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规范诊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规范诊疗1(优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规范诊疗(优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规范诊疗2急性脑血管疾病分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脑卒中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急性脑血管疾病分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chemicat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发病机制血液动力学学说:脑动脉严重狭窄+血压波动微栓子学说:动脉-动脉微栓子、心脏-动脉微栓子其他: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血液成分改变(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血管痉挛、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贫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病因及发病机制5TIA临床特征发病突然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症状持续时间短暂,一般十余分钟,多在1小时内,最长不超过24小时恢复完全,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可反复发作TIA临床特征发病突然6TIA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思路是TIA吗?前循环或后循环?发病机制?卒中风险?TIA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思路7累及的动脉系统诊断(根据梗死灶分布,选择其中一项)消化道出血:高龄、重症可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其他: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血液成分改变(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血管痉挛、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贫血)评估有无血管狭窄及程度血管检查:颈动脉超声、TCD、CTA/MRA、DSA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分层,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血压管理(<185/110mmHgor<220/120mmHg)排除其他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肿瘤卒中、脱髓鞘疾病有可能会导致卒中的疾病,但能确定不是导致本次卒中的病因TIA病因和危险因素筛查心源性(如房颤或其他心源性,诊断中要注明是哪一种确定的心脏疾病)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混合机制
动脉到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不能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75mg/日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治疗通畅气道与吸氧(SaO2>92%)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排除其他疾病(如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脑炎、代谢性脑病、多发性硬化、缺氧性脑病、低血糖、癫痫发作后状态、偏头痛等)认知障碍(包括精神混乱)血流动力学性严重(狭窄率>70%):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椎基底动脉狭窄TIA诊断与鉴别诊断是TIA吗?TIA新诊断标准急性发作性脑或视网膜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临床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1h在影像学上无急性脑梗死的证据鉴别脑卒中癫痫眩晕、晕厥偏头痛高血压脑病累及的动脉系统诊断(根据梗死灶分布,选择其中一项)TIA诊断8TIA诊断与鉴别诊断前循环或后循环TIA?前循环特征性表现:单眼黑蒙或视物模糊、失语、眼动脉交叉瘫、Honer征交叉瘫后循环特征性表现:交叉瘫、眩晕、复视、共济失调、猝倒发作、短暂全面遗忘共有表现:偏侧面部或肢体瘫痪及感觉减退,视野缺损、构音障碍、意识模糊、头痛、头晕等前循环占90%,后循环7%,同时累及3%TIA诊断与鉴别诊断前循环或后循环TIA?9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分层,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血压管理需要慎重,应停用降压药物,必要时给以扩容治疗神经保护:缺乏有询证医学证据的神经保护药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CRP或ESR自发流产、血栓史年轻女性:抗心磷脂抗体病史+体检,NIHSS评分其他: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血液成分改变(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血管痉挛、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贫血)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测量标准70%-99%)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多病因:发现两种以上病因,但难以确定哪一种与该次卒中有关(房颤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共存、大动脉粥样硬化和穿支动脉疾病共存)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如符合溶栓,按溶栓流程处理SBP>140或DBP>90长期治疗华法令,短期治疗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75-150mg)+氯吡格雷(75mg)穿支动脉疾病或小动脉闭塞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TIA诊断与鉴别诊断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分型血液动力学型微栓子型:动脉-动脉栓塞、心脏-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型微栓塞型发作时间短暂(5~10min)较长(数十分钟~1、2小时)发作频数频繁(每天或每周数次)稀疏(数月)症状刻板多变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分层,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TIA诊断与鉴别诊断10TIA卒中风险评估TIA患者在发病后前3个月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较大,其中前2d内风险最大常用的TIA风险评估量表有ABCD评分加利福尼亚评分ABCD2评分TIA卒中风险评估TIA患者在发病后前3个月内发生脑梗死的风11ABCD2评分TIA的临床特征得分A
年龄>60岁1B血压(mmHg)SBP>140或DBP>901C临床症状
单侧无力2
不伴无力的言语障碍1D临床不症状持续时间
>60min210-59min1D糖尿病有1评分0-6:高危:6~7分;中危:4~5分;低危:0~3分ABCD2评分TIA的临床特征得分A
