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史观【概念内涵】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硏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主要内容】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鯉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旻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关傕词】衣食住行用、休闲娱乐、婚丧嫁娶、社会生活【真题回顾】(2019.4-浙江高考・4)“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下列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草市的作月己十分显著 B.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C.草市己成为海外贸易的重妥形式 D.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迎江货……税海商”,诗中描述的江、海贸易,不能断定是否为“对外贸易”,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草市迎江货”,表达了草市商业繁荣的景象,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草市迎江货”,结合所学,草市逐渐发展成为地方的商业中心,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迎辽货……税海商”,表明草市迎接着源源不断的来自江、海的货物,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O(2019•天津高考・2)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耍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鹫,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 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 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耍街,出现了“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现象,并且在集市上“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鹫,隹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表现了商业的繁荣景象,据此可知,在明朝嘉靖年间,武城县的集市岀现了文化和商业相结合进而活跃了经济现象,故选B项;根据题干中“集日寡而旷多”,表明山西武城县原来就有农村集市,只不过不太活跃,排除A项;根据题干可知,武城县县令为了改善农村集市的冷清现象而采取了活跃文化措施,不能表明当时居民文化活动的丰富,排除C项,乡村城懐化一般表现为常住入口的增多、城镇规模的扩大、各种服务质星的提升等,而题干仅是提及了其集市的繁荣现象,排除D项。(2019.4>浙江高考・12)观察右侧两图(绘制时间,1924年)。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项中表述正确的是()①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②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①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②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③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④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③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④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C.①②④C.①②④D.②③©【答案】A【解析】根据圈片信息结合所学,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在20世纪上半叶仍旧流行,故①正确【解析】根据圈片信息结合所学,;晚淸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遮盖了身体曲线,故②错误;根据图片信息不能体现两人的身份地位高低,故③错课;根据图片信息,女性服饰开始合适身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故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2019•江苏高考•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岀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论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道凌宙。”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观念变化己致脚带无入问津 B.韶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答案】C【解析】“如何脚帯竟岀名,四乡八镇销场远”表明女子缠足在当时仍然是普遍现象,故C项正确;“如何脚带竟岀名,四乡八镇销场远”表明脚帯畅销,不是无人问津,故A项错误;《卖宁波脚带》是劝诫歌谣,而不是政府诏令,故B项错误;民国之后废止缠足才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与题干清末不符,故D项错误O(2019•新课标全国1卷高考・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亘贾勇,抜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员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欹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选 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岀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主熒讲拔河活动不是战争,排除B项;材料“荆楚民间”说明不是以宫廷生活为主,排除D项。(2018.4•浙江高考・9)《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己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凤厂这反映了()A.传统观念彫响习俗变革 B.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C.妇女缠足Z风气日趋衰颓 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答案】A【解析】材料清末北京的汉族妇女缠足之风仍很盛行,因此穿弓形鞋的人极为普遍,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岀缠足习俗的变革,与社会启蒙及进步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岀妇女缠足风气仍然盛行,故C项错误,材料“甚精工”反映岀近代女鞋制造工艺精湛,与删繁就简无关,故D项错误。