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_第1页
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_第2页
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_第3页
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_第4页
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城市生态系统的

人群第七章城市生态系统的

人群17.1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从数量和组成上反映了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特征和作用。城市人口的规模:指一定的城市地域内聚集的人口总数量及其分布密度,是反映城市规模的主要标志之一。城市人口的构成:指城市人口的组成和结构,可表明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7.1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从数量和组成27.1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7.1.1城市人口的规模城市规模是城市总体规划重要内容之一,是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模决定城市的用地和布局形态。城市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由于用地规模随着人口规模而变,所以城市规模通常以人口规模来表示,即城市人口的总数。7.1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7.1.1城市人口的规模3

一、人口的数量和结构

城市人口类型:增加型:人口向该城市集中,城市规模在扩大减少型:人口向其他地区迁移,城市吸引力下降静止型:人口相对保持稳定,城市活力后劲不足7.1.1城市人口的规模一、人口的数量和结构7.1.1城市人口的规模47.1.1城市人口的规模城市人口的数量或人口大小是指城市区域内人口的总个体数,含固定人口总数和流动人口总数。城市人口的数量是不断地变化的,造成其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个体数量上的变动看,表现为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7.1.1城市人口的规模城市人口的数量或人口大小是指城市区5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6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7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8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9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10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117.1.1城市人口的规模

二、城市人口的密度

单位面积空间内生存容纳的居民人口数,是区分城市大、中、小等级的主要依据。城市人口密度也说明区域的拥挤程度,间接地反映着城市的环境质量。

人口密度大是我国城市人口的一大特点:如北京市1995年底已达1251.1万人,平均745人/km2,其中城区人口密度超过15000人/km2

7.1.1城市人口的规模二、城市人口的密度127.1.1城市人口的规模与人口密度相关的问题是城市人均用地状况:英国每人大于100m2美国每人大于150m2俄罗斯每人大于200m2我国1985年全国城市用地为每人73m2,上海每人仅为26m2我国城市在用地的比例上,工业用地偏大,生活用地偏紧7.1.1城市人口的规模与人口密度相关的问题是城市人均用地13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147.1.1城市人口的规模

针对人口密度的高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利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1.一派认为:传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学观点表明:人口密度增加将加重人的生理和精神压力,降低生活水平,恶化环境质量,使犯罪率上升等。2.另一派提出:适当增加人口密度,将有助于降低按人口平均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减少运输量,

节约能源,充分发挥城市功能,提高经济效益。7.1.1城市人口的规模针对人口密度的高低对城市生157.1.1城市人口的规模

事实上,这里牵涉到一个适度人口密度的问题:固然人口密度增加,有利于降低按人口平均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提高经济效益;然而过高的人口密度,必然造成人的生理和精神负担加重,从而使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甚至罹患疾病,到头来仍然会使城市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

7.1.1城市人口的规模事实上,这里16

一、城市的人口构成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城市人口是指与城市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生活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了城市的社会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城市服务的对象。7.1.2城市人口的构成一、城市的人口构成

7.1.2城市人口的构成17城市人口的结构是通过对一定时期城市人口的各种现象,如年龄、寿命、性别、家庭、婚姻、劳动、职业、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构成情况加以分析,反映其特征。可按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来划分城市的人口结构。自然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人口增长速度等;社会结构指人口的职业结构、文化程度结构和民族结构。7.1.2城市人口的构成城市人口的结构是通过对一定时期城市人口的各种现象,如年龄、寿18人口的自然结构:性别结构:是否均衡,决定着城市内部人口再生产过程的变动方向年龄结构:部分地决定着城市人口群体再生产的速度,决定着能够提供给社会的劳动力数量,影响着对社会生活消费物品的需求量质量结构:主要是指人口的先天素质情况,如发育属于正常还是畸形,有否残疾,比例多少等?7.1.2城市人口的构成人口的自然结构:7.1.2城市人口的构成19

