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DNA的生物合成第三章1
中心法则(TheCentralDogma)
遗传信息从DNA到蛋白质的传递规律.DNA的遗传信息转录为RNA,RNA通过翻译指导合成蛋白质。DNA还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代代相传。1970年发现RNA能逆转录为DNA,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逆转录 逆转录2
复制 DNA的生物合成 逆转录
复制(replication):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两个相同子代DNA的过程。DNA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规律DNA双螺旋结构3
第一节复制的特征第一节复制的特征4ParentalDNAPossiblemechanismsforreplicationParentalDNAPossiblemechanism5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M.Meselson&F.W.Stahl,1958)N14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N146DNA生物合成课件7
一.半保留复制 (semiconservativereplication)复制时,亲代的双链DNA解开成两条单链,分别作为模板,以dNTP(dATP、dGTP、dCTP、dTTP)为原料,
按照碱基配对(A-T、G-C)规律与模板上的碱基配对,经依赖DNA的DNA聚合酶(DNA-pol)催化,合成一条与模板互补的新链,新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与亲代DNA碱基序列完全相同。每个子代DNA分子中一股单链是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是新合成的,故称为半保留复制。 一.半保留复制8
9DNA生物合成课件10
半保留复制的意义
按半保留复制方式,子代DNA与亲代DNA的碱基序列一致,即子代保留了亲代的全部遗传信息,体现了遗传的保守性。是物种稳定的分子基础,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半保留复制的意义 11
二.双向复制1.复制起始点(origin,ori):多数生物体内DNA分子两条链同时复制。复制是在DNA分子的特定位点开始,称为复制起始点,常用ori(origin)表示。原核生物的DNA只有一个Ori位点,复制从起点开始,到终点结束,完成整个DNA分子的复制,即原核生物的DNA只有一个复制单位,为单复制子,称为复制体。
复制子:能独立完成复制的功能单位。oriori12真核生物染色体DNA有多个复制起始点。同时形成多个复制单位,从一个DNA复制起始点起始的DNA复制区域称复制子(replicon),每个复制子在一个细胞分裂周期中必须起动而且只能起动一次,真核生物染色体为多复制子。真核生物染色体DNA有多个复制起始点。同时形成多个复制单位13
2.复制叉(replicationfork)
复制时,双链DNA由起始点处打开,沿两条张开的单链模板合成DNA新链,两侧形成的Y型结构称为复制叉(replicationfork)。
14
3.双向复制(bidirectionalreplication)复制是从一个起始点开始,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称为双向复制。
15三.半不连续复制DNA双螺旋结构的两条链走向相反,复制时两条链都能作为模板合成子代DNA。DNA的新链合成只能沿5’→3’方向进行。DNA解链并开始复制后,一条新链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同,即以3’→5’走向的亲代链为模板,因此该链可沿5’→3’方向连续合成,这条新链称为领头链。另一条链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反,新链不能连续合成称为随从链。随从链的复制必须待模板链解链至一定长度才能进行复制,随复制叉延伸过程,可合成许多DNA片段(冈崎片段),再经连接酶催化形成连续的新链。这种领头链连续复制,随从链不连续复制的方式称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三.半不连续复制DNA双螺旋结构的两条链走向相反,复制时两16
领头链(leadingstrand)
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其复制是连续进行的,得到一条连续的子链。
17
随从链(laggingstrand)
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须等解开足够长度的模板链才能继续复制,得到的子链由不连续的片段所组成。冈崎片段(Okazakifragment)冈崎片段(Okazakifragment)18
冈崎片段: 1968年日本生化学者冈崎利用电镜及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到DNA复制中出现一些不连续的片段,因而将这些不连续的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原核生物的冈崎片段为一至二千个核苷酸,真核生物约为数百个核苷酸。
19DNA生物合成课件20
第二节DNA复制的酶学
21
DNA复制体系复制是在酶催化下的核苷酸聚合过程,需要多种物质的共同参与:
底物:dNTP(dATP、dGTP、dCTP、dTTP);
聚合酶(polymerase):依赖DNA的DNA聚合酶,简写为DNA-pol或DDDP;
模板(template):解开成单链的DNA母链;
引物(primer):提供3´-OH末端的寡核苷酸;
其他的酶和蛋白质因子
22
一、DNA聚合酶催化dNTP聚合到核酸链上的酶。是DNA复制的主要酶。全称叫依赖DNA的DNA聚合酶(DNAdependentDNApolymerase)或DNA指导的DNA聚合酶(DNA-directedDNApolymerase),均缩写为DDDP。一、DNA聚合酶23
(一)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
1.5´至3´的聚合活性
催化四种dNTP一个一个地接到DNA链上去。 (dNMP)n+dNTP→(dNMP)n+1+PPi
24
聚合反应机理:依赖于引物和模板催化核苷酸聚合有方向性:5´3´依赖于引物和模板25
聚合反应的特点: (1)以单链DNA为模板 (2)以dNTP为原料 (3)引物提供3´-OH (4)聚合方向为5´→3´(5)形成3´-5´磷酸二酯键
26
2.核酸外切酶活性3´→5´外切酶活性:切除错配的核苷酸即时校读5´→3´外切酶活性:切除引物切除突变的片段?3´→5´外切酶活性:5´→3´外切酶活性:?27
(二)DNA聚合酶的种类
1.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pol-I(400:pol-II40:pol-III20)5´→3´聚合酶活性+++3´→5´外切酶活性+++5´→3´外切酶活性+–-功能切除引物填补空隙修复合成不清复制的主要酶活性最高pol-Ipol-IIpol-III5´→3´聚合酶活性+28
