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第二章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第二章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熟练掌握食品安全法的各项内容;熟悉我国其他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课时安排:3课时本章学习重点:2本章学习重点:2第二章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第一节食品安全法第二节产品质量法第三节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3第二章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第一节食品安全法第二节产品质量第一节食品安全法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2009年6月1日实施。立法宗旨: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立法理念→“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监管理念→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重在源头消费理念→消费者制衡经济理念→加大违法成本4第一节食品安全法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4二、《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检验食品进出口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监督监管法律责任5二、《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5三、《食品安全法》的适用范围1.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2.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3.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的生产经营4.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5.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6三、《食品安全法》的适用范围1.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流通和餐四、食品安全法的意义1.《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成果2.《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改善民生的有效手段,是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3.《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为系统有序的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7四、食品安全法的意义1.《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是促进社会和4.《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彰显了国家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决心和信心,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新起点84.《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彰显了国家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五、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卫生法的异同1.调整范围不同2.《食品安全法》进一步明确和完善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3.统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制度4.生产经营者负安全第一责任5.消费者可要求经营者假一赔十9五、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卫生法的异同1.调整范围不同9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25案例一、二、三。讨论:1.你或者身边的人遇到过类似的事件么?是怎么处理的?2.通过三个案例,你得出怎样的结论?其中涉及到我国食品安全法的哪几条规定?反映了食品安全法的什么原则?10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25案例一、二、三。10第二节产品质量法一、产品质量法的含义及调整对象1.产品质量法的含义《产品质量法》是指调整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用户及消费者以及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产品质量责任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产品质量损害赔偿处理产品质量争议11第二节产品质量法一、产品质量法的含义及调整对象112.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国家行政机关与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监督管理关系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民事关系(为主)产品质量责任关系产品质量检验、认证关系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关系122.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产品质量责任关系产品质量检验、认证关二、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1.产品质量法适用的产品范围1)概念《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的范围”,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2)理解a.加工、制作是指改变原材料、毛坯或者半成品的形状、性质或表面状态,使之达到规定要求的各种工作的统称。加工过程直接决定产品质量的优劣。
13二、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1.产品质量法适用的产品范围13本法规定的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必须经过加工、制作,未经加工过程的天然品不属于此范围;其次必须用于销售,不是为销售而加工制作的产品不属于此范围。14本法规定的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4b.不包括建设工程产品建设工程的特点:单一性固定性属于不动产范畴c.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适用于本法d.不适用于初级农产品e.不适用于军工产品f.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属于本法所称的产品范围内的进口产品,适用本法的有关规定15b.不包括建设工程产品152.产品质量法适用的主客体范围1)主体的适用范围生产者、销售者监督管理产品质量的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工作人员消费者及虽不是消费者但受到产品缺陷损害的人2)客体的适用范围产品的经营活动包括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四个环节。本法只调整生产和销售中的质量问题。
162.产品质量法适用的主客体范围1)主体的适用范围163.产品质量法适用的空间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销售活动的,必须遵守本法。包括生产出口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出口产品的销售者。173.产品质量法适用的空间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销四、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1.标准化管理制度2.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1)企业质量体系的概念质量体系是指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包括:质量保证体系—保证质量满足合同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市场需要18四、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1.标准化管理制度182)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是指认证机构根据企业申请,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所进行的综合性检查和评估,并对符合质量体系认证标准的企业颁发认证证书的活动。192)企业质量体系认证19(3)企业质量认证制度是指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由它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依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对企业的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对合格者颁发企业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以资证明的制度。20(3)企业质量认证制度203.产品质量认证制度是指用合格证书或者合格标准证明某一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者其他技术规范的活动。分类:安全认证--《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合格认证--《标准化法》、行业标准要求213.产品质量认证制度214.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规划和组织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可在本行政区域内监督抽查224.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22五、产品质量法律责任1.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2.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3.产品质量的合同责任4.侵权责任(民事赔偿责任)
