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意象》课件_第1页
《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意象》课件_第2页
《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意象》课件_第3页
《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意象》课件_第4页
《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意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意象古代诗歌鉴赏诗歌意象1阅读唐诗,完成各小题。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2018全国卷3热热身

参考答案:A(从“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可看出作者对精卫的赞美,因此“作者对精卫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说法有误。)阅读唐诗,完成各小题。2018全国卷3热热身参考答2阅读唐诗,完成各小题。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2018全国卷3热热身

参考答案: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阅读唐诗,完成各小题。2018全国卷3热参考答3教育部考试中心答案解析教4“精卫鸟”是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典故)之一。了解其内涵,是答好2018年全国卷3诗歌鉴赏题的关键。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努力奋斗。类似的典故:

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解读“精卫鸟”是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典故)之一。了解其内涵5一、意象和物象一、意象和物象6一、意象1.什么是意象?

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叫做“意象”。它是“意”和“象”的结合体。2.物象与意象有何区别?

物象是指客观事物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风雨雷电等客观存在物都以各自的形态存在着。

物象一旦进入诗歌,打上诗人的感情和思想的烙印,这种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对客观事物的印象,就是意象。一、意象7

3、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联系

意象与意境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2)意象是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所谓意境,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契合交融。3、意象与意境的关系84.意象可以分成哪些类别?从内容上分,意象可以分为景、物、人、事四大类。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意象。含义相对凝固的意象,有时候也是典故。4.意象可以分成哪些类别?9二、经典意象例说二、经典意象例说10杜鹃鸟牡丹西风舟西楼捣衣饮酒登高凭栏英雄美人月亮鸿雁

梧桐流水猿猴乌鸦菊花松、竹、

梅莲鹧鸪柳树蟋蟀抱柱问鼎请缨

折桂咏絮吴钩白云苍狗莼羹鲈脍

庄周梦蝶采薇青眼烂柯青鸟梨园

精卫泰斗抱璞掣肘献芹执牛耳

红豆秦晋鸡肋杜康彭祖孔方兄

陶朱祝融逐鹿羌笛琴瑟连理枝

比翼鸟长亭南浦芳草芭蕉冰雪香草《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意象》课件11(1)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2)牡丹:国色天香,象征富贵、美好。赏牡丹一首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3)西风:象征落寞、惆怅、衰败、思归。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4)舟:象征漂泊、自由。(5)西楼、小楼:寄寓闺怨之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1)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12(6)捣衣(捣练):寄寓征人离妇的惆怅情绪。子夜吴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7)饮酒:传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8)登高、凭栏(轩):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凭轩涕泗流。——杜甫=(6)捣衣(捣练):寄寓征人离妇的惆怅情绪。13(9)青鸟(青鸾):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后多指传书的信使。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10)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有鸿雁传书、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意。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9)青鸟(青鸾):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14(11)杜鹃鸟:象征凄凉、哀伤、思归。又称子规、布谷。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12)蟋蟀: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又叫蛐蛐。(13)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11)杜鹃鸟:象征凄凉、哀伤、思归。又称子规、布谷。15(14)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寂寂天桥车马绝,寒鸦飞入上阳宫。——(唐)窦巩(15)鹧鸪:其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石城花暖鹧鸪飞,征客春帆秋不归。——杜牧离情别意,羁旅漂泊——鹧鸪,蟋蟀,子规,猿猴(14)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16(16)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17)菊花: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16)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17(18)柳树:由于“柳”、“留”谐音,以折柳表惜别。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19)冰雪:晶莹剔透,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洁。(20)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孤直、高洁,梅则耐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

梅:凌寒不屈,敢为天下先,高洁脱俗,传递祝福(驿寄梅花,梅驿)(18)柳树:由于“柳”、“留”谐音,以折柳表惜别。18(21)莲: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也可以代表高洁的情操。(22)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雨打芭蕉”则更显凄怆。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宋)蒋捷(23)芳草:喻离情别恨;以花草繁盛反衬荒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24)流水:水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时光流逝、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21)莲: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也可以代表19(25)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原高中课本有《长亭送别》)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李白(26)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27)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胡笳jiā的作用与此相似。送别:南浦,长亭,古道,驿站,劳劳亭(25)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送别:南浦,长亭,古道,驿站20(28)琴瑟:比喻夫妇(朋友)感情和谐。

