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概念与知识课件_第1页
电子商务的概念与知识课件_第2页
电子商务的概念与知识课件_第3页
电子商务的概念与知识课件_第4页
电子商务的概念与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電子商務概念與知識劉文良整理1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第一章

電子商務概念與知識劉文良整理1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大綱1.1電子商務的定義與架構1.2電子商務的沿革1.3網際網路商業模式(InternetBusinessModel)1.4B2C電子商務經營模式1.5B2B電子商務經營模式1.6C2C電子商務經營模式1.7C2B電子商務經營模式1.8P2P電子商務經營模式1.9行動商務(MobileCommerce)經營模式1.10無所不在商務(UbiquitousCommerce)經營模式1.11Web2.0劉文良整理2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大綱1.1電子商務的定義與架構劉文良整理2電子商務概論特電子商務的定義電子商務(ElectronicCommerce)的主要精神,在於運用先進資訊科技,並藉由企業作業的流程改造,來達到降低企業織營運成本、提高作業效率,及增加顧客滿意度的多重目標。劉文良整理3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電子商務的定義電子商務(ElectronicCommercKalakotaandWhinston(1997)認為,所謂的電子商務,係指利用網際網路進行購買、銷售或交換產品與服務。功能在降低成本、縮短產品的生命週期、加速得到顧客的反應,及增加服務的品質。電子商務乃個人與企業管理線上金融交易的流程,其中包括了企業對消費者(B2C),及企業與企業(B2B)之間的交易。劉文良整理4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KalakotaandWhinston(1997)認為,劉文良整理5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劉文良整理5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Whinston,Stahl&Choi(1997)認為市場是由三個主要所組成:1.參與的個體2.產品3.處理程序劉文良整理6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Whinston,Stahl&Choi(1997)認電子商務的七流劉文良整理7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電子商務的七流劉文良整理7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電子商務的特性全年全天無休全球化市場個人化需求成本低廉具競爭性創新性的商業機會與價值快速有效的互動多媒體資訊使用方便且選擇性多劉文良整理8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電子商務的特性全年全天無休劉文良整理8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五、電子商務的新經濟法則(一)網路外部性(二)報酬遞增(三)需求面的規模經濟(四)正反饋循環(五)明顯獨占(六)外顯供給增加(七)客製化定價(八)動態交易(九)套牢原理劉文良整理9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五、電子商務的新經濟法則(一)網路外部性劉文良整理9電子商網路效應意指一項產品對個別使用者的價值取決於總使用人數,此即在市場上佔有優勢地位,並建立具技術標準與領導地位的高科技產品,其所製造出來的效果,經濟學稱之為網路效應。網路效應來自於網路外部性(networkexternality),也就是一項產品對個別使用者的價值取決於總使用人數。學者Kevin(1999)指出,網路的價值隨著成員數目的增加而呈等比級數增加,提升後的價值又會吸引更多成員加,反覆循環,形成大者恒大,弱者愈弱的情況。網路外部性劉文良整理10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網路效應意指一項產品對個別使用者的價值取決於總使用人數,此即Katz(1985)認為網路外部性主要決定於1. 直接實質影響(directphysicaleffect):當使用相同或相容產品的消費者越多所產生的直接網路外部性便越大。2. 間接影響(indirecteffect):意指互補性或是其他週邊產品的使用者人數,當使用者越多,所產生的間接網路外部性效應也越大。3. 售後服務(post-purchaseservice):售後服務的優劣可以決定產品銷售的持久性與名聲,而售後服務要靠產品銷售量以拓展服務網的範圍,並增加服務的經驗。網路外部性劉文良整理11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Katz(1985)認為網路外部性主要決定於網路外部性劉文良網路外部效應具有正面與負面兩種,正向網路外部性:係以“網路經濟”為最佳例子負向網路外部性:係在網路購物環境中,若消費者會因購買或擁有某商品的人數增加,而減少擁有或購買該商品的意願,謂之。網路外部性劉文良整理12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網路外部效應具有正面與負面兩種,網路外部性劉文良整理12電子Liebowitz與Margolis(1994)、Varian(1996)區分網路外部性為直接與間接二種1. 直接網路外部性(DirectInternetExternality):

係指消費者購買產品享受其產品的品質,隨著更多消費者的加入,能使產品價值更加增加或減少的情形。2. 間接網路外部性(IndirectInternetExternality):

