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题狂练13人口迁移小题狂练G3[2018全国卷I]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据此完成1〜2题。.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答案: C解析: 由图可知, 该直辖市近十年来常住人口数量的增长幅度要大于户籍人口数量,说明该直辖市近十年来外来务工人口增长加快,即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A错:该直辖市近十年来户籍人口数量多于常住人口数量,说明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B错:由于外出务工人口主要是青壮年人口,导致该直辖市近十年来老年人口比例上升;D错: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图示资料缺乏相关信息,故不能确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该直辖市是 ( )A.北京市 B.天津市C.上海市 D.重庆市答案: D解析: D对:由上题可知,该直辖市近十年来迁出人口数量多于迁入人口数量,因此应当位于我国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且该直辖市2016年的户籍人口大约是 3400万,可推断为重庆市。ABC错: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近十年来迁出人口数量少于迁入人口数量,且 2016年三市的户籍人口均少于3000万。[2019江苏南通调研]下图为1978〜2008年中国人口重心演变轨迹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关于我国人口重心移动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移动不规则,向东移动的频率最高B.移动距离:东西方向小于南北方向C.移动速度:南北方向慢于东西方向D.中部地区成为人口迁入的主要地区答案:B解析:由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重心 1979〜2000年向西、西南移动,2005年后向南移动,2007年后又向北移,A错;不能看出中部地区是人口迁入的主要地区,D错;东西方向移动约0.45°,南北方向移动约0.65°,B对;南北方向移动速度快于东西方向,C错。4.关于我国人口重心移动原因的叙述,合理的是 ( )1996〜1997年,人口重心西移与自然灾害有关2007〜2008年,人口重心北移与生态移民有关C.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我国人口重心移动的主导因素D.人口重心移动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答案:D解析:1996〜1997年,人口重心西移与西部大开发相关, A错;2007〜2008年,人口重心北移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相关,B错;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影响我国人口重心移动的主导因素, C错;我国的人口重心移动与我国的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政策密切相关,D正确。[2019陕西部分中学摸底]投资移民是指具有一定资产,以投资的方式取得外国永久居留权的移民。近年来,投资移民人数迅猛增加,成为我国海外移民大潮中的突出现象,美国是我国海外投资移民的优选。读下图, 完成5〜7题。5.迁入美国的中国移民人口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阶段是()A.1990〜2000年B.2000〜2006年2006〜2010年D.2010〜2013年TOC\o"1-5"\h\z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移民人口数量增长速度等于每个阶段起止的移民人口数量之差除以该阶段的年数,计算可知2010〜2013年移民人口数量增长速度最快。6.美国制定投资移民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移民门槛 B.增加财政收入C.增加劳动力 D.引进人才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政策的影响。 美国制定投资移民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吸引海外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7.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热衷投资移民美国的主要因素有 ( )①教育质量 ②环境质量 ③食品安全 ④医疗水平 ⑤治安状况 ⑥就业机会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C.①②③⑥ D.①③④⑤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美国目前在教育质量、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医疗水平方面优于我国,这是吸引我国海外移民的主要原因。[2019广州五校联考]经济、人口增长是困扰我国当前发展的两大问题。下表是我国浙江省 2000〜2015年人口统计表,据此完成8〜10题。2000年2010年2015年常住人口(万)467754435539户籍人口(万)4501474848838.2000〜2010年浙江省经济与人口之间的关系是( )A.人口增长快,就业压力大B.劳动密集型企业集聚,吸引外来劳动力C.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外迁D.经济增长缓慢,外来劳动力拉力减少答案:B解析:2000〜2010年浙江省常住人口增加了766万,而户籍人口增加247万,说明外来人口增加明显,主要是因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集聚,吸引大量外来劳工迁入。9.2010〜2015年浙江省人口增长的状况是( )A.机械增长率V0B.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C.自然增长率v0D.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答案:A解析:2010〜2015年浙江省常住人口增加96万,而户籍人口增加135万,说明出现人口外迁,机械增长率小于0,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机械增长率。10.形成2010〜2015年浙江省人口增长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产业转移,外来劳工大幅减少B.环境污染严重,本省人口外迁C.我国二孩政策出台,人口出生率大增D.城市化发展快,城市人口出生率偏低答案:A解析:2010〜2015年浙江省外来人口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产业向外转移,当地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减少。[2019广东汕头模拟]读德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指数的季节性变化图,完成11〜12题。4月份德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指数较高,主要是进城从事()A.电子装配业 B.机械制造业C.纺织业 D.建筑业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流动的原因。 4月份德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指数较高,主要是进城从事建筑业,因为冬季气温较低,4月份气温回升,可以进行工程建设,故 D正确;电子装配业、机械制造业、纺织业在室内生产,不受季节限制,故 A、B、C错误。10月份,德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指数出现最高峰的原因是( )A.因秋收往返于城乡之间B.为春季开销积攒资金C.工业旺季劳动力需求大D.天气温和,适宜工作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流动的原因。 10月份是秋季,秋收时节,德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指数出现最高峰的原因是因秋收往返于城乡之间,故 A正确;为春季开销积攒资金不是流动指数高的原因,故B错误;工业对劳动力需求没有季节性变化,故 C错误;天气温和,适宜工作与流动指数高无关,故 D错误。