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模拟试卷 期末考试卷AB卷4套带答案_第1页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试卷 期末考试卷AB卷4套带答案_第2页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试卷 期末考试卷AB卷4套带答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得分一、单选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答案写在下表中得分基尔霍夫定律和Σu=0)可以适用的电路类型为( )()只适用于直流电路()只适用于正弦交流电路;()只适用于动态电路()可适用于任何电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i=0)应用于电路中的( )(A)支路;(B)节点; (C)回路;网孔。若把电路中的参考点由原来电位较低的点改选为电位较高的点,则电路中各点电位比原来( )(A)升高;(B)降低;(C)不变; (D)不能确定。在如题4图所示直流电路中,根据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可确定电路中电流I大小为( )(A)I=0(B)I=0.5(C)I=1(D)I=10。55图所示直流电路,当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V10VS时电压表V读数为5则US和RS的值分别为( )(A)US=5=5Ω; (B)US=5V,RS=10Ω;(C)US=10=5Ω; (D)US=10=10Ω。10Ω+

I=?R+SSVU-S+10VR+SSVU-S5Ω5Ω10Ω + L10V

10V5Ω

10Ω单选题4电路图 单选题5电路图理想电压源的内阻RS的大小是( )(A)内阻为零; (B)内阻为无穷大;(C)内阻的大小由外电路来确定;(D)不能确定。如题7图所示直流电路,若用支路电流法解题,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I1+I2+I3=0; (B)I1R1+I3R3+U1=0;(C)I2R2+I3R3-U2=0; (D)I1R1-I2R2+U2+U1=0。R1+R1+UR2+UR28VSIS2AI1+R1R2I3I+U1R3- -U2单选题7电路图 单选题8电路图R2 R2 2如题8图所示直流电路和R2值均未知。根据叠加定理,3A电流源单独用时,U =4当12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4。则R的值为( )R2 R2 2(A)2Ω; (B)4Ω; (C)8Ω; (D)16Ω。如题9所示为一含有受控源的二端网络、b端钮电压Uab为( )(A)2V; (B)4V; (C)6V; (D)8V。-+1A2+2-+1A2+2UU-RR+4+6I-U-ab单选题9电路图 单选题10电路图如题10所示为一含有受控源的二端网络、b间的等效电阻Rab为( )(A)2Ω; 4Ω; (C)6Ω; (D)8Ω。设两电压分别为

10sin(t3π) Au5sin(tπ) A,则u对

的相位差1为( )

4 2 2 1 2()超前πrad()滞后πrad(C)超前πradD)滞后πrad。4 4 4 4在频率为f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当电源的频率变为2f时,则电路中RLC元的阻抗或总阻抗的变化情况为( )(A)电阻变为2倍; 容抗变为2倍;(C)感抗变为2倍; (D)总阻抗变为2倍。正弦电流通过电容元件时,正确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式是( )(A)uC

Cdi ()dt

jCIC

()C

jCUC

()IC

X U。C CC正弦电流通过电感元件时,正确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式是( )C(A)uL

LdiL()dt

LL

()L

jLUL

()UL

1I。L L电感元件通过正弦电流时的有功功率为( )()Pui()P0(C)PI2XL L

D)Pu2/X 。L L一个电路的总复阻抗为Z=10―j10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ψu–ψ=45o()ψ–ψ45o;22(C)复导纳Y=0.1 S; (D)复阻抗Z=10 Ω;22题17图所示为RLC串联正弦交流电路,在用相量法计算时,下列关系中正确是( )()&&&&; )&&&&;R L C R L C(C)UUR

U UL

; )&&j&&) 。R L CRC串联电路如题18图所示,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电容两端的电压为3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为( )(A)1(B)3(C)5(D)7R+ +u-uRu

C+R+UR+R+UR-C-S+-S R LR L CCL u CL - - C单选题17电路图 单选题18电路图 单选题19电路图S 理想的RLC并联电路如题19图所示,已知R=1kΩ,XL=10Ω,XC=10Ω,电源提供的总电流为I=10。则电感中的电流IS ()I=1mA()I=10mAC)I=100mAD)I=1A。L L L L在220V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对感性负载(等效为RL串联电路,若要求电路有功功率P不变,则可以用来提高功率因数cosφ的措施是( )(A)并联电容;(B)并联电感;(C)串联电容;(D)无法确定。两个具有互感的线圈,当电流从同名端流入时,则两线圈中的电流所产生的磁的情况是( )()B)C)D)无法确定。i2L2+u2-22i2L2+u2-如图中所示,则下列正确的电压方程式是( ) i1 M+u