隨著互補品或耐久品之售後服務的增加,消費者享受的價值愈增加的情形。網路外部性劉文良整理13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Liebowitz與Margolis(1994)、Varia網路經濟導致報酬遞增定律,產品或服務的使用單位愈多,每一單位的價值就會變高。報酬遞增的產生是由於「網路外部性」,所創造的良性反饋迴路,報酬遞增可以產生累積和強化的效應,這個模式初期的營收增長相當緩慢,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營收會突然遽增,同時單位成本也會穩定下降。報酬遞增型的企業以Cisco、Oracle、或Microsoft等網路贏家為主要代表。報酬遞增劉文良整理14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網路經濟導致報酬遞增定律,產品或服務的使用單位愈多,每一單位需求面規模經濟是資訊市場的常態。當需求面經濟啟動時,會產生消費者預期心理,意即如果消費者預期產品會成功,會形成一窩蜂使用的情況,造成更多的人使用此產品。反之,如果消費者預期產品不會被廣泛使用,則會展開惡性循環,因此,在消費者預期心裡中,會造成受歡迎的產品愈受歡迎,被摒棄的商品會被淘汰。需求面的規模經濟劉文良整理15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需求面規模經濟是資訊市場的常態。當需求面經濟啟動時,會產生消在網路效應下,會啟動正反饋循環,所謂正反饋循環是隨著使用人數的增加,產品的價值愈來愈受青睞而吸引更多人使用,最後達到關鍵多數,在市場取得絕對優勢。簡而言之,正反饋循環導致大者恒大,弱者愈弱定律。這就是為什麼科技會在爆炸性成長後展開長期領導期的原因。麥金塔與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之爭是正反饋循環的最著名的例子正反饋循環劉文良整理16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在網路效應下,會啟動正反饋循環,所謂正反饋循環是隨著使用人數因為網路效應所產生的正反饋現象與需求面的經濟效應,企業為了搶奪短暫的市場控制權,一家獨大與標準戰爭成為網路常態。報酬遞增及網路外部性因素形成明顯的壟斷。如果透過競爭取得控制權,可能被控壟斷。但是,由於資訊製造與網路效應、正反饋現象、需求面規模經濟等相關,當市場規模較小而維持最低效率的生產規模較大時,有時由單一企業供應整個市場可能是比較經濟的。由於報酬遞增率,會產生自然專賣者。明顯獨占劉文良整理17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因為網路效應所產生的正反饋現象與需求面的經濟效應,企業為了搶現實生活中,每個消費者所能觸及的「市場」都是有限的。但網路的出現可以大幅增加消費者的選擇,而且現在又有一些比價搜尋網站(price-comparisonengine),可以幫助消費者在數以百計的網路商店中,找出最便宜的選擇。外顯供給增加劉文良整理18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現實生活中,每個消費者所能觸及的「市場」都是有限的。但網路的在經濟學上,資訊品有兩種製造成本:高昂的製造成本與低廉的變動成本。資訊產品的製造成本很高,但再製成本很低,當再製成本趨近於零時,應該以消費者的價值為定價基礎。但是,一項產品對每一個人的價值都是不同的,所以,差別定價便成為更適當的策略。因此,依據不同的市場區隔設計不同的產品版本與售價是必須的。於是產品與價格差異化成為定價方式,大量量身訂作、內容個別化、產品分版等都是資訊業常用的策略。客製化定價劉文良整理19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在經濟學上,資訊品有兩種製造成本:高昂的製造成本與低廉的變動隨著網路的成熟,消費者市場將會變得更有流動性,對供需改變的回應,也會更加敏銳,變得更加動態。動態交易對消費性產業所帶來的改變幅度,並不容易掌握。然而,如果公司不能掌握動態交易的性質,並調整自己去適應這種新環境,在愈來愈多的消費者上網購物之後,它將會失去對價格、收益以及利潤的控制。動態交易劉文良整理20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隨著網路的成熟,消費者市場將會變得更有流動性,對供需改變的回所謂套牢原理是指資訊產品有強烈系統化特質,若市場沒有統一的標準,消費者若要轉換單一的產品,便需要付出極大成本。例如,轉換軟體時,會發現檔案無法完全轉移;使用的工具不相容,或者甚至必須重新將整個系統更換。套牢原理劉文良整理21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所謂套牢原理是指資訊產品有強烈系統化特質,若市場沒有統一的標企業建立電子商務網站的原因(一) 整體科技環境的挑戰與壓力(二) 因應顧客需要(三) 企圖掌握傳統商業活動中的價值劉文良整理22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企業建立電子商務網站的原因(一) 整體科技環境的挑戰與壓力Kalakota&Whinston的電子商務架構電子商務產業架構的層級:(一)電子商務應用(二)一般商業服務架構(三)訊息及資訊傳送技術(四)多媒體內容及網路出版基礎架構(五)網路基礎架構電子商務的兩大支柱:(一)公共政策(二)技術標準劉文良整理23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Kalakota&Whinston的電子商務架構電子商務劉文良整理24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劉文良整理24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網際網路的起源與發展(一)蘊育期:1957年~1967年(二)發芽期:1969年~1979年(三)成長期:1982年~1993年(四)綻放期:1993年之後劉文良整理25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網際網路的起源與發展(一)蘊育期:1957年~1967年劉文經濟部商業司出版的「1999中華民國電子商務年鑑」中,將電子商務之發展沿革提前至1970年代開始,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1970年代

—電子資金轉換(EFT)第二階段,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

—電子資料交換(EDI)與電子郵件(Email)第三階段,1980年代中

—新聞群組(NewsGroup)與檔案傳輸(FTP)第四階段,1980年代末至1990年

—工作流程(Workflow)與群組軟體(Groupware)第五階段,1990年代全球資訊網的出現

—全球資訊網(WWW)電子商務的沿革劉文良整理26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經濟部商業司出版的「1999中華民國電子商務年鑑」中,將電子學者Kalakota認為電子商務發展過程可區分為

