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动化概论课件_第1页
楼宇自动化概论课件_第2页
楼宇自动化概论课件_第3页
楼宇自动化概论课件_第4页
楼宇自动化概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楼宇自动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林伟杰Email:lwj310@163.com楼宇自动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第一讲楼宇自动化概论智能建筑的定义智能建筑的发展智能建筑的构成开放的智能建筑系统第一讲楼宇自动化概论智能建筑的定义1.1智能建筑的定义

智能大厦(智能建筑),英文:IntelligentBuildings。

美国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专家麦里森教授在《智能社区发展趋势》一文中所下的定义:智能大厦,其内拥有居住、教育、医疗、娱乐等一切设施;大厦拥有内部电信系统,为大厦居住人员提供广泛的计算机和电信服务;大厦还拥有供暖、通风、照明、保安消防、电梯控制和进入大厦的监控等子系统,从而为大厦内的居住人员建立一个更加富有创造性、更高的效率和更为安全舒适的环境。1.1智能建筑的定义智能大厦(智能建筑),英文我国对智能建筑的定义2000年10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之间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的建筑环境。我国对智能建筑的定义2000年10月《智能不同国家对智能楼宇的定义美国智能建筑学会定义为:智能建筑是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这四个基本要素进行最优化组合,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率并具有经济效益的环境。日本智能建筑研究会认为,智能建筑应提供包括商业支持功能、通信支持功能等在内的高度通信服务,并能通过高度自动化的大楼管理体系保证舒适的环境和安全,以提高工作效率。

欧洲智能建筑集团认为,智能建筑是使其用户发挥最高效率,同时又以最低的保养成本、最有效地管理本身资源的建筑,能够提供一个反应快、效率高和有支持力的环境以使用户达到其业务目标。新加坡政府的公共事业部门,在其“智能大厦手册”内规定,智能建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有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对大厦内的温度、湿度、灯光等进行自动调节,并具有保安、消防功能,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二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网络设施,以保证数据在大厦内流通。三是能够提供足够的对外通信设施。

不同国家对智能楼宇的定义美国智能建筑学会定义为:智能建筑是对1.2智能建筑的发展1984年1月美国康涅狄格(CONNETICUT)州哈德福特市(HARTFORD)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 ——CityPlaceBuilding1985年我国的第一幢智能大厦——北京发展大厦1986年我国“七五”计划初期立项将“智能化办公林楼可行性研究”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90年我国的智能建筑行业开始发展和兴起1.2智能建筑的发展1984年1月美国康涅狄格(C1.3智能建筑的构成主控中心综合布线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1.3智能建筑的构成主控中心主控中心

以计算机为主体的智能大厦的最高层控制中心,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将各子系统连为一体,对整个大厦实施统一管理和监控,同时为各子系统之间建立起一个标准的信息交换平台。主控中心以计算机为主体的智能大厦的最高层控制中心,通过综综合布线系统

是智能建筑所有信息的传输系统,利用双绞线或光缆来完成各类信息的传输,有别于传统的楼宇信息传输系统,它采用模块化设计,统一标准实施,以满足智能化建筑高效、可靠、灵活性等要求,一般包括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等六部分。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所有信息的传输系统,利用双绞线或光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BAS(BuildingAutomationSystem)

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对建筑内的环境及设备运转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从而使建筑达到安全、舒适、高效、便利和灵活的目标,具体由照明控制、空调控制、门禁、给排水控制、冷热源控制、电力控制、消防、保安、电梯管理、车库管理等若干部分构成。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BAS(BuildingA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OAS(OfficeAutomationSystem)

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等高新技术所支撑的辅助办公的自动化手段,其主要包括:电子信箱、视听、电子显示屏、物业管理、文字处理、共用信息库、日常事务管理等若干部分。主要完成各类电子数据处理,对各类信息实施有效管理和辅助决策者做出正确迅速的决定之功能。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OAS(OfficeAutomat通信网络系统通信网络系统CNS(CommunicationNetworkSystem)具体负责建立大厦内外各种图像、文字、语音及数据的信息交换和传输关系。主要包括:卫星通信、无线寻呼、会议电视、可视图文、传真、电话、有线电视、数据通信等若干部分。通信网络系统通信网络系统CNS(Communication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楼宇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物业管理与服务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楼宇机电设备监控系统机电设备监控楼宇机电设备监控涉及的对象:空调系统给水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与动力系统电梯管理系统

