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第二单元晨背关键语句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第一课时应用创新演练知识点一知识点三知识点二考向一考向二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知识点四专题1第二单元晨背关键语句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第一课时应1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2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3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4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51.常用的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萃取、分液、蒸馏、层析等。2.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进行分离的方法,萃取和分液通常在分液漏斗中进行。3.运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也可以除去液体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1.常用的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过滤、蒸6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7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8[自学教材·填要点]1.过滤、蒸发(1)依据:物质
的差异。(2)范围:分离
的混合物。(3)仪器装置:溶解性难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自学教材·填要点]1.过滤、蒸发溶解性难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9(4)实例:粗盐提纯。2.结晶(1)依据:利用物质的溶解度受
影响程度不同的差异进行分离。(2)范围:分离一种或几种
的混合物。温度可溶性固体和液体(4)实例:粗盐提纯。温度可溶性固体和液体10[师生互动·解疑难]1.过滤(1)适用范围:若是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可用过滤的方法将两者分离开来。如分离水溶液中的碳酸钙固体、水溶液中的硫酸钡固体。(2)操作要点:过滤必须做到“一贴、二低、三靠”:①“一贴”:滤纸的折叠角度必须符合漏斗的角度,并用水润湿,使它紧贴在漏斗的内壁上。用水润湿时,滤纸与漏斗壁之间不要留有气泡。[师生互动·解疑难]1.过滤11②“二低”:滤纸的高度略低于漏斗边缘,倾注液体的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边缘3~5mm,防止滤液从滤纸与器壁间渗出。③“三靠”:漏斗下端管口要和盛滤液的烧杯内壁相靠,使滤液能沿烧杯内壁流下;倾注液体时,要使玻璃棒的一端和滤纸的三层部分相靠;盛液体的烧杯嘴要和玻璃棒相靠。这三靠的操作目的都是防止液体飞溅。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②“二低”:滤纸的高度略低于漏斗边缘,倾注液122.结晶(1)适用范围:两种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明显差异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中组成的混合溶液,可以采用结晶的方法来分离。为了提高分离的效果,还可以进行重结晶。(2)结晶的方法:2.结晶13①蒸发结晶:蒸发溶剂,如海水“晒盐”。蒸发时要注意:蒸发皿可直接受热;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动(防止热液溅出),发现溶液出现较多固体时撤火,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②降温结晶:降低饱和溶液温度,如硝酸钾的结晶提纯法。先蒸发浓缩,形成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即有晶体析出,最后过滤得硝酸钾晶体。①蒸发结晶:蒸发溶剂,如海水“晒盐”。蒸发时141.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少量氯化
钾和硫酸钾。现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1)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冷却结晶。(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
则表示________(填选项的标号)。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1.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少量氯化15(3)在进行②③④操作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进行第③步操作时,有时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进行②③④操作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16解析:实验过程:由于钾盐均溶于水,且草木灰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杂质,因此要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然后利用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解题。天平使用时方法是左物右码。答案:(1)过滤蒸发(2)B(3)搅拌,加速样品溶解引流,防止液体流到漏斗外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4)滤液浑浊解析:实验过程:由于钾盐均溶于水,且草木灰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杂17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18[自学教材·填要点]1.萃取(1)原理:利用物质在
的溶剂中
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2)仪器:互不相溶溶解度[自学教材·填要点]1.萃取互不相溶溶解度192.分液(1)依据:两种
的液体混合物,静置时会分层。(2)操作:下层液体从
放出,上层液体从