下列四個階段:第一階段,電子資金轉換(EFT)第二階段:電子資料交換(EDI)與郵件服務(Email)第三階段:線上服務與知識分享

—新聞群組(NewsGroup)與檔案傳輸(FTP)

—工作流程(workflow)與群組軟體(Groupware)第四階段:網路發展與全球資訊網(WWW)

電子商務的沿革劉文良整理27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學者Kalakota認為電子商務發展過程可區分為

下列四個階電子商務技術應用的發展劉文良整理28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電子商務技術應用的發展劉文良整理28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商業自動化→電子商務→企業電子化商業自動化係指「商品由製造商、物流中心、零售商到消費者的所有權轉移過程之自動化」。商業自動化中「一次輸入」的流程,係條碼掃描—POS—EOS—加值網路(VAN)—電子資料交換(EDI)—物流中心管理系統。根據經濟部商業司的定義,EOS係結合電腦與通訊方式,採用電子資料交換(EDI)方式,取代傳統商業下單/接單及相關作業的自動化訂貨系統。電子資料交換(EDI)系統之架構,由下到上的層次,依序為資訊傳送規定—傳輸規定—標準層次—應用層次接單後生產(BTO)屬於拉式生產劉文良整理29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商業自動化→電子商務→企業電子化商業自動化係指「商品由製造商1-3網際網路商業模式

(InternetBusinessModel)劉文良整理30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1-3網際網路商業模式

(InternetBusines一、網際網路產業可分為五個層次(一)基礎建設提供者(二)應用軟體提供者(三)網際網路中介服務提供者(四)電子商務企業(五)網際網路內容提供者劉文良整理31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一、網際網路產業可分為五個層次(一)基礎建設提供者劉文良整劉文良整理32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劉文良整理32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劉文良整理33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劉文良整理33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電子商務經營模式的應用分類(一)以企業內外分類網際網路(Internet)內部網路(Intranet)商際網路(Extranet)(二)以交易對象分類企業對消費者(BtoC)模式企業對企業(BtoB)模式消費者對消費者(C2C)模式點對點(P2P)模式--ezpeer劉文良整理34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電子商務經營模式的應用分類(一)以企業內外分類劉文良整理3電子商務收益模式(RevenueModel)收益模式(RevenueModel):泛指企業上網獲利的方式廣告收益模式(advertisingrevenuemodel)訂閱收益模式(subscriptionrevenuemodel)手續費收益模式(transactionfeerevenuemodel)銷售收益模式(salesrevenuemodel)合作收益模式(affiliaterevenuemodel)商情媒介模式經紀模式經銷商模式製造商模式社群模式劉文良整理35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電子商務收益模式(RevenueModel)收益模式(ReB2C電子商務經營模式B2C的案例網路電腦直銷-戴爾電腦(Dell)亞馬遜網路書店(A)E*Trade世界最大零售業者Wal-Mart連鎖百貨之王Sears最大精品集團LVMH豐田汽車網路玩具零售商eToys電子海灣(eBay)拍賣網站劉文良整理36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B2C電子商務經營模式B2C的案例劉文良整理36電子商務概論B2B電子商務的四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電子資料交換(EDI)第二階段:基礎的電子商務—買賣雙方直接交易,不依賴中間商第三階段:電子交易市集第四階段:協同商務

劉文良整理37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B2B電子商務的四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電子資料交換(EDIB2B電子商務的案例AribaCommerceOne劉文良整理38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B2B電子商務的案例Ariba劉文良整理38電子商務概論B2B電子市集經營模式MorganStanley認為電子市集經營模式,可分成四種:(一) 由買方建立(Buy-side)(二) 由賣方建立(Sell-side)(三) 交易市集(Marketplace)(四) 內容整合(ContentAggregator)劉文良整理39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B2B電子市集經營模式MorganStanley認為電子(一)由買方建立(Buy-side)如:台塑網(二)由賣方建立(Sell-side)如:Cisco劉文良整理40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一)由買方建立(Buy-side)(二)由賣方建立(S(三)交易市集(Marketplace)如:台灣經貿網(四)內容整合(ContentAggregator)如:台灣產業交易市集

劉文良整理41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三)交易市集(Marketplace)(四)內容整合依採購項目與採購方式分類Kaplan&Sawhney(2000)認為B2B可依採購項目與採購方式來做分類。企業的採購項目可分為製造所需物料(ManufacturingInputs)營運所需物料(OperatingInputs)企業的採購方式可分為系統性採購(SystematicSouring)現貨採購(SpotSouring)

