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法不可违PPT_第1页
初中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法不可违PPT_第2页
初中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法不可违PPT_第3页
初中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法不可违PPT_第4页
初中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法不可违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习思考阅读教材P46-52,思考、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2.什么是违法行为?3.根据违反的法律类别,违法行为有哪些?4.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有哪些?5.怎样理解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6.我们身边有哪些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典型表现有哪些?)7.怎样预防一般违法行为?(如何养成遵章守法的习惯?)问题1:法律有哪些作用?(P46①②③)①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指引作用②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强制作用图片所示的是一种什么行为?你是怎么判断的?问题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什么):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为什么会违法?(违法的原因P48)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行为。A1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钱不还的行为。A2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A3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违法行为分为A1民事违法行为、A2行政违法行为和A3刑事违法行为。问题3:违法行为的分类?p48AB(A按违反的法律分)情景探究小李和小张在街上偶遇,由于小李一直欠小张的钱没有还,小张便又再次催小李还钱,但小李不仅不还钱,还与小张打起来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被好心群众拉开后,他们又在另一条街碰见了,小张认为他在之前的厮打过程中吃了亏,于是捡起一块砖头扔向小李,小李的脑袋被重伤,倒地不起。想一想:小李和小张有哪些违法的行为?欠债不还:民事违法行为扰乱社会治安:行政违法行为故意杀人:刑事违法行为CELEBRATENATIONALDAY5.1法不可违问题4:违法行为的分类?p48ABB按情节的轻重分:B1一般违法行为和B2严重违法行为B1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B2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即严重违法行为,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违法行为种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根据法律类别根据社会危害有人认为:“违法必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这个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犯罪必定违法违法必定犯罪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情景探究小李和小张在街上偶遇,由于小李一直欠小张的钱没有还,小张便又再次催小李还钱,但小李不仅不还钱,还与小张打起来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被好心群众拉开后,他们又在另一条街碰见了,小张认为他在之前的厮打过程中吃了亏,于是捡起一块砖头扔向小李,小李的脑袋被重伤,倒地不起。欠债不还:民事违法行为扰乱社会治安:行政违法行为故意杀人: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小)(犯罪: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不同点与相同点P48

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不同对社会的危害性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相同

轻微

轻微

严重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刑法民事责任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刑罚处罚都属于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问题6:违法行为的后果(P48)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P47探究与分享:分析上列行为是哪种违法行为?为什么?下述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承担什么责任?镜头一朱某在学校操场上拾到苏某的手表,拒绝返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民事违法行为下述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承担什么责任?镜头二

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馆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

李某等人警告处罚。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行政违法行为下述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承担什么责任?镜头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持刀强夺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赵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刑事违法行为1、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民事法律法规、行政法律法规、刑法)2、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或重)3、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1)民事违法行为:赔偿、赔礼道歉等(2)行政违法行为:拘留、罚款、警告等(3)刑事违法行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违法无小事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P48相关链接民事法律法规行政法律法规包括《民法总则》《物权法》《债权法》《知识产权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等《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法规》等1、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民事违法行为3、在动车上吸烟导致列车运行受影响。行政违法行为4、张某酒后开车被查,违反了《交通法》,驾照被扣分,拘留15天,并处罚款3千元。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2、三个初一学生,偷走设施的钢条,导致高压电塔倒塌,社会财产造成数百万元的损失。5、海关关长贪污近百万元,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没收财产5千万。刑事违法行为小试牛刀6.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我们身边有哪些违法行为?行政、民事违法行为的典型表现有哪些?)(P49)①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典型的有: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等。自以为是小错,其实已经违法;受到侵害,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②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经营创业、结婚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

6.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我们身边有哪些违法行为?民事、行政违法行为的典型表现有哪些?)(P50)民事权利是公民享有的重要权利。民事权利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其中,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等;人身权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合同,又称契约,是由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而形成的协议。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相关链接P51

民事违法行为:不履行合同我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探究与分享P50

民事违法行为:侵犯肖像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民事违法行为:侵犯著作权7.怎样预防一般违法行为?(如何养成遵章守法的习惯?)(P51)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课堂小结法不可违违法无小事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法律的作用2.什么是违法行为3.违法行为的分类4.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1.身边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2.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行政违法行为(2)民事违法行为练习巩固1.下列关于违法行为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②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③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④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③2.欠债不还的行为属于(

)A.刑事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C.犯罪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DB练习巩固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

)①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对社会危害较大的行为④民事违法行为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③4.小明随意拨打报警电话,谎报险情。他的行为属于()①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④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CB练习巩固5.下列有关民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②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结婚等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③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民事违法行为④民事违法行为都受刑法的处罚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我们要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就要(

)①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③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④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AD3、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义务,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2)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在某些条件下,权力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力。(劳动、教育)(3)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促进的。4、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公民正确行使权力要做到:①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权益。‚②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