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课件_第1页
高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课件_第2页
高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课件_第3页
高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课件_第4页
高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第5版)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5e)复旦大学薛华成教学课件管理信息系统(第5版)ManagementInformat1第一篇基本概念篇第01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概念;第0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第03章管理信息系统对当代管理的影响第二篇技术篇第04章计算机系统;第05章计算机硬件软件;第06章通信与网络;第07章数据资源管理技术第三篇应用系统篇第08章职能信息系统;第09章层次信息系统;第10章流程信息系统;第11章行业信息系统;第12章决策支持系统第四篇开发和管理篇

第13章信息系统规划;第14章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第15章系统分析;第16章系统设计;第17章系统实施、评价与运行管理;第18章企业信息管理;第19章信息道德与信息系统分析员修养第一篇基本概念篇2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与结构1.1定义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1970WalterT.Kennevan

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以及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1985GordonB.Davis

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1985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

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与结构1.1定义M3(1)1970WalterT.Kennevan

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以及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仔细看看,这个定义说明什么?MIS主要是提供信息。什么形式的信息?书面或口头什么内容的信息?企业内部及其环境什么时段的信息?过去,现在,以及预测未来的向谁提供?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何时提供?合适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帮助决策

注意:从应用目的出发未明确包含人这里没有任何计算机字眼(1)1970WalterT.Kennevan4(2)1985GordonB.Davis

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这个定义最大的特点是它指出了计算机的存在。在当时的美国可以说,所有信息系统均有计算机。这也就是说,没有计算机也有信息系统,但只有有了计算机才能算是先进的信息系统。这个定义还指出组成信息系统的各个部件。而且指出了。管理信息系统是个用户-机器系统,也就是人-机系统。可是我们日常的理解中最大的错误就是不把人当成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这个定义还更深入地指出了它能支持企业的三个层次的工作,即基层运行,中层管理,高层决策。

注意:仍有目的,有了计算机及其组成,人—机系统。

(2)1985GordonB.Davis51985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

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这个定义明确地讲出了是个人—机系统。说明了对信息内容的处理,就是说信息系统不仅关心信息设备,而且要关心信息内容。这个定义也强调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和基层运作的功能。1985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61999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的,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竟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这个定义许多部分是对以前的定义的综合。强调了以人为主导;强调了战略竞优。1999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7KennethC.Laudon&JaneP.Laudon信息系统技术上可定义为互联部件的一个集合,它收集,处理,储存,和分配信息以支持组织的决策和控制。

这里互联和集合强调了系统的性质。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里又没有计算机字样出现,为什么?Laudon又说,由管理的观点,一个信息系统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针对环境给于的挑战的组织和管理的解答。这样说来,任何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的解答均是信息系统。当代信息系统定义之广可想而知。Laudon还说,

企业信息系统描述了企业经理的希望、梦想和现实。KennethC.Laudon&JaneP.Lau8

现在,我们又面临了信息系统定义的挑战。许多学者在标新立异。总想肢解,分裂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使他的小枝可以壮大。例如最早,在70年代末,有人说管理信息系统已经过时,现在应当提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s,DSS),80年代初MIT又提议以IT替代MIS,这些均未能得到普遍的支持。以后又有人以信息系统来代替管理信息系统。这种替代在美国得到了普遍的流行。这说明了美国信息系统由于管理方面已是最应用多的领域。所以管理信息系统就可简化为信息系统。但在中国不行。也有人用BusinessInformationSystems,或BIS,来替代。但把Business翻译成商业,就是翻译的不合适。今天,管理信息系统领域又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如电子商务(E-Commerce),电子企业(E-Business),企业资源管理(EnterprisesResourcesPlanning)等。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这些都不外是管理信息系统在新的环境下的新的表现形式。

现在,我们又面临了信息系统定义的挑战。许多学者在标91.2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质管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的区别

计算机应用管理信息系统

必须有计算机不一定有计算机是个机器系统是个人-机系统是个技术系统是个社会-技术系统主要内容为软硬件主要内容为信息专家队伍建造管理系统队伍建造高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课件10(1)管理信息系统是个社会-技术系统管理系统是最复杂的社会系统;信息系统应用了大量的计算机设备、软件、各种算法等等,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1)管理信息系统是个社会-技术系统11(2)问题与研究

当前,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一方面全国MIS水平很低;另一方面MIS人才却无事可做;为什么?这就是MIS研究的第一大问题。问题是研究的源泉,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MIS的研究涉及三个层面:效率层面效益层面决策层面涉及四个阶段问题:政策问题战略问题建设和实施问题运行管理问题(2)问题与研究12信息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没有计算机的管理,就没有管理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是先进生产力,是科学发展观。E-mail文化。网站建设。信息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13(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较好的名词名字不变,理解内涵变。定义:所有用I&T解决企业问题者均是。它是个领域,一个职能它是一种方式,一种工具它是一种理论和思想革命的思想,科学的发展观;变革的武器;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

管理信息系统是改造旧世界,推进生产力的科学;利用系统,通过信息,控制企业提高效率效益,获得竟争优势的方式;实现企业梦想的途径。(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较好的名词14为什么要搞好管理信息系统1.提高效率2.提高效益3.获取战略优势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为什么要搞好管理信息系统15

