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高升学校高考生物四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高升学校高考生物四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安徽省合肥高升学校高考生物四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科研人员从肿瘤细胞中发现了蛋白S,为了研究其功能做了如下实验:将DNA模板和RNA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32P标记,一起温育一段时间后加入肝素(可以与RNA聚合酶结合),然后再加入蛋白S,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照组应加入不含蛋白S的缓冲液B.曲线反映的是模板DNA的复制过程C.加入肝素后没有新的mRNA合成D.蛋白S能解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2.将某小鼠的皮肤移植给多只同种小鼠后,将受皮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环孢霉素A,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并每天统计植皮的存活率,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移植的器官未存活主要是因为作为外来异物被抗体攻击B.使用环孢霉素A植皮存活率高可能是因为该药物抑制了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C.移植的器官不能完全存活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D.移植的器官未存活的机理与自身免疫病的产生机理相同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黑藻叶为材料观察细胞的叶绿体B.可以用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为材料观察叶绿体C.可以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膜的亮-暗-亮三层结构D.可以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材料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4.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示了人体细胞适应氧气变化的分子机制,在缺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HIF)会增加,激活相关基因表达促进红细胞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缺氧条件下,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增加红细胞数量B.氧气含量低时,HIF可能会被保护而不会被降解C.若细胞中的HIF被抑制可便该细胞中氧气含量增加D.在红细胞的细胞核内可完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过程5.研究人员调查了两个不同类型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Ⅰ和Ⅱ中各营养级的生物量,结果如下图,已知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两个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数量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Ⅰ小于ⅡB.储存在生物体有机物中的能量,生态系统Ⅰ小于ⅡC.生态系统Ⅰ中只有一条含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D.生态系统Ⅱ中,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不能形成金字塔图形6.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下列物质的生物合成不需要信息分子作为合成模板的是()A.DNA和mRNAB.mRNA和血红蛋白C.胃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基因D.ATP和NADPH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夏季晴朗无云的某天,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若在最适条件时,突然降低CO2浓度,短时间内NADPH/NADP+的比值将_______________“降低”、“升高”或“不变”)。(2)据图分析,该植物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在12点左右出现光合作用强度“低谷”,此时直接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温度”、“光照强度”或“CO2浓度”)(3)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某研究小组以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②将上述植株分成两组,一组用______________进行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8.(10分)果胶酶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纺织品加工业和造纸工业等领域。请结合所学知识,同答下列问题:(1)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种)等。(2)下表是筛选产果胶酶微生物时所用的一种培养基的配方:K2HPO4MgSO4NaNO3FeSO4果胶刚果红水0.1g0.5g3g0.001g2g1g加至1L①该培养基能够筛选到产果胶酶的微生物的原因是____。为了能够筛选出分解果胶的微生物菌落,该培养基还需要添加____。②该培养基中的刚果红可以与____形成红色复合物。我们可以通过菌落周围是否产生____来筛选产果胶酶的微生物。(3)某果胶酶高产菌株产生的果胶酶为分子量不同的多种酶复合物,可以采取____法将这些酶在保持活性下进行有效分离。(4)果胶酶应用于果汁生产时,主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科研人员通过人工筛选获得高效的苯磺隆降解菌,将其扩大培养后投入污染土壤中,可将土壤中的苯磺隆降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欲选择性获得能降解苯磺隆的降解菌,可在被有机农药苯磺隆污染的土壤中取样,并在含有_______、________及水和无机盐等的基本培养基上添加_______进行选择培养。(2)若要测定培养液中选定菌种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也可选用________方法统计活菌数目。(3)将筛选的苯磺隆降解菌固定在一定的空间内定殖于土壤中能提高降解效率,固定苯横隆降解菌的一般方法为包埋法,不使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4)研究人员从苯磺隆降解菌中分离出苯磺隆降解酶,分离该降解酶的常用方法有凝胶色谱法和__________。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进行分离。10.(10分)为保护动物Y及其栖息地,国家在当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获取了某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建立自然保护区后,该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2)对该自然保护区鸟类丰富度的调查结果显示,主要在森林中生活的鸟类有73种,主要在灌木中生活的鸟类有42种,主要在草原中生活的鸟类有24种。主要在森林中生活的鸟类种数远多于主要在灌木和草原中生活的鸟类种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保护区内动物Y种群(假设该食物链中每个营养级只有一种生物)的能量流动如下表所示。动物Y种群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个体数量则一般较少。从能量流动方面分析,原因是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摄食量粪便量呼吸散失流向下一个营养级abcd(4)该生态系统中,动物P能依据动物Q留下的气味猎捕动物Q,动物Q也同样能够依据动物P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说明信息传递在P与Q之间的方向是___________的。11.(15分)历史上塞罕坝林场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森林覆盖率只有1.4%。自1962年,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使森林覆盖率达到80%,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对遭受破坏的塞罕坝林场进行恢复,就是要恢复林场的结构和功能。林场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方面,人工种植品种选择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2)荒原变林海的过程中,该群落的单位面积CO2吸收量显著上升,原因是:__________。(3)为了防治害虫,林场建设者施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来降低害虫的发生率,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4)塞罕坝林场的主要树种为针叶松,其常见病虫害之一为松毛虫。林场建设者提出了防治松毛虫的两种方案:方案一是喷施高效农药;方案二是投放松毛虫的天敌松毛虫寄生蜂。请对上述两种方案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答案解析】根据对照实验的基本原则,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实验组加入了蛋白质S即含有蛋白质S的缓冲液,对照组应加入不含有蛋白质S的缓冲液,A正确;据题意“将DNA模板和RNA聚合酶混合一段时间后加入原料,其中鸟嘌呤核糖核苷酸用32P标记”,结合题图开始一段时间内(1分钟之前)产物放射性增加,说明曲线反映的是模板DNA的转录过程。加入肝素后,产物中含32P的放射性强度不再增加,说明肝素能抑制转录过程,因此没有新的mRNA的合成,B错误,C正确;据图可知,加入肝素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蛋白质S,产物放射性很高;未加入蛋白质S,产物反射性几乎不发生变化,说明蛋白质S能解除肝素抑制转录的作用,D正确。2、B【答案解析】

