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生产培训二○一一年七月安全生产培训1第一部分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第一部分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2安全生产的涵义
自1952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提出的劳动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以来,“安全生产”一词一直长期被人们使用。那么,什么是安全生产呢?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的涵义自1952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3安全生产的涵义在《辞海》中将安全生产定义为:安全生产是指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定义为:安全生产旨在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的涵义在《辞海》中将安全生产定义为:安全生产是指预防4安全生产的涵义在《安全科学技术词典》中定义为:安全生产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其实质内容是一致的,即突出了安全生产的本质是要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因此,安全生产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的涵义在《安全科学技术词典》中定义为:安全生产是指企5安全生产的涵义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安全生产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所决定的。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的涵义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保护劳动者6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涵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个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强化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强调在生产中要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其含义是:
1、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现代化生产,更不允许有所忽视,必须强化安全生产,在生产活动中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的含义。
安全生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涵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个是安全生产7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涵义
2、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
在生产建设中,必须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也就是说,企业领导者必须善于安排安全和生产。越是生产任务忙,越要重视安全,把安全工作搞好。否则,就会导致工伤事故,既妨碍生产,又影响安全。这是生产实践证明了的一条重要经验教训。
安全生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涵义2、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安全生8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涵义怎样理解安全和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呢?
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和生产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所谓矛盾性,首先是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与生产的矛盾。要对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时,就要增加支出,或影响生产进度。所谓统一性,即是对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后,改善了劳动条件,职工就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劳动热情,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没有生产活动,安全工作就不会存在;反之,没有安全工作,生产就不能顺利的进行,这就是安全与生产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道理,也就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性。安全生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涵义怎样理解安全和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呢?9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涵义
3、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强调以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以预防为主是现代生产发展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十分复杂,稍一疏忽就会酿成重大事故。预防为主,就是要在事前做好安全工作。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搞好科学预测与分析工作,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基础,要做到第一,首先要搞好预防措施。预防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保证生产安全。
安全生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涵义3、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强调以预防10安全生产的原则遵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生产负责人)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法人代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员工)“以人为本”的原则。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的原则遵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安11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科)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三、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四、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五、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六、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七、做好事故预防和事故处理工作。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科)安12安全生产三要素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不安全环境因素
安全生产三要素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13
1、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事故是可以防止或避免的。2、工作场所没有绝对的安全,决定伤害事故是否发生的是作业者的行为。
3、如果没有工作行为的实质改变,所有的安全活动都是纸上谈兵。
九大安全理念1、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事故是可以防止或14
4、各级领导既要对上级负责,又要对下属员工负责,严守安全原则,千方百计实现安全目标。5、人人遵章守纪是实现安全和效益的决定因素。6、各级主管、班长必须亲自进行安全检查,各类隐患必须得到及时整改。
九大安全理念4、各级领导既要对上级负责,又要对下属员工负15
7、一次冒险失败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九十九冒险成功的收益。
8、工作内外的安全同等重要。
9、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九大安全理念7、一次冒险失败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九十九冒险成16第二部分
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
第二部分
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
171、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
行为科学的概念:是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提供激励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技巧。
安全生产
