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岳洋课件_第1页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岳洋课件_第2页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岳洋课件_第3页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岳洋课件_第4页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岳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岳洋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1回顾周围神经损伤治疗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基础研究和临床进展主要在近半个多世纪.瑞典手外科专家LundborgG回顾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周围神经外科的进展,认为近30年来在神经科学里,尽管有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周围神经操作仍是一个最有挑战性和困难的重建外科问题。回顾周围神经损伤治疗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基础2一、神经损伤治疗的历史1608年意大利的Farrara1871年Hueter介绍神经外膜缝合1964年Simth和Karze报道神经束缝合1976年Taylor带血管蒂的游离神经移植1980年华山医院采用“静脉蒂动脉化的游离神经移植1981年陈中伟桡动脉为血管蒂桡神经浅支翻转移植修复上臂桡神经缺损8-12cm1992年Viterbo介绍端侧缝合为近期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面的重要进展一、神经损伤治疗的历史1608年意大利的Farrara3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1挤压伤内源性外源性2牵拉伤:牵拉伤造成神经干内神经纤维肌血管的断裂,对诊断和治疗易造成困难,严重的牵拉伤可造成神经断裂,如臂丛的根性撕脱。3切割伤4卡压伤5弹片伤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1挤压伤内源性外源性4三、周围神经损伤的类型

Sunderland和Seddon两种分类Sunderland:

I度: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为一过性麻痹II度:轴突断裂神经内管及结缔组织保持连续:远端Wallen变性,轴突再生,预后好III度:神经束完整,但束内神经纤维及血管均断裂IV度:神经束膜断裂,神经内的结构广泛断裂V度:整个神经干断裂三、周围神经损伤的类型

Sund5

Seddon分类

神经失用症轴突断裂神经断裂

Seddon分类

6神经损伤的病理变化

解剖生理神经损伤的病理变化7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岳洋课件8神经断裂后轴浆流动阻断,神经纤维发生Waller变性(1850年)远侧轴突失去营养,伤后数小时即发生结构改变,2--3天断成颗粒.然后逐步由吞噬细胞吞噬。胞体发生肿大,损伤部位距胞体愈近反应愈明显。

变性与再生

变性与再生

9神经再生

神经缝合后,两断端的雪旺氏细胞增生,连接吻合间隙.6-8天后远端的轴突开始芽状增生,每根切断的纤维发出细小轴突,同时长入一个雪旺氏细胞管的自生轴突可达10条左右,但通常只有一条纤维继续生长,逐渐增粗,其余退变、消失。神经生长速度为每天1-2mm。神经再生10周围神经损伤的检查一临床检查1伤口检查:2肢体姿势3运动功能:支配区肌肉呈弛缓性瘫痪主动运动,肌张力,反射均消失。4感觉功能:痛觉、温觉、触觉障碍。5反射功能:生理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6营养改变:早期血管扩张、汗腺停止分泌,表现为皮肤潮红、皮温增高、干燥无汗等。晚期皮肤苍白、皮温低、自觉寒冷,皮纹变浅,光滑。周围神经损伤的检查一临床检查11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及意义Tinel征既可以帮助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亦可以检查神经修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即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性疼痛,并有麻痛感向该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表示为神经损伤部位。或从神经修复处向远端沿神经干叩击,Tinel征阳性,即为神经恢复的表现。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及意义Tinel征既可以帮助判12电生理检查肌电图(三周以后)意义:(1)确定有无损伤及损伤程度(2)有助于鉴别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损害(3)有助于观测神经再生情况诱发神经电位意义(1)神经损害诊断(2)神经再生及预后评估(3)对神经损害治疗有指导意义电生理检查肌电图(三周以后)13电生理检查失神经支配的肌电图表现1放松及插入电位纤颤电位正锐波或正相电位2动作电位3神经传导速度电生理检查失神经支配的肌电图表现14影响神经修复的因素1神经损伤的位置2损伤神经的性质和范围3手术时机4手术技术(良好的软组织床神经的血供缝合的张力神经的对合的质量缝合的方法正确)5患者的年龄影响神经修复的因素1神经损伤的位置15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保守治疗1解除骨折端的压迫2防止瘫痪肌肉过度牵拉3保持关节活动度4理疗和电刺激等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16手术治疗

神经损伤修复的时机原则上时间越早越好一期修复是指一周内的修复,超过一周则为二期修复,但时间不是绝对的因素,晚期修复也可获得一定的效果,不要放弃对晚期患者治疗。手术治疗神经损伤修复的时机17

开放性损伤

切割伤(一期修复)挤压伤和撕脱伤(二期修复)枪弹伤(多为高温和震荡休克所致,多数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先保守治疗,若不恢复则手术探查)