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细胞免疫与免疫排斥反应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对甲、乙两组小鼠处理的异同”这一解题的切入点,分析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题目详解】A、移植的器官未存活主要是因为作为外来异物被效应T细胞攻击,A错误;B、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反应出现的时间比乙组小鼠出现的时间晚,外源供皮存活的时间长,说明甲组小鼠对外源供皮的免疫排斥强度小于乙组小鼠,进而说明环孢霉素A能够减弱免疫排斥反应,B正确;C、移植的器官被免疫排斥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C错误;D、移植的器官未存活的机理与自身免疫病的产生机理不同,D错误。故选B。3、A【答案解析】

叶绿体为绿色,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可用高倍显微镜直接观察。细胞膜暗——亮——暗三层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题目详解】A、黑藻叶片小而薄,并且细胞呈单层分布,叶绿体大而清晰,可直接制作装片观察,A正确;B、菠菜下表皮带有少量叶肉才可以观察叶绿体,因为表皮细胞一般不含叶绿体;B错误;C、细胞膜结构的暗——亮——暗三层结构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看到,C错误;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需要染色,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紫色会干扰实验结果,D错误。故选A。【答案点睛】答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材料和工具。4、B【答案解析】

依题文信息可知,氧气含量低时,HIF会增加,所以HIF可能会被保护而不会被降解。【题目详解】A.人体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进行分裂增殖,A错误。B.依题文,在缺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HIF)会增加,所以氧气含量低时,HIF可能会被保护而不会被降解,B正确。C.若细胞中的HIF被抑制,红细胞生成量减少,细胞中氧气含量减少,C错误。D.红细胞内无细胞核,所以不可完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过程,D错误。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文需重点掌握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和基础知识相结合的能力。5、B【答案解析】

分析柱状图:生态系统Ⅰ有三个营养级,生态系统Ⅱ有四个营养级,在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的前提下,生态系统Ⅰ营养级少、食物链较短,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能量少;而生态系统Ⅱ营养级多、食物链较长,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多。【题目详解】A、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则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而生态系统I和Ⅱ的物种丰富度和营养结构未知,无法比较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B、储存在生物体有机物中的能量,是各个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能量,而不是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两个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数量相同,生态系统I的生物量小于Ⅱ,因此储存在生物体有机物中的能量,生态系统I小于II,B正确;C、生态系统I中每个营养级可能包括多个种群,因此,生态系统中应该包括多条食物链,C错误;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因此单位时间内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可形成金字塔图形,D错误。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掌握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6、D【答案解析】

