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课件_第1页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课件_第2页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课件_第3页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课件_第4页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河南CDC免疫规划所

2012.41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河南CDC免疫规划所

2012.41hnjmpx@126.com1234562hnjmpx@126.com123456233监测病例定义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高危AFP病例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VAPP病例4监测病例定义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4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AFP是AcuteFlaccidParalysis的简称。5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时的力量,一般按六级记录

0级:完全瘫痪

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而无肢体运动

2级:肢体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

4级:能作抵抗阻力的运动

5级:正常肌力肌力6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时的力量,一般按六级记录肌力6定义:指在骨骼肌静止时不断地不随意地保持轻微紧张,这种肌肉组织在其静息状态下的一种持续的、微小的收缩称为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活动的基础。被动活动肢体或按压肌肉时所感到的阻力。肌张力7定义:指在骨骼肌静止时不断地不随意地保持轻微紧张,这种肌肉组8注意!

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身体任何部位出现的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肉萎缩的一组征候群。88注意!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脊髓灰质炎(A80)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G61.0);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G37.3,G04.2-G04.9);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G62.0-G62.9);神经根炎(M54.1);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S24.2,S24.3,S34.2,S34.6,S34.8);单神经炎(G56,G57);神经丛炎(G54.0-G54.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G72.3)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G72.1,G72.2,G72.9)急性多发性肌炎(M33.2)肉毒中毒(A05.1)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G82.0,G82.2,G82.3,G82.5)短暂性肢体麻痹(R29.8)常见的AFP病例(ICD10编码)9脊髓灰质炎(A80)常见的AFP病例(ICD10编码)910什么是高危AFP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AFP病例——(1)年龄小于5岁,接种脊灰疫苗少于3次或接种史不详,且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2)临床怀疑脊灰,尤其是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3)来自脊灰流行国家或地区,或在发病前35天内曾去过脊灰流行国家或地区。医疗机构发现怀疑为脊灰的高危AFP病例,应在12小时内报告辖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10什么是高危AFP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AFP病例——(临床符合病例无标本或无合格便标本,未检测到脊灰野病毒和VDPV,无论随访60天时有无残留麻痹/或死亡、失访,经省级专家诊断小组审查,临床上不能排除脊灰诊断的病例。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发病时间间隔2个月以内,即为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11临床符合病例无标本或无合格便标本,未检测到脊灰野病毒和VDP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AFP病例大便标本分离到VDPV。该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变异介于1%~15%之间。如发生2例或2例以上相关的VDPV病例,则视为VDPV循环。12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AFP病例大便标本分离到VDVAPP(疫苗相关病例)定义服苗者疫苗相关病例(服苗病例):

疑似病例近期曾有OPV免疫史,且在服用OPV后4天-35天内发热,6天-40天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无感觉障碍,临床诊断符合脊灰。麻痹后未再服用OPV,从粪便标本中只分离到脊灰疫苗病毒,该病毒和原始疫苗病毒相比,VP1区基因序列变异<1%。

服苗者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接触病例):

与服活苗者在服苗的35天内有密切接触史,接触6-60天出现AFP;或在麻痹前40天未服过OPV,符合脊灰的临床诊断。麻痹后未再接种OPV,从粪便标本中只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该病毒和原始疫苗病毒相比,VP1区基因序列变异<1%。摘自《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13VAPP(疫苗相关病例)定义服苗者疫苗相关病例(服苗病例):麻痹日期OPV发热双下肢麻痹腹泻随访日期大便采集

Ⅰ型疫苗株(+)

1/24

2001/1/141/172/42002/9/20病例编号:18#性别:

男发病年龄:

8月龄OPV服苗史:1次LL、肌萎缩临床符合病例VAPP服苗者VAPP14麻痹日期OPV发热双下肢麻痹腹泻随访日期大便采集1/24麻痹日期发热左下肢麻痺腹泻调查日期9/17

2001/9/129/262002/9/22病例编号:201#性别:

女发病年龄:

11月龄OPV服苗史:零次大便采集

Ⅱ型疫苗株(+)LL、肌萎缩临床符合病例VAPP(接触?)接触者VAPP15麻痹日期发热左下肢麻痺腹泻调查日期9/172001/9/1监测内容AFP病例报告主动监测病例调查AFP病例随访实验室监测AFP病例监测评价指标16监测内容AFP病例报告1617医疗机构发现AFP病例后。。。报给谁?报告时限?报告内容?怎么报?报告后,还要做什么?1717医疗机构发现AFP病例后。。。报给谁?报告时限?1718病例报给谁?报告时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报告到当地县级疾控机构。1818病例报给谁?报告时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19报告内容?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期、临床初步诊断等。1919报告内容?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20怎么报?电话报告和网络直报系统等方式进行报告。县级疾控机构应建立AFP病例专报记录本,登记接到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报告内容、记录人等内容。2020怎么报?电话报告和网络直报系统等方式进行报告。2021医疗机构报告后,还要做什么?协助疾控部门开展病例调查、便标本采集、随访等工作。收集、补充AFP病例的临床资料,提供给辖区疾控机构。2121医疗机构报告后,还要做什么?协助疾控部门开展病例调查、便22怎么开展AFP病例主动监测?监测医院?监测频次?监测内容?监测报表?2222怎么开展AFP病例主动监测?监测医院?2223所有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神经专科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综合性中医医院等均为AFP主动监测医院,每旬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人口集中的乡级医院每旬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主动监测-监测医院2323所有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神经专科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24AFP主动监测医院每旬开展本院的AFP病例的主动搜索;县级疾控机构应每旬对辖区内AFP主动监测医院开展主动搜索。主动监测--频次2424AFP主动监测医院每旬开展本院的AFP病例的主动搜索;县25主动监测--内容开展主动监测时,监测人员应到监测医院的儿科、神经内科(或内科)、传染科的门诊和病房、病案室等,查阅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或病案,并与医务人员交谈,主动搜索AFP病例,并记录监测结果。如发现漏报的AFP病例,应按要求开展调查和报告。2525主动监测--内容开展主动监测时,监测人员应到监测医院的儿26主动监测--报表监测报表应于次旬2日前,向辖区县CDC报告“AFP监测医院旬报表”。如果经核实未发现就诊AFP病例,应进行“零”报告。2626主动监测--报表监测报表应于次旬2日前,向辖区县CDC报个案调查高危AFP病例和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的调查VDPV病例、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等的调查

病例调查27个案调查病例调查27了解发病过程:应了解麻痹发生时间、是否有发热/腹泻、麻痹部位是否对称、是否疼痛、有无外伤或注射史、就诊过程、OPV服苗史等。进行神经学检查:重点检查肌力、肌张力、腱反射、肌萎缩和肢体活动情况。填写个案调查表:要求完整、准确填写,避免缺项和漏项。如有调查表中未包括的症状或体征可用文字说明;调查时力求明确临床诊断。个案个案调查步骤28了解发病过程:应了解麻痹发生时间、是否有发热/腹泻、麻痹部位在麻痹发生60天后,要对所报告的AFP病例进行随访。随访由县或市级疾控机构完成,随访必须要见到病例本人,建议随访者为对该病例进行过调查的人员。随访时要填写“AFP病例麻痹随访表”,随访表填写完成后要及时(麻痹75天内)上报市、省级疾控机构。在病例首次进行个案调查时没有明确临床诊断的病例,力求在随访时能够得出明确诊断,以补充个案资料。必要时组织省级专家组专家进行访视。AFP病例随访29在麻痹发生60天后,要对所报告的AFP病例进行随访。随访由县对所有AFP病例应采集双份大便标本用于病毒分离。应在病人麻痹后14天内采集2份粪便。标本的采集要求是:两份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每份标本重量≥5克(约为成人的大拇指末节大小)。AFP病例标本采集30对所有AFP病例应采集双份大便标本用于病毒分离。AFP病例标4℃以下冷藏保存和带冰运送,采集后应按规定贴好标签.7天内送到省疾控中心脊灰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采集的标本应有完整的登记资料,一并送达省脊灰实验室。标本标签登记要清楚,标本送检表项目要填写完整。实验室监测-原始标本运送314℃以下冷藏保存和带冰运送,采集后应按规定贴好标签.实验室监AFP粪便标本采集注意事项采集标本需使用统一配发的一次性无菌采样管。采样管需标识清楚。采集标本量需足够且适量。带冰运送和保存。运送时必须用冷藏包或保温筒/杯运送发病后不要服苗。确需服苗的采集标本后再服苗。采双份粪便标本。接触者标本需及时采集。脊灰病毒分离阳性率。32AFP粪便标本采集注意事项采集标本需使用统一配发的一次性无菌监测的敏感性

