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传播史9课件_第1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9课件_第2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9课件_第3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9课件_第4页
外国新闻传播史9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20世纪(中):电子媒介之电视篇第九章第一节技术视野的电视第二节社会视野的电视第三节批判视野的电视第一节技术视野的电视技术视野的电视

电视的诞生,可以大致分成两个阶段:

试验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草创阶段(20世纪30—40年代) 技术视野的电视电视的诞生,可以大致分成两个阶段:试验阶段

在试验阶段,电视只是科学家、发明家及无线电爱好者摆弄的玩意儿。到草创阶段,电视才开始走向社会,成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和广播一样,都是以19世纪电磁学的进展与研发为基础的。在电磁学所获得的全面突破中,对电视而言,意义最直接、最重大的当属光电现象的发现与研究。试验阶段

在试验阶段,电视只是科学家、发明家及无线电爱好者摆电视先驱尼普科夫电视的试验阶段大致经历了半个世纪,其间从事光电转换试验的第一人,就是被视为电视先驱的尼普科夫。他是俄裔德国工程师。他对电视的突出贡献,是最早发明了扫描技术。电视先驱尼普科夫电视的试验阶段大致经历了半个世纪,其间从事光扫描分为机械扫描和电子扫描两种方式,尼普科夫是第一位机械扫描的探索者。1884年,他发明了“尼普科夫扫描盘”,这种技术直到1934年才被电子扫描取代。他发明的机械扫描系统,是电视时代的第一缕曙光,后来的一切电视探索都源于“尼普科夫扫描盘”。扫描分为机械扫描和电子扫描两种方式,尼普科夫是第一位机械扫描电视之父约翰·贝尔德尼普科夫扫描盘问世近半个世纪后,用这种机械扫描装置转播图像,才在英国获得成功。使这个梦想得到实现的,就是苏格兰工程师约翰.贝尔德电视之父约翰·贝尔德尼普科夫扫描盘问世近半个世纪后,用这种机1924年,他用电视播送了物体的轮廓。1925年播送了可辨认的脸部图像。1926年在伦敦皇家学会演示了电视播送的活动画面并且也全力以赴地投入电视的研制与改进。1929年,BBC与贝尔德签订协议,采用他的发明进行电视的试验播出,成为全球最早的电视广播。1936年,BBC在伦敦创建全球第一座电视台,定时播送电视节目,电视广播正式诞生。贝尔德与电视1924年,他用电视播送了物体的轮廓。贝尔德与电视电子扫描与兹沃尔金最先研究电子扫描的是俄裔美国工程师兹沃尔金.他30岁移居美国,翌年进入匹磁堡的西屋电气公司。电子扫描与兹沃尔金最先研究电子扫描的是俄裔美国工程师兹沃尔金1923年,他发明光电摄像管,1924年又发明显像管,成为电子扫描的雏形。

“这两项发明形成全电子电视系统”

------《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

1928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在纽约创建一座试验电视台,第二年请兹沃尔金出任公司的电子研究室主任。1939年,NBC使用他的电子扫描装置第一次播出电视节目,现代电视正式问世。所以,《不列颠百科全书》把兹沃尔金誉为“现代电视之父”。1923年,他发明光电摄像管,1924年又发明显像管,成为电草创阶段

英国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了世界上的第一次电视广播。1936年,BBC又开始正式播出电视节目。1937年,大约5万名电视观众,收看了BBC转播的英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1939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而暂停电视广播时,英国已有大约2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草创阶段 英国

美国1920年,美国第一次正式开播的广播节目,由于同当时的总统大选相联系,于是成为轰动一时的历史事件。1939年美国第一次正式开播的电视节目,同一件举国瞩目的大事连在一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1939年4月30日,纽约世界博览会的开幕,在众多展品中有令人新奇的电视摄像机,NBC在其母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资助下,用这个机器实况转播世博会的开幕式。从此,NBC就开始定期播放电视节目,而这一天,也就成为美国电视广播的诞辰,载诸史册。美国20世纪30年代,除美国、英国之外,开始从事电视广播的,还有法、苏、意、德、日等国。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各国的电视事业都陷于停顿。20世纪30年代,除美国、英国之外,开始从事电视广播的,还有社会视野的电视三个阶段:重新起飞(1945-1962)