(2018•江苏高考・7)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右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答案】D【解析】顾恺之潜心硏究绘画理论,提岀“以形写神”,画人物旻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而图片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属于写实画作,不是写意,故A项错误;图中人物有不少很传统的打扮,国民共识夸大其词,故B项错误;图中仅见马车、黄包车,而“淸朝末年”的最新成果己经有汽车、飞机,故C项错误;“清朝末年”中国的社会生活总体上呈现新旧杂陈,与图中的人物服饰、西式马车等相符,故D项正确。(2018•海南高考・8)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擀,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 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 D.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答案】D【解析】据材料官府否定的发式只是“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可得出与道教的地位被否认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岀“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并不能代表社会潮流,故B项错误;材料官府反对的是“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这一发式的变化,与反对政治革新无关,故C项错误;1903年随着革命思潮的发展,发式的变化被赋予政治意义,带来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故D项正确。(2018•海南高考・12)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i+2017年岀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进岀口贸易增长 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C.公务岀境人数减少 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与进出口贸易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体现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文化水平提高,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成效显著,故B项正确;据材料中国岀境強游的发展,不能推断岀公务岀境人数的减少,故C项错误;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只是中国岀境強游的发展的原因之一,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成效显善,故D项错误。(2018.4•浙江高考・28)【加试题】阅读下袤,解读正确的是()时间影事概略[896年上海徐园首次放映"西洋影戏”1905年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一一京剧《定军山》(片断)1927、1930年有声影片传入中国,有声电影开始拍摄20世纪3(\4舛代美国影片《摩登时代》在上海、广州等地上映《风云儿女》《三毛流浪记》等国产片上映20世纪50.6孵代《红色娘子军》《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欹颂革命斗争、社会主义新生活的题材是电影的重雯内容20世纪80、9瞬代改革开放后,《牧马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多种题材电影相相继问世,《红高粱》《黄土地》等获得国际大奖;《泰坦尼克号》等国外影片在中国热映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以戏剧电影为主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电影以其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 B.②③ C.①②③ D.②®©【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岀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有戏剧电影,如京剧《定军山》,但不能推断戏剧电影的地位,故①错误;表中20世纪20—40年代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故②正确;中国电影事业初期以逬口片为主,到中后期以国产片为主,故③正确;材料“《红高粱》《黄土地》等获得国际大奖;《泰坦尼克号》等国外影片在中国热映”,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11・(2018.4・浙江高考・15)“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己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仍左右: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旻反映了()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答案】D【解析】电信成为“现阶段入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与邮政畀役有合一,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电信成为人们新的交流方式,但没有体现出人们心理距离的缩短,故B项错误;这一现象主旻反映了互联网时代人们新的交流方式,没有体现岀城市化进程加速,故C项错误;电信成为“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故D项正确。12.(2017.4-浙江高考・9)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嗟,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C.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结合 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A项错误;民生主义是指入民的生活水平高的改善,故B项错误;婚俗中中西合壁土洋结合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我中华,I日俗直堪嗟,抑女权,九州铸铁错。”表明旧的婚姻习俗受到新思想的冲击,故D项正确.13・(2017•新课标全国III卷高考・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湃,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己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3搭代上海的婚礼仪式,无法获知这些婚礼的配偶是否是岀于自愿,所以不能说明民众实现了婚姻自土,故A项错误:“喜字纱灯"、“蓝袍黑苗”是中国婚礼的习俗,而“演奏钢琴曲”、“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则是受西方婚礼仪式的影响,说明当时的婚礼仪式具有中西习俗融合的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婚礼的形式和规模,没有提及当时的择偶标准,因此不能说明门当户对观念己颠覆,故C项错课;社会习俗的变迁受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材料中的集体婚礼虽由政府组织举办,但不能扩大为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故D项错课。