年龄>60岁1B12ABCD2评分的卒中风险度ABCD2评分2天内卒中发生率高危(6-7分)8.1%中危(4-5分)4.1%低危(0-3分)1.0%ABCD2评分的卒中风险度ABCD2评分2天内卒中发生率高危13TIA处理流程需要住院吗?要做哪些评估检查?如何制定治疗方案?TIA处理流程需要住院吗?14TIA需要住院吗?下列TIA患者应在24-48h住院初发TIA患者进展型TIA患者症状持续时间>1h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50%已知的心脏来源的栓子(如心房颤动)己知的高凝状态ABCD2评分高危者TIA需要住院吗?下列TIA患者应在24-48h住院15TIA病因和危险因素筛查病史和体检一般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ECG脑CT或MRI脑血管检查心脏检查其他病因筛查TIA病因和危险因素筛查病史和体检16脑CT或MRI排除其他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肿瘤卒中、脱髓鞘疾病有条件尽早行MRIDWI脑CT或MRI排除其他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肿瘤卒中、脱髓17脑血管检查
目的:评估有无血管狭窄及程度评估斑块稳定性评估侧枝循环代偿情况为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颈动脉超声经颅超声多普勒(TCD)CTA/MRADSA脑血管检查
目的:18心脏检查心脏评估指征怀疑心源性栓塞机制时45岁以下,颈部和脑血管检查及血液学筛选未能对TIA的病因提供有效线索者心脏检查方法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可能发现心脏附壁血栓、房间隔的异常(房室壁瘤、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二尖瓣赘生物以及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等多种心源性栓子的来源心脏检查心脏评估指征19其他检查根据病史线索有选择的进行产后或脱水状态下头痛:MRV自发流产、血栓史年轻女性:抗心磷脂抗体伴发热、心脏杂音:血培养结缔组织病:ANA抗体谱、ANCA、血沉、脑血管造影、腰椎穿刺颈部疼痛杂音:颈部血管超声、DSA
无明显卒中危险因素:经食道超声、高凝状态筛查(血流变、肿瘤、蛋白S、蛋白C缺乏)其他检查根据病史线索有选择的进行20治疗方案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分层,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内科治疗危险因素干预心源性栓塞性TIA–抗凝动脉-动脉栓塞性TIA–抗血小板、他汀血流动力学性TIA–管理血压+抗血小板、他汀外科手术及血管内治疗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CEA或CAS治疗方案治疗原则:21脑水肿与高颅压:水肿占位效应及有颅内压增高的证据使用脱水剂。大脑中动脉主干,后循环主干闭塞,临床症状严重,在多模式影像支持下溶栓时间窗可适当放宽,动脉溶栓时间窗可适当放宽排除其他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肿瘤卒中、脱髓鞘疾病产后或脱水状态下头痛:MRV动脉-动脉栓塞性TIA–抗血小板、他汀一般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ECG10%静脉推注(1分钟)阿司匹林(75-150mg)+氯吡格雷(75mg)频繁(每天或每周数次)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如果诊断为这一型,还需要明确指出责任动脉。颈动脉狭窄,低灌注(3)TIA病因和危险因素筛查阿司匹林(75-150mg)+氯吡格雷(75mg)共有表现:偏侧面部或肢体瘫痪及感觉减退,视野缺损、构音障碍、意识模糊、头痛、头晕等消化道出血:高龄、重症可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症状脑梗塞是一种多病因、多种机制临床综合征排除其他疾病(如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脑炎、代谢性脑病、多发性硬化、缺氧性脑病、低血糖、癫痫发作后状态、偏头痛等)混合机制
动脉到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0分钟10分钟15分钟25分钟45分钟60分钟血流动力学性TIA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治疗血压管理需要慎重,应停用降压药物,必要时给以扩容治疗有条件可以考虑血管内或外科治疗脑水肿与高颅压:水肿占位效应及有颅内压增高的证据使用脱水剂。22心源性栓塞性TIA持续性或阵发性(瓣膜性或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TIA患者,建议长期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除外),其目标INR值为2.5(范围为2.0–3.0)对于抗凝药物禁忌症的患者,推荐其使用阿司匹林(75-150mg/d),如果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应用氯吡格雷(75mg/d)窦性节律的TIA患者不应使用抗凝药物,除非具有心源性栓塞的高度风险(突发的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近期的心肌梗死、机械的心脏瓣膜修复术、二尖瓣狭窄、心内血块、或严重的扩张性心肌病[EF<20%]心源性栓塞性TIA持续性或阵发性(瓣膜性或非瓣膜性)心房颤动23动脉-动脉栓塞性TIA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强化降脂治疗建议对于无禁忌症者,联合使用(PAS)阿司匹林(75-150mg)+氯吡格雷(75mg)他汀类药物(DCL-C目标值<2.1mmol/L)丙丁酚(0.5gbid)动脉-动脉栓塞性TIA抗血小板聚集24其他原因TIA针对性治疗降纤治疗:FIB升高,或频繁发作患者可考虑选用巴曲酶或降纤酶治疗血液疾病血管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抗凝脂抗体综合征其他原因TIA针对性治疗降纤治疗:FIB升高,或频繁发作患者25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手术治疗手术适应症新发TIA(6个月内)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测量标准70%-99%)年龄在40~75岁(预期寿命>5年)有条件的医院(围手术期卒中和死亡事件发生率<6%)建议行CEA或CASTIA者有CEA或CAS适应症时,建议治疗在2周内进行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手术治疗手术适应症26椎基底动脉/颅内动脉
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手术
适应症:经内科治疗(抗栓药物、他汀类药物及其它控制危险因素的治疗)仍有症状发作血流动力学性严重(狭窄率>70%):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椎基底动脉狭窄有条件的医院可考虑行CAS椎基底动脉/颅内动脉
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手术
适应症:27脑梗塞
Cerebralinfarction(CI)脑梗塞
Cerebralinfarction(CI)28脑梗塞是一种多病因、多种机制临床综合征寻找与临床症状一致的梗塞灶或梗塞间接征象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发生机制?恢复完全,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穿支动脉疾病或小动脉闭塞脑梗塞是一种多病因、多种机制临床综合征有条件尽早行MRIDWI检查欠缺:常规血管影像或心脏检查都未能完成,难以确定病因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症状有可疑的遗传性疾病,如线粒体病(MELAS)或CADASIL等:基因检测检查欠缺:常规血管影像或心脏检查都未能完成,难以确定病因血压管理(<185/110mmHgor<220/120mmHg)神经功能恶化:意识水平下降(GCS眼/运动项评分下降2分),症状加重(NIHSS增加>4分),急诊复查头颅CT短暂(5~10min)自发流产、血栓史年轻女性:抗心磷脂抗体排尿障碍和尿路感染:保留导尿,抗感染其他原因TIA针对性治疗其他原因TIA针对性治疗吞咽障碍:鼻饲,改进食前试吞咽白开水在影像学上无急性脑梗死的证据脑梗塞是一种多病因、多种机制临床综合征脑梗塞是一种多病因、多种机制临床综合征脑梗塞是一种多病因、多29混合机制
