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_第1页
《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_第2页
《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_第3页
《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_第4页
《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2讲了解生物圈少A考点梳理考点1环竟中的生态因素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生态因素的分类A鉴于儿童自身的特点,儿童英语教学应有别于成人英语教学。儿童不可以被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只需从自己的这桶水中往这些容器里倒些知识,能倒进多少知识,则要看容器的大小,即学生的智商而定。实际情况是,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合作者,是学习的主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学习呢?1.让知识由课堂走向生活应用我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抓住他们模仿力强、活泼好动的优点,进行大胆尝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并指名学生大胆表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在学习用“shallwegoto……by……?Allright/OK”来表述乘坐交通工具的需要,并能正确地表达出自己喜好什么交通工具,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交通工具时,我引导学生用“Excuseme.isthis……”来学问路。通过交流,学生对于相关交通工具有所了解。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些单词的时候,我从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书本上的交通工具,适时地补充了一些“car、bus、train、plane、minibus”等交通工具的名称,以及我们常用的“bike(自行车)、motorcycle(摩托车)、tricycle(三轮车)”等日常用语,为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拓宽了眼界和思路。2.儿童的智力发展尚未成熟,教师要有更大的耐心一位小学教师问她的学生去哪里了,一个小男孩回答:“Tomhaswent(gone)home.”这位教师对小男孩的语法错误大吃一惊,命令他放学后抄写“Tomhasgonehome”50遍。小男孩终于抄好“Tomhasgonehome”50遍后,在黑板上写下“Ihavewent(gone)home”,然后回家了。许多小学教师一定都遇到类似的问题。儿童的智力仍处在发展阶段。此外,他们的感知能力差,易把相似或相近的东西混淆。教师在儿童英语教学中要照顾到儿童智力上的局限性,尽量少用或避免使用抽象的术语,对比较难的概念和句型,要进行更多的重复,同时让儿童明白重复的意义。成人能够立刻明白的问题,小学生则要花上成倍的时间,因而,儿童英语教学要循序渐进,反复进行强化。3.儿童的注意力不稳定,兴趣多变,教学要力求生动活泼“注意”是小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基础,但是他们会出现注意不稳定或注意范围狭窄的现象。他们对不感兴趣、不理解的东西易感到疲劳,因而有人说儿童的注意不稳定,注意力的时间没有成人的长。但这是一个相对问题,如果让一个儿童看他喜欢看的卡通片,他可能自始至终一动不动。只有当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厌倦,感到毫无用处或太困难时,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因此,教师必须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首先要充满热情,把教室当成舞台,而自己是一名演员。教师的情绪会影响到他人,因为儿童正需要这种表演来保持精神振奋,不走神。4.儿童习惯于具体形象思维,教学要符合儿童特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初步的逻辑思维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就小学生记忆而言,占主导地位的是无意识记、形象识记。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让小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可以提高注意力,减少疲劳。如感受花的芬芳、触摸植物、品尝食物等。在教师的示范和组织下,小学生的眼、耳、口、手、腿等身体各部位真正地活动起来,从而在其大脑皮层的视觉区、听觉区、语言区、嗅觉区和活动区建立通道联系,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初级的逻辑思维发展,在身心愉快的氛围中接受语言信息,并用所学的语言材料进行简单的交际,进而比较自然地获得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5.创设生活情境,在情境中学习英语环境能够造就人,在英语教学中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在准备学习“HappyHalloween”一课时,我事先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到图书馆和上网查询的方式,查阅西方人过万圣节方面的资料,同时准备好祝福的话语、小礼物和面具。学生对这一安排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课前,每个学生都收集和准备了很多相关资料。在上课时,我首先让学生们一起学说“HappyHalloween”,接着,让扮演“妖魔鬼怪”的学生,依次去敲开扮演“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学生的门,向他们索要礼物。这些角色的扮演者,口里一边说着“HappyHalloween”,一边把礼物送给“妖魔鬼怪”。“妖魔鬼怪”扮演者口里说着“Thankyou”,或者“Thanks”,一边道谢,一边离开。学生在这种场景模拟中,不仅轻松愉快地学会了相关用语,而且还赠送了礼物,加深了同学间的情谊。这种教学方式,很好地体现了小学英语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教学理念。(责编侯艳星)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安(Rya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动机过程理论[1]。该理论建立在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与生俱来的心里成长和发展的动力这一基本假设上。自我决定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做出自由的选择。本文拟探讨内部动机对加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的路径。一、动机三分: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内化动机自我决定理论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内化动机[2]。内部动机是一种内在的积极倾向,促使人凭借内在的兴趣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外部动机分为以下四类:外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整合调节[3]。其中外在调节是自我决定程度最低的外部动机形式,如果外部事件消失了,其行为也将不复存在。例如,我们高职院校有些同学在大学毕业后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徘徊在追逐理想和屈从现实的漩涡之中。而同时用人单位在用人时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人因此埋头苦读,得到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可是真实的情况是当他们拥有了机会后却变得意志消沉,甚至只是麻木地在等待着一纸证书。内摄动机是指个体接受了某种规则或价值观,但未将其作为自我的一部分完全加以吸收。有些学生选择在考试前突击复习,临阵磨枪的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们虽然在考试之前把“东西”都“吃进”了肚子里,但实质上却并未真正“消化吸收”。与内摄调节相比,认同调节的内化更全面,自我决定程度更高,但认同某种价值观仅意味着这种价值观作为自我的一个独立的部分存在,并未整合到自我之中。整合调节是一种完全内化的外部动机形式,将认同某种外在价值观与自我的其他方面整合为一体,自我处于和谐状态。比如少数民族学生特别喜欢发明,他就会通过学习学习涉及发明的诸多知识和技能。这就是一种整合调节。内化动机是指由外在因素激发个体对学习活动的意义的内在认同和追求,并成为学习的主导动力[4]。二、强化高职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自我决定不仅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个体的一种需要。该理论认为人类有机体一直在争取自主性、自我决定感与他人归属感,以满足胜任感、自主性和归属感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5]。人们在体验到成就的同时,还必须感觉到行为是由自我决定的,才能对内在动机有真正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动力及学习状态,充分重视个体行为,帮助强化其内部动机。