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流体力学绪论-矿山流体机械课件_第1页
第1章-流体力学绪论-矿山流体机械课件_第2页
第1章-流体力学绪论-矿山流体机械课件_第3页
第1章-流体力学绪论-矿山流体机械课件_第4页
第1章-流体力学绪论-矿山流体机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山流体机械龙岩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陈虹微矿山流体机械龙岩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陈虹微1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分四部分:第一篇:流体力学基础1、流体的特征及物理性质2、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压强特性;流体静压强分布规律;作用在平面与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3、流体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基本概念;伯努利方程;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及其综合应用。4、管路中流体的水头损失计算、水力计算。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分四部分:2第二篇矿山排水设备矿山排水的意义、特点、方式,排水设备类型、结构选型设计计算,矿山排水设备运行的调节原理、方法,排水设备的检修检测等。第二篇矿山排水设备3第1章-流体力学绪论-矿山流体机械课件4第1章-流体力学绪论-矿山流体机械课件5第一篇流体力学基础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和平衡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流体力学研究的对象——液体和气体。第一篇流体力学基础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和平衡规6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1、关于流体平衡的规律,它研究流体处于静止(或相对平衡)状态时,作用于流体上的各种力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称为流体静力学;2、关于流体运动的规律,它研究流体在运动状态时,作用于流体上的力与运动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流体的运动特征与能量转换等,这一部分称为流体动力学。

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7流体力学的应用:流体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物质形式,因此许多科学技术部门都和流体力学有关。例如水利工程、土木建筑、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矿山石油开采、化学工业、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都有大量的流体问题需要应用流体力学的知识来解决。事实上,目前很难找到与流体力学无关的专业和学科。流体力学的应用:8目前,根据流体力学在各个工程领域的应用,流体力学可分为以下三类:1)水利类流体力学:面向水工、水动、海洋等;2)机械类流体力学:面向机械、矿山、冶金、化工、水机(水泵和风机)等;3)土木类流体力学:面向市政、工民建、道桥、城市防洪等。目前,根据流体力学在各个工程领域的应用,流体力学可分为以下三9第1章-流体力学绪论-矿山流体机械课件10第1章-流体力学绪论-矿山流体机械课件11流体力学在煤矿中的应用矿山通风、排水、压气,水力采煤、重力选矿,气力、水力运输,采煤机、支架、机床设备的液压系统等。流体力学在煤矿中的应用12第1章绪论本章学习目标:掌握液体和气体流动性的区别;掌握流体密度和重度的概念及计算;掌握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特点;掌握牛顿黏性定律及黏性的度量方法。第1章绪论本章学习目标:13流体力学发展简史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发展简史14

第一节流体力学概述

流体力学发展简史第一阶段(16世纪以前):流体力学形成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16世纪文艺复兴以后-18世纪中叶)流体力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阶段第三阶段(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流体力学沿着两个方向发展——欧拉、伯努利第四阶段(19世纪末以来)流体力学飞跃发展

第一节流体力学概述

流体力学发展简史第一阶段(16世纪15第一阶段(16世纪以前):流体力学形成的萌芽阶段公元前2286年-公元前2278年大禹治水——疏壅导滞(洪水归于河)公元前300多年