倒出。互不相溶下口上口2.分液互不相溶下口上口20[师生互动·解疑难]1.萃取剂的选择(1)与另一种溶剂互不相溶;(2)与溶剂和被萃取的物质不发生反应;(3)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它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师生互动·解疑难]1.萃取剂的选择212.萃取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1)检查是否漏液: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如果漏液可在活塞上涂少量凡士林。查漏时,在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的水,塞上瓶塞,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后把瓶塞旋转180°,再倒立看是否漏水。(2)混合振荡:用左手握住分液漏斗活塞,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振荡过程中要不时旋开上口玻璃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内部压强过大引起危险。(3)静置:静置使液体分层,以便分液。2.萃取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22(4)分液:①分液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有利于液体流下,同时防止液体飞溅。②分液时要打开玻璃塞(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保证内外大气压强相等,有利于液体流出。③旋开下端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液体时,要注意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出时及时关闭活塞,不能让上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4)分液:232.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上层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
液从漏斗上口倒出2.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24解析:水的密度比CCl4小,水在上层,应从漏斗上口倒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下层,应从下口流出。答案:D解析:水的密度比CCl4小,水在上层,应从漏斗上口倒出,碘的25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26[自学教材·填要点]1.概念将液态物质加热至
,使之汽化,然后将蒸气重新
为液态的操作过程。2.原理利用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不同对物质进行分离。3.仪器
、
、
、锥形瓶(接受器)、牛角管、
、铁架台(铁圈、铁夹)等。沸点冷凝沸点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自学教材·填要点]1.概念沸点冷凝沸点蒸馏274.应用(1)分离
的液体混合物。(2)除去液体中
物质。沸点相差较大难挥发或不挥发4.应用沸点相差较大难挥发或不挥发28[师生互动·解疑难]1.实验步骤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蒸馏烧瓶中加入所要分离的液体和碎瓷片→接通冷却水→加热→收集馏分→停止对蒸馏烧瓶加热并整理仪器。
2.装置的安装由下到上,由左到右。[师生互动·解疑难]1.实验步骤293.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1)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2)冷却水的流向:由下往上(与内管的冷凝液形成逆流)。(3)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4)为防止暴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3.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303.将下图所示中所列仪器组装为一套实验室蒸馏工业酒
精的装置,并进行蒸馏。3.将下图所示中所列仪器组装为一套实验室蒸馏工业酒31(1)图中A、B、C三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将以上仪器按(一)→(六)顺序,用字母a,b,c…表示连接顺序。e接(
)(
)接(
)(
)接(
)(
)接(
)。(3)A仪器中c口是________,d口是________(填“进水口”或“出水口”)。(4)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5)在B中注入工业酒精后,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图中A、B、C三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32解析:蒸馏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冷凝装置和收集装置三部分。组装时,应遵循先加热后冷凝再收集的顺序;实验时冷凝水的流向与蒸汽的流向相反;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为防止液体暴沸,需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少许碎瓷片。答案:(1)A是冷凝管,B是蒸馏烧瓶,C是锥形瓶(2)i
h
a
b
f
g
w
(3)进水口出水口(4)蒸馏烧瓶支管口处(5)防止液体暴沸解析:蒸馏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冷凝装置和收集装置三部分。组装时33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341.分离方法综合运用实例除去粗盐中的杂质MgCl2及泥沙,先将粗盐溶于适量水中,再加入稍过量的
,使MgCl2完全转化为
,化学方程式为
,过滤,除去
,向滤液中加入
中和过量的NaOH,最后
溶液,获得NaCl晶体。NaOH溶液Mg(OH)2沉淀MgCl2+2NaOH===Mg(OH)2↓+2NaCl泥沙和Mg(OH)2沉淀盐酸加热蒸发2.层析法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被吸附性能的不同,将溶解在某溶剂中的混合物分离出来。1.分离方法综合运用实例NaOH溶液Mg(O35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36解析: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沸点的差异,通过加热和冷凝的方法,将互溶性的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一种实验方法,A项正确;分液是利用物质溶解性差异,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而酒精和水互溶,B项错误;结晶(重结晶)是利用混合物中物质溶解性受温度影响的差异,将两种易溶性物质进行分离的一种实验方法,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适合用结晶的方法分离或提纯硝酸钾,C项正确;D项显然正确。答案:B解析: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沸点的差异,通过加热和冷凝的方37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38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39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40(1)②③④步操作中所加入的试剂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②③④步操作中所加入的试剂顺序为:41[解析]根据提纯物质的原则:不增(不引入新杂质)、不减(提纯物质不能减少)、干净(杂质要除净)、易分离,加入试剂需过量,前操作引入的杂质要在后续操作中除去。故Na2CO3应在BaCl2之后加入,以除去过量的Ba2+。[答案]