管理信息系统概念图1.3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高级管理人员(决策、计划)中级管理人员(控制、决策)知识工作系统职能人员经理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市场子系统生产子系统财务子系统其它子系统中央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概念图1.3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高级管理人员16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演进统计系统数据更新系统状态报告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演进统计系统17主管支持系统ESS信息管理系统IMS决策支持系统DSS知识工作系统KWS,OAS业务处理系统TPS管理信息系统各概念子系统关系图主管支持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知识工作系统业务处理系统18从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及概念图,我们可以得出:1、MIS是一个人机系统2、一体化或集成系统3、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4、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数据,辅助决策5、概念是不断发展的,在某些时候,某些组织,只用了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即子系统的概念。从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及概念图,我们可以得出:191.3.1概念结构信息管理者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概念结构1.3.1概念结构信息管理者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概念结20根据各部件的联系,可分为:开环、闭环系统;事件1识别记录变换行动结果评价决策存储事件2开环(批)内外数据源识别记录变换行动结果评价决策存储闭环(实)根据各部件的联系,可分为:开环、闭环系统;事识记变行结评决存21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22层次功能结构战略计划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业务处理市场生产财务其它层次功能结构战略计划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业务处理市场生产财务其它23安冬尼金字塔模型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战略子系统战术子系统业务子系统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安冬尼金字塔模型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战略子系统战术子系统24战略管理管理控制运行控制决策支持行动和监控业务处理非结构化的决策结构化的决策

较的高管水理平

基文层书管工理作及

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战略管理控制运行控制决行25管理信息系统市场子系统财会子系统生产子系统人事子系统供运子系统功能结构职能的完成是通过过程,而过程是逻辑上相关的活动集合。1.3.2功能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市财生人供功能结构职能的完成是通过过程,而过程是263.预测包装运出4.主生产计划5.库存管理6.制造计划7.开发工作令8.工厂监控2.订货服务10.采购及进货11.库房安排1.工程技术和生厂数据库9.工厂维护12.成本计划与控制主计划细计划执行计划指令计划或订货1.各子系统功能过程结构.0.11.1.工程技术和生厂数27横向综合:同一管理层次的各种职能综合在一起纵向综合:把不同层次的管理业务按职能综合起来。纵横综合,或者叫总的综合:这是一个完全一体化的系统,能够做到信息集中统一,程序模块共享,各子系统功能无缝集成。

横向综合:同一管理层次的各种职能综合在一起28人事财务会计信息处理高层管理后勤生产销售市场业务处理运行控制管理控制战略管理

功能子系统和管理活动矩阵1.3.3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人事财务信息处理高层管理后勤生销售业务运行管理战略功能29公用数据文件模型库公用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生产专用数据文件战略计划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业务处理后勤人事财会务计信处息理高管层理公用程序软件结构公用数据文件模公用数据市场生产专用数战略计划管理控301.3.4硬件结构1.3.4硬件结构31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开发步骤建立领导小组组成系统开发组进行系统规划1、系统分析3、系统实现2、系统设计4、系统评价项目开发1.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领导小组组成系统开发组进行系统规划1、系统分32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个阶段系统分析呈交服务请求评价服务请求组织可行性研究队伍识别约束提供现有系统文件调查技术转换完成建议系统的初步设计定义项目范围准备收益/成本分析作出对可行性研究的决策选定开发队伍估计和作出人员委托训练人员建立详细进度计划和用户人员交谈确定数据库要求建立控制和回转手续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个阶段作出对可行性研究的决策33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个阶段系统设计完成详细计划进行用户和信息服务预排选择硬件准备草图描述数据实体说明准备程序说明指定主要程序员排优先和分配程序调度程序准备写、调试和文件化程序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个阶段34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个阶段-切换和实现完成切换计划进行系统接收测试开发用户手册交用户培训计划创造和转换文件/数据库完成并且运行实现后评价更新费用进行实现后的评价准备系统评价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个阶段35开发步骤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系统分析占的工作量最大硬件的购买应在系统分析后,而不是第一位程序的编写在很晚才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该与企业的变革结合在一起进行(BPR)参加人员较多,要分清各自的职责开发步骤中应该注意的事项361.5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思路和我们的学习方法

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其它

计算机硬软件存储技术通信技术其它

产品/服务差别化市场定位差别化密切客户供应商的关系降低成本其它

事务处理系统知识工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经理信息系统

供应商客户政府替代型产品其它

组织结构标准工作程序组织文化组织政治其它

管理信息

技术组织对企业的挑战信息系统企业的解决方案经营角度的信息系统概念1.5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思路和我们的学习方法

计算机硬软件37.知识产品的研发成本很高;边际成本或销售成本接近于零。.知识产品的产量无限界;生产企业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追求第一,产品无限细化,最终导致个人化。.产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生产的成本,而是基于顾客的期望。.同样的产品可有不同的价格,极端至一个人一个价。.知识产品的研发成本很高;382.1管理理论的回顾主要内容管理的定义和性质主要管理科学家的论点管理的组织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2.1管理理论的回顾主要内容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392.1.1管理的定义和性质什么是管理管理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如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以求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好或最大的产出目标。管理的性质管理是艺术还是科学管理是艺术也是科学管理是定性还是定量管理需要定性和定量管理是文科还是理科管理已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2.1.1管理的定义和性质什么是管理402.1.2主要管理科学家的论点泰勒1911年《科学管理原则》第一次把科学原则应用于管理领域,也将管理带入科学殿堂“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凭科学办事,代替凭粗浅经验办事集体行动协调,避免不相合拍作到彼此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的混乱追求产出最大,而不是让它受到约束尽最大可能培养工人,使他们和公司都取得更大的成绩“把蛋糕作大”的思想——把注意力转向增加盈余上而非盈余的分配上。2.1.2主要管理科学家的论点泰勒41甘特甘特图吉布雷恩动作研究甘特42法约尔1916《一般工业管理》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的创始人14条一般管理原则劳动分工职权职责,权责相关纪律,尊重协议,服从,尽力,重视声誉命令统一,一个上级计划统一,指导统一个别服从总体利益报酬公平集中程度等级清晰程序,各有其位,各就其位公道公正使用期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法约尔劳动分工职权职责,权责相关纪律,尊重协议,服从,尽力,43行为科学学派迈约霍桑试验——因试验引人注意而感到自豪数学管理学派利用数学和计算机进行管理40~50年代康托纳维奇(苏)《生产组织与计划中的数学方法》1940年,运筹学家由军队转到企业50~60年代1954年计算机成功地运用于工资运算,计算机在会计、库存、计划等方面逐渐展开并掀起热潮60年代初,第一次MIS热潮,60年代末期。50%的MIS不成功,陷入迷惘行为科学学派44系统科学系统工程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