年龄构成年龄构成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一般将年龄分成六组:托儿组(0~3岁)、幼儿组(4~6岁)、小学组(7~11岁或7~12岁)、中学组(12~16岁或13~18岁)、成年组(男:17或19~60岁,女:17或19~55岁)和老年组(男:61岁以上,女:56岁以上)。为了便于研究,常根据年龄统计作出百岁图和年龄构成图。7.1.2城市人口的构成年龄构成7.1.2城市人口的构成207.1.2城市人口的构成年龄构成的意义:1.比较成年年组人口与就业人数(职工人数)可以看出就业情况和劳动力潜力;2.掌握劳动后备军的数量和被抚养人口比例,对于估算人口发展规模有重要作用;3.掌握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数字和趋向是制定托、幼及中小学等规划指标的依据;7.1.2城市人口的构成年龄构成的意义:217.1.2城市人口的构成年龄构成的意义:4.分析年龄结构,可以判断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变化趋势;5.分析育龄妇女人口的年龄数量是推算人口自然增长的重要依据。7.1.2城市人口的构成年龄构成的意义:227.1.2城市人口的构成

人口的社会结构:包括知识结构、职业结构和民族结构。

7.1.2城市人口的构成人口的社会结构:23西安市人口年龄结构分布图(资料截止于1998年)男性女性西安市人口年龄结构分布图(资料截止于1998年)男性女性24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对比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对比25

北京市1990,1982和1964年人口普查结果分析:不满周岁的乳儿、学龄前儿童和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90年<1982年<1964年,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果青年、兵源和育龄妇女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82年>1964年,分别增长9.03%,3.95%和8.1%:50’s和60’s生育高峰的结果;

1990年<1982年,分别回落5.43%,0.64%和1.53%:人口已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7.1.2城市人口的构成北京市1990,1982和1964年人口普查结果分析:26

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982年>1964年,较有大幅度的增长(高出17%),1990年>1982年,比重达到66.3%,显示出男女劳动力资源非常富足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990年>1982年>1964年,反映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保健事业发展,人口寿命有所延长;同时也提示我们:北京市人口开始出现老龄化迹象7.1.2城市人口的构成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7.1.2城市人口的构成27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结构,与该地区人口负荷量的变化、劳动力资源余缺程度、被抚养人口的增减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指标,也是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规划各类(针对不同年龄人口的)服务设施(如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医院、养老院等)的重要依据。7.1.2城市人口的构成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结构,与该地区人口负荷量的变化、28

二、城市的人口组成可被分为四大类:1.基本人口:工矿交通企业、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高等院校在册人员,对城市规模起决定性作用2.服务人口:指为本地区服务的企业单位、文教、医疗和商业单位的在册人员3.被抚养人口:未成年、未参加工作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7.1.2城市人口的构成二、城市的人口组成7.1.2城市人口的构成297.1.2城市人口的构成二、城市的人口组成4.流动人口:指在本市无固定户口的人口。一般又分为常住流动人口和临时流动人口。前者指临时工、季节工、借调人员、支援人员等。后者指因多种活动过程而在短时间内滞留的人员。7.1.2城市人口的构成二、城市的人口组成30城市规划部门一般将人口比例控制在基本人口:30%~40%服务人口:12%~20%被抚养人口:45%~50%

7.1.2城市人口的构成城市规划部门一般将人口比例控制在7.1.2城市人口的构成31

根据劳动职工按国民经济部门统计的九大部类,又可将城市人口分为:生产性劳动人口:工业职工、基本建设职工、农林水职工、交通邮电职工非生产性劳动人口:商业服务系统职工、城市公用事业职工、科教、文化、卫生部门职工、金融部门职工、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职工非劳动人口:除上述两类外不从事社会劳动人口城市劳动人口比例一般应占在45%~60%左右7.1.2城市人口的构成根据劳动职工按国民经济部门统计的九大部类,又可将城市人口32

7.2.1城市人口的增长

进入20世纪,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大城市迅速发展。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也日益加大,1925年城市人口只占21%,1950年增至29%,1980年已达到39%。7.2城市人口的动态7.2城市人口的动态337.2.1城市人口的发展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162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59个国家和地区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50年代以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都急剧增长。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1954年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6%,到1976年达到86%。发展中国家,如秘鲁,在1950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1%,到1976年增长到55%。7.2.1城市人口的发展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162个国家和347.2.2城市化与人口迁移现代人口流动的趋向根植于经济因素,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城市化过程。在资本主义早期,城市靠“圈地”剥夺农村,从纯消费性变为生产性,工业开始成为城市的主要经济成分。现代人口流动的趋向根植于经济因素,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357.2.2城市化与人口迁移工业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文教卫生事业、公用事业等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结果,不仅使生产资料、财产聚集在少数人手中,也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人口密集起来,大量的人口盲目向大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形成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的高潮。7.2.2城市化与人口迁移工业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交通运36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37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387.2.3城市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模型(一)无限环境下的增长模型指数增长模型:dN/dt=rN积分式为:Nt=N0ertr为瞬时增长率:r=(lnNt-lnN0)/t