李冰都江堰——深淘滩,低作堰公元584年-公元610年隋朝南北大运河、船闸应用埃及、巴比伦、罗马、希腊、印度等地水利、造船、航海产业发展系统研究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论浮体》(公元前250年)奠定了流体静力学的基础第一阶段(16世纪以前):流体力学形成的萌芽阶段公元前22816返回返回17李冰(公元前302-235)是我国科学治水的典范,伟大的水利学家。他领导创建了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在水利史上立下了千古奇功,名扬世界,造福百姓,功垂千秋,恩泽万世。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的经验,在渠首工程的选点上作了深刻的科学研究。精心地选择在成都平原顶点的岷江上游出山口处作为工程地点,采用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方略,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无坝引水的鱼嘴分水堤,泄洪排沙的溢洪道,保证成都平原引足春水和控制洪水的咽喉工程宝瓶口。使鱼嘴分水堤、宝瓶口、飞沙堰溢洪道三大主体工程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输沙的重要作用。其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仍令当今科学界赞叹不已。都江堰保证了流区千万亩农田和城市用水的需要,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泥沙少淤、水旱从人,堪称“天然佳构”。李冰(公元前302-235)是我国科学治水的典范,伟大的水利18第二阶段(16世纪文艺复兴以后-18世纪中叶)流体力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阶段1586年斯蒂芬——水静力学原理1650年帕斯卡——“帕斯卡原理”1612年伽利略——物体沉浮的基本原理1686年牛顿——牛顿内摩擦定律,1687年牛顿的名著《原理》讨论流体的阻力、波浪运动等内容,使流体力学开始变为力学中的一个独立分支。1738年伯努利——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即伯努利方程1775年欧拉——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即欧拉运动微分方程第二阶段(16世纪文艺复兴以后-18世纪中叶)流体力学成为一19第三阶段(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流体力学沿着两个方向发展——欧拉(理论)、伯努利(实验)工程技术快速发展,提出很多经验公式1769年谢才——谢才公式(计算流速、流量)1895年曼宁——曼宁公式(计算谢才系数)1732年比托——比托管(测流速)1797年文丘里——文丘里管(测流量)理论

1823年纳维,1845年斯托克斯分别提出粘性流体运动方程组(N-S方程)为流体力学的长远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由于其所用数学的复杂性和理想流体模型的局限性,不能满意地解决工程问题,故形成了以实验方法来制定经验公式的“实验流体力学”。但由于有些经验公式缺乏理论基础,使其应用范围狭窄且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第三阶段(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流体力学沿着两个方向发展20第四阶段(19世纪末以来)流体力学飞跃发展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量纲分析和相似性原理起重要作用1883年雷诺——雷诺实验(判断流态)1903年普朗特——边界层概念(绕流运动)1933-1934年尼古拉兹——尼古拉兹实验(确定阻力系数)……流体力学与相关的邻近学科相互渗透,形成很多新分支和交叉学科第四阶段(19世纪末以来)流体力学飞跃发展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21主要的流体力学事件有:1738年瑞士数学家伯诺里在名著《流体动力学》中提出了伯诺里方程。1755年欧拉在名著《流体运动的一般原理》中提出理想流体概念,并建立了理想流体基本方程和连续方程,从而提出了流体运动的解析方法,同时提出了速度势的概念。1781年拉格朗日首先引进了流函数的概念。1826年法国工程师Navier,1845年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Stokes提出了著名的N-S方程。主要的流体力学事件有:221876年雷诺发现了流体流动的两种流体:层流和紊流。1858年亥姆霍兹指出了理想流体中旋涡的许多基本性质及旋涡运动理论,并于1887年提出了脱体绕流理论。十九世纪末,相似理论提出,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1904年普朗特提出了边界层理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计算流体力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流体力学内涵也不断地得到了充实与提高。1876年雷诺发现了流体流动的两种流体:层流和紊流。23我国主要流体力学事件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治水”的故事——顺水之性,治水须引导和疏通。秦朝在公元前256-210年修建了我国历史上的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灵渠)——明渠水流、堰流。古代的计时工具“铜壶漏滴”——孔口出流。清朝雍正年间,何梦瑶在算迪一书中提出流量等于过水断面面积乘以断面平均流速的计算方法。隋朝(公元587-610年)完成的南北大运河。隋朝工匠李春在冀中洨河修建(公元605-617年)的赵州石拱桥——拱背的4个小拱,既减压主拱的负载,又可宣泄洪水。我国主要流体力学事件24“寸金难买寸光阴”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诗句了,但是其中却揭示了计量时间的方法。我国古代计时是用铜壶滴漏,它使水从高度不等的几个容器里依次滴下来,最后滴到最低的有浮标的容器里,根据浮标上的刻度也就是根据最低容器里的水位来读取时间。这样,就是无形的时间改换成有形的尺寸了。光阴自然可以用寸来计量。

铜壶漏滴中的最低容器里的水位,是由高处的水一滴一滴流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所以铜壶滴漏的计时原理实质上就是水滴总数的自动累计。