劉文良整理42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依採購項目與採購方式分類Kaplan&Sawhney製造所需物料是指未經加工過的原料、或可被直接製成完成品的零件。通常是向特定垂直產業供應商採購。而這些物料的採購流程也需要獨特的運籌管理及後援機制。營運所需物料通常是指保養維修及運作(Maintenance、Repair、Operating,亦即MRO)所需的產品或服務,包括辦公設備、備用物品、機票、電腦、影印機、清潔服務等。這些營運所需物料是任何企業都需要的,因此無須向特定垂直產業供應商採買,而可由特定水平產業供應商來供應。劉文良整理43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製造所需物料是指未經加工過的原料、或可被直接製成完成品的零件採購的方式系統性採購(SystematicSouring)是指那些需要買賣雙方需經過反覆協商而簽訂合約的交易現貨採購(SpotSouring)的採購方式中,買方的目的通常是希望以最低的價格、立即滿足需求,買賣雙方甚少擁有緊密關係,彼此甚至互不相識劉文良整理44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採購的方式劉文良整理44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依上述不同的企業採購模式,可將企業對企業(B2B)電子市集分為四大部分營運維護中樞(MROHubs)型錄中樞(CatalogHubs)收益經理人(YieldManagers)交易中心(Exchanges)劉文良整理45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依上述不同的企業採購模式,可將企業對企業(B2B)電子市集分依水平與垂直來分水平市場(HorizontalMarket)垂直市場(VerticalMarket)劉文良整理46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依水平與垂直來分水平市場(HorizontalMarkeB2B電子商務之利益以買方的角度來看:(一)減少採購流程中的成本(二)減少存貨成本(三)減少繁瑣的採購(四)更多選擇和更好的價格以賣方的角度來看:(一)減少相關的銷售成本(二)藉著接觸新的客戶同時獲取新的利益(三)降低訂單處理成本劉文良整理47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B2B電子商務之利益以買方的角度來看:劉文良整理47電子商B2B技術與應用發展趨勢過去,企業與其往來客戶實施電子商務,若使用專屬網路EDI,必須付出昂貴的建置成本與傳輸費用,然而,在1996年Internet逐漸導入企業資訊應用後,企業間電子商務所扮演的角色隨著Internet技術的演進呈現出四個階段的風貌:(一)專屬網路EDI(二)EDIOverInternet(EOI)導入B2BEC(1996~2000年)(三)企業軟體物件導入電子商務應用開發(2000~2002年)(四)分散式物件導向電子商務應用(2003~2005年)劉文良整理48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B2B技術與應用發展趨勢過去,企業與其往來客戶實施電子商務C2C電子商務經營模式C2C是指消費者對消費者,拍賣網站是最好的C2C例子。網站經營者不負責物流,而是協助市場資訊的匯集,以及建立信用評等制度。買賣兩方消費者看對眼,自行商量交貨及付款方式。電子海灣(eBay)拍賣網站劉文良整理49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C2C電子商務經營模式C2C是指消費者對消費者,拍賣網站是最P2P電子商務經營模式P2P是點對點(PeertoPeer)的英文縮寫,係藉由系統間的直接交換來進行電腦資訊和服務的分享,例如,即時傳訊(InstantMessenger)服務就是一種P2P的應用模式。P2P具有資源運用最大化、直接動作和資源分享的潛力。N劉文良整理50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P2P電子商務經營模式P2P是點對點(PeertoPee行動商務的定義行動商務(MobileCommerce/m-Commerce)係利用手持的行動設備,藉由持續上網且高速的網際網路連線,進行通訊、互動及交易等活動。例如,全球定位系統(GPS)使用衛星追蹤使用者所在位置、移動速度以及時間。劉文良整理51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行動商務的定義行動商務(MobileCommerce/m最具影響力的無線商務發展(一)無線應用協定(WAP)(二)通用封包頻道服務(GPRS)(三)第三代行動通訊(3G)(四)藍芽(Bluetooth)劉文良整理52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最具影響力的無線商務發展(一)無線應用協定(WAP)劉文良劉文良整理53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劉文良整理53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1.WAP與網際網路及WWW相容2.WAP是一公開規範3.WAP與底層協定無關4.WAP與手機無關WAP四點特性劉文良整理54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1.WAP與網際網路及WWW相容WAP四點特性劉文良整理54圖1-8WAP運作模式劉文良整理55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圖1-8WAP運作模式劉文良整理55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圖1-9WAP架構劉文良整理56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圖1-9WAP架構劉文良整理56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B2C行動商務的應用(一)行動銀行/行動券商(二)簡訊服務(三)行動購物(四)無線網路廣告劉文良整理57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B2C行動商務的應用(一)行動銀行/行動券商劉文良整理57電B2B行動商務的應用行動應用軟體租賃服務業(Mobile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MASP)或稱為無線應用軟體租賃服務業(Wireless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WASP)主要係將B2B電子商務領域中應用軟體租賃服務業(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ASP)延伸到行動商務領域。行動應用軟體租賃服務業者(MASP)利用XML等通用相容的標準,發展能在不同無線上網設備連線接收內容的全面解決方案。劉文良整理58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B2B行動商務的應用行動應用軟體租賃服務業(MobileA無所不在商務(UbiquitousCommerce)行動商務(m-Commerce)只是改變的第一步,未來的世界將是一個無遠弗界,無時無刻(ubiquitous),無線路或裝置限制(untethered),無溝通範圍(unbounded)的商業型態,稱為「無所不在商務」(u-Commerce)然而,u-Commerce並不是用以取代電子商務(e-Commerce)或行動商務(m-Commerce),事實上,它與這兩者同時存在,只是企業所能交易或與溝通的範圍會無限制地擴大劉文良整理59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無所不在商務(UbiquitousCommerce)行動商無所不在商務u-Commerce在u-Commerce中的u是指無所不在的意思(ubiquitous),泛指「不被實體線路或傳統商業交易定義所束縛的商務」。u-Commerce涵蓋了企業及其員工、供應鏈夥伴以及所有相關零組件的資訊流動,代表隨時隨地的資訊交流。簡單來說,「U化」是希望透過科技,創造一個「以人為中心」,提供各種服務的線上環境劉文良整理60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無所不在商務u-Commerce在u-Commerce中的u無聲商務(s-Commerce)無線射頻技術(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Device),簡稱「RFID」劉文良整理61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無聲商務(s-Commerce)無線射頻技術(RadioWeb2.0Web2.0是由一系列經濟、社會、技術趨勢所共同形成的次世代網路的基礎,是一個更成熟且特殊的媒介,其特徵為使用者參與、開放以及網絡效應劉文良整理62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Web2.0Web2.0是由一系列經濟、社會、技術趨劉文良整理63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劉文良整理63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Web2.0的核心概念在於「U.S.E.R」U代表「無限制」(Unconstraint)S代表「服務」(Service)E代表「外部性」(Externality)R代表「報酬」(Reward)劉文良整理64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Web2.0的核心概念在於「U.S.E.R」U代表「無限Web2.0的服務型態服務提供型服務支援型服務利用型劉文良整理65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Web2.0的服務型態服務提供型劉文良整理65電子商務Web2.0的應用服務混搭服務(Mashup)網路軟體(Webware)社群共享平台(SocialMedia)社群網絡服務(SocialNetworkService,SNS)播客服務(Podcast)劉文良整理66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Web2.0的應用服務混搭服務(Mashup)劉文良整Web2.0應用的技術AJAX:全名AsynchronousJavaScriptandXMLRSS:全名ReallySimpleSyndication,是一種將網頁最新訊息以及頭條新聞同步發送予訂閱者的新機制RubyonRails:是以Ruby語言所開發的開放原始碼程式開發框架,其設計概念為「別重複同樣事」與「慣例優於設定」,並按照MVC結構所開發,可支援網路應用程式的功能、生命週期,並具備齊整劃一的觀點劉文良整理67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Web2.0應用的技術AJAX:全名Asynchrono第一章