在知识传授方面,要让少数民族学生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接受。由于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基础都较差,老师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探索问题、案例、项目等载体形式开展教学,增加知识的可接受性。另外,当他们对新地方的文化兴奋感和欣喜感减弱时,可能会伴随生活、学习上的种种不适应,产生焦虑、苦闷情绪,排斥身边的人和事,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严重者还会产生轻生想法,这种文化休克的产生正是因为学习者缺少归属感。所以,教师应该在教授少数民族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育人、谈心,让少数民族学生在他乡能找到温暖和归属感,克服自卑心理,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三、促进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外部?W习动机的内化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主性,在外部动机的内化方面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方式方面,高职院校教师所教授的少数民族学生教学对象不同于一般的本科学生,在传统的中国大学课堂上,学生大多已经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中心是老师,是一种控制型教学。但是在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堂上,这种控制型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我们要采取一种自主型教学。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即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导演,少数民族学生充当的则是演员,老师要和他们打成一团,要真正走入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让少数民族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推动其外部学习动机的内化。除此之外,教师应对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都抱有期待,这种期待会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行为和表现给予鞭策和鼓励。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度地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合理评价少数民族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被重视的,是受欢迎的,他们的学习热情才会得到保持。结语自我决定理论是一种重要且使用性很强的心理学理论,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如果能把这种理论分析透彻,并将其科学、恰当、合理地运用到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学中去,相信在高职的课堂教学上,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热情都会有明显的改善,甚至有突飞猛进的进步。高职的学生并不比本科学生差,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也有能力和本科学生同台竞技,技能也能点燃梦想。《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1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2讲了解生物圈少A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2考点梳理考点1环竟中的生态因素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生态因素的分类A考点梳理3生态因素举例①光照光照影响鼠妇、黄粉虫等的分布;葵花朵朵向太阳非生物因物温度南橘北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青蛙冬眠素②水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空气人时时刻都在呼吸少A生态因素4生态因素举例③捕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青蛙和害虫种生间④竟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物/关共生根瘤菌和豆科植物;蚂蚁和金合欢系因素寄生猪和猪肉绦虫种种内⑥互助蚂蚁合作搬运食物内关系种内⑥斗争同种植物不同个体间争夺水、养分、光照等少A生态因素5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以鼠妇为例考点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判断方法:主要通过环境的改变是否影响了生物的生理活动进行判(2举例:沙漠中的骆驼排尿少;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等。k》A触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以鼠妇为例6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判断方法:主要通过生物自身的活动是否引起周围环境的改变进行判断(2举例:“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地衣促使岩石不断地风化;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等。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判断方法:主要通过生物的生活是否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进行判断,当环境中一个或多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A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7(2)举例:“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燕子低飞要下雨”;“雨露滋润禾茁壮”等。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2举例:沙漠中的植物通常叶都退化成针状,根往往扎得很深,能够防风固沙;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水分蒸发又可增加空气的湿度。k》A触(2)举例:“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燕子低飞要下雨”;8考点3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①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如:一片森林,一块农田等。2生态系统的组成考点3生态系统的组成9被取食∠被捕食消费者消费者做被分解分解生产者分解后的产》被分解物被吸收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被取食∠被捕食10【识图要点生态系统(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阅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2④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供给自身和其他生物利用。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一些自养型细菌(如光合细菌)。3J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不仅包括动物,还包括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A【识图要点11《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12《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13《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14《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15《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16《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17《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18《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19《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20《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21《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22《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23《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24《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