动脉到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大脑中动脉主干,后循环主干闭塞,临床症状严重,在多模式影像支持下溶栓时间窗可适当放宽,动脉溶栓时间窗可适当放宽有可能会导致卒中的疾病,但能确定不是导致本次卒中的病因急性发作性脑或视网膜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临床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1h检查欠缺:常规血管影像或心脏检查都未能完成,难以确定病因0分钟10分钟15分钟25分钟45分钟60分钟后循环特征性表现:交叉瘫、眩晕、复视、共济失调、猝倒发作、短暂全面遗忘无确定病因:未发现确定的病因,或有可疑病因但证据不够强,除非再做更深入的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肿瘤卒中、脱髓鞘疾病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手术治疗45岁以下,颈部和脑血管检查及血液学筛选未能对TIA的病因提供有效线索者评估有无血管狭窄及程度他汀类药物(DCL-C目标值<2.缺血性卒中诊治三个层次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测量标准70%-99%)动脉-动脉栓塞性TIA–抗血小板、他汀评估有无血管狭窄及程度伴发热、心脏杂音:血培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脑梗塞病因及发病机制
堵塞穿支动脉缺血性卒中穿支动脉病(腔隙性)心源性栓塞心房纤颤瓣膜病心室血栓其他隐源性卒中其他不常见原因血栓前状态夹层动脉炎偏头痛/血管痉挛药物滥用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低灌注动脉源性栓塞20%25%20%30%5%混合机制
动脉到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脑梗塞病因及30脑卒中处理流程出院指导急诊和住院治疗病因诊治流程一般情况处理常规药物治疗CEA/CAS
并发症处理疑诊卒中患者急诊紧急评估和诊断脑梗死/TIA未溶栓溶栓溶栓的处理脑卒中处理流程出院指导急诊和住院治疗病因诊治流程一般情况处理31
脑梗塞诊断与病情评估脑梗塞诊断与病情评估32脑梗塞急诊诊断与处理病史+体检,提示脑卒中急诊头颅CT排除出血及其他颅内疾病,确定诊断确定是否符合溶栓条件如符合溶栓,按溶栓流程处理常规检查:血常规、血糖、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紧急处理:生命体征异常、高颅压、显著血压和血糖异常、癫痫脑梗塞急诊诊断与处理病史+体检,提示脑卒中33脑梗塞急性期评估与诊断病情评估:病史+体检,NIHSS评分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CRP或ESR脑影像检查:CT、MRI血管检查:颈动脉超声、TCD、CTA/MRA、DSA心脏检查:经胸心脏超声(必要时经食道超声)、动态心电图(筛查阵发性房颤)其他脑梗塞急性期评估与诊断病情评估:34共有表现:偏侧面部或肢体瘫痪及感觉减退,视野缺损、构音障碍、意识模糊、头痛、头晕等(优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规范诊疗随后6h,30min一次;0分钟10分钟15分钟25分钟45分钟60分钟脑水肿与高颅压:水肿占位效应及有颅内压增高的证据使用脱水剂。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50%吞咽障碍:鼻饲,改进食前试吞咽白开水心源性栓塞性TIA–抗凝鉴别: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脑肿瘤、脑炎、代谢性脑病、多发性硬化、缺氧性脑病、低血糖、硬膜下积液、癫痫等10%静脉推注(1分钟)凝血功能障碍:PT系列(含INR)症状出现在开始治疗前3-4.其他: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血液成分改变(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血管痉挛、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贫血)评估有无血管狭窄及程度一般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ECG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持续时间短暂,一般十余分钟,多在1小时内,最长不超过24小时寻找与临床症状一致的梗塞灶或梗塞间接征象穿支动脉疾病或小动脉闭塞脑梗塞急性期评估与诊断特殊病情选择性检查高凝疾病:抗心磷脂抗体,D-2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功能障碍:PT系列(含INR)血管炎、系统性疾病:脑脊液,自身抗体筛查,HIV特异性抗体或PCR,梅毒,疏螺旋体,结核,真菌,血培养有可疑的遗传性疾病,如线粒体病(MELAS)或CADASIL等:基因检测共有表现:偏侧面部或肢体瘫痪及感觉减退,视野缺损、构音障碍、35血管检查:颈动脉超声、TCD、CTA/MRA、DSA血管检查:颈动脉超声、TCD、CTA/MRA、DSA36心脏检查EKG,Holter,TTE,TEE左房附壁血栓卵圆孔未闭心脏检查EKG,Holter,TTE,TEE左房附壁血栓卵圆37脑梗塞诊断标准急性起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结构影像学发现能解释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梗死灶排除其他疾病(如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脑炎、代谢性脑病、多发性硬化、缺氧性脑病、低血糖、癫痫发作后状态、偏头痛等)脑梗塞诊断标准急性起病38脑梗塞诊疗中存在的问题诊断简单化,缺乏对病因、形成机制的深入分析治疗不规范,缺乏针对性脑梗塞诊疗中存在的问题诊断简单化,缺乏对病因、形成机制的深入39缺血性卒中诊治三个层次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高龄、代谢综合征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小动脉闭塞其他病因
病因不明病因动脉到动脉栓塞载体动脉堵塞穿支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混合型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针对病因治疗针对发病机制治疗缺血性卒中诊治三个层次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大动脉粥样硬化40脑梗塞诊断思路和流程是脑卒中吗?缺血性还是出血性?病情严重程度?是否符合溶栓条件?病因分型?机制?危险因素?脑梗塞诊断思路和流程是脑卒中吗?41是脑卒中吗?病史+体检:急性起病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肯定的局灶症状/体征一侧或双侧运动损害一侧或双侧感觉损害共济失调失语失用偏盲复视凝视麻痹非特异性症状头晕眩晕局部头痛双眼视物不清构音障碍认知障碍(包括精神混乱)意识障碍痫性发作鉴别: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脑肿瘤、脑炎、代谢性脑病、多发性硬化、缺氧性脑病、低血糖、硬膜下积液、癫痫等是脑卒中吗?病史+体检:急性起病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肯定的局42出血性还缺血性?头颅CT或MRI急诊首选CT排除出血,进一步排除颅内其他疾病寻找与临床症状一致的梗塞灶或梗塞间接征象有条件医院可考虑急诊MRIDWI,发病15min即可显示缺血灶住院后复查CT或加做头MRI出血性还缺血性?头颅CT或MRI43脑梗塞头颅CT超早期影像MCA高密度征脑沟消失豆状核模糊岛带征脑梗塞头颅CT超早期影像MCA高密度征脑沟消失豆状核模糊岛带44脑水肿与高颅压:水肿占位效应及有颅内压增高的证据使用脱水剂。症状出现在开始治疗前3-4.急性缺血性脑血管规范诊疗血流动力学性严重(狭窄率>70%):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椎基底动脉狭窄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可能相关的心脏疾病或其他疾病大面积的大脑中动脉区脑梗塞出现意识障碍,小脑梗塞压迫脑干,去骨瓣减压。微栓子型:动脉-动脉栓塞、心脏-动脉栓塞病史+体检:急性起病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其他原因TIA针对性治疗0分钟10分钟15分钟25分钟45分钟60分钟检查欠缺:常规血管影像或心脏检查都未能完成,难以确定病因随后6h,30min一次;大面积的大脑中动脉区脑梗塞出现意识障碍,小脑梗塞压迫脑干,去骨瓣减压。大面积的大脑中动脉区脑梗塞出现意识障碍,小脑梗塞压迫脑干,去骨瓣减压。