DNA-polI:单一肽链的大分子,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含A-R18个α-螺旋。曾被称为复制酶(replicase)含量最多功能:对复制中的错误进行校读,对复制和修复中出现的空隙进行填补。proteaseDNA-polI:protease29
N-terminalC-terminalProtease小片段(323A.A):具有5´→3´外切酶活性大片段(604A.A):具有5’→3’聚合活性和3´→5´外切酶活性(Klenow片段)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酶。可被水解成两个片段
N-terminalC-terminalProtease小30
DNA-polIII:是E.coli的复制酶,在复制延长中真正起聚合新链作用的DNA聚合酶。由10种亚基组成的不对称二聚体:♣核心酶(α,ε,θ):3’→5’外切酶活性和5’→3’聚合酶活性♣β亚基:slidingclampprotein♣γ-复合物:识别带引物的单链DNA,促进全酶组装至模板上,稳定酶结构,增强核心酶活性。催化效率最高DNA-polIII:31DNA生物合成课件32
2.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DNA-pol—引物酶活性,复制起始引发DNA-pol—没有其他DNA-pol时才起作用DNA-pol—催化线粒体DNA的复制DNA-pol—复制中延长子链的主要酶,有解螺旋酶活性DNA-pol—与原核生物的DNA-polI相似,在复制中起校读、修复和填补缺口作用。
33
(三)复制的保真性(fidelity)
至少依赖三种机制:
1.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 2.聚合酶在复制延长中对碱基的选择功能; 3.复制中的即时校读功能。
34DNA生物合成课件35
二、解旋解链酶类 解开并理顺DNA双链,维持DNA处于单链状态。主要有解螺旋酶、
DNA拓扑异构酶和单链DNA结合蛋白。
36
(一)解螺旋酶(helicase)
:
模板对复制的指导作用在于碱基的准确配对,而碱基却埋在双螺旋的内部。只有把DNA解开成单链,它才能起模板作用。 解螺旋酶是最早发现的与复制有关的蛋白质,当时称为rep蛋白。作用是利用ATP供能,解开DNA双链。
37
复制相关蛋白的基因:dnaA、dnaB、dnaC……dnaX 相应的表达产物蛋白质:DnaA、DnaB、DnaC……DnaX DnaA:辨认复制起始位点
DnaB:解螺旋酶 DnaC:辅助解螺旋酶使其在起始点上 结合并打开双链。
38
(二)单链DNA结合蛋白(SSB)
:
大肠杆菌SSB是由17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同源四聚体,结合单链DNA的跨度约32个核苷酸单位。 SSB与解开的DNA单链紧密结合,防止重新形成双链,并免受核酸酶降解。在复制中维持模板处于单链状态并保护单链的完整。
39DNA生物合成课件40
(三)DNA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
拓扑:是指物体或图像作弹性移位而又保持物体原有的性质。
拓扑异构酶:是一类可改变DNA拓扑构象的酶。对DNA分子的作用是既能水解、又能连接磷酸二酯键
可松弛DNA超螺旋,有利于DNA解链。
41
42
拓扑异构酶I(topoI):
在原核生物曾被称为-蛋白。主要作用是切开DNA双链中的一股,使DNA解链旋转中不打结,DNA变为松弛状态再封闭切口。催化反应不需要ATP。
43DNA生物合成课件44
拓扑异构酶II(
topoII):
在原核生物又叫旋转酶(gyrase)。能切断DNA双链,使螺旋松弛。在ATP参与下,松弛的DNA进入负超螺旋,再连接断端。
45
46
三、引物酶和引发体引物酶(primase):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催化RNA引物的合成。
在大肠杆菌,引物酶是dnaG基因的产物。RNA引物:
在DNA模板的复制起始部位由引物酶催化NTP的聚合,形成短片段的RNA,为DNA聚合提供3´-OH末端。
47
引发体(primosome):
是由DnaB、DnaC等蛋白因子一起形成复合体,再结合引物酶(DnaG)形成较大的聚合体,结合到模板DNA上。
复制开始时,在引发体的下游解开双链,再由引物酶催化引物的合成。DNA生物合成课件48
四、DNA连接酶(DNAligase)连接DNA链3-OH末端和相邻DNA链5-P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把两段相邻的DNA链连接成完整的链。反应需要ATP/NAD+。只能连接碱基互补基础上双链中的单链缺口,不能连接单独存在的DNA或RNA单链。若DNA两股都有单链缺口,只要缺口前后碱基互补也可连接。ATPATP49
DNA连接酶在复制、DNA修复、
重组、剪接中均起缝合缺口作用。是重要的工具酶之一。
50
第三节DNA生物合成过程第三节51
一、原核生物DNA的生物合成(一)复制的起始1.识别复制起始点2.解开DNA双链:由拓扑异构酶松弛超螺旋,解螺旋酶解开双链,SSB结合到单链上使其稳定。3.形成引发体和生成引物
GenomeinE.coliGenomeinE.coli52E.coli复制起始点——oriC的序列特征三组各13bp的串连重复序列(Tandemrepeats)两对9bp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repeats),富含AT,是DnaA蛋白的结合部位。E.coli复制起始点——oriC的序列特征三组各53(1)DnaA辨认并结合oriC处并使此区域DNA解链。(2)DnaB在DnaC协助下解开双链并沿解链方向移动,逐渐置换DnaA,SSB结合于解开的单链DNA上。(3)引物酶DnaG进入,形成由DnaB、DnaC、DnaG和DNA起始复制区构成的引发体。
DNA生物合成课件54DNA生物合成课件55DNA生物合成课件56(4)引发体的蛋白质在DNA链上可以移动,消耗ATP。(5)引物酶DnaG沿5’→3’方向催化NTP聚合,合成短链RNA引物。引物长度约为十几个到几十个核苷酸不等。聚合酶Ⅲ催化第一个dNTP与引物3‘-OH生成磷酸二酯键。拓扑酶作用,使解链顺利进行。DNA生物合成课件57复制的起始复制的起始58大肠杆菌DNA复制的步骤大肠杆菌DNA复制的步骤59参与复制起始的各种因子DnaA蛋白辨认起始点解螺旋酶(DnaB蛋白,rep蛋白)解开DNA双链DnaC蛋白协助解螺旋酶引物酶(DnaG蛋白)催化RNA引物生成SSB稳定解开的单链拓扑异构酶理顺DNA链oriC(245bp的DNA组分)E.coli的复制起始点名称功能参与复制起始的各种因子DnaA蛋白60
(二)复制的延长
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以解开的单链为模板,以四种dNTP为原料,进行聚合作用。即新进入的dNTP与引物或延长中的子链上3´-OH形成磷酸二酯键,由5´3´方向延长子链。(二)复制的延长61半不连续复制:(1)领头链合成方向与解链方向一致,连续合成(2)随从链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5'→3'不连续合成
半不连续复制:62
同一复制叉上,领头链先于随从链复制,但两链由同一DNA-polⅢ催化合成同一复制叉上,领头链先于随从链复制,63
64(三)复制的终止原核生物为环状DNA,双向复制,两个复制叉的汇合点就是复制的终点(termination,Ter)E.coli的复制终点(32位点)位于环形染色体和OriC相对处,有特异的终止区序列,刚好把DNA分成2个半圆,双向复制进行180度后在终点汇合。(三)复制的终止原核生物为环状DNA,双向复制,两个复制叉的65