机电设备监控楼宇机电设备监控涉及的对象:火灾自动报警与连动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紧急广播与紧急电话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连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门禁系统)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物业管理服务系统交通运输设备(电梯、停车场)运行报表统计与分析、设备维护管理物业管理服务系统1.4开放的智能建筑系统今天和未来的楼宇自控系统:互操作集成的楼宇自控系统,组成不同建筑物系统的设备的集成网络实现互操作。

1.4开放的智能建筑系统今天和未来的楼宇自控系统:开放的系统(计算机系统的演化)开放的系统(计算机系统的演化)开放的系统(控制系统的演化)开放的系统(控制系统的演化)昨天楼宇自动化的特点昨天楼宇自动化的特点建筑物自动化结果:BAS系统不能一起工作并且彼此被独立安装和实现功能建筑物自动化结果:互操作集成的楼宇自控系统,组成不同建筑物系统的设备的集成网络实现互操作。

LightingSecurityHVACFireAlarmCCTVetc……..互操作集成的楼宇自控系统互操作集成的楼宇自控系统,组成不同建筑物系统的设备的集成网络单一网络管理架构管理所有子系统统一的布线系统分布智能化

BACnetLonWorks互操作集成的楼宇自控系统单一网络管理架构管理所有子系统互操作集成的楼宇自控系统什么是开放、智能的建筑系统?前端和系统集成?通讯协议?不同建筑系统设备的集成LightingSecurityHVACFireAlarmCCTV….?什么是开放、智能的建筑系统?前端和系统集成?智能化的建筑一个建筑系统能给业主,实施管理者和住户提供监控、灵活、舒适、面向最终用户的服务。

基于标准互操作性可获得多种选择面向未来低成本

这就是开放系统(OpenSystems)。

智能化的建筑一个建筑系统能给业主,实施管理者和住户提供监控、开放系统的定义开放系统采用多个销售商的产品和系统建成,最终能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更方便地管理,更高规模程度的规模可变性和更低的工作周期成本。开放系统的定义开放系统采用多个销售商的产品和系统建成,开放系统的价值开放系统应该提供多提供(供货)商选择增加建筑物业主和住户的满意程度

增加商业机会新的服务和应用机会增加利润

开放系统的价值开放系统应该提供楼宇自动化使用的技术楼宇自动化使用的技术楼宇自动化的传统网络楼宇自动化的传统网络楼宇自动化的开放网络楼宇自动化的开放网络最终用户的需要

融合技术(IT,网络技术等)

市场现状与前景今天和未来的智能建筑将发生什么?最终用户的需要今天和未来的智能建筑将发生什么?本课程讲述的内容计算机网络控制网络

BACnet协议

LonTalk协议与Lonworks CANBUS(不讲)楼宇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信息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住宅小区本课程讲述的内容计算机网络楼宇自动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林伟杰Email:lwj310@163.com楼宇自动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第一讲楼宇自动化概论智能建筑的定义智能建筑的发展智能建筑的构成开放的智能建筑系统第一讲楼宇自动化概论智能建筑的定义1.1智能建筑的定义

智能大厦(智能建筑),英文:IntelligentBuildings。

美国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专家麦里森教授在《智能社区发展趋势》一文中所下的定义:智能大厦,其内拥有居住、教育、医疗、娱乐等一切设施;大厦拥有内部电信系统,为大厦居住人员提供广泛的计算机和电信服务;大厦还拥有供暖、通风、照明、保安消防、电梯控制和进入大厦的监控等子系统,从而为大厦内的居住人员建立一个更加富有创造性、更高的效率和更为安全舒适的环境。1.1智能建筑的定义智能大厦(智能建筑),英文我国对智能建筑的定义2000年10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智能建筑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之间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的建筑环境。我国对智能建筑的定义2000年10月《智能不同国家对智能楼宇的定义美国智能建筑学会定义为:智能建筑是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这四个基本要素进行最优化组合,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率并具有经济效益的环境。日本智能建筑研究会认为,智能建筑应提供包括商业支持功能、通信支持功能等在内的高度通信服务,并能通过高度自动化的大楼管理体系保证舒适的环境和安全,以提高工作效率。