“寸金难买寸光阴”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诗句了,但是其中却25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实验方法、数值方法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理论研究方法力学模型→物理基本定律→求解数学方程→分析和揭示本质和规律实验方法相似理论→模型实验装置数值方法计算机数值方法是现代分析手段中发展最快的方法之一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实验方法、数值方法相互配合,26第二节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流动性、惯性、粘性、压缩(膨胀)性)

——决定流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内因一、流动性流体与固体的区别:质点內聚力不同,流动性不同流动性液体和气体的流动性差别第二节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流动性、惯性、粘性、压缩(膨胀27二.惯性密度常见流体的密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4℃时的水20℃时的空气容重(重度)比重:物体的密度ρ与4º时蒸馏水的密度ρ之比值称为比重。4º时,水的比重为1;比重无量纲。二.惯性密度常见流体的密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容重(重度28三.压缩(膨胀)性1.流体的压缩性——T不变,P大而V小的性质。压缩系数β在一定温度下,密度的变化率与压强的变化成正比——体积模量(弹性模量)三.压缩(膨胀)性1.流体的压缩性——T不变,P大而V小的性29说明:a.E越大,越不易被压缩,当E时,表示该流体绝对不可压缩。b.流体的种类不同,其和E值不同。c.同一种流体的和E值随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甚微。d.在一定温度和中等压强下,水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说明:302.流体的膨胀性——P不变,T升高而V变大的性质

膨胀系数α在一定压强下,体积的变化率与温度的变化成正比2.流体的膨胀性——P不变,T升高而V变大的性质在一定压强下31四.黏性:在外力作用下,流体微元间出现相对运动时,随之产生阻抗相对运动的内摩擦力微观机制:分子间吸引力、分子不规则运动的动量交换牛顿内摩擦定律:切应力:zvv+dvvxzdzy四.黏性:在外力作用下,流体微元间出现相对运动时,微观机制:32a.速度梯度的物理意义——角变形速度(剪切变形速度)vdt(v+dv)dtdvdtdzdθ流体与固体在摩擦规律上完全不同正比于dv/dz正比于正压力,与速度无关a.速度梯度的物理意义——角变形速度(剪切变形速度)vd33b.动力粘度(系数)μ:与流体性质有关又称绝对粘度,直接测量困难,方法有转筒式、毛细管式、落球式。Pa·S运动粘度(系数):m2/s微观机制:液体吸引力T↑μ↓气体热运动T↑μ↑恩氏粘度:200ml被测液体从恩氏粘度计中流出所需时间与200ml的20℃蒸馏水从该粘度计流出所需时间之比。单位:°Eb.动力粘度(系数)μ:与流体性质有关又称绝对粘度,直接测量34τdv/dz牛顿流体o牛顿流体——服从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水、大部分轻油、气体等)c.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τdv/dz牛顿流体o牛顿流体——服从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35ττ0dv/dzo塑性流体非牛顿流体塑性流体——克服初始应力τ0后,τ才与速度梯度成正比(牙膏、新拌水泥砂浆、中等浓度的悬浮液等)ττ0dv/dzo塑性流体非牛顿流体塑性流体——克36τdv/dzo拟塑性流体拟塑性流体——τ的增长率随dv/dz的增大而降低(高分子溶液、纸浆、血液等)τdv/dzo拟塑性流体拟塑性流体——τ的增长率随d37τdv/dzo膨胀型流体膨胀型流体——τ的增长率随dv/dz的增大而增加(淀粉糊、挟沙水流)τdv/dzo膨胀型流体膨胀型流体——τ的增长率随d38ττ0dv/dzo膨胀型流体牛顿流体拟塑性流体塑性流体ττ0dv/dzo膨胀型流体牛顿流体拟塑性流体塑性流体39例:汽缸内壁的直径D=12cm,活塞的直径d=11.96cm,活塞长度L=14cm,活塞往复运动的速度为1m/s,润滑油的μ