随从链不连续片段的连接1.引物水解:前一个冈崎片段延长至后一片段时,DNA-polI水解引物;2.填补空隙:polⅠ利用前一个冈崎片段的3′-OH,催化dNTP聚合填补空缺;3.片段连接:DNA连接酶连接二个DNA片段,形成完整的DNA链。领头链引物水解后的空隙由环状DNA最后复制的3′-OH末端延长填补并连接。复制终止后,2个子代DNA分子相互铰链在一起,在拓扑酶Ⅱ作用下,将其分开。
66222222222222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333333333333333333367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时相变化——细胞周期:
G1phase:periodgrowthofcell
Sphase:DNA合成期
G2phase:cellsprepareformitosis
Mphase:mitosis
Gophase:nondividingcellsDNAreplicateperiodically二.真核生物DNA的生物合成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时相变化——DNAreplicatep68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真核染色质DNA结构庞大,DNA复制有多个起始点,通过许多独立复制子完成。每个复制子有固定复制起点,双向复制。各起点复制起始不同步。真核生物DNA聚合酶有DNA-polα、β、γ、δ、ε。DNA-polδ在复制延长中起催化作用,有解螺旋酶活性。DNA-polα有引物酶活性。拓扑异构酶复制因子(Replicationfactor,RF):RFA,RFC等.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cellnuclearantigen,PCNA)聚合DNA速度比原核DNA-pol慢,但总体速度不慢。随后链也是不连续合成,冈崎片段比原核细胞的短,只有数百个核苷酸。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真核染色质DNA结构庞大,DNA复制69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多个复制起点,复制叉到达下一个起点或分子末端时即终止。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70DNA生物合成课件71DNA生物合成课件72真核DNA复制的同时,组蛋白、非组蛋白同时合成,复制完成后,装配成核蛋白,组成染色体。真核DNA复制的同时,组蛋白、非组蛋白同时合成,复制完成后,73DNAligaseDNApolymeraseRNaseHRemoveRNAprimerFillthegapJoinDNAfragmentsDNApolεDNAligase真核生物复制的终止DNAligaseDNApolymeraseRNase74
染色体DNA呈线性,复制在末端停止。
75DNA生物合成课件76
端粒与端粒酶
端粒(telomere)是位于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由一段串联重复的富含T、G的DNA短序列与端粒结合蛋白构成;端粒具有稳定染色体,防止末端降解和融合的功能;并维持DNA复制的完整性。端粒DNA序列在进化上高度保守,不同生物的端粒序列都很相似,由长5-10bp的重复单位串联而成,人类的重复序列为TTAGGG,长约15kb;端粒平均长度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多及年龄的增长而变短,端粒DNA逐渐变短而消失,可导致染色体稳定性下降,细胞随之衰老。端粒与端粒酶77荧光原位杂交显示的端粒(上)和端粒序列(下)荧光原位杂交显示的端粒(上)和端粒序列(下)78DNA生物合成课件79端粒酶(telomerase)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体,RNA分子含复制端粒DNA所需的核苷酸模板,其蛋白质部分具有逆转录酶活性。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DNA,维持端粒的长度。人类端粒酶含三部分:端粒酶RNA(HumantelomeraseRNA,hTR)、端粒酶协同蛋白(Humantelomeraseassociatedprotein1,hTP1)、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RT).除骨髓干细胞、胚胎原始干细胞等细胞外,大多数正常人体细胞检测不到端粒酶活性。恶性肿瘤细胞中,85%~90%端粒酶强阳性。端粒酶可作为肿瘤标志和肿瘤治疗靶点.
端粒酶(telomerase)80
爬行模型:
81DNA生物合成课件82DNA生物合成课件83
端粒及端粒酶的意义:端粒的长短及端粒酶活性变化与细胞水平的老化(aging)及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84第四节逆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一.逆转录病毒和逆转录酶逆转录(reversetranscription)——以RNA为模板,dNTP为原料,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合成与RNA互补的DNA的过程。
逆转录酶(reversetranscriptase,依赖RNA的DNA聚合酶) 1.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 2.RNA水解酶活性 3.D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第四节逆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853DmodelofHIVreversetranscriptase3DmodelofHIVreversetransc86
逆转录过程:逆转录酶催化的DNA合成反应也是5´→3´方向。需要的引物是病毒本身的一种tRNA。逆转录酶催化的DNA合成反应也是5´→3´方向。87DNA生物合成课件88DNA生物合成课件89DNA生物合成课件901.Aretrovirus-specificcellulartRNAhybridizeswithacomplementaryregioncalledtheprimer-bindingsite(PBS).2.ADNAsegmentisextendedfromtRNAbasedonthesequenceoftheretroviralgenomicRNA.3.TheviralRandU5sequencesareremovedbyRNaseH.4.Firstjump:DNAhybridizeswiththeremainingRsequenceatthe3'end.5.ADNAstrandisextendedfromthe3'end.6.MostviralRNAisremovedbyRNaseH.7.AsecondDNAstrandisextendedfromtheviralRNA.8.BothtRNAandtheremainingviralRNAareremovedbyRNaseH.9.Secondjump:ThePBSregionofthesecondstrandhybridizeswiththePBSregionofthefirststrand.10.ExtensiononbothDNAstrands.
