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走路的行动电源课件_第1页
会走路的行动电源课件_第2页
会走路的行动电源课件_第3页
会走路的行动电源课件_第4页
会走路的行动电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會走路的行動電源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四文四甲1098163101蘇儀庭四文四甲1098163125廖慧蓉四文四甲1098163140陳巧紜四機四丙1098103351王天昱12013.06.19會走路的行動電源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12013.06.19目錄一、廣告背景二、廣告目的三、科學原理四、廣告內容五、執行計畫六、宣傳活動七、新聞稿八、模擬新聞畫面九、成果收穫2目錄一、廣告背景七、新聞稿2廣告背景人們為求方便和利益,許多悖離自然法則的發電方式於是產生,核能發電便是其中之一。雖然天然氣和石油等的發電方式佔了台灣的73%,但這些自然資源終有一天會被使用殆盡,而提供台灣每年18%供電量的核電,在日本核電廠爆炸後,終於被拿出來檢驗,再檢驗結果出來前,我們該做的是開發其他方式來發電。3廣告背景人們為求方便和利益,許多悖離自然法則的發電方式於是廣告目的為了擺脫「方便」的牢籠,為地球盡一份心力,也可以讓人擺脫「能不動就不動」的觀念與習慣,在能源被耗盡之前,我們可以鼓勵所有人動起來,利用這些產生的能量來轉換成電力,同時消耗身上多餘的熱量,避免疾病產生,愛美的女生也可以保持窈窕身材,如此一舉多得的方法,有待大家身體力行並大力推廣!

4廣告目的為了擺脫「方便」的牢籠,為地球盡一份心力,也可以讓科學原理(1/3)主要的科學原理是將動能轉成電能5利用線圈與磁鐵的交互作用可以產生電力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力學能轉變為電能簡單的說就是一導體於磁場的運動,而使導體感應出的電壓科學原理(1/3)主要的科學原理是將動能轉成電能5利用線圈與科學原理(2/3)6科學原理(2/3)6科學原理(3/3)7科學原理(3/3)7廣告內容(1/4)片名:會走路的行動電源,片長:2分30秒傳達「綠色新能源」、「動力發電」的科學概念為了讓潔淨能源更貼近觀眾的心,我們選用了常見的肢體運動-腳踏車,並且結合常需要行動電源充電的智慧型手機,來增加動能發電的實用性,並貼近觀眾生活8廣告內容(1/4)片名:會走路的行動電源,片長:2分30秒廣告內容(2/4)廣告內容也加入了部分實驗性的影片片段,用實驗來告訴觀眾,「動能」確實是可以發電的。除了用實測影像來增加觀眾的信任感,我們也結合了目前最具爭議性的議題-「核電」,許多人提出「如果廢掉核四,我們該怎麼供電?」9廣告內容(2/4)廣告內容也加入了部分實驗性的影片片段,用實廣告內容(3/4)依據目前政府提出的,核四一年能發電兩千七百萬度,若能夠藉由人體動能發電,每人每天只要供電一度,我們就可以廢掉一座核電廠,消除一項極大的威脅透過這樣的Slogan,來激發觀眾對於環境保護、潔淨能源的支持,不僅貼近生活,並且讓觀眾感受到,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能創造乾淨的能源,而不再是口號。

10廣告內容(3/4)依據目前政府提出的,核四一年能發電兩千七百廣告內容(4/4)拍攝場地:旗津風車公園除了片中強調的腳踏車動能發電,片中出現的風車、海洋,也都隱含風力與潮汐發電等潔淨能源以燦爛且柔和的太陽做為結尾,意涵潔淨能源無所不在11廣告內容(4/4)拍攝場地:旗津風車公園11執行計畫

1.分析潔淨能源廣告執行重點

2.初步規劃廣告構想

3.畫分鏡表

4.敲定演員時間

5.剪輯後製

12執行計畫1.分析潔淨能源廣告執行重點12宣傳活動(1/2)

活動時間:每日的下午3點~晚上9點

地點:新崛江、火車站…等人潮聚集處目標族群:15~40歲青壯年人群

預計人數:500人/日器材:特製跑步機、特製腳踏車機、電能轉換器13宣傳活動(1/2)活動時間:每日的下午3點~晚上9點13宣傳活動(2/2)活動內容在人潮聚集處,放置數台跑步發電器或是腳踏車發電器,製造話題將機器之儀表板設計成總發電量以及消耗的卡路里,讓人們可以看到自己需要耗多少卡路里才能使一個燈泡亮,或者是充電充滿一個3C產品活動方式採現場報名,每整點進行一次的發電量比賽,在規定時間內(5分鍾),盡自己的全力來使用器材,發電量最高者,即可抱回精美的小禮物,不得重複報名,有參加活動的人,每人都發放一個小紀念品及一份簡單的文宣其他時間,器材都是開放給一般民眾使用14宣傳活動(2/2)活動內容14新聞稿