Ld

Md

()

Ld

Mdi ; u L11 2 1 211 1d 1 1 1t dt dt dt -(C)u

diL

diM

D)

diL

diM 2

单选题22图2 2dt dt 2 2dt dt一个理想变压器,初级匝数n1=10000,次级匝数n2=1000,次级负载Z2=100Ω。则初级等效阻抗Z1为( )(A)Z1=10kΩ;(B)Z1=1kΩ;(C)Z1=100Ω;(D)Z1=10Ω。在对称三相电路中,电源和负载都接成Y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线电流为零(IN

0()

倍(U3L3

3U;P(C)线电流等于相电流(IL

ID)三相总功率=3UP

Icos。P电源和负载均为星形联接的对称三相电路中,若负载接法不变,当电源改为三角形联接时,则线电流(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不能确定。已知矩形波与三角波的峰值相等、基波频率相同,则根据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波平滑性与高次谐波分量幅值的关系可知,两者的高次谐波分量幅值为( )()B)C)D)不能确定。下列非正弦周期电压的有效值,正确的表达式是( )(A)UU U0 1

U L; (B)UU;2 0T1Tudt0(C)U ; (D)U U2UT1Tudt00 1 228u=[6+5sin]=4,

1 9,则电路中的电流i为( )(A)i=5sin(3t36.87)A;(B)i=[1.5+5sin(3t+36.87)]A;(C)i=sin(3t+36.87)A;(D)i=sin(3t36.87)A。

C++iuRC-单选题28图表征一阶动态电路的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快慢的参数是( )(A)电感L; (B)电容C;初始值;时间常数。在含有储能元件电路的动态过程中,关于时间常数的说法错误的是( )()RC电路的时间常数为τ=RBRL电路的时间常数为τ=R;(C)时间常数τ的单位为秒; 时间常数τ越小,动态过程就越快。得分二、判断题(:,错。2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案写在下表中得分1.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不能进行等效变换( )2.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内阻均为0。( )在叠加定理的应用中,求某一独立电源单独作用在某处的电压或电流时,必须将其余的独立电源去除即将不作用的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均可直接利用叠加定理进行计算)Ro时,必须去除电路中的所有独立源而保留所有受控源,然后再计算该除源网络的等效电阻( )i1A。

sin(100πt–90o)A=1902( )27.电容元件C上的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ψu–ψi=–90o。( )在RLC串联谐振电路中,串联的电阻越小,电路的品质因素Q也就越小( )在RLC并联谐振电路中,若电路参数C确定,则电路的谐振频率、特阻抗ρ和品质因数Q也就确定了( 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就是电阻上所消耗的功率。 ( )两个互感线圈的同名端,不仅与两个线圈的绕向有关,还与两个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有关。 ( )M具有互感M的线圈,其互感电压可用流控电压源来表示( )M两个有互感的线圈串联时,无论顺向串联还是反向串联,其等效电感总比没有互感时大。33