LTRstandsfor"longterminalrepeat".DNA生物合成课件91
RNA病毒经逆转录成为双链DNA,能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并随宿主细胞复制和表达,可能使宿主细胞发生癌变。RNA病毒经逆转录成为双链DNA,能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92DNA生物合成课件93Atypical,"minimal"retrovirusconsistsof:1.anouterenvelopewhichwasderivedfromtheplasmamembraneofitshost2.manycopiesofanenvelopeproteinembeddedinthelipidbilayerofitsenvelope3.acapsid;aproteinshellcontaining4.twomoleculesofRNAand5.moleculesoftheenzymereversetranscriptaseAtypical,"minimal"retroviru94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95DNA生物合成课件96Reversetranscription
invirus分子生物学研究可应用逆转录酶合成DNA。以mRNA为模板,经逆转录合成的与mRNA碱基序列互补的DNA链,称为互补DNA(complementaryDNA,cDNA)cDNAReversetranscription分子生物学研究可97
二.滚环复制和D环复制
一些简单低等生物或染色体以外的DNA复制的特殊形式。
98D环复制滚环复制线粒体DNA为D环复制D环复制的特点是复制起点不在双链DNA同一位点,内、外环复制有时序差别
D环复制滚环复制线粒体DNA为D环复制D环复制的特点是复制起99
第四节
DNA损伤与修复
100
突变(mutation): 是指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引起的遗传信息的改变,也称为DNA损伤(DNAdamage)。 从分子水平来看,突变就是DNA分子上碱基的改变。
101DNA生物合成课件102
一、突变的意义(一)突变是进化、分化的分子基础
进化过程是突变的不断发生所造成的。没有突变就没有今天的五彩缤纷的世界。遗传学家认为:没有突变就不会有遗传学。
大量的突变都属于由遗传过程自然发生的,叫自发突变或自然突变(spontaneousmutation)。
103
(二)突变导致基因型改变
这种突变只有基因型的改变,而没有可察觉的表型改变。
多态性(polymophism):是用来描述个体之间的基因型差别现象。利用DNA多态性分析技术,可识别个体差异和种、株间差异。
104
(三)突变导致死亡突变发生在对生命至关重要的基因上,可导致个体或细胞的死亡。
105
(四)突变是某些疾病的发病基础包括遗传病、肿瘤及有遗传倾向的病。有些已知其遗传缺陷所在。但大多数尚在研究中。
106镰状细胞贫血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血红蛋白(Hb)病。因β-肽链第6位氨基酸谷氨酸被缬氨酸所代替,构成镰状血红蛋白(HbS),取代了正常Hb(HbA)。镰状细胞贫血107DNA生物合成课件108
二、引发突变的因素
大量的突变属自发突变,发生频率为10-9。
用生活环境中导致突变的因素,在实验室可以诱发突变,称为诱变,导致突变的因素称为诱变剂。主要有物理和化学因素。
109
物理因素:紫外线和各种辐射二聚体的形成影响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使复制和转录受阻二聚体的形成影响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使复制和转录受阻110
化学因素:常见的化学诱变剂化合物类别分子改变碱基类似物(如:5-BU)A→5-BU→G羟胺类(NH2OH)T→C亚硝酸盐(NO2-)C→U烷化剂(如:氮芥类)G→mG化合物类别分子改变碱基类似物(如:5-BU)A→5-111
三、突变的类型(一)错配(点突变)
——指DNA分子上一个碱基的变异(置换)。
1.转换(transition): 发生在同型碱基之间的置换嘌呤←→嘌呤嘧啶←→嘧啶 2.颠换(transversion): 发生在异型碱基之间的置换嘌呤←→嘧啶
112
镰形红细胞贫血病人的Hb(HbS)与正常成人的Hb(HbA)比较HbSHbA基因模板链CACCTCmRNAGUGGAG肽链第6位氨基酸ValGluHbSHbA基因模板链CACCTCmRNAGUGGA113
(二)缺失(deletion)和插入(insertion)
1.缺失:一个碱基或一段核苷酸链从DNA大分子上缺失 2.插入:DNA大分子上插入一个碱基或一段核苷酸链
114
框移突变(frame-shiftmutation):
缺失和插入引起的三联体密码的阅读方式改变,造成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通常使基因产物完全失活,出现终止码会使翻译提前终止。
正常 5´……GCA
GUA
CAU
GUC…… 丙缬组缬缺失C5´……GAG
UAC
AUG
UC…… 谷酪蛋丝
115
(三)重排(rearrangement)
——DNA分子内发生较大片段的交换,也称为重组。 移位的DNA可以在新位点上颠倒方向反置(倒位),也可以在染色体 之间发生交换重组。
116第四章:DNA的突变、损伤和修复第四章:DNA的突变、损伤和修复117第一节:突变(mutation)第一节:突变(mutation)118一、突变的主要类型
突变是DNA碱基序列水平上的永久的、可遗传的改变。碱基序列的变化可以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碱基替换(basesubstitution),即DNA分子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代;插入(insertion),涉及一个或多个碱基插入到DNA序列中;缺失(deletion),涉及DNA序列上一个或多个碱基的缺失;第一节:突变(mutation)一、突变的主要类型突变是DNA碱基序列水平上的永久的119重复(duplication),一段碱基序列发生一次重复;倒位(inversion),一段碱基序列发生倒转,但仍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上;易位(translocation),一段碱基序列从原来的位置移出,并插入到基因组的另一位置。重复(duplication),一段碱基序列发生一次重复;倒1201.碱基替换碱基替换又称为点突变(pointmutation),是一种最简单的突变。碱基替换可以分为转换(transition)和颠换(transversion)两种类型。转换是指嘌呤与嘌呤之间,或嘧啶与嘧啶之间的替换;颠换是指嘌呤与嘧啶之间的替换。1.碱基替换121DNA生物合成课件122DNA生物合成课件123DNA生物合成课件1242.缺失、插入、移码突变基因的编码序列中插入或者缺失一个或两个碱基,会使DNA的阅读框架发生改变,导致插入或缺失部位之后的所有密码子都跟着发生变化,结果产生一种截短的或异常的多肽链,这种突变称为移码突变(frameshiftmutations)。移码突变常常完全破坏了编码蛋白质的功能,除非移码突变发生在靠近读码框的远端的地方。2.缺失、插入、移码突变基因的编码序列中插入或者缺失一个125DNA生物合成课件1263.DNA重排DNA重排包括缺失、倒位、易位和重复。基因组中相似序列之间的配对,以及随后发生的重组可以造成DNA的重排。如图,同一DNA分子的两个同向重复序列之间的配对和重组将使两个重复序列之间的部分形成一个独立的环,从原来的DNA分子上释放出来。原来的DNA分子则产生相应的缺失。