窦性节律的TIA患者不应使用抗凝药物,除非具有心源性栓塞的高度风险(突发的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近期的心肌梗死、机械的心脏瓣膜修复术、二尖瓣狭窄、心内血块、或严重的扩张性心肌病[EF<20%]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CRP或ESR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测量标准70%-99%)心源性(如房颤或其他心源性,诊断中要注明是哪一种确定的心脏疾病)载体动脉硬化斑块堵塞穿支脑梗塞头颅MRI超早期影像脑水肿与高颅压:水肿占位效应及有颅内压增高的证据使用脱水剂。45病情严重程度评估NIHSS评分头CT或MRI病情严重程度评估NIHSS评分46病因?病史特点病灶特点血管检查心脏检查病因?病史特点47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发生机制?影像特点+血管检查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斑块堵塞穿支动脉、混合机制穿支动脉病变颈动脉狭窄,低灌注(3)房颤瓣膜病左心室血栓心源性栓塞主动脉弓斑块(2)颈动脉斑块,动脉源性栓塞(2)颅内动脉粥样硬化(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发生机制?影像特点+血管检查穿支动脉病变颈48载体动脉硬化斑块堵塞穿支载体动脉硬化斑块堵塞穿支49动脉-动脉栓塞动脉-动脉栓塞50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51混合机制
动脉到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
混合机制
动脉到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
52危险因素?病史+辅助检查可干预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吸烟和酗酒、肥胖、房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不可干预因素:年龄老化、家族史、脑卒中史、种族等危险因素?病史+辅助检查53脑梗死诊断书写形式脑梗死累及的动脉系统诊断(根据梗死灶分布,选择其中一项)左侧颈内动脉系统右侧颈内动脉系统后循环双侧颈内动脉系统前后循环均累及脑梗死诊断书写形式脑梗死54病因诊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如果诊断为这一型,还需要明确指出责任动脉。注意:责任动脉是指导致脑梗死的罪犯动脉,而非被害动脉。)心源性(如房颤或其他心源性,诊断中要注明是哪一种确定的心脏疾病)穿支动脉疾病或小动脉闭塞其他疾病(如动脉夹层、烟雾病、动脉炎等)病因不明多病因:发现两种以上病因,但难以确定哪一种与该次卒中有关(房颤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共存、大动脉粥样硬化和穿支动脉疾病共存)无确定病因:未发现确定的病因,或有可疑病因但证据不够强,除非再做更深入的检查检查欠缺:常规血管影像或心脏检查都未能完成,难以确定病因共存的相关疾病有可能会导致卒中的疾病,但能确定不是导致本次卒中的病因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共存的无症状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狭窄等)可能相关的心脏疾病或其他疾病病因诊断55血液动力学学说:脑动脉严重狭窄+血压波动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手术治疗如符合溶栓,按溶栓流程处理其他: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血液成分改变(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血管痉挛、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贫血)消化道出血:高龄、重症可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其他疾病(如动脉夹层、烟雾病、动脉炎等)有可疑的遗传性疾病,如线粒体病(MELAS)或CADASIL等:基因检测脑水肿与高颅压:水肿占位效应及有颅内压增高的证据使用脱水剂。产后或脱水状态下头痛:MRV心源性栓塞性TIA–抗凝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CRP或ESR脑梗塞
Cerebralinfarction(CI)0分钟10分钟15分钟25分钟45分钟60分钟通畅气道与吸氧(SaO2>92%)穿支动脉疾病或小动脉闭塞对于抗凝药物禁忌症的患者,推荐其使用阿司匹林(75-150mg/d),如果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应用氯吡格雷(75mg/d)血液动力学学说:脑动脉严重狭窄+血压波动动脉-动脉栓塞性TIA–抗血小板、他汀
脑梗塞急性期治疗血液动力学学说:脑动脉严重狭窄+血压波动脑梗塞急56缺血性卒中诊治三个层次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高龄、代谢综合征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小动脉闭塞其他病因
病因不明病因动脉到动脉栓塞载体动脉堵塞穿支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混合型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针对病因治疗针对发病机制治疗缺血性卒中诊治三个层次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大动脉粥样硬化57脑梗塞急性期治疗一般治疗通畅气道与吸氧(SaO2>92%)血压管理(<185/110mmHgor<220/120mmHg)
血糖控制(7.8-10.3mmol/L)
心脏疾病处理发热处理(<38.50C)营养支持脑梗塞急性期治疗一般治疗58脑梗塞急性期治疗静脉溶栓适应症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症状出现在开始治疗前3-4.5小时有可测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超过1hCT排除颅内出血且无大面积脑梗塞影像改变年龄18-80岁知情同意禁忌症(略)大脑中动脉主干,后循环主干闭塞,临床症状严重,在多模式影像支持下溶栓时间窗可适当放宽,动脉溶栓时间窗可适当放宽脑梗塞急性期治疗静脉溶栓大脑中动脉主干,后循环主干闭塞,临床59溶栓治疗理想流程0分钟
10分钟15分钟25分钟45分钟60分钟判断是否卒中开放静脉通道抽血化验(血常规、生化、凝血)开头CT、ECG检查单神经体检NIHSS开始CT扫描拿到CT片化验单开始给予溶栓药物疑似卒中患者送达溶栓治疗理想流程0分钟10分钟60rtPA静脉溶栓方法90%加入生理盐水静脉点滴(60分钟溶栓监测计算rt-PA用量(0.9mg/kg最大剂90mg)10%静脉推注(1分钟)尿激酶100-150万单位+NS100-200ml静滴,30min内输完rtPA静脉溶栓方法90%加入生理盐水静脉点滴(60分钟溶61rtPA静脉溶栓后监测神经功能评价:第1h,30min一次;以后每小时一次,直至24h血压监测:最初2h,15min一次;随后6h,30min一次;以后每小时一次,直至24h如下列情况停溶栓药物严重头痛、呕吐,血压显著升高,急诊复查头颅CT神经功能恶化:意识水平下降(GCS眼/运动项评分下降2分),症状加重(NIHSS增加>4分),急诊复查头颅CT外周胃肠、口腔、皮肤出血过敏反应,显著的低血压/舌源性肿胀溶栓24h后(使用抗小板及抗凝药物前)复查头颅CT需要使用的患者抗小板及抗凝药物在溶栓24h后开始rtPA静脉溶栓后监测神经功能评价:第1h,30min一次;62脑梗塞诊断与病情评估降纤治疗:FIB升高,或频繁发作患者可考虑选用巴曲酶或降纤酶治疗产后或脱水状态下头痛:MRV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神经保护:缺乏有询证医学证据的神经保护药物。如符合溶栓,按溶栓流程处理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治疗伴发热、心脏杂音:血培养血管检查:颈动脉超声、TCD、CTA/MRA、DSA评分0-6:高危:6~7分;下列TIA患者应在24-48h住院有条件尽早行MRIDWI他汀类药物(DCL-C目标值<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血压管理(<185/110mmHgor<220/120mmHg)血管检查:颈动脉超声、TCD、CTA/MRA、DSA病史+体检:急性起病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心源性(如房颤或其他心源性,诊断中要注明是哪一种确定的心脏疾病)可干预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吸烟和酗酒、肥胖、房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缺血性卒中诊治三个层次随后6h,30min一次;脑梗塞急性期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未溶栓患者尽早使用阿司匹林,150-300mg/日,4周后改为50-150mg/日不能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75mg/日已溶栓者在溶栓24h后开始使用奥扎格雷钠160mg/日滴注给药(日本)