开放性损伤

18

闭合性损伤

首先保守、观察。如果6周内无恢复,先肌电图检查并作为对照。3个月内仍不恢复,复查肌电图,如果出现动作电位,说明神经有恢复,可继续观察。如果3个月仍不见临床上或电生理上有意义的恢复则需手术探查。

闭合性损伤19神经修复的一般原则1术前必须对感觉和运动进行评估2必须应用显微外科技术3在无张力状态下进行修复4如果在神经断端存在张力,应减张处理或神经移植5早期在保护下被动活动患肢,尽量减少粘连6合理的康复训练神经修复的一般原则1术前必须对感觉和运动进行评估20

神经松解术

不要迎着困难上神经外和神经内松解术后神经要放在健康组织上

神经松解术

21

神经缝合技术

显微、微创、无张力

神经缝合技术

22

外膜缝合和束膜缝合

外膜或束膜缝合一直存在争议,理论上束膜缝合可获得最大程度的神经对合,但实际上存在难度,如果错误对合则效果更差。一般高位损伤可外膜缝合,低位可束膜缝合。

外膜缝合和束膜缝合23外膜缝合和束膜缝合不管外膜或束膜缝合都需要神经的正确对合。可根据(1)断端的形态、血管的走行、神经束的形态等。(2)组织化学(3)电刺激外膜缝合和束膜缝合24

神经缺损的处理

1神经断端的游离由于神经纤维及血管在神经干内波浪状迂回行走,同时神经膜有大量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所以神经有一定的延长性。但这种延长有一定的极限。在极限内,神经的延长度与牵引力呈线性关系(Haoke定律)

神经缺损的处理25神经延长的极限一般神经延长的弹性极限为长度的6%。Lundbord(1973年)用兔观察,在神经牵引时,神经束膜的静脉学流减慢,一部分交通支中断,到延长8%静脉学流受阻达50%,但动脉通畅,到15%神经内血流中断,并造成神经纤维化。所以神经两端游离可延长6%左右。神经游离时要保护神经膜上及周围的血管。神经延长的极限一般神经延长的弹性极限为长度的6%。26神经缺损的处理2改变姿势:如屈曲关节,一般上臂可克服6cm、肘部10cm、前臂5-6cm、腕部3-4cm。但肘、膝关节不能大于90度、腕关节不能大于40度。3神经改道4缩短骨骼5组织扩张

神经缺损的处理2改变姿势:如屈曲关节,一般上臂可克服27神经缺损的处理6神经移植(1)自体神经移植(2)带血管的神经移植(3)异体神经移植7神经再生室如动脉、静脉、肌肉、硅胶等8神经端侧缝合在1906年Balance将面神经远端缝合到副神经或舌下神经。1993年巴西Viterbo重新使用该方法。这是近年来在周围神经损伤治疗方面的重要进展肌肉转移术(两年以后)神经缺损的处理6神经移植(1)自体神经移植(228c5c6c7c8T1正中神经Mediann.肌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臂丛组成和分支Brachialplexusc5c6c7c8T1正中神经Mediann.肌皮神经尺神经29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岳洋课件30

正中神经损伤

由臂丛内、外侧束的正中神经内、外侧头组成,于喙肱肌起点附近移至腋动脉前方,在上臂于肱动脉内侧与之伴行。在肘前方,通过肱二头肌腱膜下方进入前臂,

正中神经损伤

31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岳洋课件32

尺神经损伤

来自臂丛内侧束

尺神经损伤

33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岳洋课件34

桡神经损伤

来自臂丛后束在肱骨中、下1/3交界处紧贴肱骨,此处骨折后桡神经损伤最常见

桡神经损伤35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岳洋课件36骶丛L4L5CO1臀上神经臀下神经穿出梨状肌上孔穿出梨状肌下孔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神经SacralplexusLumbosacraltrunk腰骶干骶丛L4L5CO1臀上神经臀下神经穿出梨状肌上孔穿出梨状肌下37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岳洋课件38腰丛分支标本观察: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闭孔神经Obturatorn.

股神经

Femoraln.腰大肌外缘穿出→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腰大肌内缘穿出沿盆侧壁伴闭孔动脉→穿闭膜管内收肌群大腿前群肌+耻骨肌隐神经小腿内侧皮肤伴大隐静脉行程腰丛分支标本观察: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闭孔神经股神经腰大肌39股神经

(femoralnerve)

(L2~4))腰丛最大的分支,自腰大肌外侧缘穿出,继而在腰大肌与髂肌之间下行,在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进入股三角。股神经

(femoralnerve)(L2~4))腰丛最40股神经分为:①肌支,分布于髂肌、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②皮支,较短的皮支为股中间、股内侧皮神经,分布大腿及膝关节前面的皮肤;最长的皮支为隐神经(saphenousnerve),伴随股动脉入收肌管下行,穿出此管至膝关节内侧伴大隐静脉下行,沿途分布于髌下、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皮肤。股神经分为:41坐骨神经(sciaticnerve)(L4~S3)