3.DNA重排DNA重排包括缺失、倒位、易位和重复。127图表示同一DNA分子上的两个反向重复序列发生配对形成的茎环结构。配对后的重组将导致反向重复序列之间的部分发生倒位。例如,大肠杆菌染色体含有7个拷贝的rRNA基因。有一些大肠杆菌菌株,染色体上两个rRNA操纵子之间的序列发生了倒位。这些菌株能够存活,但生长速度比正常的菌株要慢一些。
图表示同一DNA分子上的两个反向重复序列发生配对形成128第二部分:突变的修复第二部分:突变的修复129一、光复活(Photoreactivation)
在可见光存在的情况下,DNA光解酶(DNAphotolyase)把环丁烷嘧啶二聚体分解为单体。DNA光解酶,又称光复活酶(photoreactivatingenzyme)。光解酶在暗中结合到环丁烷二聚体上,吸收300~350nm的光后被激活,裂解二聚体后与DNA分子脱离。从光复活修复过程可以看出,光解酶不是将嘧啶二聚体替换掉,而是将两个嘧啶环之间的非正常化学键切开,恢复到原来的形式。由于这种修复作用只在可见光下才可发生,所以这种修复机制称为光复活。
一、光复活(Photoreactivation)在130
(一)光修复(lightrepairing)光修复酶光修复酶131DNA生物合成课件132二、烷基的转移二、烷基的转移133核苷酸切除修复需要移去一段包括损伤在内的核苷酸序列,然后再通过DNA合成把余下的单链缺口填补上。它可以修复一系列损伤,包括环丁烷二聚体、6-4光产物和链间交联等引起的DNA变形(majordistortion)。尽管这些损伤也可以通过途径进行修复,但NER是它们的主要修复手段。其他能够引起DNA产生显著变形的损伤也可以通过该途径进行修复。但是,这种机制不能修复DNA上的错配碱基,以及仅造成DNA微小变形的碱性类似物和甲基化碱基。三、核苷酸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需要移去一段包括损伤在内的核苷酸序列,然后134
修复过程需要多种酶的一系列作用,其中包括UvrA,UvrB,UvrC和UvrD。由2个UvrA亚基和1个UvrB亚基构成的复合体,非特异性地结合在DNA分子上,并沿DNA分子滑动,对DNA进行扫描,其中UvrA负责检测螺旋中的扭曲,一旦抵达扭曲部位,UvrA就会退出复合体。UvrB募集UvrC,UvrC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它切断损伤位点两侧的磷酸二酯键,3’切割点距损伤位点4-5个核苷酸,5’切割点距损伤位点8个核苷酸。修复过程需要多种酶的一系列作用,其中包括UvrA,U135UvrD与5’端的切点结合。UvrD是一种解旋酶(又称DNAhelicaseII),它解开两个切点之间的DNA双螺旋,导致一段短的带有损伤的ssDNA和UvrC被释放出来,此时UvrB仍结合于另一条单链DNA分子上,可能是防止单链被降解,也可能是指导DNA聚合酶I与缺口的3’OH结合,合成一段新的核苷酸片断填补缺口,同时释放出UvrB,最后一个磷酸二酯键由DNA连接酶催化形成。UvrD与5’端的切点结合。UvrD是一种解旋酶(又称DNA136DNA生物合成课件137四、碱基切除修复DNA糖基化酶(glycosylases)能够切断脱氨碱基、甲基化碱基和氧化碱基等非正常碱基与脱氧核糖之间的糖苷键,在DNA上产生一个无嘌呤(apurinic)或无嘧啶(apyrimidinic)位点(AP位点)。细胞胞内的AP核酸内切酶,附着在AP位点上,并在AP位点的5’-端切断磷酸二酯键,形成一个游离的3’-OH末端。DNA聚合酶I利用其5’-3’外切酶活性切去AP位点以及其下游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同时延伸3’-OH末端填补缺口。最后的切口由DNA连接酶封闭。四、碱基切除修复DNA糖基化酶(glycosylases138DNA生物合成课件139DNA生物合成课件140五、错配修复(mismatchrepair)DNA聚合酶的3’→5’外切酶活性可将错误掺入的核苷酸去除。聚合酶的这种校正功能将DNA复制的忠实度提高100倍。然而,DNA聚合酶的校正作用并非绝对安全,有些错误插入的核苷酸会逃脱检测,并在新合成的链与模板链之间形成错误配对。在下一轮复制时错误插入的核苷酸将指导与其互补的核苷酸插入到新合成的链中,结果导致DNA序列中产生一个永久性改变。五、错配修复(mismatchrepair)DNA聚合141由于复制中出现的错配碱基存在于子链中,因此该系统必须在复制叉通过之后有一种能够识别亲本链与子链的方法,以保证只从子链中纠正错配的碱基。由于复制中出现的错配碱基存在于子链中,因此该系统必须在复制叉142
当新合成的DNA链上出现错配的碱基对时,2分子的MutS识别并结合错配的碱基对。接着2分子的MutL蛋白结合到MutS-DNA复合体上。DNA分子通过MutS-MutL复合体在两个方向上的滑动形成一个回环。一旦遇到半甲基化的GATC序列,MutS-MutL便募集MutH。MutH在子链GATC序列的5’端切断磷酸二酯键,产生一个3’-羟基末端和一个5’-磷酸末端(...pN-3'-OH+pGpApTpC....)。当新合成的DNA链上出现错配的碱基对时,2分子的MutS143核酸外切酶在解旋酶(UvrD)及Ssb蛋白的协作下,从切口处开始去除一段包括错配碱基在内的一段碱基序列。如果切口位于错配位点的3’端,此步骤由外切核酸酶I负责完成。如果切口位于错配位点的5’端,则由能够从5’至3’方向降解核酸链的外切核酸酶VII或RecJ执行。最后,DNA聚合酶III和DNA连接酶根据亲本链的序列填补子链上被切除的部分,包括错配的碱基。核酸外切酶在解旋酶(UvrD)及Ssb蛋白的协作下,从切口处144DNA生物合成课件145DNA生物合成课件146DNA生物合成课件147DNA生物合成课件148CH3GATC
CTAGGTGATC5´3´CTAG3´5´GTCH3CH3GATC
CTAGGTMutHMutSMutL切口CH3GATC
CTAGGT5´3´CH3
GATC5´3´
CTAG3´5´TGDNA解链酶核酸外切酶SSBdNMPsCH3GATC
CTAGGT5´3´DNA聚合酶DNA连接酶dNTPsCH3GATC