企业过程再工程80年代以企业过程为对象,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地思考和彻底地再设计;以信息技术和人员组织为使能器(ebable),以求达到企业关键性能指标和业绩的巨大提高或改善,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出发点:使顾客满意,企业战略发展途径:改变企业过程手段:以IT的应用和人员组织的调整为方法特征:企业性能的巨大提高系统科学45管理的理论出自于生产由生产逐渐转到经营,由产品转到服务,由低层转到高层,由运营转到战略决策。生产的管理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用信息技术解决生产管理问题管理的理论出自于生产462.1.3管理的组织组织的涵义组织是一个由人和其他各种资源所组成,为达到某一个目标的集合体(即系统)组织又是权力、特权、义务和责任的集合 处于平衡状态组织与MIS组织是的MIS根基,建立MIS首先应考虑组织因素。MIS是一个人机系统,人的部分便是由组织结构、组织目标、工作方式等构成。信息系统和组织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引进信息系统将导致新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的产生。而现存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又对信息系统的设计引进的成功与否等产生重要的影响。2.1.3管理的组织组织的涵义47组织的特性标准操作流程标准操作流程是组织在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下,详细而全面地制定的一套规则和流程。组织的政策政策是指组织内为一段时期的任务和路线而规定的行动准则。好的政策会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公司或机构所共享的主要理解和假设的集合,其中包括共同的信仰、价值观、以及组织内的各种准则和决策。组织文化有着强大的聚合力。同样,组织文化也是抑制组织变化的一个强大阻力,特别是技术的变革。组织的特性48组织的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各个单元及其与整个组织的联接方式。组织形式U型组织纯直线制;直线职能制M型组织矩阵式组织;事业部制组织;扁平化组织H型组织虚拟组织(敏捷组织)组织的结构49UUnitary(直线职能制组织)UUnitary50MMulti-dimension(矩阵式组织)MMulti-dimension51HHolding(H型组织)高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课件52公司的边界跨功能管理组工程资源权力中心互补的竞争者主要顾客制造资源权力中心采购中心主要供应商顾客联络和订货管理组连接子合同单位市场代理单位扁平化组织(放权的,横向为主的的,灵活应变的,自学习自组织的,信息充分的)公司的边界跨功能管理组工程资源权力中心互补主要顾客制造资源采53组织引入信息系统就会遭遇到组织的标准操作流程、组织政策和组织文化等多方面的阻力。变化需要经历三个阶段融化转化再冻结组织引入信息系统54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组织决定信息系统的开发目的信息系统在组织内的应用取决于管理者的决策。过程中包括了许多非经济的因素在内,这些因素可构建成一个如图所示的模型。系统开发(开发、运用、管理)环境因素(机会、不稳定因素)制度因素(价值、组织结构、利益)外部内部影响组织设计和使用MIS影响信息系统设计和使用MIS制约机会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系统开发环境因素制度因素外部内部影响组织55组织决定信息系统的任务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与维护需要有相关人员,需要有一个拥有一定权力的组织机构,还需要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统称这些工作为信息系统的一揽子工作。通常包括三部分。信息系统部门,信息系统专家技术本身,包括硬件和软件信息主管(thechiefinformationoffice,简称CIO)任务是帮助组织达到它的预定目标信息主管与组织中其他高级管理者合作,包括财务总监(thechieffinancialoffice,简称CFO)、首席执行官(thechiefexecutiveoffice,简称CEO)一起管理和控制组织的全部资源。高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课件56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微观经济理论信息技术对组织影响的微观经济理论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信息技术对组织影响的微观经济理论57交易成本理论高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课件58代理理论高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课件59决策与控制理论组织主要依赖于提供给决策者们的日常的信息流。使用信息技术之前,组织形态是决策集中在顶部的三角形。引入计算机后,组织结构图将会变为倒过来的“T”形。其他研究指出,计算机化给中层经理们更多的信息,增强了他们的能量使其能做出比以往更重要的决策,因而减少了对更低层员工的大量需求。经过一段时期,产生菱形的组织结构。使用信息技术之前,组织形态是决策集中在顶部的三角形。引入计算60来自组织对变革的阻力技术变革将受到组织的任务安排组织结构和人事等因素的制约组织不会轻易接受变革抵制变革的主要势力来源于组织结构价值观念和某些利益群体。任务组织结构技术人事组织的几种变革模式李维特(Leavitt,1965)用菱形来描绘技术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调整的特点

