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管理走向经营课件_第1页
由管理走向经营课件_第2页
由管理走向经营课件_第3页
由管理走向经营课件_第4页
由管理走向经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管理走向经营

----椒江教师进修学校吴宏保由管理走向经营

----椒江教师进修学校1管理的最高境界发现人——“发现”培养人激励人用好人一、人本管理思想管理的最高境界发现人——“发现”培养人激励人用好人一、人本管2“人——人——人”新理论,是以人为本,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弘扬人的内在价值,通过管理服务,使人得到充分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人——人——人”新理论,是以人为本,确立人的主体地3主张有三:

一是弘扬人的价值,使学校的有限资源产生倍增效应。

二是激发人的潜能。即在于激发与释放学校中每一个人的潜能。

三是发展人的个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主张有三:一是弘扬人的价值,使学校的有限资源产生倍4管理模式:(一)参与式管理

(二)柔性化管理

(三)创新型管理

(四)模糊式管理

管理模式:(一)参与式管理(二)柔性化管理(三)创新型510条人才理念:

第一,要有爱才之心。“用一个好人,别的好人就都来了;用一个坏人,别的坏人也跟着来了”(唐太宗语)。“远小人而亲君子”。

10条人才理念:第一,要有爱才之心。“用一个好人,别的好人6做到“八不”:一不以偏概全、“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把缺点也看成优点;二不先入为主、“一见钟情”,要懂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道理;三不把人看死,轻易下定论,或圈定框框,抱有成见;四不求全责备,“因瑕废玉”;第二,要有识才之眼。

做到“八不”:第二,要有识才之眼。7五不偏听偏信,人云亦云;六不忽视事实,只凭印象;七不死搬教条,脱离实际;八不唯我是则,凭个人好恶取人。五不偏听偏信,人云亦云;8第三,要有聚才之力。

一是靠美好的共同愿景。二是靠人格魅力。

三是靠良好的待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士为知己者死”。第三,要有聚才之力。一是靠美好的共同愿景。二是靠人格魅力。9第四,要有用才之道。

用人之长,避人之短,是用才之首策。

第五,要有励才之术。

古人云:“矢不激不远,人不励不奋”。

一是启发人的觉悟,尊重人的个性;

第四,要有用才之道。用人之长,避人之短,是用才之首策。第10二是给人以参与和制订某些决策的权力;三是使组织与个人的价值观达到最大程度的一致;四是使人清楚所从事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五是激励者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二是给人以参与和制订某些决策的权力;三是使组织与个人的价值观11第六,要有容才之量。

一是要容人之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小肚鸡肠”的人是难成大事的。

二是要容人之短。

列宁说过:“一个人的缺点是优点的延续,优点是缺点的延续。”三是要容人之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第六,要有容才之量。一是要容人之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2第七,要有知才之明。

做到“八忌”:

一忌“居高临下”,要平等相处,切不可耍官腔,唱高调;二忌“盛气凌人”,应心平气和,切不可自以为是,出言不逊;三忌“急于求成”,应有耐心,不怕麻烦,不可操之过急;第七,要有知才之明。做到“八忌”:一忌“居高临下”,13四忌“回避矛盾”,对提出的问题要大胆表态,不能含糊其词,躲躲闪闪;五忌“讽刺挖苦”,要与人为善,不能无理挑剔,过于苛求;六忌“言不由衷”,要以诚相待,坦诚相见,不可表里不一;七忌“一味迎合”,必须坚持原则;八忌“文不对题”,不可毫无目标,盲目张口。四忌“回避矛盾”,对提出的问题要大胆表态,不能含糊其词,14第八,要有护才之胆。

第九,要有育才之能。

第十,要有荐才之德。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能够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固然了不起,但能使自己的事业后继有人的人更加伟大。

第八,要有护才之胆。第九,要有育才之能。第十,要有荐才之15几个故事:《天堂与地狱》:启发“合作”《蜜蜂与苍蝇》:启发“改变”“创新”“尝试”几个故事:《天堂与地狱》:启发“合作”《蜜蜂与苍蝇》:启发“16《毛毛虫的实验》:“改变习性也许是海阔天空”,突破思维定势。《煮青蛙故事》:“给予刺激,才会激发动力,被动麻木,不洞察周围的形势变化,必定死路一条”

《羚羊和狼的故事》:

“感激对手”启发——启发——启发——《毛毛虫的实验》:“改变习性也许是海阔天空”,突破思维定势。17(一)现代学校为什么要走向经营

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时期,重新审视教育本身和竞争环境,认识教育工作本身的性质,探讨学校管理工作的思路与模式,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教育管理工作者不断思考的问题。

二、由管理走向经营(一)现代学校为什么要走向经营

18

②教育走进市场的趋势日益明显,教育与经济的交融越来越紧密。这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必然。