(1)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2)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①产品缺陷②损害事实③因果关系(3)产品责任的免除(4)产品责任的诉讼时效—两年23五、产品质量法律责任1.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23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30案例一、二。讨论:1.你或者身边的人遇到过类似的事件么?是怎么处理的?2.通过以上两个案例,你得出怎样的结论?其中涉及到我国产品质量法的哪几条规定?24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30案例一、二。24第三节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食品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计量法食品安全相关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商标法双击添加25第三节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食品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计量法食品一、计量法1.相关概念1)计量①定义: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计量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度量衡。它是法定的形式统一计量单位制。现在它以现代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准确度,建立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并用以核准工作计量器具,实现对全国计量业务的国家监督。26一、计量法26②计量具有统一性—目的准确性—基础强制性—手段目前我国已制定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一整套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在生产活动,商品交换、科学文化等一切领域。都必须认真遵守、严格执行,必要时实行强制管理。③计量工作是推行标准化,加强质量工作的基础。凡经计量认证合格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供的数据。用于贸易出证、产品质量评价,成果鉴定等作为公正数据,都具有法律效力。27②计量具有统一性—目的272)计量法是指调节计量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85年9月6日人大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都必须遵守计量法。282)计量法28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它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根本宗旨--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证国家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以有利于生产、贸易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监督管理—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29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它计量单3)立法原则①着重在于单位制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及维护经济秩序的问题立法为原则;②统一立法,区别管理为原则;③政府管公共计量活动,部门和单位管自我的计量活动原则;④凡经济调节可解决的,不要行政手段解决的原则;⑤短期中无法解决的,就不急于立法。303)立法原则302.计量法的主要内容(1)立法宗旨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2)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3)法定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312.计量法的主要内容(1)立法宗旨31(4)计量检定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5)计量基准国务院计量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6)计量认证产品质量检验机构32(4)计量检定323.计量法制体系第一,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法规:①《计量法实施细则》;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③《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制计量单位的命令》;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第三,规章:①《计量法条文解释》②《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③《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④《计量违法行政处罚细则》⑤《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等27份。333.计量法制体系第一,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334.违反计量法法律制度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责令停止违法活动,没收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未取得许可证制造或修理计量器具的;②制造、销售未经考核合格的积累器具新产品;③制造、修理、销售的计量器具不合格的;④属于强制检定范围内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⑤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344.违反计量法法律制度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责令停止违法活动,没收⑥制造、销售、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⑦违反本法规定,制造、修理、销售的计量器具不合格,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⑧计量监督管理人员违法失职,循私舞弊的;⑨本处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决定。当事人对吃法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35⑥制造、销售、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35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32案例。讨论:通过以上案例,你得出怎样的结论?其中涉及到我国计量法的哪几条规定?36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32案例。36二、进出口商品检验法1.概念《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是为了加强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规范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进出口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制定的法律规范。明确了:商检机构依法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办理进出口商品鉴定业务以及监督管理进出口商品检验等基本职责。规定了:法定检验的内容、标准,以及质量认证、质量许可、认可国内外检验机构等监管制度,并规定了相关的法律责任。37二、进出口商品检验法1.概念37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根据2002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决定》修正,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的规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经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38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商检法实施条例》规定了:商检部门主管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的法律地位,法定检验、鉴定业务的范围、监督管理的各项制度,商检部门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开展外商投资鉴定财产、质量体系评审等业务。39《商检法实施条例》规定了:商检部门主管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的法2.内容(1)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机构国务院设立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国家商检部门设在各地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商检机构)管理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402.内容40(2)商品检验管理的内容①进口商品检验本法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应当在商检机构规定的地点和期限内,接受商检机构对进口商品的检验。对重要的进口商品和大型的成套设备,收货人应当依据对外贸易合同约定在出口国装运前进行预检验、监造或者监装,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商检机构根据需要可以派出检验人员参加。41(2)商品检验管理的内容41②出口商品的检验本法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应当在商检机构规定的地点和期限内,向商检机构报检。对本法规定必须实施检验的出口商品,海关凭商检机构签发的货物通关证明验放。为出口危险货物生产包装容器的企业,必须申请商检机构进行包装容器的性能鉴定。生产出口危险货物的企业,必须申请商检机构进行包装容器的使用鉴定。使用未经鉴定合格的包装容器的危险货物,不准出口。对装运出口易腐烂变质食品的船舱和集装箱,承运人或者装箱单位必须在装货前申请检验。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准装运。42②出口商品的检验42③公正鉴定商检机构和其他检验机构依照本法的规定实施检验和办理检验鉴定业务,包括: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数量、重量、包装鉴定、海损鉴定、集装箱检验,进口商品的残损鉴定,出口产品的装运技术条件鉴定、货载衡量、产地声明、货值及其他业务43③公正鉴定43(3)商品检验的管理办法①法定检验、地方性法定检验和自行检验②报检、检验与出证③公正鉴定申请与鉴定证书④派员驻厂⑤处罚44(3)商品检验的管理办法①法定检验、地方性法定检验和自行检验3.