LUL

( )3UP( )3( )谐波分析就是把一个非正弦周期函数,分解为直流分量和无穷多个频率成整数的谐波分量之和( )17.非正弦周期电路的分析计算是依据叠加定理进行的,即将直流分量作用的电路各次谐波作用的电路单独计算最后将各电路所求得的结果进行叠加叠加时各次谐波分量既可用瞬时值表达式也可用相量形式( )电路从一种稳态变换到另一种稳态的过程,称为动态过程或暂态过程)得分如果储能元件或C)换路前没有储能,那么在换路后的瞬间,电容器相当开路,电感相当于短路( )20.RC电路的时间常数τ越大,充放电的时间就越长( )得分三、填充题(9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的表达式为;回路电压定律的表达式为。一个内阻为RS与理想电流源IS并联所构成的实际电流源模型,可以等效变换为个实际的电压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条件是:电压源的电压US为 ,电压源的内阻为 。2一个正弦交流电压u=10 sin(100πt–则它的频率为ƒ= Hz,2对应的相量为= V。电感元件的复阻抗为 ,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为ψu–ψi= 。2.理想变压器的初级匝数为 N1,次级匝数为N2,则初级与次级的电压比为U1/U2= ,电流比为I1/I2= ,阻抗比为Z1/Z= 2对称三相正弦电源的三个正弦量的大小 ,频率 ,位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解式为:f(t) ;其中称为直流分量的项是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波形越平滑,对应的次谐波的幅值就越(选填:/小)LC的不能跃变;电容上的不能跃变(/电流)得分一阶电路动态过程的三要素法表达式为(t)= 。得分四、计算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2 (6分)直流电路如下图所示,计算各支路中的电流1、I、I 2 I13ΩI13Ω+9VI26Ω+18V2Ω5 (6分)用戴维南定理计算下图所示桥式电路中R5支路的电流I。已知U=185 R16ΩR2I5 12ΩR56Ω6ΩR3R43Ω+-R16ΩR2I5 12ΩR56Ω6ΩR3R43Ω+-US18V(6分)电路如图所示,已知=7

=j7Ω190A,试求。L SRRjXLSo (6分RLC=10R0ΩL=10mH=1µF()电路的谐振角频率ω、特性阻抗、品质因数、总电流Io U电压 。UL(2))的相量图。R L Ci +uR–+ Ru–

+uL–L +C uC–(6分)电路如下图所示,开关S在=0时闭合,已知R1R2=2k,=1µ,S U=100)uS SR1SR1t=0+iCR+2CUS C第第11页共34页一、单选题模拟试卷1参考答案1234 56 78910DBBA DA CBCD11121314 1516 17181920DCCA BB ACDA21222324 2526 27282930ABAD CA DCDB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填充题Σi=0,Σu=0。RS US=IS∙RRS .5,=134.jωL,+90o2 2 1 1 .N1N,NNNN)2 2 1 1 相等,相同,依次互差120o 。A0

k

A km

)

,小。四、计算题1.I=1A,I=2A,I=3A1232.Uo=6V;Ro=6四、计算题1.I=1A,I=2A,I=3A1232.Uo=6V;Ro=6I5=0.5A3.7 2451045S4.ω=104rad/s、ρ=10Ω、Q=10、I=1U=100V5.ou 5(1e1000t)VoLC计算题4相量图2得分一、单选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案写在下表中得分在电路的分析中通常需要预先在电路中标出一些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下列于参考电流或参考电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B、参考电流与参考电压的标定方向,二者之间必须为关联正方向;C、参考电流与参考电压的标定方向,都可以任意假设;D、参考电流的方向可以任意假设,而参考电压的方向不可以任意假设。在电路的分析计算中当电路中选取的参考点改变时则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点之间的电压将( )A、电位和电压都不变; B、电位和电压都将随之改变C、电位不变而电压改变; D、电位改变而电压不变。S 某实际电(由理想电压源U与内阻R串联的开路电压为9短路电流为3当外接负载电阻为6时,其端电压是S A3V 、6V C、9V D、18V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 )A、电压为无穷大; B、电压为零;C、电压的大小由外电路来确定;D、电压的大小不可以确定。5RR应满足的条件是L L( )AR =RL

B、RL

C、RL

=0 DRL

1R5图5图6图7图在如题6图所示给出两个线性电阻Ra和Rb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 )ARa>Rb 、Ra=Rb 、Ra<Rb D、不能确定7.一个含电流控制的电压源的无源单口网络如题7图所示,则该电路的b端可以对外等效为( )A、一个理想电压源; B、一个理想电流源;C、一个纯电阻; D、一个戴维南等效电路。电路如题8图所示,正弦电流通过电容元件时,电压、电流的关系( A、jB、i=、IjCU D、IUC题8图

