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离辐射的细胞和组织效应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杨伟志电离辐射的细胞和组织效应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1临床放射生物学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生物学”与“医学”“微观”与“宏观”“经典理论”的现实意义临床放射生物学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2临床放射生物学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桥梁提供理论基础,阐述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原理治疗策略及验证个体化放射治疗方案的研究和设计临床放射生物学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3一辐射生物效应的时标:(Thetime-scaleofeffectsinradiationbiology)
不同水平生物效应的发生时间、顺序、过程(细胞死亡需数天到数月,辐射致癌作用需数年,可遗传的损伤需经数代才能观察到物理吸收过程(10-15秒内结束)。化学过程(DNA残基的存在时间10-3到10-5)秒)。生物学过程一辐射生物效应的时标:(Thetime-scaleof4
5二.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任何形式的辐射,X()射线,带电或不带电粒子被生物物质吸收后都可能与细胞的关键靶DNA直接发生作用,DNA本身的原子可以被电离或激发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物变化的事件,这被称为辐射的直接作用。高LET射线(如中子、粒子)主要是直接作用二.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6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电离辐射的间接作用辐射也可与细胞内的其它原子或分子(特别是水)相互作用,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以扩散到足够远,达到并损伤关键靶DNA,这被称为电离辐射的间接作用。自由基是一种游离的原子或分子,外层携带不成对轨道电子。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7从入射光子的吸收到最终生物效应的产生,X射线的间接作用:
入射X射线光子|快速电子|离子自由基(H2oH2o++e)|自由基(H2o++H2oH3o++OH
)|高活性由化学键断裂引起的化学变化|生物效应
OH从入射光子的吸收到最终生物效应的产生,X射线的间接作用:8插图插图9三.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分子水平DNA链损伤DNA链修复细胞水平三.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分子水平10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及修复研究显示:DNA是引起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关键靶。DNA链断裂的主要形式单链断裂双链断裂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及修复11插图插图12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DNA链断裂的修复DNA单链断裂的修复以对侧链为模板,是一种可完全修复的分子损伤DNA双链断裂的修复可修复的双链断裂(彼此分开间隔一段距离)不可修复的双链断裂(发生在对侧互补碱基或仅间隔几个碱基对--染色体折成两段)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DNA链断裂的修复13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DNA双链断裂的修复两个基本过程同源重组(Homologousrecombination)在修复中需要未受损的DNA链参与,末端与末端经非同源重组相接。非同源重组(nonhomologous(Illegitimate)recombination没有模板存在,无法指导缝隙的填充。因此容易发生错误。所以也称之为非法重组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DNA双链断裂的修复14插图插图15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辐射所致的细胞死亡.两种主要形式分裂间期死亡(细胞在进行下一次分裂前死亡)有丝分裂死亡
(增殖性死亡)指由于染色体的损伤,细胞在试图分裂时发生死亡。死亡可发生在照射后的第一次或以后的几次分裂。是电离辐射引起细胞死亡的最常见形式,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辐射所致的细胞死亡.16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辐射引起细胞死亡的关键靶在细胞核放射性同位素(如3H,125I)掺入核DNA可有效地造成DNA损伤并杀死细胞。受放射线照射后染色体畸变率与细胞死亡密切相关。当特异地把胸腺嘧啶类似物,如碘脱氧尿核苷或溴脱氧尿核苷掺入染色体时可修饰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辐射引起细胞死亡的关键靶在细胞核17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放射生物对细胞死亡的基本认识:一般意义的细胞死亡(celldeath),细胞再繁殖完整性的丢失(lossofreproductiveintegrityoftumorcells)两者在概念上存在着根本意义上的不同,放射可治愈性结局的最主要依据是后者。放射治疗对受照射后的存活细胞更加关注,因这对放射可治愈性非常重要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放射生物对细胞死亡的基本认识:18细胞存活曲线描述放射线照射剂量和细胞存活比之间的关系,关注的是:一定剂量照射以后对克隆源细胞而不是细胞群任意细胞的杀灭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19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放射生物学规定:鉴别“细胞存活”的唯一标准是照射后细胞是否保持再繁殖的完整性,即所分析的是克隆源细胞的增殖活性而不是受照射群体中任意细胞的功能活性MTT法、染料除外等方法均不被认可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20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克隆源细胞(clonogeniccell)指具有生成“克隆”能力的原始存活细胞。