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景华实验小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洛阳市景华实验小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洛阳市景华实验小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洛阳市景华实验小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洛阳市景华实验小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景华实验小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阅读下列图片:

孙中山

甘地

凯末尔关于上述三人领导本国革命或民族独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三人都坚持民族尊严和民族独立

②三人都坚持反对帝国主义

③三人都坚持暴力革命

④三人都充分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斗争A.①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参考答案:A2.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1921年列宁以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B凯末尔革命使土耳其成为一战后亚洲第一个独立国家说明民族革命是亚洲国家实现民族独立的必经之路C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意味着世界经济走向了法制化的道路D1967年欧共体成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参考答案:A3.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

A.实行了科举制度

B.加强了君主专制C.加强了中央集权

D.三省六部制约皇权参考答案:C4.下表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中某段时间外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总值变化(单位:万两)。请问在表格所示“X年”至“Y年”这段时间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是(

)项目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X年输入总值90000350096005202800Y年输入总值24000000011000000049001500A、1895—1912

B、1914—1919

C、1927—1937

D、1945—1949参考答案:B

考点: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

分析:据材料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时期,英国、法国、德国忙于欧洲战场,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输入中国的商品总值减少;日本和美国趁机扩大对华的经济侵略,故输入中国的商品总值剧增,1914—1919符合一战时期,故B选项正确;1895—1912属于甲午战争后,故A选项错误;1927—1937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C选项错误;1945—1949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故D选项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数据分析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数据信息,对比分析不同国家的数据变化,即可发现欧洲列强的数据下降、美日的数据上升,据此并结合所学一战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知识即可推断出选B。5.对中国古代书法,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总结,以下理解不准确的是()A.“晋人尚韵”从本质上体现了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B.“唐人尚法”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C.“宋人尚意”是城市变化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文人们惬意心境的反映D.“元明尚态”为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参考答案:C“晋人尚韵”是说在魏晋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讲究风度韵致,体现出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唐人尚法”是说唐代书法总体倾向都是重视法度,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宋人尚意”是说宋代书法追求意趣而不拘法度,是“重文轻武”背景下文人们惬意心境的反映,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元明尚态”是说元明时期的书法时尚,偏重于摹仿,是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6.公元前5世纪,雅典成为最繁荣的城邦,出现了一大批非常活跃的科学家、哲学家、诗人和艺术家。雅典被称为为“希腊的学校”。此时雅典的统治者是A.梭伦 B.克利斯提尼C.伯利克里D.苏格拉底参考答案:C7.1865年,郭嵩焘在广东处理潮州拒洋人入城事件后,在日记中写道:“一位朋友述悉衢州之驱逐夷人,及省城会议不准夷人入城,以为士气,吾谓夷人顷所争,利耳,并无致死于我之心。诸公所谓士气,乃以速福而召殃者也。”在此,郭嵩焘A.关注唤醒民众的爱国心理

B.要求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C.支持民众开展反入城斗争

D.主张必需严格遵守国际条约参考答案:D8.从明代经济史的发展阶段来看,《农政全书》正确反映了十七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水平,生产状况的特征。但与王祯的《农书》比却有着诸多类同,明显的变化主要集中在A.生产工具

B.动力开发

C.农业经济结构

D.生产资料变化

参考答案:C9.清明节是中国传统最重要的祭祀节日,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参考答案:B10.以下是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活动中的一份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是A.钱学森

B.袁隆平

C.王珩

D.杨利伟参考答案:B11.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参考答案:B12.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这类观点最早在中国得到系统介绍的主要是A.严复的《天演论》B.梁启超的《变法通议》C.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D.谭嗣同的《大同书》参考答案:A【详解】材料的主要意思是:社会需要新陈代谢,即新的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取代腐朽社会的残余,体现了达尔文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根据史实可知,严复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译为《天演论》,这是一本宣传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作品,该书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指出社会是在进化中发展进步的,故选A;梁启超的《变法通议》是在戊戌变法前夕撰写的一组政论文章,排除B;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是借孔子名义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排除C;谭嗣同的《大同书》利用今文经学的公羊三世说和《礼记·礼运》中的大同思想,主张用改良渐进的方法去实现这种社会,排除D.13.根据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形势推断,图2所示的德国势力范围最早可能出现于A.1938年3月

B.1938年9月C.1939年3月

D.1939年8月参考答案:C14.同盟会纲领中,反映出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核心内容的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族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民权即“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故选C。考点:三民主义。点评: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15.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持棍相助,不料却误伤己父,按照西汉时法律应予枭首。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是其天性使然,至于误中父亲并非本意,对其应该无罪释放。董仲舒观点特别看重

A天人感应

B仁爱之心

C中庸之道

D纲常伦理参考答案:D16.邓小平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基础上创立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性主要体现在(

)A.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B.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的结合C.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满足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参考答案:C17.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结合下图,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了社会平等B.“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C.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D.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参考答案:B18.康德的道德定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把每个人当作享有天赋人权的个体对待,而不是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如果把这一道德定律与孔子的道德观相比较,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与孔子的道德观有相似之处B.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C.两者所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D.“人非工具”是对康德道德观的概括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方思想的比较。A,B,D皆正确,而C错误,因为孔子所处时代为春秋战国时期,代表的为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而康德所处年代为资产阶级时代,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所以本题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内容19.拿破仑站在吉萨金字塔前已经卧了几千年的巨大狮身人面像前对他的远征军说:“士兵们!4000年的历史在蔑视你们!”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当时埃及马木路克势力强大,连年争权夺利使局势动荡、国力衰弱B.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乘虚而入,加紧对埃及殖民扩张步伐C.拿破仑是想激励法国士兵占领埃及的作战勇气D.拿破仑认为埃及文明久远、国力强盛参考答案:D20.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陈伯达所写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自这篇社论发表之后,“牛鬼蛇神”成为一种政治概念,在当时的背景下,“牛鬼蛇神”主要指:(