题9图电路如题9图所示,正弦电流通过电感元件时,下列关系中正确的( )A、

j

B、u=j

LdC、dtC、

、UjLI某二端网络的输入阻抗为Z=(10+j10),则输入导纳( )A、(0.1+j0.1)S 、(0.05j0.05)S C、(0.1j0.1)S D、(0.05+j0.05)S一个RL并联电路,电路的总电流为10A,电阻中的电流为6A,则电感中的电为( )A2、4、8D、1612A20V、102V13C、0V14D、10V12A20V、102V13C、0V14D、10V题图13所示正弦电路中,已知各电流有效值I===3A,则I 等R C L于( )A1A B、1A C、4A D7A题图14所示三个耦合线圈的同名端( )A、ac、e B、、d、f C、、d、e D、b、、f一理想变压器匝数比为10,初级电压为22V,则次级电压为( )A、22V 、220V 、2.2V D、0.22V16所示Y等A于( )

1

/30

1

/

1UAB

3

3

3 AB在对称三相电路中,电源和负载都接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线电压等于相电压:UL

U;、线电流是相电流的3IP

3I;PCP=3UL

IcosDP=3UL

Icos。P题图18所示非正弦周期函数f(t)为( )A、偶函数且仅含奇次谐波 、偶函数且仅含偶次谐波C、奇函数且仅含偶次谐波 奇函数且仅含奇次谐波16题图18非正弦周期电压u=(40cos+20cos的有效值( A、2000V B、40V 、1200V D、1000V16题图18表征一阶动态电路的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快慢的参数是)A、电感L 、电容C C、初始值 D、时间常数得分二、判断题(:,错。2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案写在下表中得分4.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之间可以进行等效变换( )5.导体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随通过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一个具有b条支路和n个节点的电路如果用支路法分析需列b个方程用点法分析需列n-1个方程用网孔法分析需列b-(n-1)个方程( 4.利用叠加定理求解电路时,在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受控源要始终保留在电路中。 ( )5.由理想电压源与电阻R串联构成的实际电压源模型中,若电阻R越大,则该模型S S的开路电压就越小( )22有二个频率不同的正弦电流1= sin(100πt–90)i=2 2sin(10πt–90o)22A=。将这二个电流相加后可得iA=2+3 12+

i =

sin(100πt–90o)A( )7.将正弦量表示为相量,意味着相量等于正弦量( )2在正弦电流电路中当RLC串联支路的L 12C

时其电压一定超前于电。 )有功功率反映了元件实际消耗电能的速率无功功率反映了元件与外界进行能量换的速率( )在RLC并联谐振电路中电阻越大电路的品质因素Q就越小( )无关( )当两互感线圈的电流同时流出同名端时,两个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是互相削弱的 ( )13.两个耦合电感串联,接至某正弦电压源。这两个电感无论怎样串联都不影响电源的电流( )1理想变压器不仅可以变换电压和电流还可以变换阻抗( )

0。A B C

A B CN

0( )三相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接至对称三相电压源,如果负载对称,则负载相电压对称;如果负载不对称,则负载相电压不对称( 非正弦周期量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中,基波与各次谐波有效值均为各自最大值的1 22,因此,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也为最大值的22

。( )电路换路瞬间电容中通过的电流不应发生突变( )19.在相同的初始电压下,时间常数越大,电容放电到同一电压值所需时间越长。 ( 20.同一个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具有相同的时间常数。得分 ( )得分三、填充题(12题25空,每空1分,共25分)密1 2 1 两电阻RR并联已知R总电流等效电阻为 Ω流过电阻R1的电流 A。密1 2 1 叠加定理的内容为在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恒等于各个 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 。第12页共34页电压源模型。此电压源的电压等于单口网络端口处的 电压,电压源的等效电阻。、、。5.电阻元件的复阻抗为,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为ψu–ψi=。6.电感元件的复阻抗为,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为ψu–ψi=。7.电容元件的复阻抗为,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为ψu–ψi=。在RLC并联谐振电路中,当发生并联谐振时,电路的总阻抗最 ,在电电流恒定时的情况下,总电压最 。12.理想变压器的初级匝数为 N,次级匝数为N,则初级与次级的电压比为12U/U= ,电流比为I/I= ,阻抗比为Z/Z= 。1 2 12 1 2对称三相线三制电路中,线电流之和 i+i +i = _;线电压之和u+u +u = 。