—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监测的及时性

—AFP病例监测报告(包括“零”病例报告)及时率≥80%—AFP病例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及时率≥80%—AFP病例14天内双份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80%—AFP病例大便标本7天内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及时率≥80%—省级脊灰实验室28天内完成AFP病例大便病毒分离及时率≥80%—阳性分离物在14天内送国家脊灰实验室的及时率≥80%—国家脊灰实验室7天内完成省级送达的阳性分离物型内鉴别的及时率≥80%—需进行核酸序列分析的阳性分离物在完成病毒型内鉴别后14天完成序列检测

—AFP病例麻痹60天内完成病毒型内鉴别及时率≥80%—AFP病例麻痹75天内随访及时率≥80%监测的完整性

—省级对高危AFP病例和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调查处理率达到100%—国家级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对临床符合病例的复核率达到100%—旬报完整性

—主动监测报表完整性AFP监测评价指标33监测的敏感性AFP监测评价指标33关键数字要记牢

1: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

48:AFP病例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及时率≥80%

14:14天内双份合格便标本采集率≥80%7:大便标本7天内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及时率≥80%75:AFP病例麻痹75天内随访及时率≥80%34关键数字要记牢1: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AFP病例调查流程发现AFP疑似病例及时对病例进行初步诊断排除发现为高危病例认真填写调查表并及时采集粪便标本确诊为AFP病例省CDC按照高危及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调查指南对该病例进行调查,并采集接触者粪便标本及时报告及时送至省CDC60-75天内及时随访实验室检验并定期组织对相关病例进行专家会诊35AFP病例调查流程发现AFP及时对病例排除发现为认真填写调常规监测外,还应关注哪些病例?需重点关注和新疆往来有关的AFP病例,发现之后及时上报县疾控机构。聚集性AFP病例。在一个月以内一个县发生2例及以上AFP病例,需重点关注实时监测,发现疑似聚集性AFP病例,需要及时开展流调工作36常规监测外,还应关注哪些病例?需重点关注和新疆往来有关的AF37AFP病例监测常见问题及要求。。。1AFP病例误报告:病例无AFP病例相关症状,却作为AFP病例进行报告。报告病例主要在于判断其是否符合“AFP”症状,其次才是对病例做出初步的临床诊断。“跛行”的病人不一定都是“AFP”病例。3737AFP病例监测常见问题及要求。。。1AFP病例误报告:病38AFP病例监测常见问题及要求。。。2敏感性不足,提高识别AFP病例能力。发现符合AFP定义的病例要及时报告。3838AFP病例监测常见问题及要求。。。2敏感性不足,提高识别392011年全省AFP病例首诊医院和报告情况2011年686例病例,其中首诊报告418例,首诊漏报248例,报告情况不详20例。5例39392011年全省AFP病例首诊医院和报告情况2011年68402011年全省首诊漏报AFP病例分析首诊漏报248例病例40402011年全省首诊漏报AFP病例分析首诊漏报248例病例41各市首次就诊漏报病例分析4141各市首次就诊漏报病例分析4142AFP病例监测常见问题及要求。。。3对病例肌力、肌张力、深部腱反射、病例反射等判断AFP病例的关键检查项目未填写完整。提高调查表的填写质量,要真实。特别是一些关键项目(麻痹日期、肌力、各种反射、服苗史、就诊史等)。4242AFP病例监测常见问题及要求。。。3对病例肌力、肌张力、谢谢!43谢谢!43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河南CDC免疫规划所

2012.444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河南CDC免疫规划所

2012.41hnjmpx@126.com12345645hnjmpx@126.com1234562463监测病例定义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高危AFP病例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VAPP病例47监测病例定义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4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AFP是AcuteFlaccidParalysis的简称。48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时的力量,一般按六级记录

0级:完全瘫痪

1级:可见肌肉轻微收缩而无肢体运动

2级:肢体能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

4级:能作抵抗阻力的运动

5级:正常肌力肌力49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时的力量,一般按六级记录肌力6定义:指在骨骼肌静止时不断地不随意地保持轻微紧张,这种肌肉组织在其静息状态下的一种持续的、微小的收缩称为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活动的基础。被动活动肢体或按压肌肉时所感到的阻力。肌张力50定义:指在骨骼肌静止时不断地不随意地保持轻微紧张,这种肌肉组51注意!