電子商務概念與知識劉文良整理68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第一章

電子商務概念與知識劉文良整理1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大綱1.1電子商務的定義與架構1.2電子商務的沿革1.3網際網路商業模式(InternetBusinessModel)1.4B2C電子商務經營模式1.5B2B電子商務經營模式1.6C2C電子商務經營模式1.7C2B電子商務經營模式1.8P2P電子商務經營模式1.9行動商務(MobileCommerce)經營模式1.10無所不在商務(UbiquitousCommerce)經營模式1.11Web2.0劉文良整理69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大綱1.1電子商務的定義與架構劉文良整理2電子商務概論特電子商務的定義電子商務(ElectronicCommerce)的主要精神,在於運用先進資訊科技,並藉由企業作業的流程改造,來達到降低企業織營運成本、提高作業效率,及增加顧客滿意度的多重目標。劉文良整理70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電子商務的定義電子商務(ElectronicCommercKalakotaandWhinston(1997)認為,所謂的電子商務,係指利用網際網路進行購買、銷售或交換產品與服務。功能在降低成本、縮短產品的生命週期、加速得到顧客的反應,及增加服務的品質。電子商務乃個人與企業管理線上金融交易的流程,其中包括了企業對消費者(B2C),及企業與企業(B2B)之間的交易。劉文良整理71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KalakotaandWhinston(1997)認為,劉文良整理72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劉文良整理5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Whinston,Stahl&Choi(1997)認為市場是由三個主要所組成:1.參與的個體2.產品3.處理程序劉文良整理73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Whinston,Stahl&Choi(1997)認電子商務的七流劉文良整理74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電子商務的七流劉文良整理7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電子商務的特性全年全天無休全球化市場個人化需求成本低廉具競爭性創新性的商業機會與價值快速有效的互動多媒體資訊使用方便且選擇性多劉文良整理75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電子商務的特性全年全天無休劉文良整理8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五、電子商務的新經濟法則(一)網路外部性(二)報酬遞增(三)需求面的規模經濟(四)正反饋循環(五)明顯獨占(六)外顯供給增加(七)客製化定價(八)動態交易(九)套牢原理劉文良整理76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五、電子商務的新經濟法則(一)網路外部性劉文良整理9電子商網路效應意指一項產品對個別使用者的價值取決於總使用人數,此即在市場上佔有優勢地位,並建立具技術標準與領導地位的高科技產品,其所製造出來的效果,經濟學稱之為網路效應。網路效應來自於網路外部性(networkexternality),也就是一項產品對個別使用者的價值取決於總使用人數。學者Kevin(1999)指出,網路的價值隨著成員數目的增加而呈等比級數增加,提升後的價值又會吸引更多成員加,反覆循環,形成大者恒大,弱者愈弱的情況。網路外部性劉文良整理77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網路效應意指一項產品對個別使用者的價值取決於總使用人數,此即Katz(1985)認為網路外部性主要決定於1. 直接實質影響(directphysicaleffect):當使用相同或相容產品的消費者越多所產生的直接網路外部性便越大。2. 間接影響(indirecteffect):意指互補性或是其他週邊產品的使用者人數,當使用者越多,所產生的間接網路外部性效應也越大。3. 售後服務(post-purchaseservice):售後服務的優劣可以決定產品銷售的持久性與名聲,而售後服務要靠產品銷售量以拓展服務網的範圍,並增加服務的經驗。網路外部性劉文良整理78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Katz(1985)認為網路外部性主要決定於網路外部性劉文良網路外部效應具有正面與負面兩種,正向網路外部性:係以“網路經濟”為最佳例子負向網路外部性:係在網路購物環境中,若消費者會因購買或擁有某商品的人數增加,而減少擁有或購買該商品的意願,謂之。網路外部性劉文良整理79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網路外部效應具有正面與負面兩種,網路外部性劉文良整理12電子Liebowitz與Margolis(1994)、Varian(1996)區分網路外部性為直接與間接二種1. 直接網路外部性(DirectInternetExternality):