A B C ABBC CA奇谐波函数其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中只含有 项。t=0得分时,电容相当于 ;电感相当于 。得分四、计算题(7题,每题5分,共35分)1 (5分)用叠加定理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的支路电流I和I1 III1 2+12V4Ω2Ω 6A3(5分)用戴维南定理计算题2电路中的I,并画出戴维南等效电路。3+ I310V 8V+ 2Ω3Ω 6Ω1 2 (5分)用支路法计算图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I、I、I1 2 第13页共34页I1U+U1_R1100Ω

I2U+U2_R2200Ω

R3 300Ω5分i()=S闭合后的i和i。221第14页共34页压滞后一个相位角,设电容C=0.01输压滞后一个相位角,设电容C=0.01输12入电压u 2cos(2600t)V,今欲使比60,问应配多大电阻RU1为多大?1225分)当R=44L=200mC=10F的串联电路接至100H220V的正弦P、无功功率QS各为多少?第第22页共34页(5分)日光灯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源频率为=50H,灯管R上所消耗的功率P=40W,现有一只电压表,测得灯管RUab=100V,测得镇流器(rL串联组成Ubc=Uac=R、、L各为多少?(提示:列出二个电压三角形方程或阻抗三角形方程可求解出r灯管r镇流器灯管r镇流器La I R bUc模拟试卷2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CDBCACCAAB11121314151617181920CBDBCBDDDD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填充题1.7.5Ω,12A独立电源,代数和开路,独立电源后的无源网络R,0o 。jωL+90o 7.1/,–90o。8.大,大19.N1/N2 ,N2/N1 ,(N/N2)2110.0,0奇次正弦四、计算题1、I1=2-4=-2A,I2=2+2=4A2、I3=4/(2+2)=1A3、I1=20mA,I2=10mA,I3=30mA4、R

XC 45900

=Ucos60

=0.5Vtan30 2 15、P==704W

,Q=528S= i6、2

t)21e15t (t)0.40.2e15t A17R=250Ω,r=28.75ΩL=1.51H3得分一、单选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答案写在下表中得分若把电路中的参考点由原来电位较高的点改选为电位较低的点,则电路中各点电位比原来( )(A)升高 (B)降低(C)不变 (D)不能确定基尔霍夫电流定律i=0)应用于电路中的( )(A)支路(B)节点 (C)回路(D)网孔理想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 )(A)电压为无穷大 电压为零(C)电压的大小由外电路来确定 (D)电压的大小不可以确定某实际电源(由理想电压源US与内阻RS串联)的开路电压为9短路电流为A,当外接负载电阻为6Ω时,其端电压是( )(A)3V (B)6V (C)9V (D)18V支路电流法是以( )为独立变量列写方程的求解方法。支路电流 (B)网孔电流(C)回路电流 (D)节点电用网孔分析法求如题6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为( 。432V (B) V (C)1V (D)2V3单选题6单选题6电路7电路图单选题8电路题7图所示电路中的Uab为( )(A)40V (B)60V (C)40V (D)60V题8所示电路中,节点1的节点方程为( )6UU1 2

=6 (B)6U=61(C)5U=6 (D)

2U=219.

1 3

i i 设两电流分别为i5cos A 1 4

tA1

的相位差( )2(A)超前rad (B)滞后rad (C)滞后

3rad (D)超前

rad4 4 4 4影响感抗和容抗大小的因素是正弦信号的( )(A)振幅值 (B)初相位 频率 (D)相位11所示,正弦电流通过电阻元件时,若u=Um系中正确的是( )

cos(+

),则下列关uu U U sin(t) I

i (C)i mR R

u (D)Um

RIi单选题11电路

单选题12电路电路如题12图所示,正弦电流通过电感元件时,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j

(B)u=j

Ld(C)d(C)

(D)UjLI电容元件通过正弦电流时的平均功率为( )UIC

i2X (C) I2X (D) 0C C()()R2C2(B)R212 (C)RjC(D)R 1CjC15. 题15图所示为某正弦电流电路的一部分,已知电流表、、的读数为((A)30A的读数均为10A,则电流表)(B)10 5A15电路Z

等于( )(C)0 (D)10A一个负载接至正弦电压源,与之并联电容后,其有功功率将(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 改变设C串联电路中电流为I端口电压为U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 )(A) U2PR

