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讲和谐主义生态伦理观——生态伦理学新发展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问题生态伦理要弘扬一种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这种价值观和道德观到底新在何处?在生态伦理的视域下,还能道德地吃肉吗?还能道德地开小汽车吗?还能道德地对活熊取胆吗?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价值观和道德观到底新在何处?道德关怀的对象新:人——自然or人与自然构成的整体?价值标准新:人唯一具有内在价值,自然只具有工具价值——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or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最大的价值道德义务新:对人有直接义务,对自然物只有间接义务——对自然物有直接义务or对人与自然构成的整体有直接义务?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评论人类中心主义完全忽视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性,是错误的。人类中心主义因此不承认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或者将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还原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是混淆人际伦理与生态伦理的一种表现。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评论当道德关怀对象扩大到人类共同体之外后,通过确定他者与人一样是一个生命主体来确证人对他者的义务,也行不通,因为一般的生命主体毕竟不同于道德主体。,不具有人那么高理性能力和的意志自由程度,无法承担一定的道德义务。尊重自然论等生命中心主义试图降低道德共同体的门槛(生命目的中心)来赋予所有生命以道德主体地位,从而论证人对其具有道德义务,就是混淆了一般的生命主体与道德主体。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思路改变哲学观:实体实在——关系实在、过程实在建立整体世界观:人与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一个最大的共同体,人不在自然之外,也不在自然之上,就在自然之中(生物圈文明的误导)调适伦理目的:基于自然规律,约束不能普遍化的私利行为,保障共同体的和谐共生规范道德主体:人承担一种新的义务:生态义务(ecologicalobligationorduty)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整体世界观近代的哲学,只重视实体实在,而且往往是作为个体的实体,比如,动物,植物,人近代的哲学,在个体实体观念的支配下,往往将自我与他者对立起来。思路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核心概念是“人的生态义务”只有人才能成为真正的道德主体,因此,生态伦理的核心概念,只能是“人的生态义务”。强调“人的生态义务”,并没有抹杀道德主体的伟大之处,而恰好体现了其伟大的道义担当。因为道德上的伟大,并不在于获得了多少权利和利益,而是在于担当履行了多少义务。思路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生态伦理与社会伦理生态伦理是规范人对生态共同体的义务的原则,社会伦理是规范人对社会共同体的义务的原则。生态伦理与社会伦理是不同层次的伦理,二者不可混淆。环境法西斯主义?生态伦理与社会伦理不是相互抵触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知天畏命”的道德态度“仁爱万物”的道德情怀“爱有差等”的道德选择“与天地参”的道德理想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一、“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奈斯:“个体生物由它们与其他群体的联系构成”,“生态自我”是个“大我”,就是包含了“自我与自然”关系在内的关系实在。比尔·德维和乔治·塞欣斯:“只有当我们不再将自己理解为孤立的和狭义的相互竞争的个体自我,并开始把自己融入家人、朋友、其他人最终到我们这个物种时,精神上的升华或展现才会开始”。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二、“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整体主义的世界观,看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在,确立了人维护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道德义务,奠定了和谐主义生态伦理的基础,要求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生态伦理原则。和谐主义生态伦理的最高价值原则:凡是有利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的,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三、“知天畏命”的道德态度重新认识自然的本性、人的本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知天畏命”的生态道德态度。史怀泽:“敬畏生命”泰勒:“尊重自然”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四、“仁爱万物”的道德情怀只有每个人具有仁爱万物之心,才能极大限度地减少人类的残暴行为,才能更利于自然的健康发展。辛格、雷根、史怀泽等人的仁慈主义生态伦理学“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第一》)张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禅宗:“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4页!五、“爱有差等”的道德选择辛格、雷根、泰勒等人主张极端平等主义,认为动物与人享有同样的道德权利。在理论上混淆了人际伦理与生态伦理,在实践上也无助于利益冲突问题的解决。拜尔德·克里考特二阶伦理原则(second-orderethicalprinciples)原则1:在更古老、亲近的共同体中的责任,重于晚近出现的无人格(疏远)共同体中的责任。原则2:源自较强利益的责任,重于源自较弱利益的责任。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5页!五、“爱有差等”的道德选择“爱之而弗仁”的意思是很明确的,对万物要有爱的态度,但并不是对它们讲人道。在人伦与物伦进行对比时,人伦是重于物伦的,这是儒家的人道精神。儒家的态度是“不能爱人焉能爱物”更合适,事有轻重缓急,不通权变非仁者所为。孟子说:“智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智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孟子•尽心上》)即便以尧舜之德,当其情势所迫也难做到仁爱所至无不周遍。作为人,爱人爱物总是从身边做起,推而广之。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6页!六、“与天地参”的道德理想“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和,民之父母也。”(《荀子·天论》)“制天命而用之”——“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善其天情,以全天功”(《荀子·天论》)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7页!生态伦理学的五种研究进路人类中心主义——人的利益环境正义论、社会生态学派——人的环境权利非人类中心主义(一):自然权利非人类中心主义(二):自然价值和谐主义:人的生态义务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8页!评论在人际伦理中,道德共同体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因此义务与权利是对等的,可以通过确定他人的权利来确定自我对他人所应承担的义务。