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方法》第十七章调查研究的思维方法_第1页
《调查研究方法》第十七章调查研究的思维方法_第2页
《调查研究方法》第十七章调查研究的思维方法_第3页
《调查研究方法》第十七章调查研究的思维方法_第4页
《调查研究方法》第十七章调查研究的思维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章调查研究的思维方法第一节逻辑思维方法第二节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思考题在调查研究工作中,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算一算,这就是思维。思维是大脑通过一定的方式同调查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大脑、调查研究对象和思维方式是思维过程的三个要素。思维有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三种基本方式。第一节逻辑思维方法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反映事物客观规律的思维方式,就是逻辑思维。辑思维方法主要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方法两部分。尽管人们对事物认识的问题很多,但大体可总结为三个:“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是什么”是指调查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范围;“为什么”是指调查研究对象的过程及运动规律;“做什么”是指运用一定的规律指导实践、作出决策、制定行动计划等。—、概念

概念是用来揭示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范围的逻辑方法。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具有质和量两方面的特性,因此反映事物特性的概念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说明事物是什么、有什么本质特点,是质的方面;外延说明事物包括哪些内容,有多少,是量的方面。内涵是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外延是事物或现象的范围。(一)概念的限制与概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有反比关系。例如,学生、青年学生、优秀的青年学生是三个层次的概念。从学生→青年学生→优秀的青年学生,概念的内涵逐渐丰富,而外延逐渐缩小。根据这种关系,扩大内涵,缩小外延,就是限制;缩小内涵,扩大外延,就是概括。概念的限制用来区分不同的事物,认识事物的个性。概念的概括用来寻找事物的联系,认识事物的共性。(二)概念的定义与划分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对“什么是商品”下的定义。下定义有多种方法,其中“属加种差”定义法用的最多。如上例对商品的定义中,“劳动产品”称为“属概念”,“用来交换的”是“劳动产品”的定语,称为“种差”。这里“属概念”和“种差”从大类和小类两个方面揭示和限定了“商品”的含义,指出了“商品”与一般“劳动产品”之间的本质差别。下定义的基本规则是: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要同一;定义概念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概念;一般不能用比喻和否定判断下定义。划分是揭示和限定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划分有不同的方式:1.一次划分,即用同一标准对概念作一次性划分。例如,把工业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2.继续划分,即对一次划分后的子项继续进行划分,如把重工业再继续划分为钢铁工业、煤炭工业、机械工业等;3.复分,即根据不同标准对同一概念进行多次划分,如人可以依据性别标准,划分为男人和女人;也可根据年龄标准划分为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儿童等。4.二分法,即把一个概念划分为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如将农业开支分为农业生产性开支和非生产性开支两项。各种划分都要遵守一定的原则:1.划分后的子项必须互相排斥。例如,“参加会议的有教师、工人和青年人”,这句话就不正确,因为青年人中有教师、工人;教师、工人中也有党员。子项不互相排斥,认识对象范围不清,没有达到划分目的。2.每次划分必须依据同一标准。3.划分后的子项外延之和要等于母项。例如,仅把“重工业分为钢铁工业和石油工业”是不完整的,因为重工业还包括采煤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等。划分的子项不可能或不必要全部列举时,一般用省略号或“等等”表示。4.不能越级划分。例如,把产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运输业、饮食业等,就不正确。因为运输业和饮食业只是第三产业中的子项,不能同第一、二产业并列。二、分析与综合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方法,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智力工作。研究和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能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提高思维能力。(一)分析分析,是把客观事物或调查研究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要素、方面,逐个加以研究的方法。当客观事物或现象以整体呈现在调查研究者面前时,人们对它的认识是直观的、大概的、笼统的。依靠这种直观的认识,人们无法认识事物的本质。但是,当人们用分析法把客观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并分别对各个部分进行考察之后,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认识就大大前进了一步。分析的过程,是思维运动从整体到部分、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要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辩证逻辑思维的分析,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分析对象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由于分析对象各异,人们的实践要求和认识水平不同,方式也各异,辩证逻辑思维分析一般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1.多方面分析,主要是指对被分析对象内外联系的各种矛盾方面进行分析。要求了解、考察每一矛盾和每一矛盾方面在事物总体中各占什么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2.多阶段分析,主要是指对被分析对象在发展总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同阶段的矛盾情况进行分析。只有对总过程中的每一阶段的矛盾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真正认识各阶段矛盾的特点,制订出正确解决这些矛盾的具体方法,达到解决矛盾的目的。3.多层次分析,主要是指把被分析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之后,各个组成部分又可作为整体进行更深一个层次的分解和考察。从理论上讲,分析的层次可以是无限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则应根据研究的主客观条件,选择适当的分析层次。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逻辑程序:1.明确分析目的,并由特定任务出发,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有效的分析提纲;2.对已积累的调查资料、文献资料进行初步筛选、鉴别、分析和归纳;3.选择恰当的分析方法,注重定性定量分析的结合;4.进行系统、严谨、周密的分析研究;5.将研究结果,形成文字。(二)综合综合,是指在思维中,将分析以后的,对事物或现象的各个要素、各个部分的认识联结起来,给合成一个统一整体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与分析法一样,综合法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要完整地认识事物或现象,就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分析是综合的前提,分析并不是思维的目的,而只是深入认识事物的一种手段。只有在分析基础上通过综合形成对于客观事物整体的认识,才能达到思维的真正目的。运用综合法认识客观事物或现象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综合必须是实事求是的,而不能是没有客观依据的、虚构的综合。2.综合应该是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内在的、本质的东西的综合,而不应该是外观的、表象的东西的综合。3.综合应该是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多方面、有机的综合,而不应该是机械的、简单的综合。只有多方面的有机的综合,才能科学地说明为什么整体有时大于部分之和,有时又小于部分之和。(三)分析和综合的关系分析和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前导,没有综合也没有分析。当然,客观事物或现象分析前的整体知识与在分析基础上得到的综合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质的区别。任何分析都是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事物或现象,没有分析就没有对于客观事物或现象各个部分、因素的深刻了解,而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和归宿。每一个综合的认识,既是前一阶段分析的终点,又是后一阶段分析的起点。人们的认识就是在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和提高的。三、归纳与演绎