城市生态学7.2.3城市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模型(一)无限环境下的39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积分式为:

(二)有限环境下的增长模型(二)有限环境下的增长模型40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41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42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43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44降低人口增长率的措施:r=(lnNt-lnN0)/t晚育,假如20岁生育,100年生育5代;25岁生育,100年生育4代,少生一代,对于我国来说就意味着少生2亿多人。少生。但长期执行“临界生育水平”(人口增长为零)以下的出生率标准,又会使年龄结构出现衰退型,使社会人口老龄化。种群的动态二、人口数量的控制降低人口增长率的措施:r=(lnNt-lnN0)/t种群的45生态后果男女比例失衡

现在中国男女比例已经接近了120:100的地步,虽然表面看来这个数字没有什么可怕的,但是随着光棍的逐年增加,到了2020年将会有5000万光棍遍布祖国各地。.生态后果男女比例失衡46生态后果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生态后果人口老龄化47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48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49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50

城市人口容量——在一定自然背景基础、生产力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下,城市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对于一个未城市化的原始地区,其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自然条件,人口容量相对很小。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人口容量随之增强。7.3城市人口的容量城市人口容量——在一定自然背景基础、生产力技51由此可见,城市容量一般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所能提供的水、土资源和对污染物的自净消纳能力不同,限制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发展。城市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能容纳的劳动力数量一般随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增大;城市生态环境可通过追加资金投入和加强管理得到改善,从而使城市的容量得以扩大。7.3城市人口的容量由此可见,城市容量一般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7.3城市人口52一般认为,城市人口容量主要分成以下三个方面:城市生产发展人口容量:城市容纳劳动力人口的最大数量城市生活条件人口容量:住房、市内交通、供水、供电、商业网点、学校、医院、文化娱乐设施等综合起来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城市生态环境的人口容量:城市提供物质、能量和消纳、处理生活及工业垃圾的能力7.3城市人口的容量一般认为,城市人口容量主要分成以下三个方面:7.3城市人53

城市人口容量的基本特征人口容量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高容量人口容量的基础是农业生态系统高人口容量需要依靠高投入来维持人口容量受众多因素制约人口容量是一定生活(消费)水平下的容量人口容量参数的不确定性7.3城市人口的容量城市人口容量的基本特征7.3城市人口的容量54

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1.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如果我们把某一特定的人类生态系统比作一个形状既定的水桶,则该系统的人口容量就是装在这个水桶中的液体的“重量”,它取决于三个系数:水桶的底面积(S),壁高(H),液体的比重(P),其人口容量(W)就是:7.3城市人口的容量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7.3城市人口的容量55

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1.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W=S·H·PW: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H:经济发展水平P:人口的消费水平的倒数7.3城市人口的容量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7.3城市人口的容量56

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2.人口压力系数是用来反映一个特定的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口压力状况的量化指标C=P/WC:人口压力系数P:现实人口数W:人口容量C<1C=1C>17.3城市人口的容量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7.3城市人口的容量57

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2.人口压力系数特点:1)科学且定量化2)可为人口迁移和人口再分布提供科学依据3)可以从形成机制上揭示人口分布现状的本质4)可以为人口的控制和人地关系的协调提供科学依据7.3城市人口的容量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7.3城市人口的容量58

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2.人口压力系数eg:某地C>1,则表明该地区人口已经超载。人口策略: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二、发展经济,扩大人口容量三、组织人口外迁7.3城市人口的容量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7.3城市人口的容量597.4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环境因素影响死亡率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避孕技术、文化水平、宗教等影响生育率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政治、教育、医疗影响生育率气候、水质、土壤、自然灾害社会环境因素是主要原因自然因素影响极小7.4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环境因素影响死亡率社会环境60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61

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科技发展水平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人口素质消费水平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科技发展水平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62