1、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安全生产181、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
行为科学的基本论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是从人的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需要)角度来研究人的行为动机。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不再有激励作用,进而追求高层次需要。
安全生产
1、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安全生产191、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认为调动人的积极性有保健因素(即外酬因素)和激励因素(又称内激因素)两种。双因素理论是从人的作用高度来研究人的行为动机。
安全生产
1、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安全生产201、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1.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的后果,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失误。不安全行为是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导致事故的人失误、是人失误的特例。与前面“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同。安全生产
1、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安全生产211、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
总的来说行为科学的理论是认为把对生产的高度关心和对职工的高度关心结合起来的领导方式是效益最高的。安全生产
1、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安全生产222、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心理上的:机能失调、非理行为、无意识等生理上的:生理上的缺陷操作技能上的:不熟悉、不知道相互联络上的:联络和确认不充分环境影响:不良环境外界干扰:突然喊叫安全生产
2、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安全生产232、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防止人不安全行为生产的对策提升安全文化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严格操作技能加强安全技术培训落实安全责任认真执行安全制度整顿工作环境营造安全工作条件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制止违章行为安全生产
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2、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安全生产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24怎样实施企业安全生产哪?安全生产
1、坚持“一个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把工作重点放到预防上来。)2、落实“两项责任”——对员工的生命健康负责;——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负责。怎样实施企业安全生产哪?安全生产1、坚持“一个方针”25第三部分
浅析事故与违章第三部分
浅析事故与违章26一、事故的概念事故从广义的角度讲是一种违背意志、失去控制,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指个人或集体在为了实现某一意图而采取行动的过程中,由不安全的行为、动作或不安全的状态所引起的、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违背的情况,迫使这种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下来的事件。安全生产
一、事故的概念事故从广义的角度讲是一种违背意志、失去27
事故既然是一种意外事件,那么同其他事物一样,它也具有本身特有的一些属性,掌握这些特性,对我们认识事故,了解事故及预防具有指导性作用。安全生产
二、事故的特性事故既然是一种意外事件,那么同其他事物一样,它也具28(1)因果性
事故的因果性指事故是由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过程中,应弄清事故发生的因果,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这对预防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将起到积极作用。安全生产
二、事故的特性(1)因果性安全生产二、事故的特性29(2)随机性事故的随机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偶然的。这就给事故的预防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事故这种随机性在一定范围内也遵循统计规律。从事故的统计资料中,我们可以找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安全生产
二、事故的特性(2)随机性安全生产二、事故的特性30(3)潜伏性表面上,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但是事故发生之前有一段潜伏期。事故发生之前,系统(人、机、环境)所处的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也就是说系统存在着事故隐患,具有危险性。如果这时有一触发因素出现,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应认识事故的潜伏性,克服麻痹思想。安全生产
二、事故的特性(3)潜伏性安全生产二、事故的特性31(4)可预防性现代事故预防所遵循的一个原则即是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也就是说,任何事故,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事故是可以防止的。认识到这一特性,对坚定信心,防止伤亡事故发生有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事故调查,找到已发生事故的原因,采取预防事故的措施,从根本上降低事故发生频次。安全生产
二、事故的特性(4)可预防性安全生产二、事故的特性32三、事故致因理论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因素是事故的致因因素。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们把事故的发生看作是人类无法违抗的天意,或是命中注定。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在与各种工伤事故斗争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事故发生及预防规律,相继提出许多阐明事故发生原理,以及如何防止事故发生及如何预防事故发生的理论。安全生产
三、事故致因理论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因素是事故的致因33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海因里希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1)
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2)事故的发生是由于:①人的不安全行为;②物的不安全状态。(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4)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安全生产
三、事故致因理论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海因里希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34及遗传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事故连锁图安全生产
及遗传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事故伤害事故连锁图安全生产35人们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得到图中那样的多米诺骨牌系列。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颗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连锁中的一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把大多数工业事故的责任都归因于人的缺点,具有局限性。安全生产
三、事故致因理论人们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得到图中那36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发生事故,其原因多方面的,除自然灾害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设计上的不足;如厂址选择不好,平面布置不合理,安全距离不附合要求,生产工艺不成熟,从而给生产带来难以克服的先天性的隐患。设备上的缺陷;如设备上考虑不周,材质选择不当,制造安装质量低劣,缺乏维护及更新等。安全生产
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发生事故,其原因多方37操作上的错误;如违反操作规程,操作错误,不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等。管理上的漏洞;如规章制度不健全,人事管理上的不足,工人缺乏培训教育,作业环境不良,领导指挥不当等。不遵守劳动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等。安全生产