CTAGGC3.2DNA错配修复的模型CH3GATCC149六、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alrepair)在讨论重组修复机制之前,有必要先分析一下胸腺嘧啶二聚体对DNA复制的影响。当聚合酶III遇到胸腺嘧啶二聚体时,会在二聚体位点停顿下来。这时,细胞会在二聚体的下游开始下一个冈崎片段的合成,新生链在二聚体对应的位置上出现一个缺口。通过重组过程可填补新生链上的缺口。缺口可用图所示的DNA重组方式填补:①受损DNA复制时,一条子代DNA分子在损伤的对应部位出现缺口。六、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alrepair)150DNA生物合成课件151②另一条子代DNA分子完整的母链与有缺口的子链DNA进行重组交换,母链DNA上相应的片段被用于填补子链上的缺口,而母链DNA出现又出现一个新的缺口。③母链上的缺口再以另一条子链DNA为模板,经DNA聚合酶催化合成一新DNA片段进行填补,最后由DNA连接酶连接,完成修补。
一个双链损伤变成两个单链损伤②另一条子代DNA分子完整的母链与有缺口的子链DNA进行重组152重组修复并不能去除损伤,损伤仍然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但是重组修复能使细胞完成DNA复制,并且新合成的子链是完整的。经多次复制后,损伤就被“冲淡”了,在子代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是带有损伤DNA的。重组修复机制对于细胞处理不易被修复或者不能被修复的损伤有着特殊的意义。重组修复并不能去除损伤,损伤仍然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但是重153DNA生物合成课件154DNA生物合成课件155RecombinationalRepair(Post-ReplicationRepair)DNAreplicationStructuraldistortionExcisepatchfromintactstrandandinsertingapRepairgapExcisionrepair?(RecA)RecombinationalRepair(Post-R156六、SOS反应(SOSresponses)1.SOS反应:当DNA受到严重损伤时,染色体的DNA复制被抑制,进而诱导细胞产生SOS反应:大约20个参与DNA损伤修复和DNA复制功能恢复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细胞的DNA修复能力得到加强,甚至出现DNA的跨损伤(tanslesionsynthesis)合成。六、SOS反应(SOSresponses)1.SOS反应:1572.LexA:
在正常的细胞内,SOS基因的诱导表达被阻遏蛋白LexA抑制。LexA以二聚体的形式与SOS基因启动子区的SOS框(SOSbox,5‘-CTG--tenbases--CAG-3‘,TACTGTATATATATACAGTA-3′)结合阻遏了基因的转录起始。然而,此时细胞中的某些SOS基因产物也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这是因为有些基因具有另一个不受LexA调控的启动子,或者基因的SOS框的碱基序列与一致序列的出入比较大,LexA与之结合得不是十分牢固。
2.LexA:1583.SOS反应的诱导:
当DNA受到严重损伤后,由于细胞内的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致使DNA单链部分在细胞中积累。RecA蛋白因与单链DNA结合而被活化,活化后的RecA蛋白再与LexA结合,引起LexA的自切,解除LexA对SOS基因的阻遏作用。3.SOS反应的诱导:1594.SOS基因:
在SOS反应中,SOS基因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被诱导表达的。SOS基因的表达时间由LexA与基因的SOS框的亲和力决定。按照在SOS反应中的表达时期,可以大致把SOS基因分为3组。首先被诱导的SOS基因是一些参与单链损伤修复的基因(比如,uvrA,uvrB,uvrD)或者与损伤耐受性有关的基因(比如,polB)。编码LexA和DinI的基因也在这一时期被诱导表达。DinI的功能是延迟激活跨损伤的DNA合成。
4.SOS基因:160如果参与单链修复的基因不能帮助恢复正常的DNA合成速度,参与重组修复的基因便被诱导表达,它们包括recA和recN。如果出现大范围的DNA损伤,依靠提高重组修复的能力仍不能克服损伤对DNA复制的抑制作用,以sfiA和umuDC为代表的第3组基因被激活。umuDC操纵子被激活后细胞会进行DNA跨损伤复制。SfiA的作用是抑制细胞的分裂。如果DNA的复制速度恢复到正常,这3类基因按照与激活相反的次序依次被关闭。相反,如果细胞仍不能修复DNA损伤,原噬菌体被诱导裂解细胞。如果参与单链修复的基因不能帮助恢复正常的DNA合成速度,参与161geneGeneproduct/functionn.ofcopy/cellBasallevelSOSinducedcellExpressedfirstlexALexA/SOSrepressor1,3001uvrAUvrABCexcinuclease/excisionrepair20250uvrBUvrABCexcinuclease/excisionrepair2501,000uvrDHelicaseII/excisionrepair,fidelityofrecombinationalrepair5,000–8,00025,000–65,000polBDNApolymeraseII/translesionDNAsynthesis40300ruvASubunitofRuvABhelicase/recombinationalrepair7005,600geneGeneproduct/functionn.of162ruvBSubunitofRuvABhelicase/recombinationalrepair2001,600dinIInhibitionofUmuDprocessing<5002,300ExpressedsecondrecARecAcoprotease,synaptase/SOSderepressor,recombinationalrepair1,000–10,000100,000recNRecN/recombinationalrepair??ruvBSubunitofRuvABhelicase/163ExpressedlastsfiASfiA(SulA)/celldivisioninhibitor??umuDSubunitofUmuD′C/translesionDNAsynthesis1802,400umuCSubunitofUmuD′C/translesionDNAsynthesis0200ExpressedlastsfiASfiA(SulA)/1645.SOS诱导突变