(2017•江苏高考・7)《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1880—18891890—18旳年1900—1907年禁缠足(篇)31117兴女学(篇)5617介绍外国妇女(篇)21922合计103656由此推断()《万国公扌好是中国入最早创办的报刊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答案】D【解析】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不是《万国公扌D,故A项错误;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与史实不符,因为封建专制的言禁传统扼杀了言论自由,故B项错误;知识界的宣传呼吁没有使得清政府革除陋习,只能说推动了陋习的革除,革除陋习是在民国成立后,故C项错误;禁缠足、兴女学、介绍外国妇女方面的文章逐渐增多,表明知识界逐渐宣视妇女问题,故D项正确。(2017•北京高考・37)(38分)儿童,成长、保护与发展材料一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中国古代儿童称谓简表年龄段称谓称谓由来(摘自《礼记》等)1-3岁孩提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10岁以前擒子盏子早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满10岁幼学人生十年曰幼,学13-15岁(男)舞勺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种文15岁左右(男)束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15岁(女)及笄十有五年而笄(笄礼)15-20岁(男)舞象成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御满20岁(男)弱冠二十曰弱,冠(冠礼)(1)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的称谓有哪些?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滲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10分)【答案】(1)称谓:幼学、舞勺、束发、及笄、舞象、弱冠。简析:先秦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贵族根据礼乐制度培养子弟;依裁儿童年龄划分学习阶段;男女熒求不冋;学习礼乐目的在于更好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稳定统治秩序。【解析】(1)第一小问称谓,材料一中的表格从満十岁开始受礼的教育和影响,•根据材料一表格列出即可;第二小问简析,根据材料一中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要求,说.明实行严格的礼乐制度,根据材料一中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要求,得岀是注重对子弟的培养,依据年龄划分不同的受教育的内容,根据材料中女孩“十有五年而笄(笄礼)”而男孩则“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说明男女有别,“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说明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等级秩序。【模拟训练】1915年,中华民国司法部制定了民法草案,有关婚姻祁分明确规定:“男子未满十六岁,女子未满十五岁,不得成婚”“有配偶的,不得重婚”“夫妇不相和谐而两愿离婚的,得离婚”等。这反映岀当时中华民国政府()杜绝陈规陋习 B.顺应时代潮流C.照搬西方文明 D.提倡男女平等【答案】B【解析】A项表述绝对,排除;根据材料,中华民国政府对旧式婚俗进行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发展,故B项正确;C、D两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2019・厦门质检)1934年初,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改造“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最终实现国民生活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1935年起,新生活运动配合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建劳动服务团并开展国民军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以中国传统道德对抗西方文化试图在军阀混战中取得优势与中共争夺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定程度上支持了对日作战【答案】D【解析】联系所学可知,1934〜1935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故A项错误;国民党的新军阀混战是在1929〜1930年期间,故B项错误,此时国民政府为中央政府,是民主革命的打击对象,故C项错误;联系所学和材料中“最终实现国民生活的……军事化……组建劳动服务团并开展国民军训”可知增强了自身实力,故D项正确。《沪北西人饮負竹枝词》记载*“筵排五味架边齐,请客今朝用火鸡。啤酒百壶斛不厌,鳞鳞五色泛玻璃。”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中国的传统饮食被西餐所取代西餐成为口国人款待贵宾的一种时尚西餐己逐步进入普通百姓之家西餐在城方社交活动中逐渐流行开来【答案】D【解析】“中国的传统饮食被西餐所取代”的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生材料岀处《沪北西人饮食竹枝词》可知描写的是在上海的西方入饮食情况,没有反映“西餐成为中国人款待贵宾的一种时尚”,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西餐己逐步进入普通百姓之家,故C项错误;据材料“请客今朝用火鸡。啤酒百壶斟不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在城市社交活动中西餐逐渐流行,故D项正确。⑼2年3月汨孙中山颁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云:“满虏窃国,易于衣冠,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缁流,以终余年。痛矣……今者満廷己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以除虏俗而壮观瞻。此令!”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力倡剪辫的主要目的足( )A.改良社会凤气 B.恢复汉族传统C.推翻专制统治 D.革除満淸恶俗【答案】A【解析】从材料“今者満廷己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以除虏俗而壮观瞻”,可知孙中山认为剪辫是消除滴洲陋习、改良风气的行为,故A项正确;剪辫是效仿西方的发饰,不是恢复汉族传统,故B项错课;从材料“今者满廷己覆,民国成功”,可知剪辫是在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之后,故C项错误;剪辫是革除满清陋习,但其主熒目的是通过革除陋习,使社会风气向文明方向发展,故D项错误。民国时期,巴黎的时装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一首流行俚语说道;“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不像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花样。”这主旻反映岀当时上海()A.己成为全国服饰制作中心 B.