归纳和演绎是辩证逻辑中最基本的逻辑方法之一,又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一)归纳法归纳法是从个别的、特殊的知识中,概括出一般性知识的逻辑方法。归纳法可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1.完全归纳法,是列举被调查研究对象所属各个单位的属性,从中发现各单位之间的共同性或类似性。完全归纳的前提包含着被调研对象的全体。因此,完全归纳法的结论是可靠的,带有必然性。但是,完全归纳法只适用于其成员在数量上是有限的事物,否则,这种方法就不适用了。2.不完全归纳法,是通过对某类调查研究对象的部分成员具有的共同属性加以考察,从而推论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此共同属性的方法。不完全归纳法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1)简单枚举法,是根据某类对象中部分成员具有的某种属性,而又没有发现相反事例,从而推论出该类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法。它的结论是建立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是根据某种社会现象反复出现,又没有遇到相反事例而做出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但是,简单枚举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主要是它的结论只具有或然性,只是一种初步假定,如果只发现一例与结论相反的情况,结论就会被推翻。(2)科学归纳法,是通过对某类对象及其属性之间的因果关系或其他内在关系的认识,从而推论出该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法。这种方法通常是建立在对调查研究对象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归纳法的结论具有必然性。要正确应用科学归纳法,除了前提必须真实外,关键在于要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正确揭示出对象与属性之间的必然联系。(二)演绎法演绎法,又称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原理、原则出发,推断出个别性结论的逻辑方法。普通逻辑对演绎法从多种角度做了分类,如普通逻辑的三段论、关系推理、联想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等。根据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演绎推理还可分为纵向演绎和横向演绎两种.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合起来使用。在思维加工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思维方法。归纳是认识的基础,它在经验的范围内,在从个别调查资料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归纳不是万能的。在理论思维阶段,特别是在建立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归纳不是推理的主要方法,演绎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科学轮:归纳和演绎的结合科学轮,是将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完美结合的科学研究逻辑图。科学轮中,垂直虚线将科学轮划分为左右两半,右半是“从理论演绎出假说,进而开展实践调研活动”的逻辑路径;左半是“从实践调研活动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进而归纳概括为理论”的逻辑路径。平行虚线将科学轮划分为上下两半,上半是“科学研究中理论学习和思考的内容”;下半是“科学研究中实践调查研究的活动”

科学轮四、抽象与具体任何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都是由感性具体上升到理性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的过程。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是科学思维的两种方法,它们同分析和综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分析的过程就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综合的过程就是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一)从具体到抽象所谓具体,是指感性具体,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被认识事物或现象的感觉或表象。这种感性认识,一方面非常生动和具体,另一方面又非常表面和笼统。在这一认识阶段,人们对于事物的本质了解很少。所谓抽象,是指人们从感性材料中抽取一定的属性或特点,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暂时撇开其他方面的属性或特点的思维方法。抽象与分析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人们要从认识对象的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属性进行研究,就必须先把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整体进行分解,这就离不开思维的分析活动。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实际上是将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分解、抽取和研究的过程。分解,是指按一定标准把被认识对象分为不同的属性或特点;抽取,是按研究目的和任务的需要,抽出被认识对象某一方面的属性或特点;研究,是指对抽取出来的被认识对象的属性或特点进行相对独立的考察。抽象思维使我们深入了解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仅仅限于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表面认识。(二)从抽象到具体思维中的每一次抽象都只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某一方面本质的反映,它相对于具体的、完整的客观事物或现象来说,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程度的片面性和孤立性。因此,要获得对客观事物全面具体的认识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思维抽象的阶段,而必须从思维抽象进一步上升到思维具体。思维具体不同于感性具体,它是对于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内在本质的完整具体的反映。思维具体有两个特点:一是多样性,是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固有的多方面质的规定性的反映;二是统一性,是按照客观事物或现象自身的固有联系组合起来的统一整体的反映。这就是说,所谓思维具体,就是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各方面质的规定性有机组合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开始于感性具体,经过思维抽象,最后再达到思维具体,这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实际过程。与这一认识过程相适应的科学思维方法是:从感性具体出发,通过分析,达到思维抽象;然后,再通过综合,由思维抽象达到思维具体。思维具体高于感性具体,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具体的思维把握。五、系统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是运用系统论观点来分析社会现象的思维方法。在社会调查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调查研究的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结构、效果等方面进行考察和分析。(一)系统分析的要素系统分析的要素主要有:目标、模型、可行方案、费用、效果和评价标准。1.目标。目标是希望达到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是依据系统的问题来确定的。2.模型。模型是指用数字、符号等对现实系统进行描述和模仿。3.可行方案。社会研究的目的是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依据和方案。4.费用。在系统分析阶段,会发生各种消耗,既包括货币性的和非货币性的消耗,也包括现实性的消耗和影子价格或机会成本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