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老子思想与高效人际关系构建李曙豪
《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老子思想与高效人际关系1中国是一个人文哲学思想发源较早的国度。公元前五百年左右,当时的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哲学家们正在致力于探究宇宙的组成元素,中国却已经出现了非常成熟的社会哲学,而老子是其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老子的思想起点非常高,他站在一个几乎超越了后来所有中国思想家的高度,以其对社会、人生的透彻的解剖,对东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的思想被记录在《道德经》中,这部五千言的书可以说是字字珠玑、精彩绝伦。这些思想超越了时空,对于当代人伦关系的建立仍然具有特别的意义。老子中国是一个人文哲学思想发源较早的国度。公元前五百年左右,当时2老子思想的无心之用道家≠道教儒家≠儒教佛家≠佛教儒修齐治平释修(齐治平)道修-齐治平(无心之用)高效交际-卓越人生-高级管理老子思想的无心之用道家≠道教3“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二十八章)甘作天下的山谷,永恒的德才会充足,而回归浑朴老子主张人在本质上要返朴归真“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二十八章)老子主张人在4老子主张人在本质上要返老子主张人在本质上要返朴归真朴老子主张人在本质上要返朴归真老子主张人在本质上要返朴归真老子主张人在本质上要返朴归真归真“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六十七章)。我有三件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个叫柔慈,第二个叫俭啬,第三个叫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柔慈所以能够勇敢;俭啬所以能够宽广;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够成为天下万物的首长。老子主张人在本质上要返老子主张人在本质上要返朴归真朴老子主张5
“圣人被褐怀玉。”(《老子》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老子主张“外圆内方”的做人态度。“圣人被褐怀玉。”(《老子》七十章)。老子主张“外圆内方6老子主张“外圆内方”的做人态度。“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四章)。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老子主张“外圆内方”的做人态度。“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7“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五十八章)。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五8“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圣明之人总是遵循常道,顺乎自然,摒弃那些过渡的、夸大的、极端的行为。如此则可以畅万物之情而适万物之性进而实现天下大治。“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圣明之人总是遵循9可见,老子和孔子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而老子更注重人伦关系,主张在建立和谐的人伦关系的基础上,去实现自我价值。所以,老子更容易达到目的。在现代社会中,充满了竞争,如何在竞争中既要实现自我价值,又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无疑老子的思想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见,老子和孔子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而老子更注重人伦关系,1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特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二十四章)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这个道理十分深刻,在生活中,谦虚的人往往更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子主张谦虚做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11老子主张做别人都不喜欢做的事:老子主张做别人都不喜欢做的事:1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八章。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13老子的这种思想已经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在世界上,最难达到的人生境界就是忘我,最大的品德就是不自私,最难做到的就是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如果有人能做到这几点,不但人际关系能处理得十分和谐,而且能做天下人的表率和领导人。老子的这种思想已经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在世界上,最难达到的人14老子主张善待他人;老子主张善待他人;15“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老子》四十九章)。善人,我善待他;不善人,我还是善待他。这就得到真善了。诚信人,我相信他;不诚信人,我还是相信他。这就得到真信了“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16宽容别人,放过自己这是何等大度的人生态度。宽容是很必要的,宽容不是迁就。宽容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其它人,实现“得善”、“得信”。其中的道理,很值得现代人学习。《道德经》的人生智慧——老子思想与高效人际关系构建-课件-17老子主张以谦逊的态度对待下属老子主张以谦逊的态度对待下属18“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六十八章)
善于当统帅的人,看不出勇武的样子;善于打仗的人,看不出刚健的样子;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与对方作无谓的应付;善于用人的人,在众人面前常常表示谦下。这就是无人能与之相争之德,这就是用人的能力,这就是能与“道”相配了,自古以来就是这个道理。“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六十八章)善于当统帅的人,看1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八十一章)。真实的表述不见得漂亮,漂亮的表述不见得真实;善良的人不见得擅长道义之辩,擅长于道义之辩的不见得善良;明于道的人不见得博学,博学的不见得明于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说明信、美、善、辩、知、博是六个相对独立的维度--认识上的真不同于审美上的美,伦理上的善不同于逻辑上的辩,道维度的明不同于学维度的博--人在某一维度的突出将会导致其他方面的不足。老子主张不要替自己辩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20“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知”(《老子》二章)。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老子主张多予少取。“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知”(《老子》21“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十章)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老子》八十一章)。(冯諼客孟尝君)“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22“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
上天的道理养育了万物而无加害之心。做人的道理与世无争而懂得用方法来实践。老子主张不与人争、宽以待人:“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
老子23“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七十九章)。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七十九章)。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2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身外的声名,和自己的生命比起来,那一样亲切?身外的财货,和自己的生命比起来,那一样贵重?得到名利,失掉生命,那一样对我有害呢?由此可知:过分的爱名,必定要付出重大的损耗;要收藏喜欢的东西,将来亡失的也多。只有知足知止,才可不受大辱,不遭危险,而生命也必能得以久存老子主张少私寡欲。“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2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猪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十二章)。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猪令人心发26“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正因为不与人争27老子关于人伦关系的这些论述,至性至真。几乎句句都可以作为人生的格言。其中蕴含着博大的思想内容和永恒的人文光辉!20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在全球的蔓延,金钱至上主义普遍盛行,自私自利的价值观不但在社会伦理中具有合法性,而且已经深植在这个时代的肌理之中。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也开始出现。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其实早已为这些社会病症开好了良方。老子的思想就是医治当代社会人伦关系矛盾的一剂良方。InsertTitleText老子关于人伦关系的这些论述,至性至真。几乎句句都可以作为人生28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16、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39、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40、事虽微,不为不成;道虽迩,不行不至。