来自组织对变革的阻力任务组织结构技术人事组织的几种变革模式李61

2.2信息理论的回顾

主要内容管理信息的定义和性质信息生命周期的各阶段2.2信息理论的回顾主要内容622.2.1管理信息的定义和性质信息的概念关于客观事物的可通讯的知识信息是信号、符号或消息所表示的内容,用以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并实现对系统的控制。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将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称为处理数据信息转换处理(运用知识采集、组织和处理数据)存储.2.2.1管理信息的定义和性质信息的概念数据信息转换处理(63信息的类型依据数据之间的关系而定。同一个数据,不同的人可能对它作不同的处理,获得信息的价值也就不同。业务数据汇总数据管理级执行级信息+决策规则

→管理决策信息+决策规则

→执行人员决策信息的类型依据数据之间的关系而定。业务数据汇总数据管理级执行64信息基本属性不同类型的系统对特性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不要求信息必须具有下列所有特性。1.事实性Factuality2.等级性3.可压缩性Astudentisre_dingabook.4.扩散性5.传输性6.分享性7.增值性8.转换性信息基本属性65事实性事实是信息的中心价值维护——真实性、准确性、精确性和客观性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

来源寿命精度加工保密方法要求

外长低不固定高内短高固定低战略战术级作业级来源寿命精度加工保密66外高中內低來密級

寿源命固高定中灵

活低加精工度方頻法率执策战行略略执策战行略略外高固高执策战执67可压缩性信息可以进行浓缩、集中、概括以及综合,而不至于丢失信息的本质信息冗余扩散性信息的浓度越大,信息源和接收者之间的梯度越大,信息的扩散力度越强。信息的传播/保密高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课件68传输性信息的传输成本远远低于传输物质和能源共享性信息分享的非零和/复杂性信息分享性有利于信息成为企业的一种资源增殖性用于某种目的的价值耗尽对另一目的可能又显示作用量变的基础上可能产生质变再生性转换性信息可以转换为物质,信息是有价值的。传输性69信息的价值—衡量信息的价值通常可有两种方法:按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计算; V=C+PV-----信息产品的价值;C-----生产该产品的成本;P-----利润按使用效果来衡量P=Pmax--PiPmax----最好方案的收益;Pi--------任选一个方案的收益;P---------全情报价值此方法认为信息的价值体现在决策过程中因用了该信息后所增加的收益,但应该从收益中减去获取信息所花的费用,得到的是净收益。信息的价值702.2.2信息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简介信息的收集:主要是识别、采集、表达信息的传输:信道、编码、转换信息的加工:数据-预信息-信息-决策-结果信息的存储:什么?在哪?时效?信息的维护:准确、及时、安全、保密信息的使用:技术上、深度上2.2.2信息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简介71问题:信息识别有几种方法?从采集信息的角度出发,我们主要关心信息的哪些维数?信息表达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什么是香农模型?什么是单工、双工、半双工?什么是定点数据?什么是累积数据?各有怎样的处理特点?阐述数据处理与数据模型的关系及应用。问题:72信息的使用与信息系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诺兰的企业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六个阶段模型信息的使用与信息系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诺兰的企业计算机应用发73初装信息管理数据管理整体化控制扩展人、软硬件、通信、办公自动化、规划扩展的管理内容诺兰的企业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六个阶段模型初装信息数据整体控制扩展人、软硬件、通信、办公自动化、规划扩743.2续技术状况应用数据IT文化全员素质数据处理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化系统最终用户可用的集成化系统综合信息技术应用的连续发展的米歇(Mische)模型3.2续技术状况应用数据IT文化全员素质数据处理管理信息集752.3系统理论的回顾

主要内容系统的定义系统的分类系统性能的评价系统的计划与控制2.3系统理论的回顾主要内容761.定义简单说,系统是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的而有机的结合的一个整体.整体的产出大于个体产出之和.2.系统的分类复杂程度分:宇宙,社会,人类;动物,植物,细胞;控制机械,钟表,框架.三类九等。抽象程度分: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实在系统。功能分: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军事系统,企业系统等.外界关系分: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内部结构分:开环系统,闭环系统.3.系统性能评价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接口清晰能观能控

1.定义772.3.1系统的概念与性质什么是系统系统是由某些相互联系的部件集合而成的。这些部件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是抽象的组织。它们在系统内彼此互为影响而构成系统的特性。由这些部件集合而成的系统有一定的目标,系统中的部件及其结构的变化可能影响和改变系统的特性。2.3.1系统的概念与性质什么是系统78系统的特性整体性:系统由部件组成1+1>2相关性:各部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结构性:相同部件,不同结构,不同性能动态性:系统具有与空间及时间阶段有关的活动方式目的性:输出响应就是系统目的性的反映环境适应性:一个系统要生存和具有活力就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系统的特性79系统可以是手工的,也可以是基于计算机的。系统的组成系统是一系列相互作用以完成某个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系统由输入部分、处理部分、输出部分和反馈机制组成输入处理输出反馈系统的组成输入处理输出反馈80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的诸部件及属性系统的环境及边界系统边界(SystemBoundary):以便将系统与其它事物区分开来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系统的构成要素81综合复杂程度抽象程度外界联系内部结构2.3.2系统的分类系统的层次如右图系统的分类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

(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实在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综合复杂程度抽象程度外界联系内部结构822.3.3系统性能的评价判断一个系统的好坏可以由以下四点观察目标明确系统运行后对目标的贡献结构合理子系统——联接清晰,路径通畅,冗余少等接口清楚内外之间,内部子系统之间都有接口能观能控观察和控制2.3.3系统性能的评价判断一个系统的好坏可以由以下四点观832.3.4系统的计划与控制计划一般具体什么如何使命政