法律责任①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或者使用的,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的,由商检机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②对于国家商检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法规定,泄露所知悉的商业秘密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的,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或者玩忽职守,延误检验出证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53.法律责任①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34案例。讨论:通过以上案例,你得出怎样的结论?其中涉及到我国商检法的哪几条规定?46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34案例。46三、商标法1.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是指在调整确认、保护商标专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目的:为了加强商标管理,保护商标专用权,促使生产、经营者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维护商标信誉,以保障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47三、商标法1.概念4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法律。48《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2.内容(1)商标注册的申请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对其提供的服务项目,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品商标注册。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必须申请商标注册,未经核准注册的,不得在市场销售。申请商标注册的,应当按规定的商品分类表填报使用商标的商品类别和商品名称。492.内容(1)商标注册的申请49(2)商标的审查和核准申请注册的商标,凡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由商标局初步审定,予以公告。凡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或者同他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已经注册的或者初步审定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由商标局驳回申请,不予公告。50(2)商标的审查和核准50(3)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六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给予六个月的宽展期。宽展期满仍未提出申请的,注销其注册商标。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十年。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51(3)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51(4)商标使用管理①对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未经核准注册的,在市场销售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申请注册,可以并处罚款。还规定了一些违规行为要撤销注册商标。②对未注册商标的管理使用未注册商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制止,限期改正,并可以予以通报或者处以罚款:52(4)商标使用管理52③对商标局撤销商标的决定对商标局撤销注册商标的决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由商标评审委员会做出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有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53③对商标局撤销商标的决定53(5)对已注册商标发生争议的处理违反有关商标禁用标识规定或者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商标,由商标局撤销该注册商标;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除前两款规定的情形外,对已经注册的商标有争议的,可以自该商标经核准注册之日起一年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裁定。54(5)对已注册商标发生争议的处理54(6)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①保护范围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②商标侵权行为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55(6)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55③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56③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处理56四、食品行政法规、部门规章①在食品及食品原料的管理上②在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管理上③在餐饮业和学生集体用餐的管理上④在食品卫生监督处罚的管理上57四、食品行政法规、部门规章①在食品及食品原料的管理上57参考文献[1]陈志成。食品法规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艾志录,鲁茂林.食品标准与法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张建新等。食品标准与法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4]胡秋辉,王承明.食品标准与法规[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5]张建新。食品标准与技术法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6]云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食品安全法规汇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58参考文献[1]陈志成。食品法规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本章课程到此结束!谢谢!本章课程到此结束!谢谢!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第二章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第二章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熟练掌握食品安全法的各项内容;熟悉我国其他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课时安排:3课时本章学习重点:61本章学习重点:2第二章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第一节食品安全法第二节产品质量法第三节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62第二章我国的食品法律法规第一节食品安全法第二节产品质量第一节食品安全法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全国人大第七次会议,2009年6月1日实施。立法宗旨: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立法理念→“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监管理念→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管,重在源头消费理念→消费者制衡经济理念→加大违法成本63第一节食品安全法一、食品安全法的颁布4二、《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检验食品进出口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监督监管法律责任64二、《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5三、《食品安全法》的适用范围1.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2.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3.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的生产经营4.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5.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65三、《食品安全法》的适用范围1.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流通和餐四、食品安全法的意义1.《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成果2.《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改善民生的有效手段,是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3.《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为系统有序的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66四、食品安全法的意义1.《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是促进社会和4.《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彰显了国家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决心和信心,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新起点674.《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彰显了国家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五、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卫生法的异同1.