在离体培养细胞:这种无限增殖能力体现为形成一个完整的50个细胞的克隆在体内:体现为肿瘤体积的不断增大、复发、转移在这个“细胞存活”的严格定义下,提示临床必须重视这种存活细胞,这种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是在治疗中必须根除的细胞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21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细胞形成克隆的能力被称为“细胞存活”辐射所致的细胞杀灭是指数性的,指数关系的特点:增加一定剂量就有一定比例的细胞而不是数量的细胞被杀死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22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主要实验方法和步骤细胞培养,--指数生长期或相对密度生长期(平台期)测定细胞系的克隆形成率(Platingefficiency,PE)测定照射后细胞的存活分数(survivingfraction,SF)根据各照射剂量点的存活分数作图绘制细胞存活曲线,计算曲线参数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23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实验设计原则及注意事项实验所采用的细胞系应具有一定的克隆形成率(50-90%)应设6-8个照射剂量点,肩区点要够(应包括0,1Gy,2Gy),以保证低剂量区效应的准确性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24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根据细胞类型,高剂量区的终末剂量点应够大,是细胞杀灭达到一定数量级根据细胞周期时间确定合适的培养时间(9-14天),培养时间过长细胞会因营养不良而脱落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25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克隆培养用容器不应太小(不赞成使用孔板和扩散盒等),以60-100mm平皿最常用,容器太小所能容纳的细胞数不足以达到上述标准,且难以分散均匀。克隆形成期间不能换液,以保证克隆形成的准确性。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26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应计数大于50个细胞以上的克隆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进行曲线拟合,应注意不同模型间的参数不能互用实验结果的分析只能采用存活曲线参数间的比较,不能用单剂量点存活分数直接比较(因放射生物分析的是产生相等效应所需的照射剂量,不是相同剂量产生的效应差别)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27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细胞存活曲线的形状指数存活曲线
对于致密电离辐射(如中子、粒子),照射后细胞存活曲线用单靶单击数学模型拟合后,在半对数坐标上是一条直线,呈指数型。非指数存活曲线
对稀疏电离辐射(射线、射线等),照射后细胞存活曲线的起始部(低剂量段)在半对数坐标上有一个有限的初斜率,在肩段存活曲线出现弯曲,在高剂量段存活曲线又趋于直线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28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指数存活曲线的数学模型单靶单击模型(single-hitmulti-targetmodel)数学表达式:SF=e-De为自然对数的底;为与射线的质及放射敏感性有关的常数曲线参数:D0平均致死剂量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29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非指数存活曲线的数学模型多靶单击模型(single-hitmulti-targetmodel)由Elkind和Whitmore提出,其数学表达式为:SF=1-(1-e-kD)N曲线参数:D0平均致死剂量Dq准阈剂量N外推数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30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线性二次模型(linear-quadraticmodel)线性二次模型假设,辐射杀灭细胞有两部分,一部分与照射剂量成比例,另一部分与照射剂量的平方成比例。数学表达式S=e-D-D2S是照射剂量为D时的细胞存活,和是常数。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31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的基本概念一个世纪以前,人们已了解到多细胞动物细胞繁殖的基本机制是有丝分裂哺乳动物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繁殖和传代一个细胞分裂时会产生2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都携带一套与母细胞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两次有效的有丝分裂之间的时间,称为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的基本概念32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时相显微镜观察(早期)---有丝分裂期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放射自显影术(1953)--细胞周期时相细胞光度术(1948)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时相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时相33细胞周期时相细胞周期时相34
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中不同时相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有丝分裂细胞或接近有丝分裂细胞最放射敏感(G2和M期的细胞是最放射敏感的)晚S期的细胞通常具有较大的放射耐受性若G1期较长,G1早期较G1晚期相对放射耐受(G2期细胞在分裂前没有充足的时间修复放射损伤)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中不同时相细胞的放射敏感性35Sinclair和Morton(1965)