=0.1Pa·s。求作用在活塞上的粘性力。解:注意:面积、速度梯度的取法dDL例:汽缸内壁的直径D=12cm,活塞的直径d=11.96cm40例:旋转圆筒粘度计,外筒固定,内筒转速n=10r/min。内外筒间充入实验液体。内筒r1=1.93cm,外筒r2=2cm,内筒高h=7cm,转轴上扭距M=0.0045N·m。求该实验液体的粘度。解:注意:1.面积A的取法;2.单位统一hnr1r2得例:旋转圆筒粘度计,外筒固定,内筒转速n=10r/min。内41第1章-流体力学绪论-矿山流体机械课件42第1章-流体力学绪论-矿山流体机械课件43补充: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1.表面张力:由分子的内聚力引起.当自由表面收缩时,在收缩的方向上必定有与收缩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这种力称为表面张力。在不相混合的液体间以及液体和固体间的分界面附近的分子都将受到两种介质吸引力的作用,沿着分界面产生表面张力,通常称为交界面张力。表面张力σ的大小以作用在单位长度上的力表示,单位为N/m。补充: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1.表面张力:由分子的内聚力引起.当44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2.毛细现象:是指含有细微缝隙的物体与液体接触时,在浸润情况下液体沿缝隙上升或渗入、在不浸润情况下液体沿缝隙下降的现象。液固间附着力大于液体的内聚力液固间附着力小于液体的内聚力凹上升凸下降σσσσhθhθ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2.毛细现象:是指含有细微缝隙的物体与液体45本节小结:一、流动性二、密度和重度三、压缩性和膨胀性四、黏性作业:P72、3、4、5、6(补充)本节小结:一、流动性46矿山流体机械龙岩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陈虹微矿山流体机械龙岩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陈虹微47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分四部分:第一篇:流体力学基础1、流体的特征及物理性质2、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压强特性;流体静压强分布规律;作用在平面与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3、流体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基本概念;伯努利方程;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及其综合应用。4、管路中流体的水头损失计算、水力计算。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分四部分:48第二篇矿山排水设备矿山排水的意义、特点、方式,排水设备类型、结构选型设计计算,矿山排水设备运行的调节原理、方法,排水设备的检修检测等。第二篇矿山排水设备49第1章-流体力学绪论-矿山流体机械课件50第1章-流体力学绪论-矿山流体机械课件51第一篇流体力学基础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和平衡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是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流体力学研究的对象——液体和气体。第一篇流体力学基础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和平衡规52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1、关于流体平衡的规律,它研究流体处于静止(或相对平衡)状态时,作用于流体上的各种力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称为流体静力学;2、关于流体运动的规律,它研究流体在运动状态时,作用于流体上的力与运动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流体的运动特征与能量转换等,这一部分称为流体动力学。

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53流体力学的应用:流体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物质形式,因此许多科学技术部门都和流体力学有关。例如水利工程、土木建筑、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矿山石油开采、化学工业、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都有大量的流体问题需要应用流体力学的知识来解决。事实上,目前很难找到与流体力学无关的专业和学科。流体力学的应用:54目前,根据流体力学在各个工程领域的应用,流体力学可分为以下三类:1)水利类流体力学:面向水工、水动、海洋等;2)机械类流体力学:面向机械、矿山、冶金、化工、水机(水泵和风机)等;3)土木类流体力学:面向市政、工民建、道桥、城市防洪等。目前,根据流体力学在各个工程领域的应用,流体力学可分为以下三55第1章-流体力学绪论-矿山流体机械课件56第1章-流体力学绪论-矿山流体机械课件57流体力学在煤矿中的应用矿山通风、排水、压气,水力采煤、重力选矿,气力、水力运输,采煤机、支架、机床设备的液压系统等。流体力学在煤矿中的应用58第1章绪论本章学习目标:掌握液体和气体流动性的区别;掌握流体密度和重度的概念及计算;掌握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特点;掌握牛顿黏性定律及黏性的度量方法。第1章绪论本章学习目标:59流体力学发展简史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流体力学发展简史60

第一节流体力学概述

流体力学发展简史第一阶段(16世纪以前):流体力学形成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16世纪文艺复兴以后-18世纪中叶)流体力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阶段第三阶段(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流体力学沿着两个方向发展——欧拉、伯努利第四阶段(19世纪末以来)流体力学飞跃发展