走向繁荣(1962-1980s)突飞猛进(1980s-)界碑:1962“电星一号”社会视野的电视三个阶段:界碑:1962“电星一号”重新起飞(1945~1962)娱乐为先(40、50年代)早期电视节目绝大多数都属娱乐性质,制作粗糙。这些节目平淡无奇,华而不实,压倒一切的主题就是插科打诨。——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冲击广播业和电影业,连带着报刊书籍等媒介和剧院、酒吧等娱乐行业。迅速改变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活。重新起飞(1945~1962)娱乐为先(40、50年代)电视新闻锋芒初露记录片模式制作便携式电子摄像机运送电视片卫星传输旧闻第一时间附属、派生的电视新闻时代电视新闻锋芒初露记录片模式制作便携式“电视总统”——肯尼迪1960年的电视辩论成为肯尼迪的转折点。当时民意测验显示,用收音机听辩论的人认为两人都不错。但是电视观众看到的肯尼迪肤色健康,充满朝气,而尼克松面容憔悴,表情严酷。在CBS演播室,肯尼迪向世界宣布了政治偶像时代的到来。“电视总统”——肯尼迪1960年的电视辩论成为肯尼迪的转折点肯尼迪遇刺后,三大广播公司连续四天报道此事件,没有插播任何广告,损失4千万美元,其报道的迅速、准确、详尽是空前的。电视新闻达到了法定年龄,成熟了。——芭芭拉·马图索《美国电视明星》肯尼迪遇刺后,三大广播公司连续四天报道此事件,没有插播任何广1963年,美国依靠电视了解新闻的人,第一次超过依靠报纸的人。1993年洛佩尔调查公司的受众调查显示:72%的美国公民认为电视是他们获得新闻的最主要来源,而51%的人宣称电视新闻是最值得信赖的新闻来源。“世界上最大的传声筒和最好的洗脑系统”。——西奥多·怀特走向繁荣(1960~1980年代)1963年,美国依靠电视了解新闻的人,第一次超过依靠报纸的人节目主持人(Anchorman)美国的节目主持人即使播报新闻的播音员,又是能采会写的大记者,既有广博的学识,又有表演才能。四个条件:1、能在电视上交流——演员素质;2、新闻敏感、判断能力与组织能力——新闻素质;3、临危不乱,从容不迫——心理素质;4、表里如一,在公众面前与私人生活方面的品格,都无可挑剔——为人素质。节目主持人(Anchorman)美国的节目主持人即使播报新闻AnchormanAnchorman(1952)ByCBS电视新闻负责人唐·休伊特本义:田径接力的最后一棒引申:汇总、播报、点评各种消息的记者。DonHewittAnchormanAnchorman(1952)DonHe主持人·

收视率·

商业化突出形象赢得明星效应明星效应提高收视率收视率伴随广告收入节目主持人逐渐成为决定一家电视网成败的唯一关键人物。新闻节目主持的胜利,事实上是一个除了需要巨大利润以外几乎完全不受任何其他约束的社会中合乎逻辑的产物。——芭芭拉·马索图主持人·收视率·商业化突出形象赢得明星效应WalterCronkite沃尔特·克朗凯特如果我失去了沃尔特·克朗凯特,我就失去了这个国家的民众。——林登·约翰逊总统WalterCronkite沃尔特·克朗凯特如果我失去了沃沃尔特·克朗凯特1916年生于密苏里。1937,进入合众社,成为二战期间的战地记者1946,任合众社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兼分社社长1950,进入CBS,供职31年。1962,记者生涯中的转折点:成为CBS《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接替道格拉斯·爱德华兹。沃尔特·克朗凯特1916年生于密苏里。

他恪守“准确与诚实”的信条,以其厚实的、郑重其事的语调直播新闻的风格,给观众留下和蔼可亲、可以信赖的形象,美国人称之为“克朗凯特大叔”。虽然他在CBS做主持时是美国最为动荡的年代,但他的自信、执著和持之以恒的严肃态度,使CBS的新闻部一直都井然有序。

