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1页
关注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2页
关注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3页
关注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4页
关注可持续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注可持续发展

授课人林跃明关注可持续发展授课人林跃明1

本课结构第一单元了解战略第二单元热点点击第三单元解题指导下一页本课结构第一单元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实施战略的必要性(三)实施战略的主要措施返回(一)战略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影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实施战略的必要性(三)实施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影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返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影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返回4(一)战略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核心内容是: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返回(一)战略的内涵可持续5(二)实施战略的必要性

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非常薄弱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指出当前最紧迫的是可持续发展。

1、党和国家对战略的重视(二)实施战略的必要性十五大报告指出:“6党和国家对战略的重视国务院关于《中国二十一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的主要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与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

党和国家对战略的重视国务院关于《中国二十一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7(1)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2)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3)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2、实施战略的重大意义返回(1)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8(三)实施战略政策措施(影片)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三)实施战略政策措施(影片)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9

热点点击一: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乱占耕地,土壤污染,水土流失,耕地退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是致命的。二:灾害频繁。淮海流域水灾/南方严重干旱/“非典”和禽流感肆虐/山体滑坡/美国加拿大的大面积停电等。三:资源告急。拉闸限电、燃油短缺、水危机已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与生产。同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浪费惊人的发展趋势依然严峻。热点点击一: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乱占10热点例析能力提升

——主观题的三种常见题型解题能力训练例题(1):“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古人对水草繁茂的西部草原的赞美,但长期以来由于盲目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等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做法,使西部地区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近年来,国家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特别是把“退耕还林还草”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措施。同时,国家采取补助粮食、现金和种苗的办法,鼓励农民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推广人工种草。此外,国家还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放沙、治沙法》对涉及退耕还林还草等相关问题做出具体规定。几年来,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对西部发展有何经济意义?

(2)从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到退耕还林还草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3)国家在上述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其职能的?热点例析能力提升

11(一)意义类题型分析:“意义类”题型,其设问形式是:要求回答当今热门的经济、政治现象的意义(经济意义或政治意义)。最近几年高考常出现这种题型。如02年全国高考40题(见书面材料)。回答该题型要把握的重要原则是:直接意义间接意义。如02年40题的三个答案层次,就遵循了从“直接到间接,从国内到国际,从经济到政治”的回答秩序。(一)意义类题型分析:“意义类”题型,其设问形式是:要求12参考答案(1):1、促进西部经济结构调整,推动西部经济发展。2、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3、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答案(1):13(二)启示类题型分析“启示类”题型,要求我们从某一现象或某一特定做法中取得处理同类问题的经验启示、理论总结。即“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以达到特定的目的或防止犯某种错误。回答此类题一般采用归纳法。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归纳得出原理观点即可,不需要结合材料论述。如2002全国高考38题第(3)问。(二)启示类题型分析“启示类”题型,要求我们从某一现象或14参考答案(2):1、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2、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认识;3、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参考答案(2):15(三)演绎类题型分析“演绎类”题型,其设问形式是:“如何做到”、“如何体现”、“怎样做到”、“如何实现”等。该题型也是高考的常见题型。回答该题型要把握的原则是:大观点小观点

。通常情况下,要求被演绎的观点(即“大观点”)可以拆分成若干小观点。如2003年全国高考41题第(4)问(见书面材料),大观点是“依法治国”,小观点有6个,可以分成立法、行政、司法、普法、法律监督、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然后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截取其中的3个小观点结合材料分析,切不可把所有的“小观点”都罗列出来。(三)演绎类题型分析“演绎类”题型,其设问形式是:“如何16参考答案(3)1、通过制定经济政策,增加财政投入等经济手段以实现经济职能。如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食、现金和种苗等措施做法。2、通过健全法律和法规,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以搞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如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放沙、治法法》。参考答案(3)17例题(2)

2003年6月16日,湖北秭归县沙溪镇地质灾害排查组在千将坪村发现山体轻微裂缝。/镇党委、政府在向县应急指挥部报告的同时对险情进行监测,落实监测记录、信息反馈、报警措施和防范预案。/7月12日,当发现裂缝由细变粗时,紧急启动防灾应急预案,23时50分,2400万立方米的特大山体滑坡将全村129户房屋摧毁,但却挽救了1200多人的生命。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常识原理?例题(2)2003年6月16日,湖北秭归县沙溪18

