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1等腰三角形(第3课时)第一章1等腰三角形学习目标1.
学会证明等角对等边,并进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2.体会反证法,并会用反证法进行证明.3.规范证明的书写过程.学习目标1.学会证明等角对等边,并进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请同学们回答下面的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①有两个相等的角.②有两条相等的边.③底边上的中线、高和顶角的平分线重合.复习旧知请同学们回答下面的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①有两个相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请一位同学说出已知、求证.已知:在△ABC中,∠B=∠C.求证:AB=AC.ABC讲授新课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ABCD证法一:作∠BAC的平分线AD.在△BAD和△CAD中,∠BAD=∠CAD,∠B=∠C,AD=AD(公共边),∵△BAD≌△CAD(AAS),∴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BCD证法一:作∠BAC的平分线AD.ABCD证法二:作AD⊥BC,垂足为D.在△BAD和△CAD中,∠ADB=∠ADC,∠B=∠C,AD=AD(公共边),∵△BAD≌△CAD(AAS),∴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请同学们想一想: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可以证明吗?为什么?ABCD证法二:作AD⊥BC,垂足为D.请同学们想一想:作等ABCD从以上讲解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已知:在△ABC中,∠A=∠B=∠C.求证:AB=AC=BC.ABCD从以上讲解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已知:在△ABC中,这是由判定定理推导出的一个定理,即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一种方法.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是由判定定理推导出的一个定理,即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ABC60°60°你又可以得到什么?已知:在等腰△ABC中,AB=AC,∠A=60°(或者∠B=60°).求证:AB=AC=BC.ABC60°60°你又可以得到什么?已知:在等腰△ABC中,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是由判定定理推导出的又一个定理,即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另外一种方法.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是由判小明说,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即CAB在△ABC中,如果∠B≠∠C,那么AB≠AC.
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
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它吗?小明是这样想的:
如图,在△ABC中,已知∠B≠∠C,此时,AB与AC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
假设AB=AC,那么根据“等边对等角”定理可得∠B=∠C,但已知条件是∠B≠∠C.“∠B=∠C”与“∠B≠∠C”相矛盾,因此,AB≠AC.小明说,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即CAB在△ABC论证的新方法----反证法
小明在证明时,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公理、已证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reductiontoabsurdity).
假设AB=AC,那么根据“等边对等角”定理可得∠B=∠C.但已知条件是∠B≠∠C.“∠B=∠C”与“∠B≠∠C”相矛盾,因此,AB≠AC.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证明方法.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常常会有出人意料的作用.CAB论证的新方法----反证法小明在证明时,先假设命题的求证: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用反证法来证)证明:假设△ABC中有两个直角,不妨设∠A=∠B=90°,那么∠A+∠B+∠C=180°+∠C>180°,
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相矛盾.∴假设不成立.
∴△ABC中不能有两个直角.已知:△ABC.求证:∠A,
∠B,∠C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求证: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用反证法来证)证明求证:如果a1,a2,a3,a4,a5都是正数,且a1+a2+a3+a4+a5=1,
那么,这五个数中至少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5.假设这五个数中没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5,即都得小于1/5,那么这五个数的和a1+a2+a3+a4+a5就小于1.这与已知这五个数的和a1+a2+a3+a4+a5=1相矛盾.因此,这五个数中至少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5.(用反证法来证)证明:求证:如果a1,a2,a3,a4,a5都是正数,且a1+a例1如图,已知∠A=36°,∠DBC=36°,∠C=72°,计算∠1和∠2的度数,并说明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ABCD36°36°2172°例1如图,已知∠A=36°,∠DBC=36°,∠C=72°解:∵∠A=36°,∠DBC=36°,
∠C=72°,∴∠2=180°-∠A-∠DBC
-∠C
=3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2.∴AD=BD(等角对等边).∵∠1=∠A+∠2=72°=∠C,∴BD=BC(等角对等边).∴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ADB,△ABC,△BDC三个.解:∵∠A=36°,∠DBC=36°,∠C=72°,例2
如图,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斜边上的高,找出图中有哪些等腰直角三角形.CADB例2如图,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斜边上的高,找出图中答:图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等腰Rt△ABC、等腰Rt△ADC和等腰Rt△CDB.答:图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有:ABC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顶角ABC底边腰腰底角底角【定义】【性质定理】【性质定理的推论】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D高(简称:“三线合一”)【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ABC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
等腰三角形:底角的两条平分线相等;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两条腰上的高线相等.ACBD●●E●●●●ACBMNACBPQ等边三角形(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定义】【性质定理】有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ACBD●●E●●●●ACBMNAC用反证法证题的一般步骤(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2)从这个假设出发,应用正确的推理方法,得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3)由矛盾的结果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用反证法证题的一般步骤(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1等腰三角形(第3课时)第一章1等腰三角形学习目标1.