线目的目标战略计划和预算2.3.4系统的计划与控制计划一般具体什么如何使命政

84系统计划过程概念分析使命和

要求分析功能分析要求分配比较研究有效性

分析模拟最佳

系统选择更新设备

特性和数据系统综合目标和要求

的相关测试

数据系统测试实际特性开发

物理

系统测量的数据能力系统目标系统计划过程概念分析使命和

要求分析功能分析要求分配比较85控制是测量实际和计划的偏差,并采取校正行动的过程输入输出间的关系比例环节延迟环节惯性环节振荡环节系统控制装置测量装置输入输出反馈控制系统控制装置测量装置输入输出反馈86控制系统的性能——三种对系统结构的改变方法分解将一个大系统按各种原则,把它分解为子系统归并把联系密切的子系统合并到一起,减少子系统间的联系,使接口简化并且清楚。解耦是相互联系很密切的子系统加进一些缓冲环节,使它们之间的联系减弱,相互依赖性减少。应用缓冲库存可使前后两个子系统相对独立松驰资源利用于当一个子系统的输出直接做为另一个系统的输入的情况应用标准可以把系统间的联系切断解耦可以减少系统间的物理联系,而且可减少系统间的通信。控制系统的性能——三种对系统结构的改变方法872.3.5系统的集成主要内容集成的概念和重要性系统集成的分类集成策略2.3.5系统的集成主要内容88集成的概念和重要性系统集成是为了达到系统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的过程和结果结果是——将部件和小系统联成大系统系统集成在概念上绝不只是联通,而是有效地组织每个部件的有效利用达到系统目标所耗资源最少1+1>2集成的概念和重要性系统集成89系统集成的分类按优化程度可分为联通集成联通性——联网、兼容性、移植性、互用性共享集成共享数据库应用软件、硬件最优集成最高水平的集成动态、相对地系统集成的分类按优化程度可分为90按涉及范围可分为技术集成合用性、可取性、响应时间、实用功能、易操作性信息集成数据共享组织人员集成人与系统协调工作形象集成形象系统本身就是信息系统按具体程度概念集成、逻辑集成、物理集成按涉及范围可分为91集成策略集成策略包括三个阶段组合教育用户系统装设应用集成集成策略集成策略包括三个阶段组合92现实状况表达知识索取返回现实物理集成逻辑表达匹配逻辑集成概念集成规则和公式系统集成的概念现实表达知识索取返回物理逻辑表达逻辑概念集成规则和公式系统集93装配线人工管理手工账本穿孔卡穿孔卡设备记账机早期计算机第一台计算机单机用于管理孤立计算机系统软件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显示终端微型机分布式处理,生产过程自动化集成生产系统多媒体虚拟网络内部管理信息系统阶段EDI,EMS,E-com,CSCW,InternetERP,SCM,CRMIntranet,Extranet,Infrastructure,PtoP组织间,全球系统1929195419581980s1990s194621cn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管理应用的发展装配线人工管理94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对当代管理的影响

管理信息系统是用IT来进行管理变革的,可以说是进行管理革命的,它对管理所带来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彻底的、深远的,正在彻底地改变管理的理念、架构、和运作规则。3.1对运营管理的影响影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效率,T=C/W<3这里,T——回收年限;C——购买计算机的硬软件费用;W——每年节省的工资总额。好处还不止于节省人力,加快时间,它还可以多算几个方案。从中选择一个最好的,这就是提高效益。提高效率和提高效率效益合到一起,就是我国提出的“减人增效”。推行的认识阻力大概有以下几种:①习惯论②失业论③风险论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对当代管理的影响953.2对管理者行为的影响

对管理行为影响的主要方向是管理科学化。使管理者中的一些糊涂的观念得到改进,例如,命运论、经验论、关系论等等一些无所作为的思想得到抑制,是管理者养成学习进取的习惯的过程。树立崇尚科学,以知为荣、以能为荣的风尚,把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另一方面表现为管理者的决策习惯的改变。好的决策要有好的途径,一般是首先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然后分析,提出方案,再后进行方案比较,选出较好方案,然后是验证和执行。这是当代的系统决策方式。推行管理信息系统帮助这条例路径实现.

3.3对组织的影响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U型组织即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unitarystructure),它是一种内部一元化领导的组织形式。纯直线制的形式,一切均由一个头说了算,见图3.1。

3.2对管理者行为的影响3.3对组织的影响96

图3.1纯直线制组织图3.1纯直线制组织97②直线职能制组织,如图3.2

图3.2直线职能制组织

职能制的执行往往走样。职能部门对直线下属亦有领导作用的情况,如图3.3图3.3直线职能制的变形②直线职能制组织,如图3.2图398

(2)M型组织(multidimensionalstructure)M型组织又叫矩阵式组织,多维组织。图3.4矩阵式组织(2)M型组织(multidimensionalstru99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它是矩阵式组织在更大范围即大公司范围的实现。其组织结构见图3.5图3.5事业部制组织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它是矩阵式组织在更大范围即大公司图3.5100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见图3.6。图3.6扁平化组织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见图3.6。图3.6扁平化组织101