(1)BaCl2、NaOH、Na2CO3或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2CO3、NaOH(2)取加入BaCl2后的上层清液1~2滴于点滴板上,再滴入1~2滴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解析]根据提纯物质的原则:不增(不引入新42物质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变、易分。所谓不增,是指在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杂质;不变指被提纯的物质性质不能改变;易分是指使杂质与被提纯物质容易分开。物质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变、易分。431.提纯含有少量Mg(NO3)2杂质的KNO3溶液,可使用的方
法为 (
)A.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
加适量的硝酸B.加入过量KOH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
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Na2SO4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
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K2SO4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
加适量硝酸1.提纯含有少量Mg(NO3)2杂质的KNO3溶液,可使用的44答案:B答案:B45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46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用过滤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B.用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混合物中的KNO3C.用蒸馏法分离乙醇和甲醇两种沸点不同、互溶的液态混合物D.用过滤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E.用加适量盐酸的方法除去KCl中的K2CO3F.用加热升华法除去碘水中的水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47[解析]
A选项中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均能通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B选项中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KNO3;C选项中乙醇和甲醇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分离提纯;D选项中泥沙呈悬浊液状态,可用过滤法分离;E选项中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可达到目的;F选项中加热时碘会升华,不能用此法提纯碘,可用萃取法来提纯。[答案]
BCDE[解析]A选项中Fe(OH)3胶体和FeC48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49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502.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选用哪一种方法最合适?(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颗粒,用_________;(2)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用____________;(3)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NaI,用______________;(4)除去氧化钙中的CaCO3,用____________。2.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选用哪一种方法最合适?51解析:(1)除去溶液中的固体颗粒,一般用过滤的方法;(2)除去溶解在液态物质中的固体杂质,一般用蒸馏的方法把液态物质分离出来;(3)单质碘易升华,可用加热升华法把I2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4)CaCO3高温易分解,生成CaO,故可用加热分解的方法。答案:(1)过滤(2)蒸馏(3)加热升华(4)加热分解解析:(1)除去溶液中的固体颗粒,一般用过滤的方法;52专题1第二单元晨背关键语句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第一课时应用创新演练知识点一知识点三知识点二考向一考向二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知识点四专题1第二单元晨背关键语句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第一课时应53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54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55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56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571.常用的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过滤、蒸发、结晶、萃取、分液、蒸馏、层析等。2.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进行分离的方法,萃取和分液通常在分液漏斗中进行。3.运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也可以除去液体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1.常用的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过滤、蒸58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59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60[自学教材·填要点]1.过滤、蒸发(1)依据:物质
的差异。(2)范围:分离
的混合物。(3)仪器装置:溶解性难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自学教材·填要点]1.过滤、蒸发溶解性难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61(4)实例:粗盐提纯。2.结晶(1)依据:利用物质的溶解度受