“克朗凯特大叔”他恪守“准确与诚实”的信条,以其厚实的、郑重其事突飞猛进(1980s——)电视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形状、功能:高清晰,超薄型,三维电视新闻个性化,传播双向化。两个发展趋势:CNN等全天候新闻媒体的崛起。影视媒体的大规模并购突飞猛进(1980s——)电视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1980年6月1日,特德·特纳在美国亚特兰大开办世界第一家24小时全新闻频道1980年6月1日,特德·特纳在美国亚特兰大开办世界第一家2CNN名声大噪于1991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发起攻击后,它第一个发出现场报道,并连续17小时报道对巴格达的空袭。空袭中巴格达与外界通讯完全中断,CNN成为全世界唯一的消息源。它即时报道战争每一进程,在全球赢得7500万观众的收视率,甚至美国军方和萨达姆也每天通过CNN了解战争进展。迅速、客观、准确的报道使CNN树立起新闻权威的形象,成为全美和全球最主要的电视新闻提供者。CNN名声大噪于1991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发起CNN雇佣刚毕业的年轻人,大部分记者、编辑、技术员工作经历不到5年。总部有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控制着整体运作。CNN一般只报道事件的中心内容,很少有背景报道和分析评论,因而它不能满足观众对整个事件进行分析和作深度报道的要求。——BBC世界电视节目部总裁威廉斯CNN讲究冲击度、时效性、冲突性。代表美国业界的一种变迁和异化:报道速度和信息量被极度推崇,新闻成为素材的堆砌,甚至出现为抢速度不经核实就播出,造成错误的情况。CNN雇佣刚毕业的年轻人,大部分记者、编辑、技术员工作经历不外国新闻传播史9课件媒体聚合(20c末)若干媒体按照某种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集团军”。1996年美国《电信法》“解除管制”“不扩张,即死亡”

鸡的各个部分各得其用,这也是我们对电视产品所努力采取的做法:充分利用一切。

——特德·特纳超级重商主义(hypercommercialism)媒体聚合(20c末)若干媒体按照某种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庞富媒体与穷民主小政府,大市场。话语权的剥夺——危险在于那些掌握着大量技术资源的人拥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的权力。以轻松娱乐置换了严肃的公共话题。解除管制实际上是重新管制,它使资产与控制从公共领域传入私人手中,同时伴随民主责任与社会责任的消失。——【英】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富媒体与穷民主小政府,大市场。[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政治疏离"(depoliticized)本应作为“政治守门人”的媒体却放弃自己的职责,听任“政治之手”为所欲为,甚至同流合污。媒体运用其巨大财力影响决策。[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政治疏离"(depolitic批判视野的电视乐观派

“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崭新的、一切皆同时的世界,时间已经停止了,空间已经消失了。我们生活在一个世界性的村落里……”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批判视野的电视乐观派悲观派

“大众媒介诚然增进了广大民众对新情况的了解。然而,撇开意图不谈,与日俱增的大众传播品可能无意中使人们的精力从积极地参与事件变为消极地认识事件。”