抗凝治疗不作为常规心源性栓塞首选进展性卒中可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长期治疗华法令,短期治疗低分子肝素脑梗塞诊断与病情评估脑梗塞急性期治疗抗血小板治疗63脑梗塞急性期治疗降纤:缺乏高质量询证医学证据。纤维蛋白原高、进展性卒中可使用降纤酶、巴曲酶、蚓激酶、蓟蛇酶等降纤药物。扩容:不常规使用扩容治疗。低血压、分水岭脑梗塞可扩容。神经保护:缺乏有询证医学证据的神经保护药物。可酌情使用依达拉奉、胞二磷胆碱等。脑梗塞急性期治疗降纤:缺乏高质量询证医学证据。纤维蛋白原高、64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其他尤瑞克林丁苯酞高压氧亚低温中成药脑梗塞急性期治疗其他65脑梗塞急性期治疗急性期并发症治疗脑水肿与高颅压:水肿占位效应及有颅内压增高的证据使用脱水剂。大面积的大脑中动脉区脑梗塞出现意识障碍,小脑梗塞压迫脑干,去骨瓣减压。肺炎:抗感染、化痰、防误吸出血转化:无症状者少量渗血无需特殊处理,有症状高密度血肿按脑出血处理癫痫:静脉给予安定,口服药物可选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一月后逐渐减量停用,若再发按癫痫常规处理消化道出血:高龄、重症可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长期卧床、高龄、瘫痪重、房颤等高危人群,鼓励下肢活动,无抗凝禁忌予低分子肝素,可联合加压治疗排尿障碍和尿路感染:保留导尿,抗感染吞咽障碍:鼻饲,改进食前试吞咽白开水脑梗塞急性期治疗急性期并发症治疗66脑梗塞恢复期治疗及二级预防康复训练心理支持二级预防危险因素干预药物治疗CAS或CEA脑梗塞恢复期治疗及二级预防康复训练67急性缺血性脑血管规范诊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规范诊疗68(优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规范诊疗(优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规范诊疗69急性脑血管疾病分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脑卒中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急性脑血管疾病分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chemicat7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发病机制血液动力学学说:脑动脉严重狭窄+血压波动微栓子学说:动脉-动脉微栓子、心脏-动脉微栓子其他: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血液成分改变(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血管痉挛、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贫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病因及发病机制72TIA临床特征发病突然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症状持续时间短暂,一般十余分钟,多在1小时内,最长不超过24小时恢复完全,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可反复发作TIA临床特征发病突然73TIA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思路是TIA吗?前循环或后循环?发病机制?卒中风险?TIA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思路74累及的动脉系统诊断(根据梗死灶分布,选择其中一项)消化道出血:高龄、重症可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其他: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血液成分改变(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血管痉挛、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贫血)评估有无血管狭窄及程度血管检查:颈动脉超声、TCD、CTA/MRA、DSA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分层,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血压管理(<185/110mmHgor<220/120mmHg)排除其他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肿瘤卒中、脱髓鞘疾病有可能会导致卒中的疾病,但能确定不是导致本次卒中的病因TIA病因和危险因素筛查心源性(如房颤或其他心源性,诊断中要注明是哪一种确定的心脏疾病)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混合机制
动脉到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不能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75mg/日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治疗通畅气道与吸氧(SaO2>92%)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排除其他疾病(如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脑炎、代谢性脑病、多发性硬化、缺氧性脑病、低血糖、癫痫发作后状态、偏头痛等)认知障碍(包括精神混乱)血流动力学性严重(狭窄率>70%):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椎基底动脉狭窄TIA诊断与鉴别诊断是TIA吗?TIA新诊断标准急性发作性脑或视网膜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临床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1h在影像学上无急性脑梗死的证据鉴别脑卒中癫痫眩晕、晕厥偏头痛高血压脑病累及的动脉系统诊断(根据梗死灶分布,选择其中一项)TIA诊断75TIA诊断与鉴别诊断前循环或后循环TIA?前循环特征性表现:单眼黑蒙或视物模糊、失语、眼动脉交叉瘫、Honer征交叉瘫后循环特征性表现:交叉瘫、眩晕、复视、共济失调、猝倒发作、短暂全面遗忘共有表现:偏侧面部或肢体瘫痪及感觉减退,视野缺损、构音障碍、意识模糊、头痛、头晕等前循环占90%,后循环7%,同时累及3%TIA诊断与鉴别诊断前循环或后循环TIA?76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分层,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血压管理需要慎重,应停用降压药物,必要时给以扩容治疗神经保护:缺乏有询证医学证据的神经保护药物。