不同周期时相仓鼠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变化Sinclair和Morton(1965)不同周期时相仓36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再分布的意义一般认为,分次放射治疗中存在着处于相对放射抗拒时相的细胞向放射敏感时相移动的再分布现象,这有助于提高放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如果未能进行有效的细胞周期内时相的再分布,则也可能成为放射抗拒的机制之一。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再分布的意义37四.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增殖动力学肿瘤的细胞动力学层次(cellkineticcompartmentsofatumor)根据动力学特性分4个层次:第一层次:由活跃分裂的细胞组成(也称“P”细胞)所有细胞都将通过细胞周期可用细胞标记技术进行辨认该层次细胞在整个肿瘤细胞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成为生长比例(growthfraction,GF)
四.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增殖动力学38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增殖动力学第二层次
由静止(G0)细胞组成非增殖细胞的层次(Q细胞或静止细胞)G0细胞可再进入细胞周期有些G0细胞是克隆源细胞(可再群体化出一个肿瘤)第三层次由分化的终末细胞组成不再具有分裂能力第四层次由死亡和正在死亡的细胞组成细胞从一个层次向另一个层次的转化是连续发生的Q层次向P层次的移动成为再补充(recruitment)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增殖动力学39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生长速度描述肿瘤生长速度的3个参数:1.肿瘤的体积倍增时间(tumorvolumedoublingtime,Td)由3个主要因素决定:细胞周期时间(thecellcycletime)生长比例(thegrowthfraction)细胞丢失速率(therateofcelllose)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生长速度40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生长速度2.潜在倍增时间(potentialdoublingtime,Tpot)指假设在没有细胞丢失情况下肿瘤细胞群体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Steel,1977)。TsTpot=_______LITs:s期持续时间,LI:标记指数,:校正系数(0.7-1.0)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生长速度41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生长速度3.细胞丢失因子(celllossfactor)
Tpot细胞丢失因子=1–---------
Td许多人肿瘤生长较慢,主要是因为细胞丢失率高。细胞丢失的主要机制:坏死分化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生长速度42肿瘤生长速度
人肿瘤典型的动力学参数---------------------------------------------------------细胞周期时间(--2天)生长比例(--40%)}潜在倍增时间(--5天)细胞丢失(--90%)体积倍增时间(--60天)-----------------------------------------------------------肿瘤生长速度43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放射治疗中的剂量--效应关系剂量--效应关系的概念指即定物理吸收剂量与放射生物效应结果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在临床上所看到的是一个广泛的剂量范围,在这个范围特定类型放射反应的风险随照射剂量的增加从0%--100%,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放射治疗中的剂量--效应关系44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放射治疗中的剂量--效应关系剂量--效应曲线的形状电离辐射的剂量--效应曲线呈“S”形随剂量趋于“0”,辐射效应的发生率也趋于“0”在高剂量时辐射效应趋于“100%”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放射治疗中的剂量--效应关系45剂量--效应曲线的形状剂量--效应曲线的形状46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放射治疗中的剂量--效应关系描述剂量--效应曲线的3个标准模式有许多数学公式被设计用于描述电离辐射剂量效应关系的这种特性,但只有3个标准模式作为TCP和NTCP公式的基础被使用着。泊松剂量--效应模式(Thepoissondose-responsemodel)逻辑剂量--效应模式(Thelogosticdese-responsemodel)概率剂量--效应模式(Theprobitdose-responsemodel)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放射治疗中的剂量--效应关系47五.从在体实验肿瘤的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得出的一些结论肿瘤的体积效应大肿瘤比小肿瘤难治(主要是需要杀灭的克隆源细胞数多)。疗程结束克隆源细胞的存活比约10-9时可以治愈在大肿瘤中的克隆源细胞对治疗的敏感性更小五.从在体实验肿瘤的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得出的一些结论肿瘤的体积48从在体实验肿瘤的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得出的一些结论再群体化加速1969年,Hermens和Barendsen即已指出:那些在照射中存活下来的克隆源细胞可以使肿瘤很快再群体化。从在体实验肿瘤的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得出的一些结论再群体化加速49加速再群体化。