩的每个实验项目采用10分制。采分点是:(1)实验的预习情况。(2)实验中独立操作的能力。(3)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2.实验成绩评定:(1)根据平时实验成绩定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2)鼓励创新,对在实验中有创意,有新发现的学生成绩从优。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使用教材:《近代物理实验指导书》,迟建卫,杨桂娟主编,大连水产学院自编教材。主要参考书:1.《近代物理实验》,邬鸿彦,

朱明刚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2.《近代物理与高新技术》,吴平等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责任表撰写人迟建卫教研室主任白亚乡参加讨论人员胡玉才汪静徐建萍杨桂娟白亚乡唐茂勇梅妍迟建卫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7

《专业物理实验方法与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51291课程英文名称:Specializedphysicalexperimentaltechniqueandtechnology学时数:32学分:2.0适用专业:应用物理专业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国家教育部<1998>2号文件)。高等农林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编号04-16-3)。大连水产学院03版本科教学计划。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专业物理实验方法与技术》是高等农业院校应用物理专业专业方向模块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专业物理实验方法与技术和仪器工作原理;在基础物理和近代物理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和学习大型精密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使之初步具备运用现代分析技术来解决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了解原子吸收光谱法基本原理,掌握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和定量方法,掌握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技术。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和使用方法。了解红外光谱法基本原理和双光束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掌握仪器扫描技术。了解极谱法基本原理,掌握溶出伏安法的测定原理和仪器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并能根据所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一定深度的分析。了解电镜基本构造、一般原理和使用的基本理论;了解常用环境监测仪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四、教学形式教学形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1)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集中讲授和演示仪器分析流程、工作原理、内部结构以及虚拟实验室内容,在此基础上开设仪器操作实验课。2)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学生应当预习实验指导书中的实验内容并仔细阅读相应仪器的操作规程。实验中先由指导教师讲解仪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并将仪器启动到位,然后学生分组完成具体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不同学生、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提交实验报告。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学时分配:总学时32学时,其中光谱部分14学时,电化学部分4学时,电磁场部分8学时,电镜部分4学时,常用环境监测仪器部分2学时。(一)必开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1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条件的选择;自来水中镁的测定6验证性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谱图绘制和分析4验证性3红外吸收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的扫描技术和样品制备4验证性4极谱法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中的镉、铅含量4验证性5强磁场环境对水的理化特性的影响测定经强磁场作用后水的溶氧量、电导率、粘滞系数、PH值等理化特性的变化。4综合性6电场对水的理化特性的影响测定经电场作用后水的溶氧量、电导率、粘滞系数、PH值等理化特性的变化。4验证性7电镜观察(1)了解电镜的外部构造及使用电镜的主要操作流程;(2)演示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图像分析和拍照过程。4演示性8常用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与分析了解常用环境监测仪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2演示性六、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本课程成绩包括实验原理测试(笔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各占50%。1.实验原理测试部分、考查学生对仪器分析方法、仪器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2.实验操作部分:预习情况、通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来检查预习情况。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操作动作是否正确;实验态度与作风;实验中发现、提出、理解问题的能力。撰写实验报告、是否按时提交实验报告;原始数据是否保存完好,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对实验结果能否进行一定程度的讨论;应当独立撰写,无抄袭现象。根据以上标准综合评定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七、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实验讲义(自编),大连水产学院出版,2005。1.仪器分析虚拟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陈炜、陶平。《仪器分析实验》(自编)。大连水产学院出版,2001。3.适用生物电子显微术.林均安主编,(辽宁科学出版社),1989。责任表撰写人曲冰教研室主任白亚乡参加讨论人员白亚乡,胡玉才,汪静,王桂秋,李琢,曲冰院长(系主任)签字:日期:2006.7.2

《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70571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biologyExperiments学时数:24学分:1.0适用专业:应用物理学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21世纪,将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和系统化的科学发展时代。生命科学以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必将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核心。生命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给农业、水产、工业、制药业带来巨大变革。普通生物学是非生物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理论科学,普通生物学实验是配合普通生物学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我们水产学院生物物理专业必须开设实验。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力求使同学们能够对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激发同学们对研究生物学的浓厚兴趣。重要是,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同学们实际操作能力。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通过这些实验,可以使同学们对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有一概括的了解,并在实验课中得到一定的训练,初步具备进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手段。四、教学形式及实验性质:普通生物学实验是配合普通生物学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学形式实验老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实验类型为研究性为主。总学时24学时。其中细胞学基础实验4学时;遗传学实验4学时;组织实验4学时;植物结构与功能实验4学时;动物结构与功能实验8学时。(一)必开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提要学时实验类型1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的形态结构观察学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光学显微镜下的植物、动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结构观察;掌握一般的染色知识和生物绘图知识。4验证性2植物的组织观察了解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茎、叶解剖结构的异同;维管组织的构成。4验证性3动物的组织观察上皮组织各类型切片:单层扁平上皮;结缔组织(腱的切片);肌肉组织(骨骼肌);神经组织(脊髓横切片)的特点。4验证性4果蝇的观察学会观察动物的结构和特征的描绘4综合性5植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观察观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4验证性6鲫鱼的外形观察和解剖学习鲫鱼解剖的常规操作;了解硬骨鱼的结构特点。4验证性(二)选开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提要学时实验类型1青蛙(或蟾蜍)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通过对蛙(或蟾蜍)外形的观察和内部解剖,了解两栖动物外形、器官结构和机能相适应的特点;学会脊椎动物的一般解剖方法。4验证性2兔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