——【美】拉扎斯菲尔德悲观派乐天派vs.悲观派栩栩如生地传播信息vs.浮皮潦草使人无法认识真实世界增加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vs.助长虚拟的生活感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vs.降低文化水准普及文学艺术vs.降低大众鉴赏力促进儿童教育vs.危害儿童身心······乐天派vs.悲观派栩栩如生地传播信息vs.浮皮潦草使人无法认“无孩提时代”——《童年的消逝》尼尔·波兹曼“无孩提时代”关于电视的共识第一、电视是人们设计出来的第一种真正具有大众性的传播工具。第二、电视的问世导致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传播革命:“电子媒介一旦被广泛应用,它可能会创造出新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重新塑造行为的方式可能会超越所传送的具体内容。”关于电视的共识第一、电视是人们设计出来的第一种真正具有大众性电视因大众文化而发达大众文化因电视而风行大众文化(massculture)电视因大众文化而发达大众文化(massculture)因电视娱乐节目而走红的超级女声因电视娱乐节目而走红的超级女声所谓大众文化,又称通俗文化、流行文化,乃是现代文明的衍生物,是伴随整个社会日趋一体化之势而兴起的。本质上是“文化工业”:大众文化产品首先是做为商品供应市场,为人消费的,带有“批量生产”的痕迹,总是同一的、无个性的、千篇一律的。大众文化还是文化工业大众文化还是文化工业“在现代文明的机械化工作进程中,个体的衰微带来了大众文化的兴起。”——洛文塔尔带有“批量生产”的痕迹总是同一的、无个性的、千篇一律的异化劳动的延伸——机械性的节奏和标准化的模式“在现代文明的机械化工作进程中,个体的衰微带来了大众文化的兴李宇春厉娜李宇春厉娜不同于精英文化、民间文化往往都是经过人为的操纵,接受趣味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同于精英文化、民间文化《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电视媒介的三大隐患电视的三大隐患——一体化、平庸化和极权化所有这些又都来源于现代文明的根本弊端——人的异化电视媒介的三大隐患电视的三大隐患——一体化、平庸化和极权化一体化对于发达工业社会来讲,整齐划一乃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准则及归宿,精密、准确、规范等往往被奉为普遍价值。所有这些都必须以人的一体化为前提条件,而电视推动了现代文明的一体化标准的“现代人”:

“营养充分,穿戴讲究,性欲得到满足,但却没有自我。”

——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一体化对于发达工业社会来讲,整齐划一乃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准则及平庸化平庸化与一体化互为表里,乃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一体化以平庸化为前提,而平庸化又包含着一体化的基因以量的齐整取消质的差异平庸化平庸化与一体化互为表里,乃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例子:现代化的娱乐方式以其新鲜刺激的优势,拉走了大批读者例子:现代化的娱乐方式以其新鲜刺激的优势,拉走了大批读者极权化电视始终同现代的民主化浪潮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又是迄今为止所能设想的、最为有效的社会控制与舆论操纵手段所谓极权化,主要体现为电视中时时流露的卑俗、浅薄、盲目乐观、沾沾自喜的情绪,以及义无反顾地追逐时尚、毫不迟疑地随俗从众等“时代精神”极权化电视始终同现代的民主化浪潮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又是迄今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重点就是社会权威如何利用大众文化来操纵民众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重点就是社会权威如何利用大众文化来操纵民众电视无形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宗教操纵—牺牲:电视以及整个大众文化,对接受者来说都起着某种模式化的作用,它们在无意识中成为权威,成为操纵意识和行为的潜在力量,而接受者则成为卸除个性、投入模式化或一体化洪流的牺牲者。电视无形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宗教疯狂的“玉米”疯狂的“玉米”法兰克福学派将这种关系概括为施虐-受虐:大众通过自身对权威的无条件信赖、遵从与屈服而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与法西斯主义的大众心理相似法西斯:有意识灌输弗洛姆:公开的权威——以纳粹为代表;匿名的权威——以美国为典型法兰克福学派将这种关系概括为施虐-受虐:大众通过自身对权威的电视批评理论的两个派别法兰克福学派——悲观派伯明翰学派——乐天派电视批评理论的两个派别法兰克福学派——悲观派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所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提出著名的“文化工业”理论大批量复制技术为基础的,缺乏原创性工业化产品,以盈利为目的“单向度的人”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代表著作和观点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

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科学技术在建树文化的同时却又在摧毁文化。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丧失否定和批判的第二向度,剩下屈从的单向度代表著作和观点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创立于1946年立场和方法上与法兰克福学派鲜明对立矫正了法兰克福学派过于强烈的批判精神,对大众文化持乐观态度。伯明翰学派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学派

重新定义“文化”概念,包括三方面内容:使文化不再以“经典”为标准强调民众在接受“文化工业”产品时也是具有创造性的消解高级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区别“文化研究”学派重新定义“文化”概念,包括三方面内容代表人物及观点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