大鼠横纹肌肉瘤的生长曲线,A.曲线1是未照射的对照组的生长曲线;曲线2是照射后即刻的肿瘤生长曲线;B.照射以后不同时间克隆源细胞的比例变化。单次20GyX射线照射后大鼠移植瘤肿瘤消退和再生长的总生长曲线。值得重视的是,在这段时间里肿瘤还在明显皱缩和消退着,而存活克隆源细胞的分裂数目比以前更多更快。加速再群体化。单次20GyX射线照射后大鼠移植瘤肿瘤消退和50从在体实验肿瘤的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得出的一些结论瘤床效应治疗后复发的实验肿瘤生长速度比原发的慢,称之为瘤床效应把肿瘤接种到受过照射的皮下组织部位,肿瘤生长速度减慢瘤床效应由照射对间质组织的损伤所致从在体实验肿瘤的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得出的一些结论瘤床效应51从在体实验肿瘤的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得出的一些结论乏氧和再氧合研究表明,大多数肿瘤存在乏氧细胞。乏氧细胞对放射线及许多化疗药耐受。常规照射是通过分次照射诱导的乏氧细胞再氧合来克服肿瘤乏氧的。“乏氧细胞的显像”研究及“生物适形”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从在体实验肿瘤的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得出的一些结论乏氧和再氧合52THANKYOU
THANKYOU53电离辐射的细胞和组织效应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杨伟志电离辐射的细胞和组织效应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54临床放射生物学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生物学”与“医学”“微观”与“宏观”“经典理论”的现实意义临床放射生物学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55临床放射生物学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桥梁提供理论基础,阐述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原理治疗策略及验证个体化放射治疗方案的研究和设计临床放射生物学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56一辐射生物效应的时标:(Thetime-scaleofeffectsinradiationbiology)
不同水平生物效应的发生时间、顺序、过程(细胞死亡需数天到数月,辐射致癌作用需数年,可遗传的损伤需经数代才能观察到物理吸收过程(10-15秒内结束)。化学过程(DNA残基的存在时间10-3到10-5)秒)。生物学过程一辐射生物效应的时标:(Thetime-scaleof57
58二.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任何形式的辐射,X()射线,带电或不带电粒子被生物物质吸收后都可能与细胞的关键靶DNA直接发生作用,DNA本身的原子可以被电离或激发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物变化的事件,这被称为辐射的直接作用。高LET射线(如中子、粒子)主要是直接作用二.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59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电离辐射的间接作用辐射也可与细胞内的其它原子或分子(特别是水)相互作用,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以扩散到足够远,达到并损伤关键靶DNA,这被称为电离辐射的间接作用。自由基是一种游离的原子或分子,外层携带不成对轨道电子。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60从入射光子的吸收到最终生物效应的产生,X射线的间接作用:
入射X射线光子|快速电子|离子自由基(H2oH2o++e)|自由基(H2o++H2oH3o++OH
)|高活性由化学键断裂引起的化学变化|生物效应
OH从入射光子的吸收到最终生物效应的产生,X射线的间接作用:61插图插图62三.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分子水平DNA链损伤DNA链修复细胞水平三.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分子水平63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及修复研究显示:DNA是引起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关键靶。DNA链断裂的主要形式单链断裂双链断裂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及修复64插图插图65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DNA链断裂的修复DNA单链断裂的修复以对侧链为模板,是一种可完全修复的分子损伤DNA双链断裂的修复可修复的双链断裂(彼此分开间隔一段距离)不可修复的双链断裂(发生在对侧互补碱基或仅间隔几个碱基对--染色体折成两段)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DNA链断裂的修复66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DNA双链断裂的修复两个基本过程同源重组(Homologousrecombination)在修复中需要未受损的DNA链参与,末端与末端经非同源重组相接。非同源重组(nonhomologous(Illegitimate)recombination没有模板存在,无法指导缝隙的填充。因此容易发生错误。所以也称之为非法重组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DNA双链断裂的修复67插图插图68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辐射所致的细胞死亡.两种主要形式分裂间期死亡(细胞在进行下一次分裂前死亡)有丝分裂死亡