(3)H型组织(holdingcompanystructure)图3.7H型组织图3.8H型组织结构(3)H型组织(holdingcompanystruc1023.4对企业战略的影响企业战略和信息系统战略的关系3.4对企业战略的影响企业战略和信息系统战略的关系1033.5对经济的影响IT/IS对社会影响图3.6对社会的影响3.5对经济的影响IT/IS对社会影响图3.6对社会的影104计算机系统主机外设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ROMRAMI/O总线接口CPU外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网络通信设备软盘驱动器硬盘光盘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绘图仪硬件软件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编译系统工具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MODEM网卡计算机系统图第4章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主机外设运算器内存储器ROMI/O总线接口CPU外105主要内容计算机的运算基础第4章计算机系统主要内容第4章计算机系统1064.1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产生(现代史)1945年,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博士发表《电子计算工具逻辑设计》论文,提出二进制表达方式和存储程序控制计算机构想。1946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重28吨,耗电150kW,占地170平米,用电子管18800个,每秒5000次加法。ENIAC(1946)掌上电脑(2000)4.1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产生(现代史)ENIAC(19107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简史第一代电子管时代(1946-1958)耗电高,体积大,定点计算,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第二代晶体管时代(1958-1965)变集中处理为分级处理,浮点运算、高级语言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65-1970)存储容量大,运算速度快,几十至几百万次/秒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1971至今)向大型机和微型机两个方向发展现代计算机发展方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大体上每18个月翻一番,今后可再用10年。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简史108计算机的六大分类(1)巨型机世界几家公司生产,最快1.4万亿次,9千个CPU组成。Cray-1,Cray-2,Cray-3,国产银河I,银河II,银河III。小巨型机功能同巨型机相近,价格相对便宜,发展十分迅速。美国Convex公司的C系列机为其代表产品。大型机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作为计算中心的主机使用,统一调度主机资源。代表产品有IBM360,370,4300等。计算机的六大分类(1)109计算机的六大分类(2)小型机可以满足部门性的需求,供小型企事业单位使用,典型产品有IBM-AS/400,DEC-VAX系列,国产太级工作站用于特殊的专业领域,例如图象处理和辅助设计等。典型产品有HP-APOLLO,SUN工作站等。微型机个人或家庭使用,PC机/个人计算机,价格低廉计算机的六大分类(2)110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研究计算密码破译,天气预报,地质勘探,卫星轨道计算过程控制机器人以及各种自动化装备,温度调节,阀门控制辅助设计/分析/制造/教学机械CAD,建筑CAD,CAE,CAM,CAI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统计汇总、办公自动化智能模拟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自学习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114.2计算机的运算基础冯.诺依曼机具有如下基本特点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程序和数据放在同一存储器中,由指令组成的程序可以修改。数据以二进制码表示。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指令在存储器中按执行顺序存放,由指令计数器指明要执行的指令所在的单元地址,一般按顺序替增。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数据传送都经过运算器4.2计算机的运算基础冯.诺依曼机具有如下基本特点112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可概述为:“存储程序”+“程序控制”要点:1.以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程序)2.先将程序存入存储器中,再由控制器自动读取并执行输入设备控制器输出设备

CPU

存储器运算器ALU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可概述为:输控制器输CPU存储器运113计算机程序的运行一个CPU能执行什么操作,是工程人员设计和制造时安排好的,是固定的,用户不能改变。程序是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为要解决的问题,用一条条指令编写的指令序列。构成程序的指令在存储器中一般都是顺序存放,要破坏这种顺序性,必须由转移指令操作。计算机程序的运行114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指令是CPU能执行的一个基本操作。如:取数、加、减、乘、除、存数等计算机能够执行的各种不同类型指令的总和称为该机的指令系统。指令系统决定了计算机的功能。指令越多,计算机功能越强,线路也就越复杂。以下是几类基本指令: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 逻辑运算指令程序控制指令输入/输出指令其他指令计算机程序的运行115ADD006str008124747运算器ArithmeticUnit35+12ADD006控制器ControlUnitADDoo6001003002指令的执行ADD006str008124747运算器ADD006控制器116

117

图4.8 主从式运算的种类

图4.8 主从式运算的种类

图4.8 主从式运算的种类118

B/S结构C/S结构图4.9B/S结构与C/S结构的比较

B/S结构119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第5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第5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5.2 带寄存器组的运算器5.2 带寄存器组的运算器图5.3 控制器的结构图

图5.3 控制器的结构图

图5.4 循序处理与并行处理

图5.4 循序处理与并行处理软件Software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病毒软件系统软件(SystemSoftware):当计算机在执行各类信息处理任务时,那些管理与支持计算机系统资源及操作的程序。它主要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制造商及计算机系统的型号。应用软件(ApplicationSoftware)综合用户信息处理需求的,直接处理特定应用的程序。软件Software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病毒软件硬件Hardware(nudity)系统软件SystemSoftware应用软件ApplicationSoftware终端用户软件EndUserComputing硬件系统软件SystemSoftware应用软件Appli计算机用户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硬件

图5.5 系统层次结构图

计算机用户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硬件

图5.5 系统层次结构图

计算机软件ComputerSoftware系统软件SystemSoftware应用软件ApplicationSoftware系统管理系统支持系统开发专用应用通用应用.OS.OE.DBMS.Tele.UtilityPerfor..Secur.LanguageCASEWordSpread-sheetAccountingMarketing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系统管理系统支持系统开发专用应用通

计算机软件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系统管理程序 系统支持程序 系统开发程序 通用应用程序 专业应用程序操作系统 系统应用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 字处理 会计-通用帐务等操作环境 执行管理器 翻译器 电子表 市场-销售分析等数据库管理系统 执行管理器 程序设计环境 数据库管理 制造-产品控制等通信管理器 安全管理器 计算机辅助 通信 财务-投资预算等 软件工程包(CASE)绘图