“两种经济”的理论,即“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电视节目作为商品,生产和发行于两种平行而且共时的经济系统之中,其中金融经济注重的是电视的交换价值,流通的是金钱;文化经济注重的是电视的使用价值,流通的是意义和快感。“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文化经济产品的形式是形象、思想和符号,电视观众是能够“生产”意义和快感的,当电视台向这样的观众播放电视节目时,交换的是心理满足、快感以及对现实的幻想。代表人物及观点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12月-2212月-22Tuesday,December13,2022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0:05:0400:05:0400:0512/13/202212:05:04AM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12月-2200:05:0400:05Dec-2213-Dec-22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00:05:0400:05:0400:05Tuesday,December13,2022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12月-2212月-2200:05:0400:05:04December13,2022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13十二月202212:05:04上午00:05:0412月-22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十二月2212:05上午12月-2200:05December13,2022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2/12/130:05:0400:05:0413December2022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12:05:04上午12:05上午00:05:0412月-22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2/13/202212:05:04AM00:05:0413-12月-22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13/202212:05AM12/13/202212:05AM12月-2212月-22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3-Dec-2213December202212月-22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Tuesday,December13,202213-Dec-2212月-22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己眷恋了。12月-2200:05:0413December202200:05谢谢大家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12月-2212月62第九章

20世纪(中):电子媒介之电视篇第九章第一节技术视野的电视第二节社会视野的电视第三节批判视野的电视第一节技术视野的电视技术视野的电视

电视的诞生,可以大致分成两个阶段:

试验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草创阶段(20世纪30—40年代) 技术视野的电视电视的诞生,可以大致分成两个阶段:试验阶段

在试验阶段,电视只是科学家、发明家及无线电爱好者摆弄的玩意儿。到草创阶段,电视才开始走向社会,成为一种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和广播一样,都是以19世纪电磁学的进展与研发为基础的。在电磁学所获得的全面突破中,对电视而言,意义最直接、最重大的当属光电现象的发现与研究。试验阶段

在试验阶段,电视只是科学家、发明家及无线电爱好者摆电视先驱尼普科夫电视的试验阶段大致经历了半个世纪,其间从事光电转换试验的第一人,就是被视为电视先驱的尼普科夫。他是俄裔德国工程师。他对电视的突出贡献,是最早发明了扫描技术。电视先驱尼普科夫电视的试验阶段大致经历了半个世纪,其间从事光扫描分为机械扫描和电子扫描两种方式,尼普科夫是第一位机械扫描的探索者。1884年,他发明了“尼普科夫扫描盘”,这种技术直到1934年才被电子扫描取代。他发明的机械扫描系统,是电视时代的第一缕曙光,后来的一切电视探索都源于“尼普科夫扫描盘”。扫描分为机械扫描和电子扫描两种方式,尼普科夫是第一位机械扫描电视之父约翰·贝尔德尼普科夫扫描盘问世近半个世纪后,用这种机械扫描装置转播图像,才在英国获得成功。使这个梦想得到实现的,就是苏格兰工程师约翰.贝尔德电视之父约翰·贝尔德尼普科夫扫描盘问世近半个世纪后,用这种机1924年,他用电视播送了物体的轮廓。1925年播送了可辨认的脸部图像。1926年在伦敦皇家学会演示了电视播送的活动画面并且也全力以赴地投入电视的研制与改进。1929年,BBC与贝尔德签订协议,采用他的发明进行电视的试验播出,成为全球最早的电视广播。1936年,BBC在伦敦创建全球第一座电视台,定时播送电视节目,电视广播正式诞生。贝尔德与电视1924年,他用电视播送了物体的轮廓。贝尔德与电视电子扫描与兹沃尔金最先研究电子扫描的是俄裔美国工程师兹沃尔金.他30岁移居美国,翌年进入匹磁堡的西屋电气公司。电子扫描与兹沃尔金最先研究电子扫描的是俄裔美国工程师兹沃尔金1923年,他发明光电摄像管,1924年又发明显像管,成为电子扫描的雏形。

“这两项发明形成全电子电视系统”

------《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

1928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在纽约创建一座试验电视台,第二年请兹沃尔金出任公司的电子研究室主任。1939年,NBC使用他的电子扫描装置第一次播出电视节目,现代电视正式问世。所以,《不列颠百科全书》把兹沃尔金誉为“现代电视之父”。1923年,他发明光电摄像管,1924年又发明显像管,成为电草创阶段