是全身最粗、最长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后,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下行至股后区,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大终支。

在股后区发出肌支分布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坐骨神经(sciaticnerve)(L4~S3)42分支:胫神经(tibialnerve)腓总神经(commonperonealnerve)分支:胫神经(tibialnerve)43胫神经(tibialnerve)胫神经发出的分支:1.肌支分布于小腿后群诸肌;2.皮支主要有腓肠内侧皮神经伴小隐静脉下行,在小腿下部与腓总神经发出的腓肠外侧皮神经吻合成腓肠神经,经外踝后方沿足外侧前行,分布于足背及小趾外侧皮肤。胫神经(tibialnerve)胫神经发出的分支:44

腓总神经

(commonperonealnerve)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浅神:分布于小腿外侧、足背和第2~5趾背的皮肤。腓深神:分布于小腿前群肌、足背肌和第1、2趾相对缘的皮肤。腓总神经

(commonperonealnerve)45谢谢!谢谢!46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岳洋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47回顾周围神经损伤治疗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基础研究和临床进展主要在近半个多世纪.瑞典手外科专家LundborgG回顾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周围神经外科的进展,认为近30年来在神经科学里,尽管有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周围神经操作仍是一个最有挑战性和困难的重建外科问题。回顾周围神经损伤治疗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基础48一、神经损伤治疗的历史1608年意大利的Farrara1871年Hueter介绍神经外膜缝合1964年Simth和Karze报道神经束缝合1976年Taylor带血管蒂的游离神经移植1980年华山医院采用“静脉蒂动脉化的游离神经移植1981年陈中伟桡动脉为血管蒂桡神经浅支翻转移植修复上臂桡神经缺损8-12cm1992年Viterbo介绍端侧缝合为近期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面的重要进展一、神经损伤治疗的历史1608年意大利的Farrara49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1挤压伤内源性外源性2牵拉伤:牵拉伤造成神经干内神经纤维肌血管的断裂,对诊断和治疗易造成困难,严重的牵拉伤可造成神经断裂,如臂丛的根性撕脱。3切割伤4卡压伤5弹片伤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1挤压伤内源性外源性50三、周围神经损伤的类型

Sunderland和Seddon两种分类Sunderland:

I度:神经传导功能障碍,为一过性麻痹II度:轴突断裂神经内管及结缔组织保持连续:远端Wallen变性,轴突再生,预后好III度:神经束完整,但束内神经纤维及血管均断裂IV度:神经束膜断裂,神经内的结构广泛断裂V度:整个神经干断裂三、周围神经损伤的类型

Sund51

Seddon分类

神经失用症轴突断裂神经断裂

Seddon分类

52神经损伤的病理变化

解剖生理神经损伤的病理变化53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岳洋课件54神经断裂后轴浆流动阻断,神经纤维发生Waller变性(1850年)远侧轴突失去营养,伤后数小时即发生结构改变,2--3天断成颗粒.然后逐步由吞噬细胞吞噬。胞体发生肿大,损伤部位距胞体愈近反应愈明显。

变性与再生

变性与再生

55神经再生

神经缝合后,两断端的雪旺氏细胞增生,连接吻合间隙.6-8天后远端的轴突开始芽状增生,每根切断的纤维发出细小轴突,同时长入一个雪旺氏细胞管的自生轴突可达10条左右,但通常只有一条纤维继续生长,逐渐增粗,其余退变、消失。神经生长速度为每天1-2mm。神经再生56周围神经损伤的检查一临床检查1伤口检查:2肢体姿势3运动功能:支配区肌肉呈弛缓性瘫痪主动运动,肌张力,反射均消失。4感觉功能:痛觉、温觉、触觉障碍。5反射功能:生理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6营养改变:早期血管扩张、汗腺停止分泌,表现为皮肤潮红、皮温增高、干燥无汗等。晚期皮肤苍白、皮温低、自觉寒冷,皮纹变浅,光滑。周围神经损伤的检查一临床检查57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及意义Tinel征既可以帮助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亦可以检查神经修复后,再生神经纤维的生长情况。即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性疼痛,并有麻痛感向该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表示为神经损伤部位。或从神经修复处向远端沿神经干叩击,Tinel征阳性,即为神经恢复的表现。神经干叩击试验(Tinel征)及意义Tinel征既可以帮助判58电生理检查肌电图(三周以后)意义:(1)确定有无损伤及损伤程度(2)有助于鉴别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损害(3)有助于观测神经再生情况诱发神经电位意义(1)神经损害诊断(2)神经再生及预后评估(3)对神经损害治疗有指导意义电生理检查肌电图(三周以后)59电生理检查失神经支配的肌电图表现1放松及插入电位纤颤电位正锐波或正相电位2动作电位3神经传导速度电生理检查失神经支配的肌电图表现60影响神经修复的因素1神经损伤的位置2损伤神经的性质和范围3手术时机4手术技术(良好的软组织床神经的血供缝合的张力神经的对合的质量缝合的方法正确)5患者的年龄影响神经修复的因素1神经损伤的位置61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保守治疗1解除骨折端的压迫2防止瘫痪肌肉过度牵拉3保持关节活动度4理疗和电刺激等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62手术治疗