你相信透過運動就能夠發電嗎?今日下午在高雄堀江街頭,出現了一批發電腳踏車,透過民眾雙腳運行,就能產生電力使燈泡發光,吸引了大批民眾前往體驗。現今不僅風力發電、水力發電,連一般人平常運動也可產生新能源。透過線性發電原理,民眾平常只要走路、騎單車,就能產生供應生活的電力。根據政府提出數據,核四電廠一天可生產兩千七百萬度電力,以此計算民眾每人一天僅要產生一度電,就足夠取代核四發電廠。對於目前最爭議的發電議題,動力發電提供了一個解套的潔淨方式。

透過動力腳踏車、動力跑步機,民眾不僅可以使用自己所產生的電力,也能看見運動中所消耗的卡路里。在維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也提供了健康生活的一種新選擇。15新聞稿你相信透過運動就能夠發電嗎?今日下午在高雄堀江街頭模擬新聞畫面16模擬新聞畫面16成果收穫(1/2)

如何將廣告行銷與科技做結合,一直是我們最大的難題。直到透過老師提供的資料,發現了「反思能源」這個需求越來越大的重要資源,以及過去曾看到新聞報導「動能發電」,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想像。分析了一般人對於「動能發電」的需求點,我們認為,如果自己日常生活的活動就可以供電,並且應用在很稀鬆平常的電器上,例如手機、mp3、電視或電扇等等,這樣貼近大家生活的畫面,很容易讓大家引起共鳴,加深了「動能發電」實用且環保的認知,因此我們最初設定了三組不同年齡層的主角,運動的青少年、忙碌的上班族、爬樓梯的菜籃族,希望能夠觸發各個族群的認同感。17成果收穫(1/2)如何將廣告行銷與科技做結合,一直是我們成果收穫(2/2)直到畫好分鏡、開始拍攝後,發現「動能發電」這樣新潮的電力方式,還是會讓觀眾懷疑這樣的動能真的可以創造電能嗎?因此我們加入了部分實驗性的影片,也結合了目前最具爭議性的議題-「核電」,透過這樣的Slogan,來激發觀眾對於環境保護、潔淨能源的支持,不僅貼近生活,並且讓觀眾感受到,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能創造乾淨的能源,而不再是口號。拍攝廣告是非常有趣的事,雖然日光、影子或是外在環境的變動,偶爾會影響到我們原先規劃的分鏡表,卻也更顯得有挑戰性。過程中會出現一些NG或是失控的趣事,讓我們忘了在烈陽下的辛苦,累積了許多快樂的回憶,以及拍攝影片的經驗。18成果收穫(2/2)直到畫好分鏡、開始拍攝後,發現「動能發謝謝您的聆聽!19謝謝您的聆聽!19會走路的行動電源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四文四甲1098163101蘇儀庭四文四甲1098163125廖慧蓉四文四甲1098163140陳巧紜四機四丙1098103351王天昱202013.06.19會走路的行動電源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12013.06.19目錄一、廣告背景二、廣告目的三、科學原理四、廣告內容五、執行計畫六、宣傳活動七、新聞稿八、模擬新聞畫面九、成果收穫21目錄一、廣告背景七、新聞稿2廣告背景人們為求方便和利益,許多悖離自然法則的發電方式於是產生,核能發電便是其中之一。雖然天然氣和石油等的發電方式佔了台灣的73%,但這些自然資源終有一天會被使用殆盡,而提供台灣每年18%供電量的核電,在日本核電廠爆炸後,終於被拿出來檢驗,再檢驗結果出來前,我們該做的是開發其他方式來發電。22廣告背景人們為求方便和利益,許多悖離自然法則的發電方式於是廣告目的為了擺脫「方便」的牢籠,為地球盡一份心力,也可以讓人擺脫「能不動就不動」的觀念與習慣,在能源被耗盡之前,我們可以鼓勵所有人動起來,利用這些產生的能量來轉換成電力,同時消耗身上多餘的熱量,避免疾病產生,愛美的女生也可以保持窈窕身材,如此一舉多得的方法,有待大家身體力行並大力推廣!

