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成语“夙兴夜寐”出自()A.A.《陈情表》B.《短歌行》C.《关山月》D.《氓》

2.我国古代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诗人是()

A.陶渊明B.曹操C.李白D.屈原

3.《留侯论》的作者是()

A.苏轼B.李商隐C.杜牧D.韩愈

4.下列句中的“过”字不作“错误”解的有:()

A.无乃而是过与?B.且尔言过矣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矣D.臣闻吏议逐客,窃认为过矣

5.下列句子中,“而”字作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的是()A.A.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C.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D.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6.

3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7.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狂人日记》

B.《药》

C.《孔乙己》

D.《祝福》

8.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采用

的对仗形式是()A.A.鼎足对B.流水对C.扇面对D.隔句对

9.《论快乐》一文提出精神的炼金术能()

A.比一切宗教信仰更有效力B.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C.教人学会休息D.洗涤灵魂

1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散文见长,以歌颂母爱、大自然为主题,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A.朱自清B.茅盾C.巴金D.冰心

1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B.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有《雷雨》、《曰出》和《龙须沟》

C.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D.沈从文的《箱子岩》生动地展现了浙东水乡淳厚古朴的民风

12.《门槛》中“一座大楼”象征()。A.革命事业B.革命征途上的险阻C.参加革命的条件D.献身革命的精神13.“青海长云暗雪山”中的“暗”从语法角度看是()A.A.意动用法B.使动用法C.为动用法D.一般用法1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用的修辞方法是()A.A.比喻B.拟人C.夸张D.对偶15.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A.臣侍汤药,未尝废离。汤:菜汤

B.君臣相顾,不知所归。顾:照顾

C.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应当

D.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就:担任

二、填空题(10题)16.《马伶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_。

17.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

18.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_____?

19.老舍的《断魂枪》主要表现了老拳师__________在近代社会急剧变化中的复杂心态。

20.雪莱的《西风颂》:“冬天如果来了,__?”

21.八一嫂是小说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

22.一生创作三百多篇短篇小说的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2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不知乘月几人归,__。”

24.《红楼梦》前八十回由曹雪芹写定,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_________续成。

25.《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___。”

三、判断题(5题)26.《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27.《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28.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29.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30.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

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后十句,然后回答27~29小题:

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歹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2.(一)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21~23题: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来:

举:

治:

施:

33.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作者主要是以什么表现方法写香市的冷落景象的?

35.“但我不能放歌”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6.黄帝陵,不可言说

陈忠实

①正在澜沧江边走,层层叠叠郁郁葱葱的山峰。黏稠的灰云覆盖着尖锐的和平缓的群山。混浊的江水在峡谷里一路冲溅出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水花。缓坡上和河谷坝子里,散落着围墙涂成的四方形楼房,这是我见过的最为雄壮高大的藏族民居了。房屋周围的田野上,变成黑色的晾晒青稞的木架斜立在刚刚吐穗的青稞地里。耳边活跃着藏族男女无处不在的舞蹈的踢踏声,萦绕着交混着纳西族优雅悠扬的古乐。在这种陌生的大自然里的沉醉是极其自然的,也是无以名状的。沉醉里,突然接到诗人耿翔的电话,约我写一篇关于黄帝的短文。我不由得沉吟一声,那个青砖围垒黄土堆积的陵冢从青山、峡谷、青稞穗和舞蹈乐曲里浮现出来,哦!老祖宗。

②记不清多少回拜谒过黄帝陵了。头一次在我年轻时,默默地围着那个枯草和积雪覆盖着的黄土冢走了一圈,竟然获得了一种绝少能有的宁静沉稳的心境。那个时候在我生存的全部空间里,喧嚣着“文革”势力到末途的挣扎却也更显疯狂的声音。连厕所和炕头都刷着虚妄标语的生存空间里,只有在整个民族的老祖宗的土冢前,我获得了作为一个活人的正常的心境。