调整范围不同2.《食品安全法》进一步明确和完善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3.统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制度4.生产经营者负安全第一责任5.消费者可要求经营者假一赔十68五、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卫生法的异同1.调整范围不同9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25案例一、二、三。讨论:1.你或者身边的人遇到过类似的事件么?是怎么处理的?2.通过三个案例,你得出怎样的结论?其中涉及到我国食品安全法的哪几条规定?反映了食品安全法的什么原则?69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25案例一、二、三。10第二节产品质量法一、产品质量法的含义及调整对象1.产品质量法的含义《产品质量法》是指调整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用户及消费者以及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产品质量责任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产品质量损害赔偿处理产品质量争议70第二节产品质量法一、产品质量法的含义及调整对象112.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国家行政机关与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监督管理关系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民事关系(为主)产品质量责任关系产品质量检验、认证关系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关系712.产品质量法的调整对象产品质量责任关系产品质量检验、认证关二、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1.产品质量法适用的产品范围1)概念《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的范围”,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2)理解a.加工、制作是指改变原材料、毛坯或者半成品的形状、性质或表面状态,使之达到规定要求的各种工作的统称。加工过程直接决定产品质量的优劣。
72二、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1.产品质量法适用的产品范围13本法规定的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必须经过加工、制作,未经加工过程的天然品不属于此范围;其次必须用于销售,不是为销售而加工制作的产品不属于此范围。73本法规定的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4b.不包括建设工程产品建设工程的特点:单一性固定性属于不动产范畴c.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适用于本法d.不适用于初级农产品e.不适用于军工产品f.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属于本法所称的产品范围内的进口产品,适用本法的有关规定74b.不包括建设工程产品152.产品质量法适用的主客体范围1)主体的适用范围生产者、销售者监督管理产品质量的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工作人员消费者及虽不是消费者但受到产品缺陷损害的人2)客体的适用范围产品的经营活动包括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四个环节。本法只调整生产和销售中的质量问题。
752.产品质量法适用的主客体范围1)主体的适用范围163.产品质量法适用的空间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销售活动的,必须遵守本法。包括生产出口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出口产品的销售者。763.产品质量法适用的空间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销四、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1.标准化管理制度2.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1)企业质量体系的概念质量体系是指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包括:质量保证体系—保证质量满足合同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市场需要77四、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1.标准化管理制度182)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是指认证机构根据企业申请,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所进行的综合性检查和评估,并对符合质量体系认证标准的企业颁发认证证书的活动。782)企业质量体系认证19(3)企业质量认证制度是指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由它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依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对企业的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对合格者颁发企业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以资证明的制度。79(3)企业质量认证制度203.产品质量认证制度是指用合格证书或者合格标准证明某一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者其他技术规范的活动。分类:安全认证--《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合格认证--《标准化法》、行业标准要求803.产品质量认证制度214.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规划和组织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可在本行政区域内监督抽查814.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22五、产品质量法律责任1.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2.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3.产品质量的合同责任4.侵权责任(民事赔偿责任)
(1)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2)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①产品缺陷②损害事实③因果关系(3)产品责任的免除(4)产品责任的诉讼时效—两年82五、产品质量法律责任1.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23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30案例一、二。讨论:1.你或者身边的人遇到过类似的事件么?是怎么处理的?2.通过以上两个案例,你得出怎样的结论?其中涉及到我国产品质量法的哪几条规定?83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30案例一、二。24第三节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食品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计量法食品安全相关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商标法双击添加84第三节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食品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计量法食品一、计量法1.相关概念1)计量①定义:实现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计量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度量衡。它是法定的形式统一计量单位制。现在它以现代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准确度,建立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并用以核准工作计量器具,实现对全国计量业务的国家监督。85一、计量法26②计量具有统一性—目的准确性—基础强制性—手段目前我国已制定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一整套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在生产活动,商品交换、科学文化等一切领域。都必须认真遵守、严格执行,必要时实行强制管理。③计量工作是推行标准化,加强质量工作的基础。凡经计量认证合格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供的数据。用于贸易出证、产品质量评价,成果鉴定等作为公正数据,都具有法律效力。86②计量具有统一性—目的272)计量法是指调节计量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85年9月6日人大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都必须遵守计量法。872)计量法28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它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根本宗旨--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证国家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以有利于生产、贸易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监督管理—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88我国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它计量单3)立法原则①着重在于单位制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及维护经济秩序的问题立法为原则;②统一立法,区别管理为原则;③政府管公共计量活动,部门和单位管自我的计量活动原则;④凡经济调节可解决的,不要行政手段解决的原则;⑤短期中无法解决的,就不急于立法。893)立法原则302.计量法的主要内容(1)立法宗旨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有利于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2)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3)法定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902.