《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29)连理枝: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又叫相思树、夫妻树、生死树。(30)比翼鸟:传说中雌雄一起飞的鸟。常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其它:双生花:并蒂莲(31)孔方兄: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32)陶朱: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lí)的别号。他帮助勾践灭吴后,来到陶,善经营,积累很多财富,后世以“陶朱公”称富商琴瑟和鸣(夫妻)(28)琴瑟:比喻夫妇(朋友)感情和谐。

《关雎21(33)祝融: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火灾称为祝融之灾。(34)逐鹿:《汉书·蒯kuǎi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后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35)杜康:酒圣,后来代指酒。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36)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联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37)彭祖:传说他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被当作长寿的象征。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33)祝融: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22(38)鸡肋: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39)献芹:

《列子·杨朱》记录: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zhē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40)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38)鸡肋: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23(41)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爱情与相思。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42)精卫:

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43)泰斗:“泰山北斗”的简称。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44)抱璞: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怀瑾握瑜(41)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爱情与相思。

王维《相思24(45)英雄:寄寓追慕之情。(46)美人:象征明君和品行高洁者。

《离骚》:“众女嫉余之娥眉兮。”(47)香草:屈原《离骚》曾用香草美人来象征美好的品格。有杜若,馨,兰,蕙,芷若等。(48)掣肘:chèzhǒu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阻碍,不顺利。(49)梨园:唐玄宗开元年间,将梨园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45)英雄:寄寓追慕之情。25(50)问鼎:春秋时,楚王北伐,陈兵洛水,并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51)抱柱:出自《庄子》,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

李白《长干行》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常存抱柱信,_________。”岂上望夫台(50)问鼎:春秋时,楚王北伐,陈兵洛水,并询问周朝的传国之26(52)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____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主动请战,杀敌报国。终军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2009年江苏卷】(52)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____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27(53)烂柯: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53)烂柯: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28(54)青眼:三国魏名士_____,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青睐)指对人喜爱或器重。(55)折桂:比喻科举及第。比如:蟾宫折桂。阮籍(54)青眼:三国魏名士_____,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29(56)白衣(云)苍狗: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衣,一会儿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区别:白驹过隙(57)吴钩:泛指宝刀、利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国》(58)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汉朝大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后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56)白衣(云)苍狗: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衣,一30(59)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之思”借指思乡之情。辛弃疾《水龙吟》:“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60)庄周梦蝶: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61)采薇:指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在首阳山上采薇的故事。后用来表现坚守节(59)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31(62)咏絮、叹絮:东晋谢道韫(yùn)聪明有才辩,其叔父谢安:“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朗:“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深得谢安赏识。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可叹停机德,堪怜叹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红楼梦》“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谢家,谢家宝树(有风度,有才能)(62)咏絮、叹絮:东晋谢道韫(yùn)聪明有才辩,其叔父谢32三、高考真题链接三、高考真题链接33(2013年天津)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

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2013年天津)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34

解析:本题的思路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分)暮春飞花(2010年天津卷)阅读诗歌,回答问题。6分解析:本题的思路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35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2分思念故乡之情峡口送友人送蜀客36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2分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峡口送友人送蜀客37(2012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子规【注】[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2)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

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花雨)。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2012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38(2010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

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参考答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2010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39(广东卷)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注释艭:小船。海幢:即海幢寺。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2.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晚:艭归、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更具有动感。(广东卷)阅读诗歌,回答问题。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40(2012年江西)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答案:意象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喻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喻青春流逝。表达情感: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2012年江西)江城子答案:意象内涵:杨柳,41四、赏析意象的答题思路方法小结:(1)找出具体意象(2)分析它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析它产生的艺术效果

四、赏析意象的答题思路42四、随堂巩固练习四、随堂巩固练习43(名校月考题)阅读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塞下曲·其二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两首诗歌选择了

等相同的意象,描写了

的自然景象。(3分)

参考答案:风、水、马、黄尘(1分,答对2个得1分);秋风凛冽、河水冰寒、黄沙飞舞的寒冷萧索、苍凉辽阔。(2分)(名校月考题)阅读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441.阅读元代王冕的诗歌,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注释著:放进,置入。混:混杂(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答案

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1.阅读元代王冕的诗歌,回答问题。答案作者塑造的主45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注释翠微:青翠的山色,即青山。

取次:随便,任意。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参考答案】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参考答案】古人认为杜鹃46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赏析上阕写闻杜鹃啼,通过和流莺的对比来赞美杜鹃;

下阕写闻杜鹃鸣声,不禁引发思家之意,抒羁旅情愁。鹧鸪天晏几道47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8(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9(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答案