欧洲智能建筑集团认为,智能建筑是使其用户发挥最高效率,同时又以最低的保养成本、最有效地管理本身资源的建筑,能够提供一个反应快、效率高和有支持力的环境以使用户达到其业务目标。新加坡政府的公共事业部门,在其“智能大厦手册”内规定,智能建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有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对大厦内的温度、湿度、灯光等进行自动调节,并具有保安、消防功能,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二是具有良好的通信网络设施,以保证数据在大厦内流通。三是能够提供足够的对外通信设施。

不同国家对智能楼宇的定义美国智能建筑学会定义为:智能建筑是对1.2智能建筑的发展1984年1月美国康涅狄格(CONNETICUT)州哈德福特市(HARTFORD)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厦 ——CityPlaceBuilding1985年我国的第一幢智能大厦——北京发展大厦1986年我国“七五”计划初期立项将“智能化办公林楼可行性研究”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90年我国的智能建筑行业开始发展和兴起1.2智能建筑的发展1984年1月美国康涅狄格(C1.3智能建筑的构成主控中心综合布线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1.3智能建筑的构成主控中心主控中心

以计算机为主体的智能大厦的最高层控制中心,通过综合布线系统将各子系统连为一体,对整个大厦实施统一管理和监控,同时为各子系统之间建立起一个标准的信息交换平台。主控中心以计算机为主体的智能大厦的最高层控制中心,通过综综合布线系统

是智能建筑所有信息的传输系统,利用双绞线或光缆来完成各类信息的传输,有别于传统的楼宇信息传输系统,它采用模块化设计,统一标准实施,以满足智能化建筑高效、可靠、灵活性等要求,一般包括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垂直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等六部分。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所有信息的传输系统,利用双绞线或光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BAS(BuildingAutomationSystem)

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对建筑内的环境及设备运转状况进行监控和管理,从而使建筑达到安全、舒适、高效、便利和灵活的目标,具体由照明控制、空调控制、门禁、给排水控制、冷热源控制、电力控制、消防、保安、电梯管理、车库管理等若干部分构成。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BAS(BuildingA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OAS(OfficeAutomationSystem)

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等高新技术所支撑的辅助办公的自动化手段,其主要包括:电子信箱、视听、电子显示屏、物业管理、文字处理、共用信息库、日常事务管理等若干部分。主要完成各类电子数据处理,对各类信息实施有效管理和辅助决策者做出正确迅速的决定之功能。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OAS(OfficeAutomat通信网络系统通信网络系统CNS(CommunicationNetworkSystem)具体负责建立大厦内外各种图像、文字、语音及数据的信息交换和传输关系。主要包括:卫星通信、无线寻呼、会议电视、可视图文、传真、电话、有线电视、数据通信等若干部分。通信网络系统通信网络系统CNS(Communication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楼宇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物业管理与服务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楼宇机电设备监控系统机电设备监控楼宇机电设备监控涉及的对象:空调系统给水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与动力系统电梯管理系统

机电设备监控楼宇机电设备监控涉及的对象:火灾自动报警与连动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紧急广播与紧急电话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连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门禁系统)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物业管理服务系统交通运输设备(电梯、停车场)运行报表统计与分析、设备维护管理物业管理服务系统1.4开放的智能建筑系统今天和未来的楼宇自控系统:互操作集成的楼宇自控系统,组成不同建筑物系统的设备的集成网络实现互操作。

1.4开放的智能建筑系统今天和未来的楼宇自控系统:开放的系统(计算机系统的演化)开放的系统(计算机系统的演化)开放的系统(控制系统的演化)开放的系统(控制系统的演化)昨天楼宇自动化的特点昨天楼宇自动化的特点建筑物自动化结果:BAS系统不能一起工作并且彼此被独立安装和实现功能建筑物自动化结果:互操作集成的楼宇自控系统,组成不同建筑物系统的设备的集成网络实现互操作。

LightingSecurityHVACFireAlarmCCTVetc……..互操作集成的楼宇自控系统互操作集成的楼宇自控系统,组成不同建筑物系统的设备的集成网络单一网络管理架构管理所有子系统统一的布线系统分布智能化

BACnetLonWorks互操作集成的楼宇自控系统单一网络管理架构管理所有子系统互操作集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