英国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了世界上的第一次电视广播。1936年,BBC又开始正式播出电视节目。1937年,大约5万名电视观众,收看了BBC转播的英王乔治六世的加冕典礼。1939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而暂停电视广播时,英国已有大约2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草创阶段 英国

美国1920年,美国第一次正式开播的广播节目,由于同当时的总统大选相联系,于是成为轰动一时的历史事件。1939年美国第一次正式开播的电视节目,同一件举国瞩目的大事连在一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1939年4月30日,纽约世界博览会的开幕,在众多展品中有令人新奇的电视摄像机,NBC在其母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资助下,用这个机器实况转播世博会的开幕式。从此,NBC就开始定期播放电视节目,而这一天,也就成为美国电视广播的诞辰,载诸史册。美国20世纪30年代,除美国、英国之外,开始从事电视广播的,还有法、苏、意、德、日等国。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各国的电视事业都陷于停顿。20世纪30年代,除美国、英国之外,开始从事电视广播的,还有社会视野的电视三个阶段:重新起飞(1945-1962)

走向繁荣(1962-1980s)突飞猛进(1980s-)界碑:1962“电星一号”社会视野的电视三个阶段:界碑:1962“电星一号”重新起飞(1945~1962)娱乐为先(40、50年代)早期电视节目绝大多数都属娱乐性质,制作粗糙。这些节目平淡无奇,华而不实,压倒一切的主题就是插科打诨。——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冲击广播业和电影业,连带着报刊书籍等媒介和剧院、酒吧等娱乐行业。迅速改变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活。重新起飞(1945~1962)娱乐为先(40、50年代)电视新闻锋芒初露记录片模式制作便携式电子摄像机运送电视片卫星传输旧闻第一时间附属、派生的电视新闻时代电视新闻锋芒初露记录片模式制作便携式“电视总统”——肯尼迪1960年的电视辩论成为肯尼迪的转折点。当时民意测验显示,用收音机听辩论的人认为两人都不错。但是电视观众看到的肯尼迪肤色健康,充满朝气,而尼克松面容憔悴,表情严酷。在CBS演播室,肯尼迪向世界宣布了政治偶像时代的到来。“电视总统”——肯尼迪1960年的电视辩论成为肯尼迪的转折点肯尼迪遇刺后,三大广播公司连续四天报道此事件,没有插播任何广告,损失4千万美元,其报道的迅速、准确、详尽是空前的。电视新闻达到了法定年龄,成熟了。——芭芭拉·马图索《美国电视明星》肯尼迪遇刺后,三大广播公司连续四天报道此事件,没有插播任何广1963年,美国依靠电视了解新闻的人,第一次超过依靠报纸的人。1993年洛佩尔调查公司的受众调查显示:72%的美国公民认为电视是他们获得新闻的最主要来源,而51%的人宣称电视新闻是最值得信赖的新闻来源。“世界上最大的传声筒和最好的洗脑系统”。——西奥多·怀特走向繁荣(1960~1980年代)1963年,美国依靠电视了解新闻的人,第一次超过依靠报纸的人节目主持人(Anchorman)美国的节目主持人即使播报新闻的播音员,又是能采会写的大记者,既有广博的学识,又有表演才能。四个条件:1、能在电视上交流——演员素质;2、新闻敏感、判断能力与组织能力——新闻素质;3、临危不乱,从容不迫——心理素质;4、表里如一,在公众面前与私人生活方面的品格,都无可挑剔——为人素质。节目主持人(Anchorman)美国的节目主持人即使播报新闻AnchormanAnchorman(1952)ByCBS电视新闻负责人唐·休伊特本义:田径接力的最后一棒引申:汇总、播报、点评各种消息的记者。DonHewittAnchormanAnchorman(1952)DonHe主持人·