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CRP或ESR自发流产、血栓史年轻女性:抗心磷脂抗体病史+体检,NIHSS评分其他: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血液成分改变(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血管痉挛、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贫血)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测量标准70%-99%)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多病因:发现两种以上病因,但难以确定哪一种与该次卒中有关(房颤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共存、大动脉粥样硬化和穿支动脉疾病共存)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如符合溶栓,按溶栓流程处理SBP>140或DBP>90长期治疗华法令,短期治疗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75-150mg)+氯吡格雷(75mg)穿支动脉疾病或小动脉闭塞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TIA诊断与鉴别诊断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分型血液动力学型微栓子型:动脉-动脉栓塞、心脏-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型微栓塞型发作时间短暂(5~10min)较长(数十分钟~1、2小时)发作频数频繁(每天或每周数次)稀疏(数月)症状刻板多变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分层,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TIA诊断与鉴别诊断77TIA卒中风险评估TIA患者在发病后前3个月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较大,其中前2d内风险最大常用的TIA风险评估量表有ABCD评分加利福尼亚评分ABCD2评分TIA卒中风险评估TIA患者在发病后前3个月内发生脑梗死的风78ABCD2评分TIA的临床特征得分A
年龄>60岁1B血压(mmHg)SBP>140或DBP>901C临床症状
单侧无力2
不伴无力的言语障碍1D临床不症状持续时间
>60min210-59min1D糖尿病有1评分0-6:高危:6~7分;中危:4~5分;低危:0~3分ABCD2评分TIA的临床特征得分A
年龄>60岁1B79ABCD2评分的卒中风险度ABCD2评分2天内卒中发生率高危(6-7分)8.1%中危(4-5分)4.1%低危(0-3分)1.0%ABCD2评分的卒中风险度ABCD2评分2天内卒中发生率高危80TIA处理流程需要住院吗?要做哪些评估检查?如何制定治疗方案?TIA处理流程需要住院吗?81TIA需要住院吗?下列TIA患者应在24-48h住院初发TIA患者进展型TIA患者症状持续时间>1h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50%已知的心脏来源的栓子(如心房颤动)己知的高凝状态ABCD2评分高危者TIA需要住院吗?下列TIA患者应在24-48h住院82TIA病因和危险因素筛查病史和体检一般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ECG脑CT或MRI脑血管检查心脏检查其他病因筛查TIA病因和危险因素筛查病史和体检83脑CT或MRI排除其他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肿瘤卒中、脱髓鞘疾病有条件尽早行MRIDWI脑CT或MRI排除其他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肿瘤卒中、脱髓84脑血管检查
目的:评估有无血管狭窄及程度评估斑块稳定性评估侧枝循环代偿情况为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颈动脉超声经颅超声多普勒(TCD)CTA/MRADSA脑血管检查
目的:85心脏检查心脏评估指征怀疑心源性栓塞机制时45岁以下,颈部和脑血管检查及血液学筛选未能对TIA的病因提供有效线索者心脏检查方法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可能发现心脏附壁血栓、房间隔的异常(房室壁瘤、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二尖瓣赘生物以及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等多种心源性栓子的来源心脏检查心脏评估指征86其他检查根据病史线索有选择的进行产后或脱水状态下头痛:MRV自发流产、血栓史年轻女性:抗心磷脂抗体伴发热、心脏杂音:血培养结缔组织病:ANA抗体谱、ANCA、血沉、脑血管造影、腰椎穿刺颈部疼痛杂音:颈部血管超声、DSA
无明显卒中危险因素:经食道超声、高凝状态筛查(血流变、肿瘤、蛋白S、蛋白C缺乏)其他检查根据病史线索有选择的进行87治疗方案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分层,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内科治疗危险因素干预心源性栓塞性TIA–抗凝动脉-动脉栓塞性TIA–抗血小板、他汀血流动力学性TIA–管理血压+抗血小板、他汀外科手术及血管内治疗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CEA或CAS治疗方案治疗原则:88脑水肿与高颅压:水肿占位效应及有颅内压增高的证据使用脱水剂。大脑中动脉主干,后循环主干闭塞,临床症状严重,在多模式影像支持下溶栓时间窗可适当放宽,动脉溶栓时间窗可适当放宽排除其他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肿瘤卒中、脱髓鞘疾病产后或脱水状态下头痛:MRV动脉-动脉栓塞性TIA–抗血小板、他汀一般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ECG10%静脉推注(1分钟)阿司匹林(75-150mg)+氯吡格雷(75mg)频繁(每天或每周数次)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如果诊断为这一型,还需要明确指出责任动脉。颈动脉狭窄,低灌注(3)TIA病因和危险因素筛查阿司匹林(75-150mg)+氯吡格雷(75mg)共有表现:偏侧面部或肢体瘫痪及感觉减退,视野缺损、构音障碍、意识模糊、头痛、头晕等消化道出血:高龄、重症可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症状脑梗塞是一种多病因、多种机制临床综合征排除其他疾病(如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脑炎、代谢性脑病、多发性硬化、缺氧性脑病、低血糖、癫痫发作后状态、偏头痛等)混合机制
动脉到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0分钟10分钟15分钟25分钟45分钟60分钟血流动力学性TIA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治疗血压管理需要慎重,应停用降压药物,必要时给以扩容治疗有条件可以考虑血管内或外科治疗脑水肿与高颅压:水肿占位效应及有颅内压增高的证据使用脱水剂。89心源性栓塞性TIA持续性或阵发性(瓣膜性或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TIA患者,建议长期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除外),其目标INR值为2.5(范围为2.0–3.0)对于抗凝药物禁忌症的患者,推荐其使用阿司匹林(75-150mg/d),如果阿司匹林不能耐受者,应用氯吡格雷(75mg/d)窦性节律的TIA患者不应使用抗凝药物,除非具有心源性栓塞的高度风险(突发的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近期的心肌梗死、机械的心脏瓣膜修复术、二尖瓣狭窄、心内血块、或严重的扩张性心肌病[EF<20%]心源性栓塞性TIA持续性或阵发性(瓣膜性或非瓣膜性)心房颤动90动脉-动脉栓塞性TIA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强化降脂治疗建议对于无禁忌症者,联合使用(PAS)阿司匹林(75-150mg)+氯吡格雷(75mg)他汀类药物(DCL-C目标值<2.1mmol/L)丙丁酚(0.5gbid)动脉-动脉栓塞性TIA抗血小板聚集91其他原因TIA针对性治疗降纤治疗:FIB升高,或频繁发作患者可考虑选用巴曲酶或降纤酶治疗血液疾病血管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抗凝脂抗体综合征其他原因TIA针对性治疗降纤治疗:FIB升高,或频繁发作患者92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手术治疗手术适应症新发TIA(6个月内)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测量标准70%-99%)年龄在40~75岁(预期寿命>5年)有条件的医院(围手术期卒中和死亡事件发生率<6%)建议行CEA或CASTIA者有CEA或CAS适应症时,建议治疗在2周内进行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手术治疗手术适应症93椎基底动脉/颅内动脉