25《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26《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27《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28《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29《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30《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31《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32《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33《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34《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35《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36《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37《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38《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39《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40《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41《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42《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43《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44《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45《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46《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课件47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易卜生

54、唯书籍不朽。——乔特

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谢谢!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52、48《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2讲了解生物圈少A考点梳理考点1环竟中的生态因素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生态因素的分类A鉴于儿童自身的特点,儿童英语教学应有别于成人英语教学。儿童不可以被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只需从自己的这桶水中往这些容器里倒些知识,能倒进多少知识,则要看容器的大小,即学生的智商而定。实际情况是,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合作者,是学习的主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学习呢?1.让知识由课堂走向生活应用我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抓住他们模仿力强、活泼好动的优点,进行大胆尝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流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并指名学生大胆表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在学习用“shallwegoto……by……?Allright/OK”来表述乘坐交通工具的需要,并能正确地表达出自己喜好什么交通工具,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交通工具时,我引导学生用“Excuseme.isthis……”来学问路。通过交流,学生对于相关交通工具有所了解。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些单词的时候,我从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书本上的交通工具,适时地补充了一些“car、bus、train、plane、minibus”等交通工具的名称,以及我们常用的“bike(自行车)、motorcycle(摩托车)、tricycle(三轮车)”等日常用语,为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拓宽了眼界和思路。2.儿童的智力发展尚未成熟,教师要有更大的耐心一位小学教师问她的学生去哪里了,一个小男孩回答:“Tomhaswent(gone)home.”这位教师对小男孩的语法错误大吃一惊,命令他放学后抄写“Tomhasgonehome”50遍。小男孩终于抄好“Tomhasgonehome”50遍后,在黑板上写下“Ihavewent(gone)home”,然后回家了。许多小学教师一定都遇到类似的问题。儿童的智力仍处在发展阶段。此外,他们的感知能力差,易把相似或相近的东西混淆。教师在儿童英语教学中要照顾到儿童智力上的局限性,尽量少用或避免使用抽象的术语,对比较难的概念和句型,要进行更多的重复,同时让儿童明白重复的意义。成人能够立刻明白的问题,小学生则要花上成倍的时间,因而,儿童英语教学要循序渐进,反复进行强化。3.儿童的注意力不稳定,兴趣多变,教学要力求生动活泼“注意”是小学生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基础,但是他们会出现注意不稳定或注意范围狭窄的现象。他们对不感兴趣、不理解的东西易感到疲劳,因而有人说儿童的注意不稳定,注意力的时间没有成人的长。但这是一个相对问题,如果让一个儿童看他喜欢看的卡通片,他可能自始至终一动不动。只有当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厌倦,感到毫无用处或太困难时,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因此,教师必须把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首先要充满热情,把教室当成舞台,而自己是一名演员。教师的情绪会影响到他人,因为儿童正需要这种表演来保持精神振奋,不走神。4.儿童习惯于具体形象思维,教学要符合儿童特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初步的逻辑思维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就小学生记忆而言,占主导地位的是无意识记、形象识记。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让小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可以提高注意力,减少疲劳。如感受花的芬芳、触摸植物、品尝食物等。在教师的示范和组织下,小学生的眼、耳、口、手、腿等身体各部位真正地活动起来,从而在其大脑皮层的视觉区、听觉区、语言区、嗅觉区和活动区建立通道联系,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初级的逻辑思维发展,在身心愉快的氛围中接受语言信息,并用所学的语言材料进行简单的交际,进而比较自然地获得初步运用语言的能力。5.创设生活情境,在情境中学习英语环境能够造就人,在英语教学中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在准备学习“HappyHalloween”一课时,我事先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到图书馆和上网查询的方式,查阅西方人过万圣节方面的资料,同时准备好祝福的话语、小礼物和面具。学生对这一安排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课前,每个学生都收集和准备了很多相关资料。在上课时,我首先让学生们一起学说“HappyHalloween”,接着,让扮演“妖魔鬼怪”的学生,依次去敲开扮演“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学生的门,向他们索要礼物。这些角色的扮演者,口里一边说着“HappyHalloween”,一边把礼物送给“妖魔鬼怪”。“妖魔鬼怪”扮演者口里说着“Thankyou”,或者“Thanks”,一边道谢,一边离开。学生在这种场景模拟中,不仅轻松愉快地学会了相关用语,而且还赠送了礼物,加深了同学间的情谊。这种教学方式,很好地体现了小学英语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教学理念。(责编侯艳星)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安(Rya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动机过程理论[1]。该理论建立在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与生俱来的心里成长和发展的动力这一基本假设上。自我决定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做出自由的选择。本文拟探讨内部动机对加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学的路径。一、动机三分: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内化动机自我决定理论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内化动机[2]。