景物: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

特征:写出秋夜的幽寂清冷。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50(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写出羁旅者孤单寂寞、愁绪满怀的情感。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51

赏析全诗写诗人路过苏州枫桥停船过夜,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秋深夜静,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天色变得漆黑,乌鸦惊叫起来。霜华满地,寒气袭人。描写诗人在船舱里的所见所闻所感。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2

赏析江边飒飒的枫林,渔船上忽隐忽现的灯火,触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使他不能入睡,凄凉难耐。“江枫”与“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3

赏析寒山寺的半夜钟敲响,飞进船舱,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尽在不言中。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4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5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2)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从全诗看,“56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答案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答案从全诗看,“野57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2)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案目的在于唤起读者的想象,暗写乌衣巷昔日的繁荣,与如今的荒凉衰败形成今昔对比,从而引发对世事沧桑、昔盛今衰的感慨。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答案目的在于唤起58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赏析

朱雀桥横跨秦淮河,为通往市内乌衣巷必经之路。桥巷相邻,且东晋时,乌衣巷为高门士族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居于此。以朱雀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且可唤起有关的历史联想。

乌衣巷刘禹锡59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赏析

“野草花”给给人以荒僻之感,而这些野草野花是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如今已经荒凉冷落。“夕阳斜”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乌衣巷刘禹锡60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赏析过去栖息在王家、谢家高大厅堂的檐檩(lǐn)之上的燕子,如今栖息在寻常百姓之家。燕子是历史的见证人,见证了房子主人的变化,见证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衰败。对比中隐含着作者对昔盛今衰的无限感慨。乌衣巷刘禹锡61五、课件内部链接温馨提示:点击右下角小图片可返回五、课件内部链接温馨提示:点击右下角小图片可返回62晏几道(1038—1110年),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北宋临川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晏几道63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化用了《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的故事: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回来时迷失了路途,管仲放老马在前面走,就找到了道路。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引导作用。在杜甫的诗句中,“老马”是作者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我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同老马一样,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64

漂泊江汉,我这思归故乡的天涯游子,在茫茫天地之间,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像飘荡在远天的片云一样远居异乡;与明月一起,孤独地面对漫漫长夜。我虽已到暮年,就像日落西山,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情逐渐好转。自古以来存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必取其跋涉千里的体力。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漂泊江汉,我这思归故乡的天涯游子,在茫茫天地之65

就是那一只蟋蟀钢翅响拍着金风一跳跳过了海峡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落在你的院子里夜夜唱歌就是那一只蟋蟀在《豳风·七月》里唱过在《唐风·蟋蟀》里唱过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在姜夔的词里唱过劳人听过思妇听过就是那一只蟋蟀就是那一只蟋蟀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就是那一只蟋蟀66在深山的驿道边唱过在长城的烽台上唱过在旅馆的天井中唱过在战场的野草间唱过孤客听过伤兵听过就是那一只蟋蟀在你的记忆里唱歌在我的记忆里唱歌唱童年的惊喜唱中年的寂寞想起雕竹做笼想起呼灯篱落想起月饼想起桂花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想起故园飞黄叶想起野塘剩残荷想起雁南飞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在深山的驿道边唱过67《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意象》课件68

八百里洞庭水,浩浩荡荡酒一杯。自古潇湘多人杰,今夜谁来同醉?邀炎帝重来献百草,祝融举火照翠微,邀舜帝回眸斑竹林,湘妃身披霞衣回。

贾谊新赋唱楚歌,屈原骑鲸凌波归,蔡伦纸铺云中路,怀素狂草走风雷……乡情穿越兮时光之隧道,名士照彻兮古今之壁垒,今夜长沙兮星光灿烂,天下都市兮共此银辉!第五届全国城运会开幕式韩静霆八百里洞庭水,贾谊新赋唱楚歌,第69酒圣:

文圣:

史圣:诗圣:

医圣:武圣:

书圣:

画圣:

茶圣:杜康孔丘司马迁杜甫张仲景关羽王羲之吴道子陆羽中国历史上的十圣酒圣:

文圣:

史圣:杜康中国历史上的十圣70鸿雁鸿雁71青鸟青鸟72鹧鸪鹧鸪73芭蕉芭蕉74长亭长亭75南浦南浦76连理枝连理枝77比翼鸟比翼鸟78双生花双生花79孔方兄孔方兄80芹献芹献81红豆红豆82精卫鸟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精卫鸟夸父逐日83问鼎问鼎84青眼白眼青眼白眼85芳草芳草86莼羹鲈脍莼羹鲈脍87意象可以分成哪些类别?从内容上分,意象可以分为景、物、人、事四大类。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含义相对凝固的意象,有时候也是典故。意象可以分成哪些类别?88