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操作上的错误;如违反操作规程,操作错误,不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等38五、事故隐患1、事故隐患的特点:〈1〉事故隐患具有潜在性.从隐患形成到发生事故,中间有一个过程,称为事故发的前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可以感觉危险的存在,但还不能预知事故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发生.这一阶段为我们治理事故隐患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如果治理及时、有效,隐患就会被消除或减少其危险性;若是不治理或治理不及时,其危险性就会增大,直到事故发生。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
五、事故隐患1、事故隐患的特点:安全生产安全生产39〈2〉事故隐患具有危险性,凡是有危险性的物质、场所和作业,由于管理上的缺陷就存在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危险源导致事故的条件。安全生产
五、事故隐患〈2〉事故隐患具有危险性,凡是有危险性的物质、场所和作业,由40(3)事故隐患具有隐蔽性,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危害)但是靠人自身的本能是不易感知危险,要靠知识、经验和检测手段,有的还要借助专家系统,才能发现。现在有许多人,身在危险环境之中,从事危险性作业而不知其危险,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池边"。安全生产
五、事故隐患(3)事故隐患具有隐蔽性,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危害)但是靠人自41〈4〉事故隐患具有动态性,事故隐患及危害性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的
有些事故隐患只要经过整改立刻就可以消除。比如通道中某地沟盖破裂,行人有跌入地沟的危险,如果将破裂的地沟盖用好的换掉,这个隐患就消除了,又比如某设备缺少防护装置,如果按要求将防护装置安装上,这个事故隐患也就不存在了。有些事故隐患由于受资金或成本限制,一时尚不能消除,需要采取措施,减弱和控制其破坏力。安全生产
五、事故隐患可见,治理事故隐患是安全工作中的一项长期任务。〈4〉事故隐患具有动态性,事故隐患及危害性不是静止的,而是变422、生产中事故隐患的种类按其发生的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种:〈l〉先天"隐患。是系统投入运行就存在的缺陷.主要是指工厂选址、戡察、设计、施工、装备制造与安装、选材、工艺、安全装置、安全卫生设施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先天"隐患的存在;使系统可靠性降低,安全性下降·"先天隐患的辨识及整改的责任主要在决策层和管理层。安全生产
五、事故隐患2、生产中事故隐患的种类按其发生的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种:安全生43〈2〉“后天”隐患。是系统在运营期间,系统功能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后天”隐患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主要是由于人为失误或与先天“隐患”共同作用,使系统原有部件性能下降,比如出现磨损、裂纹、老化、腐蚀等,降低了系统安全的可靠性、“后天”隐患是班组辨识、评估和整改的重点对象。安全生产
五、事故隐患〈2〉“后天”隐患。是系统在运营期间,系统功能在运行的过程44〈3〉突发隐患,是由于外界环境变化或人失误引起系统突然发生故障。它具有随机性的特点,难以预测。突发隐患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大,间隔的时间短。对随机隐患要采取应急措施。应急措施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机敏、果断和技能·对随机隐患的辨识和应急纯理,是熟练操作者必须具有的基本功。安全生产
五、事故隐患〈3〉突发隐患,是由于外界环境变化或人失误引起系统突然发生故453、事故隐患与事故的关系事故隐患与事故二者是因果关系,没有事故隐患就不会发生事故。危险导致事故需要有一定的转化条件·比如,钢水具有爆炸的危险,但是,如果不让它与水相遇它就不会发生爆炸,地面上的积水和钢水下落是钢水爆炸事故的两个转化条件;又如,梯恩梯是一种爆炸力很强的危险物质,其导致事故的转化条件:撞击、摩擦或加热,如果把这些转化条件控制隹,事故也不会发生。所发我们研究事故隐患,掌握其危险性质的目的,就是控制各种转化条件的生成和发展。安全生产
五、事故隐患3、事故隐患与事故的关系事故隐患与事故二者是因果关系,没有事46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种结论:辨识和治理事故隐患是企业安全工作永恒的主题,需要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通力合作,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舒适的生产环境,实现事故为零和保障身心健康的目标。安全生产
五、事故隐患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种结论:47六、员工违章心理
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在现实工作中,对发生侥幸心理的人时有所见。a.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技术水平不低,而是“明知故犯”。b.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安全生产
1、侥幸心理六、员工违章心理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482、惰性心理
也称为“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a.干活图省事,嫌麻烦。b.
节省时间,得过且过。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2、惰性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493、麻痹心理
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行为上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口是心非。盲目自信。a.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认为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以老同仁居多)b.是以往成功经验或习惯的强化,多次做也无问题。(我行我素)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3、麻痹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504、逆反心理
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a.显现对抗: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b.隐性对抗:表面接受,心理反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4、逆反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515、逞能心理
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如果它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a.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不思后果、蛮干冒险作业。b.长时间做相同冒险的事,无任何防护,终有一失。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5、逞能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526、冒险心理
冒险也是引起违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
a.理智性冒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b.非理智性冒险,受激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心,怕丢面子。硬充大胆。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6、冒险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537、从众心理
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a.是自觉从众,心悦诚服、甘心情愿与大家一致违章。b.是被迫从众,表面上跟着走,心理反感。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7、从众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548、无所谓心理
表现为尊章或违章心不在焉,满不在乎。a.是本人根本没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认为章程是领导用来卡人的。b.是对安全问题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不把安全规定放眼里。c.认为违章是必要的,不违章就干不成活。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8、无所谓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559、好奇心理
好奇心人皆有之。是对外界新异刺激的一种反应。以前未见过,感觉很新鲜,乱摸乱动,使一些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而影响自身或他人的安全;因周围发生的事影响正常操作,造成违章事故。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9、好奇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5610、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