係指消費者購買產品享受其產品的品質,隨著更多消費者的加入,能使產品價值更加增加或減少的情形。2. 間接網路外部性(IndirectInternetExternality):

隨著互補品或耐久品之售後服務的增加,消費者享受的價值愈增加的情形。網路外部性劉文良整理80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Liebowitz與Margolis(1994)、Varia網路經濟導致報酬遞增定律,產品或服務的使用單位愈多,每一單位的價值就會變高。報酬遞增的產生是由於「網路外部性」,所創造的良性反饋迴路,報酬遞增可以產生累積和強化的效應,這個模式初期的營收增長相當緩慢,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營收會突然遽增,同時單位成本也會穩定下降。報酬遞增型的企業以Cisco、Oracle、或Microsoft等網路贏家為主要代表。報酬遞增劉文良整理81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網路經濟導致報酬遞增定律,產品或服務的使用單位愈多,每一單位需求面規模經濟是資訊市場的常態。當需求面經濟啟動時,會產生消費者預期心理,意即如果消費者預期產品會成功,會形成一窩蜂使用的情況,造成更多的人使用此產品。反之,如果消費者預期產品不會被廣泛使用,則會展開惡性循環,因此,在消費者預期心裡中,會造成受歡迎的產品愈受歡迎,被摒棄的商品會被淘汰。需求面的規模經濟劉文良整理82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需求面規模經濟是資訊市場的常態。當需求面經濟啟動時,會產生消在網路效應下,會啟動正反饋循環,所謂正反饋循環是隨著使用人數的增加,產品的價值愈來愈受青睞而吸引更多人使用,最後達到關鍵多數,在市場取得絕對優勢。簡而言之,正反饋循環導致大者恒大,弱者愈弱定律。這就是為什麼科技會在爆炸性成長後展開長期領導期的原因。麥金塔與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之爭是正反饋循環的最著名的例子正反饋循環劉文良整理83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在網路效應下,會啟動正反饋循環,所謂正反饋循環是隨著使用人數因為網路效應所產生的正反饋現象與需求面的經濟效應,企業為了搶奪短暫的市場控制權,一家獨大與標準戰爭成為網路常態。報酬遞增及網路外部性因素形成明顯的壟斷。如果透過競爭取得控制權,可能被控壟斷。但是,由於資訊製造與網路效應、正反饋現象、需求面規模經濟等相關,當市場規模較小而維持最低效率的生產規模較大時,有時由單一企業供應整個市場可能是比較經濟的。由於報酬遞增率,會產生自然專賣者。明顯獨占劉文良整理84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因為網路效應所產生的正反饋現象與需求面的經濟效應,企業為了搶現實生活中,每個消費者所能觸及的「市場」都是有限的。但網路的出現可以大幅增加消費者的選擇,而且現在又有一些比價搜尋網站(price-comparisonengine),可以幫助消費者在數以百計的網路商店中,找出最便宜的選擇。外顯供給增加劉文良整理85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現實生活中,每個消費者所能觸及的「市場」都是有限的。但網路的在經濟學上,資訊品有兩種製造成本:高昂的製造成本與低廉的變動成本。資訊產品的製造成本很高,但再製成本很低,當再製成本趨近於零時,應該以消費者的價值為定價基礎。但是,一項產品對每一個人的價值都是不同的,所以,差別定價便成為更適當的策略。因此,依據不同的市場區隔設計不同的產品版本與售價是必須的。於是產品與價格差異化成為定價方式,大量量身訂作、內容個別化、產品分版等都是資訊業常用的策略。客製化定價劉文良整理86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在經濟學上,資訊品有兩種製造成本:高昂的製造成本與低廉的變動隨著網路的成熟,消費者市場將會變得更有流動性,對供需改變的回應,也會更加敏銳,變得更加動態。動態交易對消費性產業所帶來的改變幅度,並不容易掌握。然而,如果公司不能掌握動態交易的性質,並調整自己去適應這種新環境,在愈來愈多的消費者上網購物之後,它將會失去對價格、收益以及利潤的控制。動態交易劉文良整理87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隨著網路的成熟,消費者市場將會變得更有流動性,對供需改變的回所謂套牢原理是指資訊產品有強烈系統化特質,若市場沒有統一的標準,消費者若要轉換單一的產品,便需要付出極大成本。例如,轉換軟體時,會發現檔案無法完全轉移;使用的工具不相容,或者甚至必須重新將整個系統更換。套牢原理劉文良整理88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所謂套牢原理是指資訊產品有強烈系統化特質,若市場沒有統一的標企業建立電子商務網站的原因(一) 整體科技環境的挑戰與壓力(二) 因應顧客需要(三) 企圖掌握傳統商業活動中的價值劉文良整理89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企業建立電子商務網站的原因(一) 整體科技環境的挑戰與壓力Kalakota&Whinston的電子商務架構電子商務產業架構的層級:(一)電子商務應用(二)一般商業服務架構(三)訊息及資訊傳送技術(四)多媒體內容及網路出版基礎架構(五)網路基礎架構電子商務的兩大支柱:(一)公共政策(二)技術標準劉文良整理90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Kalakota&Whinston的電子商務架構電子商務劉文良整理91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劉文良整理24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網際網路的起源與發展(一)蘊育期:1957年~1967年(二)發芽期:1969年~1979年(三)成長期:1982年~1993年(四)綻放期:1993年之後劉文良整理92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網際網路的起源與發展(一)蘊育期:1957年~1967年劉文經濟部商業司出版的「1999中華民國電子商務年鑑」中,將電子商務之發展沿革提前至1970年代開始,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1970年代