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手术
适应症:经内科治疗(抗栓药物、他汀类药物及其它控制危险因素的治疗)仍有症状发作血流动力学性严重(狭窄率>70%):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椎基底动脉狭窄有条件的医院可考虑行CAS椎基底动脉/颅内动脉
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手术
适应症:94脑梗塞
Cerebralinfarction(CI)脑梗塞
Cerebralinfarction(CI)95脑梗塞是一种多病因、多种机制临床综合征寻找与临床症状一致的梗塞灶或梗塞间接征象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发生机制?恢复完全,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穿支动脉疾病或小动脉闭塞脑梗塞是一种多病因、多种机制临床综合征有条件尽早行MRIDWI检查欠缺:常规血管影像或心脏检查都未能完成,难以确定病因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症状有可疑的遗传性疾病,如线粒体病(MELAS)或CADASIL等:基因检测检查欠缺:常规血管影像或心脏检查都未能完成,难以确定病因血压管理(<185/110mmHgor<220/120mmHg)神经功能恶化:意识水平下降(GCS眼/运动项评分下降2分),症状加重(NIHSS增加>4分),急诊复查头颅CT短暂(5~10min)自发流产、血栓史年轻女性:抗心磷脂抗体排尿障碍和尿路感染:保留导尿,抗感染其他原因TIA针对性治疗其他原因TIA针对性治疗吞咽障碍:鼻饲,改进食前试吞咽白开水在影像学上无急性脑梗死的证据脑梗塞是一种多病因、多种机制临床综合征脑梗塞是一种多病因、多种机制临床综合征脑梗塞是一种多病因、多96混合机制
动脉到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大脑中动脉主干,后循环主干闭塞,临床症状严重,在多模式影像支持下溶栓时间窗可适当放宽,动脉溶栓时间窗可适当放宽有可能会导致卒中的疾病,但能确定不是导致本次卒中的病因急性发作性脑或视网膜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体征临床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1h检查欠缺:常规血管影像或心脏检查都未能完成,难以确定病因0分钟10分钟15分钟25分钟45分钟60分钟后循环特征性表现:交叉瘫、眩晕、复视、共济失调、猝倒发作、短暂全面遗忘无确定病因:未发现确定的病因,或有可疑病因但证据不够强,除非再做更深入的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肿瘤卒中、脱髓鞘疾病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手术治疗45岁以下,颈部和脑血管检查及血液学筛选未能对TIA的病因提供有效线索者评估有无血管狭窄及程度他汀类药物(DCL-C目标值<2.缺血性卒中诊治三个层次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测量标准70%-99%)动脉-动脉栓塞性TIA–抗血小板、他汀评估有无血管狭窄及程度伴发热、心脏杂音:血培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脑梗塞病因及发病机制
堵塞穿支动脉缺血性卒中穿支动脉病(腔隙性)心源性栓塞心房纤颤瓣膜病心室血栓其他隐源性卒中其他不常见原因血栓前状态夹层动脉炎偏头痛/血管痉挛药物滥用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低灌注动脉源性栓塞20%25%20%30%5%混合机制
动脉到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脑梗塞病因及97脑卒中处理流程出院指导急诊和住院治疗病因诊治流程一般情况处理常规药物治疗CEA/CAS
并发症处理疑诊卒中患者急诊紧急评估和诊断脑梗死/TIA未溶栓溶栓溶栓的处理脑卒中处理流程出院指导急诊和住院治疗病因诊治流程一般情况处理98
脑梗塞诊断与病情评估脑梗塞诊断与病情评估99脑梗塞急诊诊断与处理病史+体检,提示脑卒中急诊头颅CT排除出血及其他颅内疾病,确定诊断确定是否符合溶栓条件如符合溶栓,按溶栓流程处理常规检查:血常规、血糖、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紧急处理:生命体征异常、高颅压、显著血压和血糖异常、癫痫脑梗塞急诊诊断与处理病史+体检,提示脑卒中100脑梗塞急性期评估与诊断病情评估:病史+体检,NIHSS评分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CRP或ESR脑影像检查:CT、MRI血管检查:颈动脉超声、TCD、CTA/MRA、DSA心脏检查:经胸心脏超声(必要时经食道超声)、动态心电图(筛查阵发性房颤)其他脑梗塞急性期评估与诊断病情评估:101共有表现:偏侧面部或肢体瘫痪及感觉减退,视野缺损、构音障碍、意识模糊、头痛、头晕等(优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规范诊疗随后6h,30min一次;0分钟10分钟15分钟25分钟45分钟60分钟脑水肿与高颅压:水肿占位效应及有颅内压增高的证据使用脱水剂。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50%吞咽障碍:鼻饲,改进食前试吞咽白开水心源性栓塞性TIA–抗凝鉴别: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脑肿瘤、脑炎、代谢性脑病、多发性硬化、缺氧性脑病、低血糖、硬膜下积液、癫痫等10%静脉推注(1分钟)凝血功能障碍:PT系列(含INR)症状出现在开始治疗前3-4.其他: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血液成分改变(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血管痉挛、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贫血)评估有无血管狭窄及程度一般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ECG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持续时间短暂,一般十余分钟,多在1小时内,最长不超过24小时寻找与临床症状一致的梗塞灶或梗塞间接征象穿支动脉疾病或小动脉闭塞脑梗塞急性期评估与诊断特殊病情选择性检查高凝疾病:抗心磷脂抗体,D-2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功能障碍:PT系列(含INR)血管炎、系统性疾病:脑脊液,自身抗体筛查,HIV特异性抗体或PCR,梅毒,疏螺旋体,结核,真菌,血培养有可疑的遗传性疾病,如线粒体病(MELAS)或CADASIL等:基因检测共有表现:偏侧面部或肢体瘫痪及感觉减退,视野缺损、构音障碍、102血管检查:颈动脉超声、TCD、CTA/MRA、DSA血管检查:颈动脉超声、TCD、CTA/MRA、DSA103心脏检查EKG,Holter,TTE,TEE左房附壁血栓卵圆孔未闭心脏检查EKG,Holter,TTE,TEE左房附壁血栓卵圆104脑梗塞诊断标准急性起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结构影像学发现能解释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梗死灶排除其他疾病(如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脑炎、代谢性脑病、多发性硬化、缺氧性脑病、低血糖、癫痫发作后状态、偏头痛等)脑梗塞诊断标准急性起病105脑梗塞诊疗中存在的问题诊断简单化,缺乏对病因、形成机制的深入分析治疗不规范,缺乏针对性脑梗塞诊疗中存在的问题诊断简单化,缺乏对病因、形成机制的深入106缺血性卒中诊治三个层次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高龄、代谢综合征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小动脉闭塞其他病因