41、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42、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43、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44、仁慈是一种聋子能听到、哑巴能了解的语言。
45、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46、在浩瀚的宇宙里,每天都只是一瞬,活在今天,忘掉昨天。
47、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48、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49、人往往会这样,顺风顺水,人的智力就会下降一些;如果突遇挫折,智力就会应激增长。
50、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无知,而是对无知的无知,才是知的死亡。
51、对于最有能力的领航人风浪总是格外的汹涌。
52、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53、年少时,梦想在心中激扬迸进,势不可挡,只是我们还没学会去战斗。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学会了战斗,却已没有了拼搏的勇气。因此,我们转向自身,攻击自己,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开始。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60、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
61、在清醒中孤独,总好过于在喧嚣人群中寂寞。
62、心里的感觉总会是这样,你越期待的会越行越远,你越在乎的对你的伤害越大。
63、彩虹风雨后,成功细节中。
64、有些事你是绕不过去的,你现在逃避,你以后就会话十倍的精力去面对。
65、只要有信心,就能在信念中行走。
66、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67、心中有理想再累也快乐
68、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69、任何山都可以移动,只要把沙土一卡车一卡车运走即可。
70、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1、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72、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3、如果一个人爱你、特别在乎你,有一个表现是他还是有点怕你。
74、先知三日,富贵十年。付诸行动,你就会得到力量。
75、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76、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
77、年轻就是这样,有错过有遗憾,最后才会学着珍惜。
78、时间不会停下来等你,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79、在极度失望时,上天总会给你一点希望;在你感到痛苦时,又会让你偶遇一些温暖。在这忽冷忽热中,我们学会了看护自己,学会了坚强。
80、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29
《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老子思想与高效人际关系构建李曙豪
《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老子思想与高效人际关系30中国是一个人文哲学思想发源较早的国度。公元前五百年左右,当时的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哲学家们正在致力于探究宇宙的组成元素,中国却已经出现了非常成熟的社会哲学,而老子是其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老子的思想起点非常高,他站在一个几乎超越了后来所有中国思想家的高度,以其对社会、人生的透彻的解剖,对东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的思想被记录在《道德经》中,这部五千言的书可以说是字字珠玑、精彩绝伦。这些思想超越了时空,对于当代人伦关系的建立仍然具有特别的意义。老子中国是一个人文哲学思想发源较早的国度。公元前五百年左右,当时31老子思想的无心之用道家≠道教儒家≠儒教佛家≠佛教儒修齐治平释修(齐治平)道修-齐治平(无心之用)高效交际-卓越人生-高级管理老子思想的无心之用道家≠道教32“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二十八章)甘作天下的山谷,永恒的德才会充足,而回归浑朴老子主张人在本质上要返朴归真“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二十八章)老子主张人在33老子主张人在本质上要返老子主张人在本质上要返朴归真朴老子主张人在本质上要返朴归真老子主张人在本质上要返朴归真老子主张人在本质上要返朴归真归真“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六十七章)。我有三件宝,执守而且保全它:第一个叫柔慈,第二个叫俭啬,第三个叫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柔慈所以能够勇敢;俭啬所以能够宽广;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够成为天下万物的首长。老子主张人在本质上要返老子主张人在本质上要返朴归真朴老子主张34
“圣人被褐怀玉。”(《老子》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老子主张“外圆内方”的做人态度。“圣人被褐怀玉。”(《老子》七十章)。老子主张“外圆内方35老子主张“外圆内方”的做人态度。“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四章)。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老子主张“外圆内方”的做人态度。“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36“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五十八章)。有道的圣人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老子》五37“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圣明之人总是遵循常道,顺乎自然,摒弃那些过渡的、夸大的、极端的行为。如此则可以畅万物之情而适万物之性进而实现天下大治。“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圣明之人总是遵循38可见,老子和孔子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而老子更注重人伦关系,主张在建立和谐的人伦关系的基础上,去实现自我价值。所以,老子更容易达到目的。在现代社会中,充满了竞争,如何在竞争中既要实现自我价值,又要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无疑老子的思想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可见,老子和孔子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而老子更注重人伦关系,39“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于道也,曰:余食赘行。特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老子》二十四章)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这个道理十分深刻,在生活中,谦虚的人往往更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子主张谦虚做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40老子主张做别人都不喜欢做的事:老子主张做别人都不喜欢做的事:4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八章。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42老子的这种思想已经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在世界上,最难达到的人生境界就是忘我,最大的品德就是不自私,最难做到的就是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如果有人能做到这几点,不但人际关系能处理得十分和谐,而且能做天下人的表率和领导人。老子的这种思想已经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在世界上,最难达到的人43老子主张善待他人;老子主张善待他人;4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老子》四十九章)。善人,我善待他;不善人,我还是善待他。这就得到真善了。诚信人,我相信他;不诚信人,我还是相信他。这就得到真信了“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45宽容别人,放过自己这是何等大度的人生态度。宽容是很必要的,宽容不是迁就。宽容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其它人,实现“得善”、“得信”。其中的道理,很值得现代人学习。《道德经》的人生智慧——老子思想与高效人际关系构建-课件-46老子主张以谦逊的态度对待下属老子主张以谦逊的态度对待下属47“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六十八章)