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辛弃疾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lěi)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本词是辛弃疾晚年去职赋闲在家时作。雨岩:地名。石浪:雨岩的一块巨石。词中“石龙”亦指此。湘累:指屈原,屈原因含冤投湘水支流汨罗江而逝。“累”,此指含冤而死。【湖南省考试大纲样卷】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辛弃疾【湖南省考试大纲89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智慧之一,联结着我们的过去与现在。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2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当了刺激物的角色。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也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3朗读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记忆规律,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我们继续探索和发现。4.草书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平正而不呆,齐整而不拘。5.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6.会赏析其语言,如从遣词、用句、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作者炼字达意的技巧;7.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的比较中,从用韵、节奏、音调三个方面去品味其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8.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提炼。从文章的标题“如何看待数字时代的文学评论”来看,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对这一论题的回答。解答时,我们要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最能回答该问题的句子,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9.使用了举例论证,以人们对待周六观点这个电视栏目的态度为例,具体有力的论证了关于评论的影响力:评论是否有效取决于其具体内容,评论也绝不是简单的对与错的问题。为下文引出中心论点作铺垫。10.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之一。从他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者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智90古代诗歌鉴赏诗歌意象古代诗歌鉴赏诗歌意象91阅读唐诗,完成各小题。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2018全国卷3热热身

参考答案:A(从“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可看出作者对精卫的赞美,因此“作者对精卫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说法有误。)阅读唐诗,完成各小题。2018全国卷3热热身参考答92阅读唐诗,完成各小题。精卫词王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2018全国卷3热热身

参考答案: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阅读唐诗,完成各小题。2018全国卷3热参考答93教育部考试中心答案解析教94“精卫鸟”是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典故)之一。了解其内涵,是答好2018年全国卷3诗歌鉴赏题的关键。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努力奋斗。类似的典故:

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解读“精卫鸟”是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典故)之一。了解其内涵95一、意象和物象一、意象和物象96一、意象1.什么是意象?

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叫做“意象”。它是“意”和“象”的结合体。2.物象与意象有何区别?

物象是指客观事物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如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风雨雷电等客观存在物都以各自的形态存在着。

物象一旦进入诗歌,打上诗人的感情和思想的烙印,这种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对客观事物的印象,就是意象。一、意象97

3、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联系

意象与意境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

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2)意象是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所谓意境,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契合交融。3、意象与意境的关系984.意象可以分成哪些类别?从内容上分,意象可以分为景、物、人、事四大类。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意象。含义相对凝固的意象,有时候也是典故。4.意象可以分成哪些类别?99二、经典意象例说二、经典意象例说100杜鹃鸟牡丹西风舟西楼捣衣饮酒登高凭栏英雄美人月亮鸿雁

梧桐流水猿猴乌鸦菊花松、竹、

梅莲鹧鸪柳树蟋蟀抱柱问鼎请缨

折桂咏絮吴钩白云苍狗莼羹鲈脍

庄周梦蝶采薇青眼烂柯青鸟梨园

精卫泰斗抱璞掣肘献芹执牛耳

红豆秦晋鸡肋杜康彭祖孔方兄

陶朱祝融逐鹿羌笛琴瑟连理枝

比翼鸟长亭南浦芳草芭蕉冰雪香草《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诗歌意象》课件101(1)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2)牡丹:国色天香,象征富贵、美好。赏牡丹一首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3)西风:象征落寞、惆怅、衰败、思归。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4)舟:象征漂泊、自由。(5)西楼、小楼:寄寓闺怨之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1)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102(6)捣衣(捣练):寄寓征人离妇的惆怅情绪。子夜吴歌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7)饮酒:传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8)登高、凭栏(轩):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凭轩涕泗流。——杜甫=(6)捣衣(捣练):寄寓征人离妇的惆怅情绪。103(9)青鸟(青鸾):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后多指传书的信使。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10)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有鸿雁传书、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意。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9)青鸟(青鸾):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104(11)杜鹃鸟:象征凄凉、哀伤、思归。又称子规、布谷。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12)蟋蟀: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又叫蛐蛐。(13)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11)杜鹃鸟:象征凄凉、哀伤、思归。又称子规、布谷。105(14)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寂寂天桥车马绝,寒鸦飞入上阳宫。——(唐)窦巩(15)鹧鸪:其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石城花暖鹧鸪飞,征客春帆秋不归。——杜牧离情别意,羁旅漂泊——鹧鸪,蟋蟀,子规,猿猴(14)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106(16)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17)菊花: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16)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107(18)柳树:由于“柳”、“留”谐音,以折柳表惜别。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19)冰雪:晶莹剔透,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洁。(20)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孤直、高洁,梅则耐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