(增殖性死亡)指由于染色体的损伤,细胞在试图分裂时发生死亡。死亡可发生在照射后的第一次或以后的几次分裂。是电离辐射引起细胞死亡的最常见形式,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辐射所致的细胞死亡.69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辐射引起细胞死亡的关键靶在细胞核放射性同位素(如3H,125I)掺入核DNA可有效地造成DNA损伤并杀死细胞。受放射线照射后染色体畸变率与细胞死亡密切相关。当特异地把胸腺嘧啶类似物,如碘脱氧尿核苷或溴脱氧尿核苷掺入染色体时可修饰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辐射引起细胞死亡的关键靶在细胞核70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放射生物对细胞死亡的基本认识:一般意义的细胞死亡(celldeath),细胞再繁殖完整性的丢失(lossofreproductiveintegrityoftumorcells)两者在概念上存在着根本意义上的不同,放射可治愈性结局的最主要依据是后者。放射治疗对受照射后的存活细胞更加关注,因这对放射可治愈性非常重要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放射生物对细胞死亡的基本认识:71细胞存活曲线描述放射线照射剂量和细胞存活比之间的关系,关注的是:一定剂量照射以后对克隆源细胞而不是细胞群任意细胞的杀灭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72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放射生物学规定:鉴别“细胞存活”的唯一标准是照射后细胞是否保持再繁殖的完整性,即所分析的是克隆源细胞的增殖活性而不是受照射群体中任意细胞的功能活性MTT法、染料除外等方法均不被认可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73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克隆源细胞(clonogeniccell)指具有生成“克隆”能力的原始存活细胞。在离体培养细胞:这种无限增殖能力体现为形成一个完整的50个细胞的克隆在体内:体现为肿瘤体积的不断增大、复发、转移在这个“细胞存活”的严格定义下,提示临床必须重视这种存活细胞,这种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是在治疗中必须根除的细胞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74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细胞形成克隆的能力被称为“细胞存活”辐射所致的细胞杀灭是指数性的,指数关系的特点:增加一定剂量就有一定比例的细胞而不是数量的细胞被杀死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75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主要实验方法和步骤细胞培养,--指数生长期或相对密度生长期(平台期)测定细胞系的克隆形成率(Platingefficiency,PE)测定照射后细胞的存活分数(survivingfraction,SF)根据各照射剂量点的存活分数作图绘制细胞存活曲线,计算曲线参数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76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实验设计原则及注意事项实验所采用的细胞系应具有一定的克隆形成率(50-90%)应设6-8个照射剂量点,肩区点要够(应包括0,1Gy,2Gy),以保证低剂量区效应的准确性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77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根据细胞类型,高剂量区的终末剂量点应够大,是细胞杀灭达到一定数量级根据细胞周期时间确定合适的培养时间(9-14天),培养时间过长细胞会因营养不良而脱落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78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克隆培养用容器不应太小(不赞成使用孔板和扩散盒等),以60-100mm平皿最常用,容器太小所能容纳的细胞数不足以达到上述标准,且难以分散均匀。克隆形成期间不能换液,以保证克隆形成的准确性。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79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应计数大于50个细胞以上的克隆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进行曲线拟合,应注意不同模型间的参数不能互用实验结果的分析只能采用存活曲线参数间的比较,不能用单剂量点存活分数直接比较(因放射生物分析的是产生相等效应所需的照射剂量,不是相同剂量产生的效应差别)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80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细胞存活曲线的形状指数存活曲线
对于致密电离辐射(如中子、粒子),照射后细胞存活曲线用单靶单击数学模型拟合后,在半对数坐标上是一条直线,呈指数型。非指数存活曲线
对稀疏电离辐射(射线、射线等),照射后细胞存活曲线的起始部(低剂量段)在半对数坐标上有一个有限的初斜率,在肩段存活曲线出现弯曲,在高剂量段存活曲线又趋于直线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81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指数存活曲线的数学模型单靶单击模型(single-hitmulti-targetmodel)数学表达式:SF=e-De为自然对数的底;为与射线的质及放射敏感性有关的常数曲线参数:D0平均致死剂量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82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非指数存活曲线的数学模型多靶单击模型(single-hitmulti-targetmodel)由Elkind和Whitmore提出,其数学表达式为:SF=1-(1-e-kD)N曲线参数:D0平均致死剂量Dq准阈剂量N外推数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83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线性二次模型(linear-quadraticmodel)线性二次模型假设,辐射杀灭细胞有两部分,一部分与照射剂量成比例,另一部分与照射剂量的平方成比例。数学表达式S=e-D-D2S是照射剂量为D时的细胞存活,和是常数。