情绪是心境变化的一种状态。顾次此失彼、手忙脚乱。高度兴奋或过度失落都导致不安全行为。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10、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5711、技术不熟练遇险惊慌
对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惊慌失措,甚至茫然。无法进行应急处理,难断方向。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11、技术不熟练遇险惊慌 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5812、工作枯燥厌倦心理
从事单调、重复工作的人员,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和厌倦感。重复不断无变化的、缺乏自主性、感觉不到有意义和重要性。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12、工作枯燥厌倦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5913、错觉下意识心理
这是个别人的特殊心态,一旦出现,后果极为严重。
错觉是有刺激物的情况下发生的,一般不会消失。(不同于幻觉)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13、错觉下意识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6014、心理幻觉近似差错
莫名其妙的“违章”,其实是人体心理幻觉所致。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14、心理幻觉近似差错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6115、环境干扰判断失误
在作业环境中,温度、色彩、声响、照明等因素,超出人们的感觉功能的限度时,会干扰人的思维判断,导致判断失误和操作失误。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15、环境干扰判断失误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62一是违章作业的“大胆人”;二是冒险蛮干的“危险人”;三是冒失莽撞的“勇敢人”;四是盲目听从指挥的“糊涂人”;五是吊儿郎当的“马虎人”;六是满不在乎的“粗心人”;七是盲目侥幸的“麻痹人”;安全生产
七、易违章出事的有20种“重点人”一是违章作业的“大胆人”;安全生产七、易违章出事的有20种63八是投机取巧的“大能人”;九是凑凑合合的“懒怠人”;十是满腹委曲的“气愤人”;十一是难事缠身的“忧愁人”;十二是急于求成的“草率人”;十三是心神不定的“心烦人”;安全生产
七、易违章出事的有20种“重点人”八是投机取巧的“大能人”;安全生产七、易违章出事的有20种64十三是心神不定的“心烦人”;十四是手忙脚乱的“急性人”;十五是固执已见的“怪僻人”;十六是单纯追求任务、指标的“效益人”;十七是休息不好身休欠佳的“疲惫人”;十八是变换工种的“改行人”;十九是初来乍到的“新工人”;二十是心余力亏的“老工人”。安全生产
七、易违章出事的有20种“重点人”安全生产七、易违章出事的有20种“重点人”65八、远离违章,避免事故的对策(1)发挥教育员工的职能,不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安全生产
八、远离违章,避免事故的对策(1)发挥教育员工的职能,不断强66①思想教育。主要是从正面宣传劳动保护的意义、方针政策。加强法制观念,使员工懂得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同生产秩序和个人安全密切相关的。从而使广大员工认清自己在安全生产中不单纯是安全生产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安全生产的主人,从而提高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责任感和积极性。安全生产
八、远离违章,避免事故的对策①思想教育。主要是从正面宣传劳动保护的意义、方针政策。加强67②爱岗敬业教育。让员工深刻理解安全与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幸福息息相关,一次生产事故,不仅给本人和家庭带来不幸,也给企业以及他人带来巨大的损失。教育员工要在工作要在工作中热爱自己的岗位,保持心情舒畅,遵章守纪,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安全生产
八、远离违章,避免事故的对策②爱岗敬业教育。让员工深刻理解安全与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68③全技能教育。通过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劳动技能,克服蛮干和习惯违章的不良习惯。使员工熟练掌握一般安全知识和专业安全技术。安全生产
八、远离违章,避免事故的对策③全技能教育。通过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劳动技能,克服蛮干69(2)实行通过考核和竞争,使安全生产的“责、权、利”相统一。①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并通过经济杠杆作用将其量化,把安全生产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挂钩,从而调动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安全生产
八、远离违章,避免事故的对策(2)实行通过考核和竞争,使安全生产的“责、权、利”相统一。70②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度,使安全与每个人或每个集体的荣誉、利益紧紧项相连,促进全员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生产
八、远离违章,避免事故的对策②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度,使安全与每个人或每个集体的荣誉71(3)靠安全生产机制增强防范能力。①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制度工作规划、目标实施和激励办法,奖罚分明。对及时发现重大隐患、排除事故或事故处理有功的人员、给予表彰和重奖,对违章行为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让员工感受到触目惊心、损失惨重的后果。安全生产
八、远离违章,避免事故的对策(3)靠安全生产机制增强防范能力。安全生产八、远离违章,避72②针对不同季节的生产特点和员工队伍状况,组织开展“安全周”、“安全月”、“百日安全无事故竞赛”、“安全知识竞赛”、“应急事故演习”、“每人查找身边一些隐患”、“我为安全生产献一计”、“青年安全监督岗”等活动,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安全生产
八、远离违章,避免事故的对策②针对不同季节的生产特点和员工队伍状况,组织开展“安73九、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三个法则
1、海因里希法则(即300:29:1法则)
它原本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今天,这一法则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的安全生产上,我们熟悉“海因里希”法则,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可以对症下药,为我们的安全生产找到切入点,使我们少走弯路,直接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安全生产
九、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三个法则1、海因里希法则(即300:74九、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三大法则
1、海因里希法则(即300:29:1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认为在1件重大灾害的背后,有29件轻度灾害,还有300件有惊无险的体验。今天,我们对这一法则的解读,也是一样。即在一件伤害事故的背后,必定会有29件未遂事故,还伴有300件习惯性违章或潜在的隐患。反之也然。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也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累积,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安全生产
九、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三大法则1、海因里希法则(即300:75九、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三大法则
1、海因里希法则(即300:29:1法则)
所以当我们了解这一法则,我们就会知道我们的安全工作应该从哪里下手,从何处抓起。现场的习惯性违章,就是我们工作的切入点。事实上,这是一个很难根治的痼疾。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放任不管了,或是我们对此已无潜力可掘。问题是,我们的反习惯性违章的工作,几乎年年强调、月月叮嘱、天天唠叨,可是习惯性违章还是有禁难止。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下,管理学上的另一法则-安全生产
九、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三大法则1、海因里希法则(即300:76九、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三大法则
2、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由于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我们都有一种感觉,就是我们的员工在每天的站班会上,有一些年年强调、月月叮嘱、天天唠叨的内容,已经变得收效甚微,甚至说多了容易引起某些逆反心理.如果用超限效应来解释,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如果我们对安全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那么当我们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地重复某一件事件时,就会使我们的受众变得不耐烦,变得反感讨厌,还会出现“我偏这样”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安全生产