③我和家A亲戚拜谒过黄帝陵,烧一炷香,再围着那个已经修缮完整的土冢走一圈,依然获得的是宁静和沉稳的心境。我陪着外省和海外华裔作家朋友每一次拜谒黄帝陵的时候,都要围着那个已不陌生的黄土冢走过一圈,获得宁静和沉稳。几十年过去,我对老祖宗的拜谒就固定为围绕土冢走过一圈这种形式,至今也没有写过一篇关于黄帝的丈字。

④在我的全部感觉里,几十年来多次拜谒的过程和拜谒之后,都没有产生企图表述的欲望。我现在才弄明白自己何以会如此,在于这老祖宗是无法言说的,或者说在我是难以找到表述的语言的。我观瞻过秦、汉、唐、明、清五大王朝几十位皇帝的陵墓,也是至今没有写过一篇短文。然而,没有写仅仅是我不想再说那些陈年旧事。尽管我确凿在他们或倚山或掘地或打开或依旧死封的巨大建筑面前,想到他们堪称不朽的功业和不可抹去的巨大罪孽时,感慨多多。然而,无论千古第一帝,无论汉皇唐王明陵清陵里的帝王,都是可以言说的。没有一个使我产生如在黄帝陵前那种不可言说的感觉,自然也没有任何一个帝王能使我产生那种沉稳和宁静的心境。

⑤我还是想脱开史家的评断而以自家的感受说这种纯粹属于个人的感觉上的差异,大约就出在同一个读者的皇与黄的本质性的属性上,皇是一种象征,黄却是另一种象征;皇在我的头顶须仰视,须顺从,须接受“皇叫你死你不得不死”的律令;黄则与我同在黄土地上可以平视,可以和他比一比谁的皮肤更接近黄土的色泽……

⑥于是,许多千年之后的我,在围着它的小小的黄土冢转过一圈又一圈的时候,获得的是宁静和沉稳。

⑦于是,我在一次一次拜谒这位可以称为老祖宗的陵墓时,总是感到不可言说。

⑧于是,我在注目那个翠柏重荫下的黄土冢时,似乎感知到每一片草叶浸洇到胸膛里的神圣的灵光,同时也自觉地接受先祖灵光的洗礼,更有透见灵魂的审视和拷问……不肖也否?

第一段所写的“澜沧江边之景”具有______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些景物的目的是______。

六、作文(1题)37.清代大文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种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后,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2.D

3.A

4.A

5.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出自《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而”是转折连词,可是,但是。

[错误防范]2008年就考过这句话的下半句“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中“而”的意思,二句中的“而”用法相同,都是表示转折。

6.C

7.A

8.A《天净沙·秋思》前三句采用景物并置的手法,每句都由表现景物的三个名词并列,无动词或关联词连接,构成鼎足对。

9.B

10.D

11.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现代文学常识。【应试指导】A项中,《呐喊》为鲁迅的小说集,并不是一篇长篇小说;B项中,《龙须沟》是老舍的代表作;D项中,《箱子岩》的故事背景是湘西水乡。

12.A

13.B

14.A《无题》这首诗的末尾两句,成功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是比喻忧愁的千古名句。忧愁本来是一种情绪,但作者将之比作一江东去的春水,连绵不绝,使这种抽象的东西有了可感知的形象,使读者受到直接的感染。因此A项正确。

15.D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大纲第一项“汉语基本知识”中“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的掌握情况。

其余三项错误如下:A项“臣侍汤药,未尝废离”之“汤”应为“药汤”B项“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之“顾”应为“看”,“视”。C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之“当”应为“对着”。

16.侯方域

17.孔子孔子

18.往事知多少往事知多少

19.沙子龙

20.春天还会远吗春天还会远吗

21.《风波》

22.短篇小说之王

23.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摇情满江树

24.高鹗

25.雄飞雌从绕林间雄飞雌从绕林间

26.N

27.Y

28.N

29.Y

30.Y

31.这一句在情感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32.来:使动用法:使……来。

举:攻取。

治:治理。

施:延续。

33.排比、对偶。

34.对比反衬。以“南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