)A.老干部和知识分子

B.反革命首要分子

C.“四人帮”集团

D.商人资本家参考答案:A21.卢梭和伏尔泰是同时代的人,伏尔泰的伟大在于虽然对卢梭的作品深恶痛绝,但是当他知道瑞土政府要烧毁卢梭的作品时,他愤怒地对政府进行谴责。这一现象说明A.伏尔泰具有鲜明的民主意识B.卢梭与伏尔泰的作品风格相似C.法国政府也因卢梭而遭到批评D.伏尔泰与卢梭存在着根本分歧参考答案:A【详解】伏尔泰反对卢梭的观点,但是他反对政府烧毁卢梭的作品,说明伏尔泰主张思想自由,具有民主意识,故A正确;伏尔泰对卢梭的作品深恶痛绝,说明二人作品风格不一致,B错误;材料反映伏尔泰反对政府烧毁卢梭作品,并非法国政府也因卢梭而遭到批评,排除C;伏尔泰和卢梭都是资产阶级,根本目标一致,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虽然对卢梭的作品深恶痛绝,但是当他知道瑞土政府要烧毁卢梭的作品时,他愤怒地对政府进行谴责”,联系所学伏尔泰的思想分析解答。22.卢梭岛是人们漫步日内瓦湖畔时的首选人气小岛,也是缅怀卢梭的地方。卢梭被世人如此景仰的主要原因是(

)A.他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B.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影响深远C.他坚决否定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D.他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参考答案:C23.史载:“夏氏革命,叉为九州,涂山之会,亦云万国。四百年递相兼并,殷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亦为九州,分统天下,载祀六百,及乎国初,尚有千八百国,而分天下为九畿……其后诸侯相并有千二百国。”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从制衡向统一的君主专制国家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从夏到商,中央王朝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小C.兼并战争在国家的统一方面客观上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D.为有效削弱地方诸侯的权力,中央王朝鼓励诸侯之间相互征伐参考答案:C24.在某省人大会议上,王副省长作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可能引用到的国家政策计划不包括

A.863计划

B.星火计划C.两弹一星计划

D.火炬计划参考答案:C25.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评价,其中属于评价老子及其道家学说的是

A.崇功利,尚干涉,巩固君权,抑制民权。(苏渊雷)

B.人对自然只能任(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

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

D.其思想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参考答案:B26.“金砖国家”是指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个新兴经济体国家以及后加入的南非共五个国家,通过金砖会议商讨合作、协调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金砖国家合作有利于对抗超级大国——美国B.金砖国家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政治多极化的趋势C.金砖国家合作有利于五国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D.中国是金砖国家中的盟主,在协调一致立场和行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参考答案:B27.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问的融合参考答案:B28.伏尔泰赞扬中国“几乎没存丝毫地虚构和奇谈怪论,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伏尔泰对中国的赞美反映出的主张是A.倡导君主立宪制

B.理性地反对封建神权

C.倡导天赋人权学说D.反对古典希腊文化参考答案:B29.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参考答案:C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首先要理解“近代”这一概念,“近代”是指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主要特征有政治上实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经济上大机器生产,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是雇佣关系。选项C说明苏州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这种生产方式具备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答案为C。30.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某位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位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与此人相关的成就是A.籼型杂交水稻B.原子弹试爆成功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农夫”等字眼体现的是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原子弹试爆成功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一、二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3)除了材料二反映的措施,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参考答案:(1)韩非子主张法治。他的思想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统治奠定理论基础。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思想为汉武帝所采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他的思想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过一定的影响。(2)韩非子、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专制的民主思想。这种差别是由于人物处于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其政治主张不同。(3)政治:内外朝、推恩令;军事:成功反击匈奴;经济:抑制富商大贾势力对商人征收重税,实现货币官铸,盐铁专卖,物价管理。【详解】(1)根据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可知韩非子主张法治,关于影响,可从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统治奠定理论基础方面思考作答。根据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即可知道董仲舒的政治观点;关于影响,可从政治、思想方面思考作答。根据材料三“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即可知道黄宗羲的政治主张;关于影响,可从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方面思考作答。(2)结合第(1)中的三者政治主张,可知韩非子、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而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专制的民主思想;关于差别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时代环境方面思考作答。(3)根据材料二可知,汉武帝在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根据设问要求“除了材料二反映的措施,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回答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即可。32.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件百分比件百分比公元l-400年452862%1738%公元40l-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l-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l-1840年472194%45396%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参考答案:(1)明清(或16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2)三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军事基础;指南针为西欧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征服创造了条件,加强各地的联系,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3)发达原因: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政权的支持和组织;民族融合,多民族的共同努力;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的继承与发展等等(其他观点,只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传统儒学使中国人缺少创新思维,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抑制了科技发展的活力,科举制度导致中国科技发展的人才不足,农业经济无法为中国科技发展充足的动力等等。(其他观点,只要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试题分析:(1)本题材料一以表格形式说明公元1-1500年,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500年后走向衰落,材料二“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反映了相同的情况。(2)本题材料“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