影响程度不同的差异进行分离。(2)范围:分离一种或几种
的混合物。温度可溶性固体和液体(4)实例:粗盐提纯。温度可溶性固体和液体62[师生互动·解疑难]1.过滤(1)适用范围:若是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组成的混合物,可用过滤的方法将两者分离开来。如分离水溶液中的碳酸钙固体、水溶液中的硫酸钡固体。(2)操作要点:过滤必须做到“一贴、二低、三靠”:①“一贴”:滤纸的折叠角度必须符合漏斗的角度,并用水润湿,使它紧贴在漏斗的内壁上。用水润湿时,滤纸与漏斗壁之间不要留有气泡。[师生互动·解疑难]1.过滤63②“二低”:滤纸的高度略低于漏斗边缘,倾注液体的液面要略低于滤纸的边缘3~5mm,防止滤液从滤纸与器壁间渗出。③“三靠”:漏斗下端管口要和盛滤液的烧杯内壁相靠,使滤液能沿烧杯内壁流下;倾注液体时,要使玻璃棒的一端和滤纸的三层部分相靠;盛液体的烧杯嘴要和玻璃棒相靠。这三靠的操作目的都是防止液体飞溅。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②“二低”:滤纸的高度略低于漏斗边缘,倾注液642.结晶(1)适用范围:两种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明显差异的固体物质溶于水中组成的混合溶液,可以采用结晶的方法来分离。为了提高分离的效果,还可以进行重结晶。(2)结晶的方法:2.结晶65①蒸发结晶:蒸发溶剂,如海水“晒盐”。蒸发时要注意:蒸发皿可直接受热;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动(防止热液溅出),发现溶液出现较多固体时撤火,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②降温结晶:降低饱和溶液温度,如硝酸钾的结晶提纯法。先蒸发浓缩,形成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即有晶体析出,最后过滤得硝酸钾晶体。①蒸发结晶:蒸发溶剂,如海水“晒盐”。蒸发时661.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少量氯化
钾和硫酸钾。现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1)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冷却结晶。(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
则表示________(填选项的标号)。A.左盘重,样品轻 B.左盘轻,砝码重C.右盘重,砝码轻 D.右盘轻,样品重1.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少量氯化67(3)在进行②③④操作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进行第③步操作时,有时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进行②③④操作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68解析:实验过程:由于钾盐均溶于水,且草木灰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杂质,因此要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然后利用实验操作的基本知识解题。天平使用时方法是左物右码。答案:(1)过滤蒸发(2)B(3)搅拌,加速样品溶解引流,防止液体流到漏斗外搅拌,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4)滤液浑浊解析:实验过程:由于钾盐均溶于水,且草木灰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杂69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70[自学教材·填要点]1.萃取(1)原理:利用物质在
的溶剂中
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2)仪器:互不相溶溶解度[自学教材·填要点]1.萃取互不相溶溶解度712.分液(1)依据:两种
的液体混合物,静置时会分层。(2)操作:下层液体从
放出,上层液体从
倒出。互不相溶下口上口2.分液互不相溶下口上口72[师生互动·解疑难]1.萃取剂的选择(1)与另一种溶剂互不相溶;(2)与溶剂和被萃取的物质不发生反应;(3)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它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师生互动·解疑难]1.萃取剂的选择732.萃取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1)检查是否漏液: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如果漏液可在活塞上涂少量凡士林。查漏时,在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的水,塞上瓶塞,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后把瓶塞旋转180°,再倒立看是否漏水。(2)混合振荡:用左手握住分液漏斗活塞,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振荡过程中要不时旋开上口玻璃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内部压强过大引起危险。(3)静置:静置使液体分层,以便分液。2.萃取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74(4)分液:①分液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有利于液体流下,同时防止液体飞溅。②分液时要打开玻璃塞(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保证内外大气压强相等,有利于液体流出。③旋开下端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液体时,要注意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出时及时关闭活塞,不能让上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4)分液:752.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上层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
液从漏斗上口倒出2.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中不76解析:水的密度比CCl4小,水在上层,应从漏斗上口倒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下层,应从下口流出。答案:D解析:水的密度比CCl4小,水在上层,应从漏斗上口倒出,碘的77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78[自学教材·填要点]1.概念将液态物质加热至
,使之汽化,然后将蒸气重新