(B) Q=I2(XL

+X)CS=I2(R+jX)

~ I2ZSRLC串联谐振电路的Q值越高,则( )S(A)电路的选择性越差,电路的通频带越窄(B))(C)电路的选择性越好,电路的通频带越宽(D电路的选择性越差,电路的通频带越宽RLC串联电路谐振时C储存能量的总和为( )W=W+WL C

=0

WWW

1LI2L C 21(C)WW WL C

CU2 2 C

WW WL

CU2C两个具有互感的线圈,当电流从异名端流入时,两线圈中的电流所产生的磁通情况是( )相互增强的 (B)相互减弱的 (C)相互无影响 (D)无法确定21L1

=6L2

=3M=2则ab两端的等效电感( )(A)13H (B)5H (C)7H (D)11H一理想变压器匝数之比为1:10,初级电压为22V,则次级电压为( )(A)22V (B)220V (C)2.2V (D)0.22V23. 题23. 题23图所示电路接至对称三相电压源,负载相电流的关系为21电路23电路( )(A)

(B) AB A AB A(C)

1/30 (D)

1I/30AB 3 A AB 3 A题24图所示对称三相电路中,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1A,开关S打开,流表读数( )24电路26电路变大 (B)变小 (C)24电路26电路25. 已知非正弦周期电流i=[4+2.5cos+1.5cost+90)+0.8cost]A,其有效值I为( )(A)

422.521.520.82A

1 422.521.520.82A2(C)

422.522

1.522

0.82A 2

A26. 题26图所示C串联电路的电压u=[6025sin(3t)]=4,1 3,C则电路电流i为()(A)5sin(3t+66.9)A(C)5sin(3t+143)A(B)9.85sin(3t84)A(D)[155sin(3t+66.9)]A由于电感线圈中储存的能量不能跃变,所以电感线圈在换路时不能跃变的量是:( )电压 (B)电流 (C)电动势 (D)功率在电路换路后的最初瞬间(t=0),根据换路定律,电路元件可作如下等效:( )(B)无储能的电感可看做短路电容可看作具有其初值电压的电压源(D)题29图所示电路中,原已达稳态,t=0开S打开,电路的时间常数为( )(A)

1s

1s (C) 4s (D)

单选题29电路4 6f(t),起始时间为t,则0其数学表达式是( )(A)f(t)1(t) (B)f(t)1(tt) (C)f(tt)1(tt) (D)f(tt)1(t)0 0 0 0得分二、判断题(:,错。2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案写在下表中得分电路中任意两点ab之间的电压uab等于从a点沿任意一条路径到b点间所有元件电压的代数和( )导体的电阻随两端电压的增大而增大随通过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在集总参数电路中KCL不仅适用于任何节点也适用于任意封闭面( )将负载电阻与直流电源接通当改变负载电阻电源的端电压不会改变( 5. 理想电压源的内阻为理想电流源的内阻为∞( 在叠加定理的应用中,求某一独立电源单独作用在某处的电压或电流时,必须将其余的独立电源去除即将不作用的电压源和电流源短路( )含有受控源的电路中在计算戴维宁等效电路的电阻Ro时必须去除电路中的有独立源和受控源然后再计算无源网络的等效电阻( )8. 只有同频率的正弦量才能用相量运算( )当电感元件在某时刻t的电流i(t)=0时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u(t)不一定为零同样当u(t)=0时不一定为零( )按已选定的参考方向,电流i=220cos(314t-60°)A,若把参考方向选取成相反方向则该解析式不变( )Z=3/30,这说明该网络呈容性,电流超前电压。( )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均为最大( )o在RLC串联谐振电路中,若电路参数RLC确定,则电路的谐振频率f、性阻抗和品质因数Q也就确定了( o若耦合电感的两个线圈分别以顺接串联及反接串联形式与同一正弦电压源连接比较两种情况下的电流大小应是反接串联时的电流大( )15. 理想变压器只可以变换电压和电流不可以变换阻抗( )三相负载作有中线的星形联接,接至对称三相电压源,不论负载对称与否,总有0( )A B C三相负载作有中线星形联接各相电流有效值相等则负载对称( )已知:u=(10cos+5cos=[10cos+5cos(+)]V,这两个非正1 2弦电压的基波分量与三次谐波分量的振幅分别相等u与u的有效值相等,1 2二者的峰值也相( )在换路瞬间,如果电感电流不跃变,则电感电压将为零( )L 换路定律仅用来确定uc(0)和iuc(0)或i(0L 按欧姆定律及基尔霍夫定律确定( )得分三、填充题(13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得分1 2 1 两电阻RR并联已知R=10ΩR=3Ω总电流I=12等效电阻为,流过电阻R1的电流 。1 2 1 在集总参数电路中,任意时刻所有元件吸收的电功率的总和 。在网孔方程中,互电阻为 ,当公共支路上的两网孔电流参考方向相同时,互电阻为正值,当公共支路上的两网孔电流参方向 时,互电阻为负值。正弦电压u2202cos628tV的有效值为,初相角为, 4频率为 。正弦电流i5 2cos(314t30)A的相量。C=20FU=220V、f=50Hz的正弦电源。则电容电抗为,无功功率为 。~ ~复功率S的定义为S ,它的实部表示有功功率,它的虚部表示无功功率它的模表示 它的辐角表示阻抗角或功率因数角。RLC串联电路中,当LC参数不变逐渐减小时,谐振频率f ;0特性阻不变;品质因数Q 。L1