—電子資金轉換(EFT)第二階段,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

—電子資料交換(EDI)與電子郵件(Email)第三階段,1980年代中

—新聞群組(NewsGroup)與檔案傳輸(FTP)第四階段,1980年代末至1990年

—工作流程(Workflow)與群組軟體(Groupware)第五階段,1990年代全球資訊網的出現

—全球資訊網(WWW)電子商務的沿革劉文良整理93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經濟部商業司出版的「1999中華民國電子商務年鑑」中,將電子學者Kalakota認為電子商務發展過程可區分為

下列四個階段:第一階段,電子資金轉換(EFT)第二階段:電子資料交換(EDI)與郵件服務(Email)第三階段:線上服務與知識分享

—新聞群組(NewsGroup)與檔案傳輸(FTP)

—工作流程(workflow)與群組軟體(Groupware)第四階段:網路發展與全球資訊網(WWW)

電子商務的沿革劉文良整理94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學者Kalakota認為電子商務發展過程可區分為

下列四個階電子商務技術應用的發展劉文良整理95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電子商務技術應用的發展劉文良整理28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商業自動化→電子商務→企業電子化商業自動化係指「商品由製造商、物流中心、零售商到消費者的所有權轉移過程之自動化」。商業自動化中「一次輸入」的流程,係條碼掃描—POS—EOS—加值網路(VAN)—電子資料交換(EDI)—物流中心管理系統。根據經濟部商業司的定義,EOS係結合電腦與通訊方式,採用電子資料交換(EDI)方式,取代傳統商業下單/接單及相關作業的自動化訂貨系統。電子資料交換(EDI)系統之架構,由下到上的層次,依序為資訊傳送規定—傳輸規定—標準層次—應用層次接單後生產(BTO)屬於拉式生產劉文良整理96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商業自動化→電子商務→企業電子化商業自動化係指「商品由製造商1-3網際網路商業模式

(InternetBusinessModel)劉文良整理97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1-3網際網路商業模式

(InternetBusines一、網際網路產業可分為五個層次(一)基礎建設提供者(二)應用軟體提供者(三)網際網路中介服務提供者(四)電子商務企業(五)網際網路內容提供者劉文良整理98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一、網際網路產業可分為五個層次(一)基礎建設提供者劉文良整劉文良整理99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劉文良整理32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劉文良整理100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劉文良整理33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電子商務經營模式的應用分類(一)以企業內外分類網際網路(Internet)內部網路(Intranet)商際網路(Extranet)(二)以交易對象分類企業對消費者(BtoC)模式企業對企業(BtoB)模式消費者對消費者(C2C)模式點對點(P2P)模式--ezpeer劉文良整理101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電子商務經營模式的應用分類(一)以企業內外分類劉文良整理3電子商務收益模式(RevenueModel)收益模式(RevenueModel):泛指企業上網獲利的方式廣告收益模式(advertisingrevenuemodel)訂閱收益模式(subscriptionrevenuemodel)手續費收益模式(transactionfeerevenuemodel)銷售收益模式(salesrevenuemodel)合作收益模式(affiliaterevenuemodel)商情媒介模式經紀模式經銷商模式製造商模式社群模式劉文良整理102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電子商務收益模式(RevenueModel)收益模式(ReB2C電子商務經營模式B2C的案例網路電腦直銷-戴爾電腦(Dell)亞馬遜網路書店(A)E*Trade世界最大零售業者Wal-Mart連鎖百貨之王Sears最大精品集團LVMH豐田汽車網路玩具零售商eToys電子海灣(eBay)拍賣網站劉文良整理103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B2C電子商務經營模式B2C的案例劉文良整理36電子商務概論B2B電子商務的四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電子資料交換(EDI)第二階段:基礎的電子商務—買賣雙方直接交易,不依賴中間商第三階段:電子交易市集第四階段:協同商務