学会证明等角对等边,并进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2.体会反证法,并会用反证法进行证明.3.规范证明的书写过程.学习目标1.学会证明等角对等边,并进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请同学们回答下面的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①有两个相等的角.②有两条相等的边.③底边上的中线、高和顶角的平分线重合.复习旧知请同学们回答下面的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①有两个相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请一位同学说出已知、求证.已知:在△ABC中,∠B=∠C.求证:AB=AC.ABC讲授新课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ABCD证法一:作∠BAC的平分线AD.在△BAD和△CAD中,∠BAD=∠CAD,∠B=∠C,AD=AD(公共边),∵△BAD≌△CAD(AAS),∴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BCD证法一:作∠BAC的平分线AD.ABCD证法二:作AD⊥BC,垂足为D.在△BAD和△CAD中,∠ADB=∠ADC,∠B=∠C,AD=AD(公共边),∵△BAD≌△CAD(AAS),∴AB=A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请同学们想一想: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可以证明吗?为什么?ABCD证法二:作AD⊥BC,垂足为D.请同学们想一想:作等ABCD从以上讲解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已知:在△ABC中,∠A=∠B=∠C.求证:AB=AC=BC.ABCD从以上讲解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已知:在△ABC中,这是由判定定理推导出的一个定理,即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一种方法.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是由判定定理推导出的一个定理,即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ABC60°60°你又可以得到什么?已知:在等腰△ABC中,AB=AC,∠A=60°(或者∠B=60°).求证:AB=AC=BC.ABC60°60°你又可以得到什么?已知:在等腰△ABC中,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是由判定定理推导出的又一个定理,即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另外一种方法.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这是由判小明说,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即CAB在△ABC中,如果∠B≠∠C,那么AB≠AC.
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
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它吗?小明是这样想的:
如图,在△ABC中,已知∠B≠∠C,此时,AB与AC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
假设AB=AC,那么根据“等边对等角”定理可得∠B=∠C,但已知条件是∠B≠∠C.“∠B=∠C”与“∠B≠∠C”相矛盾,因此,AB≠AC.小明说,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即CAB在△ABC论证的新方法----反证法
小明在证明时,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公理、已证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reductiontoabsurdity).
假设AB=AC,那么根据“等边对等角”定理可得∠B=∠C.但已知条件是∠B≠∠C.“∠B=∠C”与“∠B≠∠C”相矛盾,因此,AB≠AC.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证明方法.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常常会有出人意料的作用.CAB论证的新方法----反证法小明在证明时,先假设命题的求证: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用反证法来证)证明:假设△ABC中有两个直角,不妨设∠A=∠B=90°,那么∠A+∠B+∠C=180°+∠C>180°,
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相矛盾.∴假设不成立.
∴△ABC中不能有两个直角.已知:△ABC.求证:∠A,
∠B,∠C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求证: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用反证法来证)证明求证:如果a1,a2,a3,a4,a5都是正数,且a1+a2+a3+a4+a5=1,
那么,这五个数中至少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5.假设这五个数中没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5,即都得小于1/5,那么这五个数的和a1+a2+a3+a4+a5就小于1.这与已知这五个数的和a1+a2+a3+a4+a5=1相矛盾.因此,这五个数中至少有一个大于或等于1/5.(用反证法来证)证明:求证:如果a1,a2,a3,a4,a5都是正数,且a1+a例1如图,已知∠A=36°,∠DBC=36°,∠C=72°,计算∠1和∠2的度数,并说明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ABCD36°36°2172°例1如图,已知∠A=36°,∠DBC=36°,∠C=72°解:∵∠A=36°,∠DBC=36°,
∠C=72°,∴∠2=180°-∠A-∠DBC
-∠C
=36°(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2.∴AD=BD(等角对等边).∵∠1=∠A+∠2=72°=∠C,∴BD=BC(等角对等边).∴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ADB,△ABC,△BDC三个.解:∵∠A=36°,∠DBC=36°,∠C=72°,例2
如图,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斜边上的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川二中初二数学试卷
- 建筑结构拆除与重建方案
- 辽宁营口初三数学试卷
- 钱学森班数学试卷
- 青海省联考数学试卷
- 泌阳县中招考试数学试卷
- 化妆品危害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小学统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科目二答案及试题
- 养鸭场冷链物流与鸭肉储运方案
- 脚手架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房地产大宗购买合作合同书
- 管道清淤施工方案
- 车衣改色培训
- (高清版)DB37∕T 3535-2019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
- DB36-T 954-2024 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期中试题卷及答案
- 二零二五版地质灾害监测与测量合同范本3篇
- 医院防汛应急演练方案及流程安排
- 2025版质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解读质量管理标准
- 食品微生物学绪论(精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