umuC和umuD(UV-inducedmutagenesis,umu),它们属于同一个操纵子,转录方向是DC。如上所述,与其他SOS基因一样,umuC和umuD基因在正常情况下被LexA阻遏。当DNA受损、复制受阻时,与单链DNA结合的RecA不但促进LexA自体切割,同样也能促进UmuD的自体切割,只是RecA促进UmuD切割的效率相当低,这就保证了UmuD在SOS反应的晚期才会发生自体切割,形成UmuD’。两分子UmuD’与一分子的UmuC组成的三聚体称为DNA聚合酶V。5.SOS诱导突变umuC和umuD(UV-indu165在损伤位点,DNA聚合酶V取代停顿下来的DNA聚合酶III复制DNA的损伤区。这种DNA聚合酶的一个重要性质是,虽然它们是模板依赖性的,但是它们向新生链的3’末端添加核苷酸时并不依赖碱基配对原则,因此DNA聚合酶V又称为差错倾向聚合酶(error-pronepolymerase)。在损伤位点的另一侧,DNA聚合酶III迅速取代DNA聚合酶V进行DNA合成。尽管这类DNA聚合酶在进行跨损伤DNA合成时不遵循碱基配对原则,但是插入的核苷酸仍不是随机的。在损伤位点,DNA聚合酶V取代停顿下来的DNA聚合酶III复166DNA生物合成课件167
第三章DNA的生物合成第三章168
中心法则(TheCentralDogma)
遗传信息从DNA到蛋白质的传递规律.DNA的遗传信息转录为RNA,RNA通过翻译指导合成蛋白质。DNA还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代代相传。1970年发现RNA能逆转录为DNA,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逆转录 逆转录169
复制 DNA的生物合成 逆转录
复制(replication):
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两个相同子代DNA的过程。DNA双螺旋结构碱基配对规律DNA双螺旋结构170
第一节复制的特征第一节复制的特征171ParentalDNAPossiblemechanismsforreplicationParentalDNAPossiblemechanism172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M.Meselson&F.W.Stahl,1958)N14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N14173DNA生物合成课件174
一.半保留复制 (semiconservativereplication)复制时,亲代的双链DNA解开成两条单链,分别作为模板,以dNTP(dATP、dGTP、dCTP、dTTP)为原料,
按照碱基配对(A-T、G-C)规律与模板上的碱基配对,经依赖DNA的DNA聚合酶(DNA-pol)催化,合成一条与模板互补的新链,新形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与亲代DNA碱基序列完全相同。每个子代DNA分子中一股单链是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是新合成的,故称为半保留复制。 一.半保留复制175
176DNA生物合成课件177
半保留复制的意义
按半保留复制方式,子代DNA与亲代DNA的碱基序列一致,即子代保留了亲代的全部遗传信息,体现了遗传的保守性。是物种稳定的分子基础,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半保留复制的意义 178
二.双向复制1.复制起始点(origin,ori):多数生物体内DNA分子两条链同时复制。复制是在DNA分子的特定位点开始,称为复制起始点,常用ori(origin)表示。原核生物的DNA只有一个Ori位点,复制从起点开始,到终点结束,完成整个DNA分子的复制,即原核生物的DNA只有一个复制单位,为单复制子,称为复制体。
复制子:能独立完成复制的功能单位。oriori179真核生物染色体DNA有多个复制起始点。同时形成多个复制单位,从一个DNA复制起始点起始的DNA复制区域称复制子(replicon),每个复制子在一个细胞分裂周期中必须起动而且只能起动一次,真核生物染色体为多复制子。真核生物染色体DNA有多个复制起始点。同时形成多个复制单位180
2.复制叉(replicationfork)
复制时,双链DNA由起始点处打开,沿两条张开的单链模板合成DNA新链,两侧形成的Y型结构称为复制叉(replicationfork)。
181
3.双向复制(bidirectionalreplication)复制是从一个起始点开始,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称为双向复制。
182三.半不连续复制DNA双螺旋结构的两条链走向相反,复制时两条链都能作为模板合成子代DNA。DNA的新链合成只能沿5’→3’方向进行。DNA解链并开始复制后,一条新链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同,即以3’→5’走向的亲代链为模板,因此该链可沿5’→3’方向连续合成,这条新链称为领头链。另一条链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反,新链不能连续合成称为随从链。随从链的复制必须待模板链解链至一定长度才能进行复制,随复制叉延伸过程,可合成许多DNA片段(冈崎片段),再经连接酶催化形成连续的新链。这种领头链连续复制,随从链不连续复制的方式称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三.半不连续复制DNA双螺旋结构的两条链走向相反,复制时两183
领头链(leadingstrand)
顺着解链方向生成的子链,其复制是连续进行的,得到一条连续的子链。
184
随从链(laggingstrand)
复制方向与解链方向相反,须等解开足够长度的模板链才能继续复制,得到的子链由不连续的片段所组成。冈崎片段(Okazakifragment)冈崎片段(Okazakifragment)185
冈崎片段: 1968年日本生化学者冈崎利用电镜及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到DNA复制中出现一些不连续的片段,因而将这些不连续的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原核生物的冈崎片段为一至二千个核苷酸,真核生物约为数百个核苷酸。
186DNA生物合成课件187
第二节DNA复制的酶学
188
DNA复制体系复制是在酶催化下的核苷酸聚合过程,需要多种物质的共同参与:
底物:dNTP(dATP、dGTP、dCTP、dTTP);
聚合酶(polymerase):依赖DNA的DNA聚合酶,简写为DNA-pol或DDDP;
模板(template):解开成单链的DNA母链;
引物(primer):提供3´-OH末端的寡核苷酸;
其他的酶和蛋白质因子
189
一、DNA聚合酶催化dNTP聚合到核酸链上的酶。是DNA复制的主要酶。全称叫依赖DNA的DNA聚合酶(DNAdependentDNApolymerase)或DNA指导的DNA聚合酶(DNA-directedDNApolymerase),均缩写为DDDP。一、DNA聚合酶190
(一)D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