②教育走进市场的趋势日益明显,教育与经济19

③面临国外教育的介入与国内教育竞争的新挑战,我们的学校不能只依赖于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管理经验,而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引入经营理念,用市场的眼光审视教育,由单纯的行政管理走向有效的经营管理,即从管理学校走向经营学校。

③面临国外教育的介入与国内教育竞争201、从国际上看: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有一种教育趋势叫“再造教育”、“再设计教育”,就是主张把企业的一些管理思想和方法引进学校,这就是“经营学校”管理思想的萌芽。就教育而言,它不仅要考虑学校内部的管理,还要考虑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学校的形象塑造和社会声誉等等。(姚杰:《学校经营要有品牌意识》《教育策划》2003年创刊号29页)

1、从国际上看: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212、从国内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的经费来源,招生计划,学生毕业去向及教师来源等均是政府的事,校长的主要工作就是管好这些学生和老师,用好有关经费……目前,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正在影教育体制的深刻革命

同时教育本身体制改革的深入,促进了学校与市场的关系日益密切。2、从国内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的22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要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型转为经营管理型。也就要求校长既懂得教育规律,又要懂得经济规律,要研究教育与经济如何有机结合,要求在实践中用市场的观点审视教育的问题,用市场分析的方法解释教育问题,把经营管理思想引入教育

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要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型转23从我国加入WTO后教育的情况看:把教育列为开放的服务业中,学校不再是“上层建筑”,更不是“阶段斗争的工具”了。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学校的产品应是提供优质的教育和优质的服务。

从我国加入WTO后教育的情况看:24(二)经营学校必须树立几个经营意识与策略

首先,确立服务意识“顾客是上帝”、“服务第一”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理念,教育也是服务,学生不是管理对象,而是服务对象。确立服务意识是经营学校的思想前提。

(二)经营学校必须树立几个经营意识与策略25我们的教育要让“上帝”满意。一是优质的质量,二是优质的服务。“我们的学校没有很强的服务意识,那么学校今后的生存就会遇到极大的挑战与危机。”(朱永新:《理想的校长》2002年7月14日在北师大100年校庆论坛上的讲演。)

我们的教育要让“上帝”满意。一是优质的质量,二26

学校要牢牢树立起服务意识,树立起为纳税人服务的义务,应认识到学生是“衣食父母”,保护他们就是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理想的校长应该把学校的发展视同自己的眼睛一样。”(朱永新:《理想的教育》)

学校要牢牢树立起服务意识,树立起为纳税27

其次,确立质量意识质量是市场经济永恒的主题,同样应成为教育的命脉,“质量至上”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过时。“市场欢迎,质量就好;市场否定质量就差”的理念。“今天,所有的学校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现实:“学校越来越多地受社会选择,受社会评价。一所学校的质量怎么样,好不好,很大程度上不是看上级行政部门是否对你说“OK”。而是家、社会对你的评论已显得更为重要。”其次,确立质量意识“市场欢28

第三,确立品牌意识两者相争勇者胜,勇者相争智者胜。特色品牌是市场经济中成功企业的制胜之道,也是学校走上名校之路的必然选择。

在办出特色、打造品牌上狠下功夫,从而才能以较强的实力、鲜明的特色,公认的质量取胜。

如何使你的产品或服务变得稀缺?(卖画和烧画的故事)第三,确立品牌意识29

第四,确立成本效益意识 企业要考虑投入成本和效益产出,办学也是如此。“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时代,将教育划入产业范畴已经无可非议了,人们普通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政府应承担的公益事业,而且也是一个具有投资价值的服务领域,教育应该吸收经济领域中许多成功的做法,考虑资源利用效率。”(徐正福、吴华等:《现代学校制度探索》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161页)

第四,确立成本效益意识 企业要考虑投入成本30

“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合格人才,这始终是办学的最高宗旨,而如何在这一宗旨下,尽可能的提高办学效率,需要从教育的经营两个方面综合考虑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因此,对教育资源进行专业化的经营显得犹为重要。”

“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合31

第五,确立资本运营意识随着教育市场的开发、开放,学校可以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都看做可增殖的资本。

所以,学校要提高无形资本,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打造师资品牌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要从学习入手,树立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使教师成学习型教师,朝着教师专业化方向发展。

第五,确立资本运营意识32

我认为:“学校的差距不在于规模和条件,而在于教师群体的学习能力的差距,教师的差距不在于他们学历,而在于业余的学习差距。”

要重视骨干教师的特别培养和关心。精心策划制订教师继续学习、骨干教师培养和名师工程的周密、详细、可行、有效的计划和规划,并付诸实施。我认为:“学校的差距不在于规模和条件33