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身体任何部位出现的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肉萎缩的一组征候群。518注意!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脊髓灰质炎(A80)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G61.0);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G37.3,G04.2-G04.9);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G62.0-G62.9);神经根炎(M54.1);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S24.2,S24.3,S34.2,S34.6,S34.8);单神经炎(G56,G57);神经丛炎(G54.0-G54.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G72.3)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G72.1,G72.2,G72.9)急性多发性肌炎(M33.2)肉毒中毒(A05.1)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G82.0,G82.2,G82.3,G82.5)短暂性肢体麻痹(R29.8)常见的AFP病例(ICD10编码)52脊髓灰质炎(A80)常见的AFP病例(ICD10编码)953什么是高危AFP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AFP病例——(1)年龄小于5岁,接种脊灰疫苗少于3次或接种史不详,且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2)临床怀疑脊灰,尤其是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3)来自脊灰流行国家或地区,或在发病前35天内曾去过脊灰流行国家或地区。医疗机构发现怀疑为脊灰的高危AFP病例,应在12小时内报告辖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310什么是高危AFP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AFP病例——(临床符合病例无标本或无合格便标本,未检测到脊灰野病毒和VDPV,无论随访60天时有无残留麻痹/或死亡、失访,经省级专家诊断小组审查,临床上不能排除脊灰诊断的病例。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发病时间间隔2个月以内,即为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54临床符合病例无标本或无合格便标本,未检测到脊灰野病毒和VDP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AFP病例大便标本分离到VDPV。该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变异介于1%~15%之间。如发生2例或2例以上相关的VDPV病例,则视为VDPV循环。55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AFP病例大便标本分离到VDVAPP(疫苗相关病例)定义服苗者疫苗相关病例(服苗病例):

疑似病例近期曾有OPV免疫史,且在服用OPV后4天-35天内发热,6天-40天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无感觉障碍,临床诊断符合脊灰。麻痹后未再服用OPV,从粪便标本中只分离到脊灰疫苗病毒,该病毒和原始疫苗病毒相比,VP1区基因序列变异<1%。

服苗者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接触病例):

与服活苗者在服苗的35天内有密切接触史,接触6-60天出现AFP;或在麻痹前40天未服过OPV,符合脊灰的临床诊断。麻痹后未再接种OPV,从粪便标本中只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该病毒和原始疫苗病毒相比,VP1区基因序列变异<1%。摘自《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56VAPP(疫苗相关病例)定义服苗者疫苗相关病例(服苗病例):麻痹日期OPV发热双下肢麻痹腹泻随访日期大便采集

Ⅰ型疫苗株(+)

1/24

2001/1/141/172/42002/9/20病例编号:18#性别:

男发病年龄:

8月龄OPV服苗史:1次LL、肌萎缩临床符合病例VAPP服苗者VAPP57麻痹日期OPV发热双下肢麻痹腹泻随访日期大便采集1/24麻痹日期发热左下肢麻痺腹泻调查日期9/17

2001/9/129/262002/9/22病例编号:201#性别:

女发病年龄:

11月龄OPV服苗史:零次大便采集

Ⅱ型疫苗株(+)LL、肌萎缩临床符合病例VAPP(接触?)接触者VAPP58麻痹日期发热左下肢麻痺腹泻调查日期9/172001/9/1监测内容AFP病例报告主动监测病例调查AFP病例随访实验室监测AFP病例监测评价指标59监测内容AFP病例报告1660医疗机构发现AFP病例后。。。报给谁?报告时限?报告内容?怎么报?报告后,还要做什么?6017医疗机构发现AFP病例后。。。报给谁?报告时限?1761病例报给谁?报告时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报告到当地县级疾控机构。6118病例报给谁?报告时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62报告内容?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期、临床初步诊断等。6219报告内容?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63怎么报?电话报告和网络直报系统等方式进行报告。县级疾控机构应建立AFP病例专报记录本,登记接到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报告内容、记录人等内容。6320怎么报?电话报告和网络直报系统等方式进行报告。2064医疗机构报告后,还要做什么?协助疾控部门开展病例调查、便标本采集、随访等工作。收集、补充AFP病例的临床资料,提供给辖区疾控机构。6421医疗机构报告后,还要做什么?协助疾控部门开展病例调查、便65怎么开展AFP病例主动监测?监测医院?监测频次?监测内容?监测报表?6522怎么开展AFP病例主动监测?监测医院?2266所有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神经专科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综合性中医医院等均为AFP主动监测医院,每旬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人口集中的乡级医院每旬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主动监测-监测医院6623所有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神经专科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67AFP主动监测医院每旬开展本院的AFP病例的主动搜索;县级疾控机构应每旬对辖区内AFP主动监测医院开展主动搜索。主动监测--频次6724AFP主动监测医院每旬开展本院的AFP病例的主动搜索;县68主动监测--内容开展主动监测时,监测人员应到监测医院的儿科、神经内科(或内科)、传染科的门诊和病房、病案室等,查阅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或病案,并与医务人员交谈,主动搜索AFP病例,并记录监测结果。如发现漏报的AFP病例,应按要求开展调查和报告。6825主动监测--内容开展主动监测时,监测人员应到监测医院的儿69主动监测--报表监测报表应于次旬2日前,向辖区县CDC报告“AFP监测医院旬报表”。如果经核实未发现就诊AFP病例,应进行“零”报告。6926主动监测--报表监测报表应于次旬2日前,向辖区县CDC报个案调查高危AFP病例和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的调查VDPV病例、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等的调查

病例调查70个案调查病例调查27了解发病过程:应了解麻痹发生时间、是否有发热/腹泻、麻痹部位是否对称、是否疼痛、有无外伤或注射史、就诊过程、OPV服苗史等。进行神经学检查:重点检查肌力、肌张力、腱反射、肌萎缩和肢体活动情况。填写个案调查表:要求完整、准确填写,避免缺项和漏项。如有调查表中未包括的症状或体征可用文字说明;调查时力求明确临床诊断。个案个案调查步骤71了解发病过程:应了解麻痹发生时间、是否有发热/腹泻、麻痹部位在麻痹发生60天后,要对所报告的AFP病例进行随访。随访由县或市级疾控机构完成,随访必须要见到病例本人,建议随访者为对该病例进行过调查的人员。随访时要填写“AFP病例麻痹随访表”,随访表填写完成后要及时(麻痹75天内)上报市、省级疾控机构。在病例首次进行个案调查时没有明确临床诊断的病例,力求在随访时能够得出明确诊断,以补充个案资料。必要时组织省级专家组专家进行访视。AFP病例随访72在麻痹发生60天后,要对所报告的AFP病例进行随访。随访由县对所有AFP病例应采集双份大便标本用于病毒分离。应在病人麻痹后14天内采集2份粪便。标本的采集要求是:两份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每份标本重量≥5克(约为成人的大拇指末节大小)。AFP病例标本采集73对所有AFP病例应采集双份大便标本用于病毒分离。AFP病例标4℃以下冷藏保存和带冰运送,采集后应按规定贴好标签.7天内送到省疾控中心脊灰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采集的标本应有完整的登记资料,一并送达省脊灰实验室。标本标签登记要清楚,标本送检表项目要填写完整。实验室监测-原始标本运送744℃以下冷藏保存和带冰运送,采集后应按规定贴好标签.实验室监AFP粪便标本采集注意事项采集标本需使用统一配发的一次性无菌采样管。采样管需标识清楚。采集标本量需足够且适量。带冰运送和保存。运送时必须用冷藏包或保温筒/杯运送发病后不要服苗。确需服苗的采集标本后再服苗。采双份粪便标本。接触者标本需及时采集。脊灰病毒分离阳性率。75AFP粪便标本采集注意事项采集标本需使用统一配发的一次性无菌监测的敏感性

—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监测的及时性

—AFP病例监测报告(包括“零”病例报告)及时率≥80%—AFP病例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及时率≥80%—AFP病例14天内双份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80%—AFP病例大便标本7天内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及时率≥80%—省级脊灰实验室28天内完成AFP病例大便病毒分离及时率≥80%—阳性分离物在14天内送国家脊灰实验室的及时率≥80%—国家脊灰实验室7天内完成省级送达的阳性分离物型内鉴别的及时率≥80%—需进行核酸序列分析的阳性分离物在完成病毒型内鉴别后14天完成序列检测

—AFP病例麻痹60天内完成病毒型内鉴别及时率≥80%—AFP病例麻痹75天内随访及时率≥80%监测的完整性

—省级对高危AFP病例和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调查处理率达到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