九、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三大法则2、超限效应安全生产77九、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三大法则
2、超限效应
可见,安全生产也要创新,也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对下属的说教,也不应简单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让枯燥而沉重的案例,真正能触动员工的心,让人性化的教育替代空洞的说教。这样,员工的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而我们安全生产的终极目标,人和物的岁岁平安,企业的长治久安才会有根本的保证。这就是我下面想要说的另一法则--
安全生产
九、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三大法则2、超限效应安全生产78九、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三大法则
3、“垃圾桶”理论
这是个有趣的话题,荷兰有一个城市为解决垃圾问题而购置了垃圾桶,但由于人们不愿意使用垃圾桶,乱扔垃圾现象仍十分严重。该市卫生机关为此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第一个方法是:把对乱扔垃圾的人的罚金从25元提高到50元。实施后,收效甚微。第二个方法是:增加街道巡逻人员的人数,成效亦不显著。安全生产
九、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三大法则3、“垃圾桶”理论安全生产79九、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三大法则
3、“垃圾桶”理论
后来,有人在垃圾桶上出主意:设计了一个电动垃圾桶,桶上装有一个感应器,每当垃圾丢进桶内,感应器就有反应而启动录音机,播出一则故事或笑话,其内容还每两周换一次。这个设计大受欢迎,结果所有的人不论距离远近,都把垃圾丢进垃圾桶里,城市因而变得清洁起来。
安全生产
九、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三大法则3、“垃圾桶”理论安全生产80九、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三大法则
3、“垃圾桶”理论
也许这样的案例过于理想主义,但我们还是应该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在垃圾桶上安装感应式录音机,丢垃圾进去播出一则故事或笑话,效果远比那些惩罚手段好得多,既省钱,又不会让人们感到厌恶。同样,要解决员工在施工现场的习惯性违章问题,用监管和处罚的手段实际上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也很难奏效的。
安全生产
九、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三大法则3、“垃圾桶”理论安全生产81九、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三大法则
3、“垃圾桶”理论
我们常说,处罚不是目的,而仅仅是一种手段。那么,我们就需要对具体的事具体的分析,大部分员工的违章,是故意违章还是潜意识的、习惯性的违章?我们需要消除的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源自人的不安全的意识形态,就是说治标还需治本--必须消除产生不安全行为的意识,引导员工自觉遵章守纪,在企业营造一个“我要安全”而成的氛围,而不是靠在违章要被处罚的大棒威慑之下维持的安全秩序。
安全生产
九、适用于安全生产的三大法则3、“垃圾桶”理论安全生产82安全生产培训课件整理83让安全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安全与不安全之间没有过渡,只要踏出100%的安全一步,就会进入100%的不安全。
结束语:
安全生产
平平安安回家去高高兴兴上班来让安全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安全与不安全之间84安全生产培训二○一一年七月安全生产培训85第一部分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第一部分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86安全生产的涵义
自1952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提出的劳动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以来,“安全生产”一词一直长期被人们使用。那么,什么是安全生产呢?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的涵义自1952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87安全生产的涵义在《辞海》中将安全生产定义为:安全生产是指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定义为:安全生产旨在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的涵义在《辞海》中将安全生产定义为:安全生产是指预防88安全生产的涵义在《安全科学技术词典》中定义为:安全生产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其实质内容是一致的,即突出了安全生产的本质是要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因此,安全生产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的涵义在《安全科学技术词典》中定义为:安全生产是指企89安全生产的涵义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安全生产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所决定的。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的涵义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保护劳动者90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涵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个是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强化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强调在生产中要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其含义是:
1、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现代化生产,更不允许有所忽视,必须强化安全生产,在生产活动中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的含义。
安全生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涵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个是安全生产9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涵义
2、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
在生产建设中,必须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也就是说,企业领导者必须善于安排安全和生产。越是生产任务忙,越要重视安全,把安全工作搞好。否则,就会导致工伤事故,既妨碍生产,又影响安全。这是生产实践证明了的一条重要经验教训。
安全生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涵义2、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安全生9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涵义怎样理解安全和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呢?
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和生产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所谓矛盾性,首先是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与生产的矛盾。要对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时,就要增加支出,或影响生产进度。所谓统一性,即是对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后,改善了劳动条件,职工就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劳动热情,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没有生产活动,安全工作就不会存在;反之,没有安全工作,生产就不能顺利的进行,这就是安全与生产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道理,也就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性。安全生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涵义怎样理解安全和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呢?9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涵义