收视率·

商业化突出形象赢得明星效应明星效应提高收视率收视率伴随广告收入节目主持人逐渐成为决定一家电视网成败的唯一关键人物。新闻节目主持的胜利,事实上是一个除了需要巨大利润以外几乎完全不受任何其他约束的社会中合乎逻辑的产物。——芭芭拉·马索图主持人·收视率·商业化突出形象赢得明星效应WalterCronkite沃尔特·克朗凯特如果我失去了沃尔特·克朗凯特,我就失去了这个国家的民众。——林登·约翰逊总统WalterCronkite沃尔特·克朗凯特如果我失去了沃沃尔特·克朗凯特1916年生于密苏里。1937,进入合众社,成为二战期间的战地记者1946,任合众社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兼分社社长1950,进入CBS,供职31年。1962,记者生涯中的转折点:成为CBS《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接替道格拉斯·爱德华兹。沃尔特·克朗凯特1916年生于密苏里。

他恪守“准确与诚实”的信条,以其厚实的、郑重其事的语调直播新闻的风格,给观众留下和蔼可亲、可以信赖的形象,美国人称之为“克朗凯特大叔”。虽然他在CBS做主持时是美国最为动荡的年代,但他的自信、执著和持之以恒的严肃态度,使CBS的新闻部一直都井然有序。

“克朗凯特大叔”他恪守“准确与诚实”的信条,以其厚实的、郑重其事突飞猛进(1980s——)电视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形状、功能:高清晰,超薄型,三维电视新闻个性化,传播双向化。两个发展趋势:CNN等全天候新闻媒体的崛起。影视媒体的大规模并购突飞猛进(1980s——)电视技术进步带来的变化:1980年6月1日,特德·特纳在美国亚特兰大开办世界第一家24小时全新闻频道1980年6月1日,特德·特纳在美国亚特兰大开办世界第一家2CNN名声大噪于1991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发起攻击后,它第一个发出现场报道,并连续17小时报道对巴格达的空袭。空袭中巴格达与外界通讯完全中断,CNN成为全世界唯一的消息源。它即时报道战争每一进程,在全球赢得7500万观众的收视率,甚至美国军方和萨达姆也每天通过CNN了解战争进展。迅速、客观、准确的报道使CNN树立起新闻权威的形象,成为全美和全球最主要的电视新闻提供者。CNN名声大噪于1991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发起CNN雇佣刚毕业的年轻人,大部分记者、编辑、技术员工作经历不到5年。总部有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控制着整体运作。CNN一般只报道事件的中心内容,很少有背景报道和分析评论,因而它不能满足观众对整个事件进行分析和作深度报道的要求。——BBC世界电视节目部总裁威廉斯CNN讲究冲击度、时效性、冲突性。代表美国业界的一种变迁和异化:报道速度和信息量被极度推崇,新闻成为素材的堆砌,甚至出现为抢速度不经核实就播出,造成错误的情况。CNN雇佣刚毕业的年轻人,大部分记者、编辑、技术员工作经历不外国新闻传播史9课件媒体聚合(20c末)若干媒体按照某种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集团军”。1996年美国《电信法》“解除管制”“不扩张,即死亡”

鸡的各个部分各得其用,这也是我们对电视产品所努力采取的做法:充分利用一切。

——特德·特纳超级重商主义(hypercommercialism)媒体聚合(20c末)若干媒体按照某种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庞富媒体与穷民主小政府,大市场。话语权的剥夺——危险在于那些掌握着大量技术资源的人拥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的权力。以轻松娱乐置换了严肃的公共话题。解除管制实际上是重新管制,它使资产与控制从公共领域传入私人手中,同时伴随民主责任与社会责任的消失。——【英】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富媒体与穷民主小政府,大市场。[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政治疏离"(depoliticized)本应作为“政治守门人”的媒体却放弃自己的职责,听任“政治之手”为所欲为,甚至同流合污。媒体运用其巨大财力影响决策。[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政治疏离"(depolitic批判视野的电视乐观派

“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崭新的、一切皆同时的世界,时间已经停止了,空间已经消失了。我们生活在一个世界性的村落里……”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批判视野的电视乐观派悲观派

“大众媒介诚然增进了广大民众对新情况的了解。然而,撇开意图不谈,与日俱增的大众传播品可能无意中使人们的精力从积极地参与事件变为消极地认识事件。”