=L=3H,耦合因数k1,则互感M为 。2 3分)RR(戴维南定理求)三相对称电压是指每相电压幅值相等、角频率相同,彼此之间的相位差互为的三个电压。11. 电压u20 230o14.14cos60oV的有效值U= V。通过5电阻的电流i=(10cos+5cos3t+2cos5t)A,该电阻吸收的平均功率P= 。在RC一阶电路中,若电容电压u(0)增大A倍,则该电路中 响应也增C大A倍。得分四、计算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得分1.(6分)试求图所示电路中的网孔电流I1、I2。(6分)

=10,R=X,I=10A,I

10 2A,1 2 L 1 2U=220V。求、R、X 及X(用相量图分。2 L C(6分),已知u10cos(1000t+30)V

1000uR1000uR=1,求电流I有功功率P。1

=1mH,C=(6分U=120VSSu(t)C和i(t)。第23页共34页第第29页共34页模拟试卷3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BBCBAADCBC11121314151617181920CADBDCDBDB21222324252627282930ABDCCCBCDB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填充题三、填充题1. 7.5Ω,12A恒等于零两网孔公共支路上的电阻和,相反4. 220V , rad ,100Hz45. 5/30A6. ~159 ,304Var7. S

,视在功率不变 , 逐渐增大1H10. 1203011. 103012. 32213. 零输入四、计算题1.I 0.667A,I=1A122.R8P1.I 0.667A,I=1A122.R8P11max0.284W3.I10A,XC=12R2X2I XIL2C2 L4.i5 2cos1000t15,P=342W5. u(t)80)VCU u

(t) 4 8 3i(t) s

C

10t A30 3 34得分一、单选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案写在下表中得分在电路的分析计算中,当电路中选取的参考点改变时,则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两点之间的电压将( )电位和电压都不变 (B)电位和电压都将随之改(C)电位不变而电压改变 (D)电位改变而电压不变已知电阻元件在题2图所选参考方向下的伏安特性如(b)所示,则元件的电为( )2电路(A)0.5 (B)0.5 (C)(D)2电路题3图所示为某电源的伏安特性,由图可知其U( )V。S(A)5 (B)10 (C)0.5 (D)43电路4电路题4图所示有源二端电阻网络NS外接电阻R为时短路时=5A。则当R为24时3电路4电路(A)4A (B)2.5A (C)1.25A (D)1A节点电压方程中的每一项代表( )一个电流 (B)一个电压 (C)一个电导 (D)电功率II