劉文良整理104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B2B電子商務的四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電子資料交換(EDIB2B電子商務的案例AribaCommerceOne劉文良整理105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B2B電子商務的案例Ariba劉文良整理38電子商務概論B2B電子市集經營模式MorganStanley認為電子市集經營模式,可分成四種:(一) 由買方建立(Buy-side)(二) 由賣方建立(Sell-side)(三) 交易市集(Marketplace)(四) 內容整合(ContentAggregator)劉文良整理106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B2B電子市集經營模式MorganStanley認為電子(一)由買方建立(Buy-side)如:台塑網(二)由賣方建立(Sell-side)如:Cisco劉文良整理107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一)由買方建立(Buy-side)(二)由賣方建立(S(三)交易市集(Marketplace)如:台灣經貿網(四)內容整合(ContentAggregator)如:台灣產業交易市集

劉文良整理108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三)交易市集(Marketplace)(四)內容整合依採購項目與採購方式分類Kaplan&Sawhney(2000)認為B2B可依採購項目與採購方式來做分類。企業的採購項目可分為製造所需物料(ManufacturingInputs)營運所需物料(OperatingInputs)企業的採購方式可分為系統性採購(SystematicSouring)現貨採購(SpotSouring)

劉文良整理109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依採購項目與採購方式分類Kaplan&Sawhney製造所需物料是指未經加工過的原料、或可被直接製成完成品的零件。通常是向特定垂直產業供應商採購。而這些物料的採購流程也需要獨特的運籌管理及後援機制。營運所需物料通常是指保養維修及運作(Maintenance、Repair、Operating,亦即MRO)所需的產品或服務,包括辦公設備、備用物品、機票、電腦、影印機、清潔服務等。這些營運所需物料是任何企業都需要的,因此無須向特定垂直產業供應商採買,而可由特定水平產業供應商來供應。劉文良整理110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製造所需物料是指未經加工過的原料、或可被直接製成完成品的零件採購的方式系統性採購(SystematicSouring)是指那些需要買賣雙方需經過反覆協商而簽訂合約的交易現貨採購(SpotSouring)的採購方式中,買方的目的通常是希望以最低的價格、立即滿足需求,買賣雙方甚少擁有緊密關係,彼此甚至互不相識劉文良整理111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採購的方式劉文良整理44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依上述不同的企業採購模式,可將企業對企業(B2B)電子市集分為四大部分營運維護中樞(MROHubs)型錄中樞(CatalogHubs)收益經理人(YieldManagers)交易中心(Exchanges)劉文良整理112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依上述不同的企業採購模式,可將企業對企業(B2B)電子市集分依水平與垂直來分水平市場(HorizontalMarket)垂直市場(VerticalMarket)劉文良整理113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依水平與垂直來分水平市場(HorizontalMarkeB2B電子商務之利益以買方的角度來看:(一)減少採購流程中的成本(二)減少存貨成本(三)減少繁瑣的採購(四)更多選擇和更好的價格以賣方的角度來看:(一)減少相關的銷售成本(二)藉著接觸新的客戶同時獲取新的利益(三)降低訂單處理成本劉文良整理114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B2B電子商務之利益以買方的角度來看:劉文良整理47電子商B2B技術與應用發展趨勢過去,企業與其往來客戶實施電子商務,若使用專屬網路EDI,必須付出昂貴的建置成本與傳輸費用,然而,在1996年Internet逐漸導入企業資訊應用後,企業間電子商務所扮演的角色隨著Internet技術的演進呈現出四個階段的風貌:(一)專屬網路EDI(二)EDIOverInternet(EOI)導入B2BEC(1996~2000年)(三)企業軟體物件導入電子商務應用開發(2000~2002年)(四)分散式物件導向電子商務應用(2003~2005年)劉文良整理115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B2B技術與應用發展趨勢過去,企業與其往來客戶實施電子商務C2C電子商務經營模式C2C是指消費者對消費者,拍賣網站是最好的C2C例子。網站經營者不負責物流,而是協助市場資訊的匯集,以及建立信用評等制度。買賣兩方消費者看對眼,自行商量交貨及付款方式。電子海灣(eBay)拍賣網站劉文良整理116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C2C電子商務經營模式C2C是指消費者對消費者,拍賣網站是最P2P電子商務經營模式P2P是點對點(PeertoPeer)的英文縮寫,係藉由系統間的直接交換來進行電腦資訊和服務的分享,例如,即時傳訊(InstantMessenger)服務就是一種P2P的應用模式。P2P具有資源運用最大化、直接動作和資源分享的潛力。N劉文良整理117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P2P電子商務經營模式P2P是點對點(PeertoPee行動商務的定義行動商務(MobileCommerce/m-Commerce)係利用手持的行動設備,藉由持續上網且高速的網際網路連線,進行通訊、互動及交易等活動。例如,全球定位系統(GPS)使用衛星追蹤使用者所在位置、移動速度以及時間。劉文良整理118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行動商務的定義行動商務(MobileCommerce/m最具影響力的無線商務發展(一)無線應用協定(WAP)(二)通用封包頻道服務(GPRS)(三)第三代行動通訊(3G)(四)藍芽(Bluetooth)劉文良整理119電子商務概論特訓教材(第2版)最具影響力的無線商務發展(一)無線應用協定(WAP)劉文良劉文良整理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