——【美】拉扎斯菲尔德悲观派乐天派vs.悲观派栩栩如生地传播信息vs.浮皮潦草使人无法认识真实世界增加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vs.助长虚拟的生活感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vs.降低文化水准普及文学艺术vs.降低大众鉴赏力促进儿童教育vs.危害儿童身心······乐天派vs.悲观派栩栩如生地传播信息vs.浮皮潦草使人无法认“无孩提时代”——《童年的消逝》尼尔·波兹曼“无孩提时代”关于电视的共识第一、电视是人们设计出来的第一种真正具有大众性的传播工具。第二、电视的问世导致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传播革命:“电子媒介一旦被广泛应用,它可能会创造出新的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重新塑造行为的方式可能会超越所传送的具体内容。”关于电视的共识第一、电视是人们设计出来的第一种真正具有大众性电视因大众文化而发达大众文化因电视而风行大众文化(massculture)电视因大众文化而发达大众文化(massculture)因电视娱乐节目而走红的超级女声因电视娱乐节目而走红的超级女声所谓大众文化,又称通俗文化、流行文化,乃是现代文明的衍生物,是伴随整个社会日趋一体化之势而兴起的。本质上是“文化工业”:大众文化产品首先是做为商品供应市场,为人消费的,带有“批量生产”的痕迹,总是同一的、无个性的、千篇一律的。大众文化还是文化工业大众文化还是文化工业“在现代文明的机械化工作进程中,个体的衰微带来了大众文化的兴起。”——洛文塔尔带有“批量生产”的痕迹总是同一的、无个性的、千篇一律的异化劳动的延伸——机械性的节奏和标准化的模式“在现代文明的机械化工作进程中,个体的衰微带来了大众文化的兴李宇春厉娜李宇春厉娜不同于精英文化、民间文化往往都是经过人为的操纵,接受趣味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同于精英文化、民间文化《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电视媒介的三大隐患电视的三大隐患——一体化、平庸化和极权化所有这些又都来源于现代文明的根本弊端——人的异化电视媒介的三大隐患电视的三大隐患——一体化、平庸化和极权化一体化对于发达工业社会来讲,整齐划一乃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准则及归宿,精密、准确、规范等往往被奉为普遍价值。所有这些都必须以人的一体化为前提条件,而电视推动了现代文明的一体化标准的“现代人”:

“营养充分,穿戴讲究,性欲得到满足,但却没有自我。”

——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一体化对于发达工业社会来讲,整齐划一乃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准则及平庸化平庸化与一体化互为表里,乃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一体化以平庸化为前提,而平庸化又包含着一体化的基因以量的齐整取消质的差异平庸化平庸化与一体化互为表里,乃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例子:现代化的娱乐方式以其新鲜刺激的优势,拉走了大批读者例子:现代化的娱乐方式以其新鲜刺激的优势,拉走了大批读者极权化电视始终同现代的民主化浪潮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又是迄今为止所能设想的、最为有效的社会控制与舆论操纵手段所谓极权化,主要体现为电视中时时流露的卑俗、浅薄、盲目乐观、沾沾自喜的情绪,以及义无反顾地追逐时尚、毫不迟疑地随俗从众等“时代精神”极权化电视始终同现代的民主化浪潮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又是迄今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重点就是社会权威如何利用大众文化来操纵民众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重点就是社会权威如何利用大众文化来操纵民众电视无形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宗教操纵—牺牲:电视以及整个大众文化,对接受者来说都起着某种模式化的作用,它们在无意识中成为权威,成为操纵意识和行为的潜在力量,而接受者则成为卸除个性、投入模式化或一体化洪流的牺牲者。电视无形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宗教疯狂的“玉米”疯狂的“玉米”法兰克福学派将这种关系概括为施虐-受虐:大众通过自身对权威的无条件信赖、遵从与屈服而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与法西斯主义的大众心理相似法西斯:有意识灌输弗洛姆:公开的权威——以纳粹为代表;匿名的权威——以美国为典型法兰克福学派将这种关系概括为施虐-受虐:大众通过自身对权威的电视批评理论的两个派别法兰克福学派——悲观派伯明翰学派——乐天派电视批评理论的两个派别法兰克福学派——悲观派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