中心法则的含义:过程模板原料碱基互补产物实例DNA复制

(DNA→DNA)DNA两条链含A、T、G、C的四种脱氧核苷酸A-T

G-CDNA绝大多数生物DNA转录(DNA→RNA)DNA

一条链含A、U、G、C的四种核糖核苷酸A-U

T-A

G-CRNA绝大多数生物RNA复制

(RNA→RNA)RNA含A、U、G、C的四种核糖核苷酸A-U

G-CRNA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如烟草花叶病毒RNA逆转录

(RNA→DNA)RNA含A、T、G、C的四种脱氧核苷酸A-T

U-A

G-C

DNA某些致癌病毒、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翻译(RNA→多肽)mRNA20种氨基酸A-U

G-C多肽所有生物【题目详解】A、DNA和mRNA的合成均需要模板,前者的模板可以是DNA或RNA,后者的模板是DNA,A错误;B、mRNA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均需要模板,前者的模板是DNA,后者的模板是mRNA,B错误;C、胃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基因的合成均需要模板,前者的模板是mRNA,后者的模板主要是DNA,C错误;D、ATP和NADPH的合成均不需要模板,D正确。故选D。【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叶绿体基质升高ECO2浓度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ABA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答案解析】

本图为典型的夏季晴朗一天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图,图中BC段由于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植物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从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图中纵轴表示二氧化碳的净吸收量,即为净光合速率,因此图中A、E两点时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题目详解】(1)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若在最适条件时,突然降低CO2浓度,则CO2与C5固定形成的C3减少,C3还原消耗的NADPH减少,短时间内NADPH的生成速率不变,所以短时间内NADPH/NADP+的比值将升高。(2)据图分析,AE时间段内净光合速率大于0,植物一直在积累有机物,而E时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所以该植物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E。BC段由于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植物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从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所以在12点左右出现光合作用强度“低谷”,此时直接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CO2浓度。(3)①若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则ABA缺失突变体植株经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应不变。②为了进一步证明气孔开度是由于ABA引起的,需将上述植株分成两组,一组用ABA进行处理,另一组用等量的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过程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验变量分析能力。8、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该培养基以果胶为唯一碳源,只有能够分解利用果胶的微生物才能生长琼脂果胶透明圈凝胶色谱果肉出汁率低、耗时长;榨取的果汁浑浊、黏度高【答案解析】

1、果胶酶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等,既能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汁容易,又能使果胶水解为半乳糖醛酸,果汁澄清,提高质量和稳定性。2、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等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3、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4、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中加入SDS的作用是掩盖不同种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别,使蛋白质完全变性,则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题目详解】(1)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等。(2)①从所给配方,可以看出该培养基以果胶为唯一碳源,是典型的选择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只有能够分解利用果胶的微生物才能生长,从而起到选择的作用;筛选菌落需要用固体培养基,故培养基还需要添加琼脂。②从题中所给配方,结合所学知识:刚果红可以与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而果胶也是一种多糖,可以推知在该培养基中,刚果红可以与果胶形成红色复合物。当果胶被果胶酶分解后,刚果红—果胶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果胶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我们可以据此来筛选产果胶酶的微生物。(3)将不同蛋白质按照不同分子量进行分离,高中阶段所学的方法主要有凝胶色谱法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但后者中的SDS会使蛋白质变性,只有前者才能保持蛋白质的活性。(4)果胶酶应用于果汁生产时,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一是果出汁率低、耗时长,二是榨取的果汗浑浊、黏度高。【答案点睛】本题以提取果胶酶为载体,主要考查果胶酶的分类、作用以及蛋白质分离的方法等主要知识点,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理解与运用,属于考纲中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9、碳源氮源苯磺隆稀释涂布平板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电泳法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答案解析】

1、微生物的各种培养基配方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四类营养;选择培养基只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又要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因而筛选获得高效的苯磺隆降解菌,必须以苯磺隆为唯一碳源,只让目的菌株生存繁殖。2、微生物计数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前者统计活菌数,后者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题目详解】(1)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为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为了获得能降解有机农药苯磺隆的微生物菌种,可用含有有机农药苯磺隆的选择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2)微生物的计数除了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也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3)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体积大,而酶分子很小,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体积小的酶更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4)实验室分离蛋白质的常用方法有电泳法和凝胶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根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种类及作用;掌握分离微生物计数的方法;掌握酶的应用等相关知识,能结合题中信息知识答题。10、生态系统所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保护区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主要生活在森林中的鸟类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a-b-c逐级递减双向【答案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的信息的种类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题目详解】(1)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保护区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主要生活在森林中的鸟类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故主要在森林中生活的鸟类种数远多于主要在灌木和草原中生活的鸟类种数。(3)动物Y种群的同化量为a-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a-b-c。由于能量流动逐级递减,故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个体数量则一般较少。(4)该生态系统中,动物P能依据动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