内部动机是一种内在的积极倾向,促使人凭借内在的兴趣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外部动机分为以下四类:外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整合调节[3]。其中外在调节是自我决定程度最低的外部动机形式,如果外部事件消失了,其行为也将不复存在。例如,我们高职院校有些同学在大学毕业后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徘徊在追逐理想和屈从现实的漩涡之中。而同时用人单位在用人时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人因此埋头苦读,得到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可是真实的情况是当他们拥有了机会后却变得意志消沉,甚至只是麻木地在等待着一纸证书。内摄动机是指个体接受了某种规则或价值观,但未将其作为自我的一部分完全加以吸收。有些学生选择在考试前突击复习,临阵磨枪的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们虽然在考试之前把“东西”都“吃进”了肚子里,但实质上却并未真正“消化吸收”。与内摄调节相比,认同调节的内化更全面,自我决定程度更高,但认同某种价值观仅意味着这种价值观作为自我的一个独立的部分存在,并未整合到自我之中。整合调节是一种完全内化的外部动机形式,将认同某种外在价值观与自我的其他方面整合为一体,自我处于和谐状态。比如少数民族学生特别喜欢发明,他就会通过学习学习涉及发明的诸多知识和技能。这就是一种整合调节。内化动机是指由外在因素激发个体对学习活动的意义的内在认同和追求,并成为学习的主导动力[4]。二、强化高职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自我决定不仅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个体的一种需要。该理论认为人类有机体一直在争取自主性、自我决定感与他人归属感,以满足胜任感、自主性和归属感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5]。人们在体验到成就的同时,还必须感觉到行为是由自我决定的,才能对内在动机有真正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动力及学习状态,充分重视个体行为,帮助强化其内部动机。在知识传授方面,要让少数民族学生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接受。由于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基础都较差,老师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探索问题、案例、项目等载体形式开展教学,增加知识的可接受性。另外,当他们对新地方的文化兴奋感和欣喜感减弱时,可能会伴随生活、学习上的种种不适应,产生焦虑、苦闷情绪,排斥身边的人和事,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严重者还会产生轻生想法,这种文化休克的产生正是因为学习者缺少归属感。所以,教师应该在教授少数民族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育人、谈心,让少数民族学生在他乡能找到温暖和归属感,克服自卑心理,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三、促进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外部?W习动机的内化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自主性,在外部动机的内化方面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方式方面,高职院校教师所教授的少数民族学生教学对象不同于一般的本科学生,在传统的中国大学课堂上,学生大多已经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中心是老师,是一种控制型教学。但是在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堂上,这种控制型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我们要采取一种自主型教学。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即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导演,少数民族学生充当的则是演员,老师要和他们打成一团,要真正走入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让少数民族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推动其外部学习动机的内化。除此之外,教师应对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都抱有期待,这种期待会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行为和表现给予鞭策和鼓励。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度地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合理评价少数民族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被重视的,是受欢迎的,他们的学习热情才会得到保持。结语自我决定理论是一种重要且使用性很强的心理学理论,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如果能把这种理论分析透彻,并将其科学、恰当、合理地运用到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教学中去,相信在高职的课堂教学上,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热情都会有明显的改善,甚至有突飞猛进的进步。高职的学生并不比本科学生差,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也有能力和本科学生同台竞技,技能也能点燃梦想。《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了解生物圈》知识点汇总及练习49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2讲了解生物圈少A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50考点梳理考点1环竟中的生态因素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生态因素的分类A考点梳理51生态因素举例①光照光照影响鼠妇、黄粉虫等的分布;葵花朵朵向太阳非生物因物温度南橘北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青蛙冬眠素②水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空气人时时刻都在呼吸少A生态因素52生态因素举例③捕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青蛙和害虫种生间④竟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物/关共生根瘤菌和豆科植物;蚂蚁和金合欢系因素寄生猪和猪肉绦虫种种内⑥互助蚂蚁合作搬运食物内关系种内⑥斗争同种植物不同个体间争夺水、养分、光照等少A生态因素53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以鼠妇为例考点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判断方法:主要通过环境的改变是否影响了生物的生理活动进行判(2举例:沙漠中的骆驼排尿少;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等。k》A触3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以鼠妇为例54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判断方法:主要通过生物自身的活动是否引起周围环境的改变进行判断(2举例:“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地衣促使岩石不断地风化;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等。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判断方法:主要通过生物的生活是否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进行判断,当环境中一个或多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A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55(2)举例:“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燕子低飞要下雨”;“雨露滋润禾茁壮”等。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2举例:沙漠中的植物通常叶都退化成针状,根往往扎得很深,能够防风固沙;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水分蒸发又可增加空气的湿度。k》A触(2)举例:“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燕子低飞要下雨”;56考点3生态系统的组成1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①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