第一节流体力学概述

流体力学发展简史第一阶段(16世纪61第一阶段(16世纪以前):流体力学形成的萌芽阶段公元前2286年-公元前2278年大禹治水——疏壅导滞(洪水归于河)公元前300多年

李冰都江堰——深淘滩,低作堰公元584年-公元610年隋朝南北大运河、船闸应用埃及、巴比伦、罗马、希腊、印度等地水利、造船、航海产业发展系统研究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论浮体》(公元前250年)奠定了流体静力学的基础第一阶段(16世纪以前):流体力学形成的萌芽阶段公元前22862返回返回63李冰(公元前302-235)是我国科学治水的典范,伟大的水利学家。他领导创建了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在水利史上立下了千古奇功,名扬世界,造福百姓,功垂千秋,恩泽万世。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的经验,在渠首工程的选点上作了深刻的科学研究。精心地选择在成都平原顶点的岷江上游出山口处作为工程地点,采用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方略,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无坝引水的鱼嘴分水堤,泄洪排沙的溢洪道,保证成都平原引足春水和控制洪水的咽喉工程宝瓶口。使鱼嘴分水堤、宝瓶口、飞沙堰溢洪道三大主体工程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输沙的重要作用。其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仍令当今科学界赞叹不已。都江堰保证了流区千万亩农田和城市用水的需要,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泥沙少淤、水旱从人,堪称“天然佳构”。李冰(公元前302-235)是我国科学治水的典范,伟大的水利64第二阶段(16世纪文艺复兴以后-18世纪中叶)流体力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阶段1586年斯蒂芬——水静力学原理1650年帕斯卡——“帕斯卡原理”1612年伽利略——物体沉浮的基本原理1686年牛顿——牛顿内摩擦定律,1687年牛顿的名著《原理》讨论流体的阻力、波浪运动等内容,使流体力学开始变为力学中的一个独立分支。1738年伯努利——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即伯努利方程1775年欧拉——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即欧拉运动微分方程第二阶段(16世纪文艺复兴以后-18世纪中叶)流体力学成为一65第三阶段(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流体力学沿着两个方向发展——欧拉(理论)、伯努利(实验)工程技术快速发展,提出很多经验公式1769年谢才——谢才公式(计算流速、流量)1895年曼宁——曼宁公式(计算谢才系数)1732年比托——比托管(测流速)1797年文丘里——文丘里管(测流量)理论

1823年纳维,1845年斯托克斯分别提出粘性流体运动方程组(N-S方程)为流体力学的长远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由于其所用数学的复杂性和理想流体模型的局限性,不能满意地解决工程问题,故形成了以实验方法来制定经验公式的“实验流体力学”。但由于有些经验公式缺乏理论基础,使其应用范围狭窄且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第三阶段(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流体力学沿着两个方向发展66第四阶段(19世纪末以来)流体力学飞跃发展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量纲分析和相似性原理起重要作用1883年雷诺——雷诺实验(判断流态)1903年普朗特——边界层概念(绕流运动)1933-1934年尼古拉兹——尼古拉兹实验(确定阻力系数)……流体力学与相关的邻近学科相互渗透,形成很多新分支和交叉学科第四阶段(19世纪末以来)流体力学飞跃发展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67主要的流体力学事件有:1738年瑞士数学家伯诺里在名著《流体动力学》中提出了伯诺里方程。1755年欧拉在名著《流体运动的一般原理》中提出理想流体概念,并建立了理想流体基本方程和连续方程,从而提出了流体运动的解析方法,同时提出了速度势的概念。1781年拉格朗日首先引进了流函数的概念。1826年法国工程师Navier,1845年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Stokes提出了著名的N-S方程。主要的流体力学事件有:681876年雷诺发现了流体流动的两种流体:层流和紊流。1858年亥姆霍兹指出了理想流体中旋涡的许多基本性质及旋涡运动理论,并于1887年提出了脱体绕流理论。十九世纪末,相似理论提出,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1904年普朗特提出了边界层理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计算流体力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流体力学内涵也不断地得到了充实与提高。1876年雷诺发现了流体流动的两种流体:层流和紊流。69我国主要流体力学事件四千多年前的“大禹治水”的故事——顺水之性,治水须引导和疏通。秦朝在公元前256-210年修建了我国历史上的三大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灵渠)——明渠水流、堰流。古代的计时工具“铜壶漏滴”——孔口出流。清朝雍正年间,何梦瑶在算迪一书中提出流量等于过水断面面积乘以断面平均流速的计算方法。隋朝(公元587-610年)完成的南北大运河。隋朝工匠李春在冀中洨河修建(公元605-617年)的赵州石拱桥——拱背的4个小拱,既减压主拱的负载,又可宣泄洪水。我国主要流体力学事件70“寸金难买寸光阴”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诗句了,但是其中却揭示了计量时间的方法。我国古代计时是用铜壶滴漏,它使水从高度不等的几个容器里依次滴下来,最后滴到最低的有浮标的容器里,根据浮标上的刻度也就是根据最低容器里的水位来读取时间。这样,就是无形的时间改换成有形的尺寸了。光阴自然可以用寸来计量。