梅:凌寒不屈,敢为天下先,高洁脱俗,传递祝福(驿寄梅花,梅驿)(18)柳树:由于“柳”、“留”谐音,以折柳表惜别。108(21)莲: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也可以代表高洁的情操。(22)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雨打芭蕉”则更显凄怆。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宋)蒋捷(23)芳草:喻离情别恨;以花草繁盛反衬荒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24)流水:水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时光流逝、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21)莲: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也可以代表109(25)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原高中课本有《长亭送别》)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李白(26)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别赋》(27)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胡笳jiā的作用与此相似。送别:南浦,长亭,古道,驿站,劳劳亭(25)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送别:南浦,长亭,古道,驿站110(28)琴瑟:比喻夫妇(朋友)感情和谐。

《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29)连理枝: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又叫相思树、夫妻树、生死树。(30)比翼鸟:传说中雌雄一起飞的鸟。常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其它:双生花:并蒂莲(31)孔方兄: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32)陶朱: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lí)的别号。他帮助勾践灭吴后,来到陶,善经营,积累很多财富,后世以“陶朱公”称富商琴瑟和鸣(夫妻)(28)琴瑟:比喻夫妇(朋友)感情和谐。

《关雎111(33)祝融: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火灾称为祝融之灾。(34)逐鹿:《汉书·蒯kuǎi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后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35)杜康:酒圣,后来代指酒。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36)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联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37)彭祖:传说他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被当作长寿的象征。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33)祝融: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112(38)鸡肋: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39)献芹:

《列子·杨朱》记录: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zhē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40)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38)鸡肋: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113(41)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爱情与相思。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42)精卫:

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43)泰斗:“泰山北斗”的简称。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44)抱璞: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怀瑾握瑜(41)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爱情与相思。

王维《相思114(45)英雄:寄寓追慕之情。(46)美人:象征明君和品行高洁者。

《离骚》:“众女嫉余之娥眉兮。”(47)香草:屈原《离骚》曾用香草美人来象征美好的品格。有杜若,馨,兰,蕙,芷若等。(48)掣肘:chèzhǒu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阻碍,不顺利。(49)梨园:唐玄宗开元年间,将梨园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45)英雄:寄寓追慕之情。115(50)问鼎:春秋时,楚王北伐,陈兵洛水,并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51)抱柱:出自《庄子》,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

李白《长干行》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常存抱柱信,_________。”岂上望夫台(50)问鼎:春秋时,楚王北伐,陈兵洛水,并询问周朝的传国之116(52)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____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主动请战,杀敌报国。终军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2009年江苏卷】(52)请缨: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____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117(53)烂柯: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53)烂柯: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118(54)青眼:三国魏名士_____,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青睐)指对人喜爱或器重。(55)折桂:比喻科举及第。比如:蟾宫折桂。阮籍(54)青眼:三国魏名士_____,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119(56)白衣(云)苍狗: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衣,一会儿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区别:白驹过隙(57)吴钩:泛指宝刀、利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国》(58)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汉朝大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后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56)白衣(云)苍狗: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衣,一120(59)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之思”借指思乡之情。辛弃疾《水龙吟》:“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60)庄周梦蝶: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61)采薇:指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在首阳山上采薇的故事。后用来表现坚守节(59)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121(62)咏絮、叹絮:东晋谢道韫(yùn)聪明有才辩,其叔父谢安:“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朗:“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深得谢安赏识。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可叹停机德,堪怜叹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红楼梦》“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谢家,谢家宝树(有风度,有才能)(62)咏絮、叹絮:东晋谢道韫(yùn)聪明有才辩,其叔父谢122三、高考真题链接三、高考真题链接123(2013年天津)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宋]辛弃疾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

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2013年天津)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124

解析:本题的思路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分)暮春飞花(2010年天津卷)阅读诗歌,回答问题。6分解析:本题的思路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125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2分思念故乡之情峡口送友人送蜀客126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2分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峡口送友人送蜀客127(2012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子规【注】[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2)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

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花雨)。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