1.5´至3´的聚合活性
催化四种dNTP一个一个地接到DNA链上去。 (dNMP)n+dNTP→(dNMP)n+1+PPi
191
聚合反应机理:依赖于引物和模板催化核苷酸聚合有方向性:5´3´依赖于引物和模板192
聚合反应的特点: (1)以单链DNA为模板 (2)以dNTP为原料 (3)引物提供3´-OH (4)聚合方向为5´→3´(5)形成3´-5´磷酸二酯键
193
2.核酸外切酶活性3´→5´外切酶活性:切除错配的核苷酸即时校读5´→3´外切酶活性:切除引物切除突变的片段?3´→5´外切酶活性:5´→3´外切酶活性:?194
(二)DNA聚合酶的种类
1.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pol-I(400:pol-II40:pol-III20)5´→3´聚合酶活性+++3´→5´外切酶活性+++5´→3´外切酶活性+–-功能切除引物填补空隙修复合成不清复制的主要酶活性最高pol-Ipol-IIpol-III5´→3´聚合酶活性+195
DNA-polI:单一肽链的大分子,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含A-R18个α-螺旋。曾被称为复制酶(replicase)含量最多功能:对复制中的错误进行校读,对复制和修复中出现的空隙进行填补。proteaseDNA-polI:protease196
N-terminalC-terminalProtease小片段(323A.A):具有5´→3´外切酶活性大片段(604A.A):具有5’→3’聚合活性和3´→5´外切酶活性(Klenow片段)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酶。可被水解成两个片段
N-terminalC-terminalProtease小197
DNA-polIII:是E.coli的复制酶,在复制延长中真正起聚合新链作用的DNA聚合酶。由10种亚基组成的不对称二聚体:♣核心酶(α,ε,θ):3’→5’外切酶活性和5’→3’聚合酶活性♣β亚基:slidingclampprotein♣γ-复合物:识别带引物的单链DNA,促进全酶组装至模板上,稳定酶结构,增强核心酶活性。催化效率最高DNA-polIII:198DNA生物合成课件199
2.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DNA-pol—引物酶活性,复制起始引发DNA-pol—没有其他DNA-pol时才起作用DNA-pol—催化线粒体DNA的复制DNA-pol—复制中延长子链的主要酶,有解螺旋酶活性DNA-pol—与原核生物的DNA-polI相似,在复制中起校读、修复和填补缺口作用。
200
(三)复制的保真性(fidelity)
至少依赖三种机制:
1.遵守严格的碱基配对规律; 2.聚合酶在复制延长中对碱基的选择功能; 3.复制中的即时校读功能。
201DNA生物合成课件202
二、解旋解链酶类 解开并理顺DNA双链,维持DNA处于单链状态。主要有解螺旋酶、
DNA拓扑异构酶和单链DNA结合蛋白。
203
(一)解螺旋酶(helicase)
:
模板对复制的指导作用在于碱基的准确配对,而碱基却埋在双螺旋的内部。只有把DNA解开成单链,它才能起模板作用。 解螺旋酶是最早发现的与复制有关的蛋白质,当时称为rep蛋白。作用是利用ATP供能,解开DNA双链。
204
复制相关蛋白的基因:dnaA、dnaB、dnaC……dnaX 相应的表达产物蛋白质:DnaA、DnaB、DnaC……DnaX DnaA:辨认复制起始位点
DnaB:解螺旋酶 DnaC:辅助解螺旋酶使其在起始点上 结合并打开双链。
205
(二)单链DNA结合蛋白(SSB)
:
大肠杆菌SSB是由17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同源四聚体,结合单链DNA的跨度约32个核苷酸单位。 SSB与解开的DNA单链紧密结合,防止重新形成双链,并免受核酸酶降解。在复制中维持模板处于单链状态并保护单链的完整。
206DNA生物合成课件207
(三)DNA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
拓扑:是指物体或图像作弹性移位而又保持物体原有的性质。
拓扑异构酶:是一类可改变DNA拓扑构象的酶。对DNA分子的作用是既能水解、又能连接磷酸二酯键
可松弛DNA超螺旋,有利于DNA解链。
208
209
拓扑异构酶I(topoI):
在原核生物曾被称为-蛋白。主要作用是切开DNA双链中的一股,使DNA解链旋转中不打结,DNA变为松弛状态再封闭切口。催化反应不需要ATP。
210DNA生物合成课件211
拓扑异构酶II(
topoII):
在原核生物又叫旋转酶(gyrase)。能切断DNA双链,使螺旋松弛。在ATP参与下,松弛的DNA进入负超螺旋,再连接断端。
212
213
三、引物酶和引发体引物酶(primase):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催化RNA引物的合成。
在大肠杆菌,引物酶是dnaG基因的产物。RNA引物:
在DNA模板的复制起始部位由引物酶催化NTP的聚合,形成短片段的RNA,为DNA聚合提供3´-OH末端。
214
引发体(primosome):
是由DnaB、DnaC等蛋白因子一起形成复合体,再结合引物酶(DnaG)形成较大的聚合体,结合到模板DNA上。
复制开始时,在引发体的下游解开双链,再由引物酶催化引物的合成。DNA生物合成课件215
四、DNA连接酶(DNAligase)连接DNA链3-OH末端和相邻DNA链5-P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把两段相邻的DNA链连接成完整的链。反应需要ATP/NAD+。只能连接碱基互补基础上双链中的单链缺口,不能连接单独存在的DNA或RNA单链。若D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修铺瓷砖合同协议
- 茶叶股东合作协议合同协议
- 装修无吊顶出租合同协议
- 装饰公司内部合同协议
- 融资材料服务合同协议
- 舞蹈学员合同协议书范本
- 苏州拆迁补偿合同协议
- 设计过程中的用户体验试题及答案
- 全国财务报表试题及答案
- 广告投放时机的选择与影响试题及答案
- 2020新译林版高一英语必修三unit4单词默写
- 紫藤萝瀑布的说课稿
- GB∕T 37665-2019 古陶瓷化学组成无损检测PIXE分析技术规范
- 毕业论文答辩课件
- 增材制造产业调研报告
- 多杆合一工程设计说明
- 曲阜师范大学毕业论文答辩通用ppt模板
- 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基坑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 刮板式花生脱壳机设计
- 部编版五下语文语文园地8
- 设备采购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