图5.6 计算机软件分类

OperatingSystemDOS,UNIX,WINDOWSNTWINDOWSOEOracleDB2GeneralApplicationsOfficeSys.Deve.LanguagePowerBuilderSpecialApplicationSAP,JDE,Oracle用友2008-9-8-会计CASEOperatingWINDOWSOEOracleDB2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用户接口UserInterface资源管理支持服务文件管理任务管理ResourcesTaskDocumentSupportManagementManagementManagementservice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用户接口User机器语言(MachineLanguage)汇编语言(AssemblerLanguage)高级语言(High-LevelLanguage)第四代语言(Fourth-GenerationLanguage)计算机语言(ProgrammingLanguage)机器语言(MachineLanguage)计算机语言(P机器语言高级语言101011001Basic:X=Y+Z101111010COBOL:110011011COMPUTEX=Y+Z汇编语言4GLLODYSumThe

ADDZFollowingNumbersSTRXY,Z机器语言高级语软件发展趋势SOFTWARETREND

1.用商用软件包;2.非过程自然语言;3.第五代图形和人工智能语言软件发展趋势SOFTWARETREND1.用商用主要内容通信网络系统通信网络的概念与实现技术通信管理电子商务用的网络技术第6章通信与网络主要内容第6章通信与网络1346.1通信网络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的定义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6.1通信网络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的定义135图6.1 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

图6.1 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136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演变和发展第一代——远程联机系统终端+终端控制器+前端处理机+主机主计算机前端处理机TCTC…...…...…...…...TC多路器终端控制器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演变和发展主计算机前端处理机TCTC…...137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演变和发展第二代——多计算机互联(典型:ARPANET)采用存储转发方式。通信子网:IMP和它们之间互联的通信线路一起负责完成主机之间的通信任务,构成通信子网。资源子网:通过通信子网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用户应用程序,向网络用户提供可供共享的软硬件资源,组成资源子网。IMPIMPIMPIMPIMPIMPHHHHHHHH—主机IMP—接口报文处理机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演变和发展IMPIMPIMPIMPIMPIM138第三代——国际标准化的网络,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的协议。其互联的国际标准为ISO7498。该模型也称OSI七层模型。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第三代——国际标准化的网络,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139远程通信模型远程通信是指以一定的形式,如语言、数据、文本和图象,使用电或者光的介质,从一个地方发送到另一个地方。数据通信是更专门的定义,指的是数据的传送。远程通信的基本组成:终端远程通信处理器(调制解调器、路由器)远程通信信道和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微波、卫星、红外线)计算机网络通信控制软件..微机(甲地)..远程通信处理器远程通信信道和介质计算机(远程通信软件)6.2通信网络的概念和实现技术远程通信模型..微机..远程通信远程通信计算机6.2通信网140通信信道的特征传输速率:以带宽衡量,决定了通道最大的数据传输率,单位是bps(位/秒)。传输模式: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传输方向: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交换选择: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竞争方式(CSMA/CD)令牌通行通信信道的特征141通信介质通信介质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双绞线:10M、100M,距离100m之内。同轴电缆:细缆(50欧)、粗缆(75欧);10M,细缆传输距离几公里,宽带传输距离几十公里。光纤:几千Mbps,传输距离几十、上百公里。无线传输媒体:微波、红外线、激光、卫星。通信介质142通信处理机及其功能调制解调器(MODEM):将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互相转换的设备。多路复用器:为了有效的利用传输系统,采用多路复用技术能把多个信号组合起来在一条物理电缆上进行传输,实现这种功能的设备叫做多路复用器。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交换机网络互联设备中继器、桥接器、路由器、网关通信处理机及其功能143通信软件功能:存取功能传送控制网络管理出错控制安全管理网络协议:协议是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必须遵循的一组规则。通信软件144OSI参考模型网络结构应用层表示层对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交换单元名称信息信息信息信息信息分组帧位主机A主机B应用层表示层对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路由选择TCP/IPOSI参考模型网络结构应用层表示层对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145通信网络的分类与应用网络拓扑结构分为两大类点到点星形结构环形结构树形结构网状结构广播式总线结构卫星和无线电通信网络的分类与应用146局域网以太网(Ethernet):802.3协议(CSMA/CD);采用星形或者总线拓扑结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客户机运行本地应用软件,向服务器发出关于数据处理的请求;服务器收到请求后,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然后将结果发送给客户机,由客户机将结果显示给用户。优点:支持多种关系数据库支持多种机型和操作系统合理利用资源容易做到数据共享易于维护和升级局域网147广域网分布队列双总线DQDB网:高性能、双总线光纤城域网,数据传输速率高于40Mbps,传输距离达50km。其结构由网络节点和两条方向相反的单向光纤构成。X.25公用网:采用分组交换线路,在公共数据网上以分组形式工作。实现了OSI七层协议中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Internet/Intranet:运行公共的通信协议TCP/IP,把各个国家、区域网连成一个覆盖全球的网络系统,在网上提供丰富的共享资源和广泛的应用服务。综合服务数字网(ISDN):ISDN的中心思想是全数字化:电话、传真、电视等全是数字设备,传输的信息不再有模拟信号,而是数字脉冲。这样所有的设备可以共享同一个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广域网1486.4电子商务用的网络技术INTERNET因特网、互联网、网际网电子商务用的网络技术1.公用网2.专用网3.增值网4.虚拟专用网6.4电子商务用的网络技术INTERNET因特网、互联149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电子商务安全威胁