参考答案:1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表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2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责任型政府转变。3坚持依法治国原则,灾害综合管理走向制度化、法律化。4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科学发展观。参考答案:19例题(3)GDP是反映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但增长不等于发展。/为了GDP的增长,中国成为世界上单位GDP创造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在中国,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比国际水平高40%,火力发电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万元GDP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因此,专家呼吁应以绿色GDP(扣除了资源与环境成本的GDP)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评价标准。“绿色GDP”评价标准的提出对发展我国工农业有何启示?例题(3)GDP是反映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20参考答案:1、要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2、工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3、农业也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之路。参考答案:21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22

关注可持续发展

授课人林跃明关注可持续发展授课人林跃明23

本课结构第一单元了解战略第二单元热点点击第三单元解题指导下一页本课结构第一单元2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实施战略的必要性(三)实施战略的主要措施返回(一)战略的内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影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实施战略的必要性(三)实施25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影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返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影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返回26(一)战略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核心内容是: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返回(一)战略的内涵可持续27(二)实施战略的必要性

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非常薄弱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指出当前最紧迫的是可持续发展。

1、党和国家对战略的重视(二)实施战略的必要性十五大报告指出:“28党和国家对战略的重视国务院关于《中国二十一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的主要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与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

党和国家对战略的重视国务院关于《中国二十一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29(1)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2)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3)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2、实施战略的重大意义返回(1)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30(三)实施战略政策措施(影片)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三)实施战略政策措施(影片)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31

热点点击一: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乱占耕地,土壤污染,水土流失,耕地退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是致命的。二:灾害频繁。淮海流域水灾/南方严重干旱/“非典”和禽流感肆虐/山体滑坡/美国加拿大的大面积停电等。三:资源告急。拉闸限电、燃油短缺、水危机已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与生产。同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浪费惊人的发展趋势依然严峻。热点点击一: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乱占32热点例析能力提升

——主观题的三种常见题型解题能力训练例题(1):“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古人对水草繁茂的西部草原的赞美,但长期以来由于盲目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等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做法,使西部地区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近年来,国家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特别是把“退耕还林还草”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措施。同时,国家采取补助粮食、现金和种苗的办法,鼓励农民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推广人工种草。此外,国家还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放沙、治沙法》对涉及退耕还林还草等相关问题做出具体规定。几年来,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对西部发展有何经济意义?

(2)从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到退耕还林还草的转变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3)国家在上述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其职能的?热点例析能力提升

33(一)意义类题型分析:“意义类”题型,其设问形式是:要求回答当今热门的经济、政治现象的意义(经济意义或政治意义)。最近几年高考常出现这种题型。如02年全国高考40题(见书面材料)。回答该题型要把握的重要原则是:直接意义间接意义。如02年40题的三个答案层次,就遵循了从“直接到间接,从国内到国际,从经济到政治”的回答秩序。(一)意义类题型分析:“意义类”题型,其设问形式是:要求34参考答案(1):1、促进西部经济结构调整,推动西部经济发展。2、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3、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答案(1):35(二)启示类题型分析“启示类”题型,要求我们从某一现象或某一特定做法中取得处理同类问题的经验启示、理论总结。即“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以达到特定的目的或防止犯某种错误。回答此类题一般采用归纳法。通过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归纳得出原理观点即可,不需要结合材料论述。如2002全国高考38题第(3)问。(二)启示类题型分析“启示类”题型,要求我们从某一现象或36参考答案(2):1、发展经济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2、人类认识自然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认识;3、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客观规律要受到惩罚参考答案(2):37(三)演绎类题型分析“演绎类”题型,其设问形式是:“如何做到”、“如何体现”、“怎样做到”、“如何实现”等。该题型也是高考的常见题型。回答该题型要把握的原则是:大观点小观点

。通常情况下,要求被演绎的观点(即“大观点”)可以拆分成若干小观点。如2003年全国高考41题第(4)问(见书面材料),大观点是“依法治国”,小观点有6个,可以分成立法、行政、司法、普法、法律监督、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然后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截取其中的3个小观点结合材料分析,切不可把所有的“小观点”都罗列出来。(三)演绎类题型分析“演绎类”题型,其设问形式是:“如何38参考答案(3)1、通过制定经济政策,增加财政投入等经济手段以实现经济职能。如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补助粮食、现金和种苗等措施做法。2、通过健全法律和法规,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以搞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如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放沙、治法法》。参考答案(3)39例题(2)

2003年6月16日,湖北秭归县沙溪镇地质灾害排查组在千将坪村发现山体轻微裂缝。/镇党委、政府在向县应急指挥部报告的同时对险情进行监测,落实监测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