第六,确立改革创新的意识未来是不确定的,“就像在黑暗中驾车一样,你永远不可能看到比车灯照的更远的地方,但你去可以这样走完全程。”改革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源泉,也是学校的生机和活力所在。

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教育市场的日益开放,以非义务教育的国外教育品牌和名校的“进入”,如果我们的学校缺乏创新意识,墨守成规,不对以往经济下学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学校就会走向死胡同。

第六,确立改革创新的意识34“通向未来的路,不是回家的路。过去为你赢得成功的方式将给你的明天带来失败。”

“这是一场全新的赛局,有着与以往不同的赛场规则。谁能够比较快地适应它。跑在前头,谁就是赢家。”“要赢就要从竞争对手的队伍中跑出来,而不是在队伍中。”“通向未来的路,不是回家的路。过去为你赢得成功的方式将35李大钊的《今》:“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世界最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他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他宝贵。”李大钊的《今》:“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36谢谢!谢谢!37由管理走向经营

----椒江教师进修学校吴宏保由管理走向经营

----椒江教师进修学校38管理的最高境界发现人——“发现”培养人激励人用好人一、人本管理思想管理的最高境界发现人——“发现”培养人激励人用好人一、人本管39“人——人——人”新理论,是以人为本,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弘扬人的内在价值,通过管理服务,使人得到充分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人——人——人”新理论,是以人为本,确立人的主体地40主张有三:

一是弘扬人的价值,使学校的有限资源产生倍增效应。

二是激发人的潜能。即在于激发与释放学校中每一个人的潜能。

三是发展人的个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主张有三:一是弘扬人的价值,使学校的有限资源产生倍41管理模式:(一)参与式管理

(二)柔性化管理

(三)创新型管理

(四)模糊式管理

管理模式:(一)参与式管理(二)柔性化管理(三)创新型4210条人才理念:

第一,要有爱才之心。“用一个好人,别的好人就都来了;用一个坏人,别的坏人也跟着来了”(唐太宗语)。“远小人而亲君子”。

10条人才理念:第一,要有爱才之心。“用一个好人,别的好人43做到“八不”:一不以偏概全、“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把缺点也看成优点;二不先入为主、“一见钟情”,要懂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道理;三不把人看死,轻易下定论,或圈定框框,抱有成见;四不求全责备,“因瑕废玉”;第二,要有识才之眼。

做到“八不”:第二,要有识才之眼。44五不偏听偏信,人云亦云;六不忽视事实,只凭印象;七不死搬教条,脱离实际;八不唯我是则,凭个人好恶取人。五不偏听偏信,人云亦云;45第三,要有聚才之力。

一是靠美好的共同愿景。二是靠人格魅力。

三是靠良好的待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士为知己者死”。第三,要有聚才之力。一是靠美好的共同愿景。二是靠人格魅力。46第四,要有用才之道。

用人之长,避人之短,是用才之首策。

第五,要有励才之术。

古人云:“矢不激不远,人不励不奋”。

一是启发人的觉悟,尊重人的个性;

第四,要有用才之道。用人之长,避人之短,是用才之首策。第47二是给人以参与和制订某些决策的权力;三是使组织与个人的价值观达到最大程度的一致;四是使人清楚所从事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五是激励者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二是给人以参与和制订某些决策的权力;三是使组织与个人的价值观48第六,要有容才之量。

一是要容人之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小肚鸡肠”的人是难成大事的。

二是要容人之短。

列宁说过:“一个人的缺点是优点的延续,优点是缺点的延续。”三是要容人之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第六,要有容才之量。一是要容人之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49第七,要有知才之明。

做到“八忌”:

一忌“居高临下”,要平等相处,切不可耍官腔,唱高调;二忌“盛气凌人”,应心平气和,切不可自以为是,出言不逊;三忌“急于求成”,应有耐心,不怕麻烦,不可操之过急;第七,要有知才之明。做到“八忌”:一忌“居高临下”,50四忌“回避矛盾”,对提出的问题要大胆表态,不能含糊其词,躲躲闪闪;五忌“讽刺挖苦”,要与人为善,不能无理挑剔,过于苛求;六忌“言不由衷”,要以诚相待,坦诚相见,不可表里不一;七忌“一味迎合”,必须坚持原则;八忌“文不对题”,不可毫无目标,盲目张口。四忌“回避矛盾”,对提出的问题要大胆表态,不能含糊其词,51第八,要有护才之胆。

第九,要有育才之能。

第十,要有荐才之德。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能够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固然了不起,但能使自己的事业后继有人的人更加伟大。