病因不明病因动脉到动脉栓塞载体动脉堵塞穿支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混合型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针对病因治疗针对发病机制治疗缺血性卒中诊治三个层次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大动脉粥样硬化107脑梗塞诊断思路和流程是脑卒中吗?缺血性还是出血性?病情严重程度?是否符合溶栓条件?病因分型?机制?危险因素?脑梗塞诊断思路和流程是脑卒中吗?108是脑卒中吗?病史+体检:急性起病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肯定的局灶症状/体征一侧或双侧运动损害一侧或双侧感觉损害共济失调失语失用偏盲复视凝视麻痹非特异性症状头晕眩晕局部头痛双眼视物不清构音障碍认知障碍(包括精神混乱)意识障碍痫性发作鉴别: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脑肿瘤、脑炎、代谢性脑病、多发性硬化、缺氧性脑病、低血糖、硬膜下积液、癫痫等是脑卒中吗?病史+体检:急性起病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肯定的局109出血性还缺血性?头颅CT或MRI急诊首选CT排除出血,进一步排除颅内其他疾病寻找与临床症状一致的梗塞灶或梗塞间接征象有条件医院可考虑急诊MRIDWI,发病15min即可显示缺血灶住院后复查CT或加做头MRI出血性还缺血性?头颅CT或MRI110脑梗塞头颅CT超早期影像MCA高密度征脑沟消失豆状核模糊岛带征脑梗塞头颅CT超早期影像MCA高密度征脑沟消失豆状核模糊岛带111脑水肿与高颅压:水肿占位效应及有颅内压增高的证据使用脱水剂。症状出现在开始治疗前3-4.急性缺血性脑血管规范诊疗血流动力学性严重(狭窄率>70%):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椎基底动脉狭窄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可能相关的心脏疾病或其他疾病大面积的大脑中动脉区脑梗塞出现意识障碍,小脑梗塞压迫脑干,去骨瓣减压。微栓子型:动脉-动脉栓塞、心脏-动脉栓塞病史+体检:急性起病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其他原因TIA针对性治疗0分钟10分钟15分钟25分钟45分钟60分钟检查欠缺:常规血管影像或心脏检查都未能完成,难以确定病因随后6h,30min一次;大面积的大脑中动脉区脑梗塞出现意识障碍,小脑梗塞压迫脑干,去骨瓣减压。大面积的大脑中动脉区脑梗塞出现意识障碍,小脑梗塞压迫脑干,去骨瓣减压。窦性节律的TIA患者不应使用抗凝药物,除非具有心源性栓塞的高度风险(突发的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近期的心肌梗死、机械的心脏瓣膜修复术、二尖瓣狭窄、心内血块、或严重的扩张性心肌病[EF<20%]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CRP或ESR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测量标准70%-99%)心源性(如房颤或其他心源性,诊断中要注明是哪一种确定的心脏疾病)载体动脉硬化斑块堵塞穿支脑梗塞头颅MRI超早期影像脑水肿与高颅压:水肿占位效应及有颅内压增高的证据使用脱水剂。112病情严重程度评估NIHSS评分头CT或MRI病情严重程度评估NIHSS评分113病因?病史特点病灶特点血管检查心脏检查病因?病史特点114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发生机制?影像特点+血管检查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斑块堵塞穿支动脉、混合机制穿支动脉病变颈动脉狭窄,低灌注(3)房颤瓣膜病左心室血栓心源性栓塞主动脉弓斑块(2)颈动脉斑块,动脉源性栓塞(2)颅内动脉粥样硬化(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发生机制?影像特点+血管检查穿支动脉病变颈115载体动脉硬化斑块堵塞穿支载体动脉硬化斑块堵塞穿支116动脉-动脉栓塞动脉-动脉栓塞117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118混合机制
动脉到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
混合机制
动脉到动脉栓塞+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
119危险因素?病史+辅助检查可干预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吸烟和酗酒、肥胖、房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不可干预因素:年龄老化、家族史、脑卒中史、种族等危险因素?病史+辅助检查120脑梗死诊断书写形式脑梗死累及的动脉系统诊断(根据梗死灶分布,选择其中一项)左侧颈内动脉系统右侧颈内动脉系统后循环双侧颈内动脉系统前后循环均累及脑梗死诊断书写形式脑梗死121病因诊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如果诊断为这一型,还需要明确指出责任动脉。注意:责任动脉是指导致脑梗死的罪犯动脉,而非被害动脉。)心源性(如房颤或其他心源性,诊断中要注明是哪一种确定的心脏疾病)穿支动脉疾病或小动脉闭塞其他疾病(如动脉夹层、烟雾病、动脉炎等)病因不明多病因:发现两种以上病因,但难以确定哪一种与该次卒中有关(房颤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共存、大动脉粥样硬化和穿支动脉疾病共存)无确定病因:未发现确定的病因,或有可疑病因但证据不够强,除非再做更深入的检查检查欠缺:常规血管影像或心脏检查都未能完成,难以确定病因共存的相关疾病有可能会导致卒中的疾病,但能确定不是导致本次卒中的病因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共存的无症状颅内或颅外大动脉狭窄等)可能相关的心脏疾病或其他疾病病因诊断122血液动力学学说:脑动脉严重狭窄+血压波动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手术治疗如符合溶栓,按溶栓流程处理其他: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血液成分改变(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血管痉挛、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贫血)消化道出血:高龄、重症可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其他疾病(如动脉夹层、烟雾病、动脉炎等)有可疑的遗传性疾病,如线粒体病(MELAS)或CADASIL等:基因检测脑水肿与高颅压:水肿占位效应及有颅内压增高的证据使用脱水剂。产后或脱水状态下头痛:MRV心源性栓塞性TIA–抗凝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CRP或ESR脑梗塞
Cerebralinfarction(CI)0分钟10分钟15分钟25分钟45分钟60分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艺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五课(演唱) 踩雨
- 2025年印刷品、记录媒介复制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大数据技术助力提升教学质量研究
- 教育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前景分析
- 从教育心理学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 教师专业成长与教育法的紧密结合
- 心理资本开发教育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培训中的实践
- 2025届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汇文实验学校物理高二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在线教育与远程教学下的教师能力提升
- 合同变更的处理流程题目
- 2022年全国《网络安全学习教育知识》竞赛试题库与答案
- DL 5190.2-2019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锅炉机组
- 印刷与人工智能集成
- 药房盘盈盘亏分析报告
- 老年病科医生工作总结
- (正式版)JBT 14933-2024 机械式停车设备 检验与试验规范
- JJF 1033-2023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 sqe年终述职报告
- 保密协议Word模板
- 支部政务课: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几点体会
- 社会调查报告-益阳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