[2019河北邯郸质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 (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 2015年累计减少 1300万人,2015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据此,完成13〜14题。13.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之间差距缩小 B.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 D.外出务工时间过长答案: B解析: 影响人口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 我国当前人口流动以外出务工和经商为主;若外出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则会导致流动人口减少。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降低人口老龄化程度 B.阻碍企业的转型升级C.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 D.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答案: D解析: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会加剧老龄化程度,影响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减少,会减缓经济增长速度;二者 “双降”则劳动密集型企业减少,也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19陕西渭南模拟]读浙江省2000年和2016年外流入人口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比(每100名女性对应男性数量 )情况折线图(下图),完成15〜16题。2016年浙江省省外流入人口中( )A.男性人口仍占多数B.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C.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D.性别比不平衡加剧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图中折线表示省外流入人口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比情况。读图可知,2016年除80〜99岁年龄段外,其他年龄段性别比均大于100,说明男性多于女性,因此浙江省省外流入人口中男性人口仍占多数,A正确;2016年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50〜54岁,B错误;2016年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增加的趋势,C错误;相较于2000年,2016年浙江省省外流入人口性别比更接近 100,说明性别比趋向平衡, D错16.与 2000年相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影响TOC\o"1-5"\h\z因素可能包括 ( )①行业需求 ②二孩政策 ③交通运输 ④工程建设 ⑤家庭需要A.①②③ B.①②⑤C.②③④ D.③④⑤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 与2000年相比,2016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可能包括家庭需要、行业需求和二孩政策;从事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的劳动力以男性为主,所以①②⑤正确,③④错误。故选 B。[2019辽宁六校协作体联考]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是指某个地区在某个时期的人口增长率与同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反映该地区经济每增长 1%所带来的人口规模变化幅度,常用于衡量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 (人口相应增长 0.10%为协调 )。图a为京津冀地区2000〜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变化图,图b为京津冀地区各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图。读图完成17〜18题。有关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和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2005〜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不断上升, 京津冀地区人口不断增加2000〜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波动上升,京津冀地区人口随之波动2000〜2014年经济增长带来大量人口的增长,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2000〜2001年和2010〜2011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有明显的下降,人口明显减少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京津冀地区经济和人口变化特点。 京津冀地区2000〜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变化较大,有升有降,故A、B错误;2000〜2014年经济增长带来大量人口的增长,从而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故 C正确;2000〜2001年和2010〜2011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有明显的下降,这只能说明人口增长率与同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的比值下降, 不能说明人口明显减少,故 D错误。18.为推动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均衡发展 ( )A.北京应遏制人口过快增长,引导人口向天津转移B.促进地区产业错位发展,引导人口多中心分布C.唐山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度高,无需产业升级D.石家庄经济和人口增速都较低,应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推动人口与经济均衡发展的措施。北京、天津经济增速和人口增速都高,不能将北京人口向天津转移,这会造成天津人口-经济增长弹性上升,人口压力加大,故 A错误;读图可知,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不均衡,因此应促进地区产业错位发展,引导人口多中心分布,B正确;唐山经济增速高,但人口增速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度低,故C错误;石家庄经济和人口增速都较低, 因此应大力发展技术密度型产业, 而不能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 资源型产业虽然能带来经济增长, 但会造成环境污染,故 D错误。[2019河南九校联考]下图是我国农村空心化的成因与演进机制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19.与农村空心化的出现关联性最小的是 ( )A.第一产业效益低 B.第一产业产值下降C.农村劳动力剩余 D.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答案: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第一产业效益低,会使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降低,促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第一产业产值下降并不一定意味着农民的收入一定会降低,收入的降低才是农民离开农村的主要原因;农村劳动力剩余使部分农民离开农村;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使农民有条件在城市买房,离开农村居住,从而导致农村空心化。20.针对农村空心化现象,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 )A.