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大气污染气象学教学内容§1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2大气的热力过程§3大气的运动和风1第3章大气污染气象学教学内容1大气扩散源受体大气扩散酸雨越境转移(日本、南朝鲜……)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化学……大气气象学……污染气象学……气象条件对污物的稀释、扩散作用污染物对气象的影响
第3章大气污染气象学2大气扩散源受体大气扩散酸雨越境转移(日本、南朝鲜……)§1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一、大气圈垂直结构第3章大气污染气象学3§1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一、大气圈垂直结构第3章大气污染气气象要素(因子):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量,气象学中统称为~。与大气污染关系密切的气象要素主要有:
气温气压空气湿度(气湿)风(风向、风速)云量能见度蒸发、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等。
二、主要气象要素
4气象要素(因子):41.气温
表示大气温度高低的物理量。天气预报中:1.5m高、百叶箱内气温。
二、主要气象要素
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华氏温度51.气温摄氏温度52.气压即大气的压强。任一点的气压值等于该地单位面积上的大气柱重量。
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据实测,近地层高度每升高100米,气压平均降低约12.4毫巴(1mb=100Pa=1hPa),在高层小于此值。单位:mb(毫巴)1atm=101325Pa=1013.25mb=760mmHg
二、主要气象要素
62.气压63.气湿:空气湿度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和空气潮湿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常用的表示方法:绝对湿度-1m3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kg)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之百分比含湿量(比湿)-湿空气中1kg干空气包含的水汽质量(kg)水汽体积分数-水汽在湿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露点-在一定气压下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二、主要气象要素
73.气湿:空气湿度7
二、主要气象要素
4.风向和风速(windspeedanddirection)什么是风?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风的形成:风主要由于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而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是由温度分布不均造成。84.风向和风速(windspeedanddirec
4.风向和风速水平(horizontal)方向的空气运动称为风(垂直方向-升降气流)风的来向叫风向(16个方位圆周等分)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距离(m/s或km/h)
(km/h)
F-风力级(0~12级)
二、主要气象要素
9
4.风向和风速91010风玫瑰图
风速,m/s某地区1988年的风玫瑰图。同心圆表示风的频率,例如,吹南风的频率约为11%,其中风速大于10.82m/s的频率约为1%,风速在3.35~5.41m/s的频率为3.5%左右。11风玫瑰图风速,m/s某地区1988年的风玫瑰图。同5、云云:漂浮在空中的水汽凝结物。云量:指云遮蔽天空的成数。在我国,将天空分为10等份,有几分天空被云遮盖,云量就是几。如:碧空无云,云量为0;阴天云量为10;云占天空的1/10,云量记为1。国外,将天空分为8等份。国外云量×1.25=我国云量云高:云底距地面底高度低云(2500m以下)中云(2500-5000m)高云(5000m以上)总云量:指所有云遮蔽天空的成数,不论云的层次和高度。低云量:低云的云掩盖天空的成数。云量的记录:观测中以总云量/低云量的形式记录,如10/7。125、云云:漂浮在空中的水汽凝结物。12
高云(5000m以上)中云(2500-5000m)低云(2500米以下)5、云13高云(5000m以上)中云(2500-5000m)低云(25能见度: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视力正常的人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距离(0~9级,相应距离为50~50000米)。能见度的大小反应了大气的混浊现象,反映出大气中杂质的多少。大气中的雾、水汽、烟尘等,可使能见度降低。6、能见度14能见度: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视力正常的人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第二节大气的热力过程一、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太阳以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的形式辐射热量太阳辐射加热地球表面地面长波辐射加热大气近地层大气温度随地表温度变化15第二节大气的热力过程一、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15太阳辐射光谱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可见光区占太阳辐射总量的50%红外区占43%紫外区只占能量的7%在波长0.48微米的地方,太阳辐射的能力达到最高值。16太阳辐射光谱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161717二、气温的垂直变化1.大气的绝热过程:某一空气块作垂直运动时与周围空气不发生热量交换,这样的状态变化过程称为大气的绝热过程。
空气块膨胀(做功)耗内能T定性空气块压缩(外气对它做功)T内能(由压力变化引起)18二、气温的垂直变化1.大气的绝热过程:某一空气块作垂直运动定量:
T0,T——气块升降前后的温度,KP0,P——气块升降前后的压力,hPaR——干空气的气体常数,287.0J/kg/KCp——干空气的定压比热,1005J/kg/K课后3.3
绝热过程中气温的变化完全是由气压变化引起的二、气温的垂直变化19定量:T0,T——气块升降前后的温度,K课后3.3绝热过2.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Cp——干空气的定压比热,1005J/kg/Kg——重力加速度,9.81m/s2二、气温的垂直变化202.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3.气温的垂直分布(温度层结)
温度层结:气温沿垂直高度的分布曲线气温直减率单位高度气温的变化或递减层结213.气温的垂直分布(温度层结)