4j3对应的正弦电流可写作i=( )(A)5sin(t(B)5 2(C)5 2t(B)5在频率为f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当电源的频率变为f/2时,则电路中RLC元的阻抗或总阻抗的变化情况为( )(A)电阻变为2倍; 容抗变为2倍;(C)感抗变为2倍; (D)总阻抗变为2倍。电路如题8图所示,正弦电流通过电容元件时,电压、电流的关系为( )(A)j(B)i=(C)IjCU IUC单选题8电路 单选题9电路)(C)UU U UR LCRLRLCD)CRLC10. 10图所示网络中Z=j4。网络的输入阻抗Zin为( )(A)j4(B)0 (C)j4 j811. Z=10+j1010电路是( )u()ψu–ψ=45o()ψ–ψ45o;u22(C)复导纳Y=0.1 S; (D)复阻抗Z=10 Ω;2212. Z=R+U和I,则网络的平均功率为( )U2(A) R

UZ(B)Z

(C) I2R (D) I2Z由RC作任意连接所组成二端网络在正弦激励下若该网络的无功功率零,则意味着( )(A)所有元件的无功功率都一定为零(B)所有元件的平均储能都为零(C)电感元件吸收的无功功率等于电容元件提供的无功功率。(D)u超前i的角度为90两耦合线圈顺向串联时等效电感为0.7H,反向串联时等效电感为0.3H,则可确定其互感M为( )(A)0.1H (B)0.2H (C)0.4H (D)无法确定一个理想变压器,初级匝数N1=1000,次级匝数N2=100,次级负载ZL=10Ω。初级等效阻抗Z1为( )(A)Z1=1kΩ (B)Z1=100Ω (C)Z1=10Ω (D)Z1=1Ω三相电路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负载作星形联接,必须有中线33负载作三角形联接,线电流必为相电流的 倍33负载作星形联接,线电压必为相电压的 倍22负载作星形联接,线电流等于相电流22R两端的电压u(12 22R R(A)

cost2(B) I1

cos3t)V,则通过R的电流的I222R 222RI

R R222I222R R由于电容器中储存的能量不能跃变所以电容器在换路时不跃变的量( :有功功率 (B)电压 (C)电流 (D)无功功率电路的初始储能为零,仅由外加激励作用于电路引起的响应称为( )稳态响应 (B)暂态响应 (C)零输入响应 (D)零状态响应阶跃信号具有“起始”一个函数的能力。如果某函数为f(t),起始时间为0,其数学表达式是( )(A)f(t)1(t) (B)f(tt)1(t) (C)f(tt)1(tt) (D)f(t)1(tt)0 0 0 0得分二、判断题(:,错。20题,每题1分,共20分答案写在下表中得分1. 导体的电阻不随两端电压而改变 )2. 在集总参数电路中KCL只适用于任何节点不适用于任意封闭面 )3. 短路元件的电压为零其电流不一定为零 )4. 将负载电阻与直流电源接通如负载电阻增大电源的端电压就下降)5.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内阻均为∞ )在两个二端网络N和N1 2

上分别施加某一相同的电压时,若这两个二端网络的电流相等且方向相同时,则N1

与N 一定等效 )2在叠加定理的应用中,求某一独立电源单独作用在某处的电压或电流时,必须将其余的独立电源去除即将不作用的电压源和电流源开路 )正弦量的相位与计时起点的选择有关,而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与计时起点的选择无关。 ( )电感元件的电流不变无论其电感值为多大都可等效为短路 )在正弦电流电路中,当电容元件的电压有效值不变时,其电流的有效值与频率成

正比。在正弦电流电路中,当频率为f1

时,对R、X1

( )串联电路求出并联等效电路参数为GB当频率为f 时并联等效电路的参数仍为GB )1 1 2 1 1

在RLC并联谐振电路中,电阻越大,电路的品质因素Q就越小( )两个有互感的线圈串联时,无论顺向串联还是反向串联,其等效电感总比没有互感时大( 在YY联接的对称三相电路中负载的中点与电源的中点是等电位点-- 三相负载作三角形联接如各相电流有效值相等则负载对称 RL=[10cost+5cos(2t+30)]V,电阻R消耗的有功功率为u中S S各分量单独作用于电路时,在R上产生的有功功率之和( )偶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中都含有直流分量 )在换路瞬间电容两端电压不会跃变 )

电路在t=0时换路,将电容元件用电压源uC

(0)代替,将电感元件用电流源i(0L

)代替,按此作出的t=0的等效电路也适用于t>0的任何时刻。( )既然时间常数与外加激励无关,则将电路中的理想电流源改为理想电压源,时间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