3、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强调以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以预防为主是现代生产发展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十分复杂,稍一疏忽就会酿成重大事故。预防为主,就是要在事前做好安全工作。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搞好科学预测与分析工作,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基础,要做到第一,首先要搞好预防措施。预防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保证生产安全。
安全生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涵义3、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强调以预防94安全生产的原则遵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生产负责人)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法人代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员工)“以人为本”的原则。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的原则遵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安95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科)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三、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四、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五、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六、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七、做好事故预防和事故处理工作。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科)安96安全生产三要素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不安全环境因素
安全生产三要素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97
1、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事故是可以防止或避免的。2、工作场所没有绝对的安全,决定伤害事故是否发生的是作业者的行为。
3、如果没有工作行为的实质改变,所有的安全活动都是纸上谈兵。
九大安全理念1、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事故是可以防止或98
4、各级领导既要对上级负责,又要对下属员工负责,严守安全原则,千方百计实现安全目标。5、人人遵章守纪是实现安全和效益的决定因素。6、各级主管、班长必须亲自进行安全检查,各类隐患必须得到及时整改。
九大安全理念4、各级领导既要对上级负责,又要对下属员工负99
7、一次冒险失败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九十九冒险成功的收益。
8、工作内外的安全同等重要。
9、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九大安全理念7、一次冒险失败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九十九冒险成100第二部分
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
第二部分
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
1011、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
行为科学的概念:是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提供激励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技巧。
安全生产
1、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安全生产1021、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
行为科学的基本论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是从人的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需要)角度来研究人的行为动机。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不再有激励作用,进而追求高层次需要。
安全生产
1、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安全生产1031、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认为调动人的积极性有保健因素(即外酬因素)和激励因素(又称内激因素)两种。双因素理论是从人的作用高度来研究人的行为动机。
安全生产
1、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安全生产1041、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1.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的后果,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失误。不安全行为是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导致事故的人失误、是人失误的特例。与前面“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同。安全生产
1、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安全生产1051、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
总的来说行为科学的理论是认为把对生产的高度关心和对职工的高度关心结合起来的领导方式是效益最高的。安全生产
1、行为科学及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安全生产1062、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心理上的:机能失调、非理行为、无意识等生理上的:生理上的缺陷操作技能上的:不熟悉、不知道相互联络上的:联络和确认不充分环境影响:不良环境外界干扰:突然喊叫安全生产
2、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安全生产1072、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防止人不安全行为生产的对策提升安全文化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严格操作技能加强安全技术培训落实安全责任认真执行安全制度整顿工作环境营造安全工作条件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制止违章行为安全生产
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2、对人不安全行为的管理安全生产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108怎样实施企业安全生产哪?安全生产
1、坚持“一个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把工作重点放到预防上来。)2、落实“两项责任”——对员工的生命健康负责;——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负责。怎样实施企业安全生产哪?安全生产1、坚持“一个方针”109第三部分
浅析事故与违章第三部分
浅析事故与违章110一、事故的概念事故从广义的角度讲是一种违背意志、失去控制,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指个人或集体在为了实现某一意图而采取行动的过程中,由不安全的行为、动作或不安全的状态所引起的、突然发生了与人的意志相违背的情况,迫使这种行动暂时或永久停止下来的事件。安全生产
一、事故的概念事故从广义的角度讲是一种违背意志、失去111
事故既然是一种意外事件,那么同其他事物一样,它也具有本身特有的一些属性,掌握这些特性,对我们认识事故,了解事故及预防具有指导性作用。安全生产
二、事故的特性事故既然是一种意外事件,那么同其他事物一样,它也具112(1)因果性
事故的因果性指事故是由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过程中,应弄清事故发生的因果,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这对预防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将起到积极作用。安全生产
二、事故的特性(1)因果性安全生产二、事故的特性113(2)随机性事故的随机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偶然的。这就给事故的预防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事故这种随机性在一定范围内也遵循统计规律。从事故的统计资料中,我们可以找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安全生产
二、事故的特性(2)随机性安全生产二、事故的特性114(3)潜伏性表面上,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但是事故发生之前有一段潜伏期。事故发生之前,系统(人、机、环境)所处的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也就是说系统存在着事故隐患,具有危险性。如果这时有一触发因素出现,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应认识事故的潜伏性,克服麻痹思想。安全生产