温度层结:气温沿垂直高度的定义: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稳定的程度,即是否容易对流
定性描述:
外力使气块上升或下降气块去掉外力气块减速,有返回趋势,稳定气块加速上升或下降,不稳定气块停在外力去掉处,中性不稳定条件下有利于扩散三、大气稳定度1.大气稳定度的概念22定义: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稳定的程度,即是否容易对流外力使气块上
2.大气稳定度的判据定量判断
232.大气稳定度的判据定量判断23则有判据:
2.大气稳定度的判据24则有2.大气稳定度的判例题3.7逆温稳定不稳定中性不稳定逆温25例题3.7逆温稳定不稳定中性不稳定逆温25四、逆温逆温不利于扩散辐射:太阳
地球
:短波
地球
大气层:长波
大气吸收长波强26四、逆温逆温不利于扩散太阳地球:短波大气吸收四、逆温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1.辐射逆温:地面白天加热,大气自下而上变暖;
地面夜间变冷,大气自下而上冷却
27四、逆温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1.辐射逆温:地面白天加热,大气自四、逆温2.下沉逆温(多在高空大气中)很厚的气层下沉
压缩变扁
顶部增温比底部多28四、逆温2.下沉逆温(多在高空大气中)很厚的气层下沉四、逆温3.平流逆温:暖空气平流到冷地面上而形成4.湍流逆温
下层湍流混合达上层出现过渡层逆温
29四、逆温3.平流逆温:暖空气平流到冷地面上而形成4.湍流逆温四、逆温5.锋面逆温对流层中冷、暖气团相遇冷暖间逆温
暖气上爬,形成锋面30四、逆温5.锋面逆温对流层中冷、暖气团相遇冷暖间逆温暖气五、烟流型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波浪型(不稳)锥型(中性)扇型(逆温)爬升型(下稳,上不稳)漫烟型(上逆、下不稳)31五、烟流型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波浪型(不稳)31§3大气的运动和风一、引起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直接作用力
重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气压梯度力与重力基本平衡,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动力)间接作用力地转偏向力(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惯性离心力(大气曲线运动:很小)摩擦力(近地1~2km内明显,摩擦层)
32§3大气的运动和风一、引起大气运动的作用力二、近地层风速廓线模式
1.对数律风速廓线模式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中性层结:对数律,粗糙度和摩擦速度—高度Z处平均风速—摩擦速度—卡门常数,0.4—地面粗糙度33二、近地层风速廓线模式1.对数律风速廓线模式—高度Z处平三、近地层风速廓线模式
2.指数律风速廓线模式平均风速随高度变化非中性层结:
指数律,稳定度参数—已知高度Z1处平均风速—稳定度参数(表3-3)已知和m,可求得习题3.434三、近地层风速廓线模式2.指数律风速廓线模式—已知高度Z四、地方性风场
1.海陆风
35四、地方性风场
1.海陆风35四、地方性风场
2.山谷风
36四、地方性风场2.山谷风363.城市热岛环流
图城市热岛示意图373.城市热岛环流图城市热岛示意图37第3章大气污染气象学教学内容§1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2大气的热力过程§3大气的运动和风38第3章大气污染气象学教学内容1大气扩散源受体大气扩散酸雨越境转移(日本、南朝鲜……)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化学……大气气象学……污染气象学……气象条件对污物的稀释、扩散作用污染物对气象的影响
第3章大气污染气象学39大气扩散源受体大气扩散酸雨越境转移(日本、南朝鲜……)§1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一、大气圈垂直结构第3章大气污染气象学40§1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一、大气圈垂直结构第3章大气污染气气象要素(因子):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量,气象学中统称为~。与大气污染关系密切的气象要素主要有:
气温气压空气湿度(气湿)风(风向、风速)云量能见度蒸发、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等。
二、主要气象要素
41气象要素(因子):41.气温
表示大气温度高低的物理量。天气预报中:1.5m高、百叶箱内气温。
二、主要气象要素
摄氏温度热力学温度华氏温度421.气温摄氏温度52.气压即大气的压强。任一点的气压值等于该地单位面积上的大气柱重量。
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据实测,近地层高度每升高100米,气压平均降低约12.4毫巴(1mb=100Pa=1hPa),在高层小于此值。单位:mb(毫巴)1atm=101325Pa=1013.25mb=760mmHg
二、主要气象要素
432.气压63.气湿:空气湿度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和空气潮湿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常用的表示方法:绝对湿度-1m3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kg)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之百分比含湿量(比湿)-湿空气中1kg干空气包含的水汽质量(kg)水汽体积分数-水汽在湿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露点-在一定气压下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二、主要气象要素
443.气湿:空气湿度7
二、主要气象要素
4.风向和风速(windspeedanddirection)什么是风?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风的形成:风主要由于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而气压的水平分布不均是由温度分布不均造成。454.风向和风速(windspeedanddirec
4.风向和风速水平(horizontal)方向的空气运动称为风(垂直方向-升降气流)风的来向叫风向(16个方位圆周等分)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距离(m/s或km/h)
(km/h)
F-风力级(0~12级)
二、主要气象要素
46
4.风向和风速94710风玫瑰图