计量法的主要内容(1)立法宗旨31(4)计量检定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5)计量基准国务院计量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6)计量认证产品质量检验机构91(4)计量检定323.计量法制体系第一,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法规:①《计量法实施细则》;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③《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制计量单位的命令》;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第三,规章:①《计量法条文解释》②《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③《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④《计量违法行政处罚细则》⑤《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等27份。923.计量法制体系第一,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334.违反计量法法律制度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责令停止违法活动,没收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未取得许可证制造或修理计量器具的;②制造、销售未经考核合格的积累器具新产品;③制造、修理、销售的计量器具不合格的;④属于强制检定范围内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⑤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934.违反计量法法律制度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责令停止违法活动,没收⑥制造、销售、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⑦违反本法规定,制造、修理、销售的计量器具不合格,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⑧计量监督管理人员违法失职,循私舞弊的;⑨本处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决定。当事人对吃法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94⑥制造、销售、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35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32案例。讨论:通过以上案例,你得出怎样的结论?其中涉及到我国计量法的哪几条规定?95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32案例。36二、进出口商品检验法1.概念《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是为了加强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规范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进出口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顺利发展制定的法律规范。明确了:商检机构依法对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办理进出口商品鉴定业务以及监督管理进出口商品检验等基本职责。规定了:法定检验的内容、标准,以及质量认证、质量许可、认可国内外检验机构等监管制度,并规定了相关的法律责任。96二、进出口商品检验法1.概念37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根据2002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决定》修正,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的规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经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97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商检法实施条例》规定了:商检部门主管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的法律地位,法定检验、鉴定业务的范围、监督管理的各项制度,商检部门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开展外商投资鉴定财产、质量体系评审等业务。98《商检法实施条例》规定了:商检部门主管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的法2.内容(1)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机构国务院设立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主管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国家商检部门设在各地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商检机构)管理所辖地区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992.内容40(2)商品检验管理的内容①进口商品检验本法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应当在商检机构规定的地点和期限内,接受商检机构对进口商品的检验。对重要的进口商品和大型的成套设备,收货人应当依据对外贸易合同约定在出口国装运前进行预检验、监造或者监装,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督;商检机构根据需要可以派出检验人员参加。100(2)商品检验管理的内容41②出口商品的检验本法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应当在商检机构规定的地点和期限内,向商检机构报检。对本法规定必须实施检验的出口商品,海关凭商检机构签发的货物通关证明验放。为出口危险货物生产包装容器的企业,必须申请商检机构进行包装容器的性能鉴定。生产出口危险货物的企业,必须申请商检机构进行包装容器的使用鉴定。使用未经鉴定合格的包装容器的危险货物,不准出口。对装运出口易腐烂变质食品的船舱和集装箱,承运人或者装箱单位必须在装货前申请检验。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准装运。101②出口商品的检验42③公正鉴定商检机构和其他检验机构依照本法的规定实施检验和办理检验鉴定业务,包括: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数量、重量、包装鉴定、海损鉴定、集装箱检验,进口商品的残损鉴定,出口产品的装运技术条件鉴定、货载衡量、产地声明、货值及其他业务102③公正鉴定43(3)商品检验的管理办法①法定检验、地方性法定检验和自行检验②报检、检验与出证③公正鉴定申请与鉴定证书④派员驻厂⑤处罚103(3)商品检验的管理办法①法定检验、地方性法定检验和自行检验3.法律责任①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或者使用的,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的,由商检机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②对于国家商检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法规定,泄露所知悉的商业秘密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的,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或者玩忽职守,延误检验出证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43.法律责任①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34案例。讨论:通过以上案例,你得出怎样的结论?其中涉及到我国商检法的哪几条规定?105案例分析阅读课本P34案例。46三、商标法1.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是指在调整确认、保护商标专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目的:为了加强商标管理,保护商标专用权,促使生产、经营者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维护商标信誉,以保障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06三、商标法1.概念4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法律。107《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新疆巴州三中高一下化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西贵港市2025届化学高二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情感触觉模拟-洞察及研究
- 区块链追溯系统设计-洞察及研究
- 北京东城区北京汇文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乐山市2025年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热催化转化机理-洞察及研究
- 2025届西藏林芝地区二高高二下化学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需求工程自动化工具-洞察阐释
- 社区记忆的传播效果实证研究-洞察阐释
- 2025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范本
- 林业行政执法培训
- 电大考试试题及答案商法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联合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八年级暑假前家长会课件
- 育婴员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5年河南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届广东省惠州惠城区五校联考英语八下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 科室建立血糖管理制度
- 四川成都东方广益投资有限公司下属企业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华为公司试用期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