23廣告目的為了擺脫「方便」的牢籠,為地球盡一份心力,也可以讓科學原理(1/3)主要的科學原理是將動能轉成電能24利用線圈與磁鐵的交互作用可以產生電力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將力學能轉變為電能簡單的說就是一導體於磁場的運動,而使導體感應出的電壓科學原理(1/3)主要的科學原理是將動能轉成電能5利用線圈與科學原理(2/3)25科學原理(2/3)6科學原理(3/3)26科學原理(3/3)7廣告內容(1/4)片名:會走路的行動電源,片長:2分30秒傳達「綠色新能源」、「動力發電」的科學概念為了讓潔淨能源更貼近觀眾的心,我們選用了常見的肢體運動-腳踏車,並且結合常需要行動電源充電的智慧型手機,來增加動能發電的實用性,並貼近觀眾生活27廣告內容(1/4)片名:會走路的行動電源,片長:2分30秒廣告內容(2/4)廣告內容也加入了部分實驗性的影片片段,用實驗來告訴觀眾,「動能」確實是可以發電的。除了用實測影像來增加觀眾的信任感,我們也結合了目前最具爭議性的議題-「核電」,許多人提出「如果廢掉核四,我們該怎麼供電?」28廣告內容(2/4)廣告內容也加入了部分實驗性的影片片段,用實廣告內容(3/4)依據目前政府提出的,核四一年能發電兩千七百萬度,若能夠藉由人體動能發電,每人每天只要供電一度,我們就可以廢掉一座核電廠,消除一項極大的威脅透過這樣的Slogan,來激發觀眾對於環境保護、潔淨能源的支持,不僅貼近生活,並且讓觀眾感受到,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能創造乾淨的能源,而不再是口號。

29廣告內容(3/4)依據目前政府提出的,核四一年能發電兩千七百廣告內容(4/4)拍攝場地:旗津風車公園除了片中強調的腳踏車動能發電,片中出現的風車、海洋,也都隱含風力與潮汐發電等潔淨能源以燦爛且柔和的太陽做為結尾,意涵潔淨能源無所不在30廣告內容(4/4)拍攝場地:旗津風車公園11執行計畫

1.分析潔淨能源廣告執行重點

2.初步規劃廣告構想

3.畫分鏡表

4.敲定演員時間

5.剪輯後製

31執行計畫1.分析潔淨能源廣告執行重點12宣傳活動(1/2)

活動時間:每日的下午3點~晚上9點

地點:新崛江、火車站…等人潮聚集處目標族群:15~40歲青壯年人群

預計人數:500人/日器材:特製跑步機、特製腳踏車機、電能轉換器32宣傳活動(1/2)活動時間:每日的下午3點~晚上9點13宣傳活動(2/2)活動內容在人潮聚集處,放置數台跑步發電器或是腳踏車發電器,製造話題將機器之儀表板設計成總發電量以及消耗的卡路里,讓人們可以看到自己需要耗多少卡路里才能使一個燈泡亮,或者是充電充滿一個3C產品活動方式採現場報名,每整點進行一次的發電量比賽,在規定時間內(5分鍾),盡自己的全力來使用器材,發電量最高者,即可抱回精美的小禮物,不得重複報名,有參加活動的人,每人都發放一個小紀念品及一份簡單的文宣其他時間,器材都是開放給一般民眾使用33宣傳活動(2/2)活動內容14新聞稿

你相信透過運動就能夠發電嗎?今日下午在高雄堀江街頭,出現了一批發電腳踏車,透過民眾雙腳運行,就能產生電力使燈泡發光,吸引了大批民眾前往體驗。現今不僅風力發電、水力發電,連一般人平常運動也可產生新能源。透過線性發電原理,民眾平常只要走路、騎單車,就能產生供應生活的電力。根據政府提出數據,核四電廠一天可生產兩千七百萬度電力,以此計算民眾每人一天僅要產生一度電,就足夠取代核四發電廠。對於目前最爭議的發電議題,動力發電提供了一個解套的潔淨方式。

透過動力腳踏車、動力跑步機,民眾不僅可以使用自己所產生的電力,也能看見運動中所消耗的卡路里。在維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也提供了健康生活的一種新選擇。34新聞稿你相信透過運動就能夠發電嗎?今日下午在高雄堀江街頭模擬新聞畫面35模擬新聞畫面16成果收穫(1/2)

如何將廣告行銷與科技做結合,一直是我們最大的難題。直到透過老師提供的資料,發現了「反思能源」這個需求越來越大的重要資源,以及過去曾看到新聞報導「動能發電」,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想像。分析了一般人對於「動能發電」的需求點,我們認為,如果自己日常生活的活動就可以供電,並且應用在很稀鬆平常的電器上,例如手機、mp3、電視或電扇等等,這樣貼近大家生活的畫面,很容易讓大家引起共鳴,加深了「動能發電」實用且環保的認知,因此我們最初設定了三組不同年齡層的主角,運動的青少年、忙碌的上班族、爬樓梯的菜籃族,希望能夠觸發各個族群的認同感。36成果收穫(1/2)如何將廣告行銷與科技做結合,一直是我們成果收穫(2/2)直到畫好分鏡、開始拍攝後,發現「動能發電」這樣新潮的電力方式,還是會讓觀眾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