铜壶漏滴中的最低容器里的水位,是由高处的水一滴一滴流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所以铜壶滴漏的计时原理实质上就是水滴总数的自动累计。

“寸金难买寸光阴”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诗句了,但是其中却71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实验方法、数值方法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理论研究方法力学模型→物理基本定律→求解数学方程→分析和揭示本质和规律实验方法相似理论→模型实验装置数值方法计算机数值方法是现代分析手段中发展最快的方法之一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方法、实验方法、数值方法相互配合,72第二节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流动性、惯性、粘性、压缩(膨胀)性)

——决定流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内因一、流动性流体与固体的区别:质点內聚力不同,流动性不同流动性液体和气体的流动性差别第二节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流动性、惯性、粘性、压缩(膨胀73二.惯性密度常见流体的密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4℃时的水20℃时的空气容重(重度)比重:物体的密度ρ与4º时蒸馏水的密度ρ之比值称为比重。4º时,水的比重为1;比重无量纲。二.惯性密度常见流体的密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容重(重度74三.压缩(膨胀)性1.流体的压缩性——T不变,P大而V小的性质。压缩系数β在一定温度下,密度的变化率与压强的变化成正比——体积模量(弹性模量)三.压缩(膨胀)性1.流体的压缩性——T不变,P大而V小的性75说明:a.E越大,越不易被压缩,当E时,表示该流体绝对不可压缩。b.流体的种类不同,其和E值不同。c.同一种流体的和E值随温度、压强的变化而变化,但变化甚微。d.在一定温度和中等压强下,水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说明:762.流体的膨胀性——P不变,T升高而V变大的性质

膨胀系数α在一定压强下,体积的变化率与温度的变化成正比2.流体的膨胀性——P不变,T升高而V变大的性质在一定压强下77四.黏性:在外力作用下,流体微元间出现相对运动时,随之产生阻抗相对运动的内摩擦力微观机制:分子间吸引力、分子不规则运动的动量交换牛顿内摩擦定律:切应力:zvv+dvvxzdzy四.黏性:在外力作用下,流体微元间出现相对运动时,微观机制:78a.速度梯度的物理意义——角变形速度(剪切变形速度)vdt(v+dv)dtdvdtdzdθ流体与固体在摩擦规律上完全不同正比于dv/dz正比于正压力,与速度无关a.速度梯度的物理意义——角变形速度(剪切变形速度)vd79b.动力粘度(系数)μ:与流体性质有关又称绝对粘度,直接测量困难,方法有转筒式、毛细管式、落球式。Pa·S运动粘度(系数):m2/s微观机制:液体吸引力T↑μ↓气体热运动T↑μ↑恩氏粘度:200ml被测液体从恩氏粘度计中流出所需时间与200ml的20℃蒸馏水从该粘度计流出所需时间之比。单位:°Eb.动力粘度(系数)μ:与流体性质有关又称绝对粘度,直接测量80τdv/dz牛顿流体o牛顿流体——服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