63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分别什么?3、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土地资源淡水资源森林资源能源矿产资源……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64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图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图65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人口身体素质(人体系统)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影响物质、能量、信息7.5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7.5.1影响城市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人口身体素质(人体66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原生环境因素次生环境因素影响人口身体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原生环境因素次生环境因素67原生环境因素气温土壤地形降水其他湿度原生环境因素气温土壤地形降水其他湿度68次生环境因素物理:噪声、微波辐射等化学: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烟雾等生物:垃圾废弃物等次生环境因素物理:噪声、微波辐射等69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人口、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人口激增、环境恶化、经济落后先进落后文化素质高文化素质低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恶性循环资源观人口、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人口激增、环境恶化、经济落后先70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首先是感觉上不舒服,随后生理上出现可逆性反应,再进一步就出现急性危害症状。大气污染对人的危害大致可分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三种。7.5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7.5城市环境对人体717.5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急性中毒

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较低时,通常不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特殊事故,大量有害气体泄露外排,外界气象条件突变等,便会引起起人群的急性中毒。如印度帕博尔农药厂甲基异氰酸酯泄露,直接危害人体,发生了2500人丧生,十多万人受害。7.5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急性中毒

大气中72

2、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污染物质在低浓度、长时间连续作用于人体后,出现的患病率升高等现象。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肺癌发病率很高,其中最高的是上海市,城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明显高于郊区。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慢性中毒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73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致癌作用这是长期影响的结果,是由于污染物长时间作用于肌体,损害体内遗传物质,引起突变,如果生殖细胞发生突变,使后代机体出现各种异常,称致畸作用;如果引起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发生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致癌作用74

水体污染饮用水中氟含量过高,会引起牙齿珐斑及色素沉淀,严重时会引起牙齿脱落。相反含氟量过低时,会发生龋齿病等。人畜粪便等生物性污染物处理不当也会污染水体,严重时会引起,如伤寒、霍乱、痢疾等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1882年德国汉堡市由于饮水不洁,导致霍乱流行,死亡7500多人。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水体污染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75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农业施用了一些除草剂或除虫剂,如苯胺、苯并芘和其他多环芳烃等,它们都可进入水体,使其中还含有一些可致癌的物质,这些污染物可以在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体内积累,若长期饮用这样的水,就可能诱发癌症。据统计水污染引发的癌症死亡率,20世纪90年代比30年前高出1.45倍。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农业施用了一些除草剂或除76

噪声污染危害1、对听力的影响长期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人的听力将会受到影响,甚至损伤而失聪。据国际ISO组织统计,在不同噪声环境下工作40年后耳聋发病率情况如表4-5-1所示。由表可见,80dB以下工作不致耳聋,80dB以上,每增如5dB噪声性发病率增加10%。

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噪声污染危害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77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对心理的影响噪声对人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为,吵闹的噪声使人厌恶、烦恼,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妨碍休息和睡眠等。在强噪声环境下,容易掩盖危险信号,分散人的注意力,发生工伤事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美国每年由于噪声的影响而带来的工伤事故、怠工和低效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近40亿美元。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对心理的影响78

3、对生理的影响如果人们暴露在140~160dB的高强度噪声下,就会使听觉器官发生急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流血,螺旋体从基底急性剥离,双耳完全失聪。长期在强噪声下工作的工人,除了耳聋外,还有头昏、头疼、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症状,往往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病。噪声还会使少年儿童的智力发展缓慢,对胎儿也会造成危害。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对生理的影响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79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噪声对睡眠的影响噪声影响睡眠的质量和数量。连续噪声可以加快熟睡到浅睡的回转,使人熟睡的时间缩短,突然的噪声可使人惊醒。一般40dB的连续噪声可使10%的人受到影响,70dB时可使60%的人受影响,突然噪声达40dB时,使10%的人惊醒,60dB时,使70%的人惊醒。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噪声对睡眠的影响80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5、对交谈、工作思考的影响噪声能掩蔽谈话声音而影响正常交谈、通讯,也能掩蔽警报信号,影响安全。7.5.2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5、对交谈、工作思考的影81

本章重点:名词:城市容量,城市人口容量,人口压力系数城市人口容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本章重点:82第七章城市生态系统的

人群第七章城市生态系统的

人群837.1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从数量和组成上反映了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特征和作用。城市人口的规模:指一定的城市地域内聚集的人口总数量及其分布密度,是反映城市规模的主要标志之一。城市人口的构成:指城市人口的组成和结构,可表明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7.1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从数量和组成847.1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7.1.1城市人口的规模城市规模是城市总体规划重要内容之一,是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协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模决定城市的用地和布局形态。城市规模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由于用地规模随着人口规模而变,所以城市规模通常以人口规模来表示,即城市人口的总数。7.1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7.1.1城市人口的规模85