二、事故的特性(3)潜伏性安全生产二、事故的特性115(4)可预防性现代事故预防所遵循的一个原则即是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也就是说,任何事故,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事故是可以防止的。认识到这一特性,对坚定信心,防止伤亡事故发生有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事故调查,找到已发生事故的原因,采取预防事故的措施,从根本上降低事故发生频次。安全生产
二、事故的特性(4)可预防性安全生产二、事故的特性116三、事故致因理论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因素是事故的致因因素。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们把事故的发生看作是人类无法违抗的天意,或是命中注定。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在与各种工伤事故斗争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事故发生及预防规律,相继提出许多阐明事故发生原理,以及如何防止事故发生及如何预防事故发生的理论。安全生产
三、事故致因理论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因素是事故的致因117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海因里希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1)
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2)事故的发生是由于:①人的不安全行为;②物的不安全状态。(3)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4)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的,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
安全生产
三、事故致因理论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海因里希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118及遗传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事故连锁图安全生产
及遗传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事故伤害事故连锁图安全生产119人们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得到图中那样的多米诺骨牌系列。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颗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连锁中的一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把大多数工业事故的责任都归因于人的缺点,具有局限性。安全生产
三、事故致因理论人们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得到图中那120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发生事故,其原因多方面的,除自然灾害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设计上的不足;如厂址选择不好,平面布置不合理,安全距离不附合要求,生产工艺不成熟,从而给生产带来难以克服的先天性的隐患。设备上的缺陷;如设备上考虑不周,材质选择不当,制造安装质量低劣,缺乏维护及更新等。安全生产
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发生事故,其原因多方121操作上的错误;如违反操作规程,操作错误,不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等。管理上的漏洞;如规章制度不健全,人事管理上的不足,工人缺乏培训教育,作业环境不良,领导指挥不当等。不遵守劳动纪律;对工作不负责任,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等。安全生产
四、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操作上的错误;如违反操作规程,操作错误,不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等122五、事故隐患1、事故隐患的特点:〈1〉事故隐患具有潜在性.从隐患形成到发生事故,中间有一个过程,称为事故发的前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可以感觉危险的存在,但还不能预知事故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发生.这一阶段为我们治理事故隐患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如果治理及时、有效,隐患就会被消除或减少其危险性;若是不治理或治理不及时,其危险性就会增大,直到事故发生。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
五、事故隐患1、事故隐患的特点:安全生产安全生产123〈2〉事故隐患具有危险性,凡是有危险性的物质、场所和作业,由于管理上的缺陷就存在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危险源导致事故的条件。安全生产
五、事故隐患〈2〉事故隐患具有危险性,凡是有危险性的物质、场所和作业,由124(3)事故隐患具有隐蔽性,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危害)但是靠人自身的本能是不易感知危险,要靠知识、经验和检测手段,有的还要借助专家系统,才能发现。现在有许多人,身在危险环境之中,从事危险性作业而不知其危险,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池边"。安全生产
五、事故隐患(3)事故隐患具有隐蔽性,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危害)但是靠人自125〈4〉事故隐患具有动态性,事故隐患及危害性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的
有些事故隐患只要经过整改立刻就可以消除。比如通道中某地沟盖破裂,行人有跌入地沟的危险,如果将破裂的地沟盖用好的换掉,这个隐患就消除了,又比如某设备缺少防护装置,如果按要求将防护装置安装上,这个事故隐患也就不存在了。有些事故隐患由于受资金或成本限制,一时尚不能消除,需要采取措施,减弱和控制其破坏力。安全生产
五、事故隐患可见,治理事故隐患是安全工作中的一项长期任务。〈4〉事故隐患具有动态性,事故隐患及危害性不是静止的,而是变1262、生产中事故隐患的种类按其发生的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种:〈l〉先天"隐患。是系统投入运行就存在的缺陷.主要是指工厂选址、戡察、设计、施工、装备制造与安装、选材、工艺、安全装置、安全卫生设施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先天"隐患的存在;使系统可靠性降低,安全性下降·"先天隐患的辨识及整改的责任主要在决策层和管理层。安全生产
五、事故隐患2、生产中事故隐患的种类按其发生的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种:安全生127〈2〉“后天”隐患。是系统在运营期间,系统功能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后天”隐患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主要是由于人为失误或与先天“隐患”共同作用,使系统原有部件性能下降,比如出现磨损、裂纹、老化、腐蚀等,降低了系统安全的可靠性、“后天”隐患是班组辨识、评估和整改的重点对象。安全生产
五、事故隐患〈2〉“后天”隐患。是系统在运营期间,系统功能在运行的过程128〈3〉突发隐患,是由于外界环境变化或人失误引起系统突然发生故障。它具有随机性的特点,难以预测。突发隐患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大,间隔的时间短。对随机隐患要采取应急措施。应急措施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机敏、果断和技能·对随机隐患的辨识和应急纯理,是熟练操作者必须具有的基本功。安全生产
五、事故隐患〈3〉突发隐患,是由于外界环境变化或人失误引起系统突然发生故1293、事故隐患与事故的关系事故隐患与事故二者是因果关系,没有事故隐患就不会发生事故。危险导致事故需要有一定的转化条件·比如,钢水具有爆炸的危险,但是,如果不让它与水相遇它就不会发生爆炸,地面上的积水和钢水下落是钢水爆炸事故的两个转化条件;又如,梯恩梯是一种爆炸力很强的危险物质,其导致事故的转化条件:撞击、摩擦或加热,如果把这些转化条件控制隹,事故也不会发生。所发我们研究事故隐患,掌握其危险性质的目的,就是控制各种转化条件的生成和发展。安全生产
五、事故隐患3、事故隐患与事故的关系事故隐患与事故二者是因果关系,没有事130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种结论:辨识和治理事故隐患是企业安全工作永恒的主题,需要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通力合作,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舒适的生产环境,实现事故为零和保障身心健康的目标。安全生产
五、事故隐患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种结论:131六、员工违章心理
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在现实工作中,对发生侥幸心理的人时有所见。a.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技术水平不低,而是“明知故犯”。b.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安全生产
1、侥幸心理六、员工违章心理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1322、惰性心理
也称为“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a.干活图省事,嫌麻烦。b.