禁止农民进城 B.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C.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 D.大量扩大耕地面积答案: C解析: 农民进城主要是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禁止农民进城是不现实的;农民生活方式与农村空心化关系不大;农村空心化现象会导致一部分房屋被闲置,浪费土地资源,因此要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不符合社会现实。[2019山东联考]下图为我国2010〜2015年外出务工人员总量和增量变化图,读图,完成21〜22题。21.图示期间我国外出务工人员增量变化最显著的是 ( )A.2010〜2011年B.2012〜2013年C.2013〜2014年D.2014〜2015年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变化图的判读。 图示期间我国外出务工人员增量变化最显著的时间应为外出务工人员增量折线中斜率最大的时期。读图可知, 2010〜2011年折线斜率最大,可判断其变化最显著,故 A正确。22.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出生率下降 ②跨省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减少③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④城市化促使外出务工人员户籍转变成城市居民户籍⑤近年国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⑥外出务工人员劳动技能低,外出就业困难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 D.③④⑤⑥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读图可知,我国外出务工人员总量增幅变慢, 外出务工人员增量逐年下降, 说明外出趋势降低,原因一方面是近年国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另一方面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外出务工人员劳动技能低,外出就业困难,②③⑤⑥正确。故B正确。课时测评G3一、选择题 (每小题 4分,共44分)[2019河北唐山模拟]自1949年,在经历了20多年的人口快速增长后,我国人口进入缓慢增长阶段。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加快,城乡劳动人口发生较大变化。下图为2002〜2050年我国总人口与城乡劳动人口变化图(含预测)。据此完成1〜2题。.图中显示 2002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人口增量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B.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C.人口总量减少导致青壮年减少D.农村人口出生率比城市人口出生率低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农村劳动力增量变化的原因。 图中显示2002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人口增量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故 A正确;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原因是劳动力人口迁出,故 B错误;2024年以前,人口总量是增加的,故C错误;材料无法判断农村人口出生率和城市人口出生率,故D错误。2.为了减缓我国即将出现的城市劳动人口负增长问题,最直接的有效措施是( )A.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B.延迟职工退休年龄C.加快城镇化进程 D.大量接纳海外移民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问题的对策。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可以使出生人口增加,但不能立刻使劳动人口增加,故 A错误;为了减缓我国即将出现的城市劳动人口负增长问题,最直接的有效措施是延迟职工退休年龄,保证劳动人口数量,B正确;加快城镇化进程,只是实现了劳动人口的区域转移,使劳动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但不能改变总体劳动人口下降的问题,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只能是缓解,而非最直接的有效措施,故C错误;由于我国人口容量的限制,不适宜大量接纳海外移民,故 D错误。[2019广东肇庆模拟]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 10%,或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视为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高,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 读图完成3〜4题。3.在tl〜t3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 )A.城市生育水平低 B.城市人口寿命长C.农村死亡水平高 D.农村劳动力迁出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ti〜t3阶段该地城市老龄化低于乡村老龄化程度,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迁出。城市生育水平低和人口寿命长会使城市老龄化程度加重;现代社会农村和城市死亡率均较低。4.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诸多压力,不能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的措施是 ( )A.延长退休年龄 B.控制老年人口数量C.接受外来移民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答案: B解析: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延长退休年龄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接受解析: 春节前期我国国民大迁徙是因为外出务工人员要返乡解析: 春节前期我国国民大迁徙是因为外出务工人员要返乡外来移民可能使老龄化程度下降;老年人口数量无法控制。[2019重庆六校联考]360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全面展示了春运期间的国民迁徙状况。广东的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四个城市“空城指数”进入前五。江西、湖南、河南等成为春节前流入人口较多的省份,江西堪称最 “拼”省份。据此回答5〜6题。5.“空城”给城市带来的影响是 ( )A.环境人口容量提高 B.提高城市就业率C.城市化水平降低 D.企业用工成本提高答案: D解析:“空城 ”是进城务工人员返乡造成的,“空城”会引起城市短期内劳动力短缺,劳动力工资提升,企业用工成本提高,D对;环境人口容量受科学技术、资源、综合生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返乡对其影响甚微,A错;“空城”指的是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对城市就业率的影响较小,B错;进城务工人员返乡是短期的,对城市化水平影响不大,C错。6.春节前期我国国民大迁徙的影响因素是 ( )A.经济 B.社会文化C.政策 D.科技答案:B与家人团聚,欢度春节,故我国国民春节前期的大迁徙影响因素为社会文化。B对。[2019河北石家庄质检]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四川省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下图示意四川省平武一盐源人口界线。据此完成7〜9题。7.影响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的主导自然因素是()A.气候 B.地形C.植被 D.河流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四川人口空间分布的主导自然因素。 川东与川西地形差异大,川东多丘陵、平原,川西多山地、高原,地形的巨大差异导致川西人口少,川东人口多,人口分布差异悬殊,故选B。