1.网络攻击(1)电脑病毒:网络蠕虫、特洛伊木马、CIH(2)黑客攻击:更改首页、网络钓鱼、拒绝服务、盗取帐号、网上炸弹、IP欺骗(3)流氓软件:强迫安装、无法卸载2.硬件破坏3.交易抵赖电子商务安全技术150高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课件151黑客技术与病毒技术融合趋势在极短的时间内,利用优化扫描的方法,感染数以万计的有漏洞的计算机系统,同时,能够确定并记录是否被感染,分析掌握受害者信息,为持续的有目的的攻击建立畅通的渠道,进而实施更为严厉的破坏行为。黑客技术与病毒技术融合趋势在极短的时间内,利用152

电子商务安全体系

电子商务安全不仅仅是技术层面问题,而且是包含预防、检测、管理和制度层面在内的一整套体系的建设问题。法律、规范、道德、纪律管理细则、保护措施物理实体安全网络系统安全网络交易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社会层面管理层面技术层面应用层面电子商务安全体系法律、规范、道德、纪律管理细则、保护措施物153电子商务业务系统电子商务支付系统安全交易协议

SET、SSL、S/HTTP、S/MIME、PKI•••安全认证技术

数字摘要、数字签名、数字信封、CA证书•••加密技术

非对称密钥加密、对称密钥加密、DES、RSA•••安全策略、防火墙、查杀病毒、虚拟专用网安全应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结构示意图电子商务业务系统电子商务支付系统154(3)网络交易安全——参与对象之间交易过程的安全,如安全套接层协议(SSL)、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公钥基础设施(PKI)。(3)网络交易安全——参与对象之间交易过程的155安全套接层协议SSL的主要目的是解决Web上信息传输的安全顾虑。SSL构架在可靠传输层协议(TCP)和应用层协议之间。

SSL是一个层次化的协议,共分两层:记录层(RecordLayer)和握手层(HandshakeLayer)。安全套接层协议156

记录层用于封装上层协议数据。

握手层完成服务器和客户之间的相互认证、协商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等发生在应用协议层传输数据之前的事务。还负责协调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状态。SSL的具体功能:把要传输的信息分成可以控制的数据段,对这些数据进行压缩、“文摘”、加密等操作(有的操作可选),然后传送结果。另一方面,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解密、检验、解压等操作后,把数据产给上层协议。记录层用于封装上层协议数据。157SSL握手协议SSL中的握手协议,是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交换消息的强化性协议,一般有六个阶段:(1)接通阶段:(2)密钥交换阶段:(3)会话密钥生成阶段:(4)服务器证实阶段:(5)客户机认证阶段:(6)结束阶段:

上述过程完成以后,双方之间的信息传送就会加以密码,另一端收到信息后,再将加密的信息还原。SSL握手协议158客户机服务器Client-HelloServer-HelloClient-DH-KeyClient-Session-KeyServer-VerifyRequest-CertificationClient-CertificationClient-FinishedServer-FinishedClient-Master-Key接通密钥交换会话密钥生成服务器证实客户机认证结束可信赖的通信客户机服务器Client-HelloServer-Hello159

SSL协议运行基点是商家对客户信息保密的承诺。SSL协议的流程(如下图):客户信息首先传到商家,商家阅读后再传到银行。银行验证客户信息合法性后,通知商家付款成功。商家再通知客户购买成功,并将商品寄送客户。客户商家银行SSL协议流程图SSL协议运行基点是商家对客户信息保密的承诺。160公钥基础设施(PKI)什么是PKIPKI是利用公钥理论和技术建立的提供安全服务的基础设施。PKI的基础技术包括加密、数字签名、数字完整性机制、数字信封、双重数字签名等。PKI系统的组成:权威认证机构(CA)、数字证书库、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证书作废系统、应用接口(API)。X.509已经成为关于数字证书应用模型的国际标准,是一个很重要的PKI标准。PKI的目的在安全域中或不同安全域中,建立各终极实体之间的信任关系。其中:终极实体是指参与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人及其使用的某应用程序。公钥基础设施(PKI)161PKI的基本功能①验证用户数字证书;②确定是否接受用户的数字证书申请;③向申请者颁发或拒绝颁发数字证书;④接受、处理用户数字证书的更新要求;⑤接受用户的数字证书查询;⑥产生广播黑名单(CRL)及品牌黑名单标识(BCI);⑦数字证书归档;⑧密钥归档;⑨历史数据归档;⑩CA内部管理。PKI的基本功能162

PKI基本实体关系

①终极实体与CA:证书登记、申请、密钥对恢复、密钥对更新、证书更新、证书废除。 ②终极实体与证书、黑名单:查询证书信息和最新黑名单;对证书信息进行管理。 ③RA与CA:交流证书信息,共同颁发、管理和废除证书。 ④RA:发布部分证书,不能发布黑名单。 ⑤CA:发布黑名单,产生新证书。 ⑥CA与CA:实现交叉认证。(直接交叉模型)证书、黑名单终极实体登记中心认证中心A认证中心B发布证书发布证书、黑名单PKI用户PKI管理实体操作、管理交易管理交易管理交易PKI基本实体关系证终极实体登记中心认证中心A163图6.15对称密钥系统

对称密钥系统图6.15对称密钥系统对称密钥系统164图6.16公钥和私钥加密系统

图6.16公钥和私钥加密系统165图6.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