一、人口的数量和结构

城市人口类型:增加型:人口向该城市集中,城市规模在扩大减少型:人口向其他地区迁移,城市吸引力下降静止型:人口相对保持稳定,城市活力后劲不足7.1.1城市人口的规模一、人口的数量和结构7.1.1城市人口的规模867.1.1城市人口的规模城市人口的数量或人口大小是指城市区域内人口的总个体数,含固定人口总数和流动人口总数。城市人口的数量是不断地变化的,造成其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个体数量上的变动看,表现为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7.1.1城市人口的规模城市人口的数量或人口大小是指城市区87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88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89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90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91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92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937.1.1城市人口的规模

二、城市人口的密度

单位面积空间内生存容纳的居民人口数,是区分城市大、中、小等级的主要依据。城市人口密度也说明区域的拥挤程度,间接地反映着城市的环境质量。

人口密度大是我国城市人口的一大特点:如北京市1995年底已达1251.1万人,平均745人/km2,其中城区人口密度超过15000人/km2

7.1.1城市人口的规模二、城市人口的密度947.1.1城市人口的规模与人口密度相关的问题是城市人均用地状况:英国每人大于100m2美国每人大于150m2俄罗斯每人大于200m2我国1985年全国城市用地为每人73m2,上海每人仅为26m2我国城市在用地的比例上,工业用地偏大,生活用地偏紧7.1.1城市人口的规模与人口密度相关的问题是城市人均用地95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967.1.1城市人口的规模

针对人口密度的高低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利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1.一派认为:传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学观点表明:人口密度增加将加重人的生理和精神压力,降低生活水平,恶化环境质量,使犯罪率上升等。2.另一派提出:适当增加人口密度,将有助于降低按人口平均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减少运输量,

节约能源,充分发挥城市功能,提高经济效益。7.1.1城市人口的规模针对人口密度的高低对城市生977.1.1城市人口的规模

事实上,这里牵涉到一个适度人口密度的问题:固然人口密度增加,有利于降低按人口平均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提高经济效益;然而过高的人口密度,必然造成人的生理和精神负担加重,从而使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甚至罹患疾病,到头来仍然会使城市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

7.1.1城市人口的规模事实上,这里98

一、城市的人口构成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城市人口是指与城市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生活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了城市的社会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城市服务的对象。7.1.2城市人口的构成一、城市的人口构成

7.1.2城市人口的构成99城市人口的结构是通过对一定时期城市人口的各种现象,如年龄、寿命、性别、家庭、婚姻、劳动、职业、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构成情况加以分析,反映其特征。可按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来划分城市的人口结构。自然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人口增长速度等;社会结构指人口的职业结构、文化程度结构和民族结构。7.1.2城市人口的构成城市人口的结构是通过对一定时期城市人口的各种现象,如年龄、寿100人口的自然结构:性别结构:是否均衡,决定着城市内部人口再生产过程的变动方向年龄结构:部分地决定着城市人口群体再生产的速度,决定着能够提供给社会的劳动力数量,影响着对社会生活消费物品的需求量质量结构:主要是指人口的先天素质情况,如发育属于正常还是畸形,有否残疾,比例多少等?7.1.2城市人口的构成人口的自然结构:7.1.2城市人口的构成101

年龄构成年龄构成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一般将年龄分成六组:托儿组(0~3岁)、幼儿组(4~6岁)、小学组(7~11岁或7~12岁)、中学组(12~16岁或13~18岁)、成年组(男:17或19~60岁,女:17或19~55岁)和老年组(男:61岁以上,女:56岁以上)。为了便于研究,常根据年龄统计作出百岁图和年龄构成图。7.1.2城市人口的构成年龄构成7.1.2城市人口的构成1027.1.2城市人口的构成年龄构成的意义:1.比较成年年组人口与就业人数(职工人数)可以看出就业情况和劳动力潜力;2.掌握劳动后备军的数量和被抚养人口比例,对于估算人口发展规模有重要作用;3.掌握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数字和趋向是制定托、幼及中小学等规划指标的依据;7.1.2城市人口的构成年龄构成的意义:1037.1.2城市人口的构成年龄构成的意义:4.分析年龄结构,可以判断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变化趋势;5.分析育龄妇女人口的年龄数量是推算人口自然增长的重要依据。7.1.2城市人口的构成年龄构成的意义:1047.1.2城市人口的构成