第八,要有护才之胆。第九,要有育才之能。第十,要有荐才之52几个故事:《天堂与地狱》:启发“合作”《蜜蜂与苍蝇》:启发“改变”“创新”“尝试”几个故事:《天堂与地狱》:启发“合作”《蜜蜂与苍蝇》:启发“53《毛毛虫的实验》:“改变习性也许是海阔天空”,突破思维定势。《煮青蛙故事》:“给予刺激,才会激发动力,被动麻木,不洞察周围的形势变化,必定死路一条”

《羚羊和狼的故事》:

“感激对手”启发——启发——启发——《毛毛虫的实验》:“改变习性也许是海阔天空”,突破思维定势。54(一)现代学校为什么要走向经营

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时期,重新审视教育本身和竞争环境,认识教育工作本身的性质,探讨学校管理工作的思路与模式,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教育管理工作者不断思考的问题。

二、由管理走向经营(一)现代学校为什么要走向经营

55

②教育走进市场的趋势日益明显,教育与经济的交融越来越紧密。这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必然。

②教育走进市场的趋势日益明显,教育与经济56

③面临国外教育的介入与国内教育竞争的新挑战,我们的学校不能只依赖于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管理经验,而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引入经营理念,用市场的眼光审视教育,由单纯的行政管理走向有效的经营管理,即从管理学校走向经营学校。

③面临国外教育的介入与国内教育竞争571、从国际上看: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有一种教育趋势叫“再造教育”、“再设计教育”,就是主张把企业的一些管理思想和方法引进学校,这就是“经营学校”管理思想的萌芽。就教育而言,它不仅要考虑学校内部的管理,还要考虑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学校的形象塑造和社会声誉等等。(姚杰:《学校经营要有品牌意识》《教育策划》2003年创刊号29页)

1、从国际上看: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582、从国内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的经费来源,招生计划,学生毕业去向及教师来源等均是政府的事,校长的主要工作就是管好这些学生和老师,用好有关经费……目前,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正在影教育体制的深刻革命

同时教育本身体制改革的深入,促进了学校与市场的关系日益密切。2、从国内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的59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要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型转为经营管理型。也就要求校长既懂得教育规律,又要懂得经济规律,要研究教育与经济如何有机结合,要求在实践中用市场的观点审视教育的问题,用市场分析的方法解释教育问题,把经营管理思想引入教育

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要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型转60从我国加入WTO后教育的情况看:把教育列为开放的服务业中,学校不再是“上层建筑”,更不是“阶段斗争的工具”了。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学校的产品应是提供优质的教育和优质的服务。

从我国加入WTO后教育的情况看:61(二)经营学校必须树立几个经营意识与策略

首先,确立服务意识“顾客是上帝”、“服务第一”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理念,教育也是服务,学生不是管理对象,而是服务对象。确立服务意识是经营学校的思想前提。

(二)经营学校必须树立几个经营意识与策略62我们的教育要让“上帝”满意。一是优质的质量,二是优质的服务。“我们的学校没有很强的服务意识,那么学校今后的生存就会遇到极大的挑战与危机。”(朱永新:《理想的校长》2002年7月14日在北师大100年校庆论坛上的讲演。)

我们的教育要让“上帝”满意。一是优质的质量,二63

学校要牢牢树立起服务意识,树立起为纳税人服务的义务,应认识到学生是“衣食父母”,保护他们就是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理想的校长应该把学校的发展视同自己的眼睛一样。”(朱永新:《理想的教育》)

学校要牢牢树立起服务意识,树立起为纳税64

其次,确立质量意识质量是市场经济永恒的主题,同样应成为教育的命脉,“质量至上”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过时。“市场欢迎,质量就好;市场否定质量就差”的理念。“今天,所有的学校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现实:“学校越来越多地受社会选择,受社会评价。一所学校的质量怎么样,好不好,很大程度上不是看上级行政部门是否对你说“OK”。而是家、社会对你的评论已显得更为重要。”其次,确立质量意识“市场欢65

第三,确立品牌意识两者相争勇者胜,勇者相争智者胜。特色品牌是市场经济中成功企业的制胜之道,也是学校走上名校之路的必然选择。

在办出特色、打造品牌上狠下功夫,从而才能以较强的实力、鲜明的特色,公认的质量取胜。

如何使你的产品或服务变得稀缺?(卖画和烧画的故事)第三,确立品牌意识66

第四,确立成本效益意识 企业要考虑投入成本和效益产出,办学也是如此。“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时代,将教育划入产业范畴已经无可非议了,人们普通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政府应承担的公益事业,而且也是一个具有投资价值的服务领域,教育应该吸收经济领域中许多成功的做法,考虑资源利用效率。”(徐正福、吴华等:《现代学校制度探索》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161页)

第四,确立成本效益意识 企业要考虑投入成本67

“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合格人才,这始终是办学的最高宗旨,而如何在这一宗旨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