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B.平原广阔,土壤肥沃C.育龄妇女比重较小,生育率低D.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成都留守儿童现象不突出的主要原因。 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不明显,说明该地区的城乡差距不明显,因此是发展较快的地区。成都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流出人口少,从而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A正确。9.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主要措施有()①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②改善交通条件 ③加快农业现代化④加大基础教育投入TOC\o"1-5"\h\zA.①④ B.②③C.③④ D.①②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留守儿童问题。 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改善交通条件可以拓展区域联系,增进区域经济发展,这对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起着重要作用,①②正确;加快农业现代化可能会出现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而使更多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使得留守儿童进一步增多,③错误;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可以提高人口素质,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思想问题,但并不能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④错误。所以 D正确。[2019江苏徐州一检]本地进城务工人员是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进城务工人员。下图为 2010〜2014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速、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增速以及本地进城务工人员增速统计图。读图,回答10〜11题。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10年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和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相等B.2011年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增速降低值等于本地进城务工人员增速上升值2010〜2014年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速低于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增速2010〜2014年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以及本地进城务工人员数量逐年增加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增速曲线的判读。 图示曲线表示增速状况,不表示总量大小, 2010年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速和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增速相等,故 A错误; 2011年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增速降低值大于本地进城务工人员增速上升值, 故B错误;2011〜2014年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速高于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增速,故C错误;2010〜2014年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以及本地进城务工人员数量逐年增加,故 D正确。.该图表明我国农村 ( )A.常住人口持续增加 B.未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C.居民收入增速变慢 D.劳动力回流现象明显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增速曲线变化分析。 该图表明我国农村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总量持续增加,农村常住人口减少,故 A错误;农村劳动力人口迁出,将导致农村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故B错误;进城务工人员总量持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变快,故C错误;本地和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增速减慢,说明劳动力回流现象明显,故 D正确。二、综合题 (共46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 2.21亿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材料一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材料二下表为我国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表。市北地H湾地区士祖北JtK黄河中堀地以大而跑地区期地、再沌日南梵布n地目队951LB7$137«9B10,9^7120.58况7H2010年6.我1小船1.U11,1113,531L011!>.M加.01(1)据材料一分析1982〜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变化特点。(6分)(2)据材料二,说出我国八大经济板块中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弁分析该地区人口大量流入带来的影响。 (10分)⑶2005〜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比重增加,试分析原因。(8分)答案:(1)流动人口数量和占全国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1990年之前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每年的增幅相对较小;1990年之后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每年的增幅明显变大。(2)南部沿海地区。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利影响:带来交通问题、城市环境问题、居住问题以及就业、治安等社会问题。(3)国家政策支持;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共同担保借款合同书模板
- 2025新农村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施工承包合同
- 2025关于出版社与作者版权转让合同
- 2025劳动合同法辞职规定
- 《2025年的青岛房屋租赁合同》
- 2025供应商与分销商合作合同模板
- 2025 水产品买卖合同
- 幼儿园中班课程艺术造飞机
- 2025租房合同书格式样本
- 2025商业办公房买卖合同模板
- 七类作业JSA分析记录表格模板
-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 2022年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二》完整答案详解
- 技术经纪人练习题集附有答案
- 内科学讲义(唐子益版)
- GB/T 4357-2022冷拉碳素弹簧钢丝
- GB/T 19845-2005机械振动船舶设备和机械部件的振动试验要求
- GB/T 14614-1993小麦粉吸水量和面团揉和性能测定法粉质仪法
- 酱酒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红楼梦》贾府平面图
- 养老机构全套服务管理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