当道德关怀对象扩大到人类共同体之外后,通过确定他者的权利来确证人对他者的义务,就行不通了,因为他者不是道德主体。动物权利论等感觉中心主义试图论证动物具有与人相同的道德权利来确定人对动物的道德义务,就是混淆了人际伦理与生态伦理。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9页!评论人类中心主义完全忽视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性,是错误的。生态伦理学确实要保护生态环境,但这无需将自然生态系统(甚至自然物)拟人化,无需且不能赋予自然生态系统(或自然物)以人的幸福、权利或价值,因为自然生态系统与人毕竟是不同的,它无法承受与人同类的幸福、权利或价值,而动物福利、动物权利或自然价值是对“福利”、“权利”或“价值”的误用。因此,试图以这些概念为理论基点,通过确立自然(甚至自然物)的道德主体地位来保护生态环境,是站不住脚的。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0页!思路改变哲学观:实体实在——关系实在、过程实在生态学告诉我们,没有关系就没有实体,任何个体实体都依存于关系,因此,关系实在比实体实在更重要。奈斯的“生态自我”,就是包含了“自我与自然”关系在内的关系实在。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1页!生态伦理要受生态学等自然科学的支持——自然主义生态伦理要为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价值指导,就必须懂自然,如果生态伦理与自然规律相违背,就会落空。生态伦理原则不能直接从生态学知识推导出来,但生态伦理原则必须得到生态学知识的支撑。事实与价值相区分是必要的,但将事实与价值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思路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2页!何谓生态义务?人在生态系统(包括个体、群落、系统不同的层面)方面的义务,与人在家庭方面的义务、人在国家社会方面的义务等其他义务并列。生态义务与家庭义务、社会义务只是针对的对象不同,并无实质区别。以此为理论基点的生态伦理学,并非是“走向荒野”的、与人际伦理完全不同的伦理学。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3页!生态义务如何确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可以给出事实依据。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4页!一、“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性关系和内在的有机联系生态学提出,没有关系就没有实体,任何个体实体都依存于关系,因此,关系实在比实体实在更重要。比如,个体的有机物远没有化学和生物过程本身那么持久,那么真实。个体生物可被看作使这些生化过程发生的地方。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5页!一、“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僧肇法师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华严经》言:“于一毛孔中悉分别知一切世界,于一切世界中悉分别知一毛孔性。”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6页!二、“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这种生态伦理义务可能会限制某些人的一些自我利益,但最终却有利于共同体的共生共荣。如果人们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于人类和整个自然的意义,那么,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不再是一个外在的道德要求,而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追求。承担起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义务,不仅不会限制人们的自由,而是符合人们的意志自由的自觉选择,因此恰恰是人类自由的体现。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7页!三、“知天畏命”的道德态度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第十六》)“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第10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老子》第3章)。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8页!四、“仁爱万物”的道德情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反对仁爱?“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庄子·马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与天地逍遥游的最高境界,表面上反对仁爱,但实际上它是反对做作地去“仁爱万物”,而是要让自然万物顺其自然,这是一种道家所重视的更高层次的“仁爱万物”。而且,只有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的“仁爱万物”,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和谐主义生态伦理学共32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9页!五、“爱有差等”的道德选择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爱有差等:“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仁爱的表现是越来越远的,这种远并不是说越来越不重视,而是区分方式和层次的不同,比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卫生资格(中初级)-整形外科主治医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100题合集单选)
- 2025天津临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社会公开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招聘公务用车驾驶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人民财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湖支公司招聘2人(安徽)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毕节市锦城实业有限责任公司面向社会招聘笔试更正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知识产权法律边界-洞察及研究
- 锦江区初一数学试卷
- 食品饮料电商运营实战技巧:2025年数字化营销策略分享报告
- 文化产业园产业集聚与服务体系与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趋势挑战
- 农业机械化智能化2025年智能农业解决方案与应用案例报告
- 农药产品召回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国土状石墨原矿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基于量子计算的IoT数据预处理与优化方法-洞察阐释
- 商圈周边交通疏导措施及优化建议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指南(2025)解读
- 《益生元与肠道健康》课件
- 电竞选手经纪合同协议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前押题密卷(含答案)实战演练题目
- 迷宫设计思路流程图
- 公司无人机使用管理规定
- 庙宇转让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