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C.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D.习俗与世界关系紧密【答案】D【解析】上海服饰的变化速度之快说明当时上海的社会习俗与世界的关系紧密,故D项正确。传统社会男性主导的婚姻制度在近代发生变化。根据上海社会局统计,1934年离婚案为502件,离婚由女方提岀的较多,主要原因是“不合”。岀现这一变化的背景是()A.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 B.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C.民族资本兰义初步发展 D.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加快【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离婚由女方提岀的较多”反映的是近代女性芒婚姻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导致这一结果岀现的原因是西方男女平等思想的传入,故A项正确;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变化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下图是2013年春节岀现的科技进步新玩法。据此可知()科技进步新玩法扫福字,集五福,支付宝用户 丄」超过2.5亿人集齐五福艮今与抢红包电子红包拜年;除夕当日,共有6.88亿用户通过微何红包传递了新年祝福,人数同比堆长15%。A.当前的旧年俗交织新风尚 B.中国己处于科技强国行列C.互联网方便人民经济生活 D.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进步【答案】A【解析】“新玩法”中釣“支付宝”“电子红包”等属于社会“新风尚”,“福宇”“除夕”“拜年"等为“I口年俗”,A项正确;B项材料无法体现;“经济生活”在图片信息中依现不充分,C项错误;图片中缺乏“改革开放”的措施,排除D项。中国最早的红绿灯岀现在上海英租界。改革开放后,随着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自助红绿灯、触摸红绿灯、语音红绿灯等接连岀现,以保证道路的顺畅。由此可知,科技进步()遏制了城方化帯来的弊端彻底改善了城市交通的面貌消除了城方严重的社会问题促进了城方文明程度的提高【答案】D【解析】材料说的是城市红绿灯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并没有涉及城市化带来的弊端,故A项错误;彻底改善了城市交通的面貌,说法太过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城市严重的社会问题,故C项错误;据材料“改革开放后,随着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自助红绿灯、触摸红绿灯、语音红绿灯等接连出现,以保证
道路的顺畅”可知科技进步促进了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故D项正确。(2019•张家口期中)下面为1931年上海法租界内持证登记的轿车品牌和数量表。这体现岀()雪铁龙雷诺标致塔尔伯特德翁布顿德拉哈耶萨尔姆松布加迪424辅2獅79^21辆20辆8^4辆交通方式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汽车工业在中国已经岀现近代交通文明逐渐传入中国交通的规则由清政府制定【答案】C【解析】中国传统的交通方式不是汽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这些汽车的生产国,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1931年上海法租界内持证登记的轿车品牌和数量表,说明近代交通文明逐渐传入中国,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交通规则的信息,故D项错误。1980年,英国撒切尔政府开始通过公房岀售的方式改革原有的公房使用制度,并缩减社会住房开支,随后在1988年开始了把社会住房转让给住房协会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A.减轻政府负担 B.改善公民住房C.缩减社会福利 D.加强政府干预【答案】A【解析】由于70年代的“滞赋’表明凯恩斯主义失灵,80年代起英国开始诚少政府干预,减轻政府负担,故A项正确;改革目的不是为了改善公民住房,故B项错误;缩减社会福利是表现,不是目的,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减少政府干预,故D项错误。(2019•重庆七校联考)如图是一幅《欧盟福利》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黄金时代J1945年〜1975石银时代飞1976年〜2007年卜匕丄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福利国家使欧盟每况愈下发挥福利制度的正面效用福利国家使欧盟不堪重负【答案】D
【解析】从图片信息看出,欧盟福利沉重的包袱加大了欧盟压力,结合所学,福利国家制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另一方面,造成国家财政开支巨大,负担加董,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B项表述不准确,福利国家制度有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托,也有加重财政负担的消极作用,故B项错误;图片反映的是福利制度的负面效应,故C项错误。(2019•清江中学阶段检测)罗斯福说:“我们政府不是主人,而是人民的工具。……国家的责任之一,就是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这一认识()A.促使国家今面干预经济 B.催生了福利国家模式C.促进了民兰政治的完善 D.推动美国调整农业结构【答案】B【解析】“人民的工具”“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的信息体现出政府对于人民群众的关怀,这一思想导致罗斯福新政实行社会福利措施,催生了福利国家模式,故B项正确。13・(2018•扬州中学质检)1933年,美国国会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授权政府招募失业者从事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随后国会又于1935年頒布《社会保障法》,明确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理医疗服务合同范本
- 厂房土地收购合同范本
- 修建房屋承包合同协议
- 合同铺面出租合同范本
- 农村耕地继承合同范本
- 产品质量检测协议的必要性
- 口腔科消毒协议书范本
- 卖方收据合同范本模板
- 公司用电协议用电合同
- 合伙包地种植合同范本
- 2025年下半年四川省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中心招聘3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佛山地库信号覆盖施工方案
- 2025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第一批招聘编外人员26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应用写作》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湘少版(三起)三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团员考试题目及答案大题
- 2025年皮肤科皮肤病病理形态学诊断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
- 哈巴涅拉舞曲课件
- 扬尘治理专项施工方案(水利工程版)
- 2025上海市大数据中心招聘15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