人口的社会结构:包括知识结构、职业结构和民族结构。

7.1.2城市人口的构成人口的社会结构:105西安市人口年龄结构分布图(资料截止于1998年)男性女性西安市人口年龄结构分布图(资料截止于1998年)男性女性106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对比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对比107

北京市1990,1982和1964年人口普查结果分析:不满周岁的乳儿、学龄前儿童和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90年<1982年<1964年,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果青年、兵源和育龄妇女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82年>1964年,分别增长9.03%,3.95%和8.1%:50’s和60’s生育高峰的结果;

1990年<1982年,分别回落5.43%,0.64%和1.53%:人口已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7.1.2城市人口的构成北京市1990,1982和1964年人口普查结果分析:108

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982年>1964年,较有大幅度的增长(高出17%),1990年>1982年,比重达到66.3%,显示出男女劳动力资源非常富足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990年>1982年>1964年,反映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保健事业发展,人口寿命有所延长;同时也提示我们:北京市人口开始出现老龄化迹象7.1.2城市人口的构成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7.1.2城市人口的构成109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结构,与该地区人口负荷量的变化、劳动力资源余缺程度、被抚养人口的增减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因素指标,也是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规划各类(针对不同年龄人口的)服务设施(如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医院、养老院等)的重要依据。7.1.2城市人口的构成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结构,与该地区人口负荷量的变化、110

二、城市的人口组成可被分为四大类:1.基本人口:工矿交通企业、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高等院校在册人员,对城市规模起决定性作用2.服务人口:指为本地区服务的企业单位、文教、医疗和商业单位的在册人员3.被抚养人口:未成年、未参加工作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7.1.2城市人口的构成二、城市的人口组成7.1.2城市人口的构成1117.1.2城市人口的构成二、城市的人口组成4.流动人口:指在本市无固定户口的人口。一般又分为常住流动人口和临时流动人口。前者指临时工、季节工、借调人员、支援人员等。后者指因多种活动过程而在短时间内滞留的人员。7.1.2城市人口的构成二、城市的人口组成112城市规划部门一般将人口比例控制在基本人口:30%~40%服务人口:12%~20%被抚养人口:45%~50%

7.1.2城市人口的构成城市规划部门一般将人口比例控制在7.1.2城市人口的构成113

根据劳动职工按国民经济部门统计的九大部类,又可将城市人口分为:生产性劳动人口:工业职工、基本建设职工、农林水职工、交通邮电职工非生产性劳动人口:商业服务系统职工、城市公用事业职工、科教、文化、卫生部门职工、金融部门职工、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职工非劳动人口:除上述两类外不从事社会劳动人口城市劳动人口比例一般应占在45%~60%左右7.1.2城市人口的构成根据劳动职工按国民经济部门统计的九大部类,又可将城市人口114

7.2.1城市人口的增长

进入20世纪,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大城市迅速发展。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也日益加大,1925年城市人口只占21%,1950年增至29%,1980年已达到39%。7.2城市人口的动态7.2城市人口的动态1157.2.1城市人口的发展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162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59个国家和地区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50年代以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都急剧增长。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1954年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6%,到1976年达到86%。发展中国家,如秘鲁,在1950年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1%,到1976年增长到55%。7.2.1城市人口的发展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162个国家和1167.2.2城市化与人口迁移现代人口流动的趋向根植于经济因素,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城市化过程。在资本主义早期,城市靠“圈地”剥夺农村,从纯消费性变为生产性,工业开始成为城市的主要经济成分。现代人口流动的趋向根植于经济因素,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1177.2.2城市化与人口迁移工业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文教卫生事业、公用事业等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结果,不仅使生产资料、财产聚集在少数人手中,也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人口密集起来,大量的人口盲目向大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形成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的高潮。7.2.2城市化与人口迁移工业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交通运118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119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1207.2.3城市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模型(一)无限环境下的增长模型指数增长模型:dN/dt=rN积分式为:Nt=N0ertr为瞬时增长率:r=(lnNt-lnN0)/t

城市生态学7.2.3城市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模型(一)无限环境下的121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积分式为:

(二)有限环境下的增长模型(二)有限环境下的增长模型122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123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124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125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126降低人口增长率的措施:r=(lnNt-lnN0)/t晚育,假如20岁生育,100年生育5代;25岁生育,100年生育4代,少生一代,对于我国来说就意味着少生2亿多人。少生。但长期执行“临界生育水平”(人口增长为零)以下的出生率标准,又会使年龄结构出现衰退型,使社会人口老龄化。种群的动态二、人口数量的控制降低人口增长率的措施:r=(lnNt-lnN0)/t种群的127生态后果男女比例失衡

现在中国男女比例已经接近了120:100的地步,虽然表面看来这个数字没有什么可怕的,但是随着光棍的逐年增加,到了2020年将会有5000万光棍遍布祖国各地。.生态后果男女比例失衡128生态后果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生态后果人口老龄化129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130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131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132

城市人口容量——在一定自然背景基础、生产力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下,城市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对于一个未城市化的原始地区,其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自然条件,人口容量相对很小。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人口容量随之增强。7.3城市人口的容量城市人口容量——在一定自然背景基础、生产力技133由此可见,城市容量一般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城市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所能提供的水、土资源和对污染物的自净消纳能力不同,限制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发展。城市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能容纳的劳动力数量一般随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增大;城市生态环境可通过追加资金投入和加强管理得到改善,从而使城市的容量得以扩大。7.3城市人口的容量由此可见,城市容量一般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7.3城市人口134一般认为,城市人口容量主要分成以下三个方面:城市生产发展人口容量:城市容纳劳动力人口的最大数量城市生活条件人口容量:住房、市内交通、供水、供电、商业网点、学校、医院、文化娱乐设施等综合起来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城市生态环境的人口容量:城市提供物质、能量和消纳、处理生活及工业垃圾的能力7.3城市人口的容量一般认为,城市人口容量主要分成以下三个方面:7.3城市人135

城市人口容量的基本特征人口容量是超越自然生态系统的高容量人口容量的基础是农业生态系统高人口容量需要依靠高投入来维持人口容量受众多因素制约人口容量是一定生活(消费)水平下的容量人口容量参数的不确定性7.3城市人口的容量城市人口容量的基本特征7.3城市人口的容量136

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1.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如果我们把某一特定的人类生态系统比作一个形状既定的水桶,则该系统的人口容量就是装在这个水桶中的液体的“重量”,它取决于三个系数:水桶的底面积(S),壁高(H),液体的比重(P),其人口容量(W)就是:7.3城市人口的容量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7.3城市人口的容量137

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1.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W=S·H·PW: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H:经济发展水平P:人口的消费水平的倒数7.3城市人口的容量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7.3城市人口的容量138

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2.人口压力系数是用来反映一个特定的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口压力状况的量化指标C=P/WC:人口压力系数P:现实人口数W:人口容量C<1C=1C>17.3城市人口的容量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7.3城市人口的容量139

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2.人口压力系数特点:1)科学且定量化2)可为人口迁移和人口再分布提供科学依据3)可以从形成机制上揭示人口分布现状的本质4)可以为人口的控制和人地关系的协调提供科学依据7.3城市人口的容量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7.3城市人口的容量140

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2.人口压力系数eg:某地C>1,则表明该地区人口已经超载。人口策略: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二、发展经济,扩大人口容量三、组织人口外迁7.3城市人口的容量城市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与人口压力系数7.3城市人口的容量1417.4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环境因素影响死亡率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避孕技术、文化水平、宗教等影响生育率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政治、教育、医疗影响生育率气候、水质、土壤、自然灾害社会环境因素是主要原因自然因素影响极小7.4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环境因素影响死亡率社会环境142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教学课件143

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科技发展水平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人口素质消费水平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科技发展水平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144

145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分别什么?3、人类获得资源的数量会不会变化?其变化与哪个因素的关系最密切?资源的数量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土地资源淡水资源森林资源能源矿产资源……1、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什146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图中国人口转变模式图147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人口身体素质(人体系统)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影响物质、能量、信息7.5城市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7.5.1影响城市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人口身体素质(人体148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原生环境因素次生环境因素影响人口身体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原生环境因素次生环境因素149原生环境因素气温土壤地形降水其他湿度原生环境因素气温土壤地形降水其他湿度150次生环境因素物理:噪声、微波辐射等化学: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烟雾等生物:垃圾废弃物等次生环境因素物理:噪声、微波辐射等151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人口、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人口激增、环境恶化、经济落后先进落后文化素质高文化素质低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恶性循环资源观人口、环境、经济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