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细胞存活曲线84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的基本概念一个世纪以前,人们已了解到多细胞动物细胞繁殖的基本机制是有丝分裂哺乳动物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繁殖和传代一个细胞分裂时会产生2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都携带一套与母细胞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两次有效的有丝分裂之间的时间,称为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的基本概念85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时相显微镜观察(早期)---有丝分裂期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放射自显影术(1953)--细胞周期时相细胞光度术(1948)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时相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时相86细胞周期时相细胞周期时相87
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中不同时相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有丝分裂细胞或接近有丝分裂细胞最放射敏感(G2和M期的细胞是最放射敏感的)晚S期的细胞通常具有较大的放射耐受性若G1期较长,G1早期较G1晚期相对放射耐受(G2期细胞在分裂前没有充足的时间修复放射损伤)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中不同时相细胞的放射敏感性88Sinclair和Morton(1965)
不同周期时相仓鼠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变化Sinclair和Morton(1965)不同周期时相仓89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再分布的意义一般认为,分次放射治疗中存在着处于相对放射抗拒时相的细胞向放射敏感时相移动的再分布现象,这有助于提高放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如果未能进行有效的细胞周期内时相的再分布,则也可能成为放射抗拒的机制之一。细胞周期时相与放射敏感性细胞周期再分布的意义90四.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增殖动力学肿瘤的细胞动力学层次(cellkineticcompartmentsofatumor)根据动力学特性分4个层次:第一层次:由活跃分裂的细胞组成(也称“P”细胞)所有细胞都将通过细胞周期可用细胞标记技术进行辨认该层次细胞在整个肿瘤细胞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成为生长比例(growthfraction,GF)
四.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增殖动力学91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增殖动力学第二层次
由静止(G0)细胞组成非增殖细胞的层次(Q细胞或静止细胞)G0细胞可再进入细胞周期有些G0细胞是克隆源细胞(可再群体化出一个肿瘤)第三层次由分化的终末细胞组成不再具有分裂能力第四层次由死亡和正在死亡的细胞组成细胞从一个层次向另一个层次的转化是连续发生的Q层次向P层次的移动成为再补充(recruitment)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增殖动力学92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生长速度描述肿瘤生长速度的3个参数:1.肿瘤的体积倍增时间(tumorvolumedoublingtime,Td)由3个主要因素决定:细胞周期时间(thecellcycletime)生长比例(thegrowthfraction)细胞丢失速率(therateofcelllose)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生长速度93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生长速度2.潜在倍增时间(potentialdoublingtime,Tpot)指假设在没有细胞丢失情况下肿瘤细胞群体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Steel,1977)。TsTpot=_______LITs:s期持续时间,LI:标记指数,:校正系数(0.7-1.0)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生长速度94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生长速度3.细胞丢失因子(celllossfactor)
Tpot细胞丢失因子=1–---------
Td许多人肿瘤生长较慢,主要是因为细胞丢失率高。细胞丢失的主要机制:坏死分化电离辐射对肿瘤组织的作用肿瘤的生长速度95肿瘤生长速度
人肿瘤典型的动力学参数---------------------------------------------------------细胞周期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计算机二级Web学习挑战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Web考试怎样顺利通过
- 小学师德学习计划
- 药物滥用与药品安全
- 2025年Web框架试题及答案详解
- 出纳年度总结范文(34篇)
- 非遗博物馆故宫
- 年产3GW多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项目实施方案(参考模板)
- 城乡融合基础设施及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模板)
- 客户计量器具送检委托协议书
- 小型设备购买协议书
- 难点02:总集篇·十六种阴影部分面积法【十六大考点】-2024年小升初数学典型例题系列(解析版)
- 厂房设备拆除协议书
- 第五版-FMEA培训教材-新版
- NB-T32036-2017光伏发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
-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
- PE袋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聚乙烯塑胶袋)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 七人学生小品《如此课堂》剧本台词手稿
- 分子的立体构型
- 英文版简易-电商送货单-产品随行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