风速,m/s某地区1988年的风玫瑰图。同心圆表示风的频率,例如,吹南风的频率约为11%,其中风速大于10.82m/s的频率约为1%,风速在3.35~5.41m/s的频率为3.5%左右。48风玫瑰图风速,m/s某地区1988年的风玫瑰图。同5、云云:漂浮在空中的水汽凝结物。云量:指云遮蔽天空的成数。在我国,将天空分为10等份,有几分天空被云遮盖,云量就是几。如:碧空无云,云量为0;阴天云量为10;云占天空的1/10,云量记为1。国外,将天空分为8等份。国外云量×1.25=我国云量云高:云底距地面底高度低云(2500m以下)中云(2500-5000m)高云(5000m以上)总云量:指所有云遮蔽天空的成数,不论云的层次和高度。低云量:低云的云掩盖天空的成数。云量的记录:观测中以总云量/低云量的形式记录,如10/7。495、云云:漂浮在空中的水汽凝结物。12
高云(5000m以上)中云(2500-5000m)低云(2500米以下)5、云50高云(5000m以上)中云(2500-5000m)低云(25能见度: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视力正常的人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目标物的最大距离(0~9级,相应距离为50~50000米)。能见度的大小反应了大气的混浊现象,反映出大气中杂质的多少。大气中的雾、水汽、烟尘等,可使能见度降低。6、能见度51能见度: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视力正常的人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第二节大气的热力过程一、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太阳以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的形式辐射热量太阳辐射加热地球表面地面长波辐射加热大气近地层大气温度随地表温度变化52第二节大气的热力过程一、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15太阳辐射光谱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可见光区占太阳辐射总量的50%红外区占43%紫外区只占能量的7%在波长0.48微米的地方,太阳辐射的能力达到最高值。53太阳辐射光谱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分布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区165417二、气温的垂直变化1.大气的绝热过程:某一空气块作垂直运动时与周围空气不发生热量交换,这样的状态变化过程称为大气的绝热过程。
空气块膨胀(做功)耗内能T定性空气块压缩(外气对它做功)T内能(由压力变化引起)55二、气温的垂直变化1.大气的绝热过程:某一空气块作垂直运动定量:
T0,T——气块升降前后的温度,KP0,P——气块升降前后的压力,hPaR——干空气的气体常数,287.0J/kg/KCp——干空气的定压比热,1005J/kg/K课后3.3
绝热过程中气温的变化完全是由气压变化引起的二、气温的垂直变化56定量:T0,T——气块升降前后的温度,K课后3.3绝热过2.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Cp——干空气的定压比热,1005J/kg/Kg——重力加速度,9.81m/s2二、气温的垂直变化572.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3.气温的垂直分布(温度层结)
温度层结:气温沿垂直高度的分布曲线气温直减率单位高度气温的变化或递减层结583.气温的垂直分布(温度层结)
温度层结:气温沿垂直高度的定义: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稳定的程度,即是否容易对流
定性描述:
外力使气块上升或下降气块去掉外力气块减速,有返回趋势,稳定气块加速上升或下降,不稳定气块停在外力去掉处,中性不稳定条件下有利于扩散三、大气稳定度1.大气稳定度的概念59定义: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稳定的程度,即是否容易对流外力使气块上
2.大气稳定度的判据定量判断
602.大气稳定度的判据定量判断23则有判据:
2.大气稳定度的判据61则有2.大气稳定度的判例题3.7逆温稳定不稳定中性不稳定逆温62例题3.7逆温稳定不稳定中性不稳定逆温25四、逆温逆温不利于扩散辐射:太阳
地球
:短波
地球
大气层:长波
大气吸收长波强63四、逆温逆温不利于扩散太阳地球:短波大气吸收四、逆温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1.辐射逆温:地面白天加热,大气自下而上变暖;
地面夜间变冷,大气自下而上冷却
64四、逆温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1.辐射逆温:地面白天加热,大气自四、逆温2.下沉逆温(多在高空大气中)很厚的气层下沉
压缩变扁
顶部增温比底部多65四、逆温2.下沉逆温(多在高空大气中)很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地升降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数据结构(Java语言描述)(第2版)课件 7.1 查找的基本概念
- 工厂饮用水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机械设计试卷
- 2025年外贸跟单员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外贸跟单员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运营试题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文秘类)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育类专业知识试卷(高等教育伦理学)试题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文秘类)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策略
- 2025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考试试卷: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与执行
- 《概率初步单元小结(第一课时)》课件
- 神经外科质控中心质控标准
- GB/T 8243.14-2020内燃机全流式机油滤清器试验方法第14部分:复合材料滤清器的冷起动模拟和液压脉冲耐久试验
- GB/T 20470-2006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要求
- 加强即时检测的临床应用管理
- 《大学》教学讲解课件
- DB32∕T 4108-2021 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砖)墙体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第六章第二节供应过程的核算课件
- 三甲医院医疗退费管理制度
- 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5.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教案
- J-STD-020D[1].1中文版
- SF∕T 0124-2021 录像过程分析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