节省时间,得过且过。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2、惰性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1333、麻痹心理
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行为上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口是心非。盲目自信。a.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认为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以老同仁居多)b.是以往成功经验或习惯的强化,多次做也无问题。(我行我素)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3、麻痹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1344、逆反心理
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a.显现对抗: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b.隐性对抗:表面接受,心理反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4、逆反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1355、逞能心理
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如果它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a.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不思后果、蛮干冒险作业。b.长时间做相同冒险的事,无任何防护,终有一失。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5、逞能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1366、冒险心理
冒险也是引起违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
a.理智性冒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b.非理智性冒险,受激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心,怕丢面子。硬充大胆。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6、冒险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1377、从众心理
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a.是自觉从众,心悦诚服、甘心情愿与大家一致违章。b.是被迫从众,表面上跟着走,心理反感。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7、从众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1388、无所谓心理
表现为尊章或违章心不在焉,满不在乎。a.是本人根本没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认为章程是领导用来卡人的。b.是对安全问题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不把安全规定放眼里。c.认为违章是必要的,不违章就干不成活。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8、无所谓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1399、好奇心理
好奇心人皆有之。是对外界新异刺激的一种反应。以前未见过,感觉很新鲜,乱摸乱动,使一些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而影响自身或他人的安全;因周围发生的事影响正常操作,造成违章事故。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9、好奇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14010、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
情绪是心境变化的一种状态。顾次此失彼、手忙脚乱。高度兴奋或过度失落都导致不安全行为。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10、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14111、技术不熟练遇险惊慌
对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惊慌失措,甚至茫然。无法进行应急处理,难断方向。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11、技术不熟练遇险惊慌 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14212、工作枯燥厌倦心理
从事单调、重复工作的人员,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和厌倦感。重复不断无变化的、缺乏自主性、感觉不到有意义和重要性。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12、工作枯燥厌倦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14313、错觉下意识心理
这是个别人的特殊心态,一旦出现,后果极为严重。
错觉是有刺激物的情况下发生的,一般不会消失。(不同于幻觉)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13、错觉下意识心理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14414、心理幻觉近似差错
莫名其妙的“违章”,其实是人体心理幻觉所致。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14、心理幻觉近似差错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14515、环境干扰判断失误
在作业环境中,温度、色彩、声响、照明等因素,超出人们的感觉功能的限度时,会干扰人的思维判断,导致判断失误和操作失误。安全生产
六、员工违章心理15、环境干扰判断失误安全生产六、员工违章心理146一是违章作业的“大胆人”;二是冒险蛮干的“危险人”;三是冒失莽撞的“勇敢人”;四是盲目听从指挥的“糊涂人”;五是吊儿郎当的“马虎人”;六是满不在乎的“粗心人”;七是盲目侥幸的“麻痹人”;安全生产
七、易违章出事的有20种“重点人”一是违章作业的“大胆人”;安全生产七、易违章出事的有20种147八是投机取巧的“大能人”;九是凑凑合合的“懒怠人”;十是满腹委曲的“气愤人”;十一是难事缠身的“忧愁人”;十二是急于求成的“草率人”;十三是心神不定的“心烦人”;安全生产
七、易违章出事的有20种“重点人”八是投机取巧的“大能人”;安全生产七、易违章出事的有20种148十三是心神不定的“心烦人”;十四是手忙脚乱的“急性人”;十五是固执已见的“怪僻人”;十六是单纯追求任务、指标的“效益人”;十七是休息不好身休欠佳的“疲惫人”;十八是变换工种的“改行人”;十九是初来乍到的“新工人”;二十是心余力亏的“老工人”。安全生产
七、易违章出事的有20种“重点人”安全生产七、易违章出事的有20种“重点人”149八、远离违章,避免事故的对策(1)发挥教育员工的职能,不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安全生产
八、远离违章,避免事故的对策(1)发挥教育员工的职能,不断强150①思想教育。主要是从正面宣传劳动保护的意义、方针政策。加强法制观念,使员工懂得企业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同生产秩序和个人安全密切相关的。从而使广大员工认清自己在安全生产中不单纯是安全生产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安全生产的主人,从而提高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责任感和积极性。安全生产
八、远离违章,避免事故的对策①思想教育。主要是从正面宣传劳动保护的意义、方针政策。加强151②爱岗敬业教育。让员工深刻理解安全与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幸福息息相关,一次生产事故,不仅给本人和家庭带来不幸,也给企业以及他人带来巨大的损失。教育员工要在工作要在工作中热爱自己的岗位,保持心情舒畅,遵章守纪,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安全生产
八、远离违章,避免事故的对策②爱岗敬业教育。让员工深刻理解安全与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152③全技能教育。通过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劳动技能,克服蛮干和习惯违章的不良习惯。使员工熟练掌握一般安全知识和专业安全技术。安全生产
八、远离违章,避免事故的对策③全技能教育。通过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员工劳动技能,克服蛮干153(2)实行通过考核和竞争,使安全生产的“责、权、利”相统一。①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并通过经济杠杆作用将其量化,把安全生产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挂钩,从而调动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安全生产
八、远离违章,避免事故的对策(2)实行通过考核和竞争,使安全生产的“责、权、利”相统一。154②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度,使安全与每个人或每个集体的荣誉、利益紧紧项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调查员广州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法律培训课件
- 钳工基础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2025年特种作业安全培训考试题库
- 2025年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库及模拟题卷
- 钱钞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华为人工智能方向HCIA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医学影像三基考试题库及答案
- 知识产权培训方案课件
- 知识产权培训改进思路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幼儿文学课件完整版
- DB6101T3128-2022养老服务规范 助餐服务
- GB/T 21709.8-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8部分:皮内针
- 资本论第三卷讲义课件
- 离心式压缩机试车记录
- 穴位敷贴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冷却塔投标文件
- 地下室开槽引流方案
-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结题报告
- 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