为液态的操作过程。2.原理利用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不同对物质进行分离。3.仪器
、
、
、锥形瓶(接受器)、牛角管、
、铁架台(铁圈、铁夹)等。沸点冷凝沸点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自学教材·填要点]1.概念沸点冷凝沸点蒸馏794.应用(1)分离
的液体混合物。(2)除去液体中
物质。沸点相差较大难挥发或不挥发4.应用沸点相差较大难挥发或不挥发80[师生互动·解疑难]1.实验步骤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蒸馏烧瓶中加入所要分离的液体和碎瓷片→接通冷却水→加热→收集馏分→停止对蒸馏烧瓶加热并整理仪器。
2.装置的安装由下到上,由左到右。[师生互动·解疑难]1.实验步骤813.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1)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2)冷却水的流向:由下往上(与内管的冷凝液形成逆流)。(3)蒸馏烧瓶中所盛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1/3。(4)为防止暴沸可在蒸馏烧瓶中加入适量碎瓷片。3.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823.将下图所示中所列仪器组装为一套实验室蒸馏工业酒
精的装置,并进行蒸馏。3.将下图所示中所列仪器组装为一套实验室蒸馏工业酒83(1)图中A、B、C三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将以上仪器按(一)→(六)顺序,用字母a,b,c…表示连接顺序。e接(
)(
)接(
)(
)接(
)(
)接(
)。(3)A仪器中c口是________,d口是________(填“进水口”或“出水口”)。(4)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5)在B中注入工业酒精后,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图中A、B、C三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84解析:蒸馏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冷凝装置和收集装置三部分。组装时,应遵循先加热后冷凝再收集的顺序;实验时冷凝水的流向与蒸汽的流向相反;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为防止液体暴沸,需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少许碎瓷片。答案:(1)A是冷凝管,B是蒸馏烧瓶,C是锥形瓶(2)i
h
a
b
f
g
w
(3)进水口出水口(4)蒸馏烧瓶支管口处(5)防止液体暴沸解析:蒸馏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冷凝装置和收集装置三部分。组装时85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861.分离方法综合运用实例除去粗盐中的杂质MgCl2及泥沙,先将粗盐溶于适量水中,再加入稍过量的
,使MgCl2完全转化为
,化学方程式为
,过滤,除去
,向滤液中加入
中和过量的NaOH,最后
溶液,获得NaCl晶体。NaOH溶液Mg(OH)2沉淀MgCl2+2NaOH===Mg(OH)2↓+2NaCl泥沙和Mg(OH)2沉淀盐酸加热蒸发2.层析法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被吸附性能的不同,将溶解在某溶剂中的混合物分离出来。1.分离方法综合运用实例NaOH溶液Mg(O87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88解析: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沸点的差异,通过加热和冷凝的方法,将互溶性的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一种实验方法,A项正确;分液是利用物质溶解性差异,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而酒精和水互溶,B项错误;结晶(重结晶)是利用混合物中物质溶解性受温度影响的差异,将两种易溶性物质进行分离的一种实验方法,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适合用结晶的方法分离或提纯硝酸钾,C项正确;D项显然正确。答案:B解析: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沸点的差异,通过加热和冷凝的方89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90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91专题1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件苏教版必修一92(1)②③④步操作中所加入的试剂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②③④步操作中所加入的试剂顺序为:93[解析]根据提纯物质的原则:不增(不引入新杂质)、不减(提纯物质不能减少)、干净(杂质要除净)、易分离,加入试剂需过量,前操作引入的杂质要在后续操作中除去。故Na2CO3应在BaCl2之后加入,以除去过量的Ba2+。[答案]
(1)BaCl2、NaOH、Na2CO3或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2CO3、NaOH(2)取加入BaCl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顺产护理查房课件
- 大班消防安全教育
- 小学情境作文课件
- 截瘫患者尿潴留的护理
- 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课件
- 2025年中国浸塑彩色哑铃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汽车橡胶金属缓冲块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比萨饼保温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柜体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强酸性化工胶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青铜器科普宣传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第六章创业资源与融资
-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调查技术规范DB41-T 1992-2020
- 大众旅游服务质量控制手册
- GB/T 44421-2024矫形器配置服务规范
- 大型活动策划与管理第八章 大型活动风险管理
- Q∕GDW 12165-2021 高海拔地区运维检修装备配置规范
- 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 妇科医生进修汇报课件
- 动态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总结
-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