善于当统帅的人,看不出勇武的样子;善于打仗的人,看不出刚健的样子;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与对方作无谓的应付;善于用人的人,在众人面前常常表示谦下。这就是无人能与之相争之德,这就是用人的能力,这就是能与“道”相配了,自古以来就是这个道理。“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六十八章)善于当统帅的人,看4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八十一章)。真实的表述不见得漂亮,漂亮的表述不见得真实;善良的人不见得擅长道义之辩,擅长于道义之辩的不见得善良;明于道的人不见得博学,博学的不见得明于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说明信、美、善、辩、知、博是六个相对独立的维度--认识上的真不同于审美上的美,伦理上的善不同于逻辑上的辩,道维度的明不同于学维度的博--人在某一维度的突出将会导致其他方面的不足。老子主张不要替自己辩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49“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知”(《老子》二章)。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老子主张多予少取。“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知”(《老子》50“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十章)让万事万物生长繁殖,产生万物、养育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作万物之长而不主宰他们,这就叫做“玄德”。“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老子》八十一章)。(冯諼客孟尝君)“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51“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
上天的道理养育了万物而无加害之心。做人的道理与世无争而懂得用方法来实践。老子主张不与人争、宽以待人:“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
老子52“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七十九章)。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七十九章)。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53“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身外的声名,和自己的生命比起来,那一样亲切?身外的财货,和自己的生命比起来,那一样贵重?得到名利,失掉生命,那一样对我有害呢?由此可知:过分的爱名,必定要付出重大的损耗;要收藏喜欢的东西,将来亡失的也多。只有知足知止,才可不受大辱,不遭危险,而生命也必能得以久存老子主张少私寡欲。“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5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猪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十二章)。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因此,圣人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猪令人心发55“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正因为不与人争56老子关于人伦关系的这些论述,至性至真。几乎句句都可以作为人生的格言。其中蕴含着博大的思想内容和永恒的人文光辉!20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在全球的蔓延,金钱至上主义普遍盛行,自私自利的价值观不但在社会伦理中具有合法性,而且已经深植在这个时代的肌理之中。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也开始出现。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其实早已为这些社会病症开好了良方。老子的思想就是医治当代社会人伦关系矛盾的一剂良方。InsertTitleText老子关于人伦关系的这些论述,至性至真。几乎句句都可以作为人生57
1、再长的路一步一步得走也能走到终点,再近的距离不迈开第一步永远也不会到达。
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4、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5、龙吟八洲行壮志,凤舞九天挥鸿图。
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7、当你把高尔夫球打不进时,球洞只是陷阱;打进时,它就是成功。
8、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9、永远不要逃避问题,因为时间不会给弱者任何回报。
10、评价一个人对你的好坏,有钱的看他愿不愿对你花时间,没钱的愿不愿意为你花钱。
11、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12、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13、人生最大的错误是不断担心会犯错。
14、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16、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22、糊涂一点就会快乐一点。有的人有的事,想得太多会疼,想不通会头疼,想通了会心痛。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4、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关乎命运。
25、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於虚伪的过日子。
26、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27、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他人。
28、有时候,生活不免走向低谷,才能迎接你的下一个高点。
29、乐观本身就是一种成功。乌云后面依然是灿烂的晴天。
30、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2、肯承认错误则错已改了一半。
33、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34、好方法事半功倍,好习惯受益终身。
35、生命可以不轰轰烈烈,但应掷地有声。
36、每临大事,心必静心,静则神明,豁然冰释。
37、别人认识你是你的面容和躯体,人们定义你是你的头脑和心灵。
38、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39、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村饮水提升工程方案范文
- 2025年中国食品酸化剂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磷酸二氢钾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重质活性碳酸钙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高氯酸钾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透明质酸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酶抑制剂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石材清洗剂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硫酸亚锡项目创业计划书
- 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
- “双减”背景下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后分层作业的设计研究
- 电子信息工程概论(叶树江编)-第2章
- 施工企业五年规划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二次函数综合压轴题》常考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 2025届上海市华师大第一附属中学物理高一上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My Lovely Lady 高清钢琴谱五线谱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课件(共100张课件)
- DB11T 2032-2022 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技术规程
- 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专题培训
- 2023年河北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职组)动画片制作技能大赛实操样题2
- 膀胱占位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