神经损伤修复的时机原则上时间越早越好一期修复是指一周内的修复,超过一周则为二期修复,但时间不是绝对的因素,晚期修复也可获得一定的效果,不要放弃对晚期患者治疗。手术治疗神经损伤修复的时机63

开放性损伤

切割伤(一期修复)挤压伤和撕脱伤(二期修复)枪弹伤(多为高温和震荡休克所致,多数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先保守治疗,若不恢复则手术探查)

开放性损伤

64

闭合性损伤

首先保守、观察。如果6周内无恢复,先肌电图检查并作为对照。3个月内仍不恢复,复查肌电图,如果出现动作电位,说明神经有恢复,可继续观察。如果3个月仍不见临床上或电生理上有意义的恢复则需手术探查。

闭合性损伤65神经修复的一般原则1术前必须对感觉和运动进行评估2必须应用显微外科技术3在无张力状态下进行修复4如果在神经断端存在张力,应减张处理或神经移植5早期在保护下被动活动患肢,尽量减少粘连6合理的康复训练神经修复的一般原则1术前必须对感觉和运动进行评估66

神经松解术

不要迎着困难上神经外和神经内松解术后神经要放在健康组织上

神经松解术

67

神经缝合技术

显微、微创、无张力

神经缝合技术

68

外膜缝合和束膜缝合

外膜或束膜缝合一直存在争议,理论上束膜缝合可获得最大程度的神经对合,但实际上存在难度,如果错误对合则效果更差。一般高位损伤可外膜缝合,低位可束膜缝合。

外膜缝合和束膜缝合69外膜缝合和束膜缝合不管外膜或束膜缝合都需要神经的正确对合。可根据(1)断端的形态、血管的走行、神经束的形态等。(2)组织化学(3)电刺激外膜缝合和束膜缝合70

神经缺损的处理

1神经断端的游离由于神经纤维及血管在神经干内波浪状迂回行走,同时神经膜有大量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所以神经有一定的延长性。但这种延长有一定的极限。在极限内,神经的延长度与牵引力呈线性关系(Haoke定律)

神经缺损的处理71神经延长的极限一般神经延长的弹性极限为长度的6%。Lundbord(1973年)用兔观察,在神经牵引时,神经束膜的静脉学流减慢,一部分交通支中断,到延长8%静脉学流受阻达50%,但动脉通畅,到15%神经内血流中断,并造成神经纤维化。所以神经两端游离可延长6%左右。神经游离时要保护神经膜上及周围的血管。神经延长的极限一般神经延长的弹性极限为长度的6%。72神经缺损的处理2改变姿势:如屈曲关节,一般上臂可克服6cm、肘部10cm、前臂5-6cm、腕部3-4cm。但肘、膝关节不能大于90度、腕关节不能大于40度。3神经改道4缩短骨骼5组织扩张

神经缺损的处理2改变姿势:如屈曲关节,一般上臂可克服73神经缺损的处理6神经移植(1)自体神经移植(2)带血管的神经移植(3)异体神经移植7神经再生室如动脉、静脉、肌肉、硅胶等8神经端侧缝合在1906年Balance将面神经远端缝合到副神经或舌下神经。1993年巴西Viterbo重新使用该方法。这是近年来在周围神经损伤治疗方面的重要进展肌肉转移术(两年以后)神经缺损的处理6神经移植(1)自体神经移植(274c5c6c7c8T1正中神经Mediann.肌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臂丛组成和分支Brachialplexusc5c6c7c8T1正中神经Mediann.肌皮神经尺神经75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岳洋课件76

正中神经损伤

由臂丛内、外侧束的正中神经内、外侧头组成,于喙肱肌起点附近移至腋动脉前方,在上臂于肱动脉内侧与之伴行。在肘前方,通过肱二头肌腱膜下方进入前臂,

正中神经损伤

77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岳洋课件78

尺神经损伤

来自臂丛内侧束

尺神经损伤

79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岳洋课件80

桡神经损伤

来自臂丛后束在肱骨中、下1/3交界处紧贴肱骨,此处骨折后桡神经损伤最常见

桡神